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会展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 - 课程中心展示系统

合集下载

浅议课程中心展示系统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关系

浅议课程中心展示系统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关系
形式走 过 场 。 5 实 习和 就业 接轨 . 学 生 的翻 译 实 习严 格 按翻 译 公 司 的流 程 进
通 过 产 学研 合 作 , 企 双 方 实 现 了双 赢 , 实现 校 也
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的顺利接轨。
参考文献 :
… 1柴 明颍. 对专业翻译教学 构建 的思考——现状 、 思
教 育 与 培 i J
赢熊
课 程 建 设 是 教 育 教 学 的基 础 和 载 体 ,而 精

杨 丽娜
解 决 的 问题 。
谶 蓑系
品课程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校人才培养质量体系 中更起着举足 轻 重 的 作 用 。课 程 中心 展 示 系 统 作 为 一 个 展 示
精 品课 程 的平 台 , 是一 个 集 课 堂教 学 、 设 成 果 建 应用 、 日常 教 学 管理 等 多种 功 能 为 一体 的 平 台 ,

综上所述 , 建立校 内科技翻译产学研 实训基
地, 是探 索 有 效地 解 决 目前 科 技翻 译 专 业 学生 实
习环 节存 在 的各种 问题 的有 益 尝试 。通 过翻 译实 战项 目的 训练 , 生 熟 悉 了翻 译 流 程 , 本 了解 学 基
[] 8 大学生就业 困难十大原 因[ . t : a .x . r/ s ht / t i ocn 】 p / ac o d
充 分利 用 现 代 化 的 技 术 手 段 ,营 造 有 利 于 人 才 培养 的信 息 化 环 境 。本 文 主 要 探 讨 课 程 中心 展 示 系 统 高 校 精 品 课 程 建 设 的关 系 以及 在 推 广 应 用 、 后 续 建 设 和 维 护 等 方 面 所 存 在 一 系 列 亟 待

美国会展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会展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8卷第2期美国会展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肖红艳(内蒙古财经学院旅游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摘要】本文首先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美国会展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具体包括美国会展管理专业的教育层次、学科体系、课程设置及其特点,重点以在会展管理教育方面卓有成效的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T he G e or g e w鹊l l i ngt帆U ni ve r si t y,W ash-i ngt on D c,U SA)和美国内华达大学(U ni vers i t y of N evada,L a s V egas,U SA)为例具体说明和解释,接下来在分析我国会展管理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调整我国会展管理教育体系以便迸一步与国际接轨提出一些策略建议。

[关键词】会展管理;教育层次;学科体系;课程设置;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G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44(2010)02—0013—07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由于国内外对会展内涵和称呼的不一致,有必要先对其概念进行解释。

在我国人们普遍认为会展业只是各类会议和展览的总称,事实上会展业在有些国家被称为M I C E,也就是公司会议(M ee t i ngs),奖励旅游(I ncent i ve T our s),协会社团会议(Conven.t i ons),展览(E xhi bi t i on),它的内涵远大于中文字面的理解…。

在美国学术界基本上没有“会展业”(Convent i on&E xhi bi t i on I ndust r y)和“M I C E I ndu s一时”之说,通常把会议、展览会、体育赛事、旅游节庆等都包括在E vent s内,通称为“事件产业”(E vent s I ndust r y)H J,因而在美国会展管理一般被称为事件管理(Event s M anagem ent)或特殊事件管理(Spe ci al Even t s M anagem ent)¨J。

战后的美国设计艺术教育历程及对我们的启示

战后的美国设计艺术教育历程及对我们的启示

战后的美国设计艺术教育历程及对我们的启示
在模仿德国的办学模式、借鉴西欧其他国家的办学经验之后,美国的设计教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体系,并后来居上成为世界上设计教育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这得益于美国设计院校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高度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运行机制等。

笔者通过对美国设计教育先进性的阐述,进一步指出在设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多的严峻形势下,我国设计教育的前进方向。

由于美国的设计艺术教育起步相对欧洲要晚,所以战后美国设计艺术教育与欧洲的探索和实验性设计艺术教育发展模式不同,美国的设计艺术教育是在欧洲功能主义设计艺术教育思想比较成熟的基础上,与发达的市场经济相结合,其出发点是为市场培养更多的设计人才,因而十分重视实际技能、市场意识、消费意识、市场消费心理的训练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市场的教育模式。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课程的设置方面,除了继承了包豪斯的一些课程以外,新开设了诸如人体工程字、生态学、社会学、市场学、公共关系学、设计美学、行为科学等众多课程。

尽管战后美国的一些设计艺术院校在与企业联合办学,走校企联合的道路方面与战后德国鸟尔姆设计学院的办学模式十分类似,但是,由于以包豪斯为代表的早期欧洲设计艺术教育主要集中在建筑设计上,而美国一开始就把设计艺术教育的重点放在工业设计上,所以在联合办学上,美国的设计院校与企业联系、联合的面更宽,联系更加密切。

国内外会展设计现状分析研究

国内外会展设计现状分析研究

国内外会展设计现状分析研究刘星+王娜+汤纯【摘要】现在的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和数字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繁杂多样的展览活动陆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在人们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和角色。

同时在人群和现代社会环境中它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带头作用。

从而出现一些关于展览设计显示出来的不一样的特征,我们对展览设计做出了一些相关联的诠释,根据国内与国外的展览设计布局的具体情况做出一些详细的问卷调查和分析,以此说明一些关于现今设计会展展览现状的发展变化。

以至于可以去全面去了解和分析研究它的重要性。

【关键词】会展设计;现状;趋势现如今因为信息时代科技的发展在不断的进步着,快速的发展着,国内与国外的会展展览设计主旨和视觉效果从而也会发生相对应的变化,因此也会出现许许多多的独特的特征;会展展览设计的特点更加看中在它的全面性、特殊性;在新技术手段的冲击和表达出的情感让欣赏的人尤为推崇这种感觉,无论你是通过何种会展展览形式,展览信息都是在传递会展展览成功的这一步。

一、什么是会展设计《辞源》对“展”字的注释为:舒也、开也、审也、视也。

即打开给别人看的意思,如展览,它是静态的被动的。

展览这一形式逐渐的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每种不同的展览方式的规范都是有很大的反差,展览它是一项较频繁出现的展览设计方式,根据国内跟国外的展览业绩平台上理解,展览被区分为单方面和整个方面。

单方面来说,会展是指展览和会议,如河南文化产业博览会、国外针织博览会等。

整个方面上来说,会展还包括各种节庆活动、体育赛事等,如2010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纪念活动等。

会展都是根据对它的了解、规划模式、展览需要的地方时间上的反差可以区分为整体性展览会、针对性展览会、世界性展览会、国外性展览会等。

按展览的动机和作用分,会展可以分为观赏型会展、教育性会展、推广型会展、交易型会展等;按展览主题和特性分,会展可分为综合型会展、专业型会展、命题型展和人文自然展;按展览的展示方式分类,会展可分为综合展览、实物展览、图片展览、演示展览等;按展览的参展地域分类,会展可分为地方展、全国展、区域性展、国际性展或出国展、国外展、国内展等;按展览的展览规划分类,会展可分为大型展、中型展、小型展或国际型展、国家型展、地方型展。

从ASTD年会看中国培训业的差距

从ASTD年会看中国培训业的差距

培训行业的规模化体现在2008年全美企业培训支出达到1340.7亿美元(ASTD2009年年度报告),占企业工资总额的2.24%.2008年人均培训费用到达1068美元,年人均培训时间为36.3小时。培训行业成为一个巨大的现代服务产业,促进美国企业不断创新、超越,这使得培训行业产生出一大批优秀的专业化机构,不断提高培训行业的服务水平和专业能力。
培训公司的专业化反映在大多数培训机构都是专业化机构,涵盖领导力开发、人才管理、销售培训、测评工具、标杆学习、职业发展、教练技术、变革管理、沟通技能、客户关系管理、e-Learning、项目管理、企业培训解决方案、培训评估、金融培训、软件模拟、组织发展、绩效管理等等数十个领域。例如,全球知名的领导力咨询与开发机构DDI,它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人才管理和领导力开发领域,通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领先的咨询培训机构。
2010年5月26日,在中央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确立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与此同时,国务院还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导提高人才发展水平,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相统性,“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第二,企业的培训负责人需要进一步提高职业化水平,成为真正的培训专家和各部门的业务伙伴,首席学习官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岗位。
一年一度的ASTD国际会议是全球培训业同行交流和学习的盛大聚会。会议旨在帮助参与者了解到国际培训与发展的最新趋势、业界最佳实践,以及世界一流的培训供应商的最新产品。迄今已举办了60多届。
2010年ASTD国际会议会展于5月16日-19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大会主题是:发现“你”的价值(FindYourValue)。全球70多个国家的9000多位培训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展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会展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会展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第一篇:会展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1.对展示设计中空间问题的初探2.展示设计的空间形态与意境传达3.商业空间动态展示设计方法的分析与应用4.现代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5.展示设计之专卖店的店面布置6.如何通过商品展示设计提高商业营销力的探讨7.数字化展示设计研究8.浅谈现代商业空间展示设计9.企业色彩在商业展会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10.虚拟展示设计研究11.城市规划展览馆展示艺术设计探析12.家具展览会展示设计初探13.浅析商业展览的程式与技巧14.浅析构架现代传媒展览中的艺术性与现代性15.中国发展会展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6.商业展览礼仪与企业形象浅析17.现代商业展示传统纹样应用18.虚拟商品三维展示系统的设计19.浅析构架现代传媒展览中的艺术性与现代性20.浅谈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21.会展、展览企业的目标市场选择策略22.论发达国家会展业对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借鉴23.浅析电子商务对会展业的影响24.会展视觉形象设计研究25.论会展设计中的空间处理26.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27.材料在会展设计中的重要地位28.大型会展场馆后续利用分析29.浅谈现代会展的展馆设计与城市规划30.论现代展示设计中信息的有效传播31.浅析展示设计中如何体现材料的环保意识32.展示设计与视觉艺术的最佳结合点33.展示设计中灯光的运用34.静态服装展示设计的研究35.橱窗陈列展示设计构成要素之探讨36.浅析视觉元素在现代展示空间中的运用37.展示——时尚奢侈品牌专卖店的展示设计研究38.私家菜馆中展示设计的初探39.符号与展示设计40.发达国家展览场馆运营管理模式及其启示41.商业展示设计项目的施工与管理42.网络展览会的优势研究43.构架现代传媒展览中的艺术性与现代性第二篇:2010级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范文)09级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2010级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说明:以下选题供参考,请运用管理学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根据选题方向选择具体的会展区域与组织进行基础理论或实证分析。

试论我国中小企业登记制度的完善

试论我国中小企业登记制度的完善

【 文章 摘要 】
中小企业 已成为我 国经济发展 的重 要 力量 , 文分析 了我 国的 中小企业 登 记 本 制度存在的不足 , 出的完善中小企业登 提 记制度的几点建议, 从而使我国的中下企 业顺利地进入市场,得到健康地 发展。 【 关键词】 中小企业;登记制度 ;完善
( )注重交易安全 , 二 忽视效率。我国 的中小企业 登记制度在价值趋 向上过于 向 交易安全倾斜 ,对效率有所忽视 。一是径 记过程 中所需审批和核准环节 过多 ,对商 事登记注册设置 了许多限制 ,使众多 中小 企 业 不 能进 入 市 场 。 二 是在 登 记 管 理 上 赋 予登记机关较大的 自由裁量权 ,使登记机 关不能及 时高效的进 行登记。 ( ) 三 登记规制法律法规存在漏洞 , 内
部 门预先许可的现象 。在 长期计划经济的 影 响下 ,行政 权力在 商事 登记 中极 度膨 胀。 这在我国现有商事登记制度 中极为明 显 。如在企业的设立方式上普遍采用许可
设立并辅之以特许设立 ,企业登记几乎变 成 行政上的营业许可 ,几乎不体现私法 功能 。建 议在商事登记法 中应借鉴英美法 的一些做法 ,中小企业设立方式上简化商 事登记程序 ,以申请、审查 、核准登记及 公告为基本的登记程序 ,限制和减少行政 审批的前置程序 。 ( ) 三 采用准则主义登记规制原则, 将 实质审查和形式审查相结合向形式审查转 变。在 《 商事登记法 和各类企 业实体法

、.Biblioteka 、、发展 ,0 4 ( ). 20,2 0
3 、探索会展教育创新之路。由于师资 和教材的局限, 现有的会展教育方式主要集 中于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轨,很难适应企业 需求。 ( )采用 “ 1 校企合作模式” ,使知名会

美国文化产业政策及其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美国文化产业政策及其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美国文化产业政策及其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启示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产业在各国经济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文化产业国家之一,其成功经验和政策对中国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探讨美国文化产业政策,并从中提取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二、美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特点1. 强调创意和创新美国文化产业政策强调创意与创新,鼓励艺术家和文化创作者的自由创作。

美国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并积极支持艺术和文化教育的发展。

2. 产业链完整与定制化美国的文化产业涵盖影视、音乐、出版、设计、游戏等多个领域,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政府依托产业链的优势,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各个环节的发展。

此外,美国政府还注重文化产业的定制化发展,根据各个领域的特点和需求,量身打造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3. 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际交流美国注重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如博物馆、艺术中心和表演场所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不仅为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场所,也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此外,美国政府积极推动文化交流,通过展览、节日等形式,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三、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启示1. 重视创意和创新力培养在文化建设中,中国应注重培养创意和创新力。

鼓励艺术家和创作者的自由创作,同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为创意产业的繁荣创造良好环境。

2. 发展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中国文化产业应发展完整的产业链,涵盖影视、音乐、出版、设计、游戏等多个领域,并促进各环节的协同发展。

政府可以依托产业链的优势,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3.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际交流中国政府应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场所。

同时,通过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跨国发展。

四、结论美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经验对中国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国应加强对创意和创新力的培养,发展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并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交流的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的会展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刘德艳,董藩教育经济与管理 2005-5-18随着会展业在全球的快速发展,会展教育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重视。

美国的会展教育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却异常迅速,已经颇具“领袖”风采。

如何借鉴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经验,发展高等会展教育,已经成为中国财经教育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美国会展教育的概况据统计,全球有150多所大学提供与会展管理相关的教育,美国大约占了一半,而且目前该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

在会展管理人员中,60%以上具有学士学位,其中近10%拥有硕士学位。

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师配备方面,美国也很有优势,且已成为重要的会展管理知识输出国之一。

1.多元化的教育主体美国的会展教育主要由高校、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咨询公司等组织承担。

其中,高校处于核心位置。

目前在美国开设会展专业或课程的主要院校有乔治·华盛顿大学、内华达大学、休斯敦大学、俄克拉何马州州立东北大学等75所高校。

其它像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咨询公司等也为会展从业人员提供技能性培训。

高等院校的学习以学位教育为主,一般不要求具有从业经验;而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咨询公司从事的是技能培训和在职培训,学员大多具有一定的从业经验。

美国高校基本上是在旅游管理或商务管理的基础上设置大型活动或会展管理专业。

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自1975年起开设了展览管理认证证书的学习课程,以期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2.多层次化的教育体系美国高校已经形成了与自己专业特色相适应的从一般职业资格认证教育到学士、硕士学位教育的多层次会展教育体系。

在美国,会展管理的提法一般是“事件管理”或“特殊事件管理”。

它不仅包括会议管理和展览管理,还涉及大型事件、体育事件、各种节庆甚至私人重要活动在内的事件管理。

会展管理专业一般设置在宾馆管理、旅游管理、接待礼仪、体育运动、休闲娱乐、艺术门类中。

在目前开设会展教育的高校中,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会展教育规模最大、课程体系最完整,学生不仅可以攻读学士学位,还可攻读硕士学位。

该校于1988年率先推出的特殊事件管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已得到全球20多所大学的认可。

还有许多大学的会展教育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并且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

3.实用化的课程设置美国会展教育的课程设置很实用。

在本科教育中,由于学科重点不同,各学校提供的课程体系也有所差异。

乔治·华盛顿大学开设的会展管理课程主要有:必修课4门(旅游和接待管理概论、运动和大型活动管理中的问题、运动和大型活动商业企业、运动和大型活动营销);选修课至少1门(在国际商务概论、国际营销管理、营销研究、公共关系等12门中选择)。

内华达大学开设的会展课程主要有:3门必修课(会议业概论、会议规划、贸易展览运营);选修课2门(在会展服务管理、会展设施管理、展示管理等5门中选择)。

而硕士学位教育则主要向学员提供带有研究特征的相关课程,如内华达大学主要向研究生提供会议管理战略、服务业金融分析、市场营销系统、人力资源和接待行为管理等课程。

美国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也高度重视应用性问题。

如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展览管理认证证书(CEM)的课程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材由专人编写,每两年更新一次。

必修课包括观众组织、展位分配、场地选择等7门;选修课包括招标和采购的开发、展览开发、住宿和运输等5门,可任选2门。

乔治·华盛顿大学大型活动管理资格证书(EMP)的考试课程设置则体现出初级的入门性的在职培训特点,4门必修课包括大型活动的最佳管理、大型活动协调、大型活动营销、风险管理,选修课则大型活动的礼宾、大型活动赞助、餐饮设计和协调等12门课程中任选3门。

4.多样化的教育途径美国会展教育的时间安排有多种,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宜的方式。

除了四年制的学士学位教育和两年制的硕士学位教育以外,还有一些两年制的社区学院也参与提供会展教育。

在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上,时间则更为灵活。

以乔治·华盛顿大学大型活动管理证书培训为例,它主要是对刚进入会展行业、工作经验不多的人员进行初级入门培训,无学期要求。

耗时最短的学员在6个月里学完了全部课程,耗时最长的则用了36个月。

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的展览管理认证证书课程学习要求学员在3年内学完7门必修课和2门选修课就行,耗时最短的记录是11个月,最长的则达24个月。

美国的高校还通过专业研讨会、书刊、VCD等方式为公众提供学习会展知识的机会。

此外,它们还通过远程教育向全球24个国家提供相关教育与培训。

乔治·华盛顿大学“特殊事件管理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获得了西班牙、摩洛哥等国家的认可。

目前全球约有20多所大学采用了该校的会展职业资格认证课程,通过远程教育对会展从业人员实行职业培训。

此外,美国高校的会展教育非常注重实践环节,许多高校在校园里建立模拟客房、餐饮设施,邀请会展业界人士为学生做讲座,并让学生实际参加会展活动,要求学生为学校的体育赛事寻求赞助商。

这些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大有益处。

二、美国会展教育对中国的启示随着北京“申奥”和上海“申博”的成功,会展业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现。

据中国贸促会的研究报告,在未来5~15年内,中国会展业年均增速将达到15~20%,预计2010年、2020年总收入将分别超过200亿元和1000亿元。

但是,中国的会展教育刚刚起步,无法满足会展经济的需要。

鉴于此,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就显得很有意义。

1.科学分析需求结构,实现供给的有效对接发展会展教育必须把握好人才需求的规模和层次,确保供给合理。

目前中国有会展从业人员100多万人,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其成长体现出典型的“师傅带徒弟”特点。

与美国相比,中国会展从业人员显得层次很低。

美国把会展管理人才划分为核心人才、辅助性人才与支持性人才三类。

在核心人才中,项目策划、营销和运营管理人才尤其重要。

他们在行业内层次最高,专业操作能力最强。

辅助性人才包括设计、搭建、运输、器材生产与销售等人才;支持性人才则包括高级翻译、旅游接待员等。

从中国的客观情况来看,会展支持性人才的培养已具有相对较长的历史,许多高校开设了外语、旅游管理专业,而且教育层次、方式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这使得支持性人才相对充裕,而会展核心人才和会展辅助性人才缺乏。

培养一批既有创新、策划能力又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会展中高级管理人才,可以增强中国会展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而培养一大批初、中级会展运营管理及操作人员,既可以满足目前会展行业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又能缓解就业压力。

2.多层次参与,完善会展教育体系要根据对会展管理人才需求的科学分析,完善会展教育体系。

借鉴美国的经验,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应形成职业培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五个层次。

教育部已批准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贸学院开设本科层次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但还不够,应考虑允许北京、广州等地的高校开设该专业。

从研究生教育层次上看,只是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了会展经济管理课程,这远远不够,应考虑先设立独立的方向,然后作为目录外专业独立招生,并应鼓励其它高校在此方面进行探索。

在职业培训方面,只有上海刚刚引入了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的展览管理认证证书考试,并开始实施“会展策划与实务”培训项目,但还处于摸索阶段。

其它培训项目很少,据悉只有中国展览馆协会和北京大学举办过“中国会展业高级培训班”,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举办过“会展策划与实务培训班”,中国贸促会举办过“赴德国展览管理培训班”,还有个别企业主办过诸如“企业参展专业知识培训班”等,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

目前中等会展管理职业教育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需要开展起来培养会展管理辅助人才。

3.面向行业,探索合作会展教育模式在构想的会展教育体系中,高校是核心,担负着学历与学位教育、科学研究、课程规划等任务,并具有管理模式输出、信息收集与加工等职能,承担着培养核心人才的任务。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承担操作业务培训工作,培养有实际操作技能的会展辅助性人才。

但是,不论高等教育还是中等职业教育,都应象美国那样,坚持合作办学,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

首先,要考虑与国外高等教育机构或权威的相关行业协会合作办学,特别是应考虑加强与美国同行的合作,以充分搜集行业信息。

中国要积极吸收美国面向世界的先进办学经验,同国际接轨。

还要争取参加国际会展业的行业组织,如国际会议协会、国际展览管理协会和国际会议观光局协会等。

其次,要考虑与国内行业协会加强合作。

美国这方面的经验也值得学习。

开设会展教育的院校应与会展行业协会一起就行业发展的有关问题开展研究,交流信息与统计数据,组织召开各种研讨会,并为会展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最后,还要与会展企业合作办学,探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途径。

企业可以帮助学校担负实践经验传授、案例教育工作。

学校要经常安排学生参加大型会展活动的策划、组织、管理、接待和服务活动,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保证要加强会展人才的培养,必须先有一个较强的师资队伍。

但是,中国高校目前专门投身于会展教育与科研的学者很少。

在已经开办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从事该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不仅人数少,而且均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的,专业理论积累不够,实践经验也很缺乏,会展教材找不到很合适的人撰写。

在其它正在筹办该专业的高校,情况更差。

由于学科历史极短,再加上认识上的偏差和学科的操作性特点,一些教师在职称评定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影响了师资队伍建设。

在2005年初教育部通报的不具备招生资格的一批高校和专业中,就涉及有的高校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要加强会展教育与科研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应给予相关人员到会展先进国家培训的机会,以便了解国外会展业最新发展状况、研究成果以及会展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支持相关人员到会展企业挂职锻炼;应对会展教材编写和出版给予资助;在科研项目立项、资助额度和研究时间保证方面,也要给予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