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2-1学案-分节式1
2020秋高中数学人教版2-1学案:1.1.1命题含解析

2020秋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学案:1.1.1命题含解析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有一次在魏玛公园散步.当他走在一条仅能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时,迎面走来了一位曾经把歌德的所有作品都贬得一文不值的文艺批评家.那位批评家站在歌德的对面,傲慢地说:“对一个傻子,我绝不让路." “我却正好相反."歌德边说边微笑着站到了一边.顿时,那位批评家满脸通红,羞得无地自容.这里反映的就是常用逻辑用语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涉及一些逻辑上的问题.无论是进行思考、交流,还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正确地运用逻辑用语表达自己的思维,需要对一些命题进行判断和推理.因此,正确地使用逻辑用语是现代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本章我们将学习常用逻辑用语,体会逻辑用语在表述和论证中的作用.学习目标1.了解命题的概念,会判断命题的真假.2.通过生活和数学中的丰富实例,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3.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且”“或"“非”的含义.4.能够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5.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6.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本章重点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应用.本章难点必要条件的含义;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否定.1。
1命题及其关系1。
1。
1命题自主预习·探新知情景引入中国古代伟大的逻辑学家公孙龙提出过一个命题:白马非马.对于一般人来说,“白马是马”就如同说“苹果是水果”一样清楚明白,怎么可能“白马非马”呢?孔子的六世孙孔穿,为了驳倒公孙龙的主张,找上门去辩论,结果公孙龙说:“如果白马是马,那么黑马也是马,因此就有白马是黑马,也就是说白等于黑.像你这样黑白不分,我不值得和你辩论.”孔穿几句话就败下阵来.公孙龙在这里正是运用了逻辑推理才将这个错误的命题“证明”了,它的破绽在哪里呢?新知导学命题及相关的概念(1)定义:用__语言、符号或式子__表达的,可以__判断真假__的陈述句.(2)分类:①真命题:判断为__真__的语句;②假命题:判断为__假__的语句.(3)形式:命题的结构形式是“__若p,则q__”,其中__p__是命题的条件,__q__是命题的结论.预习自测1.下列语句中,命题的个数是(C)①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②请起立;③单位向量的模为1;④你是高二的学生吗?A.0B.1C.2D.3[解析]由命题的定义知,语句①③能判断真假,所以是命题,故选C.2.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D)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吗?B.在线段AB上任取一点C.作∠A的平分线AMD.两个锐角的和大于直角[解析]两个锐角的和大于直角是一个假命题,A、B、C都不能判断真假.3.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C)A.log24=2B.直线x=0的倾斜角是错误!C.若|a|=|b|,则a=bD.若直线a⊥平面α,直线a⊥平面β,则α∥β[解析]由|a|=|b|得a与b的模相等,但方向不定,故a与b不一定相等,故选C.4.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A.若错误!=错误!,则x=y B.若x2=1,则x=1C.若x=y,则错误!=错误!D.若x〈y,则x2〈y2[解析]B中,若x2=1,则x=±1;C中,若x=y<0,则x与错误!无意义;D中,若x=-2,y=-1,满足x〈y,但x2〉y2,故选A.5.把命题“函数f(x)=sin x是奇函数”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是__若一个函数是f(x)=sin x,则该函数是奇函数__。
人教版数学高二数学人教A版选修2-1学案第一课时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2.2.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第一课时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预习课本P43~47,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椭圆有哪些几何性质?什么叫做椭圆的中心、顶点、长轴与短轴?2.什么是椭圆的离心率?随着离心率的变化椭圆的形状有何变化?[新知初探]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焦点的位置焦点在x轴上焦点在y轴上图形标准方程x2a2+y2b2=1(a>b>0)y2a2+x2b2=1(a>b>0) 范围-a≤x≤a且-b≤y≤b -b≤x≤b且-a≤y≤a 顶点A1(-a,0),A2(a,0),B1(0,-b),B2(0,b)A1(0,-a),A2(0,a),B1(-b,0),B2(b,0) 轴长长轴长=2a,短轴长=2b焦点F1(-c,0),F2(c,0)F1(0,-c),F2(0,c) 焦距|F1F2|=2c对称性对称轴x轴和y轴,对称中心(0,0)离心率e =ca(0<e <1) [小试身手]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长轴长等于a ( )(2)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a -c ( ) (3)椭圆的离心率e 越小,椭圆越圆( ) 答案:(1)× (2)√ (3)√2.椭圆25x 2+9y 2=225的长轴长、短轴长、离心率依次是( ) A .5,3,45B .10,6,45C .5,3,35D .10,6,35答案:B3.若椭圆x 2a 2+y 2=1的焦点在x 轴上,长轴长是短轴长的两倍,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A .32B .12C .22D .52 答案:A4.若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x 2m +y 22=1的离心率为12,则m 的值为________.答案:32由标准方程研究几何性质[典例] [解] 椭圆方程变形为x 29+y 24=1,∴a =3,b =2,∴c =a 2-b 2=9-4=5.∴椭圆的长轴长和焦距分别为2a =6,2c =25, 焦点坐标为F 1(-5,0),F 2(5,0),顶点坐标为A 1(-3,0),A 2(3,0),B 1(0,-2),B 2(0,2), 离心率e =c a =53.求椭圆的性质时,应把椭圆化为标准方程,注意分清楚焦点的位置,这样便于直观地写出a ,b 的数值,进而求出c ,求出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的长、离心率、焦点和顶点的坐标等几何性质.[活学活用]已知椭圆C 1:x 2100+y 264=1,设椭圆C 2与椭圆C 1的长轴长、短轴长分别相等,且椭圆C 2的焦点在y 轴上.(1)求椭圆C 1的长半轴长、短半轴长、焦点坐标及离心率; (2)写出椭圆C 2的方程,并研究其性质.解:(1)由椭圆C 1:x 2100+y 264=1可得其长半轴长为10,短半轴长为8,焦点坐标(6,0),(-6,0),离心率e =35;(2)椭圆C 2:y 2100+x 264=1,性质:①范围:-8≤x ≤8,-10≤y ≤10; ②对称性:关于x 轴、y 轴、原点对称;③顶点:长轴端点(0,10),(0,-10),短轴端点(-8,0),(8,0); ④焦点:(0,6),(0,-6); ⑤离心率:e =35.利用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典例] (1)长轴长是10,离心率是45;(2)在x 轴上的一个焦点与短轴两个端点的连线互相垂直,且焦距为6. [解] (1)设椭圆的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或y 2a 2+x 2b 2=1(a >b >0). 由已知得2a =10,a =5. 又∵e =c a =45,∴c =4.∴b 2=a 2-c 2=25-16=9.∴椭圆方程为x 225+y 29=1或y 225+x 29=1.(2)依题意可设椭圆方程为x 2a 2+y 2b2=1(a >b >0).如图所示,△A 1FA 2为一等腰直角三角形,OF 为斜边A 1A 2的中线(高),且|OF |=c ,|A 1A 2|=2b ,则c =b =3, a 2=b 2+c 2=18,故所求椭圆的方程为x 218+y 29=1.(1)利用椭圆的几何性质求标准方程通常采用待定系数法.(2)根据已知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思路是“选标准,定参数”,即先明确焦点的位置或分类讨论.一般步骤是:①求出a 2,b 2的值;②确定焦点所在的坐标轴;③写出标准方程.[活学活用]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长轴长是短轴长的5倍,且过点A (5,0). (2)离心率e =35,焦距为12.解:(1)若椭圆焦点在x 轴上,设其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由题意得⎩⎪⎨⎪⎧ 2a =5×2b ,25a 2+0b 2=1,解得⎩⎪⎨⎪⎧a =5,b =1.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5+y 2=1;若焦点在y 轴上,设其标准方程为y 2a 2+x 2b 2=1(a >b >0),由题意,得⎩⎪⎨⎪⎧2a =5×2b ,0a 2+25b 2=1,解得⎩⎪⎨⎪⎧a =25,b =5.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625+x 225=1.综上所述,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5+y 2=1或y 2625+x 225=1.(2)由e =c a =35,2c =12,得a =10,c =6,则b 2=a 2-c 2=64.当焦点在x 轴上时,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00+y 264=1;当焦点在y 轴上时,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100+x 264=1.综上所述,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x 2100+y 264=1或y 2100+x 264=1.求椭圆的离心率[典例] 设椭圆C :x a 2+y b 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P 是C 上的点,PF 2⊥F 1F 2,∠PF 1F 2=30°,则C 的离心率为( )A .36B .13C .12D .33[解析] 法一:由题意可设|PF 2|=m ,结合条件可知|PF 1|=2m ,|F 1F 2|=3m ,故离心率e =c a =2c 2a =|F 1F 2||PF 1|+|PF 2|=3m 2m +m =33.法二:由PF 2⊥F 1F 2可知P 点的横坐标为c ,将x =c 代入椭圆方程可解得y =±b 2a ,所以|PF 2|=b 2a .又由∠PF 1F 2=30°可得|F 1F 2|=3|PF 2|,故2c =3·b 2a ,变形可得3(a 2-c 2)=2ac ,等式两边同除以a 2,得3(1-e 2)=2e ,解得e =33或e =-3(舍去). [答案] D[一题多变]1.[变条件]若将本例中“PF 2⊥F 1F 2,∠PF 1F 2=30°”改为“∠PF 2F 1=75°,∠PF 1F 2=45°”,求C 的离心率.解:在△PF 1F 2中,∵∠PF 1F 2=45°,∠PF 2F 1=75°, ∴∠F 1PF 2=60°,设|PF 1|=m ,|PF 2|=n ,|F 1F 2|=2c ,椭圆的长轴长为2a ,则在△PF 1F 2中, 有m sin 75°=n sin 45°=2csin 60°, ∴m +n sin 75°+sin 45°=2csin 60°,∴e =c a =2c 2a =sin 60°sin 75°+sin 45°=6-22. 2.[变条件,变设问]若将本例中“PF 2⊥F 1F 2,∠PF 1F 2=30°”改为“C 上存在点P ,使∠F 1PF 2为钝角”,求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解:由题意,知c >b ,∴c 2>b 2. 又b 2=a 2-c 2,∴c 2>a 2-c 2, 即2c 2>a 2. ∴e 2=c 2a 2>12,∴e >22. 故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22,1.求椭圆离心率及范围的两种方法(1)直接法:若已知a ,c 可直接利用e =ca 求解.若已知a ,b 或b ,c 可借助于a 2=b 2+c 2求出c 或a ,再代入公式e =ca 求解.(2)方程法:若a ,c 的值不可求,则可根据条件建立a ,b ,c 的关系式,借助于a 2=b 2+c 2,转化为关于a ,c 的齐次方程或不等式,再将方程或不等式两边同除以a 的最高次幂,得到关于e 的方程或不等式,即可求得e 的值或范围.层级一 学业水平达标1.椭圆以两条坐标轴为对称轴,一个顶点是(0,13),另一个顶点是(-10,0),则焦点坐标为( )A .(±13,0)B .(0,±10)C .(0,±13)D .(0,±69)解析:选D 由题意知椭圆焦点在y 轴上,且a =13,b =10,则c =a 2-b 2=69,故焦点坐标为(0,±69).2.若椭圆的两个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构成一个正三角形,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12B .32 C .34D .64解析:选A 依题意,△BF 1F 2是正三角形,∵在Rt △OBF 2中,|OF 2|=c ,|BF 2|=a ,∠OF 2B =60°, ∴cos 60°=c a =12,即椭圆的离心率e =12,故选A .3.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与椭圆x 225+y 216=1有相同的长轴,椭圆x 2a 2+y 2b 2=1的短轴长与椭圆y 221+x 29=1的短轴长相等,则( ) A .a 2=25,b 2=16 B .a 2=9,b 2=25C .a 2=25,b 2=9或a 2=9,b 2=25D .a 2=25,b 2=9解析:选D 因为椭圆x 225+y 216=1的长轴长为10,焦点在x 轴上,椭圆y 221+x 29=1的短轴长为6,所以a 2=25,b 2=9.4.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左焦点为F ,右顶点为A ,点B 在椭圆上,且BF ⊥x轴,直线AB 交y 轴于点P .若AP =2PB ,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A .32B .22C .13D .12解析:选D ∵AP =2PB ,∴|AP |=2|PB |. 又∵PO ∥BF ,∴|PA ||AB |=|AO ||AF |=23,即a a +c =23,∴e =c a =12.5.椭圆mx 2+ny 2+mn =0(m <n <0)的焦点坐标是( ) A .(0,±m -n ) B .(±m -n ,0) C .(0,±n -m )D .(±n -m ,0)解析:选C 化为标准方程是x 2-n +y 2-m =1,∵m <n <0,∴0<-n <-m .∴焦点在y 轴上,且c =-m -(-n )=n -m . 6.椭圆x 24+y 2m =1的离心率为12,则m =________.解析:当焦点在x 轴上时,4-m 2=12⇒m =3; 当焦点在y 轴上时,m -4m=12⇒m =163. 综上,m =3或m =163. 答案:3或1637.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离心率为55, 且过P (-5,4),则椭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e =c a =55,∴c 2a 2=a 2-b 2a 2=15, ∴5a 2-5b 2=a 2即4a 2=5b 2.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a 2+5y 24a 2=1(a >0),∵椭圆过点P (-5,4),∴25a 2+5×164a 2=1. 解得a 2=45.∴椭圆方程为x 245+y 236=1. 答案:x 245+y 236=18.设F 1,F 2分别为椭圆x 23+y 2=1的左,右焦点,点A ,B 在椭圆上,若1F A =5F B 2,则点A 的坐标是________.解析:设A (m ,n ).由1F A =5F B 2,得B ⎝ ⎛⎭⎪⎫m +625,n 5.又A ,B 均在椭圆上,所以有⎩⎪⎨⎪⎧m 23+n 2=1,⎝ ⎛⎭⎪⎫m +62523+⎝⎛⎭⎫n 52=1,解得⎩⎪⎨⎪⎧ m =0,n =1或⎩⎪⎨⎪⎧m =0,n =-1,所以点A 的坐标为(0,1)或(0,-1). 答案:(0,1)或(0,-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C 的中心为原点,焦点F 1,F 2在x 轴上,离心率为22,过点F 1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且△ABF 2的周长为16,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解:设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2=1(a >b >0).由e =22知c a =22,故c 2a 2=12,从而a 2-b 2a 2=12,b 2a 2=12.由△ABF 2的周长为|AB |+|BF 2|+|AF 2|=|AF 1|+|AF 2|+|BF 1|+|BF 2|=4a =16,得a =4,∴b 2=8.故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16+y 28=1.10.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右顶点是A (a,0),其上存在一点P ,使∠APO =90°,求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解:设P (x ,y ),由∠APO =90°知,点P 在以OA 为直径的圆上,圆的方程是⎝⎛⎭⎫x -a 22+y 2=⎝⎛⎭⎫a 22.∴y 2=ax -x 2.①又P 点在椭圆上,故x 2a 2+y 2b2=1.②把①代入②化简,得(a 2-b 2)x 2-a 3x +a 2b 2=0,即 (x -a )[(a 2-b 2)x -ab 2]=0,∵x ≠a ,x ≠0, ∴x =ab 2a 2-b 2,又0<x <a ,∴0<ab 2a 2-b 2<a ,即2b 2<a 2. 由b 2=a 2-c 2,得a 2<2c 2,∴e >22. 又∵0<e <1,∴22<e <1. 层级二 应试能力达标1.椭圆x 225+y 29=1与x 29-k +y 225-k =1(0<k <9)的关系为( )A .有相等的长轴长、短轴长B .有相等的焦距C .有相同的焦点D .有相同的顶点 解析:选B c 21=25-9=16,c 22=(25-k )-(9-k )=25-9=16,所以两椭圆有相等的焦距.故选B .2.过椭圆x 24+y 23=1的焦点的最长弦和最短弦的长分别为( )A .8,6B .4,3C .2, 3D .4,2 3解析:选B 过椭圆焦点的最长弦为长轴,其长度为2a =4;最短弦为垂直于长轴的弦,因为c =1,将x =1代入x 24+y 23=1,得124+y 23=1,解得y 2=94,即y =±32,所以最短弦的长为2×32=3.故选B .3.与椭圆9x 2+4y 2=36有相同焦点,且短轴长为2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A .x 22+y 24=1B .x 2+y 26=1 C .x 26+y 2=1D .x 28+y 25=1解析:选B 椭圆9x 2+4y 2=36可化为x 24+y 29=1,可知焦点在y 轴上,焦点坐标为(0,±5),故可设所求椭圆方程为y 2a 2+x 2b 2=1(a >b >0),则c =5.又2b =2,即b =1,所以a 2=b 2+c 2=6, 则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y 26=1. 4.(全国丙卷)已知O 为坐标原点,F 是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焦点,A ,B 分别为C 的左、右顶点.P 为C 上一点,且PF ⊥x 轴.过点A 的直线l 与线段PF 交于点M ,与y 轴交于点E .若直线BM 经过OE 的中点,则C 的离心率为( )A .13B .12C .23D .34解析:选A 如图所示,由题意得A (-a,0),B (a,0),F (-c,0). 设E (0,m ), 由PF ∥OE ,得|MF ||OE |=|AF ||AO |, 则|MF |=m (a -c )a .①又由OE ∥MF ,得12|OE ||MF |=|BO ||BF |,则|MF |=m (a +c )2a.② 由①②得a -c =12(a +c ),即a =3c , ∴e =c a =13.故选A . 5.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A ,B 分别为椭圆的左顶点和上顶点,F 为右焦点,且AB ⊥BF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解析:在Rt △ABF 中,|AB |=a 2+b 2,|BF |=a ,|AF |=a +c ,由|AB |2+|BF |2=|AF |2,得a 2+b 2+a 2=(a +c )2.将b 2=a 2-c 2代入,得a 2-ac -c 2=0,即e 2+e -1=0,解得e =-1±52. 因为e >0,所以e =5-12. 答案:5-12 6.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为20,短轴长为16,则椭圆上的点到椭圆中心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a =10,b =8,不妨设椭圆方程为x 2100+y 264=1,其上的点M (x 0,y 0),则|x 0|≤a =10,|y 0|≤b =8,点M 到椭圆中心的距离d =x 20+y 20.因为x 20100+y 2064=1,所以y 20=64⎝⎛⎭⎫1-x 20100=64-1625x 20,则d =x 20+64-1625x 20= 925x 20+64,因为0≤x 20≤100,所以64≤925x 20+64≤100,即8≤d ≤10. 答案:[8,10]7.已知椭圆x 2+(m +3)y 2=m (m >0)的离心率e =32,求实数m 的值及椭圆的长轴长和短轴长,并写出焦点坐标和顶点坐标.解:椭圆方程可化为x 2m +y 2m m +3=1,由m -m m +3=m (m +2)m +3>0,可知m >m m +3,所以a 2=m ,b 2=m m +3,c =a 2-b 2= m (m +2)m +3, 由e =32,得 m +2m +3=32,解得m =1. 于是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y 214=1, 则a =1,b =12,c =32. 所以椭圆的长轴长为2,短轴长为1;两焦点坐标分别为⎝⎛⎭⎫-32,0,⎝⎛⎭⎫32,0;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1,0),(1,0),⎝⎛⎭⎫0,-12,⎝⎛⎭⎫0,12.8.设F 1,F 2分别是椭圆E :x 2a 2+y 2b2=1(a >b >0) 的左、右焦点,过点 F 1的直线交椭圆 E 于 A ,B 两点,|AF 1|=3|F 1B |.(1)若|AB |=4,△ABF 2 的周长为16,求|AF 2|;(2)若cos ∠AF 2B =35,求椭圆E 的离心率. 解:(1)由|AF 1|=3|F 1B |,|AB |=4,得|AF 1|=3,|F 1B |=1.因为△ABF 2的周长为16,所以由椭圆定义可得4a =16,|AF 1|+|AF 2|=2a =8. 故|AF 2|=8-3=5.(2)设|F 1B |=k ,则k >0且|AF 1|=3k ,|AB |=4k . 由椭圆定义可得,|AF 2|=2a -3k ,|BF 2|=2a -k . 在△ABF 2中,由余弦定理可得,|AB |2=|AF 2|2+|BF 2|2-2|AF 2|·|BF 2|·cos ∠AF 2B ,即(4k )2=(2a -3k )2+(2a -k )2-65(2a -3k )·(2a -k ). 化简可得(a +k )(a -3k )=0,而a +k >0,故a =3k . 于是有|AF 2|=3k =|AF 1|,|BF 2|=5k .因此|BF 2|2=|F 2A |2+|AB |2,可得F 1A ⊥F 2A ,故△AF 1F 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c =22a ,所以椭圆E 的离心率e =c a =22.。
初中数学选修2-1全套教案

初中数学选修2-1全套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数列及其性质,掌握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2. 掌握数列的求和公式,能够计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列的知识,解决与数列相关的问题;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数列的概念与性质- 数列的定义及常见表示方法;-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 数列的通项公式及特点。
第二课时:等差数列与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等差数列问题。
第三课时:等比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等比数列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性质及公式;2.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练、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3. 归纳法:引导学生总结数列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4. 合作研究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练,检验学生对数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随堂进行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3. 布置作业并及时批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4. 定期进行阶段性考试,检验学生的研究成果。
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数学选修2-1》;2. 板书:数列的概念、性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
参考资料1. 《初中数学选修2-1教材辅导书》;2. 同步练册。
以上为初中数学选修2-1全套教案的内容安排,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新编人教A高中数学选修2-1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全册导学案目录1.1.1命题及其关系1.1.2四种命题的关系1.2.1充分条件1.2.2充要条件1.3.1逻辑联结词11.3.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2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2.1.1曲线与方程(1)学案2.1.2曲线与方程(2)学案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学案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学案2.2.2椭圆及其简单几何性质(1)学案2.2.2椭圆及其简单几何性质(2)学案2.3.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学案2.3.2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1)学案2.3.2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2)学案2.4.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1)2.4.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2)2.5曲线与与方程学案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复习学案3.1.1 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算3.1.2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3.1.3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3.1.4 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3.1.5 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利用向量方法求距离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三--利用向量方法求角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平行与垂直关系的向量证法§1.1.1 命题及四种命题一.自主学习预习课本2—6页完成下列问题1、命题:;2、真命题:假命题:。
3、命题的数学形式:。
4、四种命题:。
(1)互逆命题:。
(2)互否命题:。
(3)互为逆否命题:。
注意:数学上有些命题表面上虽然不是“若p,则q”的形式,但可以将它的表述作适当的改变,写成“若p,则q”的形式,从而得到该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二、自主探究:〖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3)2小于或等于2;(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x<;(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5)215>(7)明天下雨;(8)312〖例2〗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全套教案

选修 2—1 教案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及其关系1.1.1命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 q”的形式;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三)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2.思考、分析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1)若直线 a∥ b,则直线 a 与直线 b 没有公共点.(2) 2+4=7.(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若x2=1, 则 x=1.(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6)3能被2整除.3.讨论、判断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
其中( 1)( 3)( 5)的判断为真,( 2)( 4)( 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4.抽象、归纳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 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5.练习、深化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 a 是素数,则是 a 奇数.(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5)( 2)2=-2.(6) x>15.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两点:第一是“陈述句” ,第二是“可以判断真假”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均不是命题.解略。
人教B版数学选修2-1学案全套精品

【高二数学学案】 第1章 1.1 命题与量词 1.1.1 命题一.学习目标:理解命题的概念,会判断是否是命题;会判断命题的真假。
二.自主学习:什么是命题?什么是真命题?什么是假命题?三.典型例题例1:下列语句是命题的个数为( )①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②0432=--x x ; ③3x-2>0; ④把门关上! ⑤集合{a ,b ,c}有3个子集;⑥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必平行吗?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训练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是命题 (1)一条直线l ,不是与平面α平行就是相交。
(2)这是一棵大树。
(3)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例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当x=2时,0232=+-x x 。
(2)当0232=+-x x 时, x=2(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4)若a>b 则a 2 >b 2(5)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训练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当abc=0时,a=0或b=0或c=0。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3)若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它们平行。
(4)在三角形ABC 中,若sinA>sinB 则A>B 四.课后作业(a)1、下列语句中,不能成为命题的是( )A 、5>12B 、x>0C 、若0,=⋅⊥则D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a)2、下列语句中命题的个数为( )①平行四边形不是梯形; ②10是有理数;③请坐!;④方程x 2+x+1=0无实根。
A 、1B 、2C 、3D 、4(a)3、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φ}是空集 B {x ∈N| |x -1|<3}是无限集C. π是有理数D. x 2-5x = 0的根是自然数 (b)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①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②若xy=0,则|x|+|y|=0; ③若a>b ,则a+c>b+c ; ④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教案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教案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1.1 命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学生探究过程:1.复习回顾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2.思考、分析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2)2+4=7.(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若x2=1,则x=1.(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6)3能被2整除.3.讨论、判断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
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4.抽象、归纳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5.练习、深化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a是素数,则是a奇数.(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5)2)2(=-2.(6)x>15.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两点:第一是“陈述句”,第二是“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均不是命题.解略。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教案(全套)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教案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1.1 命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学生探究过程:1.复习回顾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2.思考、分析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2)2+4=7.(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若x2=1,则x=1.(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6)3能被2整除.3.讨论、判断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
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4.抽象、归纳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5.练习、深化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a是素数,则是a奇数.(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5)2)2(=-2.(6)x>15.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两点:第一是“陈述句”,第二是“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均不是命题.解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1.1.1命 题 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
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
过程方法 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学重点 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导学难点 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
导学内容 学法指导 学生展示 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
(1)lg1002=
(2)所有无理数都是实数;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 函数y=2x+1是单调增函数;
(5) 设a ,b ,c ,d 是任意实数,如果a>b,c>d,则 ac>bd ;
(6)sin()sin sin (,)αβαβαβ+=+是任意角
自主学习 1.命题的概念 一般地,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
陈述句叫做命题.
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 ,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
说明:
(1) 并不是任何语句都是命题,只有那些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才是命
题。
一般来说,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都不是命题。
如:“三角函数是周期函数吗?”“但愿每一个三次方程都有三个实
数根”“指数函数的图象真漂亮!”等。
(2)在数学或其他科学技术中,还有一类陈述句也经常出现,“每一个
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在2020年,将有人登上火星”等。
虽然目前还不能确定这些语句的真假,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间的
推移,总能确定它们的真假,人们把这一类猜想仍算作命题。
2.一个命题,一般可以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来表示,如:p ,q ,r ,…….
合作探究 例1 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a 是素数,则a 是奇数;
(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4)若空间中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 ;
(5) ()222
(6)x>15.
(7)祝大家新年快乐!
3.上面(2)(4)具有“若p,则q”的形式.在数学中,这种形式的命题是
常见的.“若p,则q”也可写成“如果p,那么q”“只要p,就有q”等形
式.
其中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的结论.
体验收获例2 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
(1)若整数a能被2整除,则a是偶数;
(2)若四边形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知识拓展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 则q”的形式,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等腰三角形两腰的中线相等;
(2)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3)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归纳反思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
A .“参加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全体运动员”可以组成一个集合吗?
B .若0x ≠,则2
x -是负数
C .请解关于x 的方程2210mx x ++=
D .99100是大数
2.下列语句:①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②2x >;③ABC 的面
积;④高一年级的学生.其中不是命题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若M 、N 是两个集合,则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如果,M N M M N ⊆⋂=那么
B .M N N,M N ⋂=⊆如果那么
C .如果,M N M M N ⊆⋃=那么
D .如果M N N ,N M ⋃=⊆那么
4.有下列命题:①2210m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②抛物线
221y ax x =+-与x 轴至少有一个交点;③互相包含的两个集合相等;④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真命题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题目的横线上.)
5.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有 ,其中是真命题的
有 .(填序号)
①等边三角形难道不是等腰三角形吗?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
线必平行吗?
③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④作'''ABC A B C
6.【2011•济南市质量检测】下面有五个命题:
① 函数44sin cos y x x =-的最小正周期是π;
② 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是k {|=,k Z}2
παα∈; ③ 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sin y x =的图象和函数y x =的图象有三个
公共点;
④若1cos 22α=
则2()6
k k Z παπ=±∈; ⑤ 函数sin()0)2y x ππ=-在(,上是减函数.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编号)
三、解答题(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或推演步骤.)
7.把下列命题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并判断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2)奇数的平方是奇数;(3)正三角形的三内角相等;(4)已知,,a b c 是实数,当,a b a c b c ≠≠.
8.如果命题“若x A ∈,则()2log 23a y x x =+-为增函数”是真命题,试求出集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