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分析实验5-20100505

合集下载

应用层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应用层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应用层协议分析实验报告应用层协议分析实验报告一、引言在计算机网络中,应用层协议是实现不同应用程序之间通信的关键。

通过对应用层协议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协议的工作原理、数据传输过程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应用层协议的分析,加深对网络通信的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分析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目标1. 了解应用层协议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应用层协议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 分析并比较常见的应用层协议,如HTTP、SMTP等;4. 发现应用层协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三、实验方法1. 选择合适的网络抓包工具,如Wireshark,进行数据包捕获;2. 分析捕获到的数据包,重点关注应用层协议的相关信息;3. 比较不同应用层协议的特点,如协议头部格式、数据传输方式等;4. 分析协议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性能等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实验过程与结果1. 首先,我们选择了HTTP协议进行分析。

通过Wireshark捕获到的数据包,我们可以看到HTTP协议的请求和响应过程。

其中,请求包中包含了请求方法、URL、协议版本等信息,而响应包中则包含了状态码、响应头部等信息。

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HTTP协议的工作机制以及通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2. 接下来,我们选择了SMTP协议进行分析。

SMTP协议是用于电子邮件的传输协议,通过Wireshark捕获到的数据包,我们可以看到SMTP协议的邮件发送过程。

其中,包含了发件人、收件人、邮件主题等信息。

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SMTP协议的邮件传输方式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3.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在HTTP协议中,由于明文传输的缺点,可能存在数据安全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使用HTTPS协议进行加密传输。

而在SMTP协议中,由于缺乏身份验证机制,可能存在邮件伪造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入SPF、DKIM等技术来增强邮件的安全性。

协议设计开发实验报告(3篇)

协议设计开发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通信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协议的设计与开发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开发一个简单的网络协议,加深对协议原理的理解,提高网络编程能力。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 掌握网络编程技术,提高编程能力;3. 熟悉常用网络编程库和工具的使用;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实验内容1. 设计网络协议;2. 编写协议实现代码;3. 测试协议功能;4. 分析实验结果。

四、实验步骤1. 设计网络协议(1)确定协议类型:选择应用层协议,如HTTP、FTP等;(2)定义协议格式:包括头部、数据体等部分;(3)设计数据传输方式:如TCP、UDP等;(4)考虑协议的安全性:如数据加密、认证等。

2. 编写协议实现代码(1)搭建开发环境: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2)实现协议解析:解析接收到的数据包,提取头部、数据体等信息;(3)实现协议发送:封装数据包,发送至目标地址;(4)测试协议功能:编写测试代码,验证协议功能是否正常。

3. 测试协议功能(1)搭建测试环境:使用测试工具(如Wireshark、Burp Suite等);(2)发送测试数据:模拟实际应用场景,发送测试数据;(3)分析测试结果:观察数据包传输过程,验证协议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 分析实验结果(1)总结协议设计中的优点和不足;(2)提出改进方案,优化协议性能;(3)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成功实现协议设计,满足设计要求;(2)协议功能测试通过,数据传输稳定;(3)测试过程中未发现严重错误。

2. 分析(1)协议设计合理,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2)代码结构清晰,易于维护和扩展;(3)测试过程中,发现部分细节问题,已进行优化。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网络协议的设计和开发方法;2. 提高了编程能力,熟悉了常用网络编程库和工具;3.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实验五 应用层协议分析报告

实验五  应用层协议分析报告

一、实验目的1、学习CMailServer邮件服务软件和Outlook Express客户端软件的基本配置与使用,分析SMTP及POP3协议报文格式和SMTP及POP3协议的工作过程。

二、实验工具软件简介为了观察到邮件发送的全部过程,需要在本地计算机上配置邮件服务器和客户代理。

在这里我们使用CMailServer服务器软件配置本地邮件服务器,使用Windows XP自带的Outlook Express作为客户代理。

(1)CMailServerCMailServer于2000年8月问世,是安全易用的全功能的邮件服务器软件,基于Windows 平台,支持通用邮件客户端软件Outlook Express、Microsoft Outlook、Foxmail等收发邮件。

CMailServer设置简单,容易使用,非常适合实验使用。

(2)Outlook ExpressOutlook Express是Windows系统自带的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功能强大,支持多用户,无论是电子邮件还是新闻组,Outlook Express都是有力的重要工具软件。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仍然采取两人一组实验方式,分别为PC1和PC2.1、电子邮件相关协议分析实验(1)CMailServer邮件服务器配置(2)在初次进入CMailServer后,系统只提供Admin系统管理帐户,需要配置后才能使用。

就本次实验而言,我们只要完成服务器设置和帐户设置,就可以进行实验了。

首先,选择菜单:工具-服务器设置,打开图5.52所示对话框,完成如下设置:●服务:选择为局域网邮件服务器;●取消允许ESMTP、邮件代理和作为NT服务运行的选择;●邮箱域名设置为:单域名,并指定。

由于实验网络并没有接入外部网络,因此这里可以由学生自己定义,例如。

而后,选择菜单:账号-新建账号打开图5.53所示对话框,完成新账号设置。

●账号指定为:test1;密码设置为:111;姓名指定为:Test;在完成上述配置后,PC1就可以提供实验所需的电子邮件服务了,新建的账号邮箱为:test1@。

主要协议分析实验报告(3篇)

主要协议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协议作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我们开展了主要协议分析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分析常用网络协议的报文格式和工作机制,加深对网络协议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1. 熟悉常用网络协议的报文格式和工作机制。

2. 掌握网络协议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培养网络故障排查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PC机、网线、Wireshark软件。

2. 实验网络:局域网环境,包括路由器、交换机、PC等设备。

四、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分析以下协议:1. IP协议2. TCP协议3. UDP协议4. HTTP协议5. FTP协议五、实验步骤1. IP协议分析(1)启动Wireshark软件,选择合适的抓包接口。

(2)观察并分析I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包括版本、头部长度、服务类型、总长度、标识、标志、片偏移、生存时间、协议、头部校验和、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等字段。

(3)分析IP分片和重组过程,观察TTL值的变化。

2. TCP协议分析(1)观察TC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包括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序号、确认号、数据偏移、标志、窗口、校验和、紧急指针等字段。

(2)分析TCP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终止的过程。

(3)观察TCP的重传机制和流量控制机制。

3. UDP协议分析(1)观察UD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包括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长度、校验和等字段。

(2)分析UDP的无连接特性,观察UDP报文的传输过程。

4. HTTP协议分析(1)观察HTTP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的格式,包括请求行、头部字段、实体等。

(2)分析HTTP协议的请求方法、状态码、缓存控制等特性。

(3)观察HTTPS协议的加密传输过程。

5. FTP协议分析(1)观察FT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包括命令、响应等。

(2)分析FTP的文件传输过程,包括数据传输模式和端口映射。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网络协议分析一实验目的意义:掌握路由器的工作原理以及路由表的使用,理解互联网的工作机理二实验内容:1.阅读路由器差评的技术资料,观察路由器的外观结构,认识路由器的产品外形、产品名称、产品型号、接口布局、接口类型、接口名称、接口标准、内存大小等;2、路由器配置模式及其转换3、一些常用的配置命令和状态查询命令4、配置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5、配置路由器静态路由三实验要求用华为模拟器。

四实验原理路由器是工作在IP协议网络层实现子网之间转发数据的设备。

路由器内部可以划分为控制平面和数据通道。

在控制平面上路由协议可以有不同的类型。

路由器通过路由协议交换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依照拓扑结构动态生成路由表。

在数据通道上转发引擎从输入线路接收I包后分析与修改包头使用转发表查找输出端口把数据交换到输出线路上. 路由表,指的是路由器或者其他互联网网络设备上存储的表,该表中存有到达特定网络终端的路径,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一些与这些路径相关的度量.五实验步骤(1)配置路由器1、配置路由器名字RouterA>enablen!; 进入特权模式RouterA # configure t; 进入配置模式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End with CNTL/Z. RouterA (config) #hostname Router1!; 配置路由器名称为“Router1”Router1(config)#^Z; 返回特权模式%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outer1#2、设置、更改与清除路由器密码RouterA>enablen!; 进入特权模式RouterA # configure t; 进入配置模式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End with CNTL/Z. Router1(config)#enable secret abcd; 将Router1的密码设成abcdRouter1(config)#^Z; 返回特权模式%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outer1#copy run start; 将配置信息保存到NVRAM Building configurtio...[OK]Router1#|3、配置以太口(config)#interface e0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5.105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 no shut 启动s0口router(config-if)# exit 回到配置模式router(config)-#4、配置同步口router(config-#interface s0在router的路由器上配置同步串行口0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5.105 255.255.255.0 将s0口的IP地址配置为192.16.5.105,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encapsu lation ppp 给串行口封装协议的命令为ppp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 x.25router# show controllers serial0; 查看串口0是DTE或ECE router(config-if)# clock rate 56000 将s0口的时钟频率指定为56000Hzrouter(config-if)# bandwidth 56 带宽为56kHzrouter(config-if)# no shut 启动串行口router(config-if)#exitrouter(config)#5、配置静态路由表router(config)# ip route 192.16.6.105 255.255.255.0router(config)# ip route 192.16.7.105 255.255.255.0 router(config)# Ctrl+Zrouter# copy run start6、测试路由器工作正确性的PING命令7、将配置数据保存到NVRAM中8、删除路由器NVRAM中全部配置数据的命令(2)路由表的使用CMD命令:route子命令1:route print 查看路由表子命令2:route add 添加静态路由子命令3:route delete 删除静态路由查看使用子命令1结果如下图可以看出路由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网络地址、网络掩码、网关地址、跃点数,这里我们主要关心网络地址和网关地址,是指本机访问的目标IP时使用的网关(也就是网卡),因此我们需要配置XXX地址使用XXX网关即可达到我们的目的。

计算机网络实验五网络层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五网络层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南昌航空大学实验报告年月日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名称:网络层协议分析班级:学生姓名:邓佳威学号: 2212893107 指导教师评定:签名:一、实验目的分析ARP协议报文首部格式及其解析过程;分析ICMP报文格式和协议内容并了解其应用;分析IP报文格式、IP地址的分类和IP层的路由功能;分析TCP/IP协议中网络层的分片过程。

二、实验内容(一)ARP协议分析1.实验原理(1)ARP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地址解析协议的简称,在实际通信中,物理网络使用硬件地址进行报文传输,IP地址不能被物理网络所识别。

所以必须建立两种地址的映射关系,这一过程称为地址解析。

用于将IP地址解析成硬件地址的协议就被称为地址解析协议(ARP协议)。

ARP是动态协议,就是说这个过程是自动完成的。

在每台使用ARP的主机中,都保留了一个专用的内存区(称为缓存),存放最近的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对应关系。

一旦收到ARP应答,主机就将获得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对应关系存到缓存中。

当发送报文时,首先去缓存中查找相应的项,如果找到相应项后,遍将报文直接发送出去;如果找不到,在利用ARP进行解析。

ARP缓存信息在一定时间内有效,过期不更新就会被删除。

(2)同一网段的ARP解析过程处在同一网段或不同网段的主机进行通信时,利用ARP协议进行地址解析的过程不同。

在同一网段内通信时,如果在ARP缓存中查找不到对方主机的硬件地址,则源主机直接发送ARP 请求报文,目的主机对此请求报文作出应答即可。

(3)不同网段的ARP解析过程位于不同网段的主机进行通信时,源主机只需将报文发送给它的默认网关,即只需查找或解析自己的默认网关地址即可。

(二)ICMP协议分析1.实验原理(1)ICMP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是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RFC792]的缩写,是因特网的标准协议。

协议分析实习报告

协议分析实习报告

协议分析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和目的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深知网络协议在计算机通信中的重要性。

为了加深对协议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我参加了协议分析实习项目。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协议的基本原理,掌握协议分析工具的使用,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对网络协议的深入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首先系统地学习了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原理,包括TCP/IP、HTTP、HTTPS等常用协议。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的规则和约定,是保证数据正确传输和处理的基础。

接下来,我学习了协议分析工具的使用,主要包括Wireshark和tcpdump。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如何捕获和分析网络数据包,如何过滤和查看特定的协议数据包,以及如何解读协议报文中的各个字段。

这些工具的使用让我对网络协议的实现和运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的后期,我选择了几个实际案例进行协议分析。

其中一个案例是分析网络攻击行为,通过捕获和分析攻击数据包,我成功地识别出了攻击类型和攻击者的策略。

另一个案例是分析网络性能问题,通过捕获和分析网络数据包的传输延迟和丢包情况,我找到了性能瓶颈并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

三、实习成果和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网络协议的理解有了显著提高。

我不仅学会了协议的基本原理,还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掌握了对协议进行深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协议分析工具,如Wireshark和tcpdump,这些工具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还让我对网络协议的实现和运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实习让我意识到网络协议在计算机通信中的重要性。

协议的正确实现和遵守是保证数据正确传输和处理的基础,对于网络性能和安全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协议分析实习,我对网络协议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我不仅学会了协议的基本原理,还掌握了协议分析工具的使用,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协议分析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七、UDP 协议分析实验报告实验七、UDP 协议分析实验报告序号:姓名:学号:成绩1.实验目的:分析UDP协议报文格式.2.实验环境:局域网环境,或者是联网的单机。

3.实验步骤:(1)启动ethereal软件,开始报文捕获。

(2)捕获UDP的数据包(3)停止捕获报文。

4.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请说明你是如何获得UDP的捕获文件,并附上捕获的截图。

答:①启动Etherel协议分析软件,并开始抓包。

②启动某个基于udp的应用程序,例如连接某个FTP站点,或通过浏览器访问某个网页。

③等出现浏览的网页后停止数据包的捕获。

④出现协议分析界面,将filter 一栏填入udp,则只显示udP协议信息信息。

(2)通过捕获的数据包分析UDP的报文结构,将UDP协议树中各名字字段,字段长度,(3)通过和实验六的结果比较,UDP报文和TCP报文结构有何区别?答:UDP报文由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长度、检验和、应用数据报文五个部分组成。

而TCP报文结构除此之外还有1)32比特的序号字段(2)32比特的确认号字段(3)16比特的接收窗口字段,用于流量控制(4)4比特的首部长度字段(5)可选与变长字段,用于发送方与接收方协商最大报文段长度(6)比特的标志字段,用于对已被成功接收报文段的确认。

(4)通过实验六和实验七,分析TCP协议和UDP协议的不同之处。

答:TCP协议是可靠的传输协议,具有流控制和拥塞控制,能够防止数据的丢失,还有确认重发机制保证数据的到达,应用于不允许数据丢失但对带宽无严格要求的服务。

UDP协议是不可靠的传输协议,无流控制和拥塞控制,是尽力服务机制,可最大程度的利用带宽,传输速率较快,应用于对带宽有严格要求但可以容忍数据丢失的服务。

篇二:实验三 IP协议分析实验实验报告班级: 0906401姓名:吴朋发学号:3 6 实验日期:评分:_____________1. 实验名称IP协议分析实验 2. 实验学时2学时 3. 实验类型设计型 4. 实验目的1、分析IP基本IP报头结构,给出每一个字段的值及其含义,加深对IP V4协议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应用层协议分析1
实验目的:
掌握http协议过程;了解FTP协议过程;了解SMTP协议过程;了解POP3协议过程。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学时:3学时
实验内容及方法:
观察http协议过程;观察一个FTP协议过程;观察SMTP协议过程;观察POP3协议过程
实验仪器设备:计算机、Ethereal软件。

实验步骤:
1.观察http协议过程。

(1)在计算机上打开Ethereal软件,进行报文截获。

(2)从浏览器上访问页面,具体操作为打开网页,浏览网页,关掉网页。

(3)停止Ethereal的报文截获。

(4)通过在上网过程中截获报文,分析HTTP协议的报文格式和工作过程。

http通信基本路线是:打开TCP连接、发送图像请求、接收文件、当图像下载完成之后关闭连接。

HTTP协议的工作过程:1、主机先与服务器进行三次握手,握手成功后进行数据传输,得到WEB网页。

2、传输完成后进行第二个三次握手握手,传送数据,得到图像。

依次进行三次握手得到完整的网页,浏览,断开连接。

2.观察一个FTP协议过程
(1)在计算机上打开Ethereal软件,进行报文截获。

(2)单击“开始/运行”,在运行框中输入命令,打开命令行窗口。

(3)在命令行窗口中,登陆FTP服务器,并下载文件。

(4)停止Ethereal的报文截获。

(5)通过在上网过程中截获报文,分析FTP报文格式和FTP协议的工作过程。

FTP通信工作过程:当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FTP://IP address登录FTP服务器时,进行三次TCP握手,服务器默认为匿名用户登录,当服务器端不支持匿名用户登录时,等待客户端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验证通过后,服务器就会发出已经准备好的信息。

再输入提取命令,从服务器上得到一个文件,输入下载命令下载文件,此时进行数据传输,传输完成后输入关闭命令断开连接,关闭数据连接,退出服务器。

3.观察SMTP协议过程
(1)在计算机上打开Ethereal软件,进行报文截获。

(2)使用用户代理发送邮件。

(3)停止Ethereal的报文截获。

(4)通过截获报文,分析SMTP的工作过程
A、安装代理发送邮件的软件
B、使用用户代理发送邮件,分析SMTP的工作过程:用代理发送邮件时,首先要使用代理服务登陆邮箱服务器,建立smtp tcp 连接,建立初始smtp通信。

C、然后发送邮件到smtp服务器,最后关闭smtp 和tcp 连接
4.观察POP3协议过程
(1)在计算机上打开Ethereal软件,进行报文截获。

(2)使用用户代理收取邮件。

(3)停止Ethereal的报文截获。

(4)通过截获报文,分析POP3协议的工作过程
Pop3协议工作过程:
A、用户代理与邮件服务器的110端口建立TCP连接。

B、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出各种命令,来请求各种服务(如查询邮箱
信息,下载某封邮件等)。

C、服务端解析用户的命令,做出相应动作并返回给客户端一个响应。

D、B和C交替进行,直到接收完所有邮件转到步骤E,或两者的连
接被意外中断而直接退出
E、用户代理解析从服务器端获得的邮件,以适当地形式(如可读)的形式呈
现给用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