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平衡原理的有限单元耦合方法_岳健广
电动斥力机构中的斥力计算

( 6)
电动斥力机构的动态分析涉及到电路、电磁感 应、电磁力、机械运动等多个动态过程,当前多用 有限元法分析[3],该种方法计算极为复杂,而且没 有解析结果。本文则采取不同的思路,提出了忽略 加速运动阶段回路电感变化的假设,使斥力机构的 电气回路可以用常系数二阶微分方程描述,由此得 到了电气量的解析解,并得到了试验验证。
参考文献
[1] S. Basu,et al. Electromagnetic force on a metal disk in an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 IEEE Trans. Power Apparatus and systems , vol. PAS-88,No. 8,pp1281-1285, 1969 [2] R. Jungblut, R. Sittig. Hybrid high-speed DC circuit breaker using a charge-storage diode. 1998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power systems technical conference. Papers presented at the 1998 annual meeting IEEE,New York 1998 [3] J. M. Meyer,A. Rufer. A DC Circuit Breaker with ultra fast contact opening and IGCT’ s’
图 2 电动斥力机构等值电路
e2 M Mdi1 dt
铝盘中感应电流 i 2 产生的自感电势 e2 L 为
(a) 0mm 气隙 图3
(b)1mm 气隙 不同气隙时电容电压和电流
e2 L L2 di2 dt
涡轮叶片结构化网格自动分区策略研究

成方法只适用于可以映射为六面体的几何结构, 对于 这种复杂的模型, 需要进行分块处理[]。现有的商业 网格生成工具如 Gambit和 ICEMCFD 都提供了强大的 分区 分 。分 能, 但在 结构化网格的 复杂计算域分区 在于计算精度 , 但 于 大量的手动分区工作, 是整个模拟过程最为耗时的部 其使用条件苛刻,对于有复杂边界的几何形体无法直 接采用结构化网格生成, 因此对于复杂三维模型进行 自动分区成为突破点。文 献 [6 ]采用单元设计法的生 成思路,先调用叶片的网格生成程序, 在此基础上再调 用扰流柱、 气膜孔的网格生成程序, 得到完整的气冷叶 片计算网格。但该方法对于复杂的空间排布和倾斜角 度的气膜孔很难使用, 只能用非结构网格进行连接。 文 献 [7 ]采用基于单元设计法的参数化设计系统, 研
Abstract :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er levels of efficiency of structured mesh generation, an approach to
wards automatic blocking applied into turbine blade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parameters of parameter ized model,the envelope planes can be calculated respectively,the hexahedral topology is constructed by generating the auxiliary planes in the computational domain,which can be used for the structured mesh generation.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cept for computational grid optimization performed by decomposing complex domain into simpler parts by filling virtual struct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trategy contrib utes to less manual intervention n ad shorter mesh generation period ,and it can be used for turbine blades that have thesame structures , which is very helpful for the automatic optimization of blade design. namics ( CFD )
基于有限元能量流模型的复杂耦合结构中低频段耦合损耗因子的计算

e p rme t x ei n.
Ke y wor ds:mi - e u n y p o lm ;c upi g ls a tr in t l me te e g o mo e ;v b o a o si r b e df q e c rbe r o l o sfc o ;f ie ee n n r y f w d l i r — c u tc p o l m n l
析手段 ; 柔性体 ” “ 子结 构则 由于 模态 密 度大 , 用 于统 适
如果仅 仅使 用 统 计 能量 分 析 方 法 进行 分 析 , 在 存
以下两个 问题 :
( ) 刚性 体 的模 态 密 度 低 , 能 为 统计 能量 分 析 1 不 提 供足够 的模 态样本 数 。 ( )连接 方 式不 是 统 计 能 量 分 析 中所 提 到 的点 、 2
LU a — a g,HAO i o Zh o g n Zh 一 ng,ZHENG Xu
( ea m n f nryE g er g Z eagU i rt,H nzo 10 7 C ia D pr e t e ni ei , hj n nv sy aghu30 2 , h ) t oE g n n i ei n
c l u ae t h n ry c n e s to q to ac lt d wi t e e e g o v r ain e uain,i c he e e g fe c u y tm s a c u td t r u h t e fn t h n whih t n r y o a h s bs se wa c o n e h o g h ie i
大型磁悬浮CMG转子的组合优化策略

21 02年 2月 Vo . 133
No. 2
J u n fA t n u is o r a o sr a t l o c
Fe u r 2 2 br ay 01
大型磁悬浮 C MG转 子 的组 合优 化 策 略
韩邦成 ,袁 倩
( .新 型惯性仪 表与导航 系统技术 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北京 10 9 ; .惯性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11 1 011 2 0 9)
转子组件 。采用 A S S进行参数化建模 , NY 通过 II H SG T软件集成 A S S实现优化过程 。取转子质量和最大等效应 NY 力分别最小为优化 目标 , 选择转子轮盘结构尺寸 为设 计变量 , 根据转 子运行 工况对转 子提 出包 括尺 寸 、 度 、 并 强 效
能等方面约束 限制 。与 G N P L算法相 比组合优化策略的优化 结果要优 于单 纯使用一 种全局优 化算法 或局部 A、 L Q
D :1 . 8 3 j i n 1 0 —3 8 2 1 . 2 0 9 oI 0 3 7 / . s . 0 0 1 2 . 0 2 0 . 1 s
Th mb n t ra t z to t a e y f r La g - ie a n tc e Co i a o i lOp i a in S r t g o r e S z d M g e i mi
o t z h oo y tm.ANS s u e o b i a a tr ain mo e ,I GHT a d ANS r n e r td t i i p i e t e r trs se mi YS i s d t u l a p r mee i t d l NI d z o n YS a e i tg ae o f s n h t e o t z t n moo s n xma q ia e t sr s a e t e mii m e p ciey a e c o e a h e in h p i a i tr ma s a d ma i l e uv ln te s tk n o b n mu r s e t l r h s s t e d sg mi o v
基于桁架单元的能量一致积分方法

基于桁架单元的能量一致积分方法
潘天林;吴斌
【期刊名称】《工程力学》
【年(卷),期】2018(35)10
【摘要】基于能量平衡理论,提出针对桁架单元的能量一致积分方法。
该方法具有非线性无条件稳定性,2阶精度。
利用中值定理证明算法参数的存在性,并给出参数的求解形式。
对离散后的动力方程线性化得到用于迭代的等效刚度矩阵。
实现新算法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中的嵌入,并以此为基础完成单摆、输电塔体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分析。
数值结果表明,经典的平均加速度方法与隐式中点方法均会表现出能量不一致现象,甚至会产生发散结果;相比而言,该文方法在不同的时间步长情况下都表现出良好的数值稳定性。
【总页数】10页(P1-9)
【关键词】工程力学;时间积分算法;能量一致;无条件稳定性;平均加速度方法;桁架单元
【作者】潘天林;吴斌
【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11.4
【相关文献】
1.基于空间等效桁架单元方法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 [J], 吴方伯;熊江陵;李钧;岳建武;周绪红
2.基于单元模态应变能和剩余模态力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在某塔式桁架中的应用[J], 王楠;姜建华
3.一种基于Matlab的桁架臂单元快速建模方法 [J], 高顺德;朱磊;徐金帅;马晨旭
4.基于一致性模型的梯次利用锂离子电池组能量利用率估计方法 [J], 赵伟;闵婕;李章溢;孙瑞;姜研
5.基于能量平衡的延性交错桁架塑性设计方法 [J], 陈向荣;宗智芳;冉红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3讲—弹性力学问题的有限单元法

1 T U d Kd 2
u1 d u 2 u 3
有限单元法
崔向阳
Step 3: 单元集成
单元集成——外力功
整体节点 位移列阵
整体等效节 点力列阵
u1 d u2 u 3
f1 R1 f f 2 0 f F 3
有限单元法
崔向阳
Step 2.单元特征分析
xi
单元节点位移列阵: 单元节点坐标列阵: 单元等效节点力列阵:
II=0
有限单元法 崔向阳
真实位移
6
最小势能原理
1 II ij ij dV bi ui dV pi ui dA 2 Sp 1 II Dijkl ij kl dV bi ui dV pi ui dA Sp 2
ij
ij
dV biui dV piui dA
Sp
弹性问题中等价于最小势能原理!
有限单元法 崔向阳
比较:虚功原理和能量变分原理
虚功原理是理论力学上的一个根本性原理,可以用于
一切非线性力学问题。
最小势能原理只是虚功原理对弹性体导出的一种表述
形式,但是对于线弹性问题,最小势能原理的应用非 常方便。
ij ui ij ui Dijkl ij kl dV bi ui dV pi ui dA Sp ij ij dV bi ui dV pi ui dA Sp
V= – W
弹性势能—弹性体变形后,产生弹性内力,这种力也具有对外作 功的能力,称为弹性势能,或弹性应变能。
基于波有限元法的流固耦合结构波传导问题

基于波有限元法的流固耦合结构波传导问题
倪广健;林杰威
【期刊名称】《振动与冲击》
【年(卷),期】2016(000)004
【摘要】采用波有限元方法研究流固耦合结构中的波传导问题。
该方法以有限元法为基础,首先建立研究对象的有限元法模型,得到模型的动态刚度矩阵。
通过对动态刚度矩阵的重新排列组合得到研究对象的传递矩阵,求解传递矩阵的特征值问题可以得到分别代表自由波传递的波数和波模。
该研究首先分析独立流体结构和固体结构中的振动问题,并比较了采用波有限元法和理论方法求解得到的固体结构中波数分布情况,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随后采用波有限元法分析流固耦合结构中的波传导问题。
波有限元法的应用并不局限于所给出的均匀或周期性结构,还可将其应用于缓慢变化的非均匀结构。
【总页数】6页(P204-209)
【作者】倪广健;林杰威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327
【相关文献】
1.基于波结构的Lamb波单一模态激励仿真 [J], 吴斌;周伟;郑阳;何存富
2.爆炸冲击波损伤靶板问题中的流固耦合算法 [J], 张世臣;米双山
3.基于流固耦合算法的罐车防波板的分析 [J], 周斌;马力;张中正
4.基于高阶有限元法的均匀流中\r物体二阶波辐射问题研究 [J], 刘源;王玉红;王赤忠
5.基于有限元法的多级离心泵结构强度及流固耦合分析 [J], 王维;尤保健;陆荣;马齐江;芦洪钟;王俊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_中国电机工程学报_百篇杰出学术论文名单_6f68ab1d_1e14_4270_

58 电机电工 究
彭力 华中科技大学
白丹,康勇,陈坚 2004-05-05
电站锅炉入炉煤元素分析
59
发电 和发热量的软测量实时监 刘福国 山东电力设计院 无
2005-03-16
测技术
电力系统保护与动
60
电力系统
基于水火电置换的发电权 调节市场
王雁凌
态安全监控教育部 重点实验室(华北电
张粒子,杨以涵
2006-03-01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
15
发电 连续数据知识发现
于达仁
胡清华,鲍文
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4-06-05
I
总排序 专业
论文题目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 工作单位
其他作者
论文刊登 时间
基于割集功率空间上的静
许晓菲,余贻鑫,魏
16 电力系统 态电压稳定域局部可视化 王成山 天津大学
炜 , STEPHEN 2004-09-05
祯祥
2005-02-16
电力系统谐波分析的稳健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电 气 丁屹峰,程浩忠,曾
68
电力系统 支持向量机方法研究
占勇 工程系
德君
2004-12-05
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混合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
69
电力系统 量测状态估计算法
丁军策 学院
蔡泽祥,王克英
2006-01-16
王草的热解与燃烧特性实
李庚银
态安全监控教育部 重点实验室(华北电
罗艳,周明,王宇宾
2006-02-01
定位
力大学)
基于耦合场的大型同步发 47 电机电工 电机定子温度场的数值计 李伟力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丁树业,靳慧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 应 力 表 达 式 代 入 式 (9),求 得
σ31 =F1/t+ (12F6/t3)y
(10)
σ32 = (3F2/2t)(1-4y2/t 2)
(11)
σ33 =F3/t+ (12F4/t3)y+ (12F5/L3)x (12)
将 应 力 代 入 平 衡 方 程 (5),并 代 入
关 键 词 :能 量 平 衡 原 理 ;单 元 耦 合 方 程 ;损 伤 全 过 程 分 析 ;原 位 推 覆 试 验 中 图 分 类 号 :TU375;TU313 文 献 标 志 码 :A doi:10.7511/jslx201502015
1 引 言
在 地 震 作 用 下 ,结 构 发 生 的 损 伤 破 坏 并 非 均 布 在结 构 之 中,而 是 集 中 在 某 些 局 部 区 域。 例 如,在 1999 年 土 耳 其 大 地 震 中 (7.6 级 ),很 多 建 筑 结 构 由 于梁端、柱端的纵 筋 锚 固 不 足,或 节 点 域 配 置 钢 筋 不足在构 件 端 部 或 节 点 区 域 发 生 破 坏[1];在 2008 年汶川地震中(8.0级),大量的框架 结 构 形 成 柱 端 塑性铰而发生 破 坏[2];在 2011 年 东 日 本 大 地 震 中 (9.0级)[3],结 构 破 坏 也 多 发 生 在 柱 端、节 点 以 及 结 构 角 柱 等 局 部 区 域 。 实 际 地 震 灾 害 表 明 ,结 构 的 地震损伤是始于局部破 坏 而 止 于 整体 功 能 的丧 失[4]。结构非线 性 数 值 计 算 分 析 应 真 实 反 映 局 部 破 坏 细 节 ,为 结 构 损 伤 演 化 全 过 程 分 析 提 供 依 据 。
A
{u′3}= [X5][u′3]
∫ L3 [Nshell]T[Nshell]dy
t (i=5)
弹 塑 性 损 伤 模 型 ,则 可 以 较 准 确 地 计 算 混 凝 土 材 料 的损伤行为。
基于弹 性 力 学[6]、子 结 构 方 法[12]、平 截 面 假 定[13]和 Arlequin 法[14]的 有 限 单 元 耦 合 技 术 已 在 建筑结构和桥梁工程等数值分析中有所应用。针 对 结 构 地 震 损 伤 全 过 程 分 析 问 题 ,在 发 生 局 部 破 坏 的位置,弹性假定 已 不 再 适 用,而 能 量 则 遵 循 平 衡 原理,同 时 能 量 的 变 化 与 损 伤 有 关。 基 于 此,本 文 依 据 能 量 平 衡 原 理 建 立 了 梁 单 元 、壳 单 元 及 实 体 单 元之间的耦合方程,并对某 RC 框架结构原位推覆 试 验 进 行 了 数 值 计 算 和 损 伤 分 析 ,验 证 了 该 方 法 的 有效性。
岳 健 广 *1, 钱 江2
(1.南京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南京 210009;2.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摘 要:结构非线性数值计算分析应真实反映局部损伤破坏细节,以作为损伤演 化 全 过 程 分 析 的 依 据 。 对 同 类 构 件,有限单元耦合方法可以解决破坏细节与整体模拟的空间尺度差异问题。基于 能 量 平 衡 原 理,建 立 了 梁 与 实 体 单元、梁与壳单元以及壳与实体单元的耦合方程,适用于结 构 的 损 伤 数 值 计 算。 对 某 RC 框 架 结 构 原 位 推 覆 试 验 的损伤数值分析表明,有限单元耦合模型能正确反映整体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性 能,并 且 能 准 确 反 映 局 部 损 伤 破 坏细节。
的面积,ui,shell为 壳 单 元 结 点 位 移 在 耦 合 界 面 各 轴 的分量,u′i为实体单元结点位移在耦合界面各轴 上 的分量。
单位长度各项作用力与界面上结点应力的关
系为
∫ 烄 t/2 σ3idy -t/2
(i=1,2,3)
t/2
∫ σ33ydy -t/2
F′i = 烅 L/2
∫ σ33xdx -L/2
(i=4) (i=5)
(6)
t/2
∫ 烆
σ31ydy
-t/2
(i=6)
式中 t为壳单元厚度,x 和y 为耦合界面上任意点
的 坐 标 (分 别 对 应 1 轴 和 2 轴 ,如 图 2 所 示 )。
假 设 在 耦 合 界 面 上 ,壳 平 面 内 的 应 力 表 达 式 为
一 次 项 形 式 ,壳 平 面 外 的 应 力 表 达 式 为 二 次 抛 物 线
(4)
式中 Aj为耦合界面 上 单 元j 的 面 积,[Nsolid]为 耦 合界面上 实 体 单 元 的 形 函 数 矩 阵,[Xi]为 耦 合 界
3 壳与实体单元耦合
壳-实体单元耦 合 界 面 如 图 2 所 示,由 耦 合 界 面 上 不 同 单 元 结 点 在 各 项 合 力 作 用 下 做 功 相 等 ,则
∫ 烄 σ3iu′i,soliddA (i=1,2,3) A
∫ Fu i i,beam = 烅 σ33u′3,soliddA (i=4,5) A
∫ 烆 A (σ31u′1,solid +σ32u′2,solid)dA (i=6)
(2)
由 作 用 于 梁 单 元 上 的 外 力 ,可 求 得 实 体 单 元 在
第32卷 第2期 2015 年 4 月
计算力学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Vol.32,No.2 April 2015
20131221001 岳健广
文 章 编 号 :1007-4708(2015)02-0232-07
基于能量平衡原理的有限单元耦合方法
L (i=1)
∫3 (1-4y2/t2)[Nshell]T[Nsolid]dA
A
{u′2}=
∫ 2t [Nshell]T[Nshell]dx L
[X2][u′2] (i=2)
∫[Nshell]T[Nsolid]dA
A
{u′2}= [X3][u′2]
∫ 烄 σ3iu′idA (i=1,2,3) A
∫ ∫ F′iui,shelldx = 烅 σ33u′3dA (i=4,5) (5)
L
A
∫ 烆
σ31u′1dA (i=6)
A
式中 F′1~F′6为作 用 于 壳 单 元 单 位 长 度 上 1 轴 ~6
轴的分量,如图2所示,σ31~σ33分 别 为 界 面 处 实 体 单元结点在1轴~3轴的应力 分 量,A 为 耦 合 界 面
x[Nsolid]{u′3,solid}dA =
Aj
[Xi][u′i,solid] (i=5)
n
∑∫ 6
b2(3h-b)j=1
[Nsolid]({u′1}+
Aj
{u′2})dA= [X1,i][u′1,solid]+
烆 [X2,i][u′2,solid] (i=6)
为
面 上 实 体 单 元 结 点 的 多 点 约 束 方 程 系 数 矩 阵,
{u′i,solid}为耦合界 面 上 单 元 Aj的 结 点 自 由 度 矩 阵, [u′i,solid]为耦合界面上所有 实 体 单 元 的 结 点 自 由 度 矩阵。
图 1 梁 单 元 与 实 体 单 元 的 耦 合 Fig.1 Coupling for beam elements to solid elements
作用于梁单元上1轴~6轴力的分量;σ31~σ33分 别 为实体单元 结 点 在 耦 合 界 面 上 1 轴 ~3 轴 应 力 的 分量;u1,beam ~u6,beam 为 梁 单 元 结 点 在 耦 合 界 面 上 1轴~6轴 位 移 的 分 量,u′1,solid~u′3,solid为 实 体 单 元 结点在耦合界面上1轴~3 轴 位 移 的 分 量。 由 此, 可以建立平衡方程为
[Nsolid]{u′i,solid}dA= [Xi][u′i]
Aj
(i=1,2,3)
n
∑∫ 1
Ii-3j=1
y[Nsolid]{u′3,solid}dA=
Aj
[Xi][u′i,solid] (i=4)
∑∫ u = i,beam 烅 1 n Ii-3j=1
有限单元法是结构非线性分析最常用的方法, 其包含的单元类型和本构模型亦非常丰富。其中, 三维实体单元通过任何一个表面可以和其他单元 连 接 ,几 乎 能 构 建 任 何 形 状 、承 受 任 何 荷 载 的 对 象 , 二维壳单元便于 模 拟 墙、板 类 构 件,一 维 梁 单 元 则 多用于模拟梁、柱等线型构件 。 [5] 由于整体结 构 与 局 部 破 坏 细 节 在 空 间 尺 度 上 存 在 差 异 ,同 类 构 件 有 时 也 需 要 采 用 不 同 单 元 进 行 模 拟 ,此 时 可 以 利 用 有 限单元耦合法 和 [6-8] 转换 单 元 法 等 [9,10] 来 解 决 这 种 空间尺度 差 异 问 题。 采 用 Jason[11]提 出 的 混 凝 土
对应1轴和2轴 的 坐 标;A 和I1,I2分 别 为 耦 合 界 面的面积和绕1轴和2轴的 截 面 惯 性 矩;b 和h 分
别为矩形截面 沿 1 轴 和 2 轴 方 向 的 长 度;F1 ~F6
第2期
岳 健 广 ,等 :基 于 能 量 平 衡 原 理 的 有 限 单 元 耦 合 方 法
233
收 稿 日 期 :2013-12-21;修 改 稿 收 到 日 期 :2014-04-08.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51308286);江 苏 省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BK20130944)资 助 项 目 . 作者简介:岳健广* (1979-),男,博士,讲师
(E-mail:jgyue@njtech.edu.cn).
F1~6 = [Nshell]{F1~6}= {F1~6}T[Nshel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