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安全和能效技术要求(报批稿)
燃气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安全和能效技术要求(报批稿)

DB31 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435—2009燃气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安全和能效技术要求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gas direct-fired lithium bromideabsorption water chiller(heater)2009-03-30发布 2009-08-01实施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燃烧安全技术要求 (1)5 能效技术要求 (4)6 试验方法 (4)7 产品标志 (7)8 运行维护 (7)附录A(标准的附录)非名义制冷工况下性能系数现场测试方法 (9)前言本标准的第4.1.1条、第4.1.2条、第4.2.1条、第4.2.3条、第4.2.5条、第4.2.6条、第5.1.3条和第5.1.4条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市燃气管理处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燃气管理处归口。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上海市燃气管理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燃气安全和装备质量监督检验站、上海凌云瑞升燃烧设备有限公司、烟台荏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江苏双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一冷开利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张臻、夏再忠、陈尚彬。
本标准的参与起草人:殷建华、张永刚、徐仁宝、王如竹、晋欣桥、李阳扶、刘志清、薛剑峰、糜华、董素霞、刘晓立、张秀峰、王明波、孔庆芳。
本标准于2009年3月首次发布。
燃气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安全和能效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为燃料的燃气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安全和能效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本市销售和使用的燃气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其他同类型机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完整版)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l)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组成。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和蒸气型溴冷机一样,也是由各种换热器组成,包括: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高、低温热交换器和热水器。
(2)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工作原理。
直燃型机组依靠燃油和燃气直接燃烧发热作为热源,省去了锅炉等设备,能够提供冷水和热水,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一种新型产品,近几年来发展很快,广泛地用于宾馆、会堂、商场、体育场馆、办公大楼、影剧院等无余热、废热可利用的中央空调系统。
如图2一9所示为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流程图。
其内部结构和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有相似之处。
主要区别是高压发生器是单独设置,内部装有燃烧器,直接用火焰加热稀溶液。
其机组是冷热水机组,其上有切换阀门,用来改变机组的工作状态,实现提供冷热水的目的。
其主体为双筒型,上部为冷凝器和低压发生器组合筒体.下部为蒸发器和吸收器组合筒体,另外设有高温热交换器、低温热交换器和预热器,同样也设有发生器泵、吸收器泵和蒸发器泵。
图2一9中(a)为夏季空调提供冷媒水的制冷循环。
SA、B、C阀门关闭,吸收器底部的稀溶液经发生器泵加压后经低温、高温热交换器进放高压发生器,在高压发生器5中,燃烧器燃烧燃料加热稀溶液,产生冷剂水蒸气;蒸气进人低压发生器4。
加热来自低温热交换器8中的稀溶液,蒸气凝结成冷剂水进入冷凝器,同时,发生的冷剂水蒸气经挡水板进人冷凝器3;冷凝器中,蒸气凝结成液体冷剂水积聚在水盘中。
高压的冷剂水经U形管降压后进入蒸发器l的液囊中,由蒸发器泵加压后在蒸发器中喷淋,在汽化过程中吸收冷媒水的热量而使之降温.冷媒水被冷却。
蒸发产生的低温冷剂蒸气在吸收器2中被浓溶液吸收,浓溶液稀释成稀溶液。
吸收器底部的稀溶液被发生器泵加压再被送人高压发生器。
上述过程循环不断。
冷却水先进入吸收器带走吸收热,再进人冷凝器带走高温冷剂水蒸气的冷凝热。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性能分析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性能分析作者:曾金海上传:water 来源:网易行业 2005-03-28 00:00在制冷运行时,V1,V2关闭,溶液循环:吸收器出来的稀溶液经低温和高温溶液热交换预热后进入高压发生器,在其中被加热并发生冷剂水蒸气,溶液变浓,成为中间溶液;该溶液经高温溶液热交换冷却,进入低位发生器,被加热并发生冷剂水蒸气,溶液变为浓溶液;浓溶液经低温溶液热交换冷却后,返回吸收器中吸收冷剂水蒸气而变成稀溶液。
这里的溶液是串联式循环流程。
直燃机组用串联循环的流程比较多,这是由于高压发生器中燃烧温度较高,采用溶液串联循环有利于防止溶液浓度过高而结晶。
冷剂水循环:高压发生器出来的冷剂水蒸气在低位发生器中加热溶液而冷凝成水,经节流后进入冷凝其中;地位发生器产生的冷剂水蒸气在冷凝器中被冷凝成水,冷凝器中冷剂水经节流进入蒸发器吸热气化,冷却冷冻水。
冬季机组作采暖运行时,V1,V2 开启,溶液循环:吸收器的稀溶液有泵压送到高压发生器中,被加热并发生冷剂水蒸气,溶液成为浓溶液,返回吸收器。
其冷剂水循环:高压发生器产生的冷剂水蒸气经吸收器进入正气发生器,在蒸发器中冷凝成冷剂水,同时加热了采暖热水,这时蒸发器实际上起冷凝器作用,冷剂水由蒸汽流入吸收器中,与高压发生器来的浓溶液混合,从而使浓溶液变为稀溶液。
(一):前言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是直接利用初级能源热量的溴化锂吸收式机组。
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就已经有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到1968年在日本才开发出大型的以燃气作为热源的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这种机组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是市场上重要的制冷机组之一。
近年来,我国的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发展迅速。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程,燃料结构必将发生变化,将由固体燃料(煤)为主的燃料结构变为固体(煤)、液体(油)、气体(可燃气体)多样化的燃料结构,而我国的气体,液体燃料运输方便,燃烧效率高等优点,其更受青媚。
直燃机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操作规程(制热)

直燃机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操作规程(供热)
(MMI控制系统)
一、开机程序:
1.合上机组控制箱电源,切换到“机组监视”画面,确认机组“故障监视”画面上无故障灯亮(冷水断水故障除外)。
2.开机前启动真空泵抽气,每两月至少一次,每次约30分钟,每次操作必须按供热抽真空操作要求进行。
3.确认热水泵出口阀门处于关闭位置后启动热水泵,缓慢打开热水泵出口阀门,调整热水流量(或压差)到机组额定流量(或压差)。
4.打开机组燃料进口阀门。
5.自动运行工况下,在“机组监视”画面上按“系统启动”键,然后按“确认”键、“确认完毕”键,机组进入运行状态。
6.当贮气压力升至采暖设定值时,关闭冷却水进水阀,15分钟后,进行真空泵排气操作。
操作方法见使用说明书。
7.巡回检查机组运行情况,每隔1小时记录一次数据。
二、停机程序
1.按“系统停止”键,机组进入稀释运行状态。
2.关闭机组燃料进口阀门。
3.机组稀释运行停止后,关闭热水泵出口阀门后停热水泵。
4.切断机组控制箱电源。
注意事项:
1.若机房温度低于20℃且停机时间超过8小时,必须将蒸发器冷剂水全部旁通入吸收器。
2.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定期检查机组安全保护装置,确认其动作正确无误,以确保机组正常运行。
3.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检查其它各项内容。
4、操作人员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熟习和掌握机组的结构、性能
和调试方法。
非合格操作人员不得操作机组。
【doc】双良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双良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双良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产品名称:H系列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产品说明:双良H型直燃机.是以气(天然气,城市煤气.液化石油气等),油(柴油)作为驱动能源.以溴化锂溶液作为介质,进行镧冷,镧热的大型工业设备.双良H墼直燃机组采用数十项专利技术.拥有很高的能源效率及显着的环保效益,广泛适用于精密机械镧造,仪器仪表,航空航天.纺织,电子,电力.冶金,镧药,,lJm.化工.医院,食品等行业.在天然气能源价格便宜的地区,不仅大大降低了电力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还具有调节峰谷电差的作用. 产品特性:世界领先COP值.直燃型机组COP值达到1.325.机组采用了双良独创的闪发吸收技术,机组中的冷剂水闪发再吸收装置,减少溶液循环量,同时提高吸收器出Elli~溶液温度,配合热交换器性能的提高,使低温热交换器出口溶液温度远离结晶温度,彻底避免结晶危险.国际一流的高气密性:机组采用先进的自动抽气系统,在机组运行中,能自动将机内不凝性气体抽出并保存在储气筒内,加上经过氯检渭仪严格检测的机组本体.从内到外全面保证了整机的高气密性,其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五大热交换技术革新,稳定高效不结晶:机组采用新支撑结构和溶液流动方式,溶液浓度自动调节功能,蒸发器采用淋激方式.低压发生嚣采用■漉方式和高压发生器上下布液五大技术革新,彻底解决了困扰溴化锂行业多年的结晶问题,减少了溶液流动阻力.又增强了换热效果.大大提膏了机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智能控镧,安全保障:双良独有的模拟量控制方式以很高的精度控制着冷水的出口温度;浓度自动控镧系统随时监视着浓溶液的淋激浓度,控制加热量;机组的溶液泵变频控镧能给机组匹配更佳的溶液循环状态.这些高科技的智能控制技术运用在H型机组上.机组能自我控镧内在的运行状况,使客户更省心省力.模块化设计.改型维修更方便蒸汽型和直燃型机组除高压发生器外,全部部件可以互换.模块化设计不但方便了用户和设计单位的选型,也为日后机组改型或易损件的互换提供了便利.全性能测试:每台机组,都经过严密的氦检漏测试,以确保机组的高气密性.机组出厂前将模拟设计工况(客户参数)在整机全性能测试台上进行全工况测试,确保每台机组在出厂时均能满足客户的设计工况要求.安装使用:详见《安装与使用说明书》.销售及交货方式:请与双良总部及各地销售分支机构联系.主要技术参数:直燃型澳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见下表.其它型号技术参数详见产品样本.参数裹型号制冷■供热量冷热水冷却水轻油1040(~cal/kgl重油%O000kcal/kg)人工攥气(3500kcal/Nm相对密度;062 天然气(1OOOOkcaJ/l~ 相对密度=064: 流量压力损失接管直径(DN 流量压力损失接管直径(DN 耗-羹接管直径(G)耗-接管直径lG) 耗-蓑羹一进口压力一接管直径lDN) 耗-一进口压力接管直径(DNlkg/hkg/hNm3/hmmH,ONm3/hmmH2O10861229500-30OO653843300-250050长度37503790外形宽度mm,9242199 高度214721646543302650654830306327178056803317286880646038513406洼1冷水进/出口卫度12’C/TC允许●低出口温度5~C2热水进/出口温度56~C~60”C3冷却木进/出口沮虞32’C/38’C.进口温度允许变化范围18--34’C当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30”C/36”C时机组轻油耗量仅072kg/h(104kcal/h)COP为1325.冁9…086(m2~0BMPa89主粕鼬7常琏型机蛆的冷水冷却水水室●高承压表列热值为低位热值非表列热值的燃料耗量一表列低位热值燃料低位热值x 表I耗量江荪又又良空i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JIANGSUSHUANGLIANGAIR-CONDITIONINGEQUIPMENTCO., L TD.地址:江苏江阴国际大酒店电话:051O-68188996638822传真:051O-68186666818777http://wwwshuangliangcom洲釉¨伽川伽一~娜一~椰m删~|}伽㈣咖懈¨枷~~啪一蚕}伽伽.8川.8~川墨曼瑚.2267瑚㈣伽啪m娜蚍m叩加∞0∞站0∞¨3246202∞瑚.拼瑚刖;g计的柏¨弛钾“{;;H∞啪{s0nOn一一:眦.翌一一∞;g一..砌0J吕垃442。
浅谈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燃油、燃气系统和排气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一 3一
:
Ci w e no snP ̄ t ha eT hli a ol nN c og d rLs e e
高 新 技 术
基于 S P - P的空问通信加密策略优势分析 C S S
张 德 慧
李海霞 z
(、 1 沈阳理工大学信 息科 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 沈 阳 10 5 2 沈 阳理工大学通信与 网络工程 中心, 1 19 、 辽宁 沈 阳 10 5) 1 19
一
在安 全性 方面 ,非 法 的第三 方在 截 获加 趋 势 如图 1 示 所 密后 的数据 后 ,需首先破 解 D S密钥 , E 将 f —一 Ps l DS E 密钥恢 复之后 才能进 一步破译原文信 | ’守 S P -pl C 8S 息 。故混合 加密 具有 与 R A算 法相 同 的破解 S 难度 ,避免 了 5 位的 D S短密钥可能遭遇 6 E 攻 击 的危险[ 3 1 。 在运算速度方面 ,S R A算法涉及大数的 运 算 , 解密 的速 度非 常慢 , 适用 于对 大数 加 不 据量的信息加密, 在实际使用时 R A加密的 S 只是 5 位 的 D S密钥 ,而混 合加 密 处 理 的 6 E 总数 据 是原 文 数 据 和 D S密钥 的 总体 , E E DS 密钥在 加密 的总数 据量 中仅仅 占很 小 的一 部 分, 如果通信数据很长 , 利用 R A算法处理 S 密 钥 的时 间甚至 可 以忽 略不计 ,对 系统 的性 图 1数 据 包大 小为 6 4时 的传 输 速率 能影 响非常 小 。 由图 1 以看 出 ,两种 协议 下数 据 的 传 可 混合加密算法具有的良好性能 ,可以同 输 速率 随数 据包个 数 的增 长变 化趋 势 都非 常 时满足数据量大、 通信资源少、 实时陛要求较 平 稳 ,但 是采 用 S P — P 议 较 Isc 现 C SS 协 Pe 表 高H 的空间通信环境。 因此, D S R A混 出明显 的优 势 , 系 统 的传输 效率 要 远远 高 将 E 与 S 其 合应用于空间通信系统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于 Isc P e。 4 性能 比较 因此 ,C S S 议 与 混 合 加 密 算 法 的 S P —P协
溴化锂直燃机机房燃气安全技术方案

溴化锂直燃机机房燃气、消防安全技术方案燃气作为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燃料,具有使用方便、火力强、热效率高、对环境污染小、容易实现生产自动化及提高产品质量等优点,但它也有易燃、易爆及有毒等缺点。
因此,在使用燃气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1、燃气的安全使用作为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燃料的燃气,虽具有不少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危害性。
即:燃气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能形成具有爆炸及火灾危害的混合气体;如果燃气不能完全燃烧,其烟气的毒害作用可使人中毒或死亡。
因此,在应用燃气时不仅要会使用燃气,而且一定要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
2 防止燃气中毒事故在使用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过程中,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例如:燃烧器喷嘴脏,结有油垢,使引进空气的缝隙减小,导致空气量不足,引起燃烧不完全;或者燃烧器喷嘴堵塞时,操作人员用过粗的钢丝疏通喷嘴,造成喷嘴口径增大,使喷出的燃气增多,如果空气量不能再增多,就会产生不完全燃烧;或因室内通风不好,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下降等,造成燃气不能完全燃烧,燃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将会显著地增加,扩散到室内的空气中,被人们吸入身体后,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由于各种燃气成分不同,其中毒危险程度也有所差异。
液化石油气是碳氢化合物,如发生不完全燃烧,在燃烧产物中会产生一氧化碳,吸入人体后会造成中毒;天然气除了含有硫化氢以外,几乎是无毒的;而对人工燃气来说,一是燃气本身含有毒的成分,二是燃烧产物中含有毒的成分。
如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等,这些物质在完全燃烧时没有毒性,但当不完全燃烧时就会使人中毒。
2.1 各种有害组分的危害性一氧化碳( 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通过肺泡进入血液系统,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血液外的某些含铁蛋白质形成可逆性结合。
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10~300倍,因而很快形成碳氧血红蛋白。
碳氧血红蛋白本身无携带氧的功能,而且,它在血液内还阻碍氧和血红蛋白的正常解离,发生中毒现象。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安装技术—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

主要内容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1、蒸汽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2、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3、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主要设备的结构原理 4、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选择 5、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安装溴Fra bibliotek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直燃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
制冷流程(串联流程) 稀溶液先进入高压发生器被浓缩成 中间浓度的溶液,再进入低压发生器 被浓缩成浓溶液
( )型冷水机组。
A
(A)燃油型和燃气型 ( C)单效型和双效型
( B)蒸汽型和直燃型 ( D)高温型和低温型
稀溶液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直燃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
制冷流程: 红圈内的阀门关闭
稀溶液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串联流程)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直燃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
供暖流程: 红圈内的阀门开启
高压发生器
冷凝器
燃料 低压发生器 开
高温热交换器
高压发生器产生的热蒸汽分别进入冷 凝器和蒸发器。
稀溶液
空调回水(冷冻水进)进入吸收器盘 管内和冷凝器盘管内,被热蒸汽加热。
低温热交换器
蒸发器 吸收器
低压蒸汽锅炉
发生器泵
吸收器泵
开
关 冷冻水出 关 冷冻水进
开
小结
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工作原理
问题
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
(单选)
9、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根据燃料的种类,可分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B31 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435—2009燃气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安全和能效技术要求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gas direct-fired lithium bromideabsorption water chiller(heater)2009-03-30发布 2009-08-01实施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燃烧安全技术要求 (1)5 能效技术要求 (4)6 试验方法 (4)7 产品标志 (7)8 运行维护 (7)附录A(标准的附录)非名义制冷工况下性能系数现场测试方法 (9)前言本标准的第4.1.1条、第4.1.2条、第4.2.1条、第4.2.3条、第4.2.5条、第4.2.6条、第5.1.3条和第5.1.4条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市燃气管理处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燃气管理处归口。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上海市燃气管理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燃气安全和装备质量监督检验站、上海凌云瑞升燃烧设备有限公司、烟台荏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江苏双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一冷开利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张臻、夏再忠、陈尚彬。
本标准的参与起草人:殷建华、张永刚、徐仁宝、王如竹、晋欣桥、李阳扶、刘志清、薛剑峰、糜华、董素霞、刘晓立、张秀峰、王明波、孔庆芳。
本标准于2009年3月首次发布。
燃气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安全和能效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为燃料的燃气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安全和能效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本市销售和使用的燃气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其他同类型机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18361 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安全要求GB 5226.1 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13306 标牌GB/T 18362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JB/T 4330 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名义制冷工况机组在冷水进口温度12℃,冷水出口温度7℃,冷却水进口温度32℃以及冷却水出口温度37.5℃条件下的制冷运行状态。
3.2 名义制热工况机组在热水出口温度60℃条件下的制热运行状态。
3.3 负荷比机组输出制冷量与名义制冷量的比值。
4 燃烧安全技术要求4.1 燃烧性能4.1.1 燃烧充分性燃烧器在额定功率下正常运行时,燃烧烟气中的CO含量应不大于95 mg/m3(标)。
4.1.2 氮氧化物(NO X)生成量燃烧器在额定功率下正常运行时,燃烧烟气中氮氧化物(NO X)含量应不超过200 mg/m3。
4.1.3 氧气(O2)含量燃烧器在额定功率下正常运行时,燃烧烟气中的O2含量(体积)应不超过3.5%。
4.1.4 燃烧稳定性燃烧器在额定功率下正常运行时,燃烧烟气中的CO2含量(体积)波动范围应不超过±0.5%,烟气温度波动范围应不超过±5℃。
4.1.5 负荷调节燃烧器在其负荷调节范围内正常运行时,火焰变化应连续、稳定,无脱火、熄火现象。
4.1.6 火焰尺寸燃烧器在额定功率下正常运行时,火焰的长度和直径应与炉膛尺寸相适应。
4.1.7 积炭燃烧器在其负荷调节范围内运行时,不应在旋口和炉膛内壁产生积炭,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4.2 安全与控制要求4.2.1 火焰监测装置燃烧器应设有火焰自动监测装置,监视点火火焰及主火焰是否建立;火焰自动监测装置应不受外部信号(日光等)的干扰。
4.2.2 主燃气控制阀系4.2.2.1 主燃气控制阀系应设置两级自动安全切断阀;4.2.2.2 额定输出功率大于1200kW的燃烧器,应设置主燃气控制阀检漏装置;4.2.2.3主燃气控制阀系上应至少设置一只燃气压力检测装置。
4.2.3 扫气和扫气时间燃烧器在点火前应对燃烧室及烟道进行前扫气,在熄火后进行后扫气。
前扫气时间应能保证送风量为炉膛及烟道容积的5倍以上,或以额定功率下的空气量吹扫不少于20s。
后扫气时间应不少于15s。
4.2.4 点火4.2.4.1 额定输出功率小于或等于120kW的燃烧器,可以直接点火;额定输出功率大于120kW的燃烧器,其点火功率应不大于120kW,或不大于额定输出功率的20%。
4.2.4.2 设有独立的点火喷嘴时,点火火焰已建立并经火焰监测装置验证后,主燃气控制阀才能开启,以建立主火焰。
4.2.4.3 燃烧器启动时,不得连续两次以上重复点火,点火不成功时需查明并排除故障后再启动。
4.2.5 安全时间燃烧器安全时间应当符合以下要求:a)点火安全时间不超过5s;b)主火安全时间不超过5s;c)熄火安全时间不超过1s。
4.2.6 安全联锁和报警燃烧器至少在出现下述故障时,应停机,发出报警(声/光)信号,并进入锁定状态:a)燃气控制阀泄漏;b)点火失败;c)正常燃烧后故障熄火;d)助燃空气压力低;e)燃气压力低。
燃烧控制系统进入锁定状态后,需经人工复位后才能重新启动。
4.2.7 燃气管路气密性燃气管路的气密性应符合GB 18361中附录A的规定。
4.2.8 绝缘和耐压绝缘和耐压性能应符合GB 5226.1中的相关规定。
4.2.9 控制系统燃烧电气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能,应符合GB 5226.1中的相关规定。
4.3 材料和结构4.3.1 与燃气接触的各类零部件的制造材料,应能承受设计工况下可能与燃料发生的化学腐蚀,并保持有效。
4.3.2 燃烧设备风机入口应设置金属防护网罩,以防止异物吸入。
4.3.3主燃气控制阀的入口处应设置过滤装置,过滤网的孔径应该不大于1.5mm;过滤装置的入口及出口处应设有压力测试点。
4.3.4 在主燃气阀系自动控制阀的上游,应设有手动快速切断阀,以便能快速切断气源。
手动快速切断阀应该装在不易发生意外操作,但需要时又便于操作的地方。
4.4 噪声额定输出功率小于或等于1200kW的燃烧器,正常运行时的噪声应不大于85dB(A);噪声大于85dB(A)的,应设置隔声装置。
4.5 外壳防护等级电机及其他装有电气元件的壳体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B 4208中规定的IP40。
5 能效技术要求 5.1 名义工况下的性能5.1.1 名义制冷工况下,机组实测制冷量应符合GB/T18362的要求。
5.1.2 名义制热工况下,机组实测制热量应符合GB/T18362的要求。
5.1.3 名义制冷工况下,机组实测性能系数(COP )应不低于1.2。
5.1.4 名义制热工况下,机组实测性能系数(COP )应不低于0.9。
5.2 非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性能机组实测性能系数(COP )应不低于由非名义制冷工况确定的计算值COP min :min 0.51COP T T 10537.4ε0.2140T T 268εc r c r =-+⨯+-+式中,r T ──非名义制冷工况下的冷水出口温度,℃; c T ──非名义制冷工况下的冷却水进口温度,℃; ε──非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负荷比。
6 试验方法 6.1 测试仪表测试用主要仪器仪表见表1。
表1 测试用主要仪器仪表6.2 燃烧性能测试6.2.1 燃烧充分性测试使燃烧器在额定功率下正常、稳定运行,每隔(3~5)min,用烟气分析仪测试一次烟气中的CO含量,测试不少于三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实测值。
结果应符合4.1.1的要求。
6.2.2 氮氧化物(NO X)测试在进行6.2.1测试时,同时测试烟气中的NO X含量,取不少于三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实测值。
结果应符合4.1.2的要求。
6.2.3 氧气(O2)含量测试在进行6.2.1测试时,同时测试烟气中的O2含量,取不少于三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实测值。
结果应符合4.1.3的要求。
6.2.4 燃烧稳定性测试使燃烧器在额定功率下正常运行,在烟气温度变化不超过±5℃时,每隔(3~5)min用烟气分析仪测试一次烟气中的CO2含量,共进行不少于3次测试,取测试结果中的最大与最小测量值的差值作为CO2含量变化的实测值。
结果应符合4.1.4的要求。
6.2.5 负荷调节测试按照“最小负荷→最大负荷→最小负荷”的负荷调节顺序,使燃烧器进行不少于两个周期(每个周期时间不少于5min)的连续燃烧运行,观察火焰状态。
结果应符合4.1.5的要求。
6.2.6 火焰尺寸试验在进行6.2.1测试时,在炉体外通过观察孔用卷尺测量,或拍摄照片后测算火焰尺寸。
结果应符合4.1.6的要求。
6.2.7 积炭试验在进行6.2.1测试时,停机后检查燃烧头各部位的积炭情况,结果应符合4.1.7的要求。
6.3 安全与控制功能测试6.3.1 扫气和扫气时间测试启动燃烧器运行程序,用秒表测量前扫气时间;停止燃烧时,用秒表测量从火焰熄灭到风机断电之间的时间间隔,此为后扫气时间。
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试三次,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各扫气时间的实测值。
结果应符合4.2.3的要求。
6.3.2 点火测试启动燃烧器正常运行,通过流量计测量点火阶段的燃气流量。
结果应符合4.2.4.1的要求。
启动燃烧器正常运行,当点火火焰已经建立并验证后,用电表测量主燃气控制阀的开启时间。
结果应符合4.2.4.2的要求。
6.3.3 安全时间测试启动燃烧器至点火阶段,使火焰监测器不能检测到火焰信号,用秒表记录点火燃气阀持续开启的时间间隔,此为点火安全时间;对设有独立点火喷嘴的燃烧器,启动运行至点火火焰正常后,使火焰监测器不能检测到主火焰信号,用秒表记录主燃气阀持续开启的时间间隔,此为主火安全时间;启动燃烧器,输入火焰信号至正常运行状态后,在使火焰监测器不能检测到火焰信号的同时,用秒表记录从火焰信号消失开始至主燃气阀断电的时间间隔,此为熄火安全时间。
上述测试结果应符合4.2.5的要求。
6.3.4 安全联锁和报警测试a)启动燃烧器运行至燃气阀检漏程序时,强制开启燃气阀,模拟4.2.6中的故障信号a)燃气阀泄漏,观察燃烧器是否停机、发出报警信号并进入锁定状态。
b)启动燃烧器运行至点火阶段时,使火焰监测器不能检测到点火火焰信号,观察燃烧器是否停机、发出报警信号并进入锁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