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设计三大构成
三大构成知识点总结

三大构成知识点总结
三大构成是设计领域的基础,包括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
这些构成知识点在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它们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设计元素之间的关系,创造出更加有创意和视觉冲击力的设计作品。
一、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是指在设计中运用色彩的各种因素,包括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对比度等,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达到特定的视觉效果。
在色彩构成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色彩的情感属性,不同的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例如,红色通常与激情和力量相关,蓝色通常与冷静和安宁相关。
设计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来表达所需的情感效果。
二、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指在设计中运用点、线、面等元素,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创造出各种视觉图案和效果。
在平面构成中,设计师需要掌握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排列方式。
通过运用不同的平面构成方式,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各种独特的视觉效果,例如重复、对齐、对称、旋转等。
三、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是指在设计中运用各种立体形态,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创造出各种三维视觉效果。
在立体构成中,设计师需要掌握不同立体形态的特征和组合方式,例如几何图形、曲面、材质等。
通过运用
不同的立体构成方式,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各种独特的三维视觉效果,例如透视、阴影、反射等。
总结起来,三大构成是设计领域的基础,它们在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掌握这些构成知识点,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设计元素之间的关系,创造出更加有创意和视觉冲击力的设计作品。
三大构成资料

内容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块。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一、什么是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是在平面上运用视觉反应与知觉作用形成的一种视觉语言,按照一定的构成原理,将点、线、面等造型要素在平面上进行排列、组合,构成具有装饰美感的画面,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
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造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二、平面构成设计的元素概念元素:是在头脑里存在的点、线、面、体。
视觉元素:是将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包括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
关系元素:是把视觉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组织、排列,是形成一个画面的依据完成视觉传达的目的。
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实用元素:是指设计所表达的内容、目的和功能。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平面构成的形象一、形象(形态)的分类1、概念(形象)形态—纯粹形态(设计中的形)有机形、几何形、偶然形2、现实(形象)形态自然形、人为形二、形象的组成元素形状、大小、色彩、肌理三、形象的组成元素形状大小色彩肌理(一)、“图与底”的空间关系“图与底”是由对比、衬托产生出的关系。
在平面设计中,“图与底”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有时甚至是反转的关系。
“图”有明确的形象感、视觉印象强烈、在画面中较为突出。
“底”没有明确形象感、没有形体轮廓、视觉印象模糊。
1.线的视觉特性:垂直的线刚直、有升降感;水平的线静止、安定;斜线飞跃、积极。
曲线优雅、动感,曲折线不安定,粗线稳重踏实,前进感。
细线锐利、速度、柔弱感。
直线具有男性的特征,它有力度、相对稳定,水平的直线容易使人联想到地平线。
曲线则具有女性化的特点,具有柔软、优雅和病态的感觉。
2)自由线:灵活、优雅的女性感3)积极的线:主动地表现情绪的波动,控制图面的节奏,起引导作用。
4)消极的线:被动的表现情绪的波动,被图面的其他因素控制节奏,受到压抑和限制。
三、面面是线移动的轨迹,面具有位置、长度、宽度;面没有厚度1.面的构成形式它体现了充实、厚重、整体、稳定的视觉效果(1) 几何形的面,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2)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形式出现后,给人以更为生动、厚实的视觉效果(3)有机形的面,得出柔和、自然、抽象的面的形态(4)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理性第四节平面构成中的平衡法则影响平衡的因素1)重力:是由构图的位置决定的2)方向:第五章骨骼与基本型骨骼:是构成图形的骨架和格式,即构成图形的组织框架。
《设计三大构成》第一章

二、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 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 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换性, 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色彩,创造出新的色彩关系 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学习色彩构成基础理论有助 于深入地研究和探讨色彩的特征,理解色彩关系。 掌握配色方法,能帮助设计师在现代设计中更有效 地利用色彩。
美国艺术批评家安东尼对装置艺术做出这样解释的:“按照解构主义艺术家的观点,世界 就是文本,装置艺术可以被看做是这种观念的完美宣示。但装置的意象,就连创作它的艺术家 也无法完全把握。因此,‘读者’能自由地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读。装置艺术家创造了一个 另外的世界,它是一个自我的宇宙,既陌生,又似曾相识。观众不得不自己寻找走出这微缩宇
图没有中心,篇幅较满,以线条、痕迹和斑点
为符号,画面展现出特有的笔触、质感,以及 强烈的动作效果,具有很强的主观意识。抽象 表现主义绘画使美国现代绘画第一次获得世界 绘画的领导权。代表画家有杰克逊·波洛克、 罗伯特·马瑟韦尔、弗朗兹·克兰等。
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英国,流行于 美国。波普艺术又叫流行艺术、大众艺术或通俗 艺术,波普艺术的出现是工业化社会的体现。他 们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着普通民众的生活环境,让 人们重新认识周围司空见惯的日常物品,使平淡 的事物永垂不朽。安迪·沃霍尔、罗波特·劳申伯 格都是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
立体主义画派
波普艺术
抽象表现主义派
涂鸦艺术
装置艺术
立体主义画派
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 和流派。立体主义绘画主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 的美和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它否定 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 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 画面,强调由直线和曲线构成物体的轮廓,并 利用块面堆积与交错的手法制造画面的趣味和 情调。
现代艺术设计--三大构成

现代艺术设计--三⼤构成
三⼤构成即平⾯构成、⾊彩构成与⽴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构成是所有设计的基础⼊门课程,现代设计花样百出,平⾯设计、⽹页设计、⼯业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动画设计等等,每⼀个分⽀更可细分出近数⼗种的职位,不同的职能,在各⾃的领域有着独特的创意产⽣⼿法,但他们都有⼀个共同的“根”-“设计构成”也就是我们说的三⼤构成。
三⼤构成是所有设计者的启蒙课程,像⼤江⼤河各个⽀流的发源地。
以平⾯构成,⾊彩构成,⽴体构成三个知识对设计中的点、线、⾯、⾊彩、肌理、形态规律等各个层⾯进⾏综合研究。
通过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学习来培养我们今后在设计⼯作中必须具有的抽象思维能⼒、空间⽴体思维能⼒、⾊彩的构成思维、⼯艺⼿⼯制作能⼒、对形式美法则的灵活应⽤能⼒、⾊彩综合运⽤能⼒、对点线⾯的综合运⽤能⼒等等。
三大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三大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在设计中,三大构成是指线条、形状和色彩。
这三者在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和重要,它们共同构成了设计的基本要素,能够表达出设计作品的信息和意图,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感受。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大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一、线条线条是设计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元素。
它可以用来分割空间、定义形状、表达情感、引导视线等。
线条可以是实线、虚线、粗细不一的线条,或者是形状的边界线。
在设计中,线条的应用非常灵活,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来调整线条的特点。
在平面设计中,线条经常用于构成结构、布局或者排版。
线条的方向、长度、粗细和颜色等都会影响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
例如,水平线条可以传达平静、稳定的感觉,垂直线条可以传达威严、坚定的感觉,斜线可以传达动态、活跃的感觉等。
设计师可以根据设计的主题和设计要求来选择适合的线条应用。
另外,线条也可以用来引导视线,帮助观众在设计作品中有所关注。
通过增加或减少线条的粗细、强调线条的方向等手法,可以在设计中引导观众的注意力,使视觉焦点得到集中。
总的来说,线条在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无论是在平面设计、产品设计还是建筑设计等领域,线条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设计师需要充分理解线条的特点和应用技巧,灵活运用线条来实现设计的目标。
二、形状形状是由线条所围成的空间或者物体的外部轮廓。
在设计中,形状通常用来表达物体的特征、结构和功能。
通过改变形状的大小、比例、组合等,可以表达出不同的信息和意图。
在平面设计中,形状通常用来构建物体的结构或者分割空间。
例如,在海报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不同形状的排列来构建整体的布局结构。
在产品设计中,形状可以用来定义产品的外观和功能。
在建筑设计中,形状可以用来决定建筑物的风格和特点。
形状的选择和应用需要考虑设计的主题和要求。
设计师可以根据设计的目标来选择适合的形状。
例如,圆形可以传达柔和、温暖的感觉,方形可以传达稳定、坚固的感觉,三角形可以传达动态、活跃的感觉等。
三大构成1

三大构成什么是构成 构成艺术是一种现代设计观念,是包 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统 称,也称为三大构成。
它是对造型艺术、 视觉设计中所涉及到的形态、色彩、立 体空间以及材料、肌理、质感等课程的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形态的组合规律、 造型结构的组织原则、形式语言的表达 等进行研究,我们也称为纯粹构成研究。
构成艺术已发展成为涉及院校重要的基 础课程。
三大构成的组成1 2 3 平面构成 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形象在二度空间里的 变化构成的科学,是探求二维空间的视觉规律、 形象的建立、骨格的组织、各种元素的构成规 律,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装饰构图。
色彩构成 就是根据人们长期形成的对色彩的感觉, 而产生的一种思维定势,不同颜色的搭配,能 够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而色彩构成就是将这 些思维定势总结出来。
立体构成 是研究立体形态的材料和形式的造型基础 学科。
立体构成所研究的对象是立体形态和空 间形态的创造规律。
具体来说就是研究立体造 型的物理规律和和知觉形态的心理规律。
构成艺术艺术表现手法发展过程: 从传统的写实——抽象的表现《狄安娜行猎》《拾穗者》 米勒第一部分:《平面构成》 第一章 平面构成的构成法则 艺术表现发展过程: 立体主义——荷兰风格派运动——俄国构成主 义——1919年包豪斯学院成立——美国构成主 义——国际主义设计风格——欧洲现代主义1.1立体主义:1.1.1立体主义含义: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
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
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
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
三大构成 概述

运用文化元 素:通过融 入文化元素, 使设计作品 更具文化内 涵和特色。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点:是构成形 态的基本单位, 具有集中、点 缀、装饰等作
用
线:是点移动 的轨迹,具有 方向性、连续 性、长度、宽
度等变化
面:是由线移 动或增加点形 成的,具有长 度、宽度、面
积等变化
点、线、面的 综合运用:通 过点、线、面 的组合和变化, 可以创造出丰 富多样的视觉
效果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三大构成之间的相互影响:三大构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设计的基本要 素和方法。
三大构成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添加 标题
平面构成: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通过点、线、面的组 合与排列,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添加 标题
立体构成: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通过材料的组合与构 造,创造出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的产品。
如何运用三大构成进行设计创新
运用形式美 法则:通过 对比、对称、 平衡等手法, 使设计作品 更具美感。
运用色彩搭 配:通过色 彩的搭配和 运用,使设 计作品更具 视觉冲击力 和吸引力。
运用空间布 局:通过空 间布局的合 理安排,使 设计作品更 具层次感和 立体感。
运用材料选 择:通过选 择合适的材 料,使设计 作品更具质 感和舒适度。
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平面构成是立体构成的基础,立体构成是平面构成的延伸和发展。
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是平面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面构成中的色彩运用和搭 配都离不开色彩构成的理论指导。
立体构成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中的形态和空间感需要通过色彩的运用来增强和表现,而 色彩的运用也需要根据立体构成的形态和空间感来进行调整和搭配。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一、概述三大构成:视觉传达的基础理论实践体系.1.平面构成①概念:在二维平面空间内把视觉元素(点、线、面)用形式美法则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形象.②目的:抽象的思维方式;创造形象;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二、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1.平面构成的形象①形象的分类:有机形-具象形;无机形-抽象形;偶然形-不能复制形②形象的元素:形象、色彩、机理③形象的空间:平面空间、立体空间、视幻空间、矛盾空间、多视点空间2.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点线面体的定义①点:定义-造型的基础,视觉形态最小的单位,几何学规定点只有位置形状-圆形、方形、角形②线:定义-点的轨迹,只有长度、方向形状-直线、曲线、折线③面:线的轨迹,有长宽、位置、形状④体:定义-面的转折、围合形状-几何体(方体、球体、锥体、不规则形体)点线面体的性质①点的性质:张力、凝聚视线、视觉中心②线的性质:直线-平稳向上延伸曲线-膨胀、柔软、运动折线-运动、焦躁、不安③面的性质:直线形-平静、力量、男性化曲线形-柔软、典雅、女性化④体的性质:几何体-秩序、规律、严谨自由体-随意、轻松点线面体的错觉①点的错觉:环境影响②线的错觉:环境影响③面的错觉:环境影响④体的错觉:明暗不同,大小不同;边线不同,重量不同;背景不同,体积不同;表现不同,质感不同.点线面体设计中的应用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广告、包装、装潢、CI设计等.三、点线面的构成1.秩序构成-秩序是规律性2.自由构成-主次疏密、呼应四、重复构成①定义:相同或相近的基本形反复排列特点:形象的连续性.(秩序美、机械美)②重复骨格纳入基本形的框架格式③重复基本形基本形象单位:具象-变形;抽象-几何形简约、单纯、不能繁琐1.基本形:骨格线分割1/2;1/3;1/42.基本形:点、线、面结合3.基本形:黑白面积不能平均4.基本形:排列可以转换方向5.基本形:排列产生新的形象五、群化构成1.定义:重复构成的特殊表现形区别于上下左右连续排列的形式,具有独立存在的性质.群化图形:标志、商标、标识(符号图形设计)2.形式:①对称式:上下;左右;逆向②平移式: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斜线③旋转式④发射式⑤平衡式⑥扩大式(渐变)3.基本形设计要求①简练、醒目②紧凑、严密③完整、美观④平衡、稳定4.形成群化条件①两种元素相同②两种元素相似③两种元素方向一致④两种元素变成一个图形六、渐变构成①定义:类似基本形成骨格渐次地循序渐进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阶段性调和秩序.形式美法则:1.重复和群化;2.节奏和韵律.②形式:1.基本形渐变A、形象渐变;B、大小渐变;C、位置渐变;D、方向渐变;E、色彩渐变2.骨格渐变A、单元(单纯性)渐变B、多元(复合性)渐变①直线和直线交叉;②直线和曲线交叉;③曲线和曲线交叉视觉效果:产生透视感、层次感、幻觉感、立体感七、发射构成①定义基本型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如光源闪烁,向外或向内发射,所呈现的视觉效果.②发射构成要素:1.发射点:发射中心;2.发射线:发射方向.③形式:1.离心式;2.向心式;3.同心式;4.移心式;5.多心式对比构成1.定义:对比就是差别,变化丰富,差别大-强烈对比;差别小-调和对比.不同的视觉元素和形态组合在一起的差别就是对比.对比构成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2.形式:①形象对比-具象(概括、变形);抽象;②空间对比;③位置对比;④大小对比;⑤方向对比;⑥明暗对比;⑦疏密对比;⑧曲直对比.3.对比构成要素①统筹安排,主体要突出;②利用不同的视觉元素构成形象;③形象有主次、有层次、有聚散,不能平均④整体避免琐碎特异构成自然界美的形式规律:秩序美(重复、近似、渐变、发射);打破秩序美.定义:打破规律的特殊形态,使基本形式的骨格突然变化,形成与同一形态完全不同的个性化形象而形成视觉焦点和中心.形式:①基本型特异:形象特异;位置特异;方向特异;大小特异.②骨格特异/线群特异情感特征:视觉刺激、个性、丰富、趣味、引导视线、引起注意、传递信息八、形象变异构成定义:把具体形态经艺术加工使造型简洁,特征突出,形象典型,抽象变形后增加趣味性和审美性.形式:①抽象法;②变形法;③切割法(垂直线、水平线、斜线、弧线)④格位放大法;⑤空间割取与形象适叠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设计基础三大构成
1.平面设计三大构成元素:点,线,面。
2.点的分类(点是相对的):大与小,实与空,浓与淡,寡
与众,实与虚,图与文,抽象与具象,光滑与粗糙
3.设计准则:视觉的重量和方向
点的视觉重量(重量即为吸引注意力的程度)
鹤立鸡群,万里从中一
点红
在作品中,每一个要素都发挥着它该有的视觉的力量去吸引用户的眼睛。
这个力量越大,它吸引的目光就越多。
同时它还作用于其他的视觉要素,传递出潜在的视觉移动方向的信息,并且告诉观众接下来该看什么。
我们把这个力称作视觉重量;把它感知视觉方向的力称作视觉方向。
6.视觉重量的几个基本特点:尺寸、颜色、色值、位置、纹理、形状和方向。
(1)尺寸
大要素的视觉重量比小要素的重(大尺寸更加吸引注意力)。
(2)颜色
暖色更倾向于前景,一般都比较突出,同时暖色比冷色更重。
冷色则往背景方向逐渐远去。
红色被认为是最重的颜色,黄色则是最轻的颜色。
(3)色值
深色元素的视觉重量比浅色元素重。
(4)位置
在一个作品中,处于更高位置的要素一般比更低位置的要素重。
位于中心区域或重要区域的元素更重。
(5)纹理
有纹理叠加的要素比没有纹理的要重。
纹理让物体呈现三维的效果,同时给予它质量和视觉重量。
(6)形状
规则的物体比不规则的物体要重,因为不规则的物体就像是规则的物体被切掉一部分后得到的。
(7)方向
垂直方向的物体比水平方向的物体重,但最重的是倾斜的物体。
(8)密度
填充更多的元素到空间中,去增加空间的视觉重量。
观者将会感受到更复杂的的组合要素,而非更简单的要素。
(密比稀重)
(9)白色空间
纯白的空间看上去没有视觉重量,因为它太空了。
任何一个在空白中的物体似乎都更重了,原因是周围的空间都包围着它。
(10)本身的兴趣
有些事比其他的事物更有趣,更复杂的元素就更有趣,也能吸引更多的眼球。
本身的兴趣也扮演了一个角色,如果
在飞机和汽车中更喜欢汽车的话,那汽车的图片就会更吸引注意力。
(11)深度
较大的景深给了焦点元素更多的视觉重量(常见表现手法:渐变),原因是焦距和未焦距区域的对比度
(12)饱和度
饱和度高的颜色比饱和度低的颜色更重
(13)感知物理重量
对比的元素会更加吸引眼球,与周围环境对比的要素将会比他周围的环境更重。
尽管大的元素比小的元素要重,一个小的黑色圆圈周围是大量的白色空间并且在页面顶部,他比一个大的不规则的冷色的在页面底部的物体要重。
7.视觉重量设计原则
(1)图形背景
视觉重量可以通过给予图形更多的负重去把背景和图
形元素区分开来。
(2)距离:元素间的空间导致了不同数量的局部空白和
物体内部空间的不同密度
(3)相似和对比
可以用视觉重量去表示它们,有对比的元素会带来巨大的反差和视觉重量,类似的元素很自然的就会表现出相似性。
(4)焦点
点元素组成的焦点并且会特别有吸引力,它的视觉重量比其他元素都重(增加质感)
(5)曾经的体验
浏览者过去的体验会很影响他们认为的当前网页中最吸引眼球的元素。
(6)视觉方向
视觉方向是对视觉力量的感知。
视觉重量是想让观众注意到作品中的某一部分。
(7)元素的形状
一个元素的形状可以创造一个坐标轴,并且这个坐标轴会提供一个视觉方向。
基本轴通常都是平行方向的视觉元素(8)元素的位置
(9)特定元素
一个箭头、一个手的指向或者一个眼睛的凝视都暗示了一个具体的方向。
8.作品的总体方向(视觉元素越出众越能吸引眼球)
(1)水平方向会让作品表现出冷静和稳定的感觉
(2)垂直方向会让作品表现出危险、形式感和平衡感
9.线的视觉效应:横线有延伸感;竖线垂直感;斜线灵动感;曲线优美感
10.两根同样长的直线,视觉上竖线要比横线长;线以一定程度汇集于是就形成了面
11.线是点到点的轨迹链接;线的分类:直线,曲线,折现,虚线;线在垂直时候会显得比较长;若干线条编织起来可以形成面;线的粗细变化也可以形成面的感觉;文字也可以形成线
12.设计中的形按照形成方法可以分为几何形,有机形和偶发形;几何形是可以用数学方法定义的图形,有机形是可以重复和再现的自由形,是几何形的抽象。
偶发形不管用何种方法,每次产生的结果都不一样,比如泼溅,吹原料产生的形态。
17.正负形:
正负形的由来当注视杯子的时候,这就是图形,黑色的部分就成了背景;但当注视2个头影时,那也成
为了图形,而白色的部分就成了背景。
平面正负形是一种艺
术图案,它可以给人以幻觉,使人产生两种感觉,这就是平
面正负形的魅力。
18.认识正负形(图与底)
将形体本身称为正形,也称为图;将其周围的“空白”
(纯粹的空间)称为负形,也称为底。
19.在平面空间中,正形与负形是靠彼此界定的,同时又相
互作用。
正形是积极向前的,而负形则是消极后退的,一副
好的作品,负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负形的过碎与流
动性都会削弱正形的完整性与力度。
画面中出现的任何元素
都是一个整体。
当正形与负形相互借用,图形的边线隐含着
两种各自不同的明确含义,我们成为边线共用。
点在设计中的运用
1.点在设计中起到增强动感,辅助,强调重点等作用
2.点线聚集组成面。
点的均匀分布形成机理,是画面质感
的另一表现手法。
3.抽离表现手法:
4.点在设计中的运用:渲染气氛提升画面感;为画面增加
细节和丰富感;使用特殊材质来体现点的感觉;事物的衍变过程(渐变);把特定元素作为点来使用。
线在设计中的运用
1.线有增强动感,分隔图文信息,方向引导等作用;体现
强烈的动感(放射状)
2.把特定元素进行划分或锁定
3.充当特殊的画面花纹
4.组成面使用
5.增强动感(斜线具有灵动感)
6.强烈的方向指引感
面在设计中的运用
1.面在设计中有分隔画面,标识重点,镂空画面等作用
2.分隔画面:(1)让图像与信息得到归类;(2)把重要
部分进行镂空;(3)形成独特风格
3.用面表示出画面的重要部分
4.占据画面大空间,使画面平稳大气
5.放置文字等重要信息
重复与特异
重复与特异:特异是规律的突破,在规律性骨骼和基本形的构成内,变异其中个别骨骼或基本形的特征,以突破规律的单调感,使其形成鲜明反差,造成动感,增加趣味,即为特异构成。
特异的基本手法:规律转移;大小的特异;方向的特异;色彩的特异;形态的特异。
重复的技巧:1.制作出第一个基本形,利用复制图层、旋转、反相等制出基本效果,拼合图层、剪切,形成第一个图形。
2.复制出多个图形,并进行重复排列。
3.大胆尝试,想出多种制造方案。
对比手法
1.大小对比(更加关注小的);疏密对比;肌理对
比(比如明暗,光滑与粗糙);形状对比(正负形,有机形与几何形);方向对比;空间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