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三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同济大学 财政学 第三单元PPT课件

同济大学 财政学 第三单元PPT课件
16
三个特征是密切联系的,具有这三个特征才构成税收。
2020/9/17
5
三、税收的职能
筹集资金。最基本职能。
调节经济。国家通过向纳税人征税,改变各阶层 的收入分配,从而调控经济运行,达 到其政治、经济目的。——基本职能
监督经济活动。
2020/9/17
6
第二节 税制的构成要素
一、税制的含义 税制是税收制度的简称,指国家以法律或法令
2020凭借政治权力,按照税法
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殊分 配活动,它体现了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税收属于分配范畴:体现着征纳关系和一定的分配关系。
2020/9/17
4
二、税收的特征
税收的强制性。 税收的无偿性。 税收的固定性。
分类: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三种。
2020/9/17
12
1.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
均规定相同征收比例的税率。
有四种形式:
2020/9/17
13
2.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指同一征税对象,随数量(包括绝对量 和相对量)的增大,征收比例随之升高的税率。
三种形式: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 率。
令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办法的总称。
2020/9/17
8
三、税制构成要素
纳税人、课税对象和税率是税收制度最基本因素。
(一)纳税人: 又称纳税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
位和个人,它是交纳税款的主体。
相关概念:
2020/9/17
9
(二)课税对象: 又称征税对象或课税客体,是指税法规定必须征税
超额累进税额=应纳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财政学课件--第三章公共产品与公共支出

财政学课件--第三章公共产品与公共支出

可以排除不付费的消费者 存在个人选择消费与不消 费 消费内容存在个性化特征 付费与消费关系密切 一般不能用行政程序调节 消费
补 充 1
• (1)尽管个人消费的公共品数量相同,但是不一 定人们对这种消费的评价都一致。 • 例子:大扫除、国防、新导弹 • (2)公共品是相对概念,很多时候,决定于市场 化条件和技术状况。 • 例子:灯塔与干扰信号 • 风景区与拥挤成本 • (3)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相对概念。 • 例子:高速公路
补 充
2
• 有些传统上不是商品的东西具有公 共品特征。 • 1)诚实的品德 • 2)公平的收入分配 • 3)卫生等级牌
第二节 公共产品的供给
• 一、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机制 • 1.公共品供给的效用与成本弥补 • 庀古: • 公共品的边际正效用=税收的边际负效用
纳 税 的 边 际 正 效 用 (+) O 纳 税 的 边 际 负 效 用 (-)
第一节 公共产品的特征
公共产品还可能表现出下面的特性: –1.生产或提供的不可分性。即要么向所有人 提供,要么不向任何人提供。 –2.规模效益较大。 –3.初始投资大。
• -4.具有自然垄断性。
• 公共产品分类: • 纯公共产品
• •
准公共产品(混合产品)
边界漂移
纯公共品
混合产品
国防、外交、公共安全、罪 教育、交通、通讯、能源、 犯改造、法律法规、基础科 城市公共服务、社会保障、 学研究、社会文明及意识形 有线电视广播、文体节目 态传播、环境保护、生态平 表演、产品质量认证、企 衡、传染病防治、消防服务、 业信誉评级,地质勘探等。 自然现象预报、自然灾害的 防治、货币发行、宏观经济 政策、宏观经济信息、商品 质量信息、消费者权益保护、 无线广播电视服务等。

财政学课件

财政学课件
0.2以下 以下 0.2---0.3 0.3---0.4 0.4---0.6 0.6以上 以上
对分配结果的评价
过于平均 比较平均 比较合理 差距较大 差距悬殊
效率: (2)效率:
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善. 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善. 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如果资源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组 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 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又 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 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那么这种配置就是最有效率 的状态。 的状态。
三、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
混合物品可以采取政府提供方式,也可采取混合提供方式, 混合物品可以采取政府提供方式,也可采取混合提供方式,即政府提供 和市场提供两种方式的结合。 和市场提供两种方式的结合。
1、非竞争性、排他性的混合物品。以长江二桥例。筹资方式可采取税收 非竞争性、排他性的混合物品。以长江二桥例。 也可采取收费,主要涉及一效率问题;二公平问题) 也可采取收费,主要涉及一效率问题;二公平问题)
讨 论
假定一个社会是由生活在一个孤岛上的渔民所组成的。 假定一个社会是由生活在一个孤岛上的渔民所组成的。 经过了几次渔船与岩石相撞和搁浅之后, 经过了几次渔船与岩石相撞和搁浅之后,这个孤岛上 的渔民感到有必要建造一个灯塔为渔船导航。 的渔民感到有必要建造一个灯塔为渔船导航。 以公共产品的特征为基础进行分析,灯塔是否属于公 以公共产品的特征为基础进行分析, 共产品。 共产品。 如果要三种方案来建造灯塔: 如果要三种方案来建造灯塔:一是由私人即某一渔民 出资建造,二是组织渔民共同建造, 出资建造,二是组织渔民共同建造,三是由政府出面 兴建。讨论这三种方案的可行性。 兴建。讨论这三种方案的可行性。

第三章 财政决策:公共选择 《财政学》PPT课件

第三章 财政决策:公共选择   《财政学》PPT课件
第三章 财政决策:公共选择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公共选择学派产生的历 史背景及过程 公共选择的理பைடு நூலகம்依据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方式与规则: 公共选择的方式 投票规则 投票原理
政府失灵与公共治理: 官僚经济理论 政府失灵与治理 公共选择理论的借鉴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一、公共选择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及过程 (一)公共选择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公共选择理论产生的过程 二、公共选择的理论依据 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前提:“经济人的假定”
第二节 公共选择的方式与规则
一、公共选择的方式 (一)直接民主制 (二)间接民主制 二、投票规则 (一)一致同意规则 (二)多数同意规则 三、投票原理 (一)投票悖论 (二)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三)投票悖论的摆脱
第三节 政府失灵与公共治理
一、官僚经济理论 (一)官僚机构的特点 (二)官僚行为的特征 二、政府失灵与治理 (一)政府失灵的含义 (二)政府失灵的原因 (三)政府失灵的表现 (四)“政府失灵”的纠正和防范 三、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财政学第三章 财政职能

财政学第三章 财政职能

• 四、财政政策工具 • 1、税收 • 2、公共支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 ) • 3、政府投资 • 4、公债
• 五、财政政策类型 • 1、按在调节社会总需求中发挥作用 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自动稳定的财 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2、按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时,对经 济产生的效果不同,可分为扩张性 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 财政政策
• 3、取得的成绩 • (1)拉动了需求和GDP的增长 • (2)办成了多年想办的大事 • (3)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 • ( 4 )缩小了东西部地区间的差 距 • ( 5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促进 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 4、存在的问题 • (1)国债使用效益不高,出现 了大量的豆腐渣工程 • (2)会引发财政风险
文盲率(00)
• • • • 美国0.6% 日本0.3% 中国6.72%; 2010年为4.08%
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 (2000年)
• • • • 产业 世界平均 中国 美国 德国 第一 5.2% 17.6% 1.7% 1.1% 第二 31.4% 49.4% 26.2% 28.4% 第三 63.4% 33% 72% 70.6%
• 采用政策 工具: 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所得 税、转移支付 社会有效需求
• 调节对象:民间投资
2、设计累进税率的所得税制和社 会救济、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 度,使其起到自动“稳定器”的 作用,使经济达到自动均衡。---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2
不超过1500元
• • • •
二、收入分配职能的基本内容 1.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2.调节部门及产业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3.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财政学第三章 公共选择与政治均衡

财政学第三章 公共选择与政治均衡

政治均衡与财政决策
政党、利益集团、官僚及寻租
政治家的行为和特征:
政治家在竞选时会宣布一些最能被“中间投
票人”接受的政策主张。 在收入政策方面,政治家更多地倾向于用发 行公债来代替税收。 在支出政策方面,政治家总是倾向于扩大公 共支出的规模和范围。
公共选择论
政治均衡与财政决策
政党、利益集团、官僚及寻租
公共选择论
政治均衡与财政决策
政党、利益集团、官僚及寻租
早在18世纪末,美国就出现了全国啤酒制造商协会、
全国棉花生产商协会等利益集团。以后,英国、法国
等其他西方国家也相继出现类似的团体。19世纪中叶, 工业化的浪潮席卷西方各国,产业、行业、职业在工 业化过程中迅速分化,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发展,政 府职能也随之扩大,由此引起人们对政府行为的普遍 关注,各种利益集团迅速发展起来。英国企业协会、 英国造船联合会、美国制造商协会、美国商会、法国 的制造商协会、日本的经济团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
一、一致同意规则
所谓一致同意规则,也称为“一致性规则”,指 的是一项决策或议案,须经全体投票人一致赞同 才能通过的一项投票规则,是事实上的一票否决 制。 一致同意规则首次由威克塞尔和林达尔进行了系
统的描述:林达尔均衡。
公共选择论
政治均衡与财政决策
政党、利益集团、官僚及寻租
所谓一致同意规则,也称为“一致性规则”,
单峰偏好放松了阿罗定理的哪个条件?
公共选择论
政治均衡与财政决策
政党、利益集团、官僚及寻租
解决的是什么时侯 五、单峰偏好与多峰偏好 不会出现投票悖论 的问题 把一个人偏好曲线中,比所有邻近点都高的点定义 为“峰” 。 单峰:如果某投票人偏离他最中意的选择,不论 偏离的方向如何,他的效用都将下降,那么该投票 人的偏好是单峰的。

财政学第三章.ppt

财政学第三章.ppt

第一节公共产品理论
3.外部性产品 外部性产品是指消费中会产生正外部性的产品。 比如,你在自己的门前种花绿化,你的住宅环境可
以得到改善,这是你的内部效益;路过你家门口的 人也可以看到你家的花,身心感到舒畅,他(她) 并不需要支付代价,这是外部效益。从内部效益来 看,它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从外部效益来看,它 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第一节公共产品理论
(二)公共产品供给局部均衡——林达尔均衡模型 在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机制的建设方面,瑞典经济学
家林达尔提出了一种思路。他认为,如果每一个社 会成员都能按照自己从公共产品所获边际效益的大 小来分担提供公共产品所需要的费用,则公共产品 的供给可以达到最佳的效率水平。但由于人们对公 共产品带来的效用认识不同,所愿意承担的税收也 不同,因此政府征税所产生的效率不确定性增大, 并将影响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林达尔构建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型,学界称之为“ 林达尔模型”。
第一节公共产品理论
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市场需求曲线的差别主要
体现在: 私人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横 向加总; 而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 纵向加总。) 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是由私人产品和公共产 品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具体来说是由私人消 费的竞争性与公共消费的非竞争性所决定的。 个人A和B所消费的公共产品相同,是因为个人 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对公共产品 的消费。
第一节公共产品理论
(二)公共产品的特征 1.消费的非竞争性 非竞争性是指该产品被提供出来后,增加 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
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其他人消费该产品的
额外成本为零,换句话说,增加消费者的 边际成本为零。例如国防。

最新地方财政学第三ppt课件

最新地方财政学第三ppt课件

2、税额划分不合理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各地税前扣除标准 不一样。
3、税权划分不合理
税权并未划分。税权高度集中于中央政 府,地方政府基本上没有税权,只是省 级政府有有限的税收减免权,因此我国 未有真正意义上的地方税,也不利于地 方政府发挥税收的调控功能。
三、我国税种划分和税制改革的思路
1、关于税制改革和税收划分
• ②地方税缺少主体税种。严格地讲,这些税种并 不是地方税,只是收入归地方的税种。地方税税 源分散、征收成本高、增长潜力小,地方财政基 础不稳
• ③共享税种过多,税额过大。过多的共享税种, 造成税收管理混乱,收入归属不清,管理权责不 明,收税成本加大,税收效率降低,容易造成体 制混乱,中央会随时调整分配比例。
②共享税管理权限中的税收政策制定权、税法 制定权、税法解释权、税种开征权、税目增减 权归中央。税率调整权,减免税权,日常管理 权归地方。
③地方税种全国开征的主要地方税种的政策制 定权、税收立法权、税法解释权、税种开征权 归中央,其余权力和区域性地方税收的权力都 归地方。
(一)有利影响
1、奠定了分税财政体制的基础 2、促进税收收入的稳步增长
• ①规范了政府间收入的分配制度 • ②调动了地方政府增收的积极性
3、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二)弊端分析
1、税种结构不合理
• ①一般国家,中央税占大部分,目前明确的只有 2种,这就不能保证中央有稳定增长的收入来源, 影响中央财政收入的稳定提高,影响中央财政职 能的发挥
三、税收划分的方式
3.划分效率。即按照税源实行同源课税, 分率计征的方式。有两种做法:
上下级政府对同一税基按不同比例(税率) 分别征收,税额分别使用。 “税收寄征”。即上级政府在对某一税基 按照自己的税率征收本级税款的同时,代替 下级政府并按照下级政府的税率对同一税基 课税,而后将这类税款收入拨给下级政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利润下降是财政收入增速持续 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还与企业成本增加,营改 增等税制改革,政府为企业减税降费等举措有关。
2021
5
第一节
概念及分类
2021
6
一、财政收入的概念
❖ 是政府为满足支出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依据一定的权力原则,通过国家财政集 中的一定数量的货币和实物收入。
国的财政收入增长主要还是和经济的规模增
❖ 三层含义
特殊的财政形式 重要的经济杠杆 担保物为政府信誉
2021
18
第二节
一、财政收入来源
❖ C+V+M ❖ M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 V是财源的补充 ❖C
2021
20
二、规模分析
❖ 是财政收入的总水平 ❖ 绝对指标 ❖ 相对指标
2021
21
1、我国财政收入变化趋势
❖ 是现代国家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形式,也 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
❖ 各种税种
2021
13
2、非税收收入
❖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国有资本:国家投资形成和拥有的资产, 是国家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行驶公共财 产权所形成的资产。
2021
14
国有资本收入
❖ 国家的两重身份 管理者 资产所有者
2021
15
❖ 2013年1月至12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29143亿 元,比上年增加11889亿元,增长10.1%。
❖ 2014年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140350亿元,比上 年增加11140亿元,增长8.6%。
2021
3
2021
4
❖ 1月23日,财政部公布2016年财政收支情况,当年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552亿元,比上年增长 4.5%,延续了增幅逐年回落的走势,为自1988年以 来我国财政收入最低增速。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 (一)从国家出资企业分得的利润; ❖ (二)国有资产转让收入 ❖ (三)从国家出资企业取得的清算收入; ❖ (四)其他国有资本收入。
2021
16
2、非税收收入
❖ 其他收入
事业收入 规费收入
❖ 罚没收入 ❖ 国家资源有偿使用收入
2021
17
3、债务收入
❖ 国家或政府以债务人身份,采取信用的方式, 向国内外取得一种债务。
❖ 四种预算:
2021
9
二、全口径预算体系
❖ 四种预算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 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
❖ 广义及狭义财政收入
2021
10
三、分类
❖ 有多种分类方式 ❖ 通常划分为税收、非税收收入、债务收
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等。(按收入形 式划分)
2021
11
1、税收
❖ 古老的财政范畴 ❖ 税收的概念:
法国孟德斯鸠 英国李嘉图 德国罗兹 美国赛力格曼
2021
12
1、税收
❖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 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参与一部 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或GDP)的分 配和再分配,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 种手段。
2021
7
一、财政收入的概念
❖ 财政收入是一定量公共性质的货币 资金
❖ 财政收入又是一个过程
2021
8
二、全口径预算体系
❖ 预算收入、预算外收入
指在一个预算年度内通过一定形式和程序,有计 划地筹措的,归国家支配的资金。
按国家财政、财务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 由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自收自支,自行管理 使用的财政性资金。
❖ 绝对:增长速度不慢 ❖ 相对:先下降,后上升 ❖ 1978---1995 ❖ 95后
2021
22
2、影响收入规模的几个因素
❖ 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 ❖ 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 价格
2021
23
2021
24
分析中国财政收入变化趋势
❖ 1978——1995
在收支安排上,顾此失彼 预算外资金膨胀 中央财政软弱无力 银行业务急剧膨胀,银行代替
部分财政职能
2021
25
分析中国财政收入变化趋势
❖ 1996以后
情况好转,财政收入增长迅速 税收收入增长 国债增长
❖ 十二五之后
经济新常态、提质增效 财政收入增速下降
2021
26
❖ 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10.7%,但是财政收入 增长却高达2成,您认为财政收入增长是否过 快?
2021
27
❖ 我想财政收入的增长无非是两种形式,一种 就是提高税收的税率,扩大税收的税基,再 增加新的税种,通过增税来增加收入。还有 一种就是没有采取增加税收的政策,而主要 是通过经济的发展,把经济的规模搞大了, 把经济的效益提高了,在这个基础上加强征 管,而使财政收入有更多的增加。我想中国 十多年来的财政收入增长,大概是第二种情 况。
第三章
财政收入概述
2021
1
数据
❖ 2003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万亿元,达21715亿元; 2004年为26396亿元;2005年突破3万亿元;2006年 全国财政收入达39343.62亿元。全国财政收入从1万 亿元到2万亿元,用了5年的时间,从2万亿元到3万亿 元,用了两年的时间。
❖ 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51304.03亿元,完成预算的 116.4%
❖ 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6.13万亿元,增长19.5%; ❖ 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6.85万亿,增长11.7%。
2021
2
数据
❖ 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83080亿元,比上年增 长21.3%。
❖ 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 同比增24.8%.
❖ 2012年1至12月累计,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210亿 元,比上年增长12.8%。
2021
28
❖ 财政收入的结构和GDP的结构不完全一样, 财政收入里边有一部分财政收入和GDP的 关系非常密切,比如说增值税,它和工业 生产增加值关系很大。但你可以看到这两 个数是比较接近的。去年工业增加值增长 了16.7%,增值税增长了21%。
2021
29
❖ 比如说所得税和GDP不是实际相连,它主要 是和GDP的运行效益相关的。去年企业的利 润超过18000亿,增加了31%,所得税相应 增加了28.5%,我看这是很正常的。个人所 得税去年我们提高了起征点,从800块提高到 1600块,所以个人所得税增加了10.2%,比 前年降低了11.8个百分点。所以我认为,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