法律逻辑学简答题

合集下载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1)定义过宽 (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4)(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p→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 (1)大项不当周延(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4)两否定推结论_______8,"p∨g"的等值判断(3 )_______ ______(1) p→g (2) p∨g_ _ _ _(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1)反对关系(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法律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

--《法律逻辑学》考试复习资料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括并且只包括三个不同的项,即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2.论证由_____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___三个部分组成。

3.将“有的律师不是共产党员”换质,其结论是_____________;再将所得结论换位后为__________。

4.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 ________ 而后件________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5、词项的两个特征是________和_________。

6、 所谓直言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是指____________被_________的情况。

7、类比推理的结论是________,即使前提是真的,结论仍有两种可能______,_________。

8、侦察推测的逻辑方法,一般至少包含以下三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

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

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低。

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

”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的 。

10、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1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1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1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1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1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1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1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 。

1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1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运用归纳推理中的 得出的结论。

20.归谬法主要运用的推理形式是 的否定后件式。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法律制度B. 法律关系C. 法律思维D. 法律行为答案:C2. 下列哪个原则是法律逻辑学中的“非矛盾原则”?A. 同一事物既是白的又是黑的B. 同一事物不能同时是白的又是黑的C. 同一事物可以是白的,也可以是黑的,取决于观察角度D. 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可以是白的和黑的答案:B3. 在法律逻辑中,什么是“假言命题”?A. 一个命题包含两个或更多部分B. 一个命题表明两个或更多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C. 一个命题表明一个条件和在该条件下的结果D. 一个命题表明一个事物的存在或属性答案:C4. “如果A,则B”这种命题形式在法律逻辑中属于什么?A. 条件命题B. 因果命题C. 选择命题D. 假设命题答案:A5. 在法律逻辑中,“归谬法”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推理?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逆向推理D. 无效推理答案:A6. 下列哪个选项是法律逻辑中的“排中律”?A. 一个命题可以既是真的又是假的B. 一个命题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C. 一个命题的真假取决于上下文D. 一个命题没有真假之分答案:B7. 在法律逻辑中,“充足理由律”要求什么?A. 每个命题都需要有一个原因B. 每个命题都需要有一个结果C. 每个有效的论证都需要有充足的理由或证据支持D. 每个无效的论证都不需要理由或证据支持答案:C8. “如果A,则B”且“非B”,根据法律逻辑,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A. A是真的B. A是假的C. 无法确定A的真假D. A和B的真假无关答案:B9. 在法律逻辑中,什么是“归纳推理”?A. 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B. 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C. 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D.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答案:B10. 下列哪个选项是法律逻辑中的“类比推理”?A. 从已知事实推断未知事实B. 从一般规则推断特殊情况C. 从一种情况推断另一种相似情况D. 从一种逻辑结构推断另一种逻辑结构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逻辑学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法律解释B. 法律推理C. 法律制定D. 法律执行答案:A, B, C2. 下列哪些原则属于法律逻辑学的基本原则?A. 非矛盾原则B. 排中律C. 充足理由律D. 因果律答案:A, B, C3. 在法律逻辑中,哪些命题形式属于复合命题?A. 条件命题B. 联言命题C. 选言命题D. 假言命题答案:A, B, C, D4. 法律逻辑中的演绎推理方法包括哪些?A. 直接演绎B. 间接演绎C. 归谬法D. 类比推理答案:A, B, C5. 在法律逻辑中,归纳推理的方式有哪些?A. 完全归纳B. 不完全归纳C. 统计归纳D. 类比归纳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法律逻辑学是研究法律规范和法律关系如何通过逻辑方法得到合理解释和应用的学科。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答案: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非对称但传递的关系。

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主、谓项都周延。

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IS。

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某甲可能不是凶手为真。

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或然性推理。

9.“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

”这是求因果联系的求同求异并用法。

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

三、分析题1.可以推出“所有盗窃罪都是犯罪”,因为“故意犯罪”是“犯罪”的一种,而“所有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则“所有盗窃罪都是犯罪”。

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所有”;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法律逻辑学练习及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练习及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练习一一、填空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___思维形式_____________。

6.划分是揭示概念__外延__________的逻辑方法。

7.定义是揭示概念____内涵________的逻辑方法。

12.性质判断有___质________和____量________两个方面。

20.“SAP”判断换位后得__PIS_____判断。

二、单项选择3.如果C概念是A与B两个的属概念,并且所有A不是B,A与B的外延之和等于C的外延,则A与B之间的关系是()。

A.交叉关系B.反对关系B. C.矛盾关系 D.真包含于关系6.把“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进行管理”这句话作为“企业管理”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循环定义D.同语反复10.“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为前提进行换位法直接推理,推出的结论是()。

A.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B.没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C.有的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D.有的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商品三.双项选择1.“贪污罪是侵犯财产罪”这句话中“侵犯财产罪”这个概念属于()()。

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单独概念D.普遍概念2.违反“划分必须是相应对称”这一规则,所犯的错误是()()。

A.多出子项B.划分不全C.子项相容D.混淆根据4.“国家就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工具,国家可分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这段话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多出子项D.划分不全5.“杀人罪就是非法地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这个定义是()()。

A.正确的B.错误的C.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D.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四1.“反革命罪”、“杀人罪”、“渎职罪”、“犯罪”这一组概念中,包括有()。

A.全同关系B.真包含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交叉关系E.反对关系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的主、谓项是()。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非集合概念E.肯定概念3.下列各组概念中A真包含于B的有()。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经典)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经典)

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 (1)定义过宽 (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4)(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p→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1)大项不当周延(2)不项不当周延 (3)中项不周延(4)两否定推结论8,"p∨g"的等值判断(3 )(1) p→g(2) p∨g (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1)反对关系(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1)p∧q (2) p∨q (3)p→q(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完整版)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 分)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 C )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B. 对称但非传递C.非对称但传递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D )。

A.主项和谓项B. 主项和量项C. 谓项和联项D. 量项和联项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A )。

A. 主、谓项都周延B. 主、谓项都不周延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D )。

A. ASB. EC. ED. IS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A )。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D )。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C. 某甲或某乙有罪D. 某甲或某乙无罪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 C )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B. 某甲可能是凶手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D )。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D. 或然性推理9.“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

法律逻辑学复习题

法律逻辑学复习题

法律逻辑学复习题一、填空1、逻辑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著作中。

2、逻辑问题起源于三个古老的国家,即古代的希腊、印度和中国。

3、逻辑学之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4、由于自然语言的歧义性、模糊性,出现了纯形式的、符号化的数理逻辑。

5、19世纪德国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被公认为是辩证逻辑的开创者。

6、概念的表现形式相当于语言中的词或词组。

7、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其表现形式相当于语言中的句子。

8、推理相当于语言中“因为...所以...”之间这样的表达关系。

9、概念的物质载体就是语词或词组。

10、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任何概念都具有的两个基本方面/逻辑特征。

11、认识性内涵随着人们对该类对象认识的深化而变化,随着人的认识的发展而发展。

12、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可表示为一个圆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外延关系,也就可以表示为相应多个的圆圈关系,是由18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首先设计出来的,称作欧拉图表示法。

13、无论实质定义或语词定义,都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联项组成。

如果用“Ds”表示被定义项,“Dp”表示定义项,则定义的一般模式(结构形式)可表示为:Ds就是Dp14、实质定义通常是采用“种差+邻近属”的方法作出的。

这种方法可用公式表示为: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15、划分的三部分为划分母项、划分子项和划分标准。

16、任何性质命题都可以分解成为四个组成部分,即: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

17、“S”表示主项。

“P”表示谓项。

18、无论是古希腊还是古印度和中国,逻辑研究的兴起都是同论辩的盛行相联系的。

二、名词解释1、思维对象:思维所反映的客观对象,称为思维对象,亦即思维活动中所思考的那些东西,它决定着思维的具体内容。

2、思维形式:思维反映客观对象的方式,称为思维形式,亦称思维形态,包括概念、判断(命题)、推理等。

3、思维形式的结构:思维形式本身各部分间的连接方式就是思维形式的结构,也称之为思维的逻辑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定义的规则,以及违反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
1义必须相应相称.,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你的逻辑错误。

2定义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3不能用负概念去定义正概念.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定义否定一的逻辑错误. 4定义必须清楚确切.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定义含混的逻辑错误.- 二,简答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1.思维进程的方向不同.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而归纳推理则是从特殊到.-般.
2.前提与结论的联系性质不同,演绎推理的结论不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因而其结论是必然的.而归纳推理的结论则一般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因而其结论一般是或然的._
三、简答直言命题的种类,写出其逻辑形式公式,并分别描述其主、谓项的周延性情况.
1.全称肯定命题.SAP.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2.全称否定命题.SEP.主项周延,谓项周延.
3.特称肯定命题.SIP.主项不周延,谓项不周延.
4,特称否定命题.SOP,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5.单称肯定命题.SAP.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6.单称否定命题。

SEP.主项周延,谓项周延。

-
四、简答三段论的基本规则。

1.一个三段论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

2.中项在两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4.两否定前提推不出任何必然性结论。

5.如果前提之一是否定的,则结论也是否定的l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么必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
五、简答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并写出其有效的推理形式.规则:
1.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但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2.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有效的推理形式.1.肯定前件式 2.否定后件式.
六、简答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并举例说明它的一个有效的推理形式”规则:
1.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但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2.否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举例说明: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那么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七、简答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并写出其有效的推理形式。

“规则:
1.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但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2.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但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有效的推理形式:1.否定前件式;2.肯定后件式。


八、简答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并举例说明它的一个有效的推理形式。

“规则:
1.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但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2.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但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举例说明:只有有作案动机。

才会是案犯
九、简答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并写出其有效的推理形式。

规则:
1.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必须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2.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有效的推理形式:否定肯定式。


十、简答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并举例说明它的有效的推理形式。


规则:
1.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必须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2.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举例说明:金敏是教师或者是律师,她不是教师,所以,她是律师。

十一、简答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并写出其有效的推理形式。

规则:
1.否定除一个以外的选言支,就要肯定未被否定的那个选言支。

2。

肯定一个选言支,就要否定其余所有的选言支。

有效的推理形式:1.肯定否定式。

2.否定肯定式。


十二、简答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并举例说明它的一个有效的推理形式。

”规则:
1.否定除一个以外的选吉支,就要肯定未被否定的那个选言支。

2.肯定一个选言支,就要否定其余所有的选,’i‘支。

举例说明:要么去桂林旅游,要么去海南旅游;去桂林旅游,所以,不去海南旅游。

十三、相同素材的直言命题之间具有村I互制约的真假对当关系。

请写出其4种真假对当关系,并分别说明其真假制约情况。

1.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2.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3.矛盾关系: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4.差等关系:可以同真,可以同假。


十四、简答如何提高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结沦的可靠性程度。

1.要尽叮能增加被考察对象的数量。

2.要尽可能调整考察对象的视角与范围。

3.要注意考察有无反面的事例。


十五、简答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

1.尽可能多地寻找比较两类比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

2.尽量找出类比对象的本质属性或最接近本质属性的属性进行类比。

3.尽可能查证分析两类比对象间的差异性,防止忽视重要差异而犯“机械类比”的错误。

¨
十六、简答探求因果联系的5种方法,并分别指出其特点。

1.求同法。

特点:同中求异。

2.求异法。

特点:异中求同。

3.求同求异并用法。

特点:两次求同,一次求异。

4.共变法。

特点:求相应之变。

5.剩余法。

特点:以余果求余因。


十七、相同素材的规范命题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的真假对当关系。

请写出其4种真假对当关系,并分别说明其真假制约情况。

1.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2.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3.矛盾关系: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4.差等关系:可以同真,可以同假。


十八、简答划分的规则,以及违反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

1.划分必须相应相称。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多出子项”或“子项不全”的错误。

2每一次的划分标准必须统一。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混淆标准”的错误。

3.划分的子项不得相容。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子项相容”的错误。

收获或意义:
法律逻辑学是结合着法律工作者的实际思维过程和法律条文来研究人的思维形式结构和逻辑规律的,他能为法律工作者提供更有针对性实用性高价值的逻辑知识几逻辑方法。

条推理能力,进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学习法律逻辑学对于提高法律工作者的表达能力,准确表述思想和严密地论证思想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习法律逻辑学还有助于提高法律工作者的论辩能力和识别谬论、驳斥诡辩的能力
教学的改进:
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案例。

趣味实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结合法律实践,如刀法院观看庭审。

法律专业学习《法律逻辑学》的必要性:《法律逻辑学》是一门关于思维的重要学科,它对于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水平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今后的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通过学习,掌握各种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基本规律基本要求和规则。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法律工作中熟练运用法律逻辑学的知识,解决法学研究、侦查、检察、审判,以及监狱和劳动教养工作中的逻辑问题。

法律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有广博深厚的法律知识素养。

要有明辨审慎的法律
判断能力。

要有理性严谨的法律思维技巧。

要有公正严明的法律道德操守。

要有以人为本的法律人文关怀。

法律逻辑与法律专业课:
法律逻辑学是构成法律推理的基本要素,法律判断是构成法律推理的前提。

法律逻辑学必须研究法律判断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恰当性,研究法律推理之大、小前提的选择和确定,使其正确地选择相应的法律规范,更能真实地断定案件的事实情况。

如此,才能保证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的有效性,保障法律行为活动的公平与正义
怎样才能学好《法律逻辑学》:理论联系实际、一般和特殊相结合、讲与练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