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数学

欧洲文艺复兴3个艺术代表人物

欧洲文艺复兴3个艺术代表人物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代表人物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的艺术代表人物,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15、16世纪是欧洲历史上辉煌的时期,在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便是“文艺复兴”。这一名称的含义,是“再生”、“复活”,是希腊和罗马的古典形式在世界文学、艺术和建筑中的复活,它标志着资产阶级思想萌芽的产生。恩格斯曾经热情地赞颂: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伟大时代。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就是这个时代出现的艺术巨匠,史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达芬奇(1415—1519),出生于意大利北部的芬奇村。他是15、16世纪意大利的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和科学巨匠,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可以说他是一位全才,他是画家和雕塑家,作品完美而超过前人。作为科学家和发明者,他的理论和发现比他的时代先进几百年。这位实践工程师,可以从容地造出战争工具和和平年代的纪念碑,同时他又是一位有成就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他解剖过尸体,测量过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正因为他博学多才,所以他的绘画作品才那么的杰出、那么的耐人寻味,如《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自画像》等等,多少年来以其隽永的魅力吸引后世,倍受美术爱好者的赞赏和推崇。

达?芬奇对建筑、雕刻和绘画创作都以大量素描为构思和研究的基础,每个人物,甚至每个手势都准备了充分的素描习作及写生。可以这么说,达?芬奇的素描起到了相当于甚至超过现代摄影作品的作用。例如在素描作品《自画像》中,画家观察入微,用的线条丰富多变、刚柔相济,尤其用浓密程度不同的斜线表现了明暗的微妙变化。而且用线生动灵活、概括性很强,寥寥数笔却包含着许多转折和体面关系,立体感很强,人物表情也相当传神。整个意大利,确切地说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达?芬奇是个天才,正因为他多才多艺,精通各方面的知识,有着很深的文化素养,所以他能将前辈画家关于人体解剖、透视和素描等研究成果,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上升到系统理论。他将透视法运用到绘画中,将中世纪的平面装饰的风格改用焦点透视法,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他总结了明暗造型的规律,使用暗部和亮部的光线把物体表现的结实而又真实,例如名作《最后的晚餐》。 在技法上,他也不断探索,经常改变颜色的调法,创造出一种被称为“薄雾法”的表现手法。当时文艺复兴初期的一些绘画技法中,仍然残存着哥特式宗教祭坛画的痕迹,单线平涂,色彩比较单调,体积感和空间感相对较弱。而达?芬奇“薄雾法”则将人物的边线逐渐消失,若有若无,更加接近真实。如作品《蒙娜丽莎》,如今全世界的人都一直在谈论她那“神秘的微笑”、“迷人的微笑”,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都不一样,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很严肃,有时又略带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忧郁。这是为什

文艺复兴时期数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五讲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 1、学习珠算有现实意义吗? 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在我的观点中,学习珠算是有现实作用的。 中国珠算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的发明,珠算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对基础数学,对发展生产,适应生活需要起了推动作用。珠算内涵非常丰富,不但有良好的计算功能,它是中国应用数学。珠算是独立的学科,因而它应具有系统的体系。一是从算史上看,算盘计教原理是我国最早创造的。它是数形结合,以算为主。二是使用算盘具有中国数学的显著特点。中国古代数学体系是以它的应用性、直观性,算法的结构化、机械化,寓算理于算法之中的,而珠算正是这种特征的体现。 珠算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是凭借其计算功能才得以流传千百年至今,并在全世界传播的。然而在当今计算机时代,算盘的应用领域将发生变化。这就好比有了飞机还要有自行车,自行车要发展,要进入健身房。同样,有了计算机。也还要有算盘,算盘的功能将得到拓展,还要进入健脑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世纪中,计算机和算盘会长期共存,互助互补,各尽其职。 珠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它有着数千年的光辉里程,在历史的进程中,珠算作为经济数学,为发展社会生产、经济,推进人类进步做出重大贡献,当今电子时代,由于珠算已起到变化,有其独特的功能将起著巨大的经济核算,学校教育,启迪人们智力水平的重要作用,但这一项古老又新生的科技产物,是利国利民的技术。珠算科技是随着这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关于培养经济核算人才,不单是培养计算的准快高水平问题,而应该理解为智慧的核算人才,珠算,珠心算不仅培养了计算高水平者,而且事实证明,由于学珠算,脑手眼并举,使人们更加脑明起,这就是所谓一科突出,多科受益的道理所在。 当今世界,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才在极需,而传统的珠算科技必然在发展。学习珠算,在方法上调动左右脑,特别脑印象活动,给右脑以激动的刺激,左右脑同时并用,这样可以起到很大潜力的脑力的开发,起到数学教育,启迪智力的良好的作用。 (06数教9号李爱平)

从拉斐尔的圣母像看文艺复兴时期女性形象

从拉斐尔的圣母像看文艺复兴时期女性形象 摘要: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精神实质就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权威,肯定现实人生与世俗生活。此时,女性的自我意识也有所觉醒。本文企图通过分析拉斐尔作品中的圣母形象,揭示人文主义思想在当时社会中的作用,进一步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的觉醒与变化,以及对现代女性的借鉴。 关键词:文艺复兴;拉斐尔圣母像;人文主义;女性的觉醒与变化;对现代女性的借鉴一、时代背景 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欧洲发生了大规模的文艺复兴运动,这是欧洲历史上一个特殊的阶段,也是欧洲文化一个大的转型期。它对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顾名思义,就是文学与艺术的复兴。意大利作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出现了很多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科学家。他们在与基督教会的斗争中创立了人文主义思想,强烈疾呼以“人”为世界的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主张以“人性”取代“神性”,以科学知识取代愚昧无知,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取代消极悲观和避世的人生哲学。 纵观文艺复兴时期的各个领域,人文主义贯穿始终,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权,否定神权。这一思想体现在美术创作中就是重视现实生活的描绘,呼唤人性的觉醒。 拉斐尔作为艺术领域的一位杰出代表,他和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齐名,被誉为“文艺复兴艺坛三杰”。他善于学习,吸取前辈艺术之精华,并认真领悟,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优雅、秀美、圆润和谐的独特艺术风格。一位美术史家曾写道“如果把达芬奇的艺术比作不可知的海底的深度,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则是高山的峻岭。与此相对照,拉斐尔的画,不是可以说像是广阔展开的明朗的原野吗?”拉斐尔的艺术风格代表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并且延续了几百年,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认为不可企及的典范。 二、拉斐尔圣母像的艺术特色 拉斐尔主张客观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准确地描写现实,真实地再现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最后形成其独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圆润、柔和的风格。尤以他的圣母像和壁画闻名于世。他所画的的一系列圣母画像,形象端庄、温柔、秀丽、典雅、健康、纯洁,完全是现实生活中一位年轻的洋溢着欢乐和幸福的母亲形象,没有丝毫神秘色彩和禁欲主义气味,把“神”画成具有“人”的形象。大都具有意大利民间女性的魅力,是平民式的母亲,纯朴善良和蔼可亲,充满母爱与人情味。而且圣母的背景经常是优美的田园风光,孩子在膝下玩耍,完全没有禁欲主义色彩,歌颂了普通女性之美,充分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写道:“拉斐尔的圣母像是世俗的理想战胜基督教的修道院的理想的最突出的艺术表现之一。” 三、人文主义色彩的具体体现 拉斐尔的圣母像有《草地上的圣母》、《花园中的圣母》、《椅中圣母》《西斯廷圣母》等。 《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最著名的圣母像。画面里的圣母抱着圣子仿佛正从云端下凡,成千上万的人在欢呼,热烈地迎接圣母来到人间。画面左侧教皇西斯廷二世,右侧跪着的是圣徒巴尔巴拉,双眼俯视,内心充满了喜悦之情。画面下端两个十分可爱的小天使,他们表情天真逗人翘首朝天仰望着从云端中冉冉降临人间的圣母,又仿佛在沉思。小天使的姿态和表情更加强了圣母降临人间的效果。画中的圣母一扫中世纪以来的圣母像中那种冰冷、僵硬,不可亲近的模样,将圣母描绘成一个美丽、温柔、充满母性的意大利平民妇女,她的脸上洋溢着坦然的骄傲;为自己手中怀抱着的基督,她的脸上又洋溢着深厚的带有牺牲精神的母爱,因为她将要把心爱的儿子奉献给人世。这种伟大的母爱,显现于这个身着简朴衣裙、赤足的年青的妇女身上。拉菲尔以精湛的技艺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像,她为了人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特点研究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特点研究 小组成员:胡珊、刘洋、裴倩、陈美娟、尹婉仪、吴令仪、谭思铭组长:胡珊 指导老师:王红老师 【摘要】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关键词】文艺复兴社会特点 【引言】 文艺复兴(意大利语:Rinasc imento,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构成)是一场发生在14世纪中期至16世纪末的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文艺复兴”一词亦可粗略地指代这一历史时期,但由于欧洲各地因其引发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故“文艺复兴”只是对这一时期的通称。 【调查报告主体】 研究概述: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特点研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特征有哪些?为何会产生此类社会特征?采用研究方法主要是上网搜寻资料、翻阅书籍,辅之以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 【结论与分析】 西欧的中世纪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什么文学、什么艺术、什么哲学,一切都得按照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否则,宗教

法庭就要对他制裁,甚至处以死刑。《圣经》里说,人类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由于他们违背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乐园的禁果,因而犯了大罪,作为他们后代的人类,就要世世代代地赎罪,终身受苦,不要有任何欲望,以求来世进入天堂。在教会的管制下,中世纪的文学艺术死气沉沉,科学技术也没有什么进展。黑死病在欧洲的蔓延,也加剧了人们心中的恐慌,使得人们开始怀疑宗教神学的绝对权威。 中世纪的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多种条件的促生下,于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来运转的,而市场上择优选购、讨价还价、成交签约,都是斟酌思量之后的自愿行为,这就是自由的体现,当然要想有这些自由还要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自由,而所有这些自由的共同前提就是人的自由。此时意大利呼唤人的自由,陈腐的欧洲需要一场新的提倡人的自由的思想运动。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也为这场思想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可能。城市经济的繁荣,使事业成功财富巨大的富商、作坊主和银行家等更加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更加充满创新进取、冒险求胜的精神,多才多艺、高雅博学之士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这为文艺复兴的发生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适宜的社会环境。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艺术的成就很高,人们也可以自由地发表各种学术思想,这和黑暗的中世纪是个鲜明的对比。14世纪末,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东罗马(拜占廷)的许多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亦有一说是十字军3次东征(尽管第三次半途而废)带回来的纪念品,他们在路上发现了这些书,就搬了回来藏在教堂的地下室,后被人发现,惊叹古罗马的艺术,文学等,就开始极力传播,意图达到古罗马那时的成就)一些东罗马的学者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办了一所叫“希腊学院”的学校,讲授希腊辉煌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等。这种辉煌的成绩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人们追求的精神境界是一致的。于是,许多西欧的学者要求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艺术。这种要求就像春风,慢慢吹遍整个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由此兴起。 社会影响 资本的原始积累:文艺复兴运动作为一场弘扬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传播过程中为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也同时为早期的资产

文艺复兴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

浅谈文艺复兴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 论文导读:文艺复兴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科学以及政治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领域内展开的一场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运动。但女性也并不是完全沉默的阶层。 文艺复兴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科学以及政治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领域内展开的一场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运动。这一时期的所有进步,包括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国家和人文主义文化都为男性提供了种种机会,男性发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尊严,并追求世俗生活的幸福。但女性也并不是完全沉默的阶层。有一部分上层妇女也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出现了一批女性作家、艺术家、音乐家等。虽然女性在这个时期仍受到男权意识的压制,但她们已不再甘愿做沉默的阶层,已开始向男性世界、向压制女性的男权意识和制度发出了挑战。 一.文艺复兴时期女性的基本社会状况 1. 婚姻家庭状况 文艺复兴时期,“在婚姻问题上,贵族妇女只有两个作用。年轻时,她只能充当一个温顺的新娘,被动地嫁给符合自己家族利益的男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她也必须小心谨慎,毕竟在婚姻问题上,家中的男人最后说了算。在这一过程中,家族的经济利益和社会

利益要远远大于个人的感情爱好。论文参考。”而对于下层女子来说,结婚不仅意味着从此完全听命服从于丈夫,而且还是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论文参考。“即使一般的劳动阶层,嫁女也需要50佛罗琳的嫁妆。”这导致了大量适婚年龄的贫女无法通过组建家庭维持生存,她们大多被迫卖淫以养活自己。由于大量女性沦为娼妓,使下层女性不仅社会地位低下、生活艰苦,而且也使得女性自身素质低下,生活状况日趋恶化。 2. 接受教育状况 文艺复兴时期:“家世良好的女子从小就受到训练,将来如何相夫教子,这是她受教育课程中的主要科目。一直到结婚前几个星期,她都住在修道院或家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由修女或家庭教师授予和其他一般男子一样的教育。通常学习一些拉丁文,略熟悉古希腊和罗马史上的著名人物,略涉文学和哲学,练习弹奏某种乐器,有时也学习雕刻或绘画。”而下层女子很少能闲居家中受到良好教育,因为她们不得不参加生产劳动,为生计而奔波忙碌。也许她们能从母亲那儿学到一些治家之术,受到“相夫教子”的教育,但她们是没有条件去学习高雅的文化知识以提高自身素质的。 可以看出,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对大多数女性仍是关闭的,即使是

数学发展简史

数学发展简史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数学发展简史数学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数学形成时期(——公元前 5 世纪) 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创造简单的计算法,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算术与几何尚未分开。 二、常量数学时期(前 5 世纪——公元 17 世纪) 也称初等数学时期,形成了初等数学的主要分支:算术、几 何、代数、三角。该时期的基本成果,构成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 1.古希腊(前 5 世纪——公元 17 世纪) 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阿基米德——面积、体积 阿波罗尼奥斯——《圆锥曲线论》

托勒密——三角学 丢番图——不定方程 2.东方(公元 2 世纪——15 世纪) 1)中国 西汉(前 2 世纪)——《周髀算经》、《九章算术》 魏晋南北朝(公元 3 世纪——5 世纪)——刘徽、祖冲之出入相补原理,割圆术,算π 宋元时期(公元 10 世纪——14 世纪)——宋元四大家杨辉、秦九韶、李冶、朱世杰 天元术、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求解; 大衍总数术——一次同余式组求解 2)印度 现代记数法(公元 8 世纪)——印度数码、有 0;十进制

(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也称阿拉伯记数法) 数学与天文学交织在一起 阿耶波多——《阿耶波多历数书》(公元 499 年) 开创弧度制度量 婆罗摩笈多——《婆罗摩修正体系》、《肯特卡迪亚格》代数成就可贵 婆什迦罗——《莉拉沃蒂》、《算法本源》(12 世纪)算术、代数、组合学 3)阿拉伯国家(公元 8 世纪——15 世纪) 花粒子米——《代数学》曾长期作为欧洲的数学课本 “代数”一词,即起源于此;阿拉伯语原意是“还原”,即“移项”;此后,代数学的内容,主要是解方程。 阿布尔.维法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研究

山东工商学院 科学技术史论文题目: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研究 系别:政法学院 班级:政治102班 姓名:刘美素 学号:10183209 日期:2011年12月13 日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研究 摘要: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一直以其思想和文化的恢弘绚烂而备受世人推崇。文 艺复兴发生在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的过渡时代,是欧洲在意识形态层面开启的一场与封建文明决裂,在知识、科技、人文和社会诸领域中展开的一场新思想和精英文化运动。以人文主义著称的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重新认识人本身的世俗特性。这种人文主义的思潮驱散了神学的阴霾,促成的“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赋予了人深入思考与大胆探求的自主权利。于是,一些科学家逐渐冲破神学传统的禁锢。将目光投射到广阔而复杂的客观物质世界,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实验与思考,掀起了划时代的“科学革命”。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天文学;医学;生物学;物理学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以天文学和医学为突破口,破处了人们长期迷信的并带有宗教灵光的权威观点。树立起了科学的理性精神,形成了一整套观察、实验与思考的方法,由此为近代数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奠定了基础。 一、哥白尼发动天文学革命 哥白尼是“科学革命”的伟大先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通过多年对天文现象的观测和研究,与1543年出版了《天体运行论》,在其中提出了与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不同的日心说体系。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说”。在中世纪的十分盛行,他认为地球持处于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包括太阳在内的所有星球都围绕着地球转动,这种说法符合身形和需要而被中世纪教会推崇。教会“地心说”与其“上帝创世”说融为一体,以唯心主义的宇宙观来为其神权辩护。从而“地心说”成为与圣经一样神圣的经典而不容怀疑和否定。针对这种说教,哥白尼勇敢地住处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不过是围绕太阳运转的普通行星,所有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运行。由于受时代的局限于希腊传统观念的影响,哥白尼将太阳作为宇宙的中心,并认为行星围绕行星运行的轨道是圆形的,而且是等速运动的,这些人是缺陷不久又为新的科学研究所纠正。 继哥白尼“日心—地动说”之后,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在《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论原因、本原和统一》等书中进一步提出,宇宙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太阳只是太阳系而非宇宙的中心。伽利略1609年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并于1632年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通过研究,在《心态文学和天体物理学》一书中提出了行星运动的客观规律,判定行星围绕太阳运转时沿着椭圆形轨道进行的,而且这养的运动是不等速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代表人物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代表人物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是 文艺复兴的艺术代表人物,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 15、16世纪是欧洲历史上辉煌的时期,在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出 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便是“文艺复兴”。这一名称的含义,是“再生”、“复活”,是希腊和罗马的古典形式在世界文学、艺术和建筑中的复活,它标志着资产阶级思想萌芽的产生。恩格斯曾经热 情地赞颂: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伟大时代。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就是这个时代出现的艺术巨匠,史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达?芬奇(1415—1519),出生于意大利北部的芬奇村。他是15、16 世纪意大利的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和科学巨匠,也是整个欧洲文艺 复兴运动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可以说他是一位全才,他是画家和雕 塑家,作品完美而超过前人。作为科学家和发明者,他的理论和发 现比他的时代先进几百年。这位实践工程师,可以从容地造出战争 工具和和平年代的纪念碑,同时他又是一位有成就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他解剖过尸体,测量过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正因为他博学多才,所以他的绘画作品才那么的杰出、那么的耐人寻味,如《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自画像》等等,多少年来以其隽永的魅力吸引后世,倍受美术爱好者的赞赏和推崇。

达?芬奇对建筑、雕刻和绘画创作都以大量素描为构思和研究的基础,每个人物,甚至每个手势都准备了充分的素描习作及写生。可以这 么说,达?芬奇的素描起到了相当于甚至超过现代摄影作品的作用。例如在素描作品《自画像》中,画家观察入微,用的线条丰富多变、刚柔相济,尤其用浓密程度不同的斜线表现了明暗的微妙变化。而 且用线生动灵活、概括性很强,寥寥数笔却包含着许多转折和体面 关系,立体感很强,人物表情也相当传神。整个意大利,确切地说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达?芬奇是个天才,正因为他多才多艺,精通各方面的知识,有着很深的文化素养,所以他能将前辈画家关于人体解剖、透视和素描等研究成果,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上升到系统理论。他将透视法运用到绘画中,将中世纪的平面装饰的风格改用焦 点透视法,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他总结了明暗造型的规律,使用 暗部和亮部的光线把物体表现的结实而又真实,例如名作《最后的 晚餐》。 在技法上,他也不断探索,经常改变颜色的调法,创造出一种被称 为“薄雾法”的表现手法。当时文艺复兴初期的一些绘画技法中, 仍然残存着哥特式宗教祭坛画的痕迹,单线平涂,色彩比较单调, 体积感和空间感相对较弱。而达?芬奇“薄雾法”则将人物的边线逐渐消失,若有若无,更加接近真实。如作品《蒙娜丽莎》,如今全

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主义与现代女性主义的艺术表现

拉斐尔与女性主义 一选题依据 背景:文艺复兴时期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艺术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它是继古希腊、罗马后的欧洲文化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文艺复兴的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与文学的复兴。其变化的基础就是思想基础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是在14世纪通过一系列科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重新对古代文艺的发掘而得以建立的。当时的人们从古文献中发现了对自然和人体价值的重视,使他们对人和自然作出了新的评价。实际上,文艺复兴作为欧洲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其含义还要宽广的多。人文主义的出现肯定了人是生活的创造者或主人,他们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要把思想、感情、智慧都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人身依附。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意义:14世纪以来,希腊、罗马文化在意大利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拉斐尔用宗教的题材表现强烈的世俗情感,在精神上与大众达到了内在的沟通,他创造的圣母是基督教的美与 古典美的完美统一。伊姆别利娅美丽无双多才多艺,拉斐尔将她作为古希腊诗人的原型画进壁画,马格里特是与他朝夕相伴的人间圣母,拉斐尔将她画成娇美而又清纯的天仙和精灵。拉斐尔笔下的女性独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圆润、柔和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拉斐尔笔下的女性独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圆润、柔和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 发展趋势:在女性主义研究不断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西方女性主义艺术在美国和欧洲也遍地开花,“这是一场真正‘女性为了女性的革命’。女性艺术家以明确的自我意识、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激进的行动,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和世界,运用多样的材料、媒介和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心理和思想,极大地拓展了艺术表现的主题、内容、空间和形式。”[2]而且,随着当代文化的后现代转型,女性艺术也出现了自身的历史演变,即由一种现代主义式的女性艺术转向一种带有后现代特征的女性艺术。整体上看,学术界的理论成果带给女性艺术家们以充实的勇气和无边的灵感。同时一些女性主义学者正在利用女性艺术的成果来论证自己的假设,并持续挖掘更多的价值。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序论拉斐尔用宗教的题材表现强烈的世俗情感,在精神上与大众达到了内在的沟通,他创造的圣母是基督教的美与古典美的完美统一。 本论一拉斐尔简介与作品 二拉斐尔作品中的的女性美的表现与当时的历史背景 1 拉斐尔在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 2 分析拉斐尔笔下的圣母 3拉斐尔笔下的女性之美 4 女性主义干预艺术历史的行动 5 当代女性艺术发展的趋势 结论当代女性艺术的发展动摇并改变了艺术的传统价值和创作理念,本文探讨了前后两代女性艺术家的创作成就和其中蕴含的女性主义思想,揭示了女性主义从早期的本质主义倾向转向与国际解构主义思潮的合流,表现出一种新的创作倾向和自觉的文化解构意识。 三中外文参考文献目录 1 李建群.《西方女性艺术研究》[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 2 紫都《世界绘画摄影大师画传-拉斐尔生平与作品鉴赏》远方出版社2005年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外国美术史第三章理性与科学的时代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14--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对整个欧洲的文艺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文艺复兴原意为:“古典文学艺术的再生”。在人文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一种不同于中世纪表现性艺术的新艺术风尚应用而生。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人生、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努力将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使她们的作品具有真实性与时代感。这些充满人文主义思想与具有一定科学性的作品,为近现代西方美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就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核心:人文主义精神 产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本质:本质就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实际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就是完全提倡复古,而就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产阶级希望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 意大利保有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才济济,汇集一处。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资本的原始积累:文艺复兴运动作为一场弘扬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传播过程中为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也同时为早期的资产阶级积累了原始财富。文艺复兴运动首发于意大利,后经传播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出现了著名

的城市如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以及尼德兰等一系列新型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茁壮发展,资本也开始源源涌入新兴资产阶级的囊中,为同时进行的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以及今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 人性的探索及发现:文艺复兴运动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神学的束缚中慢慢解放,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作为人,这一个新的具体存在,而不就是封建主以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与精神依附的新时代。文艺复兴运动充分的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文艺复兴运动对当时的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就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一场革命风暴,也被称为“出现巨人的时代"。 消极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在传播过程过程中因为过分强调人的价值,在传播后期造成个人私欲膨胀,物质享受与奢靡泛滥,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文学三杰 但丁 但丁(Dante)(1265-1321)。文艺复兴的先驱,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北部,一般认为第一个代表人物就是但丁,其代表作为《神曲》,她的作品首先以含蓄的手法批评与揭露中世纪宗教统治的腐败与愚蠢,以地方方言而不就是作为中世纪欧洲正式文学语言的拉丁文进行创作。她认为古希腊、罗马时代就是人性最完善的时代,中世纪将人性压制就是违背自然的。她虽然对拉丁文学有深入广泛的研究,但用意大利方言写了大量的以十四行诗为形式的抒情诗

浅析文艺复兴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

浅析文艺复兴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 2010221110410019 2010级国际文化交流邓亚萍 摘要:文艺复兴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提倡个性解放,强调人的价值,促进了人类思想的极大解放。那么,作为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女性,她们的社会地位也是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的。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时期,女性地位在两性关系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在仍以父权和夫权为权威的中世纪,妇女的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过,在这段时期,出现了一批追求“男女平等”的女性,她们的前卫思想随着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文艺复兴女性地位 在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了一场伟大的社会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提出了人文主义思想。这个时期人文主义者最重要的思想特征之一是宣扬人为万物之本的思想。他们把人作为关注的中心,肯定人的价值,主张研究人的生活、人的行为和业绩,强调人的自由意志的重要性,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倡对现实生活抱积极的态度。这一时期的所有进步,包括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国家和人文主义文化都为男性提供了种种机会,男性发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尊严,并追求世俗生活的幸福。那么广大女性有没有在这个轰轰烈烈的个性解放时期得到解放呢?答案是有的。 一、女性的教育问题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特别是人文主义者逐渐相信,优秀灿烂的古典文化是教育的产物,因此,他们注重教育的发展和推行。关于妇女

是否应该接受教育的问题,成为这个时期相当一部分作品讨论的题目。关于这个话题,反对之声是很多的。因为这个时期理想的女性形象,就是坚贞和顺从,在家操持家务,对外保持沉默,所以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除非女孩子要成为修女,否则不必学会读书写字,因为女性会读书写字将导致许多的罪恶。妇女接受教育后,将会从根本上改变她们对生活圈子的看法。“允许妇女学习拉丁和希腊方面的知识,这将鼓励她们成为行为上独立的人”。[1]在这些观点的影响下,大部分妇女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对于这个时期大多数的妇女来讲,最基本的识字能力也不具备。她们接受的大多是她们的父亲、母亲或她们的雇主口头的传授和劳作坊里的训练,只有很少的妇女能够接受书本传授的正规的教育。 尽管存在着种种限制,但是与之前的社会相比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在妇女教育方面的讨论还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一部分贵族和社会上层的妇女接受了教育。我们可以知道文艺复兴时期,“家世良好的女子从小就受到训练,将来如何相夫教子,这是她受教育课程中的主要科目。一直到结婚前几个星期,她都住在修道院或家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由修女或家庭教师授予和其他一般男子一样的教育。通常学习一些拉丁文,略熟悉古希腊和罗马史上的著名人物,略涉文学和哲学,练习弹奏某种乐器,有时也学习雕刻或绘画。”[2]例如,在16世纪的法国,接受过人文主义教育的妇女相对于英国或意大利的妇女来讲,她们更乐于展示自己的才华,更乐于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的学识。她们利用所受到的人文主义教育建议

文艺复兴:欧洲由衰及盛的转折点 期末考试满分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 公德的概念是谁首先提出来的()。(1.0分)1.0分 ?A、 但丁 ? ?B、 薄伽丘 ? ?C、 彼特拉克 ? ?D、 布鲁尼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2 但丁的作品不包括()。(1.0分) 1.0分 ?A、 《神曲》

? ?B、 《论世界帝国》 ? ?C、 《新生》 ? ?D、 《阿非利加》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3 下列对作品内容的描述,错误的是()。(1.0分) 1.0分 ?A、 《神曲》是对腐败社会扭曲了的人性的深刻揭露 ? ?B、 《十日谈》批判了各类到的腐败现象 ? ?C、 《信念与对应一致》对在命运摆弄下的人物的无能为力做出了自己的劝告和帮助?

?D、 《新生》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繁荣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4 下列关于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的提出的个人主义的描述错误的是()。(1.0分) 1.0分 ?A、 独立性 ? ?B、 鲜明的个性 ? ?C、 尊重人的隐私权 ? ?D、 个人主义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5 但丁的哪一部作品可以看出他是道德论的集大成者()。(1.0分)1.0分 ?A、 《神曲》 ? ?B、 《君主论》 ? ?C、 《秘密》 ? ?D、 《新生》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6 “人是上帝的相像”,出自于()。(1.0分) 1.0分 ?A、 《十日谈》 ?

?B、 《神曲》 ? ?C、 《新生》 ? ?D、 《圣经》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7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1.0分) 1.0分 ?A、 从1300年到1375年,也就是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的时期,提倡美德和德治? ?B、 1375年到1450年为第二个时期,提倡公共利益,要求建立自由的公民共和国? ?C、 从1450年到1530年,君主制在欧洲占支配地位 ? ?D、

数学发展史

数学发展简史 数学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数学起源时期 二、初等数学时期 三、近代数学时期 四、现代数学时期 一、数学起源时期(远古——公元前5世纪) 这一时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算术与几何尚未分开。 数学起源于四个“河谷文明”地域: 非洲的尼罗河; 这个区域主要是埃及王国:采用10进制,只有加法。埃及的主要数学贡献:定义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并推广到了分数;给出了求近似平方根的方法;他们的几何知识主要是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求积法。 西亚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 这个区域主要是巴比伦:采用10进制,并发明了60进制。巴比伦王国的主要数学贡献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度量矩形,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以及圆柱体等柱体的体积;计数上,没有“零”的概念;天文学上,总结出很多天文学周期,但绝对不是科学。 中南亚的印度河与恒河; 东亚的黄河与长江 在四个“河谷文明”地域,当对数的认识(计数)变得越来越明确时,人们感到有必要以某种方式来表达事物的这一属性,于是导致了记数。人类现在主要采用十进制,与“人的手指共有十个”有关。而记数也是伴随着计数的发展而发展的。四个“河谷文明”地域的记数归纳如下: 刻痕记数是人类最早的数学活动,考古发现有3万年前的狼骨上的刻痕。 古埃及的象形数字出现在约公元前3400年; 巴比伦的楔形数字出现在约公元前2400年; 中国的甲骨文数字出现在约公元前1600年。 古埃及的纸草书和羊皮书及巴比伦的泥板文书记载了早期数学的内容,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其中甚至有“整勾股数”及二次方程求解的记录。

二、初等数学时期(前6世纪——公元16世纪) 这个时期也称常量数学时期,这期间逐渐形成了初等数学的主要分支:算术、几何、代数、三角。该时期的基本成果,构成现在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 这一时期又分为三个阶段:古希腊;东方;欧洲文艺复兴。下面我们分别介绍: 1.古希腊(前6世纪——公元6世纪) 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阿基米德——面积、体积 阿波罗尼奥斯——《圆锥曲线论》 托勒密——三角学 丢番图——不定方程 2.东方(公元2世纪——15世纪) 1)中国西汉(前2世纪) ——《周髀算经》、《九章算术》 魏晋南北朝(公元3世纪——5世纪) ——刘徽、祖冲之:出入相补原理,割圆术,算术。 宋元时期(公元10世纪——14世纪) 宋元四大家——李冶(1192~1279)、 秦九韶(约1202~约1261)、 杨辉(13世纪下半叶)、 朱世杰(13世纪末~14世纪初):天元术、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 求解;大衍总数术:一次同余式组求解2)印度 现代记数法(公元8世纪)——印度数码,有0,负数; 十进制(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也称阿拉伯记数法) 数学与天文学交织在一起 阿耶波多——《阿耶波多历数书》(公元499年)开创弧度制度量 婆罗摩笈多——《婆罗摩修正体系》、《肯特卡迪亚格》代数成就可贵 婆什迦罗——《莉拉沃蒂》、《算法本源》(12世纪)算术、代数、组合学3)阿拉伯国家(公元8世纪——15世纪) 花拉子米——《代数学》(阿拉伯文《还原与对消计算概要》)曾长期作为欧洲的、 数学课本,“代数”一词,即起源于此;阿拉伯语原意是“还原”, 即“移项”;此后,代数学的内容,主要是解方程。 阿拉伯学者在吸收、融汇、保存古希腊、印度和中国数学成果的基础上,又有 他们自己的创造,使阿拉伯数学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数学的崛起,作了很好的 学术准备。 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6世纪——17世纪初) 1)方程与符号:(按国别介绍) 意大利-塔塔利亚、卡尔丹、费拉里: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法国-韦达:引入符号系统,代数成为独立的学科 2)透视与射影几何 画家-布努雷契、柯尔比、迪勒、达.芬奇

_廷臣论_对文艺复兴时期贵族妇女的_规训_

2010年第3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32010 (总第199期)JOURNAL OF X I A ME N UN I V ERSI TY(A rts&Social Sciences)General Serial No.199《廷臣论》对文艺复兴时期贵族妇女的“规训” 黄 鹤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卡斯提廖内的《廷臣论》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本公开出版的,以确定两性之间性别规范的著作。其中针对贵族女性社交生活的“规训”主要体现在美德、举止和仪容三个方面。这些规训 通常以一种常见的礼仪形式存储在贵妇群体之中,身体因而成为“规训”和“贵妇”之间的重要关 系纽带。而男权的压迫和女性由“被动者”到“主动者”的身份蜕变,最终成为针对贵妇的诸多“规 训”得以实施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文艺复兴;《廷臣论》;贵族妇女;社交生活;“规训” 中图分类号:K107;C91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0)03-0122-07 文艺复兴时期社会文化对妇女的形塑应该如何界定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命题:以布克哈特、伊迪 斯?西舍尔为代表的一方普遍认为其功不可没,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妇女的地位;而以琼?凯利— 加多尔、欧金尼奥?加林和玛格丽特?金为代表的另一方却认为这不过是要将妇女塑造成一种美 丽的摆设,加重女性对丈夫和君主的双重依赖。想要清晰界定这一问题的性质,就不能不对当时人 文主义的著述进行深入的剖析,巴达萨尔?卡斯提廖内(Baldesar Castigli one)的《廷臣论》(The B ook of the Cou rtier)①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文本依据。该部著述专门论述了廷臣和贵妇的社 交行为规范,由于它拥有较强的实用性及丰富的文化意义,在当时广为流传,影响了文艺复兴及近 代早期欧洲人的诸多社会交往方式,是“这一时代主要伦理和社会思想一种抽象概括或集中表现”。[1]另外,从性别政治的角度来看,该书不仅直接参与了形塑女性身体语言的历史进程,更以一 种公开可视的方式奠定了两性之间的等级差别,因此不失为透视当时妇女社会行为规则的重要窗口。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有关《廷臣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就研究对象来说,基本以男性 廷臣为主,以迈克尔?柯廷(M ichael Curtin)和乔娜卡?瓦略(JoAnn Cavall o)等人[2]的研究成果为 代表;就研究领域来说,主要集中在廷臣的美德教养等方面。而对于《廷臣论》中有关贵妇社交生 收稿日期:2009-11-17 作者简介:黄鹤,女,辽宁本溪人,厦门大学人类学系讲师,法学博士。 ① 1507年,一群首屈一指的廷臣和几个著名的贵妇在乌尔比诺王宫里集会,他们的任务是要从出身、外表以 及举止等方面界定何为完美的廷臣和贵妇,这就是卡斯提廖内《廷臣论》的由来。《廷臣论》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 分,众人描绘了一个完美的廷臣应该具备的素质。第二部分,如何使这种理想化的廷臣特质在现实中得以实现。第 三部分,讨论如何形塑贵妇。第四部分,卡斯提廖内认为廷臣完美与否取决于他的君主而非一套标准的规章制度。

答文艺复兴时期发生在14-17世纪的欧洲

1、 答:文艺复兴时期发生在14-17世纪的欧洲,发源于意大利,然后在西欧各国得到广泛传播和高度发展。 文艺复兴的性质: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希腊罗马文化所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场反封建斗争。 ⑴文艺复兴时期四个方面的主要事件: ①文学各地的作家都开始使用自己的方言而非拉丁语进行文学创作,带动了大众文学,替各种语言注入大量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散文、民谣和戏剧等。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出现了“文坛三杰”。但丁一生写下了许多学术著作和诗歌,其中著名的是《新生》和《神曲》。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的鼻祖,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他第一个发出复兴古典文化的号召,提出以“人学”反对“神学”。彼特拉克主要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代表作是抒情十四行诗诗集《歌集》。薄伽丘是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奠基者,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是他的代表作。 在法国,文艺复兴运动明显地形成两派,一是以“七星诗社”为代表的贵族派,二是以拉伯雷为代表的民主派。“七星诗社”以龙沙和杜贝莱为代表,在语言和诗歌理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最早提出统一民族语言的主张,促进了法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发展。然而,他们排斥民间诗歌,只为少数贵族服务。拉伯雷是继薄伽丘之后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是法国文艺复兴民主派的代表。他用20年时间创作的《巨人传》是一部现实与幻想交织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欧洲文学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英国,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和莎士比亚。托马斯莫尔是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1516年他用拉丁文写成的《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部作品。莎士比亚是天才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同荷马、但丁、歌德一起,被誉为欧洲划时代的四大作家。他的的作品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丰富精炼,人物个性突出,集中地代表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

论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发展

论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发展 摘要:文艺复兴带动了近代医学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又富有改革意识的杰出人物。化学家帕拉赛尔苏斯医生是向医学陈规发起挑战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主张着临床教学与化学品对疾病的治愈作用。著名艺术家达·芬奇带动了人体解剖学的创立,虽说是为了追求艺术,还是对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性作用。来自医学世家的维萨里编出了划时代巨作《人体结构》,代表着人体解剖学这门学科的真正建立,近代医学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关键词:近代医学;帕拉赛尔苏斯;达·芬奇;人体解剖学;维萨里。 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发展是伴随着人文主义者传播新文化而开始,在经历了中世纪一千多年医学的黑暗时期后,它的发展备受瞩目。同时,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发展也是近代医学发展的开端。 文艺复兴运动掀起的重现古代文明的运动中,古希腊时期的以希波克拉底为代表的医学遗产在被遗忘一千多年后再次复兴,也真正带动了近代医学的发展。同时,人文主义者倡导的开拓创新、反对传统陈规旧习的思想也影响到了医学界,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创新知识的医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帕拉赛尔苏斯医生。

帕拉赛尔苏斯是一位医生兼化学家,由于父亲是名医生,而儿时又常常跟随父亲出诊,估计是从小便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后来的成就吧!1510年,他进入巴塞尔大学学习,后周游欧洲各国,在意大利的费拉拉城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1527年,他被任命为巴塞尔大学的医学教授,为了使医学易为大众所接受,他不用当时课堂上流行的拉丁文而用德文讲课,这一项伟大的改革引起了当时保守派的攻击与非议。即使受到了强烈的攻击,他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他反对理论脱离实际,勇于指出:“没有科学和经验,谁也不能当医生。” 在教学上,他习惯于在病人床边讲授知识,而不是在课堂上讲那些无用之谈,跟我们今日的临床教学相似。他还嘲笑那些经院哲学的学生,嘲讽他们说:“终生在炉边坐拥书城,而乘在一直愚蠢的船上。”说他是狂妄自大吧,他也有那个本钱;说他是愚昧无知吧,他又是一位大学教授。但说他富有新思想就绝对没有错误,他敢于向墨守成规、盲目崇拜的恶习挑战,公开焚毁当时受人崇拜的盖伦和阿维森纳的著作。 不只是离经叛俗,他简直推翻了一些习惯。他注意使用矿泉水来治疗疾病,或许跟他本身是个化学家有关吧,他倡导的便是应用化学物品了治疗疾病。比如说,他发现了治疗梅毒可以使用汞剂。最主要的一点是,他反对中世纪以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