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人种
《第四章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学历案-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人口与人种》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人口与人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人口分布的特点、人口增长的趋势以及不同人种的特征与分布,从而加深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世界人口的数量、分布及增长趋势,了解不同人种的名称、特征及分布地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图表等地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人口意识,认识到人口问题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形成尊重不同人种的观念。
三、评价任务1. 基础知识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随堂小测验,评价学生对世界人口数量、分布及增长趋势的掌握情况。
2. 应用能力评价:布置相关地理图表分析作业,评价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 新课讲解:(1)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分布:通过图表展示世界人口数量变化趋势,讲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2)不同人种的名称与特征:介绍世界主要人种的名称、特征及分布地区。
(3)人口增长的影响:分析人口增长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某一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和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进行随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世界人口数量、分布及增长趋势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地理图表分析作业,要求学生分析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撰写分析报告。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人口与人种知识点总结

人口与人种知识点总结人类是地球上最为发达和复杂的物种之一,人口和人种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和自然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人口与人种的变动也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人口与人种的定义、人口增长与结构、人口迁移与流动、人种与遗传多样性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人口与人种的定义1. 人口的定义:人口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内或外的人的总数。
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 人种的定义:人种是指生物学上不同的人类群体,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和特征。
人种的分类主要是以人们的外貌特征、遗传结构和文化传统为依据。
3. 人种和种族的关系:人种和种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种族是一群人,其成员之间在人的共同遗传因素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而人种是更大范围的分类。
二、人口增长与结构1. 人口增长的因素: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
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 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指人口在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等各方面的分布和比例。
不同的人口结构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人口迁移与流动1. 人口迁移的类型:人口迁移大致可分为内部迁移和国际迁移两大类。
内部迁移主要指同一国家内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而国际迁移指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往来。
2. 人口流动的影响:人口流动对目的地和出发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流动的人口会带来文化传播、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变化。
四、人种与遗传多样性1. 人种的分类:根据人种的形成原因和特征,常见的人种分类有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等。
不同人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和特征。
2. 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一种物种内部个体之间遗传差异的程度。
人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不同人种之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差异。
以上就是人口与人种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总结。
人口和人种的研究领域涉及广泛,不仅涉及到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还涉及到自然科学和医学等多个领域。
人口和人种(教案)

人口和人种(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口和人种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人口和人种的区别和联系。
1.2 教学内容人口:定义、分类、分布、增长、迁移等。
人种:定义、分类、分布、形成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口和人种的实际情况。
1.4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人口和人种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人口和人种的实际情况。
第二章: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和分布特点。
2.2 教学内容世界人口的增长:历史、现状、未来趋势。
世界人口的分布:地理、经济、社会因素。
2.3 教学方法采用图表分析法,让学生直观了解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情况。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因素。
2.4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图表,引导学生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因素。
第三章: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和分布特点。
3.2 教学内容中国人口的增长:历史、现状、未来趋势。
中国人口的分布:地理、经济、社会因素。
3.3 教学方法采用图表分析法,让学生直观了解中国人口增长和分布情况。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影响中国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因素。
3.4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中国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图表,引导学生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影响中国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因素。
第四章:人种的分类和分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种的分类和分布情况。
4.2 教学内容人种的分类:基于遗传、体质特征的分类方法。
人种的分布:地理、历史、文化因素。
采用讲授法,让学生了解人种的分类和分布情况。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种的实际情况。
4.4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人种的分类和分布情况,引导学生理解。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人种的实际情况。
第五章:人种的形成和演变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种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人口与人种ppt

对未来人口与人种的展望
人口规模与增长
人口结构
未来几十年内,全球人口数量仍将保持增长 态势,但增长速度将逐渐放缓。
随着生育观念的改变和生育政策的调整,未 来的人口结构将更加多元化。
人口素质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随着教育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未来的人口素 质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地区差异仍然会存 在。
随着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未 来的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趋势将更加明显,这 将带来新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棕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南 美洲的南部地区。
外貌特征
棕色人种具有深色的皮肤、黑褐色的眼睛、棕黑色的头发和中 等身材,面部特征较为突出。
文化特点
棕色人种的文化独特,他们通常具有强烈的祖先崇拜和图腾信 仰,注重自然和谐与神秘主义。
04
人口与人种的相关性
人口数量与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
文化特点
03
白色人种是西方文化的主体,他们一般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和
竞争意识,注重效率和实用性。
黄色人种
起源与分布
黄色人种起源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北部,以及美洲的印第安人。
外貌特征
黄色人种一般具有中等身材、直挺的鼻梁、棕黑色的眼睛和黑色的头发,皮肤颜色较深。
文化特点
黄色人种有着悠久的农业和儒家文化传统,注重家庭、忠诚和礼仪,同时也强调集体主义 和团队精神。
影响因素
人种分布预测受到历史、地理、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殖 民、战争、贸易等。
全球化对人种的影晌
文化交融
全球化将促进不同人种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交融,一些文化习俗和 价值观将逐渐趋同。
生物多样性减少
全球化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一些独特的基因和生物种类 可能逐渐消失。
2024年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五章 第1节《人口与人种》课时2 课件

第五章 居民与文 化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课时2)
情境导入
1.学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能简单 分析其成因。(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了解人口密度的含义,并能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密度。 (地理实践力)
4.通过世界分布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人地协调观) 5.说出三大人种的特点并能加以辨识。运用地图说出三大人种主 要分布地区。(人地协调观)
2.人口分布不均
找出人口稠密区并说明其分布有何特点
欧洲西部
北美洲东部 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分布特点
中低纬度沿海平 原地区,自然条 件优越
2.人口分布不均
找出人口稀疏区并说明其分布有何特点
沙漠地区
沙漠地区 极端干旱
2.人口分布不均
找出人口稀疏区并说明其分布有何特点
雨林地区
雨林地区 过于湿热
2.人口分布不均
B.330人/平方千米
C.50人/平方千米
D.500人/平方千米
当堂检测
读图,完成下面2-3题。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人口密集的 共同原因包括( A ) ①主要位于中低纬度 ②主要在沿海平原地区 ③主要位于内陆高原地区 ④主要位于中高纬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据材料推测,现阶段( B ) A.印度劳动力不足 B.俄罗斯社会养老负担逐渐加重 C.印度就业压力小 D.俄罗斯出生率高于死亡率
某地总面积(KM2)
2.人口分布不均
世界人口的分布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自然因素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对照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地形图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世界人口 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说明图中人口分布疏密的主要自然原因。
2.3.1 人口和人种 课件(20张PPT)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 从这张地世界图人中口你分获布得图了哪些信息?
人口总数 人口密度=
土地面积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 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少。
人口密度 (1)概念: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 居住的人口数,用人/平方千米表示。
(2)人口密度越大,说明该地区人口越 稠密 ;
基督教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宗教建筑——教堂
尖顶建筑为主, 屋顶有十字架标志
德国科隆大教堂
巴黎圣母院
圣彼得大教堂
基督教
复活节
圣诞节
感恩节
基督教纪念耶稣被钉十字架
感恩节是个家庭节日,人们回到老
受死后第三日复活的节日。复活 家共度节日。回不了家的人也打长途电
节的节日象征有复活节彩蛋和复 话和父母家人畅谈,分享感恩的事。感
既有大和范非围洲的北部集; 中,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 布。
纬度位置越高的地区,光照越弱,人体的 肤色也越浅。
三、语言与宗教
图2-40世界语言的分布
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什么? 世界使用最广的语言是什么?○ 汉语(约14亿人) ○ 英语
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
阿布扎比清真寺
(3)宗教分布 基督教
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
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佛教
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佛诞节 过节时,他们无论男女老少,都在清晨到各个佛寺中敬佛、斋 (浴佛节) 僧,举行送旧迎新的仪式,行浴佛礼,给佛像洒清水“洗尘”。
盂兰盆节
在佛教,七月十五日称为“盂兰盆节”。“七月十五日”, 也是“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依照佛家的说法,农历七 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 济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人口与人种课堂笔记

人口与人种课堂笔记
一、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的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能够生产更多的食物和其他资源,从而养活更多的人口。
(2)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许多疾病得到治愈,人们的寿命延长,从而增加了人口数量。
(3)生育观念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变化,一些家庭选择生育更多的孩子。
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问题:
(1)资源短缺:人口过多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导致资源短缺。
(2)环境恶化:人口过多会排放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导致环境恶化。
(3)社会问题:人口过多会带来就业压力、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问题。
人口过少带来的问题:
(1)劳动力短缺:人口过少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影响经济发展。
(2)老龄化问题:人口过少会导致老龄化问题加剧,社会负担加重。
二、人种
人种的定义:人种是具有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不同的人种具有不同的遗传特征,如肤色、发型、面部特征等。
人种的分布:人种分布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不同的人种群体。
例如,非洲人、欧洲人、亚洲人、美洲人等。
人种的多样性:不同的人种具有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和语言。
这种多样性丰富了人类社会的文化内涵。
人种的平等:尽管不同的人种具有不同的遗传特征和文化背景,但所有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促进不同人种之间的和谐共处。
人文地理学-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白色人种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 洲等地,肤色较浅,呈白色或浅 黄色,头发细软而呈波浪状,眼 色多为浅蓝色或灰色,面部轮廓
清晰,鼻梁高而窄。
黑色人种
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 肤色呈黑色或深棕色,头发卷曲 而浓密,眼色多为深褐色或黑色, 面部特征较为突出,嘴唇较厚。
人种地理分布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包括中国、日本、朝鲜、越南 等国家。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口、人种和民族差异
生育观念的差异
宗教信仰与民族习俗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育观念存在较大差 异,如一些地区或民族可能更倾向于多 子多福,而另一些则更注重少生优生。
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对于人口、人种和民 族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如一些宗教或民 族可能有特殊的饮食禁忌、节庆习俗等。
婚姻制度的多样性
信息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成为可能,进一步促 进了人口流动。
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影响
资源利用
人口迁移改变资源利用方式和强度,可能对 迁入地资源环境造成压力。
生态环境
人口迁移可能对迁入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如森林砍伐、水资源过度开发等。
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影响
01
经济发展
人口迁移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资 源,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 整。
人口迁移类型及原因
要点一
经济因素
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等经济差异驱动人口迁移 。
要点二
政治因素
政治迫害、战争、政策调整等政治因素导致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类型及原因
社会文化因素
教育、文化、宗教、语言等社会文化差异影响人口迁移。
生态环境因素
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引发人口迁 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美洲北部
大洋洲西部 南极地区
图4.5世界人口分布
寒冷的 高原
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稀疏?
北极地区 亚洲中部 严寒的高 纬地区
非洲北部
南美洲北部
大洋洲西部 南极地区 干旱的 沙漠
图4.5世界人口分布
湿热的 雨林
分布不均匀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图4.5世界人口分布
分布地区
人 口 稠 密 地 区
问题2:地球上人口总数是怎样变化的呢?
人口/亿 60
50 40 30 20 10
年份 1999 1987 1975 1960 1930 1830
人口/亿
10 20 30 20 30 40
每增加10亿所 需的时间/年
40
50
50
60
100 30 15 12 12
变化趋势:缓慢→加 快→更快→变慢
C
地区
讨论:为什么人口集中分布在这些地区? 欧洲
亚洲 南部 北美洲 东部
亚洲 东部
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等
图4.5世界人口分布
讨论:为什么人口集中分布在这些地区? 欧洲
亚洲 南部
亚洲 东部
北美洲 东部
人文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工农业、经济发达等
图4.5世界人口分布
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1人/千米2以下?
现在全世界每年增长人口8000万 计算,完成下题
。
每天增加_________ 219178 人。
每小时增加_________ 9132 人。 每秒钟增加_________ 人。 2.5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 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总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面积(平方千米)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0.14 0.59 -0.09 2.43
特点二:空间上发展中国家——快,发达国家——慢
意大利人口增长缓慢,带来的问 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国防 兵源不足等。
尼日利亚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 问题: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 困难、饥饿贫困等。
有效措施: 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增长与社 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 协调,总的来说就是可持续发展
算一算:如果某地区面积是2000平方 千米,人口为40万,那么这个地区的 人口密度为 200 人/千米2。
人口密度一般是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请你根据下图计算A、B两地的人口密度.
活动3
A
图中每格代表500平方千米, 地区 A地 B地 面积/千米2 人口数/人 12500 1000000 10000 1600000
( D
)
A、从地球上出现人类至今一直缓慢增长 B、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 C、会匀速增长 D、十八世纪以前缓慢增长,十八世纪以后增长速度加快,目前增长生率—死亡率 B、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数×死亡数 C、人口自然增率=出生人口÷总人数 D、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问题1:同学们知道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人吗?
据 2006年3月统计世界现有人口总数已达65亿 2011年10月31日凌晨前2分钟,作为全球第 70亿名人口象征性成员的丹妮卡· 卡马乔在 菲律宾降生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发布2010年第六次人口 普查登记(已上报户口)的全国总人口为 1339724852人(不含港澳台)或13.397亿人
人口/亿
100 80
特点:时间上18世纪前 增长缓慢,18世纪后增 长加快
A
60
B
40
20
1850 1900 1950 2000
1750
1800 1840
0 2050
年份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
人口的变化
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 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 表示增加。
出生率是一年 内出生的婴儿 数占总人数的 比率
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
三大人种的体貌特征
肤色
白种人 黑种人 黄种人
头发
波状 卷曲 黑直
面部
鼻子高 嘴唇薄 嘴唇厚 扁平
体毛
多 少 中等
色浅
黑色 浅黄色 棕黑色
读图世界人种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印度北部主要分布 着什么人种? 白色人种
(2)除亚洲以外,还有哪几个洲黄种人较多? 美洲
( A
)
3、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均匀分布 C、集中在几个地区,其他地区没有
( B ) B、分布不均 D、七大洲都有人口分布
4、 下列不属于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问题是
A、住房紧张,交通拥挤 C、环境污染,土壤沙化
(
D )
B、就业困难,粮食短缺 D、农作物产量低
世界的人类,根据体质 方面的特征,可以分为三个 主要人种:
死亡率是一年 内死亡的人数 占总人数的比 率
活动 2 计算下表4个国家2003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
率和自然增长率。 (1)按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给这些国家排 队,看看哪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 (2)意大利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其他3个国家 有什么不同,这意味着什么? 国 家 英 国 中国 意大利 尼日利亚 出生率/% 死亡率/% 1.16 1.24 0.94 4.23 1.02 0.65 1.03 1.8
分布规律
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 洲 北美洲东部
北半球低中纬 度的近海地带 平原广阔, 温暖湿润, 经济发达
沙漠地区 极端干旱 雨林地区 过于潮湿 高纬度地区 终年严寒 高原,山区 寒冷缺氧
人 非洲北部大洋州 口 南美洲北部 稀 疏 亚洲,北美洲的北 地 冰洋沿岸 区 青藏高原
精心选一选
1、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是
(3)把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填入下表。
人 种 主 要 分 布 地 区
白种人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南美洲东岸地区
黄种人 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西北部地区 黑种人 ………………………………. 非洲、大洋洲西北部地区
巩固练习:
1、人口增长的速度由出生率 和 死亡率 决定 2、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是:人口分布 不均匀 。 3、 亚洲 的东部和南部、欧洲 以及 北美洲 东部等中 低纬度近海的 平原 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极端干 旱的 沙漠 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 雨林 地区、终年 严寒的 高纬度 地区或地势高峻的 高原 、 山区 , 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地区。
代表40000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B
80 160
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100人/千米2以上? 欧洲
亚洲 南部
亚洲 东部
北美洲 东部
世界人口分布
讨论:为什么人口集中分布在这些地区? 欧洲
亚洲 南部
亚洲 东部
北美洲 东部
从纬度位置看:都位于
从海陆位置看:都位于
从地形看:都位于 世界人口分布
中、低 纬度 沿海 地区 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