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水浒传

合集下载

水浒传第5章概括50字

水浒传第5章概括50字

水浒传第5章概括50字
摘要:
1.水浒传第5章简介
2.宋江的背景与性格特点
3.宋江杀惜的故事情节
4.故事中的法律与道德问题
5.故事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正文:
《水浒传》第5章讲述了宋江杀惜的故事。

宋江,字公明,性格豁达,重情重义,但也有自己的原则。

这一章中,宋江因为误杀了自己的妻子阎婆惜,而被逼走上了梁山。

故事发生在宋朝,宋江时任郓城县押司。

他的妻子阎婆惜与人通奸,宋江发现后,阎婆惜不但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

在一次争吵中,宋江误杀了阎婆惜。

随后,他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逃亡江湖,最终加入了梁山好汉。

这个故事中涉及到了法律与道德的问题。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宋江杀了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但从道德的角度来看,阎婆惜的行为严重违背了道德伦理,而宋江的行为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家庭的完整。

宋江杀惜的故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展示了一个人在面临法律与道德冲突时,应该如何做出选择。

同时,故事也启示人们要珍惜家庭,坚守道德底线。

水浒传第五回概括40字

水浒传第五回概括40字

水浒传第五回概括40字
摘要:
一、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 醉酒误事
- 拳打众僧
- 被迫离开
二、遇桃花山
- 借宿刘太公家
- 强娶事件
- 打虎将李忠与小霸王周通
三、说服周通放弃
- 鲁智深出手
- 两位大王相识
- 周通放弃
四、离开桃花山
- 拿走金银酒器
- 告别桃花山
正文:
《水浒传》第五回讲述了鲁智深离开五台山后,途经桃花山所发生的故事。

这一回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鲁智深因为在五台山醉酒闹事,误将金刚打坏,众僧怨恨,被迫离
开五台山。

鲁智深提着禅杖和戒刀,踏上了前往东京的路程。

其次,鲁智深在路上错过了住宿,只好投宿于桃花山附近的刘太公家。

恰逢刘老汉的女儿被桃花山的小霸王周通强娶。

鲁智深听闻此事,决定出手相助。

第三部分,鲁智深假扮刘老汉的女儿,引周通上钩。

当周通来到刘老汉女儿的房间时,鲁智深出手将其制服。

周通不敌,败逃。

此时,打虎将李忠赶到,与鲁智深相识。

因为李忠和周通都是性格豁达之人,知道鲁智深的厉害,所以没有发生冲突。

最后,经过鲁智深的劝说,周通放弃了强娶刘老汉女儿的念头。

鲁智深离开桃花山时,顺手拿走了桌山的金银酒器。

李忠和周通都深感惋惜,但也没有阻止。

这一回中,鲁智深的英勇和智慧得到了充分体现,也展现了他助人为乐的性格。

水浒传第5章人物或事件评价

水浒传第5章人物或事件评价

水浒传第5章人物或事件评价
鲁智深;他嫉恶如仇,爱好打抱不平,爱憎分明的性格。

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长老赠智深四句偈言,智深去东京大相国寺讨职事僧做。

在桃花村为刘太公解除逼婚之忧。

假扮太公小女,打了来庄逼亲的桃花山二头领周通,大头领李忠为二头领打仇,与鲁达相认。

李忠、鲁达、刘太公三人到桃花山聚义厅,休了亲事。

智深趁李忠、周通下山劫掠金银给他,自拿山寨金银,从后山滚下而去。

鲁智深原名鲁达,是关西人氏。

他早年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种谔)麾下从军,积功至关西五路廉访使。

后来,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镇守渭州,麾下却没有将领帮护。

老种便将鲁达调拨到渭州,让他在小种的经略府担任提辖官。

鲁达一次在茶坊吃茶,结识了史进,因久闻其名,便请他到酒楼喝酒。

他们在途中又遇到史进的开手师父李忠,便邀请李忠一同前去。

三人来到潘家酒楼,刚刚开始喝酒,便听到隔壁阁子有女子哭泣。

鲁达询问原因,却得知是民女金翠莲被恶霸“镇关西”强娶后抛弃。

而所谓的“镇关西”,却是状元桥下杀猪卖肉的郑屠。

鲁达不禁勃然大怒,当场便要去打死郑屠,被史进、李忠苦苦相劝。

他当即凑了十五两银子,给金老、金翠莲父女做盘缠,让父女俩回去收拾行李,准备次日离开渭州。

三人又喝了几杯,便离开潘家楼,在街头分手,各自返回住处。

水浒传第五回读书笔记好词赏句

水浒传第五回读书笔记好词赏句

水浒传第五回读书笔记好词赏句
摘要:
一、引言
二、水浒传第五回的概述
三、好词赏句分析
四、结论
正文:
一、引言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宋江、李逵、武松等梁山好汉的英勇事迹。

第五回是《水浒传》中的一个重要章节,描绘了梁山好汉们在江州劫法场的故事。

在这一回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优美的句子,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生动形象。

二、水浒传第五回的概述
第五回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江州,梁山好汉们得知宋江将被问斩,决定冒险前往江州劫法场。

他们策马扬鞭,奋勇前行,一路上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地救出了宋江。

这一回中,通过描述梁山好汉们的英勇行为,展现了他们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风貌。

三、好词赏句分析
在第五回中,作者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汇和优美的句子,使得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

以下是一些好词赏句的分析:
1.心满意足:形容梁山好汉们救出宋江后的喜悦心情。

2.效犬马力:形容梁山好汉们竭尽全力,为救宋江而付出。

3.悬崖峭壁:形容劫法场的危险境地,突显梁山好汉们的英勇果敢。

4.血雨腥风:形容劫法场的紧张气氛,展现了梁山好汉们在危机中的坚定决心。

5.削职为民:形容宋江被贬为庶民的命运,揭示了官场的险恶。

6.笑逐颜开:形容梁山好汉们成功救出宋江后的高兴心情。

7.用兵如神:形容梁山好汉们的战斗智慧和勇气。

四、结论
《水浒传》第五回的故事情节紧张激烈,人物形象鲜明,作者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汇和优美的句子,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水浒传4-6回内容概括

水浒传4-6回内容概括

水浒传4-6回内容概括
第4回赵员外重参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鲁达出逃代州雁门县,金老女婿赵员外送他去五台山,做僧避祸。

鲁达晚不坐禅,喝酒打人。

打造关王刀一样的戒刀和禅杖。

假借过往僧人名义喝酒吃狗肉,在半山拽拳使脚,打坍亭子,打坏金刚,要烧寺院,回寺呕吐,给禅和子嘴里塞狗腿,搞得大家卷堂而散。

监寺、都寺遣众人来打,鲁达趁酒醉大闹一场,被长老喝住。

第5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长老赠智深四句偈言,智深去东京大相国寺讨职事僧做。

在桃花村为刘太
公解除逼婚之忧。

假扮太公小女,打了来庄逼亲的桃花山二头领周通,大头领李忠为二头领打仇,与鲁达相认。

李忠、鲁达、刘太公三人到桃花山聚义厅,休了亲事。

智深趁李忠、周通下山劫掠金银给他,自拿山寨金银,从后山滚下而去。

第6回九纹龙剪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在寺院上了假扮道士和尚,实则捣毁寺院,养女吃酒的崔道成和丘小乙的当,二次复回,被二贼击败,到赤松林,遇到剪径的史进,二次再回寺院,打死崔、丘二贼,烧了瓦罐寺。

投大相国寺管菜园,被一帮泼皮包围。

水浒传第五回主要事件概括

水浒传第五回主要事件概括

水浒传第五回主要事件概括《水浒传》第五回主要事件概括《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第五回是其中的重要篇章之一。

本篇以“陈宜翔救任师保晁盖”为主线,描写了晁盖带着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闯荡江湖的故事。

本回开篇,描述晁盖和众将在快活林的英雄宴上,挑战高俅,巧妙地以儿歌的方式讽刺了高俅拜金奢侈的生活方式,为英雄开创一片天地。

高俅不甘心受辱,决定派庞统师保前往梁山剿灭这群著名的草寇。

接着,文章转入梁山泊,介绍了晁盖和其兄晁盖善使的武艺,展现了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实力。

与此同时,晁盖听说武松在打死了人石秀之后,因要为其兄报仇,而落草为寇,他向众将提议救出任师,为其报仇。

晁盖挥师东征,打败了刘高、武松等人驻守的陈州、滑州。

陈州知府陈宜翔心生归附之意,决定拿出家财为晁盖买通高俅,以换取平安。

他陪同晁盖前往拜见高俅,以赔礼道歉,并表示愿意耗尽家财,帮助晁盖解围。

高俅见陈宜翔态度软弱,加之晁盖武艺出众,于是受贿放行晁盖,且决定提拔陈宜翔为沂州府知府。

陈宜翔费尽心机,为了晁盖,最终找到了机会。

他在通进香岛途中,与晁盖约定密谋。

为了不露馅,晁盖上山后,晁天王装作不高兴,埋怨陈宜翔出卖自己。

陈宜翔趁机细心安排,设下圈套,献上了赃款,将高俅引到梁山后山的捉拿圈中,晁盖和诸将乘机合围高俅,试图将其擒拿归案。

然而,高俅并不是容易对付的人物。

他动用了手下的士兵与梁山将士激烈战斗。

在一番激战后,虽然梁山抓住了高俅,但晁天王被高俅的爪牙所伤,绝境中只好派出五道伏兵将高俅解救。

陈宜翔见晁盖受伤,毅然决定替晁盖牺牲,试图为梁山开辟一条生路。

最终,陈宜翔鞠躬尽瘁,为梁山保住了晁盖。

本回通过晁盖与高俅的明争暗斗,以及陈宜翔的牺牲精神,揭示了正义与邪恶的对抗,展现了晁盖的英雄气概与梁山泊一百单八将的侠义风貌。

同时,也将梁山泊刻画成义薄云天的特殊组织,给人以正义战胜邪恶的希望与信心。

这一回事不仅生动、全面地展现了主要事件,还寓意着要勇于正义斗争,并在困难面前坚守信念的指导意义。

水浒传第五章好句

水浒传第五章好句

水浒传第五章好句
《水浒传》第五章好句如下:
1.盗可盗,非常盗;强可强,真能强。

只因灭恶除凶,聊作打家劫舍。

地方恨土豪欺压,乡村喜义士济施。

众虎有情,为救偷鸡钓狗;独龙无助,难留飞虎扑雕。

谨具上万资粮,填平水泊;更赔许多人畜,踏破梁山。

2.八方共域,异姓一家。

3.失群的孤雁,趁月明独自贴天飞;漏网的活鱼,乘水势翻身冲浪跃。

不分远近,岂顾高低。

心忙撞倒路行人,脚快有如临阵马。

4.鞍上人披铁铠,坐下马带铜铃。

旌旗红展一天霞,刀剑白铺千里雪。

弓弯鹊画,飞鱼袋半露龙梢;笼插雕翎,狮子壶紧拴豹尾。

人顶深盔垂护项,微漏双睛;马披重甲带朱缨,单悬四足。

开路人兵,齐担大斧;合后军将,尽拈长枪。

数千甲马离州城,三个将军来水泊。

5.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球。

05《水浒传》第五章

05《水浒传》第五章

作业
1.认真书写读书笔记 2.仔细阅读火烧草料场那段
(第23 —25 页)
想一想,在文中找出答案。
1.谁被高俅陷害误入白虎节堂?后被充军
到哪里? 2.高衙内的两个心腹是谁?谁和林冲自幼 交好? 3. 在林冲充军的过程中,两个差人在哪里中找出答案。
4.柴进的绰号是什么?是谁建议林冲上梁
山的? 5.当时梁山有几个好汉在那里安营扎寨的? 都是谁?首领是谁? 6.王伦拿什么来刁难林冲?林冲又遇到了 谁? 7.林冲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第五章 林教头风雪山 神庙
林冲
林冲绰号豹子头,东京人氏,原是八十万禁军枪 棒教头,因其妻子被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 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后火并王伦, 尊晁盖为梁山寨主。位列马军五虎将,把守正西 旱寨,排第六位。
在文中画出四字词语 连声称好 依计行事 自言自语 翻来覆去 据理力争 无可奈何 没齿不忘 踉踉跄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水浒传》
参考书目
马蹄疾:《水浒资料汇编》,北京: 中华书局,1980。 朱一玄、刘毓忱:《水浒资料汇 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1。 何心:《水浒研究》,上海:古典 文学出版社,1957;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85。
汪远平:《水浒艺术探胜》,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 萨孟武:《水浒与中国社会》,长 沙:岳麓书社,1987。 丘振声:《水浒传纵横谈》,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 竺青选编:《名家解读水浒传》,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2、繁本系统: A、100回本,今存最为完整的百回本是汪道昆 序的《忠义水浒传》。 B、120回本。题为《忠义水浒全传》,简称为 《水浒全传》。现在能看得到的是杨定见本。 C、71回本。金圣叹改编本。称之贯华堂本。
二、《水浒传》的主题
1、“忠义”说 2、“发愤”说 3、“诲盗”说 4、“农民起义”说 5、“投降主义”说 6、“为市井细民写心”说 7、“忠奸斗争”说
思考题
你怎么看《水浒传》叙写的宋江起 义故事? 在梁山一百零八位英雄中,你最喜 欢哪一个人物形象?为什么? 在梁山一百零八位英雄中,你最不 喜欢哪一个人物形象?为什么?
一、《水浒传》概说
故事源流
历史故事:《宋史》之《徽宗本纪》、 《侯蒙传 》、《张叔夜传》,《三朝北盟 会编》 民间传说:龚开(1222-约1304)《宋江三 十六人赞》 话本戏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元代 水浒戏
子书法》)
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林冲:从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 粗犷雄豪、敢作敢为
(三)语言——成熟的白话
写景:纯写景的句子不多,但非常传神,很 少作静态的描写,常融进人物的感受。 叙事:简洁明快,情节性强,冷热相间,前 后呼应。特别是关键性的动词用得好。 人物对话:注意写出人物的声口、神态,一 样人有一样的说话,让人丝毫不混。
“曲线救国”的人生道路
“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 色。” “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 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 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 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 有何不美?因此只愿早早招安, 别无他意。”
忠臣义士的道德理想
宋江:“我为人一世,只主张 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 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 我,我忠心不负朝廷。”
作者
高儒(嘉靖间人)《百川书志》卷6, 题作“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25等认为 罗贯中作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41认为施 耐庵作 金圣叹《第五才子水浒传》认为施作 罗续
版本
1、简本系统: 有115回本、110回本、124回本三种版本 ,题为 《忠义水浒传》。
二、《水浒传》的主题: 三重寓意说
总体结构
始于“洪太尉误走妖魔” 终于“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魔君三部曲”:“群魔”乱 世——改邪归正——荣升天神
“官逼民反”
金圣叹: “无美不归绿林,无恶 不归朝廷。”(《水浒传序》) 金圣叹:“先写高俅,则是乱自 上作也。” (第一回批语) 官民矛盾
“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金圣叹 《读第五才子书法》)
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
教天下人负我。”
人物塑造的个性化
“不惟能画眼前,且画心上;不惟 能画心上,且并画意外。”(容与堂本
《忠义水浒传序》)
“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 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 来。”(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
金圣叹:“《水浒传》写一百八个 人,真是一百八样。……只是写人 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 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年少任气, 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 受羁鞠,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处说, 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读第五才
• 分开说:多有如“林冲传”、“鲁达传”、“武松传”、 “杨志传”、“宋江传”、“三阮传”等精彩片断。
• 全书结构:珠串式链式结构。
• 结构线索:梁山起义由分散反抗到联合聚义、最后接受招安 的全部过程。
(二)人物形象 宋江 左右为难的性格特征
“须知守法清名重,莫谓通情义气 高。” “及时雨”,“呼群保义”,“孝 义黑三郎”
“替天行道”
九天玄女:“汝可替天行道,为 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 邪归正。” “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 官家。”
“忠义之烈”
宋江:“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 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 足。” “煞曜罡星今已矣,谗臣贼子尚 依然。”
李贽《忠义水浒传序》称扬宋江: “身居水浒之中,心在朝廷之上; 一意招安,专图报国;卒至于犯大 难,成大功,服毒自缢,同死而不 辞,则忠义之烈也。”(明容与堂刊
本《忠义水浒传》卷首)
三、《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 (一)、艺术结构
• 第一部分:71回以前,以人为单元。写诸多英雄先后造反, 像众虎归山、百川聚海。
• 第二部分:71回以后,以事为顺序。写义军两赢童贯,三败 高俅,接受招安。北征辽,南打方腊,以悲剧告终。
• 整体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俱备,结构完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