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性教学方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微探 (4)

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微探 (4)

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微探在当今社会,核心素养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

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在学术方面有所体现,还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界以及各行各业需要去探讨的问题。

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提升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多元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愿、建立合作学习机制。

一、多元化教学设计多元化教学设计是提升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

多元化教学设计体现了针对学生的差异化教学,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设计:1.多样化的艺术制作形式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多数情况下,老师会把注意力放在绘画技法的教学上。

然而,过于重视绘画技法教学,会让学生的创作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

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艺术体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艺术制作形式,如素描、水彩、立体等制作手法。

通过多种艺术制作形式的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个性进行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2.综合性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上,我们应该尽量注重综合性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可以在任务中发挥多方面的能力。

例如,设计一些以情境为背景的任务,让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同时也可以通过任务中的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在课程内容上,应该涵盖多方面的知识。

例如,设计一个关于世界名画的任务,让学生通过了解世界名画在艺术史上的背景,可以拓展学生的艺术知识面,从中领悟到艺术的内涵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质。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愿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愿,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理念,是提升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方法之一。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考验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跨学科融合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跨学科融合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跨学科融合近年来,教育界对于课程的综合性和多元性要求越来越高,跨学科融合成为了一种教学方法和模式。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跨学科融合也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跨学科融合的重要性与实践方法,并分析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促进作用。

一、跨学科融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跨学科融合是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通过整合学科资源,提升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综合性。

跨学科融合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深度思考能力。

此外,跨学科融合还具有以下重要性:1. 提升学习兴趣:跨学科融合可以将学生的学科知识运用到美术作品的创作中,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跨学科融合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学科理解: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科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跨学科融合实践方法1. 文学与美术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学作品进行美术创作,例如,学生可以根据经典童话故事中的场景,进行绘画,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2. 数学与美术结合:教师可以通过数学中的几何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构图和空间布局,既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又提升了他们的美术创作技巧。

3. 科学与美术结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并要求学生用美术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从而将科学与美术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4. 历史与美术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历史文化,通过绘画作品来展示和传达历史事件或文化符号的内涵,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三、跨学科融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促进作用跨学科融合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跨学科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多样多元:让美术作业评价走向有效

多样多元:让美术作业评价走向有效

多样多元:让美术作业评价走向有效美术作业评价一直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绘画水平和创作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美术作业评价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标准模糊、评价内容缺乏多样性等。

为了让美术作业评价走向更加有效,我们需要在评价方式、标准和内容上进行多样多元的改进。

一、评价方式多样化美术作业的评价方式通常包括老师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两种形式。

口头评价虽然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但往往缺乏客观性,容易受到老师个人喜好的影响。

书面评价虽然具有客观性,但在表达上往往比较单一,很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我们可以在评价方式上进行多样化的改进,比如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等方式,通过多方参与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创作水平和发展情况。

二、评价标准清晰化美术作业评价标准的清晰度直接影响着评价的有效性。

一些老师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往往只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来进行评价,缺乏可操作性和客观性。

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比如绘画技巧、构图设计、色彩运用等方面的评价标准,来指导老师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从而推动学生的艺术创作水平提高。

三、评价内容多元化美术作业评价内容往往只着眼于作品的表面看法,忽略了作品背后的意义和创作过程。

实际上,每个学生的绘画作品都是一个独特的创作过程,评价内容应该更加多元化,不仅包括作品的外在表现,还应该包括学生的创作动机、创作思路、创作过程等方面。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艺术的深度理解和探索。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化的方法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化的方法

233学习版艺术类教学,在近几年受到家长们的推崇,尤其是在幼儿小学阶段,既能陶冶孩子的情操学识,又能给孩子培养一个特长。

而作为艺术教学里起步简单,又被小朋友们所喜爱的就是美术了。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主要在于培养小孩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小孩美术素养和美术学习能力,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

小学阶段的教育中美术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能教授学生一定的美术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在于它是对学生美学上的启迪和修养的浸染。

教学方法,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法的总和,其中涵盖了理论、思想、概念、知识、方法等诸多因素。

找到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的方法,才能提升小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小学美术阶段的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掘孩子潜能的重要方式。

现在的教学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和变化,在美术课程的教学当中,也越发注重孩子的天性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规范专业的美术知识,但同时也框住了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从小学美术教学角度出发,美术教学其实无处不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形成对美术最初的了解,比如家里的装饰,路边的墙画,课本里的图画等等,小学美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需要非常注意引导的,从专业的角度为孩子构建美术的框架,从意识的角度为孩子形成美术的深层思想。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化的方法和策略(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兴趣的培养要先于知识的传授,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最为重要的一种学习动机,如果缺少了兴趣的支撑,教学的效果必然不会理想。

因此,要想有效的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教师首先要培养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这样才能在兴趣的驱动下促进学生的学习。

至于如何培养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在此提出自己的几点方法。

其一,是利用小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特点,在进行儿童画教学的过程中,有机的和游戏进行结合,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参与的兴趣,更能够体现寓教于乐的理念。

多元化评价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运用的研究

多元化评价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运用的研究

多元化评价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运用的研究作者:李俞漫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7年第01期【摘要】多元化评价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评价的多元系统评价,反映在评价的内容、过程、方式、方法、手段及其管理等环节的多样性。

【关键词】多元化评价美术课堂【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1-039-01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

激励性评价语言的核心在于激励情感,让学生唤起自信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积极投入学习活动,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

多元化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和调节作用,多元化评价也是完整课程结构的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那么,在小学美术课堂该如何运用多元化评价,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以下探索。

一、转变评价观念,重视多元化评价在当前,不同国家和地区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并对评价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现在各国评价改革的趋势是:从过分强调学业成绩,转向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注重评价的量化转向强调对质的变化的描述;评价的目标从鉴定、选拔、转向导向、激励与调控;评价的主体从单向性转向多向性和交互性;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和发展性。

由此可见,美术课的课堂评价是课程的核心环节,是保证美术课程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多元化评价在美术课程中具有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积极导向的综合功能。

而很多一线教师在艺术教学中还存在着虎头蛇尾的现象,在课堂过程的设计中有评价的环节,通常都会草草结束。

这就需要我们美术教师转变评价观念:美术课评价理念应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学科评价有本质的变化。

而在评价功能上,要改变以往鉴定、选拨的评价倾向,要改变“像不像”、“技能性”等单一化评价标准,从学生的艺术能力、人文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等多角度进行评价。

为什么多元化教学对学生有益

为什么多元化教学对学生有益

为什么多元化教学对学生有益多元化教学是指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水平,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多元化教学在现代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因为它对学生有益处多多。

首先,多元化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学习风格、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学习,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比如,对于视觉学习者可以通过图表、图片等视觉元素来加强教学效果;对于听觉学习者可以通过讲解、演示来提供更直观的教学体验。

多元化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其次,多元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例如,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教学更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接触和处理各种信息,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此外,多元化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在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项目研究等形式进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能够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知识深化。

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和合作,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观点和想法,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最后,多元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态度,提高他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多元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为将来的人生发展做好准备。

总之,多元化教学对学生有益处多多。

它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合作和交流,以及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索和运用多元化教学的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创设多元评价方法 提高美术教学评价的信度与效度

创设多元评价方法    提高美术教学评价的信度与效度

创设多元评价方法提高美术教学评价的信度与效度舟山市普陀区六横中心小学郑红芬[摘要]美术作业时可以提出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具体标准。

分几个不同的阶层或者不同的梯度去要求学生。

不同的学生可采取不同表现手段与形式,重视对其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标准梯度手段形式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作业评价是完整课程结构的组成部分,对孩子画画的进步和热爱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也是促进课程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有助师生发现问题,共同提高。

也能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美术潜能,展现孩子们的才华与思想情感。

一、注重美术活动表现性评价1、巧借学生实践操作反馈点评,培养正确技能学生自主的或者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美术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巡视观察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表现,用记录、访谈、录像、录音、摄影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信息。

对学生作品形成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评价。

可以是学生在完成作品中的动作不规范,也可以是完成作品中出现的难点,还可以是小组如何协作的问题。

比如一个老师在上公开课《藏书票》时,教师开始并不讲授用刀的姿势,在学生亲自探索实践,用刀雕刻橡皮砖时,发现有的学生握刀姿势有可能伤着自己,教师边巡视课堂边用数码相机把学生不正确的握刀姿势拍了下来,然后放到幻灯片上进行反馈,纠正学生用刀的错误。

这种来自现场的照片更有反观效能,对学生来说,印象也比较深刻。

又比如另一位老师在上手工《剪拉花》时,孩子们有的剪得方法不对,有的剪得不够深,有的剪的不够密,有的剪得非常好,教师及时地把四张照片放到幻灯片上。

让学生甄别,哪一张是正确的,结果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明了应该怎样剪才是正确的,很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

(图1—1)图1—1孩子们作业中出现的四种代表性的拉花2、关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的评价,创导安静、思考的氛围美术教育必须“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其中情感功能是美术的一个基本特征,情感性是美术教育的不可或缺和割舍不断的一部分,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蹲下身去,通过巡视观察孩子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行为。

浅谈多元化在儿童美术教学的融合运用

浅谈多元化在儿童美术教学的融合运用

愉快教 学就是在教 与学的过程 中让 学生轻松
愉快地 学 习、 思考 , 学生在愉 快的学 习环境 中轻 让
松地获得知识。关于愉快教 学法, 很多教 育家和理 论家都发表 过精辟的见解 , 如我 国古代教 育家孔 子
就说过 :知之者不知好之者 ,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这 里 所 说 的 “ ” “ ” 是 一种 兴 趣 和 愉 悦 的 心 好 与 乐 就 理 。 古 罗 马 美 学 家 贺 拉 斯 更 是 明 确 提 出 “ 教 于 寓 乐 ” 理 论 , 刻 地 揭 示 了 “ ” “ ” 辩 证 关 的 深 教 与 乐 的
科 的 , 多元 的 、 体 的 、 即 立 融合 的信 息 , 而不 应 该 是 单 纯 的 一 堂课
学 科 知识 相 互渗 透 的教 育 中 完成 的 。 美术 和 其 他 学科 是 相 互 影 响 、 互 渗 相 透 的 , 元教 育 思 想是 儿 童 美术 教 育教 学发 展 的 基础 。每 一 位 美 术教 师 对 多 当今 时代 多元 教 育 思 想 的 学 习程 度 是 制 约 其教 学发 展 的 关键 。尽 可 能地 学 习 多元 教 育 思 想 , 儿 童 美术教 育教 学服 务 , 美 术教 师 极 其 重 要 的 工 为 是 作 。把 关术 学科 和 其 他 学 科 结 合 起 来 更 能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 只有 抓
为“ 放 式 ” 堂 。 开 课

间、 比例关 系时, 师采用拓 扑数学 区域概念 引导学生理解。学 教 生 可 以从 一件 件教具 的 区域 关系上体会 数 学概 念 的美 感 , 又可 从 各种器 物本身 的造 型 、 色彩 中获得美 感。教 师应将不 同层次
的解释 、 问、 提 举例 、 演示结合起 来 , 学生 的审美满足 由此产 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第10期
PopularScience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上接第89页)参考文献:
[1]沈高峰.基于职业岗位的高职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探索[J]
计算机时代,2015,01:69-71+74
[2]邱家彩,熊安胜,罗易.基于“理实一体化”的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方农机,2016,02:67-68[3]杨艳峰.艺术设计理实一体化专业实训室建设思路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3:247-248
美术是一门塑造学生具有艺术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提升他们鉴赏美的能力。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而言还处于启蒙时期,这一阶段主要是启发学生的审美认知,培养他们的创作和构思能力。

但是,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过于呆板,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在沉闷的环境中很难对美术产生兴趣。

因此,采用多元性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美术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多元性教学方法对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的是多元化、全方面的人才,而多元性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创作能力和审美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它的重要性体现为:首先,启迪认知,提升身心素质。

培养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道德教育亦很重要。

小学美术教学可以间接的传输道德观念,提升他们的身心素养和认知力。

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中,有许多名师画匠的美术作品体现着社会道德教诲,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熏陶,启迪了自身的社会认知。

其次,增强创作实践能力。

多元性的教学方法增加了学生们动手创作的机会,这样能够更加直观的进行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创作能力。

只有将美术知识完全运用到具体的创作中,才可以体现出美术的美,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够帮助他们将知识化作作品,增强自身的创作能力。

最后,启发创新能力和审美素质。

多元性的教学方法能够改变传统古板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不被禁锢在条条框框里。

教师利用多元性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发挥出学生的天性,挖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作出一幅幅优秀的美术作品,从而形成极高的审美素养。

二、小学美术教学多元性教学方法的构建多元性教学为小学美术提供了更有趣味的课堂,学生也能够在其中享受到各种乐趣,构建多元性教学方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必然要求,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多元性的教学方法要注重学生接受和吸收知识的能力,利用
现代化的方法,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个人内在潜力,
开发他们的审美认知能力,因此,可以将更多现代教育思想融入到
小学美术课堂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实施:
一方面,以往的美术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采用讲授方式开展
教学,不太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主动性,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
相应的调整。

但是,在教学中还应当以教材课本为基础,教师在讲
课过程中应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这样才能明白学生是
否能够适应教学的难易度。

教师同学生相互交流还可以营造舒适
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

另一方面,美术教师可以采用观摩法授课。

在课堂上,教师选
择一些名师的画作,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
观摩。

观摩名师的画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习名师的创作
思维,挖掘自身的新想法,刺激他们的创作灵感。

观摩学生的作品,
大家共同学习和改正,有助于学生创作技能和审美素养的提升。

(二)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
在多元性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将美术
知识转变为自身的内涵修为,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教师要采用各
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来展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内心修为和审美
素养,这是开展美术教学的价值所在。

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工具来进行授课。

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进入到了小学课堂,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
多媒体工具,给学生们观看优秀的美术作品,在观看过程中将课本
上的美术知识融合到作品中,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

同时,教师还
可以利用报纸、泡沫、鸡蛋壳等当作是美术创作的工具,改变传统
的用白纸和画笔创作的单一性,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

另一方面,注重教学的语言魅力以及调整课堂上的时间安排。

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征,美术教师应当利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来表
述教学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消化。

此外,教师要注意调
整自己的教学时间,只有合理的时间安排才可以达到学习效果的
最优化。

讲授专业知识的时间不宜过长,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
思考和创作,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和审
美素质的重要学科。

它能够启迪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形成良好的道
德素质,增加学生的创作实践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提
升自己的审美素质。

因此,教师一定要采用多元性的教学方法,促
进学生多元化的发展,成为一名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1]白文俊.多元美术教育开创“五彩缤纷”新时代———浅谈小学美术多元文化创新教育的渗透[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8)[2]马云.小学美术课堂教师示范的多元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4(04)多元性教学方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顾菊芳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江苏省215600)
摘要:多元性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启迪认知,提升身心素质,启发创新能力和审美素质,从而增强创作实践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现代化的方法,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利用多种工具进行授课,注重教学的语言魅力以及调整课堂上的时间安排。

关键词:多元性教学;小学;美术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6)10-032-001
!!!!!!!!!!!!!!!!!!!!!!!!!!!!!!!!!!!!!!!!!!!!!!!!
32--DOI:10.16728/ki.kxdz.2016.10.0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