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运动是指各种机械的运动B.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做机械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同C.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选作机械运动的参照物D.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做参照物2.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B.C. D.3.动物世界中,在陆地上奔跑得最快的是猎豹,其速度可达40m/s;在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其速度可达100km/h;在空中飞行得最快的要算小巧的雨燕,其速度可达3km/min.请问地球上速度最快的动物是()A.猎豹 B.旗鱼 C.雨燕 D.无法比较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时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速度相同的时刻分别有1s和4s末C.乙在前2秒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秒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 / 7D.t=2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5.关于测量物理量时,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C.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出现误差 D.只要测量就不可避免出现误差6.我们需要蓝天白云和纯净的空气.但大气污染治理,任重而道远.PM2.5是近年来出现的令人讨厌的一个新名词.这可恶的家伙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 (0.0000025m)的颗粒物,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也称可入肺颗粒物.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把μm换算成m)正确的是()A.2.5μm=2.5μm×10﹣6m B.2.5μm=2.5×10﹣6C.2.5μm=2.5×10﹣6m D.2.5μm=2.5×10﹣9m7.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经我国有关专家测量为8848.13m.通过公布的这一数据,我们可以判定测量的准确程度可以达到()A.m B.dm C.cm D.mm8.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等于( )A. B. C. D.9.一位诗人写道“…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句中描述“山走”、“船行”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河岸和行船 B.行船和河岸 C.都是行船 D.都是河岸10.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C.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1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课桌的高度约为2m 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 VC.手机通话时的电流约5A D.教室里的大气压强约为2个标准大气压1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12.56 cm=12.56 cm×10﹣2=0.125 m B.12.56 cm=12.56 cm×10﹣2 m=0.125 m C.12.56 cm=12.56×10﹣2 m=0.125 m D.12.56 cm=12.56×10﹣2 cm=0.125 m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3.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线量起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线来读取数据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试题(含答案)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14.下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篮球从篮筐中落下B.火箭发射升空C.月球绕地球转动D.火车在平直铁轨上匀速行驶15.如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B.当 t=t2时,两物体相遇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s116.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错误的是()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17.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轨的长为B.钢轨的长为C.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D.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三、实验题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1.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C)A.18 nm B.18 mm C.18 cm D.18 dm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A )3.(淮安中考)小明坐在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A.小明旁边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沿途的路灯D.迎面驶来的公共汽车4.(益阳中考)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
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D)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5.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B)A.10 cm/s B.9 cm/sC.8 cm/s D.7 cm/s第5题图第6题图6.(乐山中考)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 C)A.在0~20 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 s时间内的速度大B.在整个40 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整个40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D.在20~30 s内物体的速度为40 m/s7.(益阳中考)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A)A.在第一个10 s内以10 m/s做匀速运动B.在第二个10 s内速度大小不变C.在第三个10 s内前进了300 mD.在前30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第7题图第8题图8.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达标测评卷(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达标测评卷(附答案)一、单选题1.乘客坐在轮船中逆流而上,认为自己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A. 河岸边的树B. 迎面驶来的船C. 流淌着的河水D. 所乘轮船的船舱2.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海水奔腾B. 百米冲刺C. 风起云涌D. 星光闪烁3.物理学中用位移表示物体位置改变,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这条线段就表示位移。
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点运动到B点,下列有关它们的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 沿路径Ⅱ运动的路程最大B. 沿三条路径运动的路程相同C. 沿路径Ⅲ运动的位移最大D. 沿三条路径运动的位移相同4.2020年12月3日,“嫦娥五号”上升器从降落在月球表面的着陆器上点火起飞,顺利携带月壤样品进入到预定环月轨道。
若在这个过程中,认为上升器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 月壤样品B. 月球上的着陆器C. 月球表面D. 地球表面5.检测体温是防控“新冠疫情”的重要措施之一。
图是一张物理试卷和一只红外测温仪放在一起,请你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红外测温仪的高度h,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26.0cmB. 20.0cmC. 13.0cmD. 10.0cm6.2020 年12 月22 日12 时37 分,首飞成功的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顺利将包含智星一号A星(冠名“昆明一号”卫星)在内的5颗试验性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若说在升空过程中,“昆明一号”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是()A. 天空中的云彩B.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C. 文昌卫星发射台D. 天空中飞行的客机7.小明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18.52cm、18.52cm、18.10cm、18.50cm、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次的测量数据都是正确的B. 最后结果应记作18.43cmC. 18.50cm中最后一位“0”可以去掉D.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8.2019年12月16日,我国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了第52、53颗北斗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全部部署完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小强和小明坐在顺水漂流的皮筏中,相对于小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皮筏是运动的B .岸边的树木是静止的C .小明是运动的D .溪水是静止的解析:D【详解】小强和小明坐在顺水漂流的皮筏中,以小强为参照物,皮筏、小明、溪水相对于小强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岸边的树木相对于小强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选D 。
2.(0分)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运动,它们的s t -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6m/s v =甲,0.2m/s v =乙B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6.0mC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4.8mD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2.4m解析:B【详解】A .由图可知,当t =6s 时,甲通过的路程为s 甲=3.6m ,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 乙=1.2m ,则v 甲= 3.6m =6ss t 甲甲=0.6m/s v 乙= 1.2m =6ss t 乙乙=0.2m/s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CD .由图象可看出:经过6s ,甲车的路程是3.6m ,乙车的路程是1.2m ,由题知,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运动,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同,则两车相距3.6m-1.2m=2.4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则两车相距3.6m+1.2m=4.8m故B 错误,符合题意,C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3.(0分)两个做匀速直线的物体甲、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3:5,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A .2:5B .5:2C .9:10D .5:8解析:C【详解】两个做匀速直线的物体甲、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3:5,由s t v=可知,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9:10,故选C 。
4.(0分)下列有关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310m /s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20m /sC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的5sD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解析:D【详解】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故A 选项错误;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故B 选项错误;C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的1s ,故C 选项错误;D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故D 选项错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根据图所给信息,请你估测运动员从蹦床中心点跳起的实际高度大约是() A.1 cm B.0.2 m C.1.7 m D.4.5 m2.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
若认为托盘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机器人C.餐桌D.墙壁3.《刻舟求剑》寓言故事中,刻舟人认为剑相对舟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舟B.岸边C.岸边的树D.剑4.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
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A.垂直起飞B.垂直降落C.定速巡航D.空中悬停5.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
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6.短跑运动员5 s跑了50 m,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 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 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7.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 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 s刹车。
假设后车以50 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则在这0.5 s的时间内,后车前行的距离大约为()A.3 m B.7 m C.12 m D.25 m8.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 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km/h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m/sC.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km/hD.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m/s9.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 m金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秒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厘米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毫米D.课桌的高度约为1.5米2.XXX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秒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米处的速度是6米/秒,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米/秒,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25米/秒B.6.75米/秒C.7米/秒D.7.25米/秒3.汽车速度是36千米/小时,运动员速度是10米/秒,自行车1分钟通过0.6千米的路程,则()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C.汽车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4.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甲在乙前面6米处B.甲在乙前面1.2米处C.乙在甲前面6米处D.乙在甲前面1.2米处5.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B、船和地面C、山和船D、风和地面6.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B.偏小C.正常D.无法比较7.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s/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8.课外活动时,XXX和XXX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秒内,XXX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9.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10.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厘米、2.58厘米、2.58厘米,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11.选项C。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 B.星光闪闪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2.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3.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 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4.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羚羊、汽车5. 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
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A.地球 B.“火卫一”探测器 C.太阳 D.火星6、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准确的是()A.认真细致的测量能够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能够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7、图4(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4(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 )8.李军的家距学校600 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 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 1.5 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A.1.2 m/s B.1.25 m/s C.2 m/s D.2.5 m/s9.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10.下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玉屏驶向贵阳,若玉屏至贵阳约为3.2×105m,则()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s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hC.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km/s D.该汽车只要4小时就可到达贵阳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11、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A.所谓参照物,就是指绝对不动的物体B.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是最合适的,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C.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一定是不同的.D.研究宇航员在飞船中的运动情况,选择飞船作参照物较方便12.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丙的速度最小,它们的s-t图像为图2所示,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 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的s -t图可能为图线aC. 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bD. 丙的s-t图可能为图线c13、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准确的是()A. 测一张纸的厚度能够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B. 测细金属丝的直径,能够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C. 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D. 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能够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4、“旭日东升”是以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为参照物的.1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 min内通过了300 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这个物体在前10 s内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16.完成下列单位转换(1)50m=__________km (2)36km/h=_________ m/s(3)0.6min=_______h17.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下右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__________ h.18.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和________;经过5 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18小题)(17小题)四.实验题(4分+2分+9分=15分)19. 如图1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木块的长度为 ______cm。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在0~10s 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B .在0~20s 内,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筝C .两同学在0~15s 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在0~15s 内,乙同学追上甲同学并在100m 处相遇 解析:D 【详解】A .由图可知,乙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0~10s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0~15s 内的平均速度,所以乙的速度为100m 6.7m/s 15ss v t ==≈ 故A 错误;B .由图可知,0~20s 内时间相同,但路程不相同,根据公式sv t=可得,两个同学的速度不相等,故B 错误;C .由图可知,甲在10~15s 内静止,故C 错误;D .甲乙同学从同一位置同时出发,0~10s 内甲运动的快,甲在乙的前面,甲在10~15s 内停止运动,在时间为15s ,路程为100m 时两图像相交,代表甲和乙相遇,故D 正确。
故选D 。
2.(0分)两个做匀速直线的物体甲、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3:5,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 A .2:5 B .5:2C .9:10D .5:8解析:C 【详解】两个做匀速直线的物体甲、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3:5,由st v=可知,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9:10,故选C 。
3.(0分)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奋力划浆,龙舟飞速前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该龙舟是运动的B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是运动的C.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是静止的D.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解析:B【详解】A.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相对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变化,该龙舟是静止的,故A错误;B.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相对运动员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河岸是运动的,故B正确;C.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相对龙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河岸是运动的,故C错误;D.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相对河岸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龙舟是运动的,故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础营中学2014-2015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满分100分,60分钟完卷)
班级姓名座号评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345678910
题
号
选
项
1.小明上完长度的测量这一章节后,就想试试自己是否会估算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下列选项中,你认为他估算正确的是() 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7dm B.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
是20cm
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5m
D.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
2.做作业时,小红有道单位换算题做错了,请你帮她找出来() =×10m =300min
s=72Km/h h=72m/s
3.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一物体的长度,则
此物体的长度为()
4.每到星期一都有隆重的升旗仪式,当国歌奏响红旗升起时,每个同
学都要庄严肃穆,行注目礼。
选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时,红旗是静止的()
A.学生
B.老师
C.教学楼
D.红旗上
的五角星
5.关于参照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把研究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B.运动的物体也可以选
为参照物
C.参照物是绝对不动的物体
D.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
作为参照物
6.对比以下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10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10Km/h的速度
在路上行驶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
D.一物体从40m高空落下
用了2s
7.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下面的现象中哪些属于机械运动
()
A.飞奔的猎豹
B.心花怒放
C.电磁运动
D.五
四运动
8.传说孙悟空有腾云驾雾的本领,一个筋斗(约1s)能翻十万八千
里(折合×10Km),已知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10Km,估算孙
悟空大约需要翻几个筋斗就可以到达月球()
个个个个
9.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段路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
3,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3 :4 :6 :8
10.一辆汽车在高速路上匀速行驶,它的运动的v-t图像应该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8分)
11.(1)如图2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
是,木块的长度
为。
(2)如图3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_秒。
12.单位换算:
(1)太阳的半径约为7×10m= m;
(2)人头发的直径约为7×10m= mm ;
(3)早读时间约为= s;
13.小明乘电梯在上升的过程中,若选取为参照物,小明是
静止的;若选取为参照物,则小明是运动的。
若电梯在10s 内从一层直达八层,且每层楼高为3m,则电梯从一层直达八层的平均速度为 m/s,合计 Km/h。
14.我们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偷懒之前我们觉得兔子运动的
快,而最终裁判判乌龟赢。
我们和裁判判断不一的原因是:
(1)我们:相同时间比较,(2)裁判:相同路程比较。
(3)物理学中用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
度。
15.课外活动时,小明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运
动。
在某次训练中,他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坐
标系如图4所示。
则小明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
三、实验题(每题2分,共22分)
16.如下图所
示是测量小车
沿斜面下滑的
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和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
(3)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4)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5)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选填>、<、=)。
17.如下图所示,某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请你指出这位
同学测量方法有错误的三处:
(1);
(2)。
(3);
(4)那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小测量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吗请你说出两点:
;。
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解答过程应包括必要的文字表达
和公式)
18.十一国庆放长假,同学们都兴高采烈的回家去,小明的家距离学
校有10公里,放学后他从学校出发,走了大约一个半小时遇到路边一家小卖铺,于是买了一瓶水解渴,在小卖铺耽误了5分钟,此时距离学校6公里,接着又走了一个半小时才到家。
(其中1公里=1Km)问:
(1)从学校到小卖铺,小明的平均速度是多少(4分)
(2)小明从学校到家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6分)
19.喜洋洋发现后方100m处的灰太狼正以15m/s的速度向自己猛扑过
来,此时喜洋洋与前方的羊村相距200m。
问:喜洋洋至少要用多
大的速度才能安全跑进羊村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D 4.D 5.B 6.D 7.A 8.C 9.B 10.C
二、填空题
11.(1)(或1mm)、。
(2)
12. 7⨯1014、7⨯10-2、1800
13. 电梯、地面、、
14. 路程、时间、速度 15. 4
三、实验题
16.(1)刻度尺、停表 (2)
t
s
v = (3)小 (4)变速 (5)v2>v1>v3 17.(1)没从零刻度线位置开始测量(2)刻度尺没放正(3)读书时,视线没对正
(4)使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四、解答题
18.解:(1)小明从学校到小卖铺的距离:s=6Km ,所用时间:t=。
则,从学校到小卖铺,小明的平均速度:h
Km
t s v 5.16==
=4Km/h (2)小明从学校到家的路程:s 总=10Km ,总时间:t 总=+5min+=
12
37
h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 总=
37
120
h
1237m 10总总==k t s Km/h
答:小明从学校到小卖铺的平均速度是4Km/h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37
120
km/h 。
19.解:灰太狼到达羊村所经路程:s 狼=200m+100m=300m ,速度:v 羊=15m/h
则,灰太狼到达羊村所用时间:t 狼=
s
/m 15m
300狼
v 狼
=
s =20s
喜洋洋到达羊村所用时间:t 羊=t 狼=20s ,所经路程:s 羊=200m
则,喜洋洋跑往羊村的速度:v 羊=
s
20m
200羊
t 羊
=
s =10m/s 答:喜洋洋至少要以10m/s 的速度才能安全跑回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