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再次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腔镜术后复发气胸11例分析

再次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腔镜术后复发气胸11例分析

s o t e u n u o o x Meh d Fo a u r 0 0 t A r 0 8 o l cn e u v a e t a ee m l,w t a p na o sp e m t r . n h a t o s rm J n a 2 0 o p i 2 0 ,t al 1 o sc t ep t ns( l w r a y l t y 1 i i l e i h mena e f 8 9y as n e e t e ovd o oa oc p e a s f e urn s o t eu n u o oa . m n e ai t, a a g . e r)u d r n rd — e t rc so yb c ueo rc r t p n n o s e m t rx A o gt t ns 3h d o2 w i h e a p h h p e

9 0・ 7
中 国微 创 外 科 杂 志 2 0 0 8年 1 1月第 8卷 第 1 1期
C i JMi n u hn nIvS职

N0 e e 0 8. 1 8. . 1 v mb r2 0 V0 . N0 1 Leabharlann ・临床论 著 ・
再次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腔镜术后复发气胸 1 例分析 1
【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 肺大疱 ; 胸腔镜手术
中 图分 类 号 : 6 5 R 6. R 5 ; 5 14 文献 标 识 : A 文 章编 号 :09—60 ( 08 1 07 0 10 6 4 2 0 ) 1— 9 0— 3
Re do- i o hor c c py f h e t e f Po t pe atv l Re ur e t S vde t a os o or t e Tr a m nto s o r iey c r n pon an ou t e s Pne um o hor t ax:A naysso Ca e l i f 1 1 ss

自发性气胸治疗后复发因素

自发性气胸治疗后复发因素

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作者简介]季春华(1981.10-),男,上海人,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研究方向:胸外科学。

自发性气胸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表现为突发性胸痛、胸闷气促,严重者甚至休克,老年患者症状更为明显,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移向健侧,通过X 线、CT 等可诊断,轻者可自行吸收,严重者需胸穿抽气、闭式引流,合并肺大疱者可行肺大疱切除治疗,但迄今为止,各种治疗方法均有复发可能[1],且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对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本文通过对自发性气胸治疗后复发因素的研究,从而达到降低自发性气胸治疗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材料选取我院胸外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诊断为自发性气胸住院治疗患者共238例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经影像学检查,符合文献中自发性气胸的诊断标准,并排除获得性气胸,最终随访222例,16例失访,随访率为93.2%;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其中,男212例(95.5%),女10例(4.5%);年龄14~89岁,中位年龄25岁;原发性自发性气胸174例(78.4%),继发性自发性气胸48例(21.6%),包括1例矽肺,2例肺结核,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手术治疗105例(47.3%),包括2例开胸手术,4例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手术,其余99例均为全胸腔镜手术,另外,保守治疗115例(52.7%)。

所有随访患者中有81例复发,复发率为36.5%;男77例,女4例。

1.2研究方法对患者进行电话调查治疗侧气胸复发详细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将观察项目分为患者自身因素及治疗有关因素。

患者自身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吸烟史、气胸部位、肺组织压缩比例、从事职业、居住环境、发病原因、治疗前复发次数。

治疗有关因素包括:治疗方法、手术方式、放置引流管天数、是否行胸膜固定术等。

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 医药 2 0 0 9年第 4 9卷第 1 4期 导致 术后复 发 。 A S术后 复发 与多发肺 大疱 有关 , V T 是 因为这类 患者肺 组织 质量 低下 , 于易发人 群 , 属 易 不能 仅满 足切 除表 面肺 大 疱 , 彻底 切 除 其基 底 肺 应 大疱 , 以防术后 复发 。
伤大血 管 。完整 切 除肺大疱 。对 于多 发肺大 疱 或粘 .
连严 重及 病情 复杂 胸 腔 镜 下 难 以处 理 的患 者 , 中 术
Wad卡 方值 l
3 讨 论
附加 一 4~ m切 口行 小 切 口手术 , 肺 大 疱 最 底 8e 在
V T 治 疗 自发 性 气 胸 可 使 患 者 免 受 开 胸 之 A S 苦, 但术 后气胸 复发 率 明显高 于 常规手术 后 。 经 本 资料 分析 发 现 , 自发 性气 胸 伴 有肺 部其 他 疾 病 和复发性 气胸是 影 响本 手术术 后 复发 的重 要 因
山东 医药 2 0 0 9年第 4 9卷 第 1 4期
VT A S治 疗 自发 性 气 胸术 后 复 发影 响 因素分 析
宋晨鑫 刘 , 奇 杜 贾军 孟 , , 龙
( 1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山东济南2 0 1 ; 5 172山东大学附属省立 医院)
[ 摘要 ] 目的
总 结 电视 胸腔 镜手 术 ( A S 治 疗 自发性 气胸 后复 发的影 响 因素 。方法 回顾 性分 析行 VT)
部进行缝合 , 置胸引 流管。术后引 流量 < 0m/ , 5 ld
且无 漏气 时拔 除胸 引 流管 。 13 统计 学方 法 .
析 。O= . 5 . r 00 。
2 结 果
应用 SS 1. PS 15统计 软件 。对 影

胸腔镜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_概述及解释说明

胸腔镜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_概述及解释说明

胸腔镜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胸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在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尽管有着许多优点,胸腔镜治疗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首先,我们将在引言部分概述胸腔镜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

接下来,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详细解释胸腔镜手术技术限制、高昂的设备和培训成本以及术后并发症潜在风险这三个主要问题。

在第三、四和五部分中,我们将逐一说明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和影响因素。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这些问题,并探讨改进措施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胸腔镜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从而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影响,我们希望为医疗领域的专业人士、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并鼓励他们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积极探寻胸腔镜手术领域的未来前景。

2. 胸腔镜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胸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术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

本节将详细介绍胸腔镜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包括胸腔镜手术技术限制、高昂的设备和培训成本以及术后并发症潜在风险。

2.1 胸腔镜手术技术限制胸腔镜手术虽然具有许多优点,如创伤小、恢复快等,但其严格要求医生具备较高的操作技巧。

轻微的误差可能对手术结果产生重大影响,这也是胸腔镜手术技术限制的一个方面。

此外,随着手术操作难度与复杂程度增加,部分医生可能无法胜任或有一定困难进行这样的手术。

同时,某些疾病或特定类型患者也可能不适合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

2.2 高昂的设备和培训成本胸腔镜手术所需的设备非常昂贵,包括胸腔镜系统、各种器械和操作台等。

购买这些设备以及后续的维护费用都需要巨大的投资。

此外,高水平医生和护士的培训也需要大量资源投入,这可能对医疗机构和个人造成一定压力。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分析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 同钦
( 阳 市 人 民医 院胸 外 科 , 简 四川 简 阳 6 10 ) 4 4 0
【 摘要 】 目的 探讨 电视胸腔镜 ( A S 治疗 自 V T) 发性 气胸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 年 8 ~ 00年 1 06 月 21
月6 8例 选 择 胸 腔 镜 手 术 治 疗 的 自发 性 气胸 患 者 , 同期 7 与 2例 行 常 规 手 术 治 疗 的 自发 性 气胸 患者 进 行 对 比 分 析 。 结 果 两组 患者 均 未 出现 死 亡 患 者 , 腔 镜 组 无 中转 开胸 患者 。胸 腔 镜 治 疗 组 在 术 中 出血 量 、 管放 置 时 间 、 院 时 间 、 胸 胸 住 并发 症 和 复 发 率 方 面 优 于 传 统 手 术 治 疗组 ( < . 5 , 术 时 间上 差异 无 统 计 学 意义 ( > . 5 。结 论 P 00 ) 手 P O0 )
cm l ai sadr ur e tw r b trh nt dt nlram n op( < . 5 , prt e iew sn i i at ie- o pi t n n e r ner e e ee a aioa t t etru P 0 0 ) oea v m a o g f n f r c o e e a e t t r i e g i t s ni c df ec P 00 ) C nl in V T et e t f p n no s nu o o xi e et e ls ivs e l s an q i eo・ ne( > . 5 . o cu o A St a n o t eu em t r fci , es n ai ,e i, u kr v s r m os a p ha s v v sp c c

内科胸腔镜风险处置预案

内科胸腔镜风险处置预案

一、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科胸腔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风险分类1. 术中风险:(1)出血:因胸腔镜手术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血管、脏器等,导致出血。

(2)胸膜反应:部分患者对胸腔镜手术较为敏感,可能会出现胸膜反应。

(3)肺部损伤:若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肺部组织。

(4)器官损伤:如心脏、肝脏、脾脏等。

2. 术后风险:(1)感染:术后切口感染、胸腔感染等。

(2)疼痛: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疼痛。

(3)呼吸功能障碍: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4)并发症:如胸腔积液、肺不张等。

三、风险处置措施1. 术中风险处置:(1)出血:发现出血后,立即进行止血处理。

根据出血情况,可采取局部压迫、电凝、缝扎等方法。

若出血量大,应及时中转开胸手术。

(2)胸膜反应:对于胸膜反应较轻的患者,可给予镇咳、镇痛等对症处理。

若症状严重,应及时通知麻醉科进行抢救。

(3)肺部损伤:若发现肺部损伤,应立即停止手术,进行肺部修复。

若损伤严重,应及时中转开胸手术。

(4)器官损伤:若发现器官损伤,应立即进行器官修复。

若损伤严重,应及时中转开胸手术。

2. 术后风险处置:(1)感染:术后切口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胸腔感染,应给予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进行胸腔闭式引流。

(2)疼痛:术后患者疼痛,可给予镇痛药物,如曲马多、吗啡等。

(3)呼吸功能障碍:术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应给予吸氧、雾化吸入等对症处理。

(4)并发症:如胸腔积液、肺不张等,应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抗感染治疗等对症处理。

四、应急预案1. 发现术中风险,立即停止手术,通知相关科室进行抢救。

2. 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立即通知相关科室进行抢救。

3.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告知手术风险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胸腔镜手术风险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对风险的能力。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35例临床分析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35例临床分析

自发性气 胸是胸外科常 见的疾病之一 , 易导致胸 闷、胸通 、气 容
层胸膜至充血 ,术毕放置引流管 ,术后常规抗生素抗感染 。

急 ,严重者引起 呼吸困难 、昏迷 等 , 重危害着患者 的健康 。手术是 严 治疗 气胸 的有效 方法 ,其治疗 的 目的是恢复肺功 能,消除病 因,预 防
4 ・论 4
著 ・
D cm e2 1,o9N . 皿强 ee br01V 1, o 6 . 3
胸腔镜治疗 自发性气胸3 例临床分析 5
孙旭 莲 史建 国
( 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胸 外科 ,江苏 溧 阳 2 3 0 ) 13 0
【 要】 目的 探 讨 胸腔 镜 治疗 自发性 气胸 的 方法 及疗 效 。方 法 选 取 我 院 2 0 摘 08年 8月至 2 1 年 8月 的 3 例 行胸 腔 镜 治疗 的 自发性 气胸 01 5 患者 为研 究对 象 ,分析 患者 的 治疗 效果 及并 发 症的 情况 。结果 3 5例患 者均 治愈 ,无 中转 开胸 ,无死 亡 病例 ,术 中平 均 出血量 为 (1 ± 6. 4
t r o m , o et cssT e n a pr i l dn o me a (1  ̄ 6 ) ,h s t e n w l gt a (8  ̄ 1 )o rt s o a a e c h a t y n a e. h t o e t e e ig l s 6 . 1 . mL c e b d e i me s 4 . 1 . h u h ue f nl s oco d ha ir av b e vu w 4 8 tu i l i w n 6 5 , e gi t a (. 0 )a, e n i n e f o pi t n a 8 %, opt a a (. 1 )a. o c s n T e h r ocpe r t e tnso t e u i w s 2  ̄ . dy t c ec m l a o s s . h si lt w s 6  ̄ . dy C n l i h oa s i t a n i pna o s me 2 7 h i d oc ci w 6 as y 3 2 uo t c o e m n

自发性气胸经手术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自发性气胸经手术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复张不全 者 , 一部应充 分分 离肺 腔 内粘 连 , 大 弯血 管钳 第 用
或分离钳充 分剥 除 肺 表 面纤 维素 膜 或纤 维 板 , 时 切断 或 及 切 除粘连纤维 索 。所有 患者常规 冲洗胸腔 , 胀肺检查有 无漏 气 , 面充分 止 血 , 干 纱 布摩 擦 壁 层 胸 膜 进 行 胸 膜 固定 创 用 术, 至壁 层胸膜充血 有利于粘 连。手术后 于腋前线操作 孔和
2 结果
21 V T . A S组与开胸组 自发性气胸分期 比较
VT A S组 自发
性气胸分期患者分期 : 期 7例 , I Ⅱ期 1 4例 , Ⅲ期 2 7例 ,V期 I 2 0例 。开胸组 I 5例 , 期 Ⅱ期 l 3例 , Ⅲ期 2 6例 , 期 2 Ⅳ 0例 ,
两组患者分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 064P= .6 ) ) = .7 , 073 。 (
等。 关键词 : 自发 性 气 胸 ; 大 疱 ; 视 胸 腔 镜 肺 电
置镜 孔放置胸 腔引流 管 , 于惨气 及 渗液 排 出。开 胸组 : 利 手
术均 在双腔气 管 插管 全 麻 下施 行 , 者 外侧 切 口或 腋 下切 患 口, 于第 4或 第 5肋骨人胸操 作 , 手术后置胸 腔闭式 引流 , 并
1 4 影响术后复发 因素分析 . 近年来 , 电视胸腔镜手术 ( A S 已成 为治疗 自发性气 胸 VT)
的 主 要 方 法 , 。本 院 自 2 0 2 J 0 6年 8月 一20 0 9年 5 月 接 受 VT A S治 疗 的 自发 性 气 胸 患 者 6 8例 , 20 与 0 6年 前 开 胸 手 术 6 患 者 比较 , 疗 效 果 满 意 , 报 道 如 下 。 4例 治 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 女 45 例 ;年龄 17~75 岁 , 平均年龄 (23.5±17.2) 岁 ;身 高 156~187 cm, 平均身高 (167.5±6.6)cm ;BMI 14~28 kg/m2, 平 均 BMI(18.3±3.6)kg/m2 ;首 次 发 作 130 例 , 2 次 发 作 58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鼓膜穿孔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 , 多由中耳炎、 外伤、强声刺激、异物等引起的以听力下降、耳闷、耳鸣为 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2], 是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鼓膜 修补术是治疗鼓膜穿孔提高听力的常用有效办法。国内外鼓 膜修补的方法有内植法、外植法、夹层法等[3]。本科多采 用内植法 , 效果满意。 随着近些年来耳内窥镜技术的日趋发 展 , 越来越多的耳鼻喉科医师采用耳内镜辅助显微镜下微创 手术 , 选择颞骨 CT 中耳和乳突无异常 , 听骨链完整、活动可、 咽鼓管无水肿的患者 , 本科从 2010 年 9 月行耳内镜辅助显 微镜下内植法鼓膜修补术 , 手术过程大大缩短 , 治愈率较前 明显提高 , 并发症减少。作者认为耳内镜辅助显微镜行内置 法鼓膜修补术要选择合适的病例。本科的选择是 :①干耳 2 个月以上 , 防止术后感染。 ②听骨链完整 , 活动良好 , 利于 术后听力恢复。③外耳道宽大 , 便于操作 , 外耳道狭窄者需 磨除部分外耳道后壁。④咽鼓管功能良好 , 利于中耳填塞物 排出。⑤鼓室黏膜正常。⑥鼓膜贴补后听力明显提高。
【关键词】 胸腔镜 ;自发性气胸 ;胸膜 ;复发 DOI :10.14163/ki.11-5547/r.2015.32.041
自发性气胸是胸外科手术常见的危急疾病 , 以往多采用 开胸手术治疗。近期随着胸腔镜技术的广泛开展 , 其创伤小、 出血少、患者痛苦轻、并发症少等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 目前
时间较长、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大、患者难以忍受术后疼痛 , 龄、身高、发病部位等自身因素及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
故一般应用于老年的多发性气胸[4]。腋下小切口肺大泡切除 等手术因素与术后复发并无明显的关系。临床医生不能改
术由于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疗效较佳 , 是自发性气胸的较 变患者的 BMI 及术前气胸发作的次数 , 但可通过控制手术
主要治疗方案 , 但临床研究报道 , 该术式术后复发较其他两 保护因素[7]。
种术式明显升高。
综上所述 , 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与患者
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11月第10卷第32期 China Prac Med, Nov 2015, Vol. 10, No.32
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BMI、气胸发作次数、发病部 关。见表 1。
表 1 两组复发单因素情况分析[ -x±s, n(%)]
组别
复发组 (n=26)
无复发组 (n=192)
χ2/t
P
性别 ( 男 / 女 )
21/5
152/40
0.036
0.85
年龄 ( 岁 )
22.8±9.4
23.9±8.5
1.054
刘向阳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218 例自发性气胸患者 , 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 (26 例 ) 和无复发组 (192 例 )。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分析胸腔镜治 疗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结果 复发组的体质量指数 (BMI) 明显低于无复发组 , 术前气胸发作 次数≥ 3 次的比例明显高于无复发组 , 联合胸膜固定术的比例明显低于无复发组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与患者的 BMI、术前气胸发作次数、是否联合胸 膜固定术密切相关 , 加强这些因素的控制有利于降低术后的复发风险 , 改善患者预后。
0.075
0.98
术后并发症 ( 是 )
5(19.2)
42(21.9)
0.095
0.76
联合胸膜固定术 ( 是 )
6(23.1)a
124(64.6)
10.322
0.00
注 :与无复发组比较 , aP<0.05
3 讨论
虽然许多研究对自发性气胸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 但其
自发性气胸是指没有任何外伤或人为因素 , 肺大泡自行 机制尚不明了 , 有学者认为 , 胸膜下肺大泡形成、破裂致使
瘦、高的青年男性 ;后者肺实质发生了明显的病理改变 , 患 胸顶部组织负压增加等因素所致。腹腔镜术后复发机制可能
者常伴有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矽肺等基础 是由于新生肺大泡、术中遗漏肺大泡引起 , 可见该病复发因
疾病 , 好发于中老年患者。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呼吸科常见的 素包括患者本身因素及手术因素[6]。本研究结果显示 , 复发
60 例患者 1 次性治愈 55 耳 , 4 例 3 个月复查有裂隙 , 经 鼓膜贴补后愈合 , 1 例术后反复流脓 , 行乳突切开 + 鼓室成 形术后治愈。6 个月复查听力 (0.5、1、2 kHz) 平均气导听力 提高 20~30 dB 的有 48 耳 , 提高 10~15 dB 的有 12 耳。60 例 患者均恢复良好 , 无面瘫、眩晕等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术 后 1 年复查无再穿孔。 3 讨论
[5] 叶涛 .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 25 例 .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 2009, 15(6):463-464.
[6] 王进 . 鼓膜穿孔修补术预后分析 .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 2012, 18(4):311. [收稿日期 :2014-11-06]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107 例 , Ⅱ型 68 例 , Ⅲ型 43 例。
BMI 明显低于无复发组 , 术前气胸发作次数≥ 3 次的比例明
1. 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 12~64 个月 , 根据随访期间 显高于无复发组 , 联合胸膜固定术的比例明显低于无复发组 ,
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 (26 例 ) 和无复发组 (192 例 )。比较两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复发与上述 3 项因素密切相
危急症 , 易反复发作 , 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 目前手术 组患者的 BMI、术前气胸发作次数、是否联合胸膜固定术是
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 术式包括开胸、腋下小切口及胸腔镜 自发性气胸复发的影响因素 , 其中 BMI、术前气胸发作次数
肺大泡切除术。开胸肺大泡切除术的疗效最佳 , 但由于手术 是患者自身因素 , 联合胸膜固定术是手术因素 ;而性别、年
0.67
身高 (cm)
166.1±10.4
168.0±11.2
1.672
0.93
BMI(kg/m2)
15.2±2.0a
20.8±2.4
5.957
0.00
术前气胸发作次数
首次
9(34.6)
121(63.0)
2次
8(30.8)
50(26.1)
13.820
0.00
≥3 次
9(34.6)a
21(10.9)
部位
[2] 邓海燕 , 宋文光 , 曹磊 , 等 . 耳内窥镜下自体脂肪鼓膜修补术 临床分析 . 中国医药 , 2008, 3(8):452-453.
[3] 董洪松 , 卢永田 , 林峰 . 两种鼓膜修补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 中 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 2010, 16(3):219-221.
[4] 吴志刚 . 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 15 例 .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 2009, 7(4):251.
左侧
12(46.2)
88(45.8)
右侧
11(42.3)
80(41.7)
0.020
0.99
双侧
3(11.5)
24(12.5)
肺大泡分型
Ⅰ型
13(50.0)
94(49.0)
Ⅱ型
8(30.8)
60(31.3)
0.010
0.99
Ⅲ型
5(19.2)
38(19.7)
引流时间 (d)
7.6±2.3
7.2±2.6
腔镜手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自发性气胸患者 218 例 , 所有患 者的临床资料完整。均经 CT、MRI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排 除继发性、创伤等原因引起的气胸。218 例患者中 , 男 173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x±s) 表示 , 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 料以率 (%) 表示 , 采用 χ2 检验 ;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
理想的方法 , 然而因切口小 , 术野不清晰 , 故近期常用胸腔 因素来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无复发患者
镜辅助来提高疗效。胸腔镜可减轻创伤、减少术中出血、患 大多数采用联合胸膜固定术 , 说明联合胸膜固定术能有效
者术后疼痛轻 , 而且并发症少 , 因此 , 已成为自发性气胸的 降低术后复发的几率 , 是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镜治疗的
根据本科耳内镜辅助显微镜下行鼓膜修补术的临床经 验 , 作者认为术者只要熟练掌握耳内窥镜及显微镜技术 , 加 上细心、耐心的操作 , 定会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将耳内镜 与显微镜相结合 , 符合现今微创理念 , 并能提高治愈率 , 值 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明 , 周正娟 , 潘中柱 , 等 . 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 32 例临床分 析 .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 2011, 5(25):472.
采用耳内镜辅助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优点:①光照良好、 视野清晰。②视角广、无死角。③微创手术、术后恢复快。 ④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但耳内窥镜照射鼓岬时间不能过
长 , 避免损伤内耳[4]。术后鼓膜愈合情况与筋膜放置技巧亦 有很大关系。筋膜应足够大 , 须与穿孔缘重合 2 mm 以上 , 以 防筋膜收缩术后产生裂隙 , 中耳腔内的填塞物要有足够的支 撑 , 使筋膜与残余鼓膜连接紧密 , 外耳道内纳吸绵及碘仿纱 条填塞压力要适当[5], 保证筋膜的血液供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