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七下语文《陋室铭》精选题附答案

(刘禹锡《陋室铭》)
[乙]予所居先人之敝庐,西为小圃,有池焉,老 屋数橡在其北。余宦游三十余年无长物,唯书数千卷
(我)栽兰花没有成功,写下这篇文章 自我解嘲。
5、[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爱 好。刘禹锡居陋室,仍旧“调素琴”“_阅__金__经_ _”(填原文);张大复在梅花草堂,闲来__栽__兰_ _花__(用自己的话概括),写文章。(4分) (或:种兰花、养兰花等)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庋置其中,辄取乐天池北书库之名名之。池上有亭, 形类画舫曰石帆者,予暇日与客坐其中,竹树飒然, 池水清澈,可见毛发,顾而乐之,相与论文章流别, 析经史疑义,至于国家之典故,历代之沿革,名臣大 儒之嘉言懿行。儿辈从旁记录,日月既多,遂成卷轴 。一日,乃出鼠蠹之余,尽付儿辈,总次第为一书, 几二十六卷。藏之家塾,示吾子孙,大之可以畜四德 ,小亦可以多识。
(刘禹锡《陋室铭》)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 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 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 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 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 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 无酒,亦雅咏不极。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 弦徽不具,每朋酒之套。则抚而和之,曰:“但 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1)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 (3)可以调素琴 (4)无丝竹之乱耳
灵:神__异__________ 斯:这____________ 素:不__加__装__饰__的____ 乱:使__…__…__乱______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复习题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1〕有仙那么名:〔2〕斯是陋室:〔3〕惟吾德馨:〔4〕何陋之有:〔5〕谈笑有鸿儒鸿:儒:〔6〕往来无白丁:〔7〕可以调素琴:〔8〕无案牍之劳形劳:形:2、解释以下各句中一样的字。
〔1〕①无丝竹之乱耳之:②何陋之有之:。
③辍耕之垄上之:④操蛇之神闻之之:。
〔2〕①无丝竹之乱耳乱: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乱:。
3、身居陋室,却不感到简陋,你对此有何看法4、〔1〕本文选自,作者是代的家、家〔填人名〕,他的字是。
文题中的“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的文字。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用原文答复:①本文的主旨句是:,。
②本文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③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
〔3〕指出“龙〞、“仙〞比喻什么。
〔4〕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______的愿望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情趣。
5、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铭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那么名〞、“有龙那么灵〞暗喻什么?7、本文题为陋室铭,而作者却没有直接去写陋室,为什么?既然是陋室,作者就应该倾其笔写尽其陋,然而作者又没有去写其陋,相反却极写其不陋,这又是为什么?8、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9、有人认为本文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10、文中陋室的主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品德给我们以启迪。
在我们学习的古诗文中,还有类似的精神的名句,请你写出两句来。
参考答案陋室铭1、〔1〕知名〔2〕这〔3〕品德高尚〔4〕什么〔5〕大指读书人〔6〕平民〔7〕调弄〔8〕使----劳累形体2、〔1〕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2〕宾语前置的标志〔3〕到,往〔4〕助词,的代词,这件事〔5〕扰乱〔6〕战乱3、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不要在意物外条件的好坏。
(完整版)陋室铭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一、解释:山不在高,有仙则心J )。
水不在深,有龙则Q )。
巫()是陋室,B()吾德馨()。
苔痕旦()阶绿,草色4()帘背。
谈笑有鸿—匮(),往来无白丁()。
可以遇()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N L耳,无案牍(一)之劳形(5。
南阳西蜀子云亭。
孔芸T 包()陋之有?”二、翻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伯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背。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三、问答1、用原文回答:①本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②本文描写陋室环境白——。
③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 ,-(4)指出龙”、仙”比喻什么?。
(5)《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和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情趣。
2、从全文内容看,作者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3、本文题为《陋室铭》,而作者却没有直接去写陋室,为什么?既然是陋室, 作者就应该倾其笔写尽其陋,然而作者乂没有去写其陋,相反却极写其不陋,这乂是为什么?4、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5、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是陋还是不陋?6、@铭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②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7、铭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8、文中谈到诸葛庐”于云亭”其目的是什么?9、赏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宵”陋室铭参考答案三、问答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宵。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5)保持高尚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3、(1)作者以山水引出陋室,而后以仙、龙喻德馨,这就自然而然引出本文主旨。
(2)陋室之所以不陋,都是因为在陋室之中居住的人是一位志趣高尚的人,这就更好地体现出那种安贫乐道的思想性格。
文言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文言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篇一」[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阅读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谈笑有鸿儒鸿: (2)无案牍之劳形劳:(3)可爱者甚蕃蕃: (4) 亭亭净植植: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乙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莲,请以画线句子为例(结合三种花的.象征义)作简要分析。
(4分)4.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3分)参考答案:1.(4分)(1)鸿: 大 (2)劳:使劳累 (3)蕃:多 (4)植:立2.(4分)(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
(2)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它玩弄啊!3.(4分)菊是隐士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莲是君子的象征。
作者以菊花正衬,突出了莲的脱俗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用牡丹反衬强调了莲的洁身自好,不贪图富贵享受。
(指出象征义占2分,分析出正衬与反衬各占1分)4.(3分,志向情操各占1分,写法占1分)《陋室铭》:淡泊名利的高雅情趣,豁达乐观的高洁品格。
《爱莲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坚贞的君子之风。
相同的写法:托物言志。
文言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篇二」阅读文言文《陋室铭》,完成1-5题。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试题练习及答案

《陋室铭》试题练习及答案一、填空题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_,是_______朝人。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__或者__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_______。
3.《陋室铭》中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二、练习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有仙则名:_______(2)斯是陋室:_______(3)谈笑有鸿儒:_______(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_______(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_______三、问答题1.《陋室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2.《陋室铭》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陋室不陋?答:_______四、判断题1.《陋室铭》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 )2.《陋室铭》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 )五、选择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2.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斯是陋室(这)B. 惟吾德馨(香气)C. 谈笑有鸿儒(大)D. 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答案:一、填空题1.刘禹锡;梦得;唐2.警戒自己;称述功德;文体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二、练习题1.(1)出名、有名(2)这(3)大(4)使……扰乱2.(1)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三、问答题1.答:《陋室铭》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2.答:《陋室铭》从陋室的环境、交往的人物、日常的活动三个方面描写了陋室不陋。
《陋室铭》练习题附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附答案一、文学常识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字_____,是_____朝人。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或者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_____的。
答案:1、刘禹锡,梦得,唐2、警诫自己,称述功德,韵二、字词解释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4、惟吾德馨()5、苔痕上阶绿()6、草色入帘青()7、谈笑有鸿儒()8、往来无白丁()9、可以调素琴()10、阅金经()11、无丝竹之乱耳()12、无案牍之劳形()答案:1、出名,有名2、灵验3、这4、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5、长到6、映入7、博学的人8、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9、调弄,这里指弹(琴)10、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11、指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指世俗的乐曲12、指官府文书三、句子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案: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3、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
4、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四、理解性默写1、文中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
3、文中表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
4、文中表明作者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
5、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
答案: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五、内容理解1、文章开头以山水起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大全)第一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大全)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一、用原文回答问题:1.本文主旨句(点题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全文点睛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孔子云:何陋之有?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二、本文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高节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三、问答题: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答: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2.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
陋室特征:雅。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答: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答:运用类比的手法。
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5.作者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不矛盾。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陋室铭是中国古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篇名篇,以其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语言而广为流传。
它以一个陋室为背景,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人生的哲学思考。
下面是一些陋室铭的练习题及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名篇。
练习题一:陋室铭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答案: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他是唐代的文学家。
刘禹锡是唐朝末年的文学家,他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文笔而闻名于世。
练习题二:陋室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陋室铭以一个陋室为背景,描述了房间狭小、简陋的环境。
作者通过对这个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名利和物质追求的淡漠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练习题三: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意味着山并不一定要很高才能有仙人居住,只要有仙人居住,这座山就会有名声。
这句话的含义是,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条件,而在于他内心的修养和品质。
练习题四:陋室铭中的“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意味着水并不一定要很深才能有龙出没,只要有龙出没,这片水就会变得神奇。
这句话的含义是,一个地方的价值不在于它的规模和深度,而在于它所孕育的文化和精神。
练习题五: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意味着虽然这个房间很简陋,但是我内心的美德和品质却弥补了这个不足。
这句话的含义是,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所拥有的物质财富和地位,而在于他的品德和修养。
练习题六:陋室铭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意味着人生自古以来,没有人能够逃脱死亡的命运,但是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坚定的心,我们的精神将永远留存于历史之中。
这句话的含义是,生命的短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做出有意义的事情。
练习题七:陋室铭中的“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意味着生活中有悲伤和离别,但是也有欢乐和新的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
一、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
(4)惟.吾德馨.()()(5)无丝竹
..之乱.耳()()
(6)草色入.帘青()(7)谈笑有鸿儒
..()
..()(8)往来无白丁
(9)可以调.素琴()(10)阅金经
..()(11)苔痕上.阶绿()
(12)无案牍
..之劳形.()()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
(4)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三、阅读理解
1、用课文原名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的主旨句是:
②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
③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④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陋室铭》答案
【内容概述】
本文起首四句,以正衬发端,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自然引出正题:颂扬陋室。
点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
再通过对陋室环境的描写,交友及室主人所做之事的叙述,表现了作者的情怀,后又以诸荀、扬雄自比,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中考链接】
一、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名.():出名。
/(2)有龙则灵.():灵异。
/(3)斯.是陋室():这。
/(4)惟.吾德馨.()():只;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5)苔痕上.阶绿():长上。
/(6)草色入.帘青():映入。
/(7)谈笑有鸿儒
..():..():大儒,学识渊博的人。
/(8)往来无白丁
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9)可以调.素琴():弹奏。
/(10)阅金经
..():
这里指佛经。
/(11)无丝竹
..之乱.耳()():琴瑟,箫管等乐器。
这里指
奏乐的声音。
/(12)无案牍
..之劳形.()():官府的公文;形体,身体。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由于)主人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4)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阅读理解
1、用课文原名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④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2、这段文字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作者从室外环境之幽雅、室中人交往之雅和室中事的情趣之雅三个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
3、作批注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好方法。
请仿照①句的批法,任选一个角度为②句作批注。
①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以名人高雅居天之骄子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
)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反问句式,突出主旨。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何看法
示例一: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示例二: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5、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示例:对偶拟人“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
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示例:运用类比的手法。
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换负。
8、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示例: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
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9、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诗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提示:只要围绕“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来回答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