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上、下)
七年级上期环境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期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环保知识和实践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
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类生存与发展、生态平衡等。
3. 环保知识和实践技能: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保知识和实践技能。
2. 教学难点:环保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和实践技能。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培养环保意识和技能。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上期环境教育教案》。
2. 课件:环保知识PPT。
3. 教具:垃圾分类桶、节能灯泡等。
4. 素材:相关环保案例。
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环保知识和实践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
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类生存与发展、生态平衡等。
3. 环保知识和实践技能: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保知识和实践技能。
2. 教学难点:环保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和实践技能。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培养环保意识和技能。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上期环境教育教案》。
2. 课件:环保知识PPT。
3. 教具:垃圾分类桶、节能灯泡等。
4. 素材:相关环保案例。
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环保宣传片,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环境教育教案5篇

环境教育教案5篇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问关系的本事。
3.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国的资源国情是本课重点。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本课难点。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我国资源国情资料,思考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带来的危害。
学生:查阅资料。
教学设计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地球一一她是孕育世上所有生命的母亲;她是保护这些生命得以成长的本源;她蕴藏着一切现代礼貌;她象征着我们最本质的财富。
地球一一她是我们永远不变的期望,是我们世代延续的生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小结:要善待地球,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二、教育活动活动一:“世界地球日”的来历板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我们共同的家园你明白“世界地球日”的来历吗?你了解此刻地球的处境吗?思考举例:(1)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乱采滥伐,破坏植被等;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2)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4)根据前面供给的材料,地球的命运应当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人类的觉醒,爱护地球,共同创造完美家园;一种是任现状恶化下去,最终使人类失去生存的空间。
原因: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板书: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
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活动二:开动脑筋,描绘明天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样貌呢?悲观主义者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
人们承认面临着严重危机,可是能够经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七年级上期环境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期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章:了解我们的地球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构造、资源分布等。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地球的构造:地球的layers,地壳、地幔、地核等。
地球的资源: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
1.3 教学活动:观看地球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地球有更直观的了解。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地球资源的了解和保护地球的想法。
第二章: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当前全球和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分析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全球环境问题: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等。
我国环境问题: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
2.3 教学活动:调查问卷:让学生填写有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环境问题。
小组讨论:分析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第三章:环保行动的意义与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环保行动的重要性。
学会一些简单的环保方法和技巧。
3.2 教学内容:环保行动的意义:保护地球、改善生活质量等。
环保方法和技巧: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3.3 教学活动:观看环保行动的案例视频,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实际效果。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想法。
第四章:绿色生活的实践与推广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绿色生活的概念和实践。
培养学生推广绿色生活的热情。
4.2 教学内容:绿色生活的概念: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
绿色生活的实践案例:学校和社区绿色行动的实际效果。
4.3 教学活动:调查问卷: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家庭在绿色生活方面的实践。
小组讨论:分享绿色生活的心得和推广绿色生活的方法。
第五章:环保法律法规与公民责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培养学生履行公民责任的意识。
5.2 教学内容:环保法律法规:我国主要的环保法律法规简介。
公民责任:每个公民在环保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5.3 教学活动:观看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片,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七年级上期环境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期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3. 引导学生学习环境保护的知识,提高环保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我国的环境状况,全球环境问题。
2. 环保意识培养:环保的重要性,人与自然的关系。
3. 环保行为养成: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
4. 环保知识学习:空气质量、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案例分析、视频观看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 组织实践活动,如环保小制作、垃圾分类竞赛等,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3. 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环保视野,提高环保素养。
四、教学安排第一课时:环境问题的现状1. 导入:了解我国的环境状况,引出环保主题。
2. 教学内容:我国的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
3. 课堂活动:讨论环境问题对生活的影响。
第二课时:环保意识培养1. 导入: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出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环保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课堂活动:案例分析,分析环保意识对环境改善的作用。
第三课时:环保行为养成1. 导入:环保行为的必要性,引出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环保行为。
2. 教学内容: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环保行为。
3. 课堂活动:小组讨论,制定环保行为计划。
第四课时:环保知识学习1. 导入: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素养。
2. 教学内容:空气质量、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环保知识。
3. 课堂活动:观看环保知识视频,进行讨论。
第五课时:实践活动1. 导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开展环保实践活动。
2. 教学内容:环保小制作、垃圾分类竞赛等实践活动。
3. 课堂活动: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展示成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的环保意识、环保行为是否有所提高。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实践活动的积极程度。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篇一:七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七年级下期环境教育教案第一课时《环境污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获得生态学知识,初步知道什么是环境和环境问题,认识环境。
即会分析环境质量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利用资料提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产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对环境负责的意识。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录像片,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学生准备:图片、表格、文字材料等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师:请同学们大屏幕,欣赏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几个片断(播放课文中的图片课件,环境污染带来一系列危害。
)师:同学们,看到刚才播放的几个镜头,你们有哪些感受?想到那些问题?师:近几十年来,由于世界各国工农业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导致世界各国都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
大气、水、土壤等遭受严重的破坏,大面积砍伐树木、滥杀生灵,扰乱了生态平衡??人类生存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环境污染(板书课题)所以,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问题。
二、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师:同学们,中央电视台有一栏节目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挑战无处不在”。
这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真是到处充满挑战。
今天上课,咱们就以挑战的方式进行,叫“智者为王”。
全班同学共分成四个小队即:梅队、兰队、竹队、菊队。
(教师介绍挑战的方式)师:挑战无处不在,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联系生活中的现象回答按要求做答:1、请把你们能够想到的与环境有关的5个词语写出来,先独立写,然后小组讨论,每一位学生向小组成员讲解自己认为什么是“环境”?什么是“环境污染”?师:环境污染——指人类在生产与生活时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主要是废气、废水、废渣)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危害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发展。
2、砍伐森林、水污染、白色污染、空气污染有什么害处?三、分析问题,探究明理师:同学们,请结合书、录像片及生活实际,我们开始“智者为王”第二轮挑战(教师介绍挑战规则:组与组之间是必答,组内是抢答)挑战题如下:1、你还知道哪些污染情况?2、根据学生提出的各种环境问题,对环境污染进行分类(不要求全部说出)师:a、空气污染b、水污染c土壤污染d全球变暧e臭氧层空洞f噪声污染g光化学污染h、大气污染3、各小组分析产生这些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4、这些污染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5、探究如何查找这些污染源的方法。
初中环境教育教案(精选5篇)

初中环境教育教案初中环境教育教案(精选5篇)初中环境教育教案1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动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初步树立保护动植物的思想观念。
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二、教学准备1.挂图或幻灯片──我们常见的一些动植物。
2.挂图或幻灯片──地球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3.关于动植物的录像带。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放映关于动物和植物幻灯或录像。
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或录像带),有什么想法和问题?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4.讲述:我国动植物种类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们。
(板书课题: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二)学习新课1.人类的朋友——植物(出示一些熟悉的植物的幻灯片)。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这些都是什么植物?它们有哪些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绿色植物养育了人类,给我们提供吃的、穿的、住的、用的?2.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出示一些熟悉的动物的幻灯片)。
教师过渡:和植物一样,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动物。
你们都知道哪些动物,它们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这些朋友(出示我们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幻灯片)。
教师沉重地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吧。
我们的地球母亲正在遭受这样的破坏:沙暴,洪水,污染??所有这些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保护我们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引起的。
为此,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物(举例具体是哪些方法),因为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三)巩固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们的一些好朋友,也懂得了要好好保护它们。
2.提问:(1)你知道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作用?(2)我国为野生动植物采取了哪些措施?(3)讨论:假如你遇到了看到有人在乱砍树木或捕杀野生动物,应该怎么办?(四)布置作业出一份"保护环境报"。
七年级上期环境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期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让学生掌握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危害教学重点: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危害。
教学难点: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 第二课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
3. 第三课时: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学重点: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将环保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 第四课时:环保行为的培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自觉地践行环保。
5. 第五课时:环保活动的开展教学重点:了解并参与环保活动。
教学难点:如何策划和组织环保活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为。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观点明确、合作态度等。
3. 课后实践:观察学生在课后是否能够自觉践行环保行为,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4. 环保活动:评价学生在环保活动的参与程度及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环境教育》七年级上册。
2. 课件:与环境教育相关的PPT、图片等。
3. 视频资料:与环境问题相关的视频。
4. 实践活动材料:如环保手工制作、垃圾分类模拟等。
5. 环保宣传册:介绍环保知识及实践方法。
六、第六课时:环境法律法规的了解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环境法律法规。
2. 培养学生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我国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
2. 公民如何履行环保法律义务。
教学方法:1. 采用讲座法,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解。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集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集一、教案:认识环境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定义和分类2. 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3. 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和挑战4. 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2. 讲解: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定义和分类,分析全球和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探讨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4. 总结:教师总结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案:环境污染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和来源。
2.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教学内容】1. 环境污染的定义和分类2. 常见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3.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4. 预防环境污染的方法【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污染的关注。
2. 讲解: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定义和分类,分析常见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探讨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预防环境污染的方法,分享各自的看法和实际行动。
4. 总结:教师总结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强调预防环境污染的重要性。
三、教案:节约资源,从我做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资源状况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内容】1. 我国资源的状况和特点2. 节约资源的意义和方法3. 节约资源的实际行动案例4. 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资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我国资源的关注。
2. 讲解: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资源的状况和特点,分析节约资源的意义和方法,分享节约资源的实际行动案例。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分享各自的看法和实际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营丘镇中学振海201709七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目录第一课时《情系环保》第二课时《农药带给我们什么》第三课时《化肥带给我们什么》第四课时《吸烟的危害》第五课时《噪声污染及其危害》第六课时《保护臭氧层》第一课时《情系环保》【教学目的】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明确环保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使他们从身边做起,自学地用行动来保护环境。
【教学过程】一、引入情境1.出示市一些优美的环境照片,并提出问题:(1)你看了这组照片后说一说美在哪里,对人类有什么好处?(2)这种环境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为形成的,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2.出示市一些脏、乱、差的环境照片。
提出问题:(1)你看了这组照片后说一说不好在哪里?对人类有什么坏处?(2)这种环境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为形成的,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情况。
3.小结:刚才同学们对二组环境照片都谈了看法。
总的说,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优美的环境,环境需要人们去保护、改造。
二、明理提高1.你能否说一说破坏环境的因素和造成的后果呢?举例说明。
2.学生谈谈之后,教师说:1)数万年以前,地球上气候温暖,森林茂密,自然条件非常好,人们沐浴着大自然的恩泽。
近些年,人类不注意保护,乱伐林木,乱开矿产,破坏资源,使地球臭氧层被破坏,人们生活的空气、水、土壤正在遭到严重污染,植物受损害,河里鱼死了,草也不生长。
这就至使我们的生活受到恶劣影响,人类的健康得不到保证。
2)目前,世界上已鉴定的生物物种有150多万种,前几年地球上平均每天至少有一种生物灭绝。
而现在平均每小时消失一种生物。
世界上最大的一只重达900千克的海龟,在威尔士海滩丧命。
3)近几年来,由于大沙漠边缘的绿色植物遭破坏,树林被砍伐,沙漠以每年1公里的速度向东南方向推进。
沙尘暴正在向人类示威!这都是我们人类所造成的,那我们同学能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生活中的环境污染?3.学生画画,然后展示。
4.请看小品:大自然打官司。
几位同学分别扮演大自然、宇宙庭长、太阳法官、人类代表。
大自然来到法庭控告人类对它的健康越来越不重视,使得森林资源减少,海洋生物受到危害,环境受到重大污染。
人类代表辩护。
宇宙庭长和太阳法官合议,宇宙庭长宣布大自然的控诉,人类代表的辩词都是事实,判决人类要尽力保护大自然,各国都要严格制定环境保护法,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
5.问:你们知道世界环境日的时间吗?(6月5日)世界水日呢?(3月22日)三、政府举措1.从1996—2010年,中国政府将采取两项重大举措:一是对污染排放实行总量控制;二是要出台《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宣战。
2.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国水法》,设立了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四、自觉倡议我们班同学在争挂“绿色环保章”,争当“环保小卫士”。
请一位同学朗读。
1)随手关闭水龙头,因为一个滴水龙头每天流掉20升水,每年流掉7000多升水。
一吨水可以发电100度,可供三口之家用二个月。
一吨水可以织布200米,能做80套校服。
一吨水可炼150公斤钢。
2)少吃口香糖。
因为口香糖的残迹十分难消除,对环境污染大。
3)买菜购物多用布袋。
因为塑料袋增加了垃圾的数量,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
4)不乱扔废弃物。
5)每年为我们的家园种植3—5棵树。
6)庭院室养花种草。
7)节约纸,回收废纸。
因为回收1吨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生产800公斤纸,减少35%的水污染。
8)不吃野生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9)参加一次环境保护义务宣传活动。
五、环保憧憬1.学生为“绿色环保”说一句心里话。
2.合唱《歌声与微笑》第二课时《农药带给我们什么》教学目标:1.反思过度使用农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保意识,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2.了解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知道农药对环境与人类所带来的危害,并掌握避免农药危害的方法。
3.能够自觉笔迷昂农药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宣传,提出解决农药污染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
教学准备:搜集使用农药给环境与人类带来的危害和影响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调查当地农药的使用情况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农药伤害的方法。
活动过程:导入:学生阅读课本P1页的材料——除草剂杀死稻苗师:既然农药给我们造成了危害,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使用农药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讨论一下农药的使用价值。
一.农药使用价值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用农药?学生分小组探究,根据课本P1页的“追根求源”的两组图片,进行讨论。
活动中可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的资料与调查的情况,列举农药可以提高粮食果品的产量,可以大量减轻农民捕捉害虫的劳动强度等相关的实例,认识使用农药的益处。
二.农药的危害学生分小组探究,根据课本P1页的“追根求源”的两组图片,并通过课本P2页的有关农药特性性以及造成的危害进行讨论。
教师可通过补充材料,让学生了解利用农药会给环境与人类带来哪些危害知道人们起初利用农药只考虑到它对人们有利的一方面,并没有考虑到环境问题及对人类造成的伤害。
三.解决办法前面我们已经对农药的作用和危害有了清晰的认识,那么我们怎样解决农药对我们的危害呢?组织学生讨论,调查。
寻求解决办法。
要解决农药对我们的危害,就要尽量少用或不用农药。
那么,如果正确使用农药呢?(结合P2页图片)具体办法是第一,使用农药是为了杀灭损害农作物的害虫,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
但是,害虫在生态系统中起到连接食物链的作用,少量害虫存在不影响作物的生长,作为自然界食物链的重要一环,具有赫积极的作用。
着就不需要把害虫赶尽杀绝,没必要对作物使用农药。
第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并不是不使用农药,为了防止病虫害,降低人工作业的强度,要适量使用农药,用最少的农药取得最佳防治效果,并且不引起人畜中毒和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尽量保证喷洒出去的弄个要能沉积在作物叶片上,提高农药的利用效率。
对于已经使用了农药的蔬菜瓜果,我们在进食时英怎样正确操作,以减少农药对我们的伤害?活动延伸:1.继续收集向光知识,并以实际行动来做好环保小卫士。
2.调差当地农药的使用情况。
教后札记:第三课《化肥带给我们什么》教学目标:1.反思过度使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树立尊重自然的意识,辩证地理解施用化肥的利弊,并能自觉进行宣传,从而影响他人。
2.了解化肥在农业身缠中的作用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正确认识施用化肥的价值,知道合理施用化肥的意义与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
3.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有关施用化肥影响环境的信息,并将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正确理解施用化肥的两面性,提出避免过量施用化肥污染环境的解决途径。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化肥的资料:包括化肥施用价值和意义,过量施用化肥带来环境破坏、当地化肥施用种类、制作有机肥料的方法等资料。
活动过程:【生活在线】1.视频展示“淮河的污染”和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和省农业厅土肥站调查数据。
2.引导学生分析数据。
3.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从而导入新课:化肥带给我们什么?【追根求源】1.交流施用化肥的价值。
(1)提出问题:施用化肥对农作物生长与土壤结构有什么价值?(2)阅读教材中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3)组织学生利用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交流。
教师参与。
(4)小组带白哦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提高土壤肥力,发挥良种潜力,补偿更低不足,增加有机肥量,发展绿色资源等。
(5)教师适时补充相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2.交流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
(1)教师:施用化肥给人们带来了好处,但是你知道过量施用化肥带来了那些危害吗?(2)小组整理,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
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的观点,其他同学补充并展示本组搜集的典型图片资料。
例如:危害之一:削弱庄家生产能力。
一是使庄家容易倒伏,二是使庄稼容易发生病虫害。
危害之二:加剧环境污染。
据统计,中国每年因不合理施肥造成1000多万吨的氮元素流失到农田之外,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
过量是肥料还会渗入20米以的浅层地下水中,使得地下硝酸盐含量增加。
危害之三:蓝非大量紧缺资源。
(4)师生共同学习教材中过量施用化肥危害的图片资料。
(5)小结过量施用化肥会给环境与人类带来的危害和不良影响。
【环保在行动】1.调查当地的化肥施用情况。
2.合理施用化肥,节约资源。
【绿色延长线】1.引导学生阅读“制作有机肥”的资料。
2.教师补充一些施用有机肥料的重要意义3.学生谈自己的认识4.小组代表交流有机肥的种类与制作方法。
5.教师给个小组发放制作有机肥方法的资料。
6.动员小组同学制作有机肥。
教后札记:第四课时《吸烟的危害》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吸烟对人体有那些危害。
2、引导学生不吸烟,并能主动劝说身边吸烟者自觉戒烟。
教学重难点:怎样做到自觉不吸烟,宣传吸烟对人体危害性。
教学准备:教师:出示一组吸烟带来的危害图片。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吸烟所带来的危害事例。
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1、吸烟危害健康已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身体的各部分,都比较娇嫩,尤其不能吸烟。
2、板书课题:吸烟的危害二、讲解新课1、出示挂图:我们先来看看身边豆油有哪些吸烟的危害。
2、读课文2、3、4自然段并指名回答,吸烟的危害主要有哪些?(1)引起尼古丁慢性中毒:(2)引起肺癌:(3)浪费金钱,牙黄口臭:学生讨论回答3、再读课文第四段,重点了解世界为宣传戒烟工作所做的努力。
4、学生自主讨论化。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商店不出售香烟,不做香烟广告三、总结课文四、作业练习:1、吸烟对人体造成那些危害?2、你准备怎样劝他人戒烟?第五课时《噪声污染及其危害》1、通过观看录像和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控制;2、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
在各种各样的的声音中,有些声音悦耳动听,称之为乐音;有些声音嘈杂刺耳,称之为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和噪声都是声源振动产生的。
不同的是:乐音是由周期性振动的声源产生的;而噪声是由作无规则的和非周期性振动的声源发出来的。
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所谓噪声,就不只看声音的物理性质,还必须考虑到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因此,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的声音,人们把它称为噪声。
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
一、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工业突飞猛进,人类活动急剧增加,人类生存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和污染。
当前,主要污染有: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和噪声污染。
它们是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威胁正常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四大公害。
放一段录像:画面1:(水的污染实况)工厂排放的废油、废水,下水道流出的浊水污染…….把江河污染得又脏又黑,面目全非,江河两边的树叶草枝,已枯黄,死去的鱼飘浮在水面上;画面2:(大气污染实况)工厂烟囱喷出滚滚浓烟,交通车辆排放的团团黑气,已把天空弄得乌烟瘴气,开始下酸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