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水浒传》三类女性人物浅析.

合集下载

《水浒传》中三位女英雄形象分析

《水浒传》中三位女英雄形象分析

《水浒传》中三位女英雄形象分析第一位是李师师,她美丽,温柔,善良,有文化,也懂音乐。

在与周邦彦唱完曲之后,爱上了他,但周却不爱她,李于是就去了京城,途中遇见柴进,并接受了他的资助,然后到了京城。

到了京城之后,想用自己的钱财和地位帮助周上位,可是周根本不爱她,而且还背叛了她,与歌姬燕青好上了。

李由此恼怒不已,于是便与燕青一起离开了京城。

后来,李又回到了东京,凭借她的名气,将周请出来了,但是周已经投降了,李伤心欲绝,而后从此再未唱过曲儿。

第二位是林娘子,她勇敢、坚强、大方、明理,在她嫁给杨雄后,才发现杨的大哥竟然是被朝廷冤枉致死的,于是就私下把杨的大哥给救了出来,并让他逃亡在外,最终与杨雄杀死奸臣高太尉,替兄报仇,后与杨雄归隐田园。

第三位是扈三娘,她性格刚烈,又富有谋略,力大无穷,在宋江等人攻打祝家庄时,她与丈夫王英前往迎战,谁知却被对方杀得大败而逃,幸亏她丈夫也跟着大队人马冲入庄内,她就趁机杀出一条血路,使众人的陷入危险之中。

后来,扈三娘又亲手杀死了四岁的仇人,以解心头之恨。

但其实,她是一个对朝廷十分忠诚的人,后来她与她丈夫双双阵亡,成全了宋江的招安大计。

上面这三个女人都有什么共同点呢?答案只有一个:她们都是性情中人,都具有反抗精神,都有崇高的品质。

所谓“情”,指的是那些超乎世俗之上的事物。

“情”能使人生,也能使人死。

没有“情”,这个世界会变成一座孤岛,冰冷寂寞;而没有“情”,人则如行尸走肉般苟活于世。

世间万物皆是“情”,而不仅仅是“利”。

水浒传中三位女英雄的形象各异,然而细细品味,不难看出,这三位女性身上均蕴藏着崇高的品质。

李师师虽然爱慕虚荣,爱上了卑鄙小人,但在那样一个年代,是否真的值得?至少在我看来,她这种敢于追求爱情的举动是极为可贵的。

而林娘子更是智勇双全,甚至到了令人恐惧的地步,但同时她又是何等坚强,怎能不令人敬佩?至于扈三娘,她既能在阵前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又能在家中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怎不令人感动?所以,她们三人是立体的,多元的,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她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更应该学习她们身上那种可贵的精神。

《水浒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解读

《水浒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解读

《水浒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解读《水浒传》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不仅描绘了一幅具有极强社会历史背景的群像画面,同时也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

这些女性形象或伟大,或智慧,或可爱,或卑微,或坚强,或柔情,或刻薄等等,均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下面将对《水浒传》中几个重要女性人物进行解读。

第一位女性人物:潘金莲潘金莲是《水浒传》中最著名的女性人物之一。

她是西门庆妻子,生性风骚,喜欢虚荣,富有欺凌别人的性格。

她的出现像是一颗炸弹,搅动了整个故事的局势。

潘金莲这一角色既是性感迷人又是耍手段,她的主要作用是为男性主角提供帮助,有时则是起到社会祸害的作用。

潘金莲的形象塑造不仅体现出了女性的柔弱性格,也展现了女性的能力和智慧。

在潘金莲对西门庆的外遇行为感到不满时,她使用了各种手段,包括情感和性欲来获得自己的权利和财富,这样的行为在当时社会中是非常罕见的,充分说明了潘金莲的勇气和独立性。

葛小兰是黄州的霸王,在《水浒传》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在东京时,葛小兰在杀害梁山的七个提辖后,又将“水仙”卞大夫设法胁败,令他成为了梁山泊的一个“奸臣”和密谋支持者。

葛小兰这个女性形象虽然不是主角,但是她的刻薄,阴险,勇猛的性格,让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葛小兰的形象体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无奈和反抗。

在当时的社会中,女性地位很低,他们很少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葛小兰这一角色通过各种手段,包括威逼利诱、诡计算计等等,展现出了一种强悍的女性对于男性的抗拒和反抗。

王婆是《水浒传》中另一位著名的女性人物。

她在书中出现的时间不多,但是她的作用却是非常重要的。

王婆是个卖酒的老尼,她跟当时的古代妓女一样,在那个男权社会和顶层社会的压迫下、权利和地位受到非常严重的限制和打压,但在当时也是一位经济相对独立和自由的女性。

王婆这个角色展现了传统妇女的智慧和机智,她在招待客人的时候总会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引导谈话,让客人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心理。

水浒传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其中塑造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男性英雄形象,但也有一些女性角色在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探讨她们的性格、行为和作用。

第一位女性角色是林冲的妻子周瑶,她是一个忠诚的妻子和聪明的女人。

在小说中,她经常为丈夫着想,同时也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当林冲被迫离开家乡时,周瑶甚至愿意代替他去冤枉地方。

这表明了她的勇气和责任心。

第二位女性角色是武松的妻子潘金莲。

她是一个美丽、聪明、狡猾和有野心的女人。

她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来吸引和控制男人,包括自己的丈夫和情人西门庆。

虽然她的行为不道德,但她的形象却很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上一些女性面对男权社会的无奈和无力感。

第三位女性角色是宋江的妻子宋迎新。

她是个勇敢的女人,也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

尽管她的丈夫被冤枉入狱,她仍坚定不移地支持他,并在他被释放后,帮助他重振家业。

她的形象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女性的传统美德和家庭观念。

第四位女性角色是李逵的妻子朱仝。

她是一个朴实无华但坚强的女人。

尽管她的丈夫行事粗鲁,但她仍然支持他,并在他被流放后,独自一人守护家园。

她的形象表现了封建社会中一些妇女所面对的艰难困境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总的来说,《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各有特点。

她们在小说中扮
演着不同的角色,但都表现出了封建社会中一些女性的美德、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这些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女性所面对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也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水浒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解读

《水浒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解读

《水浒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解读《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描述了一群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在北宋朝廷的压迫下义无反顾地起义,最终成为民间英雄的故事。

在这个以男性为主角的史诗般的故事中,也有不少鲜活的女性形象,她们或坚贞不屈,或柔弱娇媚,或善良深情,或机智勇敢,为故事增添了不少色彩,也对人们展现了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命运。

本文将对《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探索其故事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部分:尚氏三女——坚贞不移的爱与忠诚在《水浒传》中,尚氏三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女性形象,她们的故事展现了爱情和忠诚的真谛。

尚敬如、尚玉儿和尚小福是尚清的三个女儿,她们分别嫁给了宋江、卢俊义和李逵这三位梁山好汉,展现了坚贞不移的爱情和忠诚。

尚敬如嫁给了梁山头领宋江,她对丈夫忠贞不渝,事无巨细,竭尽所能,为丈夫排忧解难。

尚玉儿则是嫁给了梁山二当家卢俊义,她在丈夫堕落时没有离开,始终如一地支持和信任着他。

而尚小福则嫁给了梁山好汉李逵,她也是一位痴心不改的女子,对丈夫照顾有加,无怨无悔。

尚氏三女的形象塑造了一个坚贞不移、忠贞不渝的女性形象,她们的故事不仅展示了妻子对丈夫的忠诚,更表现了她们独立坚强的一面,无论丈夫遭遇怎样的艰难困苦,她们都支持和守护着自己的家庭。

她们用自己的坚韧和勇敢演绎了忠诚和爱情的真谛,也成为了《水浒传》中最令人感动和敬佩的女性形象之一。

第二部分:潘金莲——妖娆多情的美艳女子潘金莲是《水浒传》中另一个饱受争议的女性形象,她是梁山好汉武松的妻子,也是豪放多情的美艳女子。

在小说中,潘金莲的形象充满了欲望和自私,她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机智不断追求自己的私利,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惨命运。

潘金莲的形象展现了一个妖娆多情的美艳女子,她的美貌和聪明让她成为了三个男人的妻子,但她的贪欲和自私导致了自己的不幸命运。

在《水浒传》中,潘金莲的形象也表现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自由和欲望的束缚,她是一个受到社会伦理道德约束的女性,也是一个被现实和命运折磨的女子。

水浒传女性形象分析

水浒传女性形象分析

水浒传女性人物形象分析:在我看来,《水浒传》中一共描述了三类女性:第一类称赞和歌颂的英雄式女性形象: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

第二类痛恨和蔑视的丑恶类女性形象: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

第三类同情和悲怜的弱者式女性形象:林娘子,金翠莲,玉莲。

她们虽然在众读者眼里有恶有善,但在我看来,她们都是为了自己在斗,因为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轻视,而有所作为,一种是像扈三娘,像男人一样习武,自己拼搏,有点像我们现代所说的“女强人”,而像潘金莲呢是想得到,却不屑于去付出,道德底线过低的代表性人物,还有一种便是最常见的,最普遍的形象,林娘子,虽然被高逑调戏,即使心里是厌恶,害怕,愤怒的,可是不知如何反抗,不知如何去应对,这是封建社会的女性主要形象,她们的父母对她们的希望不是读书,习武,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而是琴棋书画精通,模样美,将来嫁个好人,吃喝不愁,这看似是对男性的要求更高,男性更累,负担压力更大,可是另一方面这是一种轻视,对女性的不在意。

先来说说扈三娘,“扈三娘骑在一匹青鬃马上,轮两口日月双刀。

梁山军马中,王英好色,见是个女将,便想一合捉来,于是挺手中枪上阵与她交战,打了十合以上,王英落了下风。

原来王英一边打,一边挑逗扈三娘,扈三娘心里恼怒,双刀直上直下,向王英砍来,王英打不过要逃,被扈三娘追上,活捉了过去。

”这一幕看到让我决口连天,好!好一个女英雄!在此后的战争中,她皆有一席之地,并打了胜仗,比男性更勇猛,更善战。

我喜欢这样的性格,即使是女生,性格却不拖泥带水,说打就打,颇有英雄之风。

在封建社会,一个习武洗得过男人并且爽朗大方的姑娘,真是让我赞叹,尊敬。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位讽刺的人物,潘金莲,先不说社会因素,潘金莲的道德底线低,不用顾及名声,不用为他人思考,只要对自己有好处,自己认为合理,就做。

被他人蔑视,也不去理会,这样的人自私自立,大都没有太好的家教。

再说社会地位影响,这样的人一般出自于社会底层,温饱有时无法解决,所以她们便格外看重身外之物,若她们不愿努力,又有几分姿色这样的形象在所难免,因此根本原因还是这样的人好吃懒做,道德底线过于低,是人人唾弃的形象。

《水浒传》的忠告:这三种女人娶不得

《水浒传》的忠告:这三种女人娶不得

《水浒传》的忠告:这三种女人娶不得《水浒传》里的女人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像扈三娘这种,虽然貌美如花、武艺超群,却命运悲惨,只能忍辱偷生;一类是像孙二娘这种,心狠手辣、无恶不作,走到哪里都能主宰男人的生死;还有一类是像潘金莲这种,国色天香,却水性杨花、生性淫荡,不得善终。

如果娶妻,无疑都会想娶扈三娘这类女人,万万不会娶孙二娘这类女人,这两类女人是两极分化的,在男人心中可以说是泾渭分明,态度鲜明。

最具迷惑性的就是潘金莲这类女人:因为很多男人会贪图她国色天香的相貌,都想娶潘金莲;但如果理性分析,就可以知道,像潘金莲这类女人是娶不得的。

具体来说,与潘金莲类似的,有三种女人娶不得。

潘金莲第一种:潘金莲——淫荡原来这妇人,见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琐,不会风流。

这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爱偷汉子。

何以见得潘金莲淫荡呢?潘金莲自从嫁给了武大郎之后,嫌弃武大郎长得丑陋猥琐,又不懂得风流旖旎,心有不甘,便“红杏出墙”了。

清河县人都知道潘金莲长得妖娆美艳,待她嫁给了武大郎之后,那些浮浪子弟们欺负武大郎是懦弱无能之人,便明目张胆跑到武大郎家里来“薅恼”潘金莲。

这意味着什么呢?潘金莲趁着武大郎出去卖炊饼,便和这些浮浪子弟“云雨一番”了。

这些浮浪子弟得了便宜还卖乖,欺人过甚,竟然不时在武大郎家门前叫嚣:“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武大郎斗不过,也气不过,无奈之下只得把家搬到了阳谷县。

到了阳谷县,武大郎在街头巧遇已经在阳谷县做了步兵都头的弟弟武松,便欢天喜地领着武松来家里见过妻子潘金莲。

不料这潘金莲“色从心头起,淫向胆边生”,竟然趁武大郎不在家的时候,三番两次撩拨小叔子武松。

西门庆武松是何等精明之人,起初只是碍于情面不好发作,但潘金莲误以为武松是害羞不好意思,更加放浪起来,要武松喝了她喝剩下的半盏残酒。

这个挑逗已经到了非常露骨的地步,武松实在忍无可忍,发作起来,呵斥了潘金莲一顿,自此,二人撕破面皮。

潘金莲被武松一顿呵斥,只不过是绝了想和武松淫乐的念想,却不能绝了她和别人淫乐的念想。

《水浒传》女性人物浅析

《水浒传》女性人物浅析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创作于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

它是一部描写江湖好汉、绿林英雄的小说,描写了众多英雄好汉被黑暗的现实逼迫,而啸聚山林,打家劫舍、杀富济贫、替天行道,势力强大以后,对抗朝廷,最终招安投降朝廷,并为朝廷出力,取得正果。

实际上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江湖世界,一个强人世界。

《水浒传》写的是封建男权视角下的男人的故事,自然里面塑造了众多的男性英雄形象。

对于书中的女性人物,不要说像潘金莲、潘巧云那样当成反面形象的女性,是被写成了有着蛇蝎心肠的妇人,就是像扈三娘、孙二娘那样的正面形象,在书中也完全是无足轻重的配角儿。

所以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水浒传》里边的女性形象是非常单薄的。

一、由《水浒传》看其女性形象的单薄在《水浒传》这部作品中有几类不同的女性出现,当然学者对于她们的划分有着各自不同的标准,同时也给不同类别的形象取了各自的名称。

但是大多数学者还是把这七十多位女性人物依照不同的标准分成了三类:一类是作品批判和揭露的对象;一类是作品赞美和歌颂的对象;另一类是作品同情怜悯的对象。

这种分类的出发点是以作者对作品中女性的态度为角度的。

另有一部分学者把作品中的女性分为“恶妇”、“女英雄”和“弱女子”,这种划分则是以故事情节为角度的。

细看了几遍这部作品,发现各种划分都有各自的道理,走进小说,笔者也将“水浒女性”分为三类来进行分析。

(一)美丽、恶毒的女性代表,下场悲惨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精心刻画的恶毒女性形象。

其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潘金莲。

她本是财主张大户家的使女,颇有几分颜色,被主人垂涎,她不从,告诉了主母,张大户恼羞成怒,干脆把她嫁给了三寸丁谷树皮的丑汉武大郎。

她虽有几分不愿意,但也没闹出什么事来。

直到潘金莲看到武大的兄弟———打虎英雄武松,他八尺身高,仪表堂堂而皇,便十分爱慕。

于是,她费尽心思丑态百出地勾引小叔……当武松因公事出差东京,离开之后,因王婆贪贿说风情,从中牵线,便引出潘金莲与西门庆的苟合之事,当被武大郎发现后,继而谋杀亲夫。

《水浒传》人物分析之梁山三员女将

《水浒传》人物分析之梁山三员女将

《水浒传》人物分析之梁山三员女将编者按:在《水浒传》中,有三位非常出名的女将,分别是扈三娘、顾大嫂、孙二娘。

想知道她们究竟何许人也,快来看看这篇文章吧。

在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中,有三位女将,分别是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经过一番研究,我对她们都有了一些了解,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三个各具特色的梁山好汉。

首先是扈三娘,从她的名字可以看出,她是扈家的三姑娘,也算得上一位千金大小姐。

作为梁山第一女将,三娘的武艺是三人中最为全面的,位列梁山第五十九位。

三娘不仅武艺高超,还是绝世美女。

从她的出场就可以看出她与旁人不同——“雾鬓云鬟娇女将,凤头鞋宝镫斜踏。

黄金坚甲衬红纱,狮蛮带柳腰端跨。

”可是这样完美的女人,她的丈夫却是矮脚虎王英。

王英相貌丑陋,五短身材,显然配不上扈三娘,可是为什么扈三娘还是要跟他成亲呢?我认为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她虽然性格倔强、敢爱敢恨,却没有理应反抗的心态和个性。

首战攻下祝家庄的时候,李逵竟冲进扈家庄将扈家老幼杀了个干净,然而在战场上威风凛凛的扈三娘却并没有做出任何表态。

也正因如此,她在婚姻上最终选择惟命是从。

宋江把扈三娘当成一只羔羊,将她送给了王英这只色虎。

再来说说母大虫顾大嫂。

她是梁山第一百零九位好汉,有一身好本领。

大虫即老虎,母大虫即母老虎。

不同于孙二娘的残忍,顾大嫂性情豪爽却并不凶残。

从第四十九回乐和的带口信中:“我有个房分姐姐……见在东门外十里牌住……叫做母大虫顾大嫂,开个酒店,家里又杀牛开赌。

我那姐姐,有三二十人近他不得。

姐夫孙新,这等本事,也输与他……只有那个姐姐和我弟兄两个最好……把我的事说知,姐姐必然自来救我。

”可以看出顾大嫂武艺甚高,豪爽性急。

并且书中还写道:“眉粗眼大,胖面肥腰。

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

红裙六幅,浑如五月榴花;翠领数层,染就三春杨柳。

有时怒起,提井栏便打老公头;忽地心焦,拿石碓敲翻庄客腿。

生来不会拈针线,正是山中母大虫。

”可见这样一位“眉粗眼大,胖面肥腰”的女人,有点像现在所说的野蛮女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浒传》三类女性人物浅析内容摘要:《水浒传》中的女性多取材于社会底层,地位低下。

本文将她们分为淫妇、女英雄、老妇三类来分析。

以潘金莲为代表的淫妇外貌美丽非凡,心肠歹毒,谋算过人,下场悲惨;以扈三娘等为代表的梁山女英雄们外貌丑陋,不多的笔墨多用漫画化写法,待遇不公;以王婆为代表的老妇则是贪恶的代名词。

整部《水浒传》充满着作者及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无视甚至仇视,透射出特殊历史阶段特殊的女人观。

《水浒传》中这种将内在美与外在美对立起来的倾向,表明作者有“女色祸水”的思想。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一部描写江湖好汉绿林英雄的一部小说。

《水浒传》不是某一个人的创作,而是在民间传说、宋人话本、前人著作(以《大宋宣和遗事》为主)和零散资料的基础上选择、改写、编辑、补充、发挥而成的。

因此它和《红楼》、《三国》、《西游》等个人写作的作品不同,应该属于俗文学范畴。

作者在改编的过程中,塑造了众多的男性英雄形象,却没有塑造既具外在美又具内在美的女性形象。

在多数女性人物身上,作者似乎在有意造成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对立与分离。

不难发现里面几乎没有完美的女性形象,整部作品充满者作者或者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无视甚至仇视。

现在将其主要女性人物分为淫妇、女英雄、老妇三类来分析。

第一、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精心刻画的淫妇形象。

小说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潘金莲。

她本是财主张大户家的使女,颇有几分颜色,被主人垂涎,她不从,告诉了主母,被主人嫉恨,将她嫁给了三寸丁谷树皮的丑汉武大郎。

潘金莲心里很不甘心,她不愿意就这样跟着一个丑丈夫过穷苦的日子。

武大郎的弟弟,打虎英雄武松的出现,更让她心旌神摇。

于是她费尽心思,丑态百出地勾引小叔,逼得武松有家不能回。

被拒绝后她恼羞成怒,反诬武松调戏她。

淫妇恶妇之态另人作呕。

之后,便是趁武松外出之时,勾搭上西门庆,继而谋杀亲夫。

最后,被归来的武松复仇杀死。

再一个淫妇是宋江的外室阎婆惜。

她在走投无路时,被宋江收留,收作外室。

但由于受到冷淡,“宋江不中那婆娘意”,因此有了外心和张文远私通,宋江也不在意,不来也就罢了,但他和晁盖的信被阎婆惜发现,捏了把柄,阎婆惜想借机敲诈,宋江怒起,将她杀死。

还有一个淫妇是英雄杨雄的妻子潘巧云。

她本已婚配,死了丈夫,一年多后嫁与杨雄,可是杨雄因公事不常在家,潘巧云耐不住寂寞,竟和和尚裴如海私通,还反诬石秀,想离间他们兄弟,被二人杀死。

以上三大淫妇,有几大共同特征:首先看到的是她们都外貌美丽非凡,却不守妇道、道德败坏、淫贱无耻。

几人均是十几、二十多岁的妙龄女子,在写她们的美貌时,作者毫不吝惜的用词。

描写潘金莲的外貌: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

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

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①描写阎婆惜:花容袅娜,玉质娉婷。

髻横一片乌云,眉扫半弯新月。

金莲窄窄,湘裙微露不胜情;玉笋纤纤,翠袖半笼无限意。

星眼如点漆,酥胸真似截肪。

金屋美人离御苑,蕊珠仙子下尘寰。

②貌都很美,可作者不是要通过外貌之俏来激起读者的美感,而是把美貌当作淫荡的物质基础,并带着理学家“万恶淫为首”的观念,极力渲染她们“偷汉子”的丑行,以及她们为了达到长期“偷”下去的目的,因淫致恶,伤天害理。

其次是她们都谋算过人,机警果敢。

谋算过人,机警果敢,这是中外文学家、史学家无意中赋予荡妇们的精神特征。

她们大都对男人的心态了如指掌,懂得如何诱惑操纵男人,既不使其震怒,又能让其听话。

欺、瞒、哄、赖,是她们对付丈夫和情人的管用伎俩。

一遇到关键场合,她们栽赃陷害,杀人灭口,毫不心慈手软。

以潘金莲为例,她见武松一付打虎英雄相,便情有独钟,多方撩拨,主动追求。

遭到武松严辞拒绝后,退而求其次,与西门大官人私相来往。

当武大郎在郓哥的配合下,夺门捉奸时,连西门庆这样的市井无赖也吓的钻入床下,潘金莲却临危不乱,一面拼命抵住门,一面挑唆西门庆:“闲常时只如鸟嘴,买弄杀好拳棒,急上场时便没些用。

见个纸虎也吓一跤!”③西门庆得此激励,才飞起一脚把武大郎踢个半死。

潘金莲在毒死武大郎时,不仅灌毒药时面不改色,在武大郎挣扎时,还将两床棉被捂在武大郎头上,自己骑在上面,终使武大郎毒发窒息而死。

而后她又另换一副嘴脸,逼真地扮演痛失亲夫的报丧寡妇。

潘金莲这一人物形象,使人们都相信了“最毒妇人心”。

而阎婆惜偷汉子,理屈在前,还敢捏住把柄,要挟宋江,不是一般弱女子所能做出来的。

潘巧云私通和尚被发觉,“聪明”地嫁祸于石秀,想赶走他,捂住丑事,其谋算过人可见一斑。

最后是她们都下场悲惨,只能成为众好汉上梁山的血淋淋的入场券。

这些女人最后的下场都很惨,潘巧云被杨雄割了舌头,挖出五脏六腑,刘高妻子被燕顺一刀挥为两段,陷害雷横的歌妓白秀英终被他一把举枷打得脑浆迸进。

红颜祸水,作者笔下,好女人都没有女人味,有女人味的都不是好人。

几名淫妇为她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以极其悲惨的死法被杀。

仅以潘金莲被武松所杀的场面为例:用左手揪住那妇人的头髻,右手劈胸提住……提起刀来望那妇人脸上便剐再剐……被武松脑揪倒来,两只脚踏住他两只胳膊,扯开胸脯衣裳。

说时迟,那时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口里衔着刀,双手去斡开胸脯,抠出心肝五脏,供养在灵前。

胳查一刀,便割下那妇人头来,血流满地。

④以上句子,读起来令人毛骨悚然,直起鸡皮疙瘩。

那几名美艳绝伦却不守妇道、心肠歹毒的淫妇命丧黄泉后,武松、宋江、杨雄、石秀等人也因此才上了梁山。

淫妇们的鲜血,便成了众好汉上梁山的血淋淋的入场券。

可见,作者精心刻画的淫妇们是貌美如花,心如蛇蝎,谋算过人,下场悲惨。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美丽女性的看法——红颜祸水。

难怪鲁迅先生曾说“历史上亡国败家的原因,每每归咎女子。

糊糊涂涂地代担全体的罪恶,已经三千多年了。

”三千多年的憎恨,是那么的习以为常。

实际上,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三位妇女的“淫荡”,是与她的不幸婚姻紧密相连的。

先来看潘金莲逐步堕落的过程。

最初她还是有追求的,还是有一些独立的想法。

张大户垂涎她,她本来可以弄一个小妾的名分,她不干,被财主报复嫁了“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好一块羊肉倒落在了狗嘴里”(也就是现在说的“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心中不满意,又经了外人的挑唆,一步一步走向深渊。

中间还描写她有一个追求,看到了武松,遭到了武松的拒绝。

在潘金莲那里,应该说是她欲望膨胀大于道德。

在她那里是没有道德观念的,当然一个使女出身,大概也不识几个字,没有什么见识,可能是自然属性高于她的社会属性,本能压倒了理智,所以走向了毁灭。

其次阎婆惜同宋江的结合从一开始双方就没有多大的兴趣,宋江把同婆惜的结合视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一种怜悯和同情,作为一种“英雄举动”,这之中的情感只能说是同情而不是爱情;而婆惜则是遵从“父母之命”,小小年纪、花容月貌,却早早承受了无爱的婚姻,作为一名下层妇女,她受不了礼教的束缚,必然会追求她认为美好的风情万种。

潘巧云和杨雄之间也谈不上什么感情,杨雄虽然就在县衙里做小官,然而一个月却有二十多天不回家,潘巧云实际是在守活寡。

男子长年累月不归,可以留恋莺歌燕舞之所,却将女性禁锢在家为之守节,一旦有违则无所不用其极,这本身就是中国封建礼教下对女子最大的不尊重与戕杀。

潘巧云在身心双重摧残下,竟和本应不食人间烟火的和尚通奸,这其中也许并不是单纯的性欲问题吧。

因此,只要冷静地去阅读作品,就会发现这些“淫妇”大都是因为个人的意志得不到实现,才会背离不遂人意的婚姻去偷汉的。

当时的社会没有能给予她们自由选择的权力,而她们对爱情的愿望又是那么强烈,因而致使她们的理想和追求变得畸形。

“通奸”是严酷的封建礼教压迫下形成的一种畸形的爱情,它往往建立在所谓的“一见钟情”基础上。

这种爱情其实算不得真正的爱情,但由于古代的妇女基本上无法拥有追求自我幸福的权力,于是这样的一种仅仅局限于容貌上的爱情,却成为一块永恒的磁石。

爱情和婚姻在封建社会受到了严重的割裂,爱情常被视为一种等同于情欲、性欲的东西,而受到封建社会的排斥。

因此,由于时代的局限和本身的处境,妇女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幸福往往就会采取“通奸”——这条在她们眼中的唯一道路。

应该说,这种罪过在于“窒息一切独立感情”的社会,而不是这些妇女。

作者将她们的死归于违背贞节操守无疑仍是受到封建礼教影响所造成的。

这也就体现出了作者矛盾的妇女观。

对于这几位女性,作者详略不同地向读者介绍了她们的出身,生活环境,坎坷遭遇,人物性格,使我们对她们成为“淫妇”前的真实生活有所了解。

潘金莲们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得宋代——封建统治阶级集历代腐朽反动的妇女观之大成的时代。

皇权、神权、族权、夫权四条绳索紧紧地套在中国女性的脖子上,妇女的命运已经降到了前所未有的低度。

社会不给她们以出路,作者同样没有给她们出路。

在她们“偷人”、通奸、甚至杀夫之后,都得到了“应得”的下场。

但是这三人中,除潘金莲罪大恶极外,其余二人是没有必杀之罪的。

特别是潘巧云,她不过是与人偷情,而死的却是那样惨。

可见作者是抱着“万恶淫为首”、“女人是祸水”的封建观念来铺陈这些故事情节,字里行间渗满了这样的女性就是罪恶源泉的说教。

第二、我们来看一下书中正面描写的三位女英雄。

《水浒传》绝对是一部男人的小说,一百单八将里只有三个女人——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这三个女人作者着墨不多,且女性特征全无,有的甚至比男人还要男人。

首先看到的是她们丑陋的外貌。

作者对反面形象的淫妇,慷慨的赋予了她们美貌,而我们的正面英雄人物,却是“丑女”。

她们要么外貌丑陋,被注射了大量的雄性激素,女性的生理特征一概全无,要么外貌美丽,但有致命缺撼。

“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是两个着墨稍多的人物,光是“母大虫”“母夜叉”两个绰号就足以离间读者的情感。

先以孙二娘的长相妆扮来看: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辘轴般蠢坌腰肢,横锤似粗莽手脚。

厚铺着一层腻粉,遮掩顽皮;浓搽就两晕胭脂,直侵乱发,金钏牢笼魔女臂,红衫照映夜叉精。

⑤再看顾大嫂的长相妆扮:眉粗眼大,胖面肥腰。

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个时兴钏镯。

有时怒起,提井栏便打老公头;忽地心焦,拿石锥敲翻庄客腿。

生来不会拈针线,弄棒持枪当女工。

⑥而“一丈青”扈三娘美貌吧,可是作者却给她一个大缺陷:脚大。

这在以脚小为美的宋代,她只能算作丑女,所以她嫁的丈夫也是个丑人:“矮脚虎”王英。

其次发现作者对她们的描写着墨不多,还是用的漫画化的写法。

梁山女将在小说中并未得到和《水浒传》之中主流英雄对等的赞颂。

小说中有着完整故事经历的英雄人物包括鲁达、林冲、武松、宋江、李逵、石秀、燕青等等,而几位女将的戏分是远远不能和他们相比的。

孙二娘的出现简直是“昙花一现”,扈三娘仅仅在战场上最显英姿,在其他时候完全是可有可无。

顾大嫂的形象略微饱满一些,却也仅仅是一位被妖魔化了的女强人,看不出作者在这几位女将身上倾洒了多么浓重的笔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