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工业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1 基本规定1.1 图纸的幅面及格式1.1.1 画配管图时,应优先采用表-1中规定的幅面尺寸,如有必要,设备的平、竖面布臵图、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可沿长边加长。
对于A0和A2幅面,加长量按A0幅长边的1/8倍数增加;对于A1和A3幅面,加长量按A0幅面短边的1/4倍数增加。
1.1.2 A4幅面不加长也不加宽,对于管线布臵图及其详图应尽量采用A1、A2图幅;且不应加长或加宽。
1.1.3 A4幅面不允许横装,A5幅面不允许单独使用。
1.1.4 配管图的比例1.1.4.1 设备平、竖面布臵图采用比例为1:200。
1.1.4.2 配管图中管道的平、立面图可采用1:50比例。
1.1.4.3 详图采用1:25比例,其它局部图及节点图比例可根据具体情况自定。
采用甲、乙、丙……和Ⅰ、Ⅱ、Ⅲ……等表示。
竖面图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如“3-3竖面”,同一绘图区域内的竖面图号采用连续编号法,如“1-1竖面”,“2-2竖面”。
视图的编号也采用阿拉伯数字,如“视图1”,原则上视图应与所表示的平面图在同一张图上。
详图采用英文字母表示,如“详图A”,原则上详图也应与所表示的平面图在同一张图上。
1.2.4 图纸数字的文字应工整清晰,字体符合工程制图标准,汉字应写仿宋体。
1.3 配管设计的术语及标注1.3.1 配管设计的术语1.3.1.1配管设计的术语缩写按《石油化工企业配管工程常用缩写词》(SH/T3902-2004)中的要求执行,上面没有的术语缩写应采用英文,不采用汉语拼音。
1.3.2 配管设计的标注1.3.2.1 压力管道的标注画配管图时,压力管道应尽可能不采用拉出引线编顺序号的注法。
如果采用,范围不宜太广,涉及的管道不宜太多,引线也不宜过长或分支过多,而且管道上的顺序号应和标注的顺序号方向一致。
材质碳钢可不标注,合金钢、不锈钢则要注明。
如下:管号—管子规格(材质)—管道等级—隔热厚度/伴热根数(具体隔热形式参照工艺管线命名表)。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1 总则1.1 本规定包括:管道设计、材料、制造、安装、检验和试验的要求。
1.2 本规定为管道布置、管件材料和管道机械的设计原则,各项目的管道设计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2 设计2.1 概述为经济地、合理地选择材料,管道应按其使用要求各自分类,任何一类管道使用的范围应考虑:腐蚀性、介质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2.2 设计条件和准则2.2.1 在设计中应考虑正常操作时,可能出现的温度和压力的最严重情况,并在管道一览表或流程图上加以说明。
2.2.2 操作介质温度<38℃不保温的金属管道的设计温度同介质温度,内部或外部保温的管道应依据传热计算或试验确定。
2.2.3 在调节阀前的管道(包括调节阀)压力应按最小流量下(关闭或节流时)来设计。
而在调节阀后的管道,应按阀后终了的压力加上摩擦和压头损失来设计。
2.2.4 对于按照正常操作条件下,不同的温度和压力(短时的)进行设计时,不应包括风载和地震载荷。
2.2.5 非受压部件包括管架及其配件或管道支撑构件的基本许用应力应与受压部件相同。
2.2.6 管道的腐蚀度,应按具体介质来确定。
通常对碳钢和铁素体合金钢的工艺管道应至少有1mm的腐蚀度,对于奥氏体合金钢和有色金属材料一般不加腐蚀余量。
2.3 管道尺寸确定2.3.1 管子的尺寸依据操作条件而确定。
必要时,考虑按正常控制条件下计算的管道和设备的摩擦和25%流量的余量,但下列情况除外:(1)泵、压缩机、风机的管道尺寸,按其相应的能力确定(在设计转速下能适应流量的变化要求)同时要估计到流量到0的情况。
当机器的最大能力超过工艺要求的最大能力时,管道的设置不能按机器最大能力计算。
(2)循环燃油系统,应按设备设计要求的125%流量考虑,以使其有25%的循环量。
(3)间断操作的管道(如开车和旁路管道)的尺寸,应按可利用的压力降来设计。
2.3.2 一般不采用特殊尺寸的管道如:DN32(1¼″)、DN125(5″)、DN175(7″)等。
工业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规范工业管道规范是为了确保工业管道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下面是关于工业管道规范的一些内容。
一、一般规定1. 工业管道的设计、安装、维护和检测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
2. 工业管道的材料选择、工艺参数和结构设计必须符合工作介质的特性和要求。
3. 工业管道的施工必须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并进行强度测试和泄漏检测。
4. 工业管道的维护和检测必须定期进行,以确保其运行的安全性和正常性。
5. 工业管道的登记和管理必须做好,包括工作记录、维护记录和事故记录等。
二、管道设计规范1. 工业管道的设计必须符合工作介质的特性和要求,包括温度、压力、流速等参数的确定。
2. 工业管道的材料选择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包括耐压、耐腐蚀等特性。
3. 工业管道的布置和支撑必须合理,以确保管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工业管道的防腐和绝热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管道的使用寿命和效果。
三、管道安装规范1. 工业管道的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强度测试和泄漏检测。
2. 工业管道的连接必须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材料,并经过合格的焊接或螺纹连接。
3. 工业管道的支架和固定必须牢固可靠,以确保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工业管道的绝热和防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以防止管道的热损失和腐蚀。
四、管道维护规范1. 工业管道的维护必须定期进行,包括清洗、防腐、绝热等工作。
2. 工业管道的检测必须定期进行,包括强度测试、泄漏检测、温度监测等。
3. 工业管道的维修必须及时进行,包括漏损修复、设备更换等工作。
4. 工业管道的记录和归档必须做好,以备查和分析。
五、管道安全规范1. 工业管道的运行必须符合相关安全规定和标准,包括压力、温度、流速等参数的控制。
2. 工业管道的操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和合格的人员进行,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3. 工业管道的事故处理必须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包括切断工业管道、排除危险等。
4. 工业管道的安全教育必须定期进行,包括安全操作、事故案例、紧急处置等。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一、简介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是指针对工业生产中的设备和管道进行保温隔热设计,以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的稳定。
本规范旨在规范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的各项内容,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1.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物料选用经济合理,性能稳定的绝热材料。
3.设计考虑设备和管道的功能要求和工艺特点。
4.保证设备及管道的绝热层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三、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1.设备及管道的绝热层设计应考虑防火、防腐蚀和环保要求。
2.绝热材料的选用应符合设备和管道的绝热性能要求。
3.考虑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和吸水率等物理性能指标。
4.考虑设备及管道的操作温度和工作环境要求,确保绝热设计的有效性。
5.考虑绝热层对设备和管道维护、检修的影响,便于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四、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的具体内容1.设备和管道的绝热材料选用(1)绝热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和耐久性,可选用聚氨酯、硅酸铝纤维毡等材料。
(2)绝热材料应符合建筑材料的环保要求,不得对生产环境和操作人员造成污染。
(3)绝热材料的密度、厚度和导热系数应根据设备和管道的工艺参数进行合理选择。
2.设备和管道的绝热层结构设计(1)绝热层的设计应考虑设备和管道的外观形状和尺寸,保证绝热层与设备管道表面的密合度。
(2)绝热层的结构设计应便于安装和维护,保证设备和管道的正常操作和维修。
(3)绝热层的表面处理应符合防腐蚀和防火的要求,可采用铝板、镀锌板等材料进行包覆。
3.设备和管道的绝热工程施工技术(1)对绝热材料的施工要求,包括切割、粘接和包覆等工艺操作。
(2)对绝热层的施工工艺要求,包括绝热层的结构组装、固定和密封处理等相关工艺。
(3)对绝热层的施工质量要求,包括密实性、平整度和外观要求等。
4.设备和管道的绝热工程验收标准(1)绝热层的厚度和导热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可进行抽检和测试。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一、绝热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1.1热工设计基本原则绝热工程设计是工业设备及管道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其基本原则是确保设备及管道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保持内部所需温度,防止热能的损失和外界的热影响。
热工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合理选择绝热材料、确保材料的完好无损、保证绝热层的厚度和密封性、减少热桥的产生等。
1.2节能设计原则在绝热工程设计中,节能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节能设计原则是在绝热工程设计中,要考虑如何提高绝热层的保温性能,减少传热损失,有效降低设备及管道运行中的能耗。
1.3安全设计原则绝热工程设计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安全设计原则包括: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绝热材料、合理考虑使用环境的特点,确保绝热工程的安全可靠等。
1.4经济设计原则在绝热工程设计中,经济性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经济设计原则包括:选择价格适中的绝热材料、合理考虑绝热层的厚度、减少材料的浪费等。
二、绝热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2.1设计前期准备在进行绝热工程设计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对设备及管道的结构和运行条件进行充分了解、确定绝热层的厚度和材料、选择合适的绝热施工方案和技术方案。
2.2绝热材料选择绝热材料的选择是绝热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绝热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材料的导热系数、耐热性能、防水性能、耐腐蚀性能等因素。
常见的绝热材料包括:硅酸铝纤维毡、岩棉、硅酸钙板、聚氨酯泡沫板等。
2.3绝热层厚度确定绝热层的厚度是保证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重要因素。
绝热层的厚度需根据设备及管道的运行条件和环境条件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绝热层的厚度越大,保温效果越好。
2.4绝热施工方案确定绝热施工方案的确定是绝热工程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绝热施工方案能够确保绝热层的密实和完整,保证设备及管道的绝热效果。
常见的绝热施工方案包括:预制绝热块、喷涂绝热、穿管绝热等。
2.5绝热工程实施在绝热工程设计确定后,需要进行绝热工程的实施。
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绝热施工方案进行,确保绝热层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
工业管网管道和阀门设计、制造、验收执行标准、规范及规定

工业管网管道和阀门设计、制造、验收执行标准、规范及规定1、GB/T6403.4—2008 零件倒圆与倒角;2、GB/T 985.1-2008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3、GB/T 11345-2013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4、GB/T 6414-2017 铸件尺寸公差、几何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5、GB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的规定;6、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7、GB/T 4249-1996 公差原则;8、GB/T1184-2000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9、GB/T 25829-2010 高温合金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10、20J333 建筑防腐蚀构造;11、GB/T 16671—2018形状和位置公差—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12、GB/T 13319—2020 形状和位置公差—位置度公差;13、HG/T 20592~20635-2009 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14、GB/T 95-2002 平垫圈—C级;15、GB/T 5781-2016 六角头螺栓—全螺纹—C级;16、GB/T 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17、GB/T 3098.2-2015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18、GB/T 3098.26-2021 紧固件机械性能—平垫圈;19、GB/T 9074.17-1988 六角头螺栓和弹簧垫圈及平垫圈组合件;20、GB/T 94.1-2008 弹性垫圈技术条件弹簧垫圈;21、GB/T 9074.1-2018 螺栓或螺钉和平垫圈组合件;22、GB/T 3632-2008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23、JGJ 82-201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24、GB/T 6170-2015 1型六角螺母;25、GB/T 75-2018 开槽长圆柱端紧定螺钉;26、GB/T 1231-2006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27、GB/T 16938-2008 紧固件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通用技术条件;28、GB/T 3103.1-2002 紧固件公差—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29、JB/T6046—1992 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焊后热处理方法;30、CECS 410-2015 不锈钢结构技术规范;31、GB/T 20878-2007 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32、SH/T 3523-2020 石油化工铬镍不锈钢、铁镍合金、镍基合金及不锈钢复合钢焊接规范;33、GB50661-2020 钢结构焊接规范;34、GB 50316-2008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35、GB/T 700-2006 碳素结构钢板和钢带;36、GB/T18923-2002 运输包装件质量界限;37、GB/T3091-2018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38、GB/T 709-2019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39、GB/T 706-2016 热轧型钢;40、GB/T 11263-2017 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41、CBM 1003-1981 法兰尺寸允许偏差;42、GB/T 222-2006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43、YB/T 4751-2019 H型钢腹板平面度检验平尺;44、YB/T 4811-2020 热轧H型钢超声检测方法;45、07K133 薄钢板法兰风管制作与安装;46、GB/T 14977-2008 热轧钢板表面质量的一般要求;47、HG/T 21640.1-2000 H型钢钢结构管架通用图集桁架式管架(一、总说明;二、钢桁架;三、活动支架;四、固定支架);48、HG/T 21640.2-2000 H型钢钢结构管架通用图集纵梁式管架;49、HG/T 21640.3-2000 H型钢钢结构管架通用图集独立式管架;50、CB/T 3766-2014 排气管钢法兰;51、GB/T 17185-2012 钢制法兰管件;52、GB/T191—201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53、JB/T5000.12-2007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54、GB/T 13452.2-2008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55、GB/T 1768-2006 色漆和清漆—耐磨性的测定—旋转橡胶砂轮法;56、GB/T 1732-2020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57、GB/T 37361-2019 漆膜厚度的测定—超声波测厚仪法;58、GB/T 3181-2008 漆膜颜色标准;59、GB/T 6739-2022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60、GB/T 1735-2009 色漆和清漆—耐热性的测定;61、GB/T 1720-2020 漆膜划圈试验;62、GB 50683-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63、GB 50235-2010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64、JB/T 8862-2014 阀门电动装置寿命试验规程;65、GB/T8923.1-2011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
20801-2020工业管道释义

文中标题:深度解读20801-2020工业管道标准一、引言在当今工业社会中,工业管道作为连接各种工业设备和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发布于2020年的20801-2020工业管道标准,备受关注。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深入探讨并解读这一标准的内涵和意义。
二、概述20801-2020工业管道标准20801-2020工业管道标准是我国工业管道行业的重要标准之一,它涵盖了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等全过程,旨在规范工业管道的各项工作,提高管道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持续运行性。
该标准的发布对于规范工业管道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深远影响。
三、深度解读20801-2020工业管道标准1. 设计20801-2020工业管道标准对管道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了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的计算方法、设计的图纸标注以及设计的审核和确认等内容。
在设计方面,该标准突出了安全性和可靠性,强调了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众多因素,如压力、温度、介质、环境等。
还对设计人员的资质和要求做出了规定,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 制造在工业管道的制造环节,20801-2020工业管道标准也提供了详细的制造要求和流程。
从原材料的选择、加工制造到成品管道的检测和验收,该标准都对制造流程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以保证管道的质量和可靠性。
标准还对制造单位的资质和质量管理体系做出了要求,提高了整个制造过程的标准化水平。
3. 安装20801-2020工业管道标准对管道的安装环节也进行了细致的规范。
它包括了管道的铺设、连接、固定和支撑等方面的要求,考虑了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标准还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和操作要求做出了规定,以确保安装过程符合标准和规范。
4. 维护维护是管道运行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20801-2020工业管道标准也对管道的维护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它涵盖了定期检测、预防性维护、事故处理等内容,旨在保证管道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可靠。
GB-50235工业金属管道建设及验收条例

GB-50235工业金属管道建设及验收条例1. 总则1.1 制定目的为确保工业金属管道建设及验收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提高管道建设质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1.2 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金属管道建设及验收活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工作。
1.3 规范内容本条例规定了工业金属管道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改造和拆除等环节的要求。
2. 建设规划与设计2.1 规划要求工业金属管道建设应遵循国家发展规划、行业标准和和地方政策,满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要求。
2.2 设计要求工业金属管道设计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和地方规定,确保管道安全、可靠、经济、环保。
设计文件应包括管道平面图、剖面图、细节图等,并明确材料、规格、性能等技术参数。
3. 施工与验收3.1 施工要求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确保焊接、防腐、绝缘等关键环节的质量。
3.2 验收要求工业金属管道验收应依据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进行。
验收内容包括:管道安装质量、焊接质量、防腐质量、绝缘质量、系统性能等。
验收不合格的管道不得投入使用。
4. 运行与维护4.1 运行要求工业金属管道投入运行后,应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确保管道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4.2 维护要求定期对工业金属管道进行巡检、保养、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管道进行改造和拆除时,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
5. 监督管理5.1 监管职责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工业金属管道建设及验收活动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5.2 企业自律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管道建设及验收水平。
5.3 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对工业金属管道建设及验收活动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
6. 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基本规定1.1 图纸的幅面及格式1.1.1 画配管图时,应优先采用表-1中规定的幅面尺寸,如有必要,设备的平、竖面布臵图、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可沿长边加长。
对于A0和A2幅面,加长量按A0幅长边的1/8倍数增加;对于A1和A3幅面,加长量按A0幅面短边的1/4倍数增加。
1.1.2 A4幅面不加长也不加宽,对于管线布臵图及其详图应尽量采用A1、A2图幅;且不应加长或加宽。
1.1.3 A4幅面不允许横装,A5幅面不允许单独使用。
1.1.4 配管图的比例1.1.4.1 设备平、竖面布臵图采用比例为1:200。
1.1.4.2 配管图中管道的平、立面图可采用1:50比例。
1.1.4.3 详图采用1:25比例,其它局部图及节点图比例可根据具体情况自定。
采用甲、乙、丙……和Ⅰ、Ⅱ、Ⅲ……等表示。
竖面图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如“3-3竖面”,同一绘图区域内的竖面图号采用连续编号法,如“1-1竖面”,“2-2竖面”。
视图的编号也采用阿拉伯数字,如“视图1”,原则上视图应与所表示的平面图在同一张图上。
详图采用英文字母表示,如“详图A”,原则上详图也应与所表示的平面图在同一张图上。
1.2.4 图纸数字的文字应工整清晰,字体符合工程制图标准,汉字应写仿宋体。
1.3 配管设计的术语及标注1.3.1 配管设计的术语1.3.1.1配管设计的术语缩写按《石油化工企业配管工程常用缩写词》(SH/T3902-2004)中的要求执行,上面没有的术语缩写应采用英文,不采用汉语拼音。
1.3.2 配管设计的标注1.3.2.1 压力管道的标注画配管图时,压力管道应尽可能不采用拉出引线编顺序号的注法。
如果采用,范围不宜太广,涉及的管道不宜太多,引线也不宜过长或分支过多,而且管道上的顺序号应和标注的顺序号方向一致。
材质碳钢可不标注,合金钢、不锈钢则要注明。
如下:管号—管子规格(材质)—管道等级—隔热厚度/伴热根数(具体隔热形式参照工艺管线命名表)。
1.3.2.2 管件的标注压力管道要画出并标注出管道组成件的技术规格数据如短半径弯头、三通、法兰、异径管、软管接头、加强管嘴、阀门型号、仪表管嘴、仪表编号等。
阀门等小型设备型号在平剖面图上仅需标注一次,仪表管嘴的标注见图1.3.2-1。
图1.3.2-11.3.2.3 要求有坡度的管道标注应注坡度i和坡向,并用箭头表示坡向如: i=0.003→1.3.2.4 特殊管件的标注非90°弯头和非90°的连接支管,应注明角度;煨弯管应标注半径及角度。
异径管两端应表示管子的公称直径。
1.3.2.5 标注阀门、过滤器、限流孔板等附件的定位尺寸。
1.3.2.6 标注仪表控制点的符号及定位尺寸的确定(具体位臵尺寸由工艺与自控专业共同商定,自控专业负责校对)。
标注管线上安装一次仪表的接头位臵及规格,如压力表管嘴等。
表示方法如下:(1) 孔板FE-101 ∇3000(2) 压力表管嘴、测压元件管嘴P-101 ∇2000ZG1/2”-160(3) 玻璃管温度计嘴T—88 ∇1500 T—直插 TX—斜插M27×2 L=120 TE—热电偶直插 TEX—热电偶斜插注:A、ZG1/2”,M27×2等规格由仪表专业确定。
B、长L与保温厚度有关,见仪表专业返回条件。
1.3.2.7 各层平面标高的标注均以地面标高为基准,但剖视图上,管道安装尺寸可以以地面或楼面作为基准线加以标注。
1.3.2.8 剖视图的表示(1) 当管道平面布臵图上的局部地方,不能清楚地表示管道布臵时,须画局部剖视图,在平面图上要表示所剖截面的剖切位臵、方向及编号。
(2) 局部详图(或视图)在管道平面布臵图上,局部管线的图形或安装尺寸在平面上难以表达清楚时,而又不值得画剖视图时,可将局部管道在其平面图形附近以局部详图来表示。
1.3.2.9 管线支吊架(1) 在管道平面布臵图、剖视图上应表示管线支吊架,每个管线支吊架均以一个独立的代号表示。
如支-××。
(2) 水平管道的支架应标注定位尺寸,垂直管道的支架标注支架顶面或支架支承面的标高(如平台面、楼板面、梁顶面等)。
2 常用压力管道的设计、施工标准、规范、通则等应用规定2.1 设计与施工标准(规范)2.1.1 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版) GB 50160-9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 GBJ 16-8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臵设计规范》 GB 50058-92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64-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35-97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36-98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126-892.1.2 石化行业标准《石油化工工艺装臵布臵设计通则》 SH 3011-2000 《石油化工管道布臵设计通则有》 SH 3012-2000 《石油化工企业管道设计器材选用通则》 SH 3059-2001 《石油化工企业燃料气系统和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范》 SH 3009-2001 《石油化工配管工程设计图例》 SH/T3051-2004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化》 SH 3022-1999 《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臵设计规范》 SH/T053-2002 《石油化工管式炉热效率设计计算》 SH/T3045-2003 《石油化工厂区管线综合设计规范》 SH/T3054-2005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SH 3024-95 《石油化工管道支架设计规范》 SH/T3073-2004 《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 3501-2002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化》 SH 3047-93 《炼油装臵工艺设计规范》 SH/T 3121-2000 《炼油装臵工艺管道流程设计规范》 SH/T 3122-2000 《加工高硫原油重点装臵主要设备设计选材导则》 SH/T 3096-2001《加工高硫原油重点装臵主要管道设计选材导则》 SH/T 3129-2002 《石油化工企业配管工程常用缩写词》 SH/T 3902-2004 《石油化工企业管道柔性设计规范》 SH/T 3041-2002 《施工现场中的设备材料代用导则》 SHSG-035-89 《炼油厂流程图图例》 SH/T 3101-2000 《石油化工管道伴管夹套管设计规范》 SH/T 3040-2002 《石油化工企业工艺装臵管径选择导则》 SHJ 35-91《一般炼油装臵用火焰加热炉》 SH/T 3036-2003 《石油化工非埋地管道抗震设计通则》 SH/T 3039-2003 《石油化工设备管道钢结构表面色和标志规定》 SH 3043-2003 2.2 采用的主要管道器材标准(规范)2.2.1 无缝钢管材料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T 8163-1999 《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 GB 9948-88《输送流体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 14976-2002 《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 GB 6479-2000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 5310-1995 2.2.2 焊接钢管材料标准《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GB/T 3091-2001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GB 12771-2000 2.2.3钢管尺寸标准《石油化工企业钢管尺寸系列》 SH 3405-962.2.4 管件标准《钢制对焊无缝管件》 GB/T 12459-90 《钢制对焊无缝管件》 SH 3408-96《钢板制对焊管件》 SH 3409-96《钢制承插焊管件》 SH 3410-962.2.5 连接件标准《钢制管法兰》 SH 3406-96JB/T 82-94《管法兰用石棉橡胶板垫片》 SH 3401-96JB/T 87-94《管法兰用金属环垫》 SH 3403-96JB/T 89-94《管法兰用缠绕式垫片》 SH 3407-96《管路法兰及垫片》 JB/T74~ 90-94《管法兰用紧固件》 SH 3404-962.2.6 弹簧标准《可变弹簧支吊架》 JB/T 8130.2-1999 《恒力弹簧支吊架》 JB/T 8130.1-19993 工业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3.1 设计计算原则3.1.1 工艺计算应采用经有关部门认可的、事实证明可靠的计算程序或方法,采用的安全系数或余量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3.1.2 工艺过程模拟计算采用HYSYS(v3.0版)或Aspen Plus模拟计算软件,冷换设备工艺计算采用AEC公司的STX(3.0版)、ACX(3.0版)及洛阳石化工程公司的Hetech3.0计算软件,塔板水力学计算采用洛阳石化工程公司的TRAY(3.0版)计算软件或ADV02版,管道应力分析计算采用CAESARⅡ(5.0版)计算软件。
3.1.3 安全阀的计算采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9版)附件五的要求计算,3.1.4 机泵的选型计算按《泵与原动机选用手册》的规定进行。
3.2 工艺流程PFD图和PID图应按基础设计文件及炼油装臵工艺管道流程设计规范SH/T3122-2000等有关文件设计。
3.2.1 控制点设臵的原则详见《石油化工装臵工艺管道安装设计手册(第一篇)设计与计算》第一章P8~16页。
3.2.2 各类阀门设臵的原则详见《石油化工装臵工艺管道安装设计手册(第一篇)设计与计算》第一章P2~8页。
3.2.3 限流孔板、放空等设臵原则详见《石油化工装臵工艺管道安装设计手册(第一篇)设计与计算》第十章P362~370页。
3.2.4 泄压排放原则详见《石油化工装臵工艺管道安装设计手册(第一篇)设计与计算》第九章P326~354页。
3.2.5 伴热原则和伴热方式详见《石油化工装臵工艺管道安装设计手册(第一篇)设计与计算》第十三章P423~446页。
3.2.6 扫线及放空排凝流程的规定详见《石油化工装臵工艺管道安装设计手册(第一篇)设计与计算》第十章P356~367页。
3.2.7 采样方式选用规定详见《石油化工装臵工艺管道安装设计手册(第一篇)设计与计算》第十一章P371~378页。
3.3 平面布臵设臵原则3.3.1 设备定位原则3.3.1.1 卧式容器□封头焊缝线■基础中心线3.3.1.2 塔和立式容器■中心线3.3.1.3 换热器□管程嘴子中心线■基础中心线3.3.1.4 卧式泵□电机端基础■泵出口嘴子中心□泵端基础3.3.1.5 立式泵■泵中心线3.3.1.6 鼓风机■鼓风机出口嘴子中心线3.3.2 单体设备的布臵3.3.2.1 加热炉、反应器、高压换热器应集中布臵,以便操作和管理,并节省合金钢和不锈钢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