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温柔细语消除孩子的恐惧
教育随笔小班关注胆小的孩子

教育随笔小班关注胆小的孩子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教育随笔小班关注胆小的孩子(共含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关注每个孩子教育随笔关注每个孩子教育随笔上午我和龙老师在安排区域活动中,我安排一组小朋友玩橡皮泥。
秀秀说:“老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熊猫,我想捏熊猫,你教我好吗?”我说:“好。
”于是中蹲在她的边上开始教她。
这时,坐在秀秀旁边的畅畅小声说:“老师,我也想捏三只熊猫,可以吗?”听到这话,我惊讶极了。
畅畅平时在班里性格内向,不爱主动与别人说话,而且对什么活动积极都不高,兴趣都不大。
有时我问他什么,他也只是光看着我不吭声,要在我反复鼓励下才愿意说个几个字。
想到这儿,我觉得应趁这个机会和他多交流,连忙说:“当然可以,你做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
”畅畅听了很高兴,从橡皮泥的盒子里拿出一块橡皮泥搓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搓好了三个大小不一的圆形和椭圆形。
没等我开口问,畅畅就羞涩的一一指着它们告诉我:“老师,这是熊猫爸爸,这是熊猫妈妈,这是熊猫宝宝。
”“为什么你这样分呢?”“熊猫爸爸最大,所以我就搓的圆形最大最高的;熊猫宝宝最小最矮的.,我就搓的圆形是最小;熊猫妈妈不大也不小,我就搓的圆形不大也不小。
”畅畅说得多好呀,把我平时在数学活动中讲过的比较大小的知识也搬了过来。
我称赞他说:“畅畅,今天你真棒。
”通过这次活动,我意识到幼儿的内心世界是个特殊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性格、爱好和闪光点,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但有些孩子因为内向胆小,不敢表达出来。
就像畅畅,就是因为今天我蹲在他的身边,他觉得与老师的距离拉近了才敢和我交流。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应该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平等地与孩子沟通,成为他们的朋友,关注每一个孩子,更应及时发现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闪光点,这样,孩子不但身体健康,心灵也会健康啊。
篇2:关注孩子的个别差异教育随笔关注孩子的个别差异教育随笔我们常说,幼儿园教育应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大班幼儿教育随笔用心面对孩子

大班幼儿教育随笔《用“心”面对孩子》
我教的中班孩子已升到大班,孩子们也已经长大了许多,许多事情已虽时间的推移,渐已忘去,但有一件事情却使我久久不能忘怀那是孩子们还在中班的时候,孩子们年龄小,自理能力就相对的差,有许多事情需要老师的帮助。
比如说入园、离园时的脱衣、穿衣;午睡起床时的穿鞋;饭前的洗手等等,都要老师的照顾,再加上今年的听读书有的装订不精致,不是这页掉下来,就是那页松开,整本书都散了架,有的孩子调皮、淘气,把书皮或中间内容撕的一条一条的,我在平日一般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教育他们爱护课本,并能及时地给他们装订或粘贴好,但有时在忙的时候就把这些事情抛之脑后了。
记得有一次,我正趴在桌上奋笔疾书,唉,要上交的材料真多,我顾不上忙其他的,只想快点写完及时上交。
正在这时,文静的张文惠过来了,拿着一本散了架的书,举到我面前,眼睛望着我,小声对我说:臧老师,我的书破了。
知道了。
我心不在焉地回了一声,手中的笔并没有停下,只想快点写,臧老师,我的书破了,你帮我粘粘。
老师这忙着呢,先拿回去。
我有些急了,一句话说出去,张文惠脸红红的,低着头,拿着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半天没抬起来。
我的作业做完了,长舒一口气,顿觉轻松了不少,但是当我看见张文惠,心情再也轻松不起来,很懊悔自己的一时冲动,我赶快拿了双面胶和剪刀,来到她身边:文惠,刚才老师错了,不应该和你急,来,老师帮你粘起来。
三下两下,书粘好了,文惠也高兴了地笑了,但是,孩子刚才受伤的心灵愈合了吗?我扪心自问
这件事已整整过去了一年,但犹如雕刻于心中一般,它使我警醒、催我奋进,督促我在幼教工作中用心去面对孩子,帮助孩子每一处需要帮助
的地方,回答孩子每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而不厌其烦。
【内向孩子教育随笔】 孩子胆小内向怎么办

【内向孩子教育随笔】孩子胆小内向怎么办内向孩子应该如何教育?这是一个值得去好好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内向孩子教育随笔,希望您喜欢!内向孩子教育随笔篇一今天园里举行公开课活动,也是我做为一名新老师,第一次在老师和孩子们面前展示,我带的是小班,本来班里的孩子平时来的挺多的,可是不巧的是今天的公开课,因孩子生病的太多,来了仅有十八个小朋友,一切的预定计划失败,新的计划活动要现场进行,本来就有点儿担心的我,偏偏还有一个小朋友许泽成怎么都不坐板凳,但为了更多的孩子,我让他呆在我的身边,活动还要继续。
小班孩子本就声音不大,我担心孩子少,声音会更小,可是出乎我的意料,班里的小朋友都大声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尤其是最为内向的宋立濛小朋友,她生病一直没来,今天还是带病上学,眼睛里面含着泪大声的回答,大声的说,大声的唱,平时内向不太爱说话的她,今天却如此的坚强,她从头到尾眼里含着泪水,但声音却是最大的,回答问题也是最积极的,当时看到她那样,我是既心疼又感动。
内向的孩子每个班都有,在这些孩子身上很多问题都很难处理。
通过这件事情,我发现有时候,只看表面也并不能断定孩子是怎样的,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成人不能体会的。
宋立濛的坚强让我所反思,也让我有所警惕,我要看到孩子的内心去,在以后多多观察,多多鼓励,多多赞扬。
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无论你、我、他,我们又有谁会拒绝别人的赞扬呢?更何况是这些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他们更渴望被欣赏,更渴望被赞扬。
因为赞扬会激起人的心志,会开发人的潜能。
它能让人在逆境中看到曙光。
这一点在幼儿身上尤为突出,尤其是教师的赏识教育更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他们会把这种赏识化为一种无穷的巨大动力,产生一种积极的、强烈的心理冲动:我不比别人差!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行!因此,他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
在以后的教育活动或户外游戏活动中,只要宋立濛举手,我就会让她来回答。
面对孩子,保持微笑教育随笔

面对孩子,保持微笑教育随笔面对孩子,保持微笑教育随笔当幼师很多年了,来到这所幼儿园也两年了,面对各式各样的孩子,我真是感触颇深呐。
九月份是幼儿园新生入学的时间,每年的这个时候校园里一整天都能听到孩子“哇哇”的哭声,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我带小一班,班里有36人,我和葛老师搭班,虽然是配班老师,但是两周来我一直都不敢怠慢。
我始终面带微笑地对待孩子。
和农村孩子相比,镇上的孩子相对比较娇气,表现为:衣服,鞋子不会穿,也不会脱;小便不能自理,大便更不用说;吃饭时脸上衣服上,地上到处都是饭粒,甚至有好多自己还不会动手。
有些幼儿老师从家长手里接过来时,还会对老师拳打脚踢;有位家长还向我们反映说孩子晚上在家都不敢睡觉,生怕一睡着就见不到妈妈。
这就是我们幼儿园老师经常见到的分离焦虑。
为了减轻孩子的这种紧张、恐惧的心情,每次我都微笑着从家长手里接过孩子,还不停的安慰家长,希望他们放心,我们会把这些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
我抱着孩子,耐心地哄着,希望他们能在我身上找到亲人的影子。
有些孩子脾气犟,会哭很长一段时间,我就微笑地抱着他,摸摸他的头,和他讲一些有趣的事,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吃饭的时候,也是我们老师最忙碌的时候。
孩子不会自己吃饭,许多孩子把饭菜打翻,哭声叫声连成一片,怎么办呢?批评不是解决的`好办法,单凭用嘴巴说,孩子还不能听进去,于是我们只有示范。
该怎样操作,一步一步演示一遍,两周过去了,效果非常的明显。
当然也有极个别孩子还是打翻,我们没有批评孩子,而是用手摸着孩子的头,希望他下次能小心点。
午睡时,有很多孩子在哭,我们没有乱,而是一个一个把孩子安排好睡的地方。
耐心地哄着他们睡觉。
有几个孩子刚开始几天不睡觉,还会把别的孩子吵醒。
我们每个老师抱着一个,身边还哄着一个,浩浩是个特别爱哭的孩子,两周了,还是从早到晚哭着要奶奶。
有次午睡时竟然问我:“老师,你也是妈妈吗?”我先是一愣,后来才想只有让孩子把自己当成妈妈,才能让孩子有信任感。
大班教师教育随笔《跟孩子说话要细致些》

大班教师教育随笔《跟孩子说话要细致些》(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教育笔记、教育随笔、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家长会稿、说课稿、评语寄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educational notes, educational essays, case studies, teaching reflection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parent conference drafts, lecture drafts, commen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大班教师教育随笔《跟孩子说话要细致些》老师们正在为室外环境创设忙碌着,孩子们在我们的身后边看边发表着自己的见解“老师,你画的真好看!”“快来看,咱大班老师用的是黄颜色,中班老师用的红颜色。
(幼教精选)让孩子不再胆怯快乐成长 - 教育随笔 -

让孩子不再害怕快乐成长-教育随笔-在家庭教育中,有的孩子胆子小,造成孩子胆子小的影响因素,父母的缘由很大:1、家长的处事态度和风格对孩子的影响。
2、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是正确引导,过度惩罚和打骂孩子,让孩子因怕犯错误而胆小怕事,造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性格,扼杀了孩子的创新士气。
3、家长的教育方法有问题或者太过溺爱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任何事。
4、孩子伴侣圈子及四周成长环境的影响。
5、家长对孩子从小到大设定的各种活动的参加状况太少。
怎样才能让孩子告辞害怕呢,给你八大妙招:1、提前预防在宝宝还不懂得认生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带宝宝多接触其他人。
比方,让家里其他人员帮着给宝宝喂奶、喝水、换尿布、逗着说话、抱着玩、做简洁的嬉戏,让宝宝不太熟识的人逗宝宝玩等,通过与其他人的接触,关心宝宝适应他可能接触到的各种社会环境。
2、逐步扩大交往范围对于认生的宝宝,妈妈可以从宝宝比较熟识的人开头,让宝宝习惯跟妈妈或者抚育人以外的人交往,然后让宝宝渐渐接触"熟识的人比较多,而生疏人比较少'的环境,在熟识了有少数生疏人在场的环境之后,再扩大他的接触范围,让宝宝一点点适应与生疏人交往以及提升适应生疏环境的力量。
3、别强迫宝宝和生疏人交往需要留意的是,在解决宝宝怕生问题时绝不能一厢情愿牵强宝宝和谁亲近,这样只会进一步加深宝宝的排外心理。
当生疏人到来时,假设宝宝怕生,可以允许他熟识状况后再渐渐和生疏人接近。
假设宝宝不情愿跟生疏人亲近,不要强迫他,更不要让他单独与生疏人在一起。
此外,在遇见宝宝不熟悉的人时,父母要很正式地向生疏人介绍宝宝,并且不管宝宝多认生,都以轻松开心的态度面对生疏人,这样可以关心宝宝很快消退顾虑。
与生疏人磨合的时机多了,宝宝可怕的心理自然就可以得到缓解并最终得到克服。
4、尝试投宝宝所好一般宝宝比较喜爱年轻女性和小宝宝,因此,让宝宝接触生疏人可从这些人群入手。
当带宝宝到户外玩耍、去亲友家或有友人来自己的家中做客时,父母可抱着宝宝先与那些美丽阿姨或者小伴侣打招呼,讲几句话,让宝宝渐渐意识到除了家里人外,四周还有很多别的人,他们也都是和气可亲的,用不着可怕。
幼儿园心理辅导案例:孩子克服恐惧的心得分享

第一部分:引言作为幼儿园心理辅导老师,我有幸见证了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挑战和成就。
其中,帮助孩子克服恐惧是我常常面对的问题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共享一位幼儿园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以及孩子在克服恐惧过程中所获得的心得和成长。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这位学生名叫小明,他在幼儿园入学后表现出了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恐惧。
每当父母把他送到幼儿园时,他总是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抵触情绪。
在课堂上,他也常常会回避与其他同学交流,喜欢独自玩耍,显得孤僻和不合群。
在与小明的沟通和观察中,我发现他的恐惧主要源于对新环境和新人的不安全感,以及对分离的恐惧。
第三部分:心理辅导方法针对小明的恐惧问题,我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方法。
我与小明建立了信任和感情连接,通过倾听和理解他的担忧,帮助他建立自信和勇气。
我采用了暴露疗法,逐渐让小明接触并适应新环境和新人,让他逐渐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并非真正的威胁。
我还结合游戏和故事,帮助小明理解和应对分离的情感,让他学会独立和应对挑战。
第四部分:成长心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小明逐渐克服了自己的恐惧,展现出了积极的变化。
在与家长和小明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在成长过程中所获得的心得和成长。
他告诉我,通过勇敢面对恐惧,他学会了如何与陌生人建立友谊,如何在新环境中适应自己,以及如何处理分离情感。
他还表示,通过这段经历,他变得更加勇敢和自信,学会了从容面对各种挑战。
第五部分:结语通过这个案例,我深切体会到心理辅导的重要性,以及孩子在克服恐惧过程中所获得的成长。
在心理辅导中,建立信任和感情连接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还需要结合合适的心理辅导方法,帮助孩子克服困难,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每个孩子都能够勇敢地面对恐惧,茁壮成长。
结尾:(无需字数统计)以上就是我针对幼儿园心理辅导案例中孩子克服恐惧的心得共享,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者想共享您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共同探讨。
小班教育随笔-解除孩子心理恐惧

小班教育随笔-解除孩子心理恐惧
小班教育随笔:解除孩子的心理恐惧
在上课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幼儿对所学知识掌握的较好,可适当你让他回答问题时,他却一声不吭,单击体会但问题时,他们时常态度积极,声音也相当洪亮。
究其原因,这些孩子比较胆小,当老师提问时,他们由于害怕而不敢说话。
这样的孩子往往比较内向,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常常把自己拒人于千里之外。
为了打消孩子的这种恐惧心理,改变孩子的性格,让他们便的活泼起来,我鼓动那些活泼的孩子主动和他们一起玩,课间我还经常拿玩具和他们一起玩,一起做游戏,询问他们家里的事情,有时牵牵他们的小手,抚摸一下他们的头,消除他们心中的陌生感。
这样,时间长了,他们渐渐地就融入孩子们中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孩子表现出的种种现象。
应采用积极有效的办法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随笔:温柔细语消除孩子的恐惧
教育随笔:温柔细语消除孩子的恐惧
班里来了一个柔弱的小女孩儿,吃完午饭,我招呼孩子们上床午休,这个小女孩开始哭涕了:"我要回家。
"庞老师走过去安慰她,让她上床,她坐在那里不动,依旧哭涕。
别的孩子都上床躺好了,我轻轻地走到她身边,双手轻轻地扶住她的臂膀,用极小的声音温和而平静的对她说:“晚上妈妈就接你回家了,”不等她作出反应,我接着说:“上床睡觉吧。
”我的目光扫到了她的小红鞋上,紧接着说:“你的鞋真漂亮,自己会脱鞋吗?”这时她已经不哭了,不需要她回答,我也不打算让她回答我的问题,我顺手从身旁拉过一把小椅子,说:“你坐在小椅子上把鞋脱下来上床睡觉。
”她什么都没说,似乎什么也没有顾上去想,很乖地坐在小椅子上,灵巧的小手很快脱下了鞋,爬到了小床上,安安静静地午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