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肉的食用品质及其评定
肉的食用品质

嫩度
01
嫩度是评价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 一,是指肉在食用时的柔软程度 和易于咀嚼的程度。嫩度好的肉 口感更好,更受消费者欢迎。
02
影响肉嫩度的因素包括肌肉纤维 的结构、脂肪含量、加工条件等 。通过适当的加工技术和添加剂 可以提高肉的嫩度。
性激素
如睾丸酮、雌激素,可能影响人体正 常内分泌功能。
03
肉的营养品质
蛋白质
肉类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至
关重要。
蛋白质在肉中的含量因部位和种 类而异,一般来说,瘦肉中的蛋
白质含量较高。
肉类中的蛋白质含有多种必需氨 基酸,特别是对于处于生长发育 阶段的儿童和孕妇来说尤为重要。
通过适当的烹饪方法,如烤、煮、炖等,肉的风味可以得到更好的 发挥和提升。
异常风味
如果肉的风味过于平淡或出现异味,可能是由于变质或储存不当, 应避免食用。
02
肉的卫生品质微生ຫໍສະໝຸດ 指标1 2细菌总数
反映肉品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污染程 度,是评价肉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
大肠菌群
肠道细菌,其存在表明粪便污染,可能传播疾病。
异常颜色
如果肉的颜色过于暗淡或 呈现紫色或棕色,可能是 由于储存时间过长或处理 不当,应谨慎食用。
气味
新鲜肉的气味
异常气味
新鲜肉通常具有轻微的腥味或香味, 这是肉本身的特征气味。
如果肉出现异味、酸味或霉味,可能 是由于变质或储存不当,应避免食用。
烹饪过程中的气味变化
随着烹饪过程的进行,肉的气味会变 得更加浓郁,有时会带有烤肉或煮肉 的香味。
《肉的食用品质》PPT课件

肉的风味又称肉的味质,指的是生鲜肉的气味 和加热后食肉制品的香气和滋味。它是肉中固 有成分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产生各种有 机化合物所致。
其特点是成分复杂多样,含量甚微,用一般方 法很难测定,除少数成分外,多数无营养价值, 不稳定,加热易破坏和挥发。
肉类风味的前体物质
脂
--肉中脂肪分肌间和肌内脂肪,前者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 其含量多寡与肌肉的多汁性、大理石纹样等有关;后者则 是磷脂,主要由总磷脂组成,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 多不饱和脂肪酸,极易被氧化,其氧化产物直接影响风味 成分的组成。
不易流动水
——占水量的80%决定了肌肉的系水力 ——其保持性取决于肌原纤维蛋白质的网状结构及
蛋白质所带净电荷的多少。
自由水
——靠毛细管的凝结作用而存在于肌肉中。
2 影响因素
(1)宰前因素 品种、年龄、宰前运输、囚禁和饥饿、能量水平、身体 状况等
(2)宰后因素 屠宰工艺、胴体储存、尸僵开始时间、熟化、肌肉的解 剖学部位、脂肪厚度、PH值变化、蛋白质水解酶活性 、细胞结构以及加工条件等
——烘烤 蒸煮 油炸 加压烹调
(4)肉制品中的可榨出成分
能较为准确地衡量肉的多汁性。呈现较强正相关
第六章 肉的贮藏与保鲜
第一节 肉中的微生物及肉的腐败
1 微生物
——在正常条件下,刚屠宰的动物深层组织通常是无菌的, 介在屠宰和加工过程中,肉的表面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1)鲜肉中的微生物
——革兰氏阳性嗜温微生物,主要有小球菌、葡萄球菌和芽 孢杆菌,主要来自粪便和表皮。
脂氧酶催化的过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生物体内以 及末经加工的植物种子和果子中,这些酶有选择 性地催化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反应。
动物在宰杀后由于酶的作用可生成游离脂肪酸, 游离脂肪酸比甘脂脂肪酸酯更易氧化,得到的多 不饱和脂肪酸被脂质氧合酶或环氧酶分别氧化生 成氢过氧化物或环过氧化物。
原料肉品质评定的指标.

《畜产品检测技术》电子教材原料肉食用品质评定指标程序1 肉色的评定1、目测法猪宰后2~3h 内取最后1个胸椎处背最长肌的新鲜切面,在室内正常光度下用目测评分法评定。
评分标准见表1-18。
应避免在阳光直射或室内阴暗处评定。
表1-18肉色评分标准肉色灰白 微红 正常鲜红 微暗红 暗红 评分1 2 3 4 5 肉质 劣质肉 不正常肉 正常肉 正常肉 正常肉 注:此表引自美国《肉色评分标准图》。
我国的猪肉较深,故评分3~4者为正常。
2、色差法将肉样放在菜案上压平,用利刀水平切去表层使表面平整,然后再用刀平行于肉的表面将肉切成厚度3mm 左右、厚薄均匀的肉片,并根据色差计样品盒直径将肉片修成圆形,平整地放入样品盒中,备用。
按照色差计操作说明,先将色差计调整到L 、a*、b*表色系统,用标准色度标板调整校准并调零后,根据色差计提示进行操作,将放好样品的样品盒放入机器进行测定,读取并记录各样品的L 值(亮度值)、a*值(红度值)和b*值(黄度值),根据色度值并结合pH 等指标测定结果判断肉的颜色。
3. 化学测定法(1)总色素的测定 总色素含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
将肌肉绞碎打浆,取得无结晶的抽提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收值(OD 值)。
(2)肌红蛋白的测定 总色素含血红蛋白,受放血程度的影响。
两种色素与CO 反应所生成的碳氧肌红蛋白和碳氧血红蛋白有不同的吸收峰,通过测定多点光谱吸收率,可推算出肌红蛋白含量。
计算公式如下:0.452OD 581nm OD 568nm 0.679OD 575nm 值值值牛、羊肌红蛋白含量--= 885.0OD 575nm 0.67值猪肌红蛋白含量⨯=程序2 肉的酸碱度宰杀后在45min 内直接用酸碱度计测定背最长肌的酸碱度。
测定时先用金属棒在肌肉上刺一个孔。
按国际惯例,用最后胸椎部背最长肌中心处的pH 表示。
正常肉的pH 为6.1~6.4,灰白水样肉(PSE )的pH 一般为5.1~5.5。
原料肉品质的评定

实验材料与设备
原 新鲜猪背最长肌 (通脊)
材 料
WB剪切力仪及直径1.27cm圆型钻 孔取样器、真空包装机、冰箱、恒 温水浴锅、热电偶温度计、天平、 滤纸、pH酸度计、色差仪、离心 机、乳化均质机。
保水性测定——压力法
➢取样
宰后在猪的第1-2腰椎处取背最长肌,切 取1.0cm厚的薄片,再用直径2.523cm的圆 形取样器(圆面积为5.0cm2)切取中心部肉 样。
(离心前肉样重-离心后肉样重)
失水率(100%)=
×100%
离心前肉样重
嫩度测定
取样
将猪通脊切成6cm×3cm×3cm大小, 剔除表面筋、腱、膜及脂肪。
将切好的肉块真空包装后放入80℃恒温水浴锅中 加热,用热电偶温度计测定样品中心温度,当中心温 度达到70℃时取出肉样(不拆袋)冰水冷却到0-4℃ ,从包装袋取出肉样,用直径为1.27cm的取样器沿与 肌纤维平行的方向钻孔取样,孔样长度不少于2.5cm ,取样位置距样品边缘不少于5mm,两个取样的边 缘间距不少于5mm,剔除有明显缺陷的孔样。测定 样品数量不少于3个,取样后立即测定。
保水性测定——压力法
➢测定方法
将切取的肉样用分析天平称重。 将肉样置于两层纱布间(各垫18层中性滤
纸,滤纸外各垫一块硬质塑板)。 将肉样置于钢环允许膨胀压缩仪上,匀速
摇动,保持5min,撤出压力后立即称量肉 样重。
保水性测定——压力法
➢计算方法
失水率%
压前肉样重 压后肉样重 压前肉样重
100
保水性测定——压力法
用品质,主要包括 肉的保水性、嫩度、 颜色、风味等。这些 性质在肉的加工贮藏 中,直接影响肉品的 质量。
肉的保水性
肉的保水性也叫系水 力或系水性,是指当 肌肉受外力作用时, 如加压、切碎、加热 、冷冻、解冻、腌制 等加工或贮藏条件下 保持其原有水分与添 加水分的能力。
3 禽肉的品质鉴别

活禽的品质检验
鲜活禽类以体型正常、眼 睛有神、羽毛紧密、胸骨及 嘴间较软、胸部丰满、毛色 美丽滑润、行动敏捷为佳。
三、家禽肉的贮藏保鲜
冷却保鲜:-1~4°C
冷冻保鲜:-12°C以下
知识拓展:僵尸肉
僵尸肉的来源
❶ 有病肉:来自禽流感、疯牛病
“ 疫区的有病肉;
什么是僵尸肉?
“僵尸肉”是对冰冻多年后 销往市场的冻肉的一种夸 张形容。这些肉多为走私 品,质量无法保证。
拓展篇:活珠子、旺鸡蛋
“活珠子” 是南京当地的特色美食。 活珠子是十二天左右的正在孵化中的 鸡蛋(还未孵化成型的活胚胎)仪器 透视情况下像珠子一样所以称为“活 珠子”
另外一个称“毛鸡蛋”是指已经在 孵化过程中的鸡蛋,但是又没有完全 孵化成形,蛋里面还保留了小鸡的小 爪子、翅膀和头。
拓展篇:活珠子、旺鸡蛋
毛鸡蛋又名旺鸡蛋、鸡仔蛋、 毛蛋等。福建称鸡蛋胎,江浙一带称旺 鸡蛋或喜蛋,是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常见 传统小吃。
毛鸡蛋是鸡蛋在孵化过程中受 到不当的温度、湿度或者是某些病菌的 影响,导致鸡胚发育停止,死在蛋壳内 尚未成熟的小鸡。
谢
谢
观
看
❷ 毒肉:相关化学指标不合格的 毒肉;
❸ 过期肉:放置多年的过期肉;
❹ 处理肉:非法加入化学药剂进 行保鲜防腐的处理肉。
僵尸肉有什么危害?
❶ 引起食物中毒
肉在冷冻状态下不会出现细菌大量繁 殖,一旦解冻之后,温度回升,被破坏的 肉类组织细胞,就会反渗透出大量的水分 和蛋白质,为细菌繁殖提供良好的条件。 食用后容易导致食物中毒,出现呕吐、恶 心、拉肚子等症状。
家禽和家畜相比优点有:
1.家禽的肌肉发达,特别是胸肌和 腿肌,占禽体的50%以上。 2.家禽肉的结缔组织含量低,所以 肉比较细嫩,硬度低。 3.家禽肉脂肪熔点低,易被人体消 化吸收。 4.家禽肉中呈鲜物质比家畜多,所 以家禽肉更鲜美。
肉的食用品质及其评定

质变性引起的
3、异质肉色
1、PSE肉(pale,soft and exudative meat) 自由基理论解释机理:自由基代谢紊乱,脂质氧化生 成丙二醛和乙烷等。
②对细胞支架蛋白(Costameres)、肌间蛋白(desmin)和丝蛋 白(filamin)的降解。
• Costameres起着连接肌原纤维和肌膜的作用。在骨骼 肌肌细胞中位于肌膜附近的肌原纤维在每一I带水平上都有细胞 支架蛋白结构
• 肌原纤维间连接蛋白有肌间蛋白和丝蛋白,起着固定肌原纤维,保持整
钙激活蛋白酶系
钙激活蛋白酶
不离依 同子所
浓需 度钙
钙蛋白酶Ⅰ(CAPNⅠ,又称μ-calpain) 钙蛋白酶Ⅱ(CAPNⅡ,又称m-calpain)。
钙激活蛋白酶系
目前,钙蛋白酶对肉的嫩化表现在3个方面:
①钙蛋白酶对连接蛋白(Titin)和半肌动蛋白(Nebulin)的降解,使 肌原纤维I带和Z盘结合变弱或断裂。
1、影响肉嫩度的因素
2、宰后因素 (3)烹调加热
温度的升高导致蛋白质发生变性,
40~50℃之间肉硬度增加,主要是肌动球蛋白凝聚所致 60~75℃之间,肌内膜和肌束膜变性引起收缩导致剪切
力增加
随着温度继续升高,肽键水解和变性,胶原蛋白交联破 裂及纤维蛋白降解,胶原蛋白部分转化成明胶
2、肉的人工嫩化
血红素+NO 遇光易褪色
血红蛋白+NO
半胱氨酸+血红蛋白
畜产品加工 第五章肉的食用品质及其评定

1、形成肉色的物质
肌红蛋白(myoglobin,Mb):肉自身的色 素,肉色与其含量直接相关。
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液中的色 素,对肉色的影响视放血的好坏而定。
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的主要差别:
肌红蛋白:一个珠蛋白结合一分子的血色素,分 子量为16000~17000,
血红蛋白:一个珠蛋白结合四个血色素分子。分 子量为64000。
客观评定法:色差计进行测定,分布测定样品 的亮度、红色度、黄色度和白色度,进行综合 计算。
熟肉和腌肉的色泽
有硫化物存在时,Mb还可被氧化生成硫代肌 红蛋白,呈绿色,是一种异色;
Mb与硝酸盐反应可生成亚硝基肌红蛋白,粉 红色,是腌肉的典型色泽;
Mb加热后蛋白质变性形成球蛋白氯化血色原, 呈灰褐色,是熟肉的典型色泽;
第五章 肉的食用品质及其
评定
中国肉类分级
大理石花纹 等级图谱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肌肉色泽变化机理及影响因素 掌握影响嫩度的因素和改善方法 掌握肌肉持水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综合掌握肉质评定的方法
评
熟大多持风嫩肉
定
肉理汁水味度色 率石性性
纹
项 目
一、肉的颜色
(2)保持肉色的方法
– 真空包装 • 使肌红蛋白保持在还原状态呈紫红 色
• 零售时需重新包装或双层包装 – 气调包装
• CO2 、O2和N2,CO2:40%~60% – 抗氧化剂和抑菌剂
VE、VC – 低温存贮
a.真空包装
真空包装是目前肉品保鲜的最常用措施。 (1)可以降低细菌繁殖,延长肉的保鲜时间; (2)限制或减少了高铁肌红蛋白的形成,使肉的肌红蛋
兔子肉的品质和健康风险评价

兔子肉的品质和健康风险评价兔子肉,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肉类食品,被称为“草食的天鹅肉”。
但是,兔子肉的品质和健康风险如何评价呢?一、品质评价1. 营养价值丰富兔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肉质细致、肥瘦适中、瘦肉率高。
与其他肉类相比,兔肉的含脂量低、胆固醇含量低,更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2. 质地细腻兔肉肌肉中的脂肪含量少,因此其粘性小、柔韧性好。
从食用的口感上看,兔肉质地细腻、嫩滑,品质优异,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3. 适口性好由于兔肉的肌肉纤维细且短,所以易于消化吸收,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和食用感受,对于老幼孕妇以及体弱多病的人来说,是较为理想的肉类食品之一。
二、健康风险评价1. 瘤胃疾病由于兔子消化系统的特殊性质,在其肠道中装满了许多微生物来帮助其消化食物,因此如果兔子肉没有经过足够的处理,可能会导致食用者患上与瘤胃有关的疾病。
2. 寄生虫感染兔子中存在多种寄生虫,如肠道线虫、弓形虫、钩虫等,如果未经处理直接食用兔子肉,可能会感染这些寄生虫,从而引起消化系统疾病。
3. 兔子药物残留由于兔子肉需保证其干净、卫生,许多人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对其注射抗生素、药物等,如果这些药物残留在肉中,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健康风险。
三、保障健康的食用方式针对以上的健康风险,消费者应该选择正规渠道的兔肉产品,并保证兔肉经过了充分的杀菌消毒、检疫、处理,加强对兔子肉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普及。
此外,孕妇、小儿、老人、体弱多病者等特殊人群应当谨慎食用,适量为宜。
总之,兔子肉既口感鲜美,又营养价值高,但是其健康风险也需要消费者重视,只有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加强食品安全意识和注意饮食卫生等方式,才能真正享受到美味可口又有营养的兔子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抗氧化剂
(1) 维生素E 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试验表明 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能有效地延长肉色的保持 时间,这主要是因为维生素E可降低氧合肌红蛋 白的氧化速度,同时促进高铁肌红蛋白向氧合肌 红蛋白转变。 (2) 维生素C 既能抗氧化,又有抑菌作用,还能延 长肉色保持期。在动物屠宰前注射维生素C也有 同样的效果。
肉对舌或颊的柔软性 肉对牙齿压力的抵抗性
嫩度
咬断肌纤维的难易程度
嚼碎程度、残渣量
2、影响肉嫩度的因素 宰前因素:动物品种,年龄和性别以及动物肌肉部位
等因素。
宰后因素:动物被屠宰后,肌肉僵直。僵直期许多肌肉
处于收缩状态,而肌肉收缩程度与肉的嫩度呈负相关。
原因:肌纤维粗细,质地,以及结缔组织质量和数量有着 明显的差异,而肌纤维的粗细及结缔组织的质地是影响肉 嫩度的主要内在因素。
影响因素- pH
动物肌肉pH在宰前呈中性,宰后,由于糖酵解作 用使乳酸在肌肉中累积,pH值下降。 一般pH均速下降,终pH为5.6左右,肉的颜色正 常。 终pH较高的肉呈深色,如DFD肉、黑切牛肉等。 pH下降过快还会造成蛋白质变性,肌肉失水, 产生PSE肉。
异质肉色
灰白色的PSE肉 黑色的DFD肉和黑切牛肉。
• 盐 盐促进肉色素的氧化,不利于肉色保持。
• 脂质氧化 促进肉色素的氧化。脂质氧化过程产生了一些物 质促进色素的氧化或破坏了色素还原系统。
保持肉色措施: 真空包装 气调包装 低温存贮 抑菌和添加抗氧化剂。
1.真空包装
真空包装是目前肉品保鲜的最常用措施。 (1)可以降低细菌繁殖,延长肉的保鲜时间; (2)限制或减少了高铁肌红蛋白的形成,使肉的肌红蛋白 保持在还原状态,呈紫红色,在打开包装后能象新鲜肉一 样在表面形成氧合肌红蛋白,呈鲜红色。
真空包装肉表面色 素的变化
2.气调包装
• 通过调节包装袋里的气体组成: (1)抑制需氧微生物繁殖,从而延长肉的保存时间。 (2)控制肌红蛋白的氧合和氧化,从而对肉的颜色有调节作用。
• 没有氧气,肉的肌红蛋白是以还原状态存在的,呈紫(红)色, 低氧(1%)有利于褐色的高铁肌红蛋白形成,而高氧有利于 鲜红色的氧合肌红蛋白形成。 • 气调包装的气体组成有纯CO2、CO2与O2和CO2与N2几种。 • 在CO2达到25%时即可对大多数细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在 40%~60%时效果最佳。但纯CO2包装对肉色不利,所以气调 包装大多采用混合气体,用CO2抑制细菌,用O2来保持肉色。
• 低温吊挂自动排酸成熟:该方法是将动物胴体后腿朝 上,挂在10℃以下的低温库中进行自动排酸,自然完 成宰后肉的僵直、解僵和成熟过程。低温可控制微生 物的生长。
• 综合来说这种方法是目前我国高档牛肉生产的主要方 法。但也存在着占用冷库时间长、耗能大、易氧化、 干耗高、易受嗜冷性细菌污染、费用高、效率低等缺 点。
3、促进肉嫩化的方法
(1)机械法
• 利用外加应力机械嫩化法:这是最早开发的人工嫩化方 法,利用外力将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分离使肌节拉长, 并使肌膜等结缔组织受到外力的冲击而变得松散破碎, 最终使肉质变得柔软。
• 常用的方法是敲击摔打法和机械滚揉法,结合腌制和斩 拌等工序就能进一步提高肉的嫩度、增加肉的持水性和 改善肉的质量。
(二)肌红蛋白的含量
动物的种类,同种动物不同部位,动物年龄,运动, 性别---肌红蛋白含量差异。
不同种属间肌红蛋白的SE猪肉 牛肉(到期日) 小牛肉 牛心 鲸鱼肌
mg/g 0.05 1–3 1–3 1–3 4–10 15–20 20–30 ~ 40
• • • • •
DFD
normal
Pork
Beef
黑切牛肉(dark cutting beef) 及DFD肉 (dark, firm and dry)
黑切牛肉除肉色发黑外,还有pH值高、质地硬、系水力 高、氧的穿透能力差等特征。应激动物肌肉只能产生少量 (40µmol)的乳酸,只能使pH值降到6.0左右,这样肌肉中 的线粒体摄氧功能没有被抑制,大量的氧被线粒体摄去,在 肉的表面能氧合肌红蛋白的氧气就很少,抑制了氧合肌红蛋 白的形成,肌红蛋白大都以紫色的还原形式存在,使肉色发 黑。
影响因素-细菌
• 细菌的存在使肉变色速度加 倍,温度提高,则更利于这 种变化。细菌使肉色变化加 快的原因是细菌消耗了氧气, 使肉表面氧分压下降,有利 于高铁肌红蛋白的生成。
• 而当细菌繁殖到一定程度时(>7 log cfu/g),大量的细菌消耗 了肉表面的所有氧气,使肉的表面成为缺氧层,这样高铁肌红蛋 白又被还原,此时大量细菌污染的肉面反而只有很少的高铁肌红 蛋白。
牛>羊>猪>兔 老年>幼年 红肌纤维>白肌纤维 公畜>母畜 运动多的肌肉>运动少的肌肉
(三) 肌红蛋白的变化
肌红蛋白(Mb)本身是紫红色;与氧结合生成氧合肌红 蛋白,鲜红色,是鲜肉的象征;Mb和氧合Mb均可以被氧化生 成高铁肌红蛋白,呈褐色,使肉色变暗;
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一般肉的颜色将经过 二个转变:第一个是紫色转变为鲜红色, 第二个 是鲜红色转变为褐色。 第一个转变很快,在肉置于空气30分钟内 就发生,而第二个转变快则几个小时,慢则几天。 转变的快慢受环境中O2压、pH值、细菌繁殖程度, 温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减缓第二个转变,是保 色的关键。
激活内源酶嫩化法
• 肉的内源蛋白酶主要有两类,即钙激活酶和组织蛋白酶。
• 肌肉嫩度变化的反应是在多种酶的协同作用下完成 的.其中一个起主要作用的酶就是钙激活酶,因为只有 它才能启动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从而引起其它蛋白酶 的作用,促进肌纤维的降解。 • 钙激活酶表现活性的最适pH值为7.0—7.5,温度在34℃ 时活性最强,但它的激活需要细胞内有足够的钙离子(浓 度达mM),因此可以从外源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以 激活钙激活酶,从而促进肉的嫩化。
PSE肉 (pale, soft and exudative)
• 灰白、柔软和多渗出水的意思,PSE肉首先在丹麦发现和命 名(1954年)。应激的结果,但其机理与DFD肉相反,是因 为肌肉pH值下降过快造成。
将屠宰后45 min内背最长肌pH低于5.8的猪肉定 为PSE肉。
PSE pork
normal
肉色的评定
• 主观评定法:
采用不同颜色的评定标准板,与实际肉色进 行比对评分。(1-6分)
1分:PSE,2分:轻度灰白色,3分:正常鲜红色, 4分:稍深红,5分:深红,6分:DFD
• 客观评定法:
色差计进行测定,分布测定样品的亮度、红 色度、黄色度和白色度,进行综合计算。
其他影响因素
• 温度 温度升高有利于细菌繁殖从而加快Mb氧化,所以温 度与高铁肌红蛋白的形成呈正相关。 • 光线 长期光线照射使肉的表面温度上升,细菌繁殖加快, 肉色变暗。 • 冷冻 快速冷冻的肉色较浅,因为形成的冰晶小,光线透过 率低,故而显得浅白。慢速冷冻的显得深红。
(2)电刺激嫩化方法
• 电刺激嫩化方法是在适当的时间内对宰后的胴体施以 一定电压电频的电流刺激,以加快成熟过程,改善肉 质的一种方法。电刺激的有效性在于加速了糖酵解, 并且通过减少ATP及尸僵过程中其他高能磷酸物质的 浓度,从而阻止了冷收缩。 • 电刺激一般采用的电压都在220V以下,有的只用1520V刺激1-2分钟即可。但是,由于不同部位的肌肉对 电刺激的感受性不太一样,嫩化效果难以达到一致。
• 牛的腰大肌最嫩,胸头肌最老。 • 经常使用的肌肉,如半膜肌和股二头肌,比不经常使用的 肉(腰大肌)的弹性蛋白含量多。同一肌肉的不同部位嫩 度也不同,猪背最长肌的外侧比内侧部分要嫩。牛的半膜 肌从近端到远端嫩度逐降。
(3)营养状况
• 凡营养良好的家畜,肌肉脂肪含量高,大理石纹丰富,肉 的嫩度好。 • 肌肉脂肪有冲淡结缔组织的作用,而消瘦动物的肌肉脂肪 含量低,肉质老。
(4)生物学嫩化法
• 外源酶嫩化法:酶对肉的嫩化作用主要是对蛋白质的 裂解所致,商业上使用的嫩肉粉多为木瓜蛋白酶、菠 萝蛋白酶等。 • 在宰前10-30分钟注入蛋白酶制剂,用量为体重的25%,将木瓜蛋白酶以氧化态注入静脉血液,可避免动 物应激。 • 各种外源植物酶嫩化方法的共同缺点是嫩化不均匀, 不能取得理想的产品风味,并增加生产成本。
(一)肌红蛋白的构造
• 肌红蛋白(Mb)是一种复合蛋白 质,分子量在17,000左右,由一 条多肽链构成的珠蛋白和一个血 红素组成,血红素是由四个吡咯 形成的环上加上铁离子所组成的 铁卟啉,其中铁离子可处于还原 态(Fe2+)或氧化态(Fe3+),处 于还原态的铁离子能与O2结合, 氧化后则失去O2,氧化和还原是 可逆的,所以肌红蛋白在肌肉中 起着载氧的功能。
肌红蛋白、氧合肌红蛋白和高铁肌红蛋白之间的转化
影响肉色稳定的因素
高铁肌红蛋白≤20%时肉仍然呈鲜红色, 30%时肉显示稍暗的颜色 50%时肉就呈褐红色, 70%时肉就变成褐色。 影响因素: 氧气压, 细菌,pH,温度,光线,冷冻 , 盐
影响因素-氧气压
• 氧分压在5~7mmHg时氧合肌红 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肌红蛋白的 氧化速度最快。 • 形成氧合肌红蛋白需要充足的 氧气,一般氧气分压愈高,愈 有利于形成。 • 而将其氧化成高铁肌红蛋白只 需要少量的氧,氧气压越低, 越有利于高铁肌红蛋白形成, 氧气压升高则抑制其形成。
(5)基因工程嫩化方法
• 这种方法是利用生物工程对动物内的肌肉生长发育基因进 行调控,通过基因获的嫩度好的肉。 • 一是活体调控钙激活酶抑制蛋白的含量,从而降低肌肉中
蛋白质的代谢速度,增加肌肉中蛋白质的积存。
(4)尸僵和成熟
• 宰后尸僵发生时,肉的硬度会大大增加。僵直解除后,随 着成熟的进行,硬度降低,嫩度随之提高。
(5)加热处理
当温度在65~75℃时,肌肉纤维的长度会收缩25%~30%,
肌肉中的结缔组织在60~65℃会发生短缩,从而使肉的嫩 度降低,而超过这一温度会逐渐转变为明胶,从而使肉的 嫩度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