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7的认识》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6和7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教学课件

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1,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少1。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67
5< 6 6 >5 6< 7 7 >6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6和7 第1课时 认识6和7
练习
知 识 点 从每份中都有不同的数量理解第几和几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和7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
7在6的后面
1234567
6在7的前面
小举组手讨发论言::那说么一6说和67和谁7大的谁位小置呢??
数一数现在有( 5 )颗珠子。 那么再加一个珠子是( 6 )颗。
举手发言:数一数有多少颗珠子?
6 5比6少 1 ;6比5多 1 。
5< 6
举手发言: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7 )个;从右边数,第 (7 是第(6 )个。
, 是第 ) 个是 ,
点拨:数数的方向不同,第几表示的物品也不相同。
知识点 1 会数6、7并规范书写6、7
6
○○○○○ ○○
7
知识点 2 5~7的大小比较
5< 7
7> 6
6> 5
提升点 1 理解最大数和最小数
6
7
2
提升点 2 6和第6、7和第7的区别
1. (1)一共有( 7 )棵苹果树。 (2)从左数,第 2 棵树上有( 7 )个苹果;第 6 棵树
上有(5 )个苹果。 (3)从右数,有 5 个苹果的是第( 2 )棵树,有 7 个
苹果的是第( 6 )棵树。
点拨:第(2)小题首先要明确从哪个方向数,再看 看是第几棵树,最后数出树上的苹果个数。
6和7认识说课课件一年级数学数学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会数、 会读、会写6、7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 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通过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数学交流意识。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4、使学生体会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用数学的乐趣。
(一)课前谈话,集中精神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的教室可热闹了 ,来了许多的领导和老师,她们都是来看看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上课纪 律 好不好,谁的表现最棒,让我们都拿出最好的表现出来,好不好?那我们上课时小眼睛要——看清楚,小耳朵 要——听仔细,回答问题——要先举手,我们开始上课吧!
五、说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集中精神 (二)游戏激趣,引入新知 (三)观察操作,探索新知 (四)加强练习,巩固知识 (五)回顾全课,畅谈收获
《6、7的认识》 金南谷玉穗
一、说教材、学情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重点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五、说教学流程 六、说板书设计 七、说教学反思
说课流程
一、说教材、学情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的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它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1-5的认识及加减法”后, 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而6和7的认识则是本单元的第 一节中的第1课,学好这一课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至关重要。
1、填空 0、1、2、( )、4、( )、( )、( ) 。
( )、( )、5、4、( )、2、1、(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PPT课件

计算。
( 6 )+ 1 = 7 2 +( 4 )= 6 4 +( 3 )= 7
7 -( 5 )= 2 ( 6 )- 3 = 3 7 -( 2 )= 5
65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6和7的加减法
根据数的组成可求出6、7的加减法。
66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6和7的加减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7的认识
课前导入
0、1、2、3、4、
5?
应该是6
2
课前导入
0、1、2、3、4、
5?
为什么是6呢?
3
探究新知
你发现了什么?
4
探究新知
6
你发现了什么?
5
数字6还可以怎样表示?
6
6
数字6还可以怎样表示?
6
7
6像什么?
从日字格的上线,偏右一点起 笔,向左下方写一个弧线,碰 左线,底线绕圈,向上写成一 个圆,圆上面超虚线,不能把 圆写得太小。
7 – 3 =4
4 – 2 =2
7 – 4 =3
6 – 4 =2
6 – 3 =3
2 + 5 =7
1+6= 7 2 + 4 =6
5 – 05= 5 – 32 =
说一说图的意思再计算。
原来有6个盒子,搬走了2 个,求还剩几个?
6 -2 =4
想一想,填一填
请你把左边的6个 圈起来。 请你把从右边数第7只 圈起来。
34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67
5<6 6>5 6<7 7>6
小学语文教案 《6、7的认识》教学课件

小学语文教案《6、7的认识》教学课件开展课程让学生学会6、7的组成。
能从6、7的一些组成推想出另一些组成,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以下是为大家搜集提供到的小学语文教案《6、7的认识》教学课件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送阅读参考学习!1、会数数量是6和7的物体,能区分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会读、写6、7。
3、能比拟5和6、6和7的大小,了解0-7各数的大小。
4、学会6、7的组成。
能从6、7的一些组成推想出另一些组成,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6、7的书写、组成、大小比拟6、7的组成多媒体电脑、学具盒师:(出示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生:6位小朋友、7个人。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6、7的认识》。
(提醒课题)师:你想学习有关6、7的哪些知识呢?生1:我想在田字格里写好6和7;生2:我想知道6和7比,谁大谁小;生3:我想学习6、7的分成。
(设计意图:直接进入课题,然后借学生的口,让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根底说出本节课学习的目标。
新颖别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认识6师:在学习这些知识之前首先让我们来看看6、7是怎么来的。
师:(出示5只小鸡图)图上画的是什么?生:图上画了5只小鸡。
师:(出示1只小鸡走来)怎么样了?生:又来了1只小鸡。
师:(圈起来)现在是几只?生:现在有6只小鸡。
师:谁能连起来说一说?生: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米,又跑来了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6只小鸡。
师:(出示5块方块图)这里有几块方块?现在有几块?你是怎么知道的?生:5块再添上1块就是6块。
师:(演示拨珠的过程)原来有几颗珠子?又拿来几颗珠子?一共有几颗珠子?谁能把老师拨珠子的过程连起来说一说?生:原来有5颗珠子,又拨上一颗珠子,一共是6颗珠子。
师:哪颗珠子与众不同?由下朝上数黄珠子是第几颗?师:6条鱼、6块方块、6颗珠子都用6来表示。
6像什么?(读儿歌:6像哨子666。
)2、认识7师:(在多媒体电脑上把6条鱼、6块方块、6颗珠子下移)怎样就能变成7条鱼、7块方块、7颗珠子呢?生:都添上一个。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6和7的认识”-课件教学讲义PPT

鉴别诊断
2.癫证与痴呆
癫证与痴呆症状表现亦有相似之处, Ø 然痴呆以智能低下为突出表现,以神志呆滞
,愚笨迟钝为主要证候特征,其部分症状 可自制,其基本病机是髓减脑衰,神机失 调,或痰浊瘀血,阻痹脑脉。
鉴别诊断
3.癫证与狂证
两者均属性格行为异常的精神疾病。癫证属阴 ,以静而多喜为主,表现为沉静独处,言语支离,畏 见生人,或哭或笑,声低气怯,抑郁性精神失常 为特征;狂证属阳,以动而多怒为主,表现躁动 狂乱,气力倍常,呼号詈骂,声音多亢,兴奋性 精神失常为特性。
鉴别诊断
➢ 4.狂证与蓄血发狂
蓄血发狂为瘀热交阻所致,多见于伤寒 热病,具有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黑 亮如漆等特征,不同于狂病突然喜怒无常 、狂乱奔走为主症。
辩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区分癫证与狂证之不同 2.辨病性虚实
(二)治疗原则
初期治当理气解郁,降火豁痰,化瘀通窍;后期治当 补益心脾,滋阴养血,调整阴阳。同时移情易性,加强护 理。
➢ 用药加减 痰火壅盛而舌苔垢腻者,同时用礞石滚痰丸逐痰
泻火,再用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 若阳明腑热,大便燥结,舌苔黄燥,脉实大者,
可暂用小承气汤,以荡涤秽浊,清泻胃肠实热。 烦热渴饮加生石膏、知母、天花粉、生地清热生
津;
用药加减 久病面色晦滞,狂躁不安,行为乖异,舌
质青紫有瘀斑,脉沉弦者,此为瘀热阻窍, 可酌加丹皮、赤芍、大黄、桃仁、水蛭。
➢ 3.排除药物、中毒、热病原因所致。 ➢ 4.头颅CT、MRI及其它辅助检查无阳性发现。
鉴别诊断
1.癫证与郁病
两者均与五志过极,七情内伤有关,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 Ø 然郁病以心清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问,急躁易怒,心悸
《6和7的认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6和7的认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6和7的认识•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数的加减法•10以内数的比较•10以内数的组合和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练习CHAPTER6和7的认识01总结词了解6的形状、顺序和大小,知道6是一个双数。
详细描述通过实物、图片和计数器等教具,引导宝宝了解6的形状(如6个点、6根手指头等),学会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地数6,知道6可以表示6个任何物体。
同时,让宝宝了解6在10以内数的顺序,如第6个、倒数第6个等。
通过比较大小,让宝宝知道6比5大,比7小。
总结词详细描述总结词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知道6小于7。
详细描述通过实物、图片或计数器等教具,让宝宝学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例如,让宝宝比较6和7的大小,引导宝宝用大于号或小于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宝宝知道6小于7,即6<7。
同时,可以进一步引导宝宝比较其他两个数的大小。
比较6和7的大小CHAPTER10以内数的认识02总结:复习10以内数的顺序,包括正数、倒数、相邻数等。
通过练习、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加强正数、倒数、相邻数等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复习10以内数的顺序VSCHAPTER10以内数的加减法03学习加法总结词详细描述学习减法总结词详细描述能应用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总结词让孩子们了解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计算物品的数量、比较大小等。
通过实例和游戏,让孩子们能应用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详细描述加减法的简单应用CHAPTER10以内数的比较04总结词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直观地得出结论。
要点一要点二详细描述首先将两个数一一对应,从左到右排列,通过比较每一对的数量来决定哪个数更大。
例如,对于6和7,可以排列为6-7,由于6小于7,因此6比7小。
总结词可以将三个数两两比较,也可以将三个数放在一条直线上进行比较。
一年级上册数学《6、7的认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6、7的认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练习使学生体会6、7的基数含义。
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7。
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培养数感,建立6、7的概念。
会读、写6和7。
教学难点:6、7的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活动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这么多的老师,有很多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字宝宝也想来跟大家见个面,大家欢迎他们吗?(用提问的方式依次出示:2,1,0,3,5,4)1后边的数是谁?2前边的数是谁?表示没有的数谁?4的相邻数是谁?两个两个数2下来数谁?师:这些数字宝宝来的太急了,都没有按照顺序走,大家能不能给他们排排队啊?据老师的提问分别说出各个数。
预设学生行为学生给数排队,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也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好后,请同学们说说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然后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提问方式,学把数字拟人化,学生有兴趣。
复习数序,并从大到小、从小到大读一读。
二、导入新课教师活动边出示主题图边提问:还有两个数字宝宝看见大家都来了,也争着抢着来跟大家见面,他们早就藏在我们的这幅图里了,请大家找找图上哪些物品可以用他们来表示。
预设学生行为学生在教学图中找今天学习的数字宝宝。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生兴趣。
三、探究新知教师活动(一)教学数数。
1.引导学生自学第42页的主题图。
自学提示: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①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②还可以怎样数?③数一数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④谁会从1数到7,从7数到1?2.小结: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按顺序数数的。
《认识数字6和7》PPT课件小班数学活动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字6和7的身影,如电话号码、门牌号、价格标签等,增强对数字的敏感 性。
运用数字6和7解决问题
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数数、比较大小、简单加减运算等,提高数学应用 能力。
家长参与,共同促进幼儿数学能力发展
家庭数学游戏
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发现
制数110的十进制表示。
03
数字7的认知与理解
数字7的形状与特征
形状
数字7的形状像一个横放的镰刀,由一条横线和一个斜线组成 。
特征
数字7的横线表示数量,斜线表示增加的方向,整体形状简洁 明了,易于辨认。
数字7的读法与发音
读法
数字7在中文中读作“七”,在英文中读作“seven”。
发音
中文发音时,嘴唇微张,舌头抵住下齿背,气流通过口腔时发出“七”的音。英文发音时,嘴唇略微收圆,舌头 抵住上齿龈,气流通过口腔时发出“seven”的音。
05
互动环节:数字6和7的游戏 与活动
游戏一:寻找生活中的数字6和
游戏目的
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数字6和7,帮 助幼儿将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事 物联系起来,加深他们对数字的
理解和记忆。
游戏准备
在教室或家里布置一些包含数字 6和7的物品或图片,如钟表、日
历、价格标签等。
游戏过程
引导幼儿在教室或家里寻找数字 6和7,并鼓励他们说出找到的数 字与什么物品或场景有关。对于 找到的数字,可以用PPT课件进 行展示和讲解,帮助幼儿更好地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 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预期效果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 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反馈总结—闻道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知识性小结,并 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
【设计意图】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以把课堂教学 传授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六、说板书
6和7的认识
0、1、2、3、4、5、6、7
5( < ) 6
6( = ) 6
7( > ) 6
}
5( < ) 7
【设计意图】简单明了,是学生一目了然,易于接受。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
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 技能。
四、说学法
观察 → 主动探索 比较 → 主动交流 实践 → 主动参与
归纳 → 主动总结
五、说过程
复习导入 —— 温故 探索新知 —— 知新
实践操作 —— 致用
反馈总结 —— 闻道
二、说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观察身边物品的数量,能正确 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会读、会写数字6和7。 能力目标:通过不断实践与比较,知道7以内数的排序,比较7以内 数的大小,能区别基数与序数的意义。 情感目标:在观察与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认真观察能 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道7以内数的排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能区别基数与序数 的关系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 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 学,学好数学是为了更 好的用数学。
(三)实践操作 —— 致用
•掰手指 •比大小 •数金鱼
【设计意图】在实践 操作的情况下进行学 习,可以锻炼学生的 动手能力,发展学生 思维,让学生利用已 有的知识与经验,同 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 的新知识。这样通过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 动获取的知识,不仅 易于理解,而且易于 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 境中去。
三、说教法
1、操作发现、观察比较: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
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应 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
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
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等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 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一)复习导入 —— 温故
“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在这 里,在这里,我的朋友在这里。”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不仅 可以让学生把已学过的知识与新知 识连贯起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认 知能力。
(二)探索新知 —— 知新
有多少张 桌子呢?
一共有多少个 人呢?
有多少盏 电灯呢?
有多少扇窗 户呢?
谢谢指导
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和数字宝宝交朋友
《6和7的认识》第一课时 说课
一、说教材
《6和7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一年 级上册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的第一部分(p42~p43) 《6和7的认识》包括数数、认识数字6 和7、7以内数的顺序、比较两个数的大 小、写数字6和7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