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策略教学课件:选修改革题保稳分数技巧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历史选修二史料研读.ppt

高中历史历史选修二史料研读.ppt

课后作业
选取你所感兴趣的历史人 物或事件,从教材中寻找相 关史料,将其进行分类,并 对文献史料进行信息提取。
板书设计
运 用 史史 料料 及的 搜原 集则 及与 方 法
史料的定义
史料的 分类
受加工 第一手史料
程度
第二手史料
呈现形式——六种史料
史料的研读与筛选——模块一
设计理念
•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所讲授的 理论知识为指导,进行探究性学 习;
• 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教材的设计 结构,以便同学们自主利用教材 进行学习。
难点 突破
小组讨论:(5min)
以模块一为理论指导, 选取手中的一则史料进行信 息的提取。
课堂训练:
教师讲述一则故事,学 生从中提取信息并辨别真伪, 同时判断信息的史料价值。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总结并深化 模块一的所学内容,完成由“世界 观”到“方法论”的转变。同时, 为模块二接下来所学知识做铺垫。
必修Ⅱ 史料研读
目 录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教法学法
4.
教学过程
5.
板书设计
教材地位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必修
教中外材历地史纲位要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选修Ⅰ
模块1 国家制度与社会
治理
模块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模块3 文化交流与传承
选修Ⅱ
校本课程 (学校自主开设)
建议模块1 史学入门
史料的分类研读与筛选史料的分类研读与筛选图片文字材料展示故事讲述小组活动通过搜集与整理与运用史料解决历史问题培养历史情怀塑造良好的历史素养图片文字材料展示故事讲述小组活动通过搜集与整理与运用史料解决历史问题培养历史情怀塑造良好的历史素养三维目标教学重点?搜集史料?并按照呈现形式将史料分类并按照呈现形式将史料分类教学难点?模块一与模块二的结合模块一与模块二的结合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材料分析法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材料分析法教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课堂训练小结及作业史料的定义史料的分类与搜集史料的研读与筛选导入新课教学过程分组活动寻找你认为的有关三国的资料寻找你认为的有关三国的资料什么是史料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完整ppt课件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完整ppt课件

从专制政治到 民主化,从人 治到法制化
从迷信愚昧到
科学化
4
唯物史观
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根本 动力;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
文明史 体系
政治现代化(主要民主化和法制化) 经济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市场化)
现代化史观 文化现代化(主要是理性化和科学化)
社会生活现代化(如城市化)
整体史观
.
17
2、过渡时期:春秋奴战国隶(社前会7瓦70解年至,封前建22制1年度)确立
社 1.农业: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的 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会 经

2.手工业: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打破官府控制,涌现大商人;主要诸侯国
都城成为繁华商业城市。

1.春秋改革:鲁国“初税亩”、齐国管仲“相地而
(1)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比较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 世纪的希腊和战国时期的中国的异同。
.
21
政治:同——处于分裂状态,希腊是小国寡民,中国是诸侯
并立; 异——希腊城邦实行公民政治,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
政治权利。 中国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同——都是经济大发展时期。
异——希腊的工商业较发达,农业相对落后, 中国农业发达,重农抑商思想开始占据主流地位。
23社会转型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知识分子倡导统治者扶持适应时代潮流24古代中国古代西方文明类型政治文明政治制度政治活动物质文明经济特征经济思想精神文明思想发展科技文化发展大河农业文明海洋商业文明君主专制公民集体民主制商鞅变法等梭伦改革等农业经济小农经济工商业经济重视商业发展儒家思想演变人文精神的起源辉煌的古代科学逐渐产生近代科学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自身的变化3对于思想应该用二分法和重点论的原则来评价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ppt课件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ppt课件
——列宁起草的俄共八大通过的党 纲
背景:1918年~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 目的:取得战争的胜利;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5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项目
主要内容
农业政策
余粮收集制,国家实行对粮食的 垄断政策, 不允许私人买卖。
工业政策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全部收 归国有;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3
斯大林模式产生的原因
Ⅰ.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威 胁
Ⅱ.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 制约
Ⅲ.还有斯大林个人的因素
34
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 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
——普京
35
(3)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常见比较
西方模式(英国)斯大林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从农业国变为 工业-农业国
1933年— 1937年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工业产量跃居欧洲
第一,世界第二
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 而被打断
25
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
——第聂伯河水电站
26
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 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 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 ……原先 怀疑的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
3、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自己 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提高了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
4、斯大林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施农业集体化方针。一
定程度上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条件,但挫伤了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造成农业的长期落后。
37
……有些国家(指资本主义国家)甚至开 始了持续不一的计划,希望来减轻本国的经 济危机。

岳麓版历史选修二全册配套:第8课《张居正改革》ppt课件

岳麓版历史选修二全册配套:第8课《张居正改革》ppt课件
(3)以均赋役为中心,厚商利农,发展社会经济。万历 九年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 的作用。又把兴修水利作为发展生产的重要课题,保障了生 产,稳定了政府的财源。
(4)以近民便俗为宗旨,提倡面向实际,为改革提供了 有力的思想资源。 4.刚毅而决胜的品格 张居正的钢铁意志和雷厉风行的品质,给当时人留下 深刻的印象。改革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张居正在主观上具有 把新政引向胜利的忠诚和能耐,16世纪后期的社会环境给他 提供了充分活动的舞台,使他主导了王朝败落时期重又复苏 的新局面。 5.祸发萧墙
三、结果:失败 1.表现:考成法和限制官员特权等制度、法令相继被废
除。
2.原因 (1)明神宗贪欲膨胀,对张居正的劝教约束早怀不满。 (2)变法触动了怙恶违法的豪强权贵以及贪赃枉法的腐败 官吏的权益,招致强烈反对。 (3)张居正策略失当,结怨太多。 3.平反昭雪 明中后期最有生气、最为光辉 张居正执政的十年,确为________ 的时期。至明末天启、崇祯朝统治濒临瓦解之际,朝廷为他平 反昭雪,重新恢复名誉。
2.加强边防: (1)内容 ①“内修守备”:起用________等名将,并加固长城 边防。 ②“外示羁縻”:改善________关系,加强互市友好 往来。 (2)作用 ①大大提高________能力,并节省了________。
②古丰州兴起________新城。
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1)①戚继光 ②汉蒙 (2)①整体抗御 军费 ②归化
一、背景 1.时代的呼唤:
明朝中期以来,陷入内外交困的危局,主要表现为 ________,边防废弛和________尖锐。其中,外患主要表 现在蒙古贵族反复南下劫掠,东南沿海的________猖獗, ________侵占澳门。

新课标高考二轮备考复习研讨会课件历史高考研讨会

新课标高考二轮备考复习研讨会课件历史高考研讨会
关注点三: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
·为大学选拔可持续发展型人才
解读2010年高考历史考试说明
关注点一: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
·具备通史、常识等基本前提
关注点二:不拘泥于教科书
·人教版不是标准,教材知识不是全部
关注点三: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
·为大学选拔可持续发展型人才
关注点四: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
背式教育
a.对人教社教材顶礼膜拜 b.对高考考纲顶礼膜拜 c.背书背题背过去 ——自我安慰:我曾经耕耘过 ——猛烈批判:应试教育害人
(农业税,包括过渡探索时期;儒家文化)
对历史命题的分析与认识 2.考查的主要内容(以09年为例)
主干知识:对基本历史的准确把握; 素养知识:文化常识(头)+史学理念(尾) 热潮冷思考:37分大题——统购统销
(农业税,包括过渡探索时期;儒家文化)

岳麓再教育:15分选修——租佃与自耕农 (爱因斯坦的战争与和平) (彼得改革、张居正改革等)
解读2010年高考历史考试说明
关注点一: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
·具备通史、常识等基本前提
关注点二:不拘泥于教科书
·人教版不是标准,教材知识不是全部
解读2010年高考历史考试说明
关注点一: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
·具备通史、常识等基本前提
关注点二:不拘泥于教科书
·人教版不是标准,教材知识不是全部
对历史命题的分析与认识
3.几点个人看法
对历史命题的分析与认识
3.几点个人看法
a.难度系数:保持稳定,0.5-0.6
〃宁夏~辽宁~湖南
对历史命题的分析与认识
3.几点个人看法
a.难度系数:保持稳定,0.5-0.6
〃宁夏~辽宁~湖南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二部分 第2讲 史法运用——五大史法论证探究问题课件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二部分 第2讲 史法运用——五大史法论证探究问题课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美城市环境卫生治理 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 相同:中美两国城市化发展迅速;积极面对与治理城市环境问题;都采用科学 的技术治理方式。 不同:美国治理成效显著,中国治理成效有限;美国民众公共卫生意识强烈, 中国民众卫生意识淡薄;美国建立在自我创新与探索的基础上,中国更多借鉴西 方的治理方式。 原因:美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化的推动;较早独立,制度健全,治理能 力提高,人文思潮影响,环保意识增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工业 化水平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局动荡;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民众观念落后。
『尝试应用』 1.[2022·上饶市二模]据史料统计,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人口在1700年
至1741年时,约有580万至600万,1760年为666.5万,1790年则达到了 821.6万。其中人口中的70%至90%都是在18世纪下半期增长的。由此 可知,上述变化( )
A.得益于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B.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强大推动力 C.导致了英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 D.促使英国开始走上对外殖民道路
史料 达·芬奇指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服从客观的 必然规律,而不是服从神的意志,他谴责经院哲学家凭神的启示就能 通晓一切秘密的信条是邪说。人文主义者提倡理性和冒险精神,主张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追求深广渊博的知识,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史论互证 史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思想根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文主义者提倡开拓冒险精神。
材料二 在秦汉帝国,氏族血缘关系残余被较为彻底地铲除,但罗 马帝国则长期残存。罗马与秦汉的专制政体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秦汉 郡县的机构庞大,管理范围涉及诸多方面。但尽管秦汉郡县机构复杂, 人员众多,管理层次却是相当分明的。而罗马行省机构则远不及秦汉 帝国那样复杂。罗马行省之下为城市,由于城市具有自治或半自治的 性质,所以行省机构设置简单,官吏人数不多。罗马行省主要负责税 收、司法和治安等方面事务,远不及秦汉郡县管辖得那样广泛。尽管 随着罗马帝国的发展,中央政府对行省的控制不断加强,但罗马行省 始终没有形成层次分明的管理机构。

高三历史选修2_《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参考课件2

高三历史选修2_《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参考课件2

【合作探究】
2.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
提示:(1)客观原因是北洋军阀力量强大。 (2)直接原因是国民党内部力量的涣散,具体表现在:“宋教仁 案”后,国民党在倒袁问题上出现意见分歧;国民党仓促应战, 缺乏统一指挥;交战期间独立各省彼此观望,行动不统一。 (3)未能发动和组织群众也是他们不能取胜的重要原因。
掀起讨逆运动 掀起护法运动
袁世凯复辟帝制
张勋复辟帝制 段祺瑞专权
启示
(1)民主和专制的斗争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2)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胜,旧民主主义革 命走到尽头
【名师指津】中国近代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主题是反对
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这种斗争实际上是以清朝遗旧、各派军 阀为代表的专制势力与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力量之间 的较量。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没有为民主力量准备较好 的条件,所以民主与专制势力经历了长期的较量与斗争,充满 了反复与艰辛,尤其是在辛亥革命前后最为激烈。
二、“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 1.“洪宪帝制”: (1)使帝制程序合法化: “正式”大总统 国民 ①1913年10月,胁迫国会选举他为 _______________,解散_____ 党 ,取消国会。 ___
中华民国约法 》,将责任内阁制改为总 ②1914年,炮制出新的《_____________ 统制。
(1)据材料,概括指出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理由。
(2)结合史实,说明伦敦华侨建立“共和立宪国”的愿望是否真正
得以实现。
【解题分析】本题的解答思路很明确:(1)据材料,获取信息, 进行归纳概括,不用过多的联系所学知识。(2)结合史实说明历 史问题,这就需要调动与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第 (1)题注 意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如“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突出

《高三二轮总复习》课件

《高三二轮总复习》课件
通过二轮复习,学生可以全面梳 理知识体系,形成完整的知识框
架,加深对学科整体的理解。
提高应试能力
通过模拟考试和练习,学生可以 提高应试能力,掌握考试技巧,
为高考取得好成绩打下基础。
培养综合素质
高三二轮总复习不仅关注知识的 学习,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 质,如自主学习能力、时间管理
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
考试心态的调整与准备
心理调适
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减轻考试压 力,增强自信心。
时间管理
教授学生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考试 时间不够用的情况发生。
应考策略
提供有效的应考策略,如答题顺序 、做题方法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应 对考试。
PART 03
高三二轮总复习的方法
REPORTING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确定复习目标
对比与归纳
通过对比和归纳,帮助学 生区分易混淆的概念和知 识点,加深记忆。
解题技巧的训练与提升
题型分类与解析
将各类题型进行分类,并 给出详细的解析和解题思 路,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 巧。
实战演练
提供丰富的练习题,让学 生在实践中提升解题能力 。
方法总结与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 并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 反思,找到不足并改进。
及时了解高考政策和考试说明的变化,调整复习策略和方向。
分析真题
深入研究历年高考真题,把握命题规律和趋势。
模拟考试
参加模拟考试,了解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复习 计划。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复习效率
合理安排时间
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休息和运动时间 。
保证睡眠质量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了解科学家为了探索蝙蝠飞行秘密 所做的 三次试 验,并 能复述 三次试 验的过 程及结 论。

6.学会提炼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借 助关键 信息和 板书理 解蝙蝠 和雷达 之间的 关系。

7.通过“敏锐、敏捷”的用法比较,以及 “配合” 一词的 使用, 感受说 明文用 词的准 确性。

8.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知道 仿生学 是人类 创造发 明的重 要方法 ,激发 探索科 学奥秘 的兴趣 。
例题 2018全国1 材料 划线• 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
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 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 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 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 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 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 ——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 审(题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9分
作答• 1)前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3分)年号 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3分)
• (2)方便纪年;(2分)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3分)长期使 用,影响深远;(2分)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2分)
• 中国古代改革原因归纳:历史语言 • 政治问题: • 1吏治腐败,相权过大,机构繁杂。行政效率低, • 2政权不稳定, • 3贵族阶级特权 • 4社会矛盾尖锐,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 5地方势力膨胀,流民问题,农民暴动。 • 经济问题: • 1土地兼并严重 • 2财政支出大,赋税、财政困难,徭役繁重,农民负担重 • 3农业生产遭到破坏。 • 思想问题: • 1思想控制严格, • 2科举内容单一文化, • 3文化闭关自守,不重视科技。
保分 省时技巧
• 考试当中,因为改革是文综历史最后一题,如果出现了考试时间不够 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把这15分拿到保稳的10分呢?那就要抓住改革的 措施,因为改革的措施能够从侧面反映改革的问题,去分析改革的原 因也就是有什么症状?同时也能大概推断改革的作用,药到病除即分 析改革措施的作用。当然,这种技巧是时间不够的情况下。

2、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 勤劳的 双手创 造出来 的,培 养学生 爱护环 境的意 识。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 娜和渔 夫的勤 劳、淳 朴和善 良,学 习他们 宁可自 己受苦 也要帮 助他人 的美德 。

4.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对话 、心理 的描写 ,表现 人物品 质的写 法。
• 中国古代改革作用归纳:历史语言 • 政治作用 • 1政治清明,提高了行政效率,精简了机构, • 2巩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专制政权的稳定,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 3打击了贵族特权 • 4缓和了社会矛盾,流民问题得到控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 5削弱了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 经济作用: • 1减轻或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2增加了赋税来源,缓解了财政困难,减少了财
②措施:2016全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 改革的内容。(9分)
③作用:2019全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 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 作用。(10分)
改革题快速答题:方法技巧---划线法
三步法: 1审题(看完所有问题) 2划线(带着问题阅读材料,用不同线条代表答题信息) 3作答(根据划线作答,语言规范,简明扼要)
改革题 简单技巧
(高考分值:15分) 保稳分:10分
改革题三大设问方式
• 改革的原因 • 改革的措施(内容、过程) • 改革的作用(影响、评价)
• 注:高考材料一般是专项改革:如军事、教 育、土地、年号、财政、政策、爵位、货 币。。。
原因题小技巧
• 原因一般是材料当中提到的改革前的一些问 题、改革前的社会条件。所以要结合材料归 纳概括。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条理作答
措施题小技巧
• 措施一般课内改革要结合记忆归纳概括,课 外改革来源于材料,要注意相同措施归纳概 括,分条理概括
作用题小技巧
• 作用一般材料当中出现的比较少,一般是指 改革后的社会情况,书写时注意什么领域的 改革要多从这个领域去分析 ,如军事改革多 写军事方面,有时还要写积极作用和消极作 用,并结合所学知识拓展分析。

9. 宋代地方官员任职回避的地域范围 进一步 扩大, 严格规 定官员 只能在 田产所 在地以 外的区 域任职 。

10. 在限定行政区域的基础上补充里程 限定, 是清代 较明代 在地方 官员任 职回避 制度制 定上更 显细化 的表现 。

11.中国古典园林崇尚格局的错落有 致,而 西方近 代古典 园林则 追求布 局严谨 与对称 ,这从 一个侧 面反映 了中西 文化存 在着差 异。

12.西方园林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虽然 也模仿 自然、 崇尚画 意,却 有自己 理解, 这说明 民族间 的文化 交流与 借鉴往 往不是 全盘照 搬的。
政开支。 • 3减轻了民众的负担。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更加宽松自由 • 4促进了经济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 文化作用: • 1增强了思想发展的活力,营造了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 • 2促进了文化多元繁荣 • 3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 影响改卷得分的要素
•条理 •清晰 •术语 •简阅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引导学 生抓住 课文的 重点词 语。
• 措施—原因(对症下药)如整顿吏治(措施)--吏治腐败(原因) • 措施—作用(药到病除)如整顿吏治(措施)--政治清明廉洁(作用)
改革题设问方式举例:
①原因:2017全国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 道管理改革的原因。(8分)
2012全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 原因。(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