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在堤防加固中的比较剖析
浅谈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在堤坝加固工程的应用

浅谈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在堤坝加固工程的应用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在堤坝加固工程的应用制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堤坝加固,应用Abstract: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mixing poles cut-off wall in the dam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some view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Keywords: cement-soil pile, cut permeability wall, the dam reinforcement, applications水泥土搅拌桩截渗技术是利用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机具把水泥浆喷入土体并搅拌形成水泥土,以水泥为固化剂,固化剂和土体之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使土体固结成具有良好整体性、稳定性、不透水性,并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截渗墙,以达到截渗的目的。
一、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桩截渗墙技术概述深层搅拌是利用水泥类浆液与原土通过叶片强制搅拌形成墙体的技术。
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桩机的问世,使各幅钻孔更能安全搭接形成连成一体的墙体,使排柱式水泥土地下墙的连续性、均匀性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从现场检测结果看:墙体搭接均匀、连续整齐、美观、墙体垂直偏差小,满足搭接要求。
该工法适用于黏土、粉质黏土、淤泥质土以及密实度中等以下的砂层,且施工进度和质量不受地下水位的影响。
从浆液搅拌混合后形成“复合土”的物理性质分析,这种复合土属于“柔性”物质,从防渗墙的开挖过程还可以看到,防渗墙与原地基土无明显的分界面,即“复合土”与周边土胶结良好。
因而,目前防洪堤的垂直防渗处理,在墙身不大于18m的条件下优先选用深层搅拌桩水泥土防渗墙。
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桩截渗墙技术是在普通深层搅拌桩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保留了普通深层搅拌桩技术取材方便、施工无噪音、无污染、工程效果好等优点外,主要在一机多头(3个钻头)和小直径(200-300mm)成墙两个方面有所突破,并可连续成墙。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截渗墙探讨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截渗墙探讨水利工程建设中重要的一项是水利工程堤防加固,混凝土截渗墙施工技术在其中应用比较广泛。
在我国的防洪工程建设当中,有些省份通常会采用混凝土截渗墙的技术,对大堤进行加固堤防,其长度为3.5 k m,如今,这项工程已经竣工,并且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采用混凝土进行截渗墙的广泛使用在大坝、围堰,以及堤防的防渗除险的加固中,已经有相当长时间的历史,对于,其工艺的独特、以及在施工中质量要求相当严格,在加上长时间形成的堤防整治方法,以及河水对河床、堤坝不断的冲刷和长时间的浸泡等情况以及形式有所区别,对此,要将截渗墙在黄河堤防加固的应用情况进行结合分析,通过与其他的施工方案进行比较,来介绍结果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基本解决问题的措施。
1防渗墙的施工技术1.1 冲击钻进造槽孔技术此项技术主要适用于砂卵石地层,用冲击钻造槽孔时,要先钻主孔,后打副孔成槽。
在粘性土地层中,一般采取顺序钻主、副孔,之后扫除主、副孔间的小墙成槽的施工方法。
1.2 抓斗开挖槽孔技术抓斗开挖槽孔技术中常用的是两钻一抓法,它是以导孔为导向,抓斗时,控制其的张开的幅度加上导孔直径等同于导孔的间距。
这样能够使抓斗作业时受到均衡阻力,且垂直精度高。
这种方法操作简易,能够挖掘深度较深,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柔软地层或者挖掘深度浅的情况下,可无需导孔,顺序挖掘。
此方法会随深度的增加导致垂直误差的增大。
1.3 泥浆固壁为保证制浆质量和数量,最好选购当地黏土制浆,因为在坝体黏土心墙内造槽挖出的黏土可能含有水泥结石和其他杂质,故不适合制浆使用,制浆时确保泥浆相对密度为1.05~1.20,黏度为18~25s。
在透水性较大的砂砾石层、松散土层、漏失地层段施工,应采用相对密度较高、黏度较大(漏失严重地层可将黏度增加到60s 以上)的泥浆。
1.4 墙体混凝土浇筑在二期槽孔开挖时,要采用钻头上带钢丝刷的冲击钻机,对接头上的泥皮进行清除。
在槽孔验收后,可采用直升导管法浇筑,及時进行墙体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为:拌和站拌料→混凝土泵输送→料斗→导管→槽孔。
河堤除险加固工程处理措施分析

N o n g t i a n s h u i l i一、河堤除险加固工程面临的困境剖析防洪固堤是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从某方面来讲对保障周边群众人身安全,推动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受多方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目前河堤问题的发生率始终高居不下,对社会的稳定性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就目前来看,河堤除险加固作业中面临的困境主要有:1、河床下切问题作为一种挡水建筑物,河堤近年来除险加固作业是否落实到位,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但据调查目前大部分的河堤都是早期修建的,受当时某些条件的制约,修建质量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问题,再加之近年来河水的长期冲刷,河床下切问题严重化的同时,堤防工程基础裸露问题也愈发普遍,堤身砂砾石被带走,堤防失去依靠。
从某方面来讲,河堤问题最先发生的部位就是基础下部,因此在除险加固工程开始时,确保河堤基础加固作业的规范化开展是十分必要的。
2、技术质量问题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但以往在河堤修建过程中,堤坝修建团队主要成员是当地的农民,专业施工人员和系统化理论指导的缺失导致各项修建工作形式化较为严重,再加之受区域经济条件的制约,各项修建工作的开展过于形式化,此外基础埋深不够、施工偷工减料、自身碾压不实以及设计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都导致河堤质量不达标。
3、土质问题从某方面来讲,河堤建材对于河堤整体质量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但在河堤建设初期,由于部分建设单位为降低建设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未能以“可持续发展”目光进行材料的挑选,而是选用了具有强渗透力但价格便宜的砂质材质,甚至河堤的堤身也采用了黏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渗水及水土流失问题的同时,堤身干缩裂缝问题的频发也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导致河堤崩溃,给周边人们生命财产埋下巨大安全隐患的同时,严重破坏了社会的稳定性发展格局。
关于堤防加固措施的思考

关于堤防加固措施的思考我国大部分堤防修筑年代久远,修筑质量不一,堤防存在渗漏、洞穴等隐患。
采取防渗加固的主要方法有:钻探(锥探)灌浆加固,铺盖防渗,黏土截水槽,堤身临水侧筑前戗,堤身背水侧筑后戗,堤防淤背,劈裂灌浆;利用土工合成材料进行防渗加固;利用水泥土、混凝土材料进行防渗加固等。
这些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标签:堤防;加固;防渗;灌浆;土工合成材料;混凝土。
堤防安危,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至关重要。
江河湖海堤防的主要特点是:①多是顺河傍水而筑,争取获得更多的耕地。
堤线多是靠近河岸,对堤基没有选择的余地,不像水库大坝那样,经过勘探,了解地质情况,多方案选择。
而且堤防绝大多数都没有做基础处理。
②干堤堤防修筑历史悠久,大部分江河堤防都经历了数百年,甚至千年的历史。
由小堤建成干堤,成为现在的堤防。
③堤防修筑,开始多由农民自发围垦,逐渐加高培厚而成。
也不像修筑水库土坝那样,有精密的设计,严格的控制施工质量。
因此,堤防填土混杂,修筑质量差,堤身内存在白蚁、鼠、獾等洞穴以及坟墓、坑道等多种隐患。
④堤防受河势水流影响,冲淤变化,有些河段近临堤脚,取土筑堤、抢险堵口或决口冲刷,不仅破坏了堤后的地面覆盖层,形成很多的坑塘、洼地,还有一些过去堵口的柳席、柴草等杂物。
⑤江河堤防位于河流中下游,堤防基础多为第四纪冲积层,二元或多元结构,上部或成层为相对不透水层,下部或成层为透水层。
当汛期高水位时,堤身必然出现散浸或漏水,堤基将产生较高的承压水头,一旦超过堤后表土层的抵抗能力,就会被顶穿,下部细沙颗粒被承压水流带出,形成翻沙鼓水、泡泉或管涌等险情。
一、防渗加固原则为防止堤身、堤基渗流破坏,采取防渗加固措施,需要达到的目的是:①增强堤身、堤基的抵抗渗流破坏的能力,如提高堤身密实度、消除堤身、堤基隐患,适当放缓堤坡和填塘(洼地)固基等措施。
②改变渗流出口比降和降低浸润线,应遵循”前堵、后排、中间截”的原则。
浅议黄河堤防加固工程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施工

浅议黄河堤防加固工程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施工本文参考聊城堤防加固工程第三标段截渗墙部分实际施工、检测等情况,结合黄河堤防工程的特点对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施工进行论述。
标签: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黄河堤防;施工1、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施工特点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是指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在坝体深处将天然原土和水泥浆搅拌均匀形成水泥土,通过水泥土的自重填充作用使被加固土体密实,并利用水泥浆在水化过程中的凝结与硬化将土壤颗粒胶结在一起,使被加固土体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较高强度以及一定防渗能力的水泥加固体,多桩相交搭接形成连续密实的水泥土防渗墙。
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功效高、造价低、墙体柔性好,适应地基变形能力强等优点,适用土层范围广,可适用于粘性土、砂土、粉质粘土等。
近年来,山东黄河堤防加固工程较多地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型式进行堤防防渗处理。
2、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施工过程2.1 工程概况2.1.1 工程位置。
聊城堤防加固工程第三标段桩号41+900-42+764段采用堤顶截渗墙防渗,截渗墙布置在距临河堤肩2.5m处,墙顶高程低于现堤顶1m,截渗墙底高程深入相对隔水层0.5m左右。
根据设计方提供资料,该堤段第③层为壤土层,渗透系数为3.13×10-6cm/s,地层分布连续,层厚0.5-2.0m,作为相对隔水层。
为确保截渗墙与相临工程的衔接,防止截渗墙两端发生集中渗流,截渗墙堤段向上下游均延长50m,因此本截渗墙设计实际桩号为41+850-42+814,截渗墙实际长度为964m。
2.1.2 墙体主要设计指标。
墙体厚度:0.2m;容重:γ=2.0-2.5t/m3;渗透系数:搅拌桩截渗墙K﹤1×10-6cm/s;抗压强度:搅拌桩截渗墙K(90)﹥0.5MPa。
2.2 施工准备2.2.1 了解实施本工程的目的、设计标准、技术要求,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测量放样工作。
2.2.2 按要求平整、清理场地,清除桩位处地上、地下一切障碍;准备好堆料场(库),联系好原材料供应厂商。
防渗截渗技术在水利工程堤防加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防渗截渗技术在水利工程堤防加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结合工程实例,对某河道工程南、北两岸江堤渗漏针对性实行高压喷射灌浆法和粉喷桩+高压喷射灌浆法加固处理进行了分析,并对防渗成墙质量检测进行了介绍。
1工程概况某河道南、北二处堤防按50年一遇标准筑堤,长度分别为168 m 和230 m,顶宽12 m~15 m,临水坡1∶3,背水坡1∶2.5,正常水位时堤外大面积沼泽化,同时堤防部分为中粗砂填筑防渗力量差,高水位运行时有因渗透而发生破坏的可能,严峻影响防洪大堤平安,因此必需对此实行截渗施工进行防渗加固处理。
2地质状况分析工程区域内为河流冲积物积累而成,上部为中粗砂、黏土、砂石,下部为卵砾石含中粗砂及土层,积累物中卵石含量较高,达10% ~70%而且砾径较大,最大10 cm以上,厚度一般大于10 cm,是良好的透水层。
依据地层出露状况和钻孔揭露状况,掩盖层主要为中粗砂及粗砂夹卵砾石层,下伏基岩主要为白石质灰岩、石灰岩,局部消失断层角砾岩。
其中中粗砂及粗砂夹卵砾石层为该区域的主要渗漏通道。
本次坝基截渗因在河床主要为粗砂夹卵砾石层,所以设计采纳两管法高压喷射灌浆;西岸堤防选用粉喷桩(即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桩)高喷灌浆相结合的,即中粗砂掩盖层采纳粉喷桩,中粗砂夹卵砾石层采纳高压喷射灌浆方法。
3高压喷射灌浆防渗施工工艺3.1高压喷射灌浆试验及施工参数由于高喷是在粗砂夹卵砾石层中进行的,依据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及质检共同分析讨论确定在南岸河床内做围井试验,底到岩石,用5孔采纳摆喷的方法围成一个井, 21 d后开挖围墙连接很好,并做抽水试验,效果很好。
依据围井试验成果,经设计监理同意后,堤基施工参数采纳以下数据: ①河床因水较多,采纳两管法施工,以旋喷为主;②固化剂采纳425#一般硅酸盐水泥;③纯水泥浆液比重1.41~1.38;④浆压≥35 MPa;⑤供浆量75 l/min~80 l/min;⑥气压≥0.7MPa;⑦供气量0.8 m3/min~1.5 m3/min;⑧旋喷提升速度≤8 cm /min;⑨钻孔,孔斜率小于0.5%,孔立偏差小于2 cm;⑩防渗及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墙体渗透系数≤A×10-6cm /s, 1 3.2高喷灌浆施工3.2.1施工参数布孔方式常用方格形、梅花形和六角形(见图1);本工程高压喷射灌浆孔布置为单排孔,孔距1.5 m~1.8 m,部分采纳方格形布孔,防渗墙为折线搭接,嵌入基岩0.2 m~0.5 m。
关于堤防除险加固工程的技术浅析

3 结 论
通过 上述的阐述,不难发现伦佐 ・ 皮亚诺设计的作 品广泛地体现着 各种 技术 、 各种材料和各种思维方式的碰撞 。在他的建筑 实践中, 他独特 的哲学思想 是创作源泉 , 指导作用, 起 没有哲学思想 的建筑是苍 白的, 没 有了哲学思想的引导, 即便是大师也不能设计 出优秀的建筑 。因此不难 发现 哲学是建筑 的基石, 进行建筑创作就要有其建筑理论支撑 。皮亚诺 的建筑作 品能够 给使用者产生心灵上的震撼和强大的视觉冲击 , 不仅仅 图 2 因为它们华 丽新奇 的外表 , 更加深刻的 问题是“ 为什么会如此吸引我们 , 依 照功能分 区, 将建筑 单体分成三组并 以低廊 串连 。文化 中心 的造 型类 有何独特魅 力?随着思考 的深入 , 会慢慢 的体会到: 任何一个让人 回味 的 似 于编织 中竹篓 , 具有 尚未建成 的效果 , 隐喻 着事物的发展 随着 时间延 建筑 作品都 是实在 的、 真实 的。 伸永无止境 。反映了世 界不断运动和无 限发展 的哲学观 , 同时体现 出建 通过对 自己的建筑 哲学思想的不断阐释与表现 , 给使用者感觉到 了 筑 是随着 时光 的流逝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建筑哲学观。 心灵上的震撼,并赋予建筑不 同的色彩……这一切都是情不 自禁 的, 发 伦佐 ・ 亚诺注 重建筑 与城市文脉和 自然环境相互协调 ,并且根据 自内心的, 皮 这是 一种感动 。 这就 是有灵魂 的建筑, 因为每一个优秀 的建筑 当地的气候 条件 、 在建筑采光 与遮 阳、 自然通 风等技术环节上 做 出了实 作品特有 的深刻 内涵——建筑哲学思想。 质性 的实践。
垂直铺塑法 防渗 实际上分 为基础 垂直防渗和坝体斜铺防渗两种 , 一 般将两种方法合用来完成堤防的防渗工程。
一
1 垂 直铺 塑 防渗 方法
黄河下游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经济比较

黄河下游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经济比较
王修果;田学立;郭良才;果继稳
【期刊名称】《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15)004
【摘要】对在黄河下游堤防加固中经常使用的截渗墙技术,与放淤固堤技术进行了技术比较分析,克服大堤再加高维修中截渗墙的连接困难和土工膜寿命有限、老化等问题.指出放淤固堤技术仍是今后黄河下游加固堤防的首选措施.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王修果;田学立;郭良才;果继稳
【作者单位】郓城县黄河河务局,山东,郓城,274700;郓城县黄河河务局,山东,郓城,274700;郓城县黄河河务局,山东,郓城,274700;郓城县黄河河务局,山东,郓城,274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71.1
【相关文献】
1.放淤固堤技术与黄河下游泥沙处理与应用 [J], 仇星文;张学连;李征
2.黄河下游放淤固堤施工技术及存在问题 [J], 梁勇;吴永忠;李维岭
3.黄河下游放淤改土固堤技术研究 [J], 赵世来
4.黄河下游放淤固堤技术发展综述 [J], 时振彬;魏强;郭春华;孙琳琳
5.黄河下游放淤改土固堤技术分析 [J], 赵世来;刘桂珍;夏富洲;赵洪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在堤防加固中的比较
一、截渗墙技术在黄河下游堤防加固中的应用
目前黄河下游截渗墙主要有混凝土截渗墙和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两种,混凝土截
渗墙是在地面上进行开槽(造孔)施工,在地基中以泥浆固壁,开凿成槽形孔或连锁
桩柱孔,回填防渗材料,筑成具有防渗性能的地下连续墙。
水泥土搅拌桩截渗技术是
利用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机具把水泥浆喷入土体并搅拌形成水泥土,以水泥为固化
剂,固化剂和土体之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使土体固结成具有良好整体性、稳定性、
不透水性,并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截渗墙,达到截渗的目的。
1•混凝土截渗墙设计及施工简况
(1)工程结构及技术指标
堤基为开槽法连续混凝土截渗墙,一般布置在临河堤脚外1.0m,墙顶低于地面
0 .5m,墙底嵌入相对不透水层不小于1.0m,堤身在临水面进行削坡整修后,铺设复
合土工膜,其顶部高于设防水位1 .5m,底部与混凝土截渗墙用螺栓压严连接复合土
工膜上部回填碾压土保护层,宽度一般为3 m。
有的直接在大堤顶部开槽浇筑墙体。
墙体厚度为0 .15〜0 .2m,抗压强度大于1. 0MPa,渗透系数小于1X10 —
6cm/s,墙体材料一般为纯混凝土。
(2)混凝土截渗墙施工简况
混凝土截渗墙的施工工艺有多种形式,但主要区别在造槽(孔)上,其关键技术是槽孔间混凝土板墙连接和控制槽(孔)垂直精度。
目前黄河下游使用的造槽(孔)方法有液压开槽机开槽和振动切槽成墙技术,当地基中出现含有礓石的坚硬黏土地层或散石、孤石时,使用振动切槽成墙技术,效果较好。
例如梁山岳庄截渗墙采用的就是振动切槽成墙技术,鄄城八孔桥截渗墙采用的是液压开槽机开槽。
槽(孔)间混凝土板墙连接是保证防渗的关键,一般采用搭接法,即将一序槽(孔)已浇混凝土两端各挖去1/3以上,再浇二序槽(孔)混凝土,连接较好。
为了使混凝土截渗墙厚度均匀,施工中保证了各槽(孔)段之间接头处满足最小厚度要求,并注意钻孔的垂直度达到一定的精度,施工中造槽设备和施工工艺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总之,混凝土截渗墙施工只要解决好三大技术问题,即:造槽、槽孔间板墙连接、造槽垂直精度,就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 .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设计及施工简况
(1)工程结构及技术指标
设计采用在临河堤脚修做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与堤坡铺设土工膜防渗相结合的加
固方案。
截渗墙布置在临河堤脚外1 .5m处,墙底部嵌入相对不透水层不小于1.0m,深度一般为11〜14m,墙体厚度一般为0 .2m,渗透系数<1X10 — 6cm/s,抗压强
度R>0.3MPa,水泥掺入量不小于12%。
其顶部为0 .5m高的混凝土墙,堤脚坡面以
上铺设复合土工膜, 其顶部高于设防水位1 .5m,底部与混凝土截渗墙用螺栓压严连
接,复合土工膜上部回填3 m宽的碾压土保护层,形成综合截渗墙,达到整体截渗的
目的。
(2)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施工简况
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截渗桩机主要由主机和一、二级水泥浆搅拌系统及动力源组成。
主机主要由动力传动、变速系统、液压步履系统、塔架、深度仪、三通管调平装置
等部分组成。
其施工方法为: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截渗桩机就位、调平,通过主机的动力传动装置,带动主机上的三个并列的钻杆转动,并以一定的推进力使钻杆的钻头向土层中下沉到设计深度,然后再提升搅拌至孔口,在上述过程的同时,通过水泥浆泵将水泥浆由高压输送管输进钻杆,经过钻头喷入土体中,在钻进和提升的同时,水泥浆和原土充分拌和,此过程一次成桩3根,称为一序,然后钻机沿轴线向前移动,进行下一序的施工,多次重复上述过程形成一道截渗墙。
成墙方法分为三序桩成墙和二序桩成墙,其区别在于钻头直径和钻机纵向平移的距离不同,三组单序桩互相切割形成单元墙的为三序桩成墙,两组单序桩互相切割形成单元墙的为二序桩成墙,二序桩成墙技术进度较快。
二、放淤固堤工程设计与施工简况
1•工程设计概况
根据大堤概化断面,淤区顶部高程与2 0 0 0年设防水位平,淤区宽度按大堤概化断面推算为10 0m,边坡1 :3, 淤区沿堤线布置在背河侧,淤区
周围布置围堤,围堤外侧布设截渗沟及退水渠,淤沙完成后,进行包边盖顶,在顶部沿外侧修筑纵向围堤,淤区内每隔10 0m修筑格堤一道,在淤区顶面与堤坡交汇处沿淤区纵向布设排水沟一条,淤区边坡每隔10 0m设一条横向排水沟。
2•工程施工情况
目前黄河下游放淤固堤工程施工机械主要有10PNK20型简易吸泥船、水力冲挖机组和DPB电泵平台并联式疏浚系统,其中简易吸泥船是在黄河下游应用时间最长、成本最低、技术较成熟的施工机械,DPB电泵平台并联式疏浚系统是新研制的疏浚系
统,目前属于推广试验阶段。
(1)取沙场的选定
简易吸泥船和DPB电泵平台取沙场的选定主要考虑是否有利于交通、船位安装方便,丰枯水时皆能取沙,且还淤条件较好的位置,船位一般安排在险工坝头,从河道
内直接取沙。
水力冲挖机组施工的取沙场,一般选择在临河嫩滩上,以减少对当地耕
地的破坏,且便于还淤。
(2)施工方法
围堤采用推土机从淤区内推土填筑,简易吸泥船和DPB电泵平台直接从河道内取沙,输沙距离超过2 0 0 0 m采用2 5 0 ND接力泵加压,以增加输沙效率。
水力冲挖机组采用4PL —2 5 0机组,用2 5 0 ND泥浆泵输沙,通常1台2 5 0 ND泥浆泵配8台4PL- 2 5 0小泥浆泵,输沙距超过2 0 0 0 m采用2 5 0 ND二级接力。
挖嫩滩时直接由河内取水,岸边冲挖,冲挖的泥浆先储存在集浆池,然后通过2 5 0 ND 泥浆泵输沙至淤区,集浆池布置在地面上,大小适中,过大会引起泥沙沉淀,过小则
导致泥浆漫溢。
淤区吹填采取分段交替淤筑方式,以利于泥沙沉淀固结,排泥管布置
力求平顺,以减少阻力,排泥管出口不断调整位置,保持淤区平整度。
三、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应用比较
截渗墙与放淤固堤技术的作用是一致的,即加固堤防,降低大堤浸润线出
逸点,确保大堤安全。
但其工程措施却截然不同,截渗墙为临河截渗,放淤固堤为背河导渗。
1•两种堤防加固技术的成本比较
根据近几年的施工情况,现以大堤长度1km为单位,分析计算各种工程措施的成本。
(1)放淤固堤工程
淤区宽度10 0m,高度7m,工程量约为70万m3/km,输沙距2.5km,土方单价
7.5元/m3,工程造价5 2 5万元/km ;考虑附属工程及地面附着物补偿等各种费用,
综合土方单价约15元/m3,工程总造价为1050万元/km。
(2)水泥土截渗墙
墙厚0 .2m,墙深14m,工程量约为14 0 0 0m2/km,单价9 5元/m2,工程造价13 3万元/km ;考虑复合土工膜和土方等各种费用,综合单价约2 8 7元/m2,工程总造价为4 0 2万元/km。
(3)混凝土截渗墙
墙厚0 .2m,墙深14m,工程量约为1 4 0 0 0m2/km,单价
3 0 0元/m2,工程造价
4 2 0万元/km ;考虑复合土工膜和土方等各种费用,综合单价约4
5 4元/m2,工程总造价为
6 3 6万元/km。
综上所述,放淤固堤工程造价最高,混凝土截渗墙次之,水泥土截渗墙造价最低。
2 .两种堤防加固技术的优缺点
(1)放淤固堤工程
优点:工程完成后,仍可利用其土地资源,进行淤区开发,发展黄河经济, 淤区
坡上可栽植大量树木,为黄河抗洪抢险提供大量物料,同时改善了沿黄的生态环境。
缺点:房屋拆迁等地面附着物补偿高,占地多,一次性投资大,工期长,施工中因渗水、排水问题造成附近农田减产。
(2)截渗墙工程
优点:工程造价低,占地少,施工进度快。
缺点:截渗墙为地下隐蔽工程,施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特别是在地基土层复杂时,施工中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造成施工中断。
混凝土截渗墙还容易出现槽壁坍塌、漏浆、墙体接缝有泥皮夹层、墙体槽间横向倾斜等技术难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研究。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长期的治黄实践证明,近期内黄河泥沙还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黄河河床还有可能继续抬咼,黄河大堤还存在继续加咼的可能性,截渗墙工程在将来大堤加高时存在上接困难,同时墙体和复合土工膜还存在寿命问题。
因此有计划地在下游放淤固堤,长期开展挖河固堤,结合引黄供水沉沙淤高背河地面, 淤筑“相对地下河”,应是防洪的长远战略部署。
放淤固堤工程既减少了河床泥沙,又加固了堤防,虽然一次性投资大,但通过淤背区开发,广泛种植生态林,效益十分可观,符合治黄的长远利益,仍然是黄河下游加固堤防的首选措施。
(山东省鄆城县黄河河务局王修果果继稳张太存仲兰英)
来源:水利工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