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态城市案例介绍_十九_伦敦低碳城市建设_下_
国外低碳城市案例

1.2.1日本的低碳城市建设2008年6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提出日本新的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对策,即“福田蓝图”。
蓝图指出,日本温室气体减排的长期目标是:到2050年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0%~80%。
2008年7月,日本内阁通过了《建设低碳社会的行动计划》并向全社会公布。
总结日本低碳社会理念共有三方面,一是所有部门碳排放最小化:低碳社会在最终意义上将是一个排出可以被大自然吸收(碳中立协会)数量的温室气体的社会。
二是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风格实现更丰富的生活质量,并建立一个价值存在于家庭或社区关系的新社会。
三是实现与自然共生:我们认识到人类及其社会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低碳社会的本质和适应全球变暖是不矛盾的,为了确保二氧化碳吸收,重要的是保持和恢复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如森林[4]。
同时日本还从城市社会变化情景着手,通过地方经济分析,预测能源服务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并通过生活方式的转化减少碳排放。
1.2.2英国的低碳城市建设英国是最早提出“低碳”概念并积极倡导低碳经济的国家。
英国政府2009年7月15日正式发布名为《英国低碳转换计划》的国家战略文件,提出到2020年将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34%。
英国构建低碳国家的战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源战略减缓气候变化,英国试图构建宏观计量经济模型E3MG (Energy–Economy–Environment Model at theGlobal level),即全球层面的能源—经济—环境模型,讨论了可以通过不同的能源调整方式实现减排目标[6]。
二是低碳生活方式转变,他们以多种方式循序渐进地改变英国人的生活方式。
三是低碳社区建设,为了促进低碳社区的发展,英国政府专门构建了低碳社区能源规划框架,制定社区能源发展的中远期规划方案和确定能源规划组合资源配置方式[7]。
1.2.3丹麦的低碳城市建设20世纪70年代爆发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后,丹麦审时度势,抓紧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能源发展战略,大力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绿色建筑、绿色建造、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案例

绿色建筑、绿色建造、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绿色低碳转型方面
的案例
绿色建筑、绿色建造、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案例越来越多,为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以下是一些成功案例:
1. 城市绿色建筑:伦敦市的“绿色屋顶计划”旨在鼓励居民在屋顶上种植植物,减少城市热岛效应、雨水径流和空气污染。
截至2019年,该计划已覆盖了超过17万平方米的屋顶。
2. 绿色建筑材料:荷兰阿姆斯特丹的“Stonecycling”公司将废弃的建筑材料如砖、陶瓷等再利用,制造出类似砖、瓦的建筑材料,可降低原材料的使用量和废弃物的排放。
3. 可再生能源利用:丹麦的“Middelgrunden”风电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居民共同所有的风电场,其产生的电力足以满足当地20%的电力需求,同时减少了CO2的排放量。
4. 绿色建筑设计:美国纽约的“可持续酒店”(1 Hotel)采用了大量的可再生建筑材料,如回收木材、活生生的植物墙和可降解的家具。
酒店还配备了太阳能电池板,可为酒店提供一部分能源。
这些案例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指导和启示,展示了在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 1 -。
低碳城市案例

低碳城市案例
低碳城市是指采用一系列低碳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城市。
以下是几个低碳城市的案例:
1. 丹麦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是全球最著名的低碳城市之一。
该城市采用了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如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并通过建设自行车道和公共交通系统,推广了低碳出行方式。
2. 日本横滨
横滨是日本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一个著名的低碳城市。
该城市通过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和交通系统,以及大规模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实现了低碳城市的目标。
3. 美国波特兰
波特兰是美国著名的低碳城市之一。
该城市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技术,如建筑节能和市政供暖系统,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4. 中国深圳
深圳是中国第一个低碳城市试点城市,也是中国最著名的低碳城市之一。
该城市通过大规模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和电动车辆,减少了交通排放,并采用了大量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
5. 英国伦敦
伦敦是欧洲最著名的低碳城市之一。
该城市采用了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和公共交通系统,以及推广了自行车和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 1 -。
以低碳城市理念为切入点探讨其生态设计实践

以低碳城市理念为切入点探讨其生态设计实践一、案例介绍:英国伦敦贝丁顿零碳社区位于伦敦西南的萨顿镇,所在地原来是一片污物回填地,萨顿区政府为了将废地充分利用起来,决定在此开发生态村项目,希望建造一个“零化石能耗发展社区”,即整个小区只使用可再生资源产生满足居民生活所需的能源,不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其目的是向人们展示一种在城市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居住的解决方案以及减少能源、水和汽车使用率的各种良策。
社区内通过巧妙设计并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太阳能装置、雨水收集设施等措施,成为英国第一个,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社区。
二、案例分析:永续建筑:贝丁顿选址于一片废弃土地上。
在建设之初,选用可持续的建筑材料,保证为"自然的、回收利用的、在生态村半径35英里内可以找到"的材料:房子的钢架结构来自废弃的火车站,木头和玻璃从附近的工地回收,沙土、砖等其他材料均在最近距离的地方购买。
选用木质窗框而不是低品质的未增塑聚氯乙烯,仅这一项就相当于在制造过程中减少了10%以上的CO2排放。
严格的质量要求使得建筑计划寿命都超过120年。
1、采暖系统零能耗社区建筑的绝缘水平远高于建造时强制性建筑标准的要求。
朝南立面上的窗户是双层玻璃,而BedZED朝北、东、西的较小窗户是三层玻璃。
外墙在外砖层和混凝土砌块内层之间有300毫米厚的岩棉绝缘层。
相同绝缘层安装在地面混凝土地板和屋顶下方。
混凝土地板和天花板以及外墙上的混凝土砌块,连同其结构钢框架,为建筑提供了大部分热质量。
这有助于全年将温度保持在舒适的水平。
除此之外还包括各建筑物紧凑相邻以减少建筑的总散热面积,窗框采用木材以减少热传导等。
2、居家生活低能耗主要体现在水资源的利用上。
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社区建有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
生活废水被送到小区内的生物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处理,部分处理过的中水和收集的雨水被储存后用于冲洗马桶。
其后,这些水即可进行净化处理,并在芦苇湿地中进行生物回收。
零碳生态社区案例:伦敦贝丁顿生态村

住户总能源需求
热量需求
热水能耗
用水降低
电力需求
普通汽车行驶里程
降低60%
பைடு நூலகம்
降低90%
降低57%
降低50%
降低25%
降低65%
案例启示
• 生态与高科技结合,引领全新零碳生活 • 系统规划设计结合政策执行,推动项目落实 • 民间集资、政府引导,多方合作创造共赢
1
零碳生态社区案例:伦敦贝丁顿生态村
绿色屋顶
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工作室 风车发电机
公寓
阳光区
非阳光工作区
雨水蓄水池 马车道
居住/工作间
绿地
少包装、低碳的
高质量食物
快递安全箱
零碳运输车:电 沼气池:利用牛的排泄物
动和蔬菜油
制热和动力
食用农作物
燃料农作物
网络订购食物
利用热水蒸发冷却系统存储牛奶
2
零碳生态社区案例:伦敦贝丁顿生态村
环保生态的可持续设计理念,树立全球零耗能社区和生态建筑的典范
【概况】由英国著名生态建筑师比尔·邓斯特设计,2002年建成英国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零碳”生态社区。小区采用零能源、零碳 排放的设计及相应措施,是将环保生态科学理念引入现实生活的第一个成规模的范例。小区占地1公顷,有99套住宅、 1405平方米 办公区以及一个展览中心、一家幼儿园、一家社区俱乐部和一个足球场,共有居民210人,工作人员60人。自建成以来,已得到了 10多个建筑、能源设计奖。 【核心特色】 • 全方位的零耗能设计:利用太阳热能的零采暖住宅模式、采用自然通风系统的特殊风帽设计、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能等清洁能源供 应生活水电、独立的污水处理和雨水收集系统; • 实行零碳排放措施: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实行“绿色交通计划”。
零碳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享

零碳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享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零碳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建筑设计领域,零碳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减少建筑的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成功的零碳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1. 伦敦市政厅(London City Hall)伦敦市政厅是一座标志性的建筑,采用了多种零碳技术。
首先,建筑采用了大量的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减少了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需求。
其次,市政厅屋顶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可以大量地发电。
此外,建筑外墙安装了大面积的玻璃窗,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进行被动式加热。
伦敦市政厅不仅成为了环保的典范,还实现了大幅度的能源节约。
2. 德国联邦环境部大楼(Federal Environmental Agency Building)德国联邦环境部大楼是欧洲最大的被动式低能耗办公楼之一。
该建筑利用了零碳技术的多种手段,包括太阳能热水供应、地热能利用、建筑外墙绝缘等。
此外,大楼采用了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了零碳排放。
德国联邦环境部大楼的成功案例证明了零碳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3. 美国帕西菲克气候中心(Pacific Climate Centre)美国帕西菲克气候中心是一座专用于气候研究的建筑。
该建筑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能源效率和环保因素。
其中,零碳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建筑的被动式设计上。
建筑利用了大面积的双层玻璃窗,以减少能源的耗散。
此外,屋顶安装了大量的太阳能光伏板和太阳能热水系统,提供了建筑所需的能源。
通过零碳技术的应用,帕西菲克气候中心不仅实现了绿色建筑的目标,还为气候研究提供了一个低碳环境。
4. 中国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Shangha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中国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是一座设计精良的零碳办公楼。
低碳建筑的案例

低碳建筑的案例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低碳建筑正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低碳建筑是指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能源的消耗,同时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健康性。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低碳建筑的案例。
1. 阿姆斯特丹的“能量屋”(Energielab):这座建筑采用了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和地热能,实现了自给自足。
建筑外墙和屋顶采用了高效隔热材料,内部采用了节能灯和空调系统,获得了荷兰“BREEAM”认证的最高等级。
2.北京的“绿色建筑示范区”:该项目由多家国内外企业合作建设,包括建筑物的设计、施工、设备和管理等方面。
项目采用了多项环保技术,如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
3. 南非的太阳城:这座建筑采用了太阳能电池板,实现了自给自足并能向电网供电。
建筑物外墙采用了环保材料,内部采用了节能灯和水表,大大减少了能源和水资源的浪费。
以上是几个低碳建筑的案例,它们在环保和节能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其他建筑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推广低碳建筑,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1 -。
获奖碳中和城市设计案例

获奖碳中和城市设计案例
获奖的碳中和城市设计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1. 瑞典马尔默:Bo01住宅区
这个住宅区是瑞典马尔默市的一个获奖项目,旨在通过可持续设计和建筑实践来实现碳中和。
该住宅区采用了被动式设计、太阳能、风能等技术,并实施了垃圾分类、能源效率等可持续管理措施。
2. 丹麦哥本哈根:Nordhavn规划
这个规划项目是丹麦哥本哈根市的一个大型城市发展计划,旨在创建一个可持续、绿色、低碳的城市区域。
该规划采用了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绿色基础设施等可持续设计和技术,以实现碳中和目标。
3. 英国伦敦:Brent Cross Cricklewood规划
这个规划项目是英国伦敦市的一个大型城市发展计划,旨在创建一个可持续、宜居、低碳的城市区域。
该规划采用了可再生能源、绿色基础设施、智能电网等可持续设计和技术,以实现碳中和目标。
4. 西班牙巴塞罗那:La Vila de Gracia规划
这个规划项目是西班牙巴塞罗那市的一个城市区域规划,旨在创建一个可持续、宜居、低碳的城市社区。
该规划采用了可再生能源、绿色基础设施、能源效率等可持续设计和技术,以实现碳中和目标。
这些案例都是通过可持续设计和建筑实践来实现碳中和的,可以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 5伦敦 应对 气候变 化行动 计划 6 中专 门指 出 , 存量 住宅 是伦敦最 主要 的碳排 放部 门 ( : 上全市碳排 放的40% )
, 但
只 要二 分之 一 _的 伦 敦 家 庭 采 用 节 能 灯 泡 , 每 年 能 够 减 少 57 15万 吨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 如 果 所 有 炉 具 都 转 换 为 节 能炉 具 , 则能够再 减少6 2 万吨 二氧化碳 排放 ( 见 表) "
低 碳城市理 念 与国际经验 .城 市发 展研 究 , 2009 ( ) . 6
能源 供 应 本地 化 可 冉 件 能源 : 建 没 人 .叫7 J l 于 J 生 能源 发 . 匕 立 7 2() ] J} 屯 l
通 过 新 的 规 划 和政 策激 肋 . 了再月 能 源 发 电 鼓) J 碳储丫 厂
地 血交 通
改 变 伦 敦 市民 出 仃 方 式 .加 人在 公 共 交 油 步 行 和 l 翔行 车 系 统 上的 投资: 鼓 励 低 碳 交 通 r 典 和能 源 :对 交通 叶 ,的 碳 排 放 收 费
户 咬 入中 国 娜 抑 划 网 长犷cH I A乡 N # u R" c0 M 主 持 人 :郭 磊
低碳 生 态 城 市 案 例 介 绍 (十 九 ) : 伦 敦低 碳 城 市建 设 (T )
伦 教 应 对 气 候 变 化建 设 低碳 城 市 的 王 要 手 段 市点领域
碳排方 义 比例
文现 途 径 .J 互 土 { 材} 乍 加
4 3()万 l 屯
济料 来源 晰 阳 l e丁 1 1 拓旧 A I l 川 ] l卜 川阴 0 T
摹 薰 甸畴鲤 ! 月圈L n O o d n .
¾ 为 了 适 应 伦 敦 市未 来 更 炎 热 的 气 候 条 件 , 政 府 通 过 合 理 可 行 的 为 一 法 , 设i }出 减 少 水 消 耗 的 建 筑 " 将 使 用 商业 模 型 , 创 之成 本 中 立 (C ":t n o 以 ra l )的 方 法 来 升 级 建 筑 物 的 能 源 有 效 使 用 , 从 而 支 持 / 建 筑 能 源 有 效 利 用 工 程 0 "
7 0 万吨
存 星曲 日
修 正伦敦城市总体规划时新月发项 !功勺 要求. 牛 挑l J廷 采{川全 散式能源供应系统
规 划 -{,强 化 对 竹能 的 要求 ; 节 能 建 筑 和 开 发 项 日 的 小范
l阴 厅吨
向分 散 式 可 侍 续 的能 源 供 应转 明 鼓 肋 垃 圾 发 电 及 l劝倪j j : t
卜, 现在 己经有 4 座 试验 的低 碳 区 , 分 别位于 日 a rk ing ! 温 布利 ! E l印ha nt an d C ":t le 以及M itC ham , 除此之外 ,
在 200 9 年 年 初 开 始 兴 建 6 个 新 区 , 计 划 在 20 1 2 年 完成
文乡 参 考来源 : 中I { 城 乡规划行业 网城 乡规划 自科 : 刘志林 戴亦欣 董 长贵 齐 日 l 华
列 服 务 和 技 术 支 持 , 如 住 房 绝 缘 ! 用 节 能 装 置 对 建 筑 进 行 翻 新 以 及 在 当地 进 行 能 源 再 生 计 划 " 而 川, 低 碳 区 还 将 对 现 有 的 建 筑 进 行 碳 排 放 评 估 , 制 定 出 减 少 碳 排 放 的 最 佳 方法 在伦敦能源 合作 ( I 1 " " d "" Ener gy l ,a rtn ersh ip) 计 划
伦 敦 币 币 长 Bo r iS J ohn son 在 20 07 年 表 不 , 将 在 伦 敦 建 造 10 座 / 低 碳 I 砚 0 (l ! " w Cal 一 bon Z ono s) , 帮助 家 庭 不 [ ]公 司减 少他 们 的能源 开支 这 是 Joh nso n 实 现 到 20 25 年 减 少 首 都 碳 排 放 6叭 的 目标 的 一 部 分 计划 低碳区将提 供一 系
市政府 以身 作则 , 严格执 行绿 色政府 采购政 策 , 采用低碳 技术和 服 务 , 改善 市政 府建筑物 的能源 效益 , 鼓 励公 务员
养成节 能的 习惯 "
在 提 出 可测 量 的 碳 减 排 目标 和 基 本 战 略 的 同 时 , 实现 途 径 的 选 择 强 调 实 用 性 , 以 争 取 最 大 程 度 的 公 众 支 持 " 如
截 至 明 25 年 的 减碳 总 日行
存l 社仗 }
绿 色家 庭 i 钱 盯; " 1 晰 1 ! P"卯刀 "] l 1 顶楼 与端 而绝 缘 改 造 补 贴 家庭 有能 与秒 石 环利川咨询 社 会仃 它 )y能 改 造 绿 色机 构 计 划 1 ;, ,飞 笼 ! 料l J 侧加n l n 叩二 > jl 1 e 建筑 改 选 伙 伴 计 划 绿 色 建 筑 标 识体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