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复习1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A热学复习

大学物理A热学复习

总面积
v O v1 v2
v O

v
f ( v ) d v 1
曲线的物理意义? 曲线下包围的面积的物理意义?

0
归一化条件
三 种 平均速率: v 速 率 方均根速率:
* v
p
v 最概然速率:p

2 kT m

2 RT

1 . 41
RT

RT

8 kT
m

8 RT

3 RT
1 . 60
mol
压强、温度、内能等概念 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 (1) 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2) 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 意义. (3) 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 (4) 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 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2) 、(4). (B) (1)、(2) 、(3). (C) (2)、(3) 、(4). (D) (1)、(3) 、(4).
《热学》要求:
1.能从宏观和统计意义上理解压强、温度、内能等概念。了解系统的 宏观性质是微观运动的统计表现。掌握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2.了解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图象。理解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 的物理意义。 通过推导气体压强公式,了解从提出模型、进行统计平均、建立宏 观量与微观量的联系到阐明宏观量微观本质的思想和方法。 3.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及速率分布函数和速率分布曲线的物理意 义。了解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算术平均速率、均方根速率和最可几速率 的求法和意义。 4.理解气体分子平均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则,并会用该定理计算理想 气体的内能。 5.掌握功和热量的概念。理解平衡过程。理解绝热过程的过程方程。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能熟练地分析、计算理想气体各等值过程和绝 热过程的功、热量、内能改变量及循环的效率。理解卡诺循环。 6.理解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了 解这两种表述的等价性。

第1页共9页热学复习习题集一判断题146两容器分别贮有氧气和

第1页共9页热学复习习题集一判断题146两容器分别贮有氧气和

第1页共9页《热学》复习习题集一、判断题1.两容器分别贮有氧气和第 1 页共 9 页《热学》复习习题集一、判断题1.两容器分别贮有氧气和氢气~由于它们的压强、温度、体积都相同~则两瓶气体内分子速率分布也一定相同。

, ,2.绝对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量度。

, ,3.互为热平衡的物体之间具有相同的热量。

, ,1dp,,4.相对压强系数的定义是。

( ) ,,,V,,pdT,,V5.可以使得华氏温标与摄氏温标的读数恰好相等。

, ,6.若系统与外界没有热流存在~则一定处在平衡态。

, ,7.加速器中粒子的温度随速度的增加而升高。

, ,8.器壁分子与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力对气体压强不作贡献。

, ,9.布朗运动不仅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更能说明热运动所必然有的涨落现象。

( )10.系统经一个正循环后~系统本身没有变化。

, , 11.气体的热容量只是温度的单值函数~与气体体积无关。

( ) 12.分子的内能仅仅是温度的单值函数~与体积无关。

, , 13.压强不变时~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越大。

( ) 14.任何没有体积变化的过程就一定不对外作功。

, , 15.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是理想气体在平衡态时存在的规律。

, , 16.理想气体等温膨胀~从单一热源吸热全部转化为对外作功。

, , 17.理想气体的绝热节流过程前后焓值不变。

, , 18.理想气体的绝热节流过程中焓值不变。

, , 19.气体经绝热节流过程温度一定会降低。

, , 20.杜瓦瓶制成的理论根据是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超高真空气体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面积上所传递的热量与压强成正比。

, ,21.状态图上过程线与横轴及两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所包围图形的面积的意义为在该过程中系统与外界所作功交换的数值。

( )22.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 , 23.第二类永动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

, , 24.第二类永动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

南华大学热学复习资料

南华大学热学复习资料

一、煤油燃烧后所产生的混合气体按质量计,各成分的百分比为:%8.71的氮,%4.21的二氧化碳和%8.6的水。

(1)求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2)双原子分子的自由度取5,三原子分子的自由度取6,混合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求mol 1该混合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内能。

二、设温度为T 、分子质量为m 、总分子数为N 的某理想气体服从麦克斯韦分布律。

求:(1)分子速率处在1v 到12v v >区间内的分子数;(2)该区间内分子的平均速率。

五、选温度T 及体积V 作为系统的状态参量。

已知p T p T V U VT -⎪⎭⎫⎝⎛∂∂=⎪⎭⎫⎝⎛∂∂,求mol 1理想气体经可逆过程从状态),(11V T 到达状态),(22V T 时熵的增量。

设理想气体的定体摩尔热容量molV C 为常量。

地球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用准静态绝热模型来处理更符合实际。

试证明温度梯度为pgT dz dT ργγ1--= 式中的p 、ρ、T 分别是所考虑高度地点的压强、质量密度及温度,γ是大气的比热容比。

八、假定气体中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是一种有心力f ,它与分子间距r 之间的关系为s cr f -=其中s 为某一整数,c 为常量。

(1)试用量纲分析法找出分子碰撞截面面积σ与分子之间平均相对速率u 、摩尔质量molM 以及常量c 之间的关系;(2)这种气体的粘滞系数η (λρηv 31=)与温度T 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十、理想气体从状态A 出发,经等温膨胀到达状态B ,从状态B 经等容降温到达状态C ,最后从状态C 经绝热压缩回到状态A 。

设过程均为准静态过程,且A T 、C T 已知。

求循环效率。

十、选温度T 及压强p 作为系统的状态参量。

已知V T V T p H p T+⎪⎭⎫⎝⎛∂∂-=⎪⎪⎭⎫ ⎝⎛∂∂,求mol 1理想气体经可逆过程从状态),(11p T 到达状态),(22p T 时熵的增量。

设理想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量molp C 为常量。

1-3热力学定律复习

1-3热力学定律复习
热力学定律知识概要
•化学热力学的理论基础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在气液固三种聚集状态中, 气体最容易用分子模型进行研究. 一,气体的pVT关系
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真实气体 范德华方程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 热力学第一定律本质是能量守恒. U = Q + W • 基本概念和术语
数据包括标准热容、标准相变焓、标准生成焓和标准燃烧焓 等.
8
二 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与环境,过程与途径
系统
所研究的 物质对象
敞开系统 封闭系统 隔离系统
物质进出 能量得失




系统的宏观性质: • 广延性质 n, V, U, H, S, G, A, …, 有空间上的加和性.
• 强度性质 T, p, Vm , Um , , …, 无空间上的加和性.
理想气体:在任何温度/ 压力下均服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气体. 两个特征: (1)分子本身必定不占有体积; (2)分子间无相互作用.
3
一 气体的 p V T 关系—理想气体
分压力pB: 无论是理想气体还是真实气体, 混合气中任一组分B的 摩尔分数yB与总压力p 的乘积定义为该组分的分压力:
pB = yB p
功的符号: 系统得功, W > 0 ;系统作功, W <0 .
体积功的一般计算式:
W


V2 V1
pambdV
热(Q): 因系统与环境间未达到热平衡而传递的能量. 热的符号: 系统吸热, Q > 0 ;系统放热, Q < 0. 热的类型: 物质变温过程的热; 相变热; 化学反应热等.
• 故功和热不是系统性质, 不是状态函数!

热学复习专题 练习

热学复习专题 练习

《内能》一、选择题1、(2015•佛山)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需要放出热量B、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C、水结成冰需要吸收热量D、热传递不能改变物质的内能15.(2015•邵阳)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

这主要是因为水的A.质量较小B.凝固点较低C.沸点较高D.比热容较大12.(2015•邵阳)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人们能闻到梅花香味是因为A.分子很小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存在斥力5.(3分)(2015•攀枝花)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春天,百鸟争鸣B.夏天,波光粼粼C.秋天,丹桂飘香D.冬天,大雪纷飞6.(2分)(2015•青海)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温度升高了D.温度相同的1kg水和1g水,内能相同4. (2015•通辽)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 0 ℃的冰也具有内能B.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C.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可能减小D.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9、(2015•赤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温度高的物体分子运动剧烈,具有的热量多C、夏日,在阳光照射下地面温度高于海水表面温度,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固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液体小8.(3分)(2015•庆阳)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1kg水温度从50℃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是()A.4.2×103J B.8.4×104J C.1.26×105J D.2.1×105J4.(3分)(2015•随州)从微观角度分析,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处的最主要原因是()A.分子间是有间隙的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不停地运动着D.分子的体积很小9.(3分)(2015•随州)如图甲,网上曾热销一种“55度杯”,称“能很快将开水变成适饮的温水,而后又能将凉水变成适饮的温水”.为破解此中秘密,随州某中学物理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模型.设此杯内胆中被封存着300g水,室温20℃;现向杯中倒入200g、100℃开水,摇一摇,杯内水温迅速降至t1,饮用后迅速将200g室温矿泉水倒入该杯,摇一摇,矿泉水的温度可升至t2,若忽略内胆及空间的热能消耗,则t1、t2分别大约为()A.50℃,50℃B.52℃,39.2℃ C.40℃,60℃D.55℃,55℃4.(2分)(2015•黑龙江)“林都”伊春,一年四季风景如画,下列现象的成因不属于物态变化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的早晨,河面飘荡着的白雾C.秋天果香扑鼻D.冬天,飘落的雪花4.(3分)(2015•庆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划燃火柴是利用做功的方式使火柴温度升高的B.油菜花开放时,香气袭人是扩散现象C.冬季取暖用水做媒介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6.(2015•福州)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其中“酒香”说明分子A.有引力B.有斥力C.有间隙D.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2015•成都)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加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都为6 分钟,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热学》期末复习用 各章习题+参考答案

《热学》期末复习用 各章习题+参考答案

(
29 × 10 3
)
485������
(4) 空气分子的碰撞频率为
√2������ ������
√2
6 02 × 10 × 22 4 × 10
3 3
×
(3
7 × 10−10)
× 485
(5) 空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为
7 9 × 109
������
485 7 9 × 109
6 1 × 10 8������
(������ + ������ )������������ ������ ������������ + ������ ������������
(4)
联立方程(1)(2)(3)(4)解得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n
������������ ������
ln ������
������ + ∆������
ln
Hale Waihona Puke 133 101000ln
2
2
+
20 400
269
因此经过 69 × 60 40 后才能使容器内的压强由 0.101MPa 降为 133Pa.
1-7 (秦允豪 1.3.6) 一抽气机转速������ 400������ ∙ ������������������ ,抽气机每分钟能抽出气体20������.设 容器的容积������ 2 0������,问经过多长时间后才能使容器内的压强由 0.101MPa 降为 133Pa.设抽 气过程中温度始终不变.

热力学第一定律复习

热力学第一定律复习
11/46 11/46
所以上述两过程 W≈0
20112011-4-2
祝大家学习愉快,天天进步! 祝大家学习愉快,天天进步!
3、相变化
(2)有气体参加的过程 例:蒸发 B(l)→ B(g)
定温、定压,W’ =0 时 可逆相变 定温、定压,
Q p =∆ g H l
W = − p∆V = − p (Vg − Vl ) ≈ − pVg ≈ −nRT
20112011-4-2
祝大家学习愉快,天天进步! 祝大家学习愉快,天天进步!
13/46 13/46
3、相变化
可逆相变
气液间可逆相变( 气液间可逆相变(恒T、P)P是液体在T时的饱和蒸汽压。 可逆相变 是液体在T时的饱和蒸汽压。 气固间可逆相变 可逆相变( 是固体在T时的饱和蒸汽压。 气固间可逆相变(恒T、P)P是固体在T时的饱和蒸汽压。 固液间可逆相变 可逆相变( 是固体在P时的熔点。 固液间可逆相变(恒T、P)T是固体在P时的熔点。
∆U = Q + W ≈∆ g H − nRT l
[一般在大气压及其平衡温度下的相变(可逆相变) 一般在大气压及其平衡温度下的相变(可逆相变) 焓数据可查文献,是基础热数据, 焓数据可查文献,是基础热数据,其与压力关系不 因此不标明压力] 大,因此不标明压力]
20112011-4-2 祝大家学习愉快,天天进步! 祝大家学习愉快,天天进步! 12/46 12/46
由热力学稳定单质生 (6) 标准摩尔生成焓:一定温度下由热力学稳定单质生 ) 标准摩尔生成焓:一定温度下由热力学稳定单质 的物质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 的物质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 成化学计量数 νB=1的物质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称为物质 B在该温度下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f H m ( B )表示 在该温度下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在该温度下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没有规定温度, 时的数据有表可查。 1)没有规定温度,一般298.15 K时的数据有表可查。 3)由定义可知:稳定态单质的 ∆f Hm ( B) = 0 稳定态单质的 (6) 标准摩尔燃烧焓:一定 标准摩尔燃烧焓:一定温度下, 1mol物质 B 与 氧气进行完全燃烧反应,生成规定的燃烧产物时的 标准摩尔反应焓,称为B在该温度下的标准摩尔燃烧 焓。 ∆ Hm ( B) 表示.单位:J mol-1 c

化工热力学-总复习1

化工热力学-总复习1

总复习
16
第7章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环
总复习
气体的膨胀
对外不做功的绝热节流膨胀
H2 H1
J
T p
h
1 Cp
T
V T
p
对外做功的绝热可逆膨胀
V
JJ
0, 0,
冷 零
J 0, 热
S2 S1
效应
效 应TH 效应
p2
p1
J dp
s
T p
s
1 Cp
T V T
p
总 有 s 0, 冷效 应



气相区
汽液共存区
恒温线
A 饱和液相线AC
B 饱和气相线BC
3
第2章 流体的p-V-T关系
总复习
p-V-T关系及计算
R-K方程:已知V、T和质量,求压力。
公式:
p
RT V b
a
T 0.5V V
b
注意:(1)p、V、T单位,V为mol体积。
a b
0.42748R 2Tc 2.5 pc
0.08664RTc
功源有效能 ExW W 与功源总能量相等;
热量有效能 有效能损失
ExQ
Q 1 - T0 T
典型题:作业6-9、6-11,习题课 第六、七章第6题。
El Ex WS WL T0St
有效能效率
(等价于t )
EX
Ex Ex
获 得 提 供
1-
El
Ex


不可可逆逆过过程程EEXX
100% 100%
f p
ˆi
fˆi xi p
f与fˆi、与ˆi的 关 系
ln 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下列事实中哪一个不能说明物体 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 A、香水瓶打开盖后,空气中充满香 味。 B、糖放入水中后一段时间,整杯水 都变甜了。 C、打扫房间时,看见大量的尘埃做 无规则运动。 D、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不断变小, 衣服充满卫生球的气味。
二、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大量分子 无规则运动所具有 的能,叫热能(内 能)。
热学复习
一、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 固态变成液态叫 熔化,晶体熔化 时吸热不升温。
2、凝固:物质从液 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晶体的液体凝固时放 热不降温。
3、熔点:晶体熔化时的 温度叫熔点。 4、凝固点:晶体的液体 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对于同种物质熔点和凝固 点的温度相同
5、晶体和非晶体区别: (1)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2)晶体熔化时吸热不 升温,非晶体熔化时吸热 升温。
D. 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 的物体吸收热量,如果不 从外面供给热量,剩余液 体的本身温度就要下降;
沸腾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蒸发与沸腾的共同点:
都属汽化现象, 都要吸热
2.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 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 温度越高,液体表面积越 大、液面空气流动速度越 快、蒸发越快。
3:要使水的沸点高于 100℃可以采用的方法 是[ C ] A、加强火力 B、 延长加热时间 C、加 密闭的盖子 D、移往 高处加热
4:在很冷的地区使用酒精温度计, 而不用水银温度计,其主要原因 是[ ]D A、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高 B、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低 C、液态酒精比液态水银的凝固点 高 D、液态酒精比液态水银的凝固点 低
1:下图中,能大致反映 晶体凝固过程的是(B )
温 度
温度 温度 温度
A
时 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B
C
D
2: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D ]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非晶体有一定的凝固点, 但无一定的熔点 C、各种不同晶体,它们的熔 点相同 D、晶体的熔化过程中 要吸热,但温度不上升
6:下列做法中,主要利用蒸 发降温的[ D ] A.给发高烧的病人打退烧针 B.用空调降温 C.夏天,人们吃冰棒,喝冷 饮 D.用电风扇吹风降温
7:.关于水的沸腾,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D ] A.100℃的水一定沸腾 B.120℃的水一定沸腾 C.1标准大气压下, 100℃的水一定沸腾 D.90℃的水也可能沸腾
萘变小、用旧的灯 泡钨丝变细, 灯泡壁变黑,是先 升华后凝华。
如:樟脑丸变小了, 干冰变成气态CO2,
北方冬天雪人没化成 水就变小了
2、凝华:物质从气态 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华要放热
自然现象:霜、冰 雹、雾凇、雪
北方冬天早晨起来 看到窗户上有冰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凝华,冰花产生 室内这面窗户上)
例1:在舞台上为了形 成“雾”的效果,要释 放一些干冰,由于干冰 升华要吸收热量,使空 液化 气中的水蒸气 ______ 成小水珠。
①单位:焦每千克 摄氏度, 符号为:J/kg℃
水的比热容是 3 4.2x10 J/kg ℃ 。
②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 性, 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容,比热容只决定于物质 的本身,与物体的质量的 大小、温度改变的多少以 及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的多少无关。
1. 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 它的( D ) A.质量变小,比热容变小, 热值变小 B.质量变小, 比热容变小,热值不变 C.质量不变,比热容不变, 热值变小 D.质量变小,比 热容不变,热值不变
3、改变物体的热 能有两种方法: 做功和热传递。
4、对物体做功,可使 物体热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可使 物体自身热能减小。 做功的实质是实 现了能量的转化
5、①热传递的条件是: 不同物体之间或物体的 不同部分存有温度差。 热传递的量是热量。 热传递的结果是温度差 为零(也可说温度相 等)。
(2)热传递的实质: 能量从高温物体转移到 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 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 部分的过程。
1:0℃的水在0℃的房间 ( B ) A.凝固成冰 B.不会凝固成冰 C.过一会凝固成冰 D. 都有可能
2: 8℃的水在-7℃的房间 (B) A.不会凝固 B.不会马上凝固 C. 马上凝固 D.无法判断
二、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 成气态叫汽化。液体汽 化要吸热。汽化有沸腾 和蒸发两种。 (3)蒸发与沸腾的区 别:位置、温度、现象
D.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
2. 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对的(B) A、温度低于0℃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的分 子做无规则运动越激烈。 C、运动的物体内能比静止的物体 内能大。 D、质量不同的水,当它们的温度 一样时内能一样大。
三、比热容
1、比热容的定义: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 质,温度升高1℃时 所吸收的热量。
5、做功和热传递对于 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 的。 一个物体内能的改变既 可以是通过做功也 可以通过热传递。
1. 下列事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 为内能的是( c ) A、夏天路边的石头在太阳底 下晒得烫手。 B、水沸腾 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C、汽车急刹车时,汽车的制 动系统温度升高。 D、将铁 块放在火炉中烧红。
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 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降 低。
凝固、液化、凝华 都是放热; 熔化、汽化、升华 都需要吸热。
热能和热运动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
①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 做无规则运动; ③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和斥力.
1:将正在熔化的冰拿到 0℃的房间里,冰将 (C ) A.能继续熔化 B.再熔化一会儿 C.不能继续熔化 D.都有可能
2: -10℃的冰放到10℃的 房间,冰会( C ) A.马上熔化 B.不会熔化 C.过一会儿熔化 D.无法判断
7.晶体的液体凝固时也 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①温度达到凝固点; ②同时向外放热。
2.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 A.扫地时尘埃在空中飞舞 B.八月桂花飘香 C.酒精瓶盖打开可以嗅到酒精 气味 D.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变黑
3.固体、液体很难被压 缩,是因为( D ) A、分子间没有空隙。 B、大量分子不停做无 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
2、物体温度越高,物 体内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的速度也越大,即分子 无规则运动越激烈。物 体的热能也越大。
1.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 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了.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C ) A.如果水的温度为0℃,就不会发生 这种现象 B.这是扩散的现象,它只发生在液 体和气体中 C.这是扩散的现象,它表明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如果水的温度越低,扩散将进行 得越快
8:下列关于蒸发、沸腾和液化的说法 正确的说法( C) A、沸腾要吸收热量,蒸发在任何温 度都能进行,所以不需要吸收热量 B、气体液化时要吸收热量,沸腾时 温度不变 C、蒸发时物体温度降低,沸腾只有 达到沸点时才能发生 D、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表面和 内部进行
三、升华与凝华
1、升华:物质从固 态直接变为气态的 过程,升华要吸热.
5: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 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 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 “白气”。对此现象,你认为合适的 解释是[ D ] A.沸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 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0℃ C.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温度时间 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 蒸气的温度,水蒸气液化为细小的水 珠,形成“白气”
例1:①冬天嘴里呼出 “白气”:是人体内呼出 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 水珠。 ②夏天冰棍周围的“白 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③水烧开后离水壶口一 段距离的地方看到“白 气”:是水壶内的水先 汽化(沸腾)后液化而 成的小水珠。
④烧红的铁放入水中, 也可看到水面上的“白 气”冒出:是水先汽化 后液化成的小水珠。
2、扩散现象:两种不同 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 进入对方的现象。 如:糖放入清水中,过 一会儿糖不见了,水却 变甜了,在花园行走时 闻到香味等。
①扩散现象说明分子 在不停地运动的; ②扩散现象可以在液 体、气体、固体任意 两者之间进行。
③扩散现象进行 的快慢与温度有 关,温度越高, 分子的热运动越 剧烈。
2.下列例子中,哪一个是内能 转化为机械能?( D ) A、用锤子敲打铁钉,钉子发 热。 B、流星穿过大气 层时划出一道光。 C、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 的温度升高。 D、汽车发动 机工作时的做功冲程。
6、热量: (1)定义:在热传递过 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2)单位:焦耳(J)
(3)物体本身没有热 量。 不能说某个物体具有 多少热量,更不能比 较两个物体热量的大 小。
3:如图所示可能是[D ] A、玻璃的熔化图像 B、松香的凝固图像 C、铝的熔化图像 温度 D、铁的凝固图像
时间
4:对冰水混合物加热时 [C ] A、冰、水的温度上升 B、冰的温度上升,水温 不变 C、冰和水的温度都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晶体熔化时要同 时具备两个条件:
①温度达到熔点; ②同时吸收热量。
3.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 越高沸点越高(如高压 锅) 4.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 成液态叫液化。气体液 化要放热。
液化条件:遇冷放热。 (冰棍上、湖面上、水 壶口)的白气; (冰饮料、夏天水管) 上的水珠等 自然现象:雾、露、云 等
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1)降低温度; (2)增大压强(家用液 化气、打火机) 对于液化:看得到的 是水珠而非水蒸气
①内能是物体的内能, 个别分子和少数分子的 所具有的不是物体的内 能。 ②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 下都具有内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