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方格图中的格点画角的平分线
2022年全国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7:尺规作图

2022年全国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7:尺规作图一.选择题(共13小题)1.如图,线段AB是半圆O的直径.分别以点A和点O为圆心,大于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M,N两点,作直线MN,交半圆O于点C,交AB于点E,连接AC,BC,若AE=1,则BC的长是()A. B.4C.6D.2.如图,在△ABC中,根据尺规作图痕迹,下列说法不一定正确的是()A.AF=BF B.AE ACC.∠DBF+∠DFB=90°D.∠BAF=∠EBC3.如图,△ABC中,若∠BAC=80°,∠ACB=70°,根据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推断,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BAQ=40°B.DE BD C.AF=AC D.∠EQF=25°4.如图,在△ABC中,AB=AC,∠A=36°,由图中的尺规作图得到的射线与AC交于点D,则以下推断错误的是()A.BD=BC B.AD=BD C.∠ADB=108°D.CD AD 5.如图,OG平分∠MON,点A,B是射线OM,ON上的点,连接AB.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B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C,交BN于点D;②分别以点C和点D为圆心,大于 CD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E;③作射线BE,交OG于点P.若∠ABN=140°,∠MON=50°,则∠OPB的度数为()A.35°B.45°C.55°D.65°6.如图,是求作线段AB中点的作图痕迹,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B=45°B.AE=EB C.AC=BC D.AB⊥CD 7.如图,在矩形ABCD中,连接BD,分别以B、D为圆心,大于 BD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P、Q两点,作直线PQ,分别与AD、BC交于点M、N,连接BM、DN.若AD =4,AB=2.则四边形MBND的周长为()A. B.5C.10D.208.如图,在△ABC中,AB=AC,以点B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BA于点M,交BC于点N,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 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BC的内部相交于点P,画射线BP,交AC于点D,若AD=BD,则∠A的度数是()A.36°B.54°C.72°D.108°9.过直线l外一点P作直线l的垂线PQ.下列尺规作图错误的是()A.B.C.D.10.在△ABC中,用尺规作图,分别以点A和C为圆心,以大于 A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N.作直线MN交AC于点D,交BC于点E,连接AE.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A.AB=AE B.AD=CD C.AE=CE D.∠ADE=∠CDE 11.如图,直线l1∥l2,点C、A分别在l1、l2上,以点C为圆心,CA长为半径画弧,交l1于点B,连接AB.若∠BCA=150°,则∠1的度数为()A.10°B.15°C.20°D.30°12.要得知作业纸上两相交直线AB,CD所夹锐角的大小,发现其交点不在作业纸内,无法直接测量.两同学提供了如下间接测量方案(如图1和图2):对于方案Ⅰ、Ⅱ,说法正确的是()A.Ⅰ可行、Ⅱ不可行B.Ⅰ不可行、Ⅱ可行C.Ⅰ、Ⅱ都可行D.Ⅰ、Ⅱ都不可行13.用尺规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下列作法中错误的是()A.B.C.D.二.多选题(共1小题)(多选)14.如图,小明在学了尺规作图后,作了一个图形,其作图步骤是:①作线段AB =2,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C、D;②连接AC、BC,作直线CD,且CD与AB相交于点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是等边三角形B.AB⊥CDC.AH=BH D.∠ACD=45°三.填空题(共8小题)15.如图,依据尺规作图的痕迹,求∠α的度数°.16.如图,在△ABC中,∠C=90°,AC=BC.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AB,AC于D,E两点;分别以点D,E为圆心,以大于 DE长为半径作弧,在∠BAC内两弧相交于点P;作射线AP交BC于点F,过点F作FG⊥AB,垂足为G.若AB=8cm,则△BFG的周长等于cm.17.如图,在△ABC中,AB=AC,∠B=54°,以点C为圆心,CA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分别以点A和点D为圆心,大于 AD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E,作直线CE,交AB于点F,则∠ACF的度数是.18.如图,在△ABC中,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 AB的长为半径作圆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点N,作直线MN交CB于点D,连接AD.若AC=8,BC=15,则△ACD 的周长为.19.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圆上的点A,B,C及∠DPF的一边上的点E,F均在格点上.(Ⅰ)线段EF的长等于;(Ⅱ)若点M,N分别在射线PD,PF上,满足∠MBN=90°且BM=BN.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画出点M,N,并简要说明点M,N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20.如图,在△ABC中,∠ABC=40°,∠BAC=80°,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作弧,交射线BA于点D,连结CD,则∠BCD的度数是.21.如图,在▱ABCD中,∠ABC=150°.利用尺规在BC、BA上分别截取BE、BF,使BE=BF;分别以E、F为圆心,大于 EF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CBA内交于点G;作射线BG交DC于点H.若AD 1,则BH的长为.22.如图,在Rt△ABC中,∠C=90°,∠B=20°,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 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分别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则∠CAD的度数为.四.解答题(共19小题)23.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的长分别是6和8,以AD为直角边向菱形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DE,连接CE.请用尺规或三角板作出图形,并直接写出线段CE的长.24.图①、图②、图③均是5×5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其顶点称为格点,△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网格中△ABC的形状是;(2)在图①中确定一点D,连结DB、DC,使△DBC与△ABC全等;(3)在图②中△ABC的边BC上确定一点E,连结AE,使△ABE∽△CBA;(4)在图③中△ABC的边AB上确定一点P,在边BC上确定一点Q,连结PQ,使△PBQ∽△ABC,且相似比为1:2.25.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BC=45°.(1)请用尺规作出⊙O的切线A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AB与切线AD所夹的锐角为75°,⊙O的半径为2,求BC 的长.26.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如图,已知线段m,n.求作△ABC,使∠A=90°,AB=m,BC=n.27.已知:Rt△ABC,∠B=90°.求作:点P,使点P在△ABC内部.且PB=PC,∠PBC=45°.28.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AB=8,BC=5.(1)作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H;(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连接CD,求△BCD的周长.29.已知:△ABC.(1)尺规作图:用直尺和圆规作出△ABC内切圆的圆心O.(只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2)如果△ABC的周长为14cm,内切圆的半径为1.3cm,求△ABC的面积.30.已知四边形ABCD为矩形,点E是边AD的中点,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完成下列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1中作出矩形ABCD的对称轴m,使m∥AB;(2)在图2中作出矩形ABCD的对称轴n,使n∥AD.31.如图,△ABC为锐角三角形.(1)请在图1中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在AC右上方确定点D,使∠DAC=∠ACB,且CD⊥AD;(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若∠B=60°,AB=2,BC=3,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32.如图,在10×10的正方形网格中,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顶点均在格点上的图形称为格点图形,图中△ABC为格点三角形.请按要求作图,不需证明.(1)在图1中,作出与△ABC全等的所有格点三角形,要求所作格点三角形与△ABC 有一条公共边,且不与△ABC重叠;(2)在图2中,作出以BC为对角线的所有格点菱形.33.如图,已知△ABC,CA=CB,∠ACD是△ABC的一个外角.请用尺规作图法,求作射线CP,使CP∥AB.(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34.图1,图2都是由边长为1的小等边三角形构成的网格,每个小等边三角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线段AB的端点均在格点上,分别按要求画出图形.(1)在图1中画出等腰三角形ABC,且点C在格点上.(画出一个即可)(2)在图2中画出以AB为边的菱形ABDE,且点D,E均在格点上.35.【问题提出】如何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一条直线或圆弧平分已知扇形的面积?【初步尝试】如图1,已知扇形OAB,请你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过圆心O作一条直线,使扇形的面积被这条直线平分;【问题联想】如图2,已知线段MN,请你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一个以MN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MNP;【问题再解】如图3,已知扇形OAB,请你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一条以点O为圆心的圆弧,使扇形的面积被这条圆弧平分.(友情提醒:以上作图均不写作法,但需保留作图痕迹)36.中国清朝末期的几何作图教科书《最新中学教科书用器画》由国人自编(图1),书中记载了大量几何作图题,所有内容均用浅近的文言文表述,第一编记载了这样一道几何作图题:原文释义甲乙丙为定直角.如图2,∠ABC为直角,以乙为圆心,以任何半径作丁戊弧;以丁为圆心,以乙丁为半径画弧得交点己;再以戊为圆心,仍以原半径画弧得交点庚;乙与己及庚相连作线.以点B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BA,BC分别于点D,E;以点D为圆心,以BD长为半径画弧与交于点F;再以点E为圆心,仍以BD长为半径画弧与交于点G;作射线BF,BG.(1)根据以上信息,请你用不带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在图2中完成这道作图题(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根据(1)完成的图,直接写出∠DBG,∠GBF,∠FBE的大小关系.37.课本再现(1)在⊙O中,∠AOB是所对的圆心角,∠C是 所对的圆周角,我们在数学课上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时,要根据圆心O与∠C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图1是其中一种情况,请你在图2和图3中画出其它两种情况的图形,并从三种位置关系中任选一种情况证明∠C ∠AOB;知识应用(2)如图4,若⊙O的半径为2,PA,PB分别与⊙O相切于点A,B,∠C=60°,求PA的长.38.如图是4×4的正方形网格,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要求完成以下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1中作∠ABC的角平分线;(2)在图2中过点C作一条直线l,使点A,B到直线l的距离相等.39.如图,在6×6的方格纸中,点A,B,C均在格点上,试按要求画出相应格点图形.(1)如图1,作一条线段,使它是AB向右平移一格后的图形;(2)如图2,作一个轴对称图形,使AB和AC是它的两条边;(3)如图3,作一个与△ABC相似的三角形,相似比不等于1.40.我们知道,矩形的面积等于这个矩形的长乘宽,小明想用其验证一个底为a,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S ah.想法是:以BC为边作矩形BCFE,点A在边FE上,再过点A作BC的垂线,将其转化为证三角形全等,由全等图形面积相等来得到验证.按以上思路完成下面的作图与填空:证明:用直尺和圆规过点A作BC的垂线AD交BC于点D.(只保留作图痕迹)在△ADC和△CFA中,∵AD⊥BC,∴∠ADC=90°.∵∠F=90°,∴①.∵EF∥BC,∴②.又∵③,∴△ADC≌△CFA(AAS).同理可得:④.S△ABC=S△ADC+S△ABD S矩形ADCF S矩形AEBD S矩形BCFE ah.41.在学习矩形的过程中,小明遇到了一个问题:在矩形ABCD中,E是AD边上的一点,试说明△BCE的面积与矩形ABCD的面积之间的关系.他的思路是:首先过点E作BC 的垂线,将其转化为证明三角形全等,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使问题得到解决.请根据小明的思路完成下面的作图与填空:证明:用直尺和圆规,过点E作BC的垂线EF,垂足为F(只保留作图痕迹).在△BAE和△EFB中,∵EF⊥BC,∴∠EFB=90°.又∠A=90°,∴①∵AD∥BC,∴②又③∴△BAE≌△EFB(AAS).同理可得④=S△EFB+S△EFC S矩形ABFE S矩形EFCD S矩形ABCD.∴S△BCE。
2017中考网格作图

中考网格专练1.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 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画线段AD ∥BC 且使AD=BC ;(2)连接CD ,请直接写出四边形ABCD 的面积。
CAB2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的网格中,有一个△个单位长度的网格中,有一个△ABC ABC ABC,三角形的三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均在网格的顶点上(1)在图中画线段CD CD,使,使CD=CB CD=CB,点,点D 在网格的格点上在网格的格点上; ; (2)连接AD 请求出四边形ABCD 的面积的面积. .3、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 、B 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将线段AB 向右平移6个单位,得线段DC ,画出四边形ABCD. (2)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BA C4.图(a )、图(b )、是两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请在图(a )、图(b )、图(c )中,分别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所画图形各顶点必须与方格纸中的小正方形顶点重合.形各顶点必须与方格纸中的小正方形顶点重合.5、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①使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22、5(在图1中画一个即可). ②使三角形为轴对称的钝角三角形且面积为4 (在图2中画一个即可).6.如图,在12×12的正方形网格中,△TAB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T (1,1)、A (2,3)、 B (4,2).). (1)把△TAB 绕点T 逆时针旋转90°得到△TA 1B 1,画出△TA 1B 1.(2)以点T (1,1)为位似中心,按比例尺(T A′∶TA )3∶1在位似中心的同侧将△TAB 放大为△T A′B′,放大后点A 、B 的对应点分别为A′、B′.画出△T A′B′,并写出点A′、B′的坐标;的坐标;第22题图题图T OBA xy7. 7. 如图所示,在△如图所示,在△如图所示,在△OAB OAB 中,点B 的坐标是(的坐标是(00,4),点A 的坐标是(的坐标是(33,1). (1)画出△)画出△OAB OAB 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的△个单位长度后的△O O 1A 1B 1. (2)画出△)画出△OAB OA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90°后的△°后的△°后的△OA OA 2B 2,并求出点A 旋转到A 2所经过的路径长(结果保留p )8. 8. 如图,在方格纸中,△ABC 如图,在方格纸中,△ABC 的三个顶点和点P 都在小方格的顶点上,按要求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顶点在方格的顶点上.角形,使它的顶点在方格的顶点上. (1)将△ABC 平移,使点P 落在平移后的三角形内部,在图甲中画出示意图;落在平移后的三角形内部,在图甲中画出示意图;(2)以点C 为旋转中心,将△ABC 旋转,使点P 落在旋转后的三角形内部,在图乙中画出示意图.出示意图.9.9.如图,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1)使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22、5(在图((在图(11)中画一个即可);)中画一个即可); (2)使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且面积为4(在图((在图(22)中画一个即可).)中画一个即可).((1) ((2)xy BAO1010.如图,在.如图,在9×5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l ,线段AB AB、、BC 的端点A 、B 、C 均在小正均在小正 方形的顶点上.方形的顶点上. (1)(1) 在图中以AB AB、、BC 为边作四边形ABCD(ABCD(点点D 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其为中心对称图形,使其为中心对称图形(2) (2)直接写出四边形直接写出四边形ABCD 的周长和面积.的周长和面积.11. 如图,点O A B 、、的坐标分别为(00)(30)(32)-,、,、,,将O A B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A B ¢¢△. (1)画出旋转后的OA B ¢¢△; (2)求B B ¢的长. 12. 12. 如图,在边长为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10×10网格中(我们把组成网格的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四边形ABCD 在直线l 的左侧,其四个顶点A 、B 、C 、D 分别在网格的格点上.点上.(1)请你在所给的网格中画出四边形A ′B ′C ′D ′,使四边形A ′B ′C ′D ′和四边形ABCD 关于直线L 对称,其中点A ′、′、B B ′、′、C C ′、′、D D ′分别是点A 、B 、C 、D 的对称点;的对称点; (2)在()在(11)的条件下,结合你所画的图形,直接写出四边形AA AA′′B ′B 的周长.的周长.ByxAO13. 1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 的位置如图所示,解答下列问题:的位置如图所示,解答下列问题:(1)将四边形ABCD 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得到四边形A 1B 1C 1D 1,画出平移后的四边形A 1B 1C 1D 1;(2)将四边形A 1B 1C 1D 1绕点A 1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四边形A 1B 2C 2D 2,画出旋转后的四边形A 1B 2C 2D 2,并写出点C 2的坐标.的坐标.14.14.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ABC 各顶点都在格点上,点A ,C 的坐标分别的坐标分别 为(﹣为(﹣55,1)、(﹣(﹣11,4),结合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解答下列问题:,结合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解答下列问题:(1)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A 1B 1C 1; (2)画出△ABC 关于原点O 对称的△A 2B 2C 2;15.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l ,△ABC 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现将△ABC 绕着格点D 顺时针旋转900(1)画出△ABC 旋转后的△A 1B 1C 1: (2)求点C 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长.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长.16.如图,图l 和图2都是7×7×44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l ,请按要求画出下列图形,所画图形的各个顶点均在所给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列图形,所画图形的各个顶点均在所给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在图1中画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2)在图2中画出一个钝角三角形ABD ,使△ABD 的面为3. 17.17.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1)使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22、5(在图((在图(11)中画一个即可);)中画一个即可); (2)使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且面积为4(在图((在图(22)中画一个即可).)中画一个即可).18.图l、图2是两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为1,点A、B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1中画出△ABC(点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ABC的面积为5.且△ABC 45°((画一个即可) ;中有一个角为45°且∠ ADB (2)在图2中画出△ABD(点D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ABD的面积为5,且∠90°((画一个即可).=90°19.图l、图2是两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为1.点A和点B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画一个 即(1)在图1中画出△ABC(点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ABC为直角三角形(画一个可);(2)在图2中画出△ABD(点D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ABD为等腰三角形(画一个即可);20.如图,在9×6的正方形网格中有一条线段AB(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其端点A、B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将点A、B分别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D、C,请画出四边形ABCD;(2)过(1)中四边形ABCD的顶点A画一条直线,使其将四边形ABCD分成两个图形,要求这两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21. 图1、图2是两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在图1中画出等腰三角形△ABP(点P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ABP的面积为6(画一个即可);(2)在图2中画出等腰梯形ABCD(点C、D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AB∥CD,且等腰梯形ABCD的面积为6(画一个即可). 22.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请按要求画出下列图形,所画图形的各个顶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以AB为腰的锐角等腰三角形为腰的锐角等腰三角形(2)以AB为一边的钝角三角形且面积等于4. 23.图a、图b是两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在图a中画出△ABC(点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ABC是等腰三角形且△ABC为钝角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2)在图b中画出△ABD(点D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ABD是等腰三角形且∠ABD=45°. 24.请在下列两个2×2的方格中,各画出一个三角形,要求所画三角形是图中三角形经过轴对称变换后得到的图形,且所画三角形的顶点与方格中的小正方形的顶点重合,在图中标出对称轴所在位置并将所画三角形涂上阴影(注:所画的三个图形不能重复) 25.如图,图1和图2都是7×4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请按要求画出下列图形,所画图形的各个顶点均在所给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在图1中画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C;(2)在图2中画出一个钝角三角形ABD,使△ABD的面为3. 26.图1、图2分别是12×12的网络,网络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请在图1、图2中各画一个图形,分别满足以下要求:中各画一个图形,分别满足以下要求:(1)在图1中画出面积为24的矩形ABCD,所画矩形各顶点必须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2)在图2中画出周长为26,面积为24的平行四边形EFGH,所画平行四边形各顶点必须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27.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作格点,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 (1)在图1中画△ABC,使△ABC的三边长分别为3、22、5;(2)在图2中画△DEF,使△DEF为钝角三角形且面积为2. 28.如图,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将△OAB放置在网格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顶点的坐标分别为O(0,0)、A(1,3)、B(5,0). (1)画出△OAB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80°后得到的△OCD(其中点A与C对应,);点B与点D);(2)连接AD、BC得到四边形ABCD,过四边形ABCD边上的格点画一条直线,将四边形ABCD分成两个图形,并且使得所画直线两边的图形全等. 29. 图a、图b是两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在图a中画出△ABC(点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ABC为轴对称图形;为轴对称图形; (2)在图b中画出四边形ABCD(点C、D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四边形ABCD为中心对称图形且面积为5. 30.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为1,以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为顶点按下列要求在图1和图2中分别画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1)使三角形三边长为2、3、13; (2)使平行四边形有一锐角为45°,且面积为4. 31.图1、图2分别是10×8的正方形网格,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线段AB的端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请在图1、图2中各画一个图形,分别满足下列要求:(1)在图1中,画出一个以线段AB为一边的菱形ABCD(非正方形),所画的菱形的各顶点必须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点必须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2)在图2中,画出一个以线段AB为腰的等腰梯形ABEF,所画等腰梯形的各顶点必须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其周长为10+310. 图1 图2 32.图a、图b是8×6的网格,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在图a中画一个直角梯形ABCD(点C、D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所画的直角梯形的面积为6;(2)在图b中画一个直角三角形ABE(点E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所画的直角三角形ABE 的面积为2. (图a) (图b) 33.图1、图2分别是10×10×88的网格,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两点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分别满足以下要求:为顶点的三角形分别满足以下要求:⑴请在图中各取一点C(点C必须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ABC为钝角等腰三角形.......;⑵通过计算,直接写出△ABC的周长.的周长.34.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的方个单位长度的方 A B (第22题图)题图)格纸中,有一个△ABC ,△ABC 的三个顶点均与小正方的三个顶点均与小正方 形的顶点重合。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之格点问题

A.
B.
C.
D.
解析: 该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断定理,利用网格长度和 勾股定理计算出各条边的长度,再利用对应边成比 例达到判断相似的目的。
【例5】三角形在正方形网格纸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sinα的值是( ).
3 4
A.
4
3
B. D.
3
4 5
.
C. 5
解析: 该题在网格中考查锐角的 正弦的意义,首先要用勾 股定理计算直角三角形斜 边的长.
解析该题一道人性化的操作型开放题只要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选取一条适当的直线作对称轴就可以画出符合题意的图2006年江西中考题请在由边长为正三角形组成的虚线网格中画出一个所有顶点均在格点上且至少有一条边长为无理数的等腰三角形该题画法很多只要利用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结合网格特点再考虑到题目中的条件即可
解析: 从题目的语气看,似乎要画直线AB与CD 夹 角的平分线,但是网格中没有画出直线AB与 CD 的夹角,图形的特殊性就在于AC//BD, 又已知AB=CD,因此四边形ABDC是等腰梯 形,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就是这个等腰梯形 的对称轴.如图,M、N分别为BD、AC的中 点,直线MN上的点到直线AB、CD的距离相 等.恰好点M是格点,以MB为斜边的直角三 角形的直角边长为3和1,这样,斜边在直线 MN上,直角边为3和1的格点直角三角形有3 个,符合题意的点有4个.选C.
C1 C2 C3
B
【例17】已知Rt△OAB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 示,P(3,4)为OB的中点,点C为折线OAB上的动点, 线段PC把Rt△OAB分割成两部分. 问:点C在什么位置时,分割得到的三角形与Rt△OAB 相似? (注:在图上画出所有符合要求的线段PC,并求出相 y 应的点C的坐标)
2022年中考数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八、解答题专练——网格作图

解:(1)如图①中,△ABC 即为所求(答案不唯一).
解:(2)如图②中,四边形 ABDE 即为所求.
5.(2021·长春)图①、图②、图③均是 4×4 的正方形网格,每个 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点 A, B,C 均为格点,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分别在给定的网格中找 一格点 M,按下列要求作图:
(1)在图①中,连结 MA,MB,使 MA=MB; (2)在图②中,连结 MA,MB,MC,使 MA=MB=MC; (3)在图③中,连结 MA,MC,使∠AMC=2∠ABC.
解:(1)(2)(3)如图.
6.(2021·绥化)如图,在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1 个 单位长度,把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O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 的原点,矩形 OABC 的 4 个顶点均在格点上,连接对角线 OB.
八、解答题专练——网格作图
1.(2021·深圳)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 个单位. (1)过直线 m 作四边形 ABCD 的对称图形; (2)求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解:(1)如图所示,四边形积=S△ABD+S△BCD
解:(1)如图①,四边形 ABCD 即为所求(答案不唯一).
解:(2)如图②,四边形 AEBF 即为所求.
3.(2021·丽水)如图,在 5×5 的方格纸中,线段 AB 的端点均在格 点上,请按要求画图.
(1)如图①,画出一条线段 AC,使 AC=AB,C 在格点上; (2)如图②,画出一条线段 EF,使 EF,AB 互相平分,E,F 均在格点上; (3)如图③,以 A,B 为顶点画出一个四边形,使其是中心对 称图形,且顶点均在格点上.
广州中考尺规作图知识点

9、如图,画一个等腰△ABC,使得底边BC= ,它的高AD=
10、如图,有A,B,C三个村庄,现要修建一所希望小学,使三个村庄到学校的距离相等,学校的地址应选在什么地方?请你在图中画出学校的位置并说明理由〔保存作图痕迹〕.
11、如图,A、B两村在一条小河的的同一侧,要在河边建一水厂向两村供水.
尺规作图
【知识回忆】
1、尺规作图的定义: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最根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通常称根本作图。一些复杂的尺规作图都是由根本作图组成的。
2、五种根本作图:
1、作一条线段等于线段;
2、作一个角等于角;
3、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4、作角的角平分线;
5、过一点作直线的垂线;
〔1〕题目一:作一条线段等于线段。
〔2〕连接PQ交MN于O.
那么点O就是所求作的MN的中点。
〔3〕题目三:作角的角平分线。
:如图,∠AOB,
求作:射线OP,使∠AOP=∠BOP〔即OP平分∠AOB〕。
作法:
〔1〕以O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
分别交OA,OB于M,N;
〔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的线段长
为半径画弧,两弧交∠AOB内于P;
〔5〕连接O’N’并延长到B’。
那么∠A’O’B’就是所求作的角。
〔5〕题目五:经过直线上一点做直线的垂线。
:如图,P是直线AB上一点。
求作:直线CD,是CD经过点P,且CD⊥AB。
作法:
〔1〕以P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M、N;
〔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Q;
〔5〕题目七:三边作三角形。
尺规作图题型总结-2024年中考数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学生版)

尺规作图题型总结题型解读|模型构建|通关试练本专题主要对初中阶段的一般考查学生对基本作图的掌握情况和实践操作能力,并且在作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计算(或证明)。
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尺规作图是中考必考知识点之一,复习该版块时要动手多画图,熟能生巧!本专题主要总结了五个常考的基本作图题型,(1)作相等角;(2)作角平分线;(3)作线段垂直平分线;(4)作垂直(过一点作垂线或圆切线);(5)用无刻度的直尺作图。
模型01作相等角①以∠α的顶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α的两边于点P,Q;②作射线O'A';③以O'为圆心,OP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点M;④以点M为圆心,PQ长为半径作弧,交③中所作的弧于点N;⑤过点N作射线O'B',∠A'O'B'即为所求作的角.原理: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延伸:作平行线模型02作角平分线①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OB于点M,N;②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③过点O作射线OP,OP即为∠AOB的平分线.原理: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延伸:②到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②作三角形的内切圆模型03作线段垂直平分线①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AB长为半径,在AB两侧作弧,分别交于点M和点N;②过点M,N作直线MN,直线MN即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原理: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延伸:①到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②作三角形的外接圆③找对称轴(旋转中心)④找圆的圆心模型04作垂直(过一点作垂线或圆切线)(点P在直线上)①以点P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向点P两侧作弧,分别交直线l于A,B两点;②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③过点M,P作直线MP,则直线MP即为所求垂线.原理: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延伸:确定点到直线的距离(内切圆半径)(点P 在直线外)①以点P 为圆心,大于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半径作弧,分别交直线l 于A ,B 两点;②分别以A ,B 为圆心,以大于AB 的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N ;③过点P ,N 作直线PN ,则直线PN 即为所求垂线.原理: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模型05仅用无刻度直尺作图无刻度直尺作图通常会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矩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等几何知识点结合,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模型01作相等角考|向|预|测做相等角该题型近年主要以解答题形式出现,一般为解答题型的其中一问,难度系数较小,在各类考试中基本为送分题型。
中考数学复习15 格点问题

格点问题【第一部分】格点问题中的三角函数及三角形1.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ABC每个顶点都在网格的交点处,则sinA=______________.2.如图,在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C、D都在这些小正方形的顶点上,AB、CD相交于点P,则tan∠APD的值是.3.如图,在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中,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图中∠ABC的余弦值是_________.4.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tan∠ACB的值为.5.如图,6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菱形的一个角(∠O)为60°,A,B,C都在格点上,则tan∠ABC的值是.6.如图,网格中的四个格点组成菱形ABCD,则tan∠DBC的值为_________.7. 如图1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点A 、B 、C 、D 都在网格的格点上,AC 、BD 相交于点O .(一)探索发现(1)如图1,当AB=2时,连接AD ,则∠ADO=90°,BO=2DO ,AD=2,BO=232,tan ∠AOD=_________. 如图2,当AB=3时,画AH ⊥BD 交BD 的延长线于H ,则AH=223, BO=________,tan ∠AOD=________. 如图3,当AB=4时,tan ∠AOD=__________.(2)猜想:当AB=n (n >0)时,tan ∠AOD=______________.(结果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请证明你的猜想. (二)解决问题(3)如图,两个正方形的一边CD 、CG 在同一直线上,连接CF 、DE 相交于点O ,若tan ∠COE=1317,求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CEFG 的边长之比.【第二部分】 格点问题中的尺规作图【找中点】例一、做出BC 中点P①根据长方形性质找中点 ②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找中点【找三等分点】例二、①在BC上找点P,使PB:PC=2:1 ②在BC上找点P,使PC:PB=2:1总结:构造线段n等分点:①在一组平行线里找到线段两端;②在平行线上找到1与(n-1)长度的线段;③连接端点与已知线段交点即为所求。
专题02 网格类作图题中考题型训练(原卷版)

专题2 网格类作图题中考题型训练1.(2022•荆州)如图,在10×10的正方形网格中,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顶点均在格点上的图形称为格点图形,图中△ABC为格点三角形.请按要求作图,不需证明.(1)在图1中,作出与△ABC全等的所有格点三角形,要求所作格点三角形与△ABC有一条公共边,且不与△ABC重叠;(2)在图2中,作出以BC为对角线的所有格点菱形.2.(2022•宁波)图1,图2都是由边长为1的小等边三角形构成的网格,每个小等边三角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线段AB的端点均在格点上,分别按要求画出图形.(1)在图1中画出等腰三角形ABC,且点C在格点上.(画出一个即可)(2)在图2中画出以AB为边的菱形ABDE,且点D,E均在格点上.3.(2022•丽水)如图,在6×6的方格纸中,点A,B,C均在格点上,试按要求画出相应格点图形.(1)如图1,作一条线段,使它是AB向右平移一格后的图形;(2)如图2,作一个轴对称图形,使AB和AC是它的两条边;(3)如图3,作一个与△ABC相似的三角形,相似比不等于1.4.(2022•衢州)如图,在4×4的方格纸中,点A,B在格点上.请按要求画出格点线段(线段的端点在格点上),并写出结论.(1)在图1中画一条线段垂直AB.(2)在图2中画一条线段平分AB.5.(2022•长春)图①、图②、图③均是5×5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其顶点称为格点,△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网格中△ABC的形状是;(2)在图①中确定一点D,连结DB、DC,使△DBC与△ABC全等;(3)在图②中△ABC的边BC上确定一点E,连结AE,使△ABE∽△CBA;(4)在图③中△ABC的边AB上确定一点P,在边BC上确定一点Q,连结PQ,使△PBQ∽△ABC,且相似比为1:2.6.(2022•湖北)已知四边形ABCD为矩形,点E是边AD的中点,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完成下列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1中作出矩形ABCD的对称轴m,使m∥AB;(2)在图2中作出矩形ABCD的对称轴n,使n∥AD.7.(2022•江西)如图是4×4的正方形网格,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要求完成以下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1中作∠ABC的角平分线;(2)在图2中过点C作一条直线l,使点A,B到直线l的距离相等.8.(2023•锡山区校级模拟)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的顶点A,C均落在格点上,点B在网格线上.(Ⅰ)线段AC的长等于;(Ⅱ)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圆心为O,在线段AB上有一点P,满足AP=AC.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画出点P.9.(2023•鄞州区校级一模)如图,在6×6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B均在格点上,在图1和图2中分别画出一个以点A,B为顶点且另两个顶点均在格点上的正方形,并分别求出其周长.10.(2023•衢州模拟)如图在7×7的方格中,有两个格点A、B.请用无刻度的直尺按要求画图.(1)在图1中画线段AB中点C;(2)在图2中在线段AB上找一点D,使AD:DB=1:2.11.(2023•宁波模拟)作图题(1)填空:如果长方形的长为3,宽为2,那么对角线的长为.(2)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端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图(不要求写画法和证明,但要标注顶点).①在图1中,画一个面积为4的菱形,且邻边不垂直.②在图2中,画平行四边形ABCD,使∠A=45°,且面积为6.12.(2023•杨浦区一模)新定义: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如图,已知在5×5的网格图形中,△ABC的顶点A、B、C都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S△ABC=;sin∠ABC=;(2)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线段AB上求作一点P,使S△ACP=S△ABC.(不要求写作法,但保留作图痕迹,写出结论)13.(2023•武汉模拟)如图是由小正方形组成的7×6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网格中完成画图.(1)在图(1)中,A,B,C三点是格点,画经过这三点的圆的圆心O,并在该圆上画点D,使AD=BC;(2)在图(2)中,A,E,F三点是格点,⊙I经过点A.先过点F画AE的平行线交⊙I于M,N两点,再画弦MN的中点G.14.(2023•乌鲁木齐一模)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网格中完成下列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1)图①是由边长为1的小等边三角形构成的网格,△ABC为格点三角形.在图①中,画出△ABC中AB边上的中线CM;(2)如图②,四边形ABCD中,AD∥BC,∠A=∠D,画出BC边的垂直平分线n.15.(2023•靖江市校级模拟)如图是由小正方形组成的9×7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A,B,C三个格点都在圆上.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网格中完成画图,画图过程用虚线表示.(1)画出该圆的圆心O,并画出劣弧的中点D;(2)画出格点E,使EA为⊙O的一条切线,并画出过点E的另一条切线EF,切点为F.16.(2023•九台区模拟)图①、图②、图③均是4×4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B、C均在格点上.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照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①中作△ABC的中线BD.(2)在图②中作△ABC的高BE.(3)在图③中作△ABC的角平分线BF.17.(2023•迁安市模拟)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网格中完成画图,画图过程用虚线表示,画图结果用实线表示.(1)在图(1)中画△ABC的高CH;(2)在图(1)的线段AC上画一点D,使得S△ABD:S△CBD=2:3;(3)在图(2)中C点的右侧画一点F,使∠FCA=∠BCA且CF=2.18.(2022•碧江区校级一模)操作理解,解答问题.(1)如图1:已知△ABC,AB=AC,直线CD∥AB;①完成作图: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CD于点P,连接PB.②试判断①中∠ABP与∠BAC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2:已知△ABC是格点三角形,点C在直线n上,且n∥AB;在直线n上画出点P,连接PB,使得∠PBA=∠CAB.(不用尺规作图)19.(2022•丽水模拟)图1,图2是两张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线段AC的两个端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1中画出一个以AC为底边的等腰△ABC,使点B落在格点上.(2)在图2中画出一个以AC为对角线且面积为6的格点矩形ABCD(顶点均在格点上).20.(2022•婺城区校级模拟)如图,在4×4的方格中,点A,B,C为格点,利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满足以下条件的图形(保留必要的辅助线).(1)在图1中画△ABC的中线BE.(2)在图2中标注△ABC的外心O并画出其外接圆的切线CP.21.(2022•海陵区校级三模)如图(1)(2),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的顶点A,B,C均落在格点上,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圆心为O,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如图(1)图(2)所示的网格中,在半圆O上画出点P,连接AP,使AP平分∠CAB.22.(2022•吉安模拟)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在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请仅用无刻度直尺完成以下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1中作△ABC的重心.(2)在图2中作∠AGB=∠ACB,且G是格点.23.(2022•绿园区校级模拟)如图①,②,③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的顶点A,B均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点C在小正方形的边上,以AC为直径的半圆的圆心为O.请用无刻度的直尺按要求画图.(1)如图①,在半圆上确定点D,使OD∥AB.(2)如图②,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确定点E,使AE=AC.(3)如图③,在线段AC上确定点F,使AF=AB.24.(2022•南关区校级模拟)图①、图②、图③均是6×6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作图.(不写作法,保留画图痕迹)(1)在图①中,在BC上画一点D,使S△ABD=S△ACD.(2)在图②中,在BC上画一点E,使S△ABE:S△ACE=2:3.(3)在图③中,在ABC内画一点F,使S△ACF:S△ABF:S△BCF=2:3:3.25.(2022•长春模拟)图①、图②分别是10×8的网格,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两点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请在图①、图②中各取一点(点C必须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使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分别满足下列要求.(1)在图①中画一个△ABC,使∠ACB=90°,面积为5;(2)在图②中画一个△ABC,使BA=BC,∠ABC为钝角,并求△ABC的周长.26.(2022•二道区校级二模)图①、图②、图③均是6×6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线段AB、EF、MN的端点均在格点上,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画图.(1)在图①中,画∠ADB=45°;(2)在图②中,画∠APB=45°,且点P在线段EF上;(3)在图③中,画∠AQB=45°,且点Q在线段MN上.27.(2022•香坊区校级三模)如图1、2是两张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线段AC的两个端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1中画出以AC为底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点B在小正方顶点上;(2)在图2中画出以A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ACD,点D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ACD的面积为8,并直接写出tan A的值.28.(2022•瑞安市校级三模)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六边形构成的网格图,网格上的点称为格点.已知格点线段AB,利用网格图,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来完成下面几何作图.(1)请在图①中作一个格点等腰三角形△ABC;(2)请在图②在线段AB上求作点P,使得AP:BP=3:4.(要求:不写作法但保留作图痕迹)29.(2022•江夏区模拟)用无刻度直尺作图:(1)如图1,在AB上作点E,使∠ACE=45°;(2)如图1,点F为AC与网格的交点,在AB上作点D,使∠ADF=∠ACB;(3)如图2,在AB上作点N,使=.(4)如图2,在AB上作点M,使∠ACM=∠ABC.30.(2022•阿城区模拟)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的方格纸中,线段AB和线段DE,点A、B、D、E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方格纸中画出以A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BC,使△ABC的面积为10,点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直接写出tan∠ABC的值;(2)在方格纸中画出钝角三角形DEF,使∠DEF=45°,点F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31.(2022•长春模拟)图①、图②、图③均是5×5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点A、B均在格点上.在图①、图②、图③中,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要求作图,所画图形的顶点均在格点上.(1)在图①中,画等腰三角形ABC,使其面积为3.(2)在图②中,画等腰直角三角形ABD,使其面积为5.(3)在图③中,画平行四边形ABEF,使其面积为9.32.(2022•朝阳区校级模拟)如图在8×8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四边形ABCD的顶点在格点上,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网格中完成下列画图,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不要求说明理由.(1)如图1,过点A作线段AF,使AF∥DC,且AF=DC.(2)如图2,在四边形ABCD边上求作一点E,使点E与四边形ABCD某一顶点连线,能把该四边形分成的两部分恰好拼成一个无缝隙、不重叠的三角形.(画一个即可)(3)如图3,在边AB上求作一点G,使∠AGD=∠BG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图,已知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相同的正方形(边长为1),方格纸上有一个角∠AOB,请你只用直尺和铅笔,完成下列作图:
(1)在图(1)小方格的顶点(格点)上标出一个点P,使P落在∠AOB的平分线上;
(2)不利用(1)中所作的图形,在图(2)某小方格的内部标出一个点Q,使Q落在∠AOB的平分线上,并说明理由.
∵四边形ADBC是矩形,
∴QA=QB,
∴△AOQ≌△BOQ,
∴∠AOQ=∠BOQ,
∴点Q落在∠AOB 的角平分线上.
点评:考查角平分线上一点的确定;构造三角形全等及确定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是解决本题的主要方法.
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
专题:作图题.
分析:
(1)利用边边边=OB,找到AB的中点即可,可构造以AB为对角线的矩形,交点即为AB的中点.
解答:解:(1)如下图(1)所示
(2)如图(2)所示理由如下:OA= OB,OQ=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