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生产过程控制1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1

获得同步生长的方法: 获得同步生长的方法:
同步培养法
诱导法
筛选法
化化化化 物物化化
过过过 区区区区区区区区过 膜膜膜过
获得同步生长的方法主要有两类: 获得同步生长的方法主要有两类:
环境条件诱导法:变换温度、光线、培养基等。 环境条件诱导法:变换温度、光线、培养基等。造成与正常细 胞周期不同的周期变化。 胞周期不同的周期变化。 机械筛选法:选择性过滤、梯度离心。物理方法,随机选择, 机械筛选法:选择性过滤、梯度离心。物理方法,随机选择, 不影响细胞代谢。 不影响细胞代谢。
☆以细菌为例介绍无分支单细胞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其结 以细菌为例介绍无分支单细胞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 论也基本适用于酵母菌。 论也基本适用于酵母菌。 ☆生长曲线代表了细菌在新的环境中从开始生长、分裂直至 生长曲线代表了细菌在新的环境中从开始生长、 死亡的整个动态变化过程。 死亡的整个动态变化过程。 ☆每种细菌都有各自的典型生长曲线,但它们的生长过程却 每种细菌都有各自的典型生长曲线, 有着共同的规律性。一般可以将生长曲线划分为四个时期。 有着共同的规律性。一般可以将生长曲线划分为四个时期。
二、以数量变化对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测定 (一)直接法
将待测样品制成菌悬液,适当稀释, 将待测样品制成菌悬液,适当稀释,加入血球计数板方 格网的计数室内,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 格网的计数室内,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因为计数室的 体积一定, 体积一定,所以能够计算出每毫升待测样品中的细胞个 数; 特点:全菌计数,不区分死菌与活菌; 特点:全菌计数,不区分死菌与活菌; 适用于单细胞微生物:细菌、酵母菌; 适用于单细胞微生物:细菌、酵母菌; 要点:菌悬液浓度应在 个细胞/毫升左右 毫升左右; 要点:菌悬液浓度应在108个细胞 毫升左右;
过程控制重点

第一章 绪论1.1.过程控制(英文:Process Control )通常是指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1.1-1.过程控制是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简称,泛指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轻工、建材、核能等工业生产中的连续的或按一定周期程序进行的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连续生产过程的特征是: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流体,在连续(或间歇)的流动过程中进行着物理化学反应、物质能量的转换或传递。
1.1-3.从控制的角度,通常将工业生产过程分为三类,即:连续型、离散型和混合型。
过程控制主要是针对连续生产过程采用的控制方法。
1.1-4.过程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对生产过程中的有关参数进行控制——“工业四大参数”是:温度、压力、流量、物(液)位的自动控制,使其保持恒定或按一定规律变化,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使连续生产过程自动地进行下去。
1.1-5.过程控制系统的定义:为实现对某个工艺参数的自动控制,由相互联系、制约的一些仪表、装置及工艺对象、设备构成的 一个整体 1.1-6.在讨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时,为清楚地表示自动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一般用原理框图来表示控制系统。
1.1-7.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成分、湿度等)进行控制,使其保持恒定或按一定规律变化。
1.1-8.过程控制的特点:⑴.控制对象——被控过程复杂、控制要求多样 ⑵.控制方案丰富多彩⑶.控制过程大多数属于慢过程与参数控制 ⑷.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主要形式⑸.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系列化的检测与控制仪表或自动化装置组成1.3-2.系统阶跃响应的单项性能指标 ⑴.衰减比、衰减率衰减比:)(2131B By y n ==;n 取整数,习惯上常表示为1:n ,例如1:4、1:10 衰减率:ny y y y y 11113131-=-=-=ϕ⑵.最大动态偏差、超调量 最大动态偏差:1y超调量:%100)(1⨯∞=y y σ⑶.残余偏差:系统设定值r 与稳态值)(∞y 的差值,即)()(∞-=∞y r e⑷.调节时间、峰值时间、振荡频率 调节时间:S t 峰值时间:p t 振荡频率:ω1.3-3. 系统阶跃响应的综合性能指标 ⑴.偏差积分IE (Integral of Error )⑵.绝对偏差积分IAE(Integral Absolute value of Error)⑶.平方偏差积分ISE (Integral of Squared Error )⑷.时间与绝对偏差乘积积分ITAE(Integral of Time multiplied by the Absolute value of Error)1.3-4-1.某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系统,给定值为200 ℃。
第六章控制图、过程能力和直方图

在工序控制中需要了解的三个方面,都能在控制图上得到。 (1) 在连续的生产监控中,有无变化的征兆; (2) 有无急剧的变化; (3) 有无越出控制范围的异常值。
--控制图的作用:
在质量诊断方面,可以用来度量过程的稳定性,即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在质量控制方面,可以用来确定什么时候需要对过程加以调整,而什么时候则需使过程保持相应的稳定状态; 在质量改进方面,可以用来确认某过程是否得到了改进。
1.864
1.816
1.777
E2
2.660
1.772
1.457
1.290
1.134
1.109
1.054
1.010
0.975
m3A2
1.880
1.187
0.796
0.691
0.549
0.509
0.430
0.410
0.360
D3
-
-
-
-
-
0.076
0.136
0.184
0.223
d2
1.128
1.693
P
-
n -
(1- )
Pn
-
Pn
-
3
u
-
3
n
u
-
+
u
-
3
n
u -
c
-
3
c —
c
-
3
c +
控制系数选用表
n
2
3
4
5
6
7
8
9
10
A2
1.880
1.023
0.729
0.577
0.483
生产过程控制通用要求

生产过程控制通用要求
一、质量控制
1. 原材料控制:采购原材料要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产品的要求;
2. 生产设备控制: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工艺控制:制定科学的生产工艺流程,保证产品的制造过程达到质量标准;
4. 产品检验控制: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检验,并建立相应的记录,以保证产品的合格率。
二、生产效率控制
1. 生产计划控制:合理制定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能力的充分利用;
2. 生产流程控制:制定严格的生产流程,确保产品的生产过程快速顺畅;
3. 人员配备控制:合理安排人员配备,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4. 节能减排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要节约能源,避免资源的浪费。
三、安全环保控制
1. 安全管理控制: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生产作业人员的安全;
2. 环境保护控制: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严格控制废气、废水、废渣等产生;
3. 废弃物管理控制:建立科学的废弃物管理制度,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四、信息化控制
1. 信息化管理系统控制: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2. 数据分析控制:采集生产数据并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以上通用要求的控制,可以有效地保证生产过程质量高效稳定,保护环境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生产过程控制要求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
只有不断地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生产过程控制制度

生产过程控制制度
是指企业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和质量可控,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这些制度涵盖了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求,包括物料采购、生产计划、生产操作、质量检测、设备维护等方面。
制定生产过程控制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减少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
在制度中,将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规定操作流程、操作规范、设备维护维修要求等,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生产过程控制制度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物料采购:规定物料的采购标准、采购流程、供应商选择和评价标准等,以确保物料的质量和供应的可靠性。
2. 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计划的方法和流程,明确生产任务、生产量、生产周期等,以确保生产的有序进行。
3. 生产操作:制定生产操作规范,规定操作流程、操作要求、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等,以确保操作的安全、规范和正确。
4. 质量检测:规定质量检测的方法和标准,明确检测的频率、检测的责任人和结果处理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5. 设备维护:制定设备维护和保养的要求和流程,明确维护责任人、维护的周期和方法等,以确保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制定生产过程控制制度,企业可以规范和管理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符合要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工厂生产流程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厂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工厂所有生产部门及员工。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科学管理、合理布局、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的原则。
第二章生产准备第四条生产计划管理1. 生产计划部门根据市场需求、生产能力和库存情况,制定生产计划。
2. 生产计划应明确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时间、责任人等。
3. 生产计划应提前一周提交,由生产部审核后报总经理审批。
第五条物料管理1. 物料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确保原材料、辅料、包装物等物料及时到位。
2. 物料验收部门对进厂物料进行验收,确保物料质量符合要求。
3. 物料存储部门负责物料的储存、保养,确保物料质量不受影响。
第六条设备管理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更新,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全。
3. 设备维修部门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三章生产过程第七条生产调度1. 生产调度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进度。
2. 生产调度部门协调各生产环节,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第八条生产操作1. 生产操作人员应熟悉产品生产工艺,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
2. 生产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3. 生产操作人员应保持生产现场整洁,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第九条质量控制1. 质量检验部门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2. 质量检验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及时处理,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3. 质量检验部门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找出质量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四章生产结束第十条成品入库1. 成品入库部门对成品进行验收,确保成品质量符合要求。
2. 成品入库部门对成品进行分类、编号、储存,确保成品安全。
第十一条销售发货1. 销售部门根据客户订单,安排发货计划。
2. 发货部门按照发货计划,将产品及时送达客户。
过程控制第六章大时滞过程控制系统

6.3 预估补偿控制方案
X (s)
F(s) Wf (s)
Wc (s)
W0 (s)es
Y (s)
图6-9 单回路系统框图
Y (s) X (s)
TI
KC (TI sW01(s)
s 1)(TDs 1)es KC (TI s 1)(TDs 1)es
Y (s) F(s)
TI
sW01(s)
TI ses KC (TI s 1)(TDs
1)es
(6-3) (6-4)
由以上4个式子可见,微分先行控制方案和PID控制方案的特征方程完全相同。
X (s)
F(s) Wf (s)
Wc (s)
W0(s)es
W0 (s)
Y (s)
es
图6-10a) Smith预估补偿控制系统结构原理图
6.3 预估补偿控制方案
X (s)
Wc (s) U (s) W0(s)es Y (s)
Y1(s)
Y2
(s)
(1
es
6.1 大时滞过程概述
时滞现象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时滞可分为两类,一类称为纯时滞,如 带式运输机的物料传输、管道输送、管道混合、分析仪表检测流体的成分等过程; 另一类为惯性时滞,又称为容积时滞。该类时滞主要来源于多个容积的存在,容积 的数量可能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如分布参数系统可以理解为具有无穷多个微分容积。 因此,容积越大或数量越多,其滞后的时间就越长。
化工行业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方案

化工行业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方案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基础 (2)1.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标准 (2)1.1.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2)1.1.2 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3)1.1.3 安全生产组织架构 (3)1.1.4 安全生产职责 (3)第二章安全生产制度与规程 (3)第一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1.1.5 总则 (4)1.1.6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 (4)1.1.7 安全生产责任制 (4)1.1.8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4)1.1.9 报告和处理 (4)1.1.10 生产设备操作规程 (5)1.1.11 生产现场操作规程 (5)1.1.12 化学品储存操作规程 (5)1.1.13 化学品运输操作规程 (5)1.1.14 应急处理操作规程 (5)第三章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6)1.1.15 概述 (6)1.1.16 风险识别方法 (6)1.1.17 风险评估 (7)1.1.18 风险控制 (7)第四章危险化学品管理 (8)1.1.19 分类 (8)1.1.20 标识 (8)1.1.21 储存 (9)1.1.22 运输 (9)1.1.23 使用 (9)1.1.24 废弃 (9)第五章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10)1.1.25 安全检查的目的与意义 (10)1.1.26 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10)1.1.27 安全检查的组织与实施 (10)1.1.28 维护保养的目的与意义 (10)1.1.29 维护保养的主要内容 (11)1.1.30 维护保养的组织与实施 (11)第六章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11)1.1.31 检查目的与意义 (11)1.1.32 检查内容与方法 (11)1.1.33 检查频率与责任 (12)1.1.34 安全防护设施 (12)1.1.35 安全防护措施 (12)1.1.36 安全防护责任 (13)第七章应急管理 (13)1.1.37 编制目的与原则 (13)1.1.38 编制内容 (13)1.1.39 应急救援 (14)1.1.40 处理 (14)第八章安全教育与培训 (15)1.1.41 安全意识教育 (15)1.1.42 安全知识教育 (15)1.1.43 安全技能教育 (15)1.1.44 培训方式 (16)1.1.45 培训方法 (16)第九章安全生产监管与考核 (16)1.1.46 监管体系构建 (16)1.1.47 监管措施 (16)1.1.48 考核指标 (17)1.1.49 奖惩措施 (17)第十章案例分析 (17)1.1.50 概述 (18)1.1.51 原因分析 (18)1.1.52 预防措施 (18)1.1.53 改进措施 (19)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安全生产是化工行业永恒的主题,为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间调度室:
工段之间的协调、监督车间作业计划的执行
工段调度员:
分配生产任务、做好各项准备和供应工作
第二节 生产调度
二、生产调度的工作方法 1、基本方法
调查研究 召开各级调度会议 加强日常检查
第二节 生产调度
二、生产调度的工作方法 2、调度工作制度
调度会议制度 调度值班制度 调度报告制度 现场调度制度
第二节 生产调度
三、生产调度中常用工具 1、工票 2、加工路线单 3、调度板
第三节 生产进度控制
一、生产进度控制的内容
投入进度控制 出产进度控制 工序进度控制
第三节 生产进度控制
二、生产进度控制的方法
1、平衡线法
❖ 平衡线法是运用平衡线形式对进度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通 过绘制平衡线图表,使生产过程各个环节在各个时期内的在 制品与出产进度保持平衡,并据以检查和控制生产进度,保 证产品输出。平衡线法较适用于同一产品重复生产、一次订 货。分期交货、合同期限较短的工业产品订货生产项目。平 衡线法的应用主要是采用图解方式进行,即通过绘制产品生 产周期控制图、计划交货期和任务完成情况检查图等来分析 各生产环节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的差异,以便采取改进措施, 使生产过程按预定目标完成。
2、图表控制法
▪ 条形图控制法
第三节 生产进度控制
2、图表控制法
▪ 投入产出日历进度表控制法
第三节 生产进度控制
三、准时制控制法
通常来说,企业根据某时期的预测需 求量和现有库存水平或根据客户订货确定 出生产量,向工序发出生产指令,各工序 根据指令开工生产。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道 工序都把加工出来的产品或零部件依次送 到下一道工序,随着每道工序向最后一道 工序的推进,最终产品逐渐形成,这就是 传统的“推进式”生产组织控制方式。
第三节 生产进度控制
第三节 生产进度控制
第三节 生产进度控制
第三节 生产进度控制
第三节 生产进度控制
第四节 在制品控制
一、生产在制品控制 轮班任务报告 加工路线单 单工序工票
二、半成常管理工作 对在制品投入、产出、领用、发放、保管、
周转做到有手续、有制度、有秩序 ❖ 建立健全在制品、半成品的收发领用制度
出产量(出产期) 投入量(投入期) 完工进度(完工的工作量或工序道数) 各个单位完成的工作任务 生产工人和设备的利用率
第五节 生产作业核算
二、过程: 汇总
原始凭证-----台帐或图表 三、要求:经常、系统、及时、准确和简便易行。
原始凭证:产量报告表 个人生产记录 加工路线单 单工序工票 领料单 入库单 废品通知单 废品回用单
第三节 生产进度控制
❖ 步骤
▪ 绘制产品生产周期控制图
第三节 生产进度控制
❖ 步骤
▪ 绘制计划交货期控制图(也称目标曲线图)
第三节 生产进度控制
❖ 步骤
▪ 绘制任务完成情况检查图(也称生产检查图)
第三节 生产进度控制
2、图表控制法
▪ 坐标图控制法
第三节 生产进度控制
2、图表控制法
第三节 生产进度控制
┣━━━╋━━╋━━╋━━╋━━╋━━╋━━╋━━ 划┃累 计 ┃ 35 ┃ 70 ┃105 ┃140 ┃175 ┃210 ┃240 ━╋━━━╋━━╋━━╋━━╋━━╋━━╋━━╋━━ 实┃日产量┃ 10 ┃ 20 ┃ 60 ┃ 20 ┃ 20 ┃ 40 ┃ 20
第三节 生产进度控制
三、准时制控制法
日本丰田公司开发的准时制生产控制方式,采用 “倒过来”的形式,从生产物流的相反方向来组织生产, 即后道工序在必要的时刻到前道工序去领取必要数量的 必要零部件(或物料),接着前道工序只生产被领取走 的那部分零部件(在数量和种类上相同)。事实上,这 种“倒过来”的生产组织方式是从生产过程的最终点做 起的。生产计划只下达到总装配线,指示“何时生产多 少数量的何种产品”。总装配线则根据生产指令的计划 需要,分别向前方工序领取装配所必需的零部件,并要 求“需要什么取什么,何时需要何时取,需要多少取多 少”。前方各工序只生产被领取走的那部分零部件。这 种方式逆着生产流程,一步一步地上溯到原材料供应部 门。
❖ 建立在制品增减数量管理制度,对在制品、半成 品要正确、及时地进行记帐核对
❖ 注意妥善处理零件的报废、代用、补发和回用, 合理地存放和保管在制品、半成品,充分发挥库 房的作用,做好在制品和半成品的清点、盘点工 作
第五节 生产作业核算
一、生产作业核算的基本概念 生产作业核算是生产作业控制工作的重
要内容,它及时地反映作业计划的实际执行情 况,是进行作业控制的必要依据。
第二节 生产调度
生产调度工作原则
计划性 统一性 全面性 预见性 及时性
第二节 生产调度
3、调度机构的设置 三级:
厂部 车间 工段 二级: 厂部 车间
第二节 生产调度
3、调度机构的设置 分工形式: 按条分工----以产品为对象 按块分工----按车间分工 条块结合
第二节 生产调度
4、生产调度机构的职权 厂部总调度室:
第六章 生产过程控制
第一节 生产过程控制概述
一、生产过程控制的任务 控制的内容:
生产进度控制 在制品控制 库存控制 生产成本控制 生产质量控制 生产率控制 设备控制
第一节 生产过程控制概述
二、生产过程控制业务的实施程序
▪ 现状调查 ▪ 比较判定 ▪ 调整或修正 ▪ 确认结果
第一节 生产过程控制概述
三、生产调度机构
检查生产作业计划执行情况 检查、督促和协助有关部门及时做好各项生
产作业准备工作 根据生产需要合理调整各种生产要素 检查在制品储备情况 对各期生产计划进行统计分析 组织好厂级、车间调度会议
第二节 生产调度
一、生产调度工作的基本概念 1、生产调度的工作内容
控制生产进度和在制品流转 督促有关部门做好生产准备和生产服务 检查生产过程的物资供应 监督设备的运转 合理调配劳动力 调整厂内运输 组织厂部和车间的生产调度会议 做好生产完成情况的检查、记录、统计工作
第五节 生产作业核算
统计图表:(1)生产进度坐标图 例:**产品的出产计划和实际进度表
━━━━━┳━━┳━━┳━━┳━━┳━━┳━━┳━━ 日 期 ┃1 ┃2 ┃3 ┃4 ┃5 ┃6 ┃7 ━┳━━━╋━━╋━━╋━━╋━━╋━━╋━━╋━━ 计┃日产量┃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