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女性形象论文

合集下载

论《水浒传》中妇女形象分析

论《水浒传》中妇女形象分析

论《水浒传》的妇女形象塑造汉语言文学专业 2008140160 学生姓名石萌指导教师依托课程古代文学摘要:《水浒传》中所刻画的女性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女英雄,如顾大嫂、孙二娘和扈三娘;一类是淫妇,如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等。

文章分析了这两类女性形象的塑造,认为前者严重失真,背离生活实际,缺乏个性,显得假大空;而后者却鲜明生动,有血有肉,达到性格化典型的高度。

文章从艺术创作方法上探讨了两类妇女形象塑造成败的原因。

关键词:《水浒传》女性形象成败原因《水浒传》是一部著名的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也是英雄传奇的典范。

自它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历代评论家的高度赞赏,其中最集中的就是作品出色的人物塑造。

英雄形象及其塑造成为《水浒传》研究的一个中心和热点,相反,妇女形象却很少有人问津,这影响了对《水浒传》人物形象塑造的全面认识和研究。

本文试就《水浒传》的妇女形象塑造问题谈谈个人的浅见。

《水浒传》中的妇女有名有姓者不足四十位,虽然为数不多,也不是作者笔下的中心人物,但却自成体系。

她们明显地区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潘金莲式的淫妇荡妇;二是王婆式的恶妇刁婆;三是顾大嫂式的巾帼英雄;四是金翠莲式的软弱善良的女子。

一、淫妇形象《水浒传》中的妇女形象最有影晌、给人印象最深的,首推播金莲、阎婆惜、潘巧云等淫妇形象。

作者对她们通奸的经过、心理、感受等极尽描绘,唯恐不真实细致,因而使淫妇形象活灵活现。

作者赋予她们这种女人的特点:娇美的容貌、迷人的身段、莺宛的声音、等等,但在行为道德上却一律地淫秽浪荡、堕落无耻,对她们极力贬低和丑化,一味批判和否定,而对她们的遭遇从未表示过同情。

先看看播金莲,至今仍成为淫妇的代名词。

作者用苛刻的笔触写了她粉态轻狂、迎奸杀夫的不可饶恕的罪行。

但是,潘金莲也是一个受害者。

命运的不公,婚姻的不幸,是潘金莲进行一系列反抗的根源,她不肯依从张大户的纠缠,说明她不是个滥施性爱的女子。

但武大面目丑陋,头脑可笑,身材短矮,不懂儿女情长,而潘金莲却年轻貌美,心灵手巧,她无法摆脱这不幸的婚姻,于是做出了崎型的反抗:对忠厚怯懦的丑丈夫撒泼使性,任愈奴役,长期压抑不满,使潘金莲渴求一块感情的浮板,英武伟岸的打虎英雄武松的出现,使她看到一丝希望,她不顾礼教伦常,大胆热烈地向小叔子表达爱意,但却遭到了武松的严辞斥责,使她自尊心和感情受到极大伤害,从此成为风流好色的西门庆的猎色对象。

水浒传女性形象解析

水浒传女性形象解析

水浒传女性形象解析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该作品展现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其中女性形象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将对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析,探讨她们在故事中的作用和价值。

在水浒传中,女性形象多样而丰富,展现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

首先,林冲的妻子周瑾瑜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女性形象。

她在丈夫入伙梁山后,积极参与山寨中的决策和谋划,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周瑾瑜的聪明才智以及对丈夫的理解和支持,使得林冲在梁山中能够得心应手地施展才能。

她的形象展示了女性的智慧和坚定。

其次,潘金莲是另一个重要的女性形象。

她是武松的妻子,也是一位美艳而精明的女子。

潘金莲在故事中的诱人魅力和聪明才智,使得她能够控制并操纵身边的男人。

她以自己的手段迷惑、操纵和利用身边的男性角色,使得她在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推动剧情发展的角色。

潘金莲的形象展示了女性的狡黠和权谋。

此外,卢俊义的妻子吴用娘也是一个有趣的女性形象。

尽管她在整个故事中只是一个次要角色,但她的形象却展示了女性的勇敢和忠诚。

在丈夫被围困时,吴用娘毅然决定自己去救援,展现了她对丈夫的无私奉献和勇气。

她通过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同样可以担当重要角色。

此外,水浒传中还有许多其他女性形象,如晁盖的妻子鲁智深娘子李璞、宋江的妻子刘唐娘等。

她们或忠诚、或孝顺、或聪明,展示了不同性格的女性形象,丰富了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性格。

这些女性形象共同描绘了水浒传中的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综上所述,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样,展示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

她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智慧,对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水浒传通过描绘这些女性形象,让读者对古代女性的地位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些女性形象的存在,丰富了整个故事的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思考和讨论的空间。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北方四大奇书”之一。

作为一部描写宋朝末年起义军的史诗性小说,水浒传中的男性形象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但对于女性形象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本文将从女性角色的塑造、性别意识的表现以及女性地位的反映等方面,对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

首先,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丰满而多样。

女性角色在小说中并不是简单的陪衬,而是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点。

例如,林冲的妻子鲁智深,她性格豪爽、机智聪明,是水浒传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另外,梁山泊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女性人物,如武松的妻子潘金莲、宋江的妻子李逵等等,她们各自展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

其次,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强烈的性别意识。

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在情感、行为和社会角色等方面受到明显的性别限制。

她们被赋予了传统女性的角色定位,如贤妻良母、忠诚贞烈等。

例如,潘金莲作为一个典型的“草包妇”,她的行为举止受到了社会对女性的严格要求,她的背叛行为也被视为对传统女性道德的背离。

另外,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也展现了一定的性别刻板印象,如李逵的妻子被描绘成一个凶悍、粗鲁的女人,与传统女性形象相悖。

此外,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也反映了当时女性地位的一些问题。

尽管女性在小说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权,但她们的地位仍然相对较低。

在家庭中,女性仍然被视为丈夫的附属品,必须依附于男性来维持自身的地位和尊严。

例如,小说中的李逵妻子在丈夫去世后,被迫嫁给了另一位梁山好汉。

这种情节反映了当时女性在婚姻中的从属地位。

另外,在水浒传中,女性角色的命运往往受到男性角色的支配和决定,她们的行动和选择往往受到男性的影响和限制。

综上所述,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是丰富多样的,她们展现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

同时,她们也受到了明显的性别意识和社会地位的限制。

研究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限制,同时也能够揭示出女性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谈水浒传中的女性角色

浅谈水浒传中的女性角色

浅谈水浒传中的女性角色我们阅读《水浒》不难发现,对有关男女关系的描述,大都充满色情与淫欲,书里写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淫妇。

宋江外室阎婆惜与张文远,西门庆与潘金莲更已成为千古以来“奸夫淫妇”的标竿人物。

另外还有杨雄妻潘巧云与海和尚,卢俊义妻贾氏与管家李固,这几对冤家。

按现在的眼光看来,似乎对这些奸情,梁山好汉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们“每日只是打熬力气,快意恩仇”,让自己的家庭关系处于濒临破裂的状态而不顾。

阎婆惜不是死于淫而是死于贪。

阎婆惜一家三口到山东投亲不遇,流落郓城。

结果又不幸,父亲染病而亡。

经过王婆牵线,把阎婆惜说给宋江,做一个外室小妾,不进家门,不举行婚礼。

宋江施舍了一口棺材,她等于是卖身葬父。

书中讲,宋江只爱使枪弄棒,结交江湖好汉,在女色上不十分要紧。

阎婆惜是大地方来的,且又生得漂亮,所以对宋江不满意,后与宋江的同事张文远勾搭成奸。

宋江也不在意,因为不是自己的妻子。

阎婆惜红杏出墙,在某种意义上也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

她只不过是个外室,半妾半妓的角色。

问题就出在她要挟宋江,要一百两黄金。

大家知道,宋江救晁盖,冒了天大的危险通风报信,晁盖后派刘唐来致谢,一封书信一百两黄金。

宋江只收了一百两黄金中的一根金条,剩下的奉还。

书信拿来了,二人别后,在街上遇到了阎婆,阎婆把他拉到了阎婆惜那里。

去了以后宋江气闷,走的时候把梁山书信连袋子忘在那里。

赶回去取,阎婆惜看到信,起了歹意。

宋江没钱,只收了金条,当然金条已被阎婆惜拿走。

宋江忍气吞声地讲,你容我几天把家产变卖,凑一百两黄金给你,阎婆惜不干,宋江万般无奈,杀了阎婆惜。

阎婆惜是不是淫妇?可以说是,但她不是死在“淫”上,而上死在“贪”上。

武松的出现加速了潘金莲堕落。

应该说潘金莲是个有追求的女人,她本是财主张大户家的使女,颇有几分姿色。

张大户垂涎不得,恼羞成怒干脆把她嫁给了“三寸丁谷树皮”的丑汉武大郎。

“三寸丁谷树皮”就是矮子。

从潘金莲的角度讲,倒也没有生出事来。

浅析《水浒传》中的三位女英雄形象论文

浅析《水浒传》中的三位女英雄形象论文

浅析《水浒传》中的三位女英雄形象论文摘要:与《水浒传》中众多生龙活虎、侠肝义胆的男性英雄相比,《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不能尽如人意。

这些为数不多的女性人物身上,我们却看到一个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那就是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不管是以潘金莲为代表的“淫妇”形象,还是以顾大嫂为代表的“巾帼英雄”形象,其最终都还是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

研究《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不仅可以深刻揭示作者复杂、矛盾的妇女观,而且还能进一步揭示《水浒传》女性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明确女性在当时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女性悲剧的现代意义关键词:水浒;女性;悲剧一、引言《水浒传》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众所周知的英雄传奇小说,是一部男权社会男性创作的以男性为主题的英雄赞歌。

它展现的是一个男性的世界,女性在其中只是点缀。

但是,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其女性形象身上时,却惊讶地发现:《水浒传》虽是男性的英雄史诗,却是女性血泪的河流,满眼浮现的都是她们卑微的身影,满纸流淌的只有四个大字:男尊女卑!总的来说,《水浒传》中的女性是这样被定位的:美女大多淫贱,即使贞洁也是红颜祸水;老妇则大都贪婪阴毒至极,是揭露、批判的对象;丑女才有几分英雄气,却都少不了丑陋或粗俗,是歌颂、赞美的对象。

二、粗线勾勒点染--被损害女子群像《水浒》书中有一批被损害的妇女形象,或贤妻良母,或单弱女子,作者采用粗线勾勒淡色点染的手法,虽然着墨不多,但大都显示了人物的不同个性及身世经历,并在笔端里凝结着作者深切的同情。

如雷横母亲,作者多借助人物语言的刻画,展现这位可敬的老人有勇气伸张正义,敢于同恶势力进行抗争的胆识。

当她见到自己的儿子被“绊扒”,即刻骂那禁子们道:“你众人也和我儿一般,在衙门里出入的人,钱财直这般好使!谁保的常没事。

”接着,便一面去解索,一面痛骂白秀英“这个贼贱人直凭的倚势,我且解了这索子,看他如今怎的!”当白秀英辱骂行凶时,她更是以大无畏的精神奋力抗争。

在雷横打死白秀英处于生命危急时刻,这位老母亲依然毫无怯色,设法去营救儿子。

浅论《水浒传》一百零将中三位女性英雄形象

浅论《水浒传》一百零将中三位女性英雄形象

仙桃职业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中文教研室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论《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中三位女性英雄的形象指导教师杜望祥姓名汪鸿雁专业汉语言文学0—二年六月浅论《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中三位女性英雄的形象内容摘要:《水浒传》以我国北宋末年为社会背景,以山东宋江、卢俊义等三十六人举行的农民起义为原型,而创作的一部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长篇章回体近代白话文小说。

施耐庵在文本中构筑了梁山泊这个强大的革命根据地,将起义军领袖发展到“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作者突破男权主义的桎梏,在文本中为梁山安排了三位脱掉女性柔美外衣的,具有男儿气质的,快意恩仇,替天行道的女性英雄。

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三位女性即使走出了闺阁走进了梁山,也不能够完完全全的摆脱男权、特权的束缚。

最终没有也不可能走出“三从四德”的怪论,最后作者便只好给她们安排一个三死其二,不了了之的结局。

但是她们为人们留下来的敢于反抗,敢于斗争,敢于在男权社会里抛头露面的勇气永远值得我们感慨。

关键词:女将反抗三从四德替天行道正文:一、从《水浒传》描写的大环境看三位女性的人物形象“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① ”正史中区区数字却为施耐庵勾出无限创作源泉,终于完成了这部我国文学史上的艺术瑰宝。

《水浒传》勾勒的是一个男人的世界,一百零八位草莽英雄肩负起替天行道的重任,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做出了强烈的反对强权的斗争。

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征战沙场,完成了现实世界不可能完成的历史重任。

而一百零八将中的三位女性则更是坚强的承担起作者交付的重任,上梁山、举大义。

仔细回顾我过千年历史,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女性始终受着最大的压迫,始终背负着“三从四德”的沉重包袱,一直被视作男权主义的附属品,随着封建制度的一步步深化,她们一步步走向历史的深渊。

历史的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是不会也不可能抹杀女性功绩的。

封建小农经济孕育的是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

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水浒传研究性学习论文5篇范文[修改版]》

《水浒传研究性学习论文5篇范文[修改版]》

《水浒传研究性学习论文5篇范文[修改版]》水浒传研究性研究论文5篇范文[修改版]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瑰宝,是一部描写宋朝英雄豪杰的长篇小说。

本文将介绍五篇研究性研究论文范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水浒传这部作品。

1.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这篇论文探讨了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提供了对于这些形象的深入分析。

通过对女性角色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生活状况的思考。

论文中包括对于林冲妻子潘金莲、晁盖的妻子李瓶儿等角色的分析,揭示了她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对于男性权力的抗争方式。

2. 《水浒传中的武将形象研究》这篇论文主要研究了水浒传中的武将形象,包括林冲、宋江等角色。

通过对于这些武将在作品中的描写和行动的剖析,论文揭示了作者对于勇敢和荣誉的理解。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这些武将形象所代表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

3. 《水浒传中的社会问题揭示》这篇论文以水浒传中的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包括贫富差距、地方官员腐败等。

通过对作品中描述的社会问题的分析,论文揭示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批评和反思。

同时,论文也探讨了这些社会问题对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影响。

4. 《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对比研究》这篇论文通过对水浒传中的不同英雄形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他们的相似之处以及不同之处。

论文主要包括宋江与林冲的比较、晁盖与李逵的对比等。

通过对英雄形象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对于英雄的定义以及人物形象的多样性。

5. 《水浒传中的爱情题材分析》这篇论文主要探讨了水浒传中的爱情题材,包括林冲和孙二娘的故事,以及其他一些角色之间的情感关系。

论文通过对这些爱情故事的分析,揭示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态度和观点,同时也探讨了爱情在整个作品中的作用和影响。

以上是五篇研究性学习论文范文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为研究水浒传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水浒传作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通过研究来深入了解和欣赏。

浅析《水浒传》中的三位女英雄形象论文

浅析《水浒传》中的三位女英雄形象论文

----学年论文姓名:***学号:**********学院:文学院班级:汉语言文学一班不爱红装爱武装—浅析《水浒传》中的三位女英雄形象摘要:施耐庵以超乎常人的胆识在《水浒传》中塑造了三位女性用英雄形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这三位水浒女英雄与其他好汉一样粗豪,她们的身上处处都体现着男性化的特征。

从这三位女英雄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女性角色意识的觉醒,她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存在价值。

《水浒传》中的这三位女英雄形象绽放异彩,填补了女性人物画廊中的空白。

关键字:女性英雄男性化觉醒正文:美学家脂砚斋有这样的论述:“可笑近之小说满纸羞花闭月等字。

”他还说:“可笑近之小说中有一百个女子,皆是如花似玉一副嘴脸。

”可见,在脂砚斋看来,无一不美是不合情理的,满纸的闭月羞花是可笑的。

纵观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文学家们所塑造的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大多是才貌双全,温柔顺从的。

一直到《水浒传》的出现,才有了粗豪的丑女悍妇登上舞台成为主角的现象。

在塑造女性英雄的形象时,施耐庵并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热衷于女性的闭月羞花之容,沉鱼落雁之貌。

相反,他笔下的三位女英雄,除了扈三娘有些许姿色外,其余的两人均是面目狰狞,甚至连绿林好汉都望而生畏。

这三位女性身上明显地具备种种男性化的特征,她们性格豪爽,举止粗俗,鲜有温柔之态,她们的勇猛不仅胜于常人,有时甚至超过了男英雄。

她们的英武总让人联想到“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诗意。

三位女性中最早出场的是孙二娘,在全书的第二十七回。

单看它的绰号“母夜叉”,就足以使人闻风丧胆了。

论出身,她是剪径贼的女儿,学得她父亲的全部本事。

论职业,嫁与“菜园子”张青,跟他一起在十字坡开黑店,明是卖酒,实则专等客商过往。

我们看一下这位“母夜叉”孙二娘的长相打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辘轴般蠢坌腰肢,棒槌似粗莽手脚。

厚铺着一层腻粉,遮掩顽皮,浓搽就两晕胭脂,直侵乱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女性,颇受历代作家的青睐,他们不吝自己对女性的种种赞美: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开篇便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来真实地再现世间男子对美丽女性的追求;屈原的《离骚》,更是以“美人”来作为高尚、纯洁、正直的象征;曹植的《美女篇》中的“美女妖且闲”、司马相如《美人赋》中“云发丰艳,蛾眉皓齿”,都描绘出了女性的娇柔和美貌。

不仅如此,女性的另一个身份——妻子,在男性文人的心目中更是占据了相当崇高的地位:杜甫的《月夜》,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便记录了他们对待妻子的那份关爱和真情,其中的爱意更是令人羡慕和感动。

可见,女性的形象在古代历史中大放光彩。

然而,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对女性的描写、刻画和评价可谓是少之又少。

《水浒传》中的人物有名有姓的有五百七十七个,有姓无名的有九十九个,无名无姓的有九个,书中提到但未出场的人物有一百零二个,也就是说,文中共有787个人物。

而《水浒传》中只写了76个妇女,当中提及但未具体描写的就有47人。

这些妇女形象的人数还不到全书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她们没有性格、没有语言、没有面目,没有姓名,甚至,只因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单单凭借一个卑微的身份,作为一种道具或者符号出现在小说中。

可见,《水浒传》是作者有意构筑的集合了一百零八位英雄的世界,是一个象征女性悲哀的世界。

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李贽在分析《水浒传》作者的创作意图时,肯定了《水浒传》是“发愤之所作”,即承认真正的好作品是作家郁结的不平之气的倾吐。

所以,在作者构建的梁山这个大生活圈,那些打家劫舍、杀人放火、杀富济贫的男性英雄们,不亲近女色、蔑视女性、憎恨女性、残杀女性的表现和举动,也可以看作是作者自身,甚至是整个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愤恨,并且把女性看作为工具和祸根,也是那个历史封建时代普遍存在并为人接受的思想观念。

自古“英雄爱江山,更爱美人”,可在《水浒传》中并非如此。

书中塑造的这七十余位女性人物,大多颇有姿色,有的甚至十分靓丽。

阎婆惜生得“花容袅娜,玉质娉婷”,犹如“金屋美人离御苑,蕊珠仙子下尘寰”(第21回);张都监的养娘玉兰“生得脸如莲萼,唇似殷桃。

两弯画眉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第30回);潘巧云“红乳乳腮儿,粉莹莹脸儿,轻袅袅身儿,玉纤纤手儿”(第44回);白秀英“殷桃口杏桃腮,杨柳腰兰心慧性”,是“色艺双绝”(第50回)。

文中诸如此类的艳词丽句用了一大堆,可这能证明,梁山上的英雄为之心动了吗?相反,他们不仅不感兴趣,反而对这些女性进行否定和蔑视,把女性当做工具和玩物,从以下方面便可看出。

首先,《水浒传》中的男性多为“光棍”“单身贵族”。

在中国标榜以孝治天下的封建社会,“人之行莫大于孝”,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使娶妻生子成为孝道中最重要的一点。

但是,宋代程朱理
学的兴起,要求英雄们要“存天理、灭人欲”,所以文中的这些单身英雄们,宁愿承受“不孝”的压力,也不愿娶妻生子。

他们认为有了妻子,便会损伤元气,麻烦不断,有失英雄本分。

此时的女性,不仅被剥夺了做妻子的权利,而且,连做母亲的角色似乎也不配女性拥有(文中女性皆无子嗣便可看出),这些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简直就是侮辱,蔑视。

女性的悲哀,与生俱来。

关于婚姻,恩格斯曾深刻阐述:“古代所仅有的那一点夫妇之爱,并不是主观的爱好,而是客观的义务;不是婚姻的基础,而是婚姻的附加物。

”所以即便是有了家庭的英雄们也是把其看作是附属品:王婆硬把“花容袅娜,玉质娉婷”的阎婆惜送给宋江时,他还不大情愿,犹豫不决。

娶妻后,宋江“只爱学枪使棒,于女色上不十分打紧”。

卢俊义、杨雄,“平昔只顾打熬力气,不亲女色”,对家事不管不顾。

秦明、花荣更甚,秦明在自己的妻子尸骨未寒时,另觅新欢;花荣称妻子只是“囊家糊口”。

那个时代男性掌握话语权,是绝对的男权社会,本应和男性平等的女性,始终处于被束缚、被奴役的无权状态。

在男性的心中,女人只是他们的情人、外宅、附属物,是可换可扔的衣服,女人的感情、思想和人格,根本就不存在,充其量就是男人泄欲的工具。

然而,更能直接表现对女性的蔑视是在对其的称呼上。

在作品中,不论是好女人还是坏女人,他们通常只有这几个称呼,如:“雌儿”、“贱人”、“泼烟花”、“腌脏泼妇”、“淫妇”、“花猪狗”、“贱母狗”等等。

就连三位女英雄的别号,除了“一丈青”外,其余两个
也带有侮辱性:孙二娘——母夜叉,顾大嫂——母大虫。

“夜叉”,是一种恶鬼;“大虫”即老虎,把女英雄称之为“女鬼”“母老虎”,实在让人感到吃惊和难以接受。

但是更为悲哀的是,这些女性也普遍接受了这样的称谓,如扈三娘在战场上骂琼英“贼泼贱小淫妇”。

可见,鄙视蔑视女性的心理在古代可谓是不足为奇啊。

如果说《水浒传》里的英雄是巍峨耸立的高山,那么这些卑微的、低贱的女性,便是潺潺溪流。

她们的生命流动如水,伤感如水,轻轻柔柔,百转千回,生生不息。

《水浒传》中的女性,无论是淫妇、弱女还是英雄,她们的命运无疑都是悲剧的。

在那个男性统治的世界里,她们被蔑视、被仇恨,甚至是被扼杀,都没有引起人丝毫的同情,似乎女性天生就是弱者,就是为男性的需要而存在。

她们背负着封建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包袱,忍受着没有人格、没有尊严的屈辱。

她们是那样的柔弱无助,哀怜忧伤。

从这个角度来说,《水浒传》中的女性是一个悲剧的群体。

(作者简介:郭艺丁(1983.3-),女,河南新乡人,河南省新乡学院文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