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柳娘:《聊斋志异》中的一个独特形象
【新步步高.】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学案第4课 《聊斋志异》——香玉 王六郎 Word版含解析

第4课《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一、作者名片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
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
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
后家贫,应邀到李希梅家读书。
31岁时,迫于生计,受聘为江南宝应知县孙蕙的幕僚,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离乡南游,对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南方的自然山水、风俗民情,官场的腐败、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体验。
此后因不满于整日与应酬文字打交道,“无端而代人歌哭”(《戒应酬文》),不久便辞幕返乡。
北归后,以到缙绅家设馆为生,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
7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活。
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
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在作品中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自己的理想。
除《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
二、内容链接《聊斋志异》中作者借助鬼狐花妖与人之间的恋爱,表现作者理想中的爱情,从而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此外,蒲松龄由于科举失意,长期为官宦人家做私塾教师,故书中有对科举制度的抨击与批判,反映了科举的弊端;同时,作者长期身居下层,了解人民的疾苦,书中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败残暴,歌颂了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也赞扬了人们群众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人物长廊1.聊斋里的狐狸精聊斋里的狐狸精不仅美丽,还智谋过人,她们靠自己过人的才智在社会上、家庭里安身立命,实现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
她们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明确的道德规范,一旦认准绝不动摇;她们审时度势,机谋权变,善于把握局面,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她们的个性反而散发出璀璨的光辉;她们头脑极其冷静,擅长应对复杂的局面,擅长有针对性地对待社会上的各色人等,所谓看人下菜。
《聊斋志异》之“细侯”形象分析

《聊斋志异》之“细侯”形象分析【内容提要】《聊斋志异·细侯》之“细侯”,忍心杀害亲生孩子,直接目的一是报复富商,二是重归满生,其形象的深刻内涵在于:即便是一个宗法时代的普通女子,也要在俗世道德的笼罩下尽量争取个人的生存空间。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志异》细侯形象因为描述了一个杀子的女人,《细侯》篇在整部《聊斋志异》中显得非常特别。
故事虽然短小,却富有深层的意蕴。
《细侯》前半段讲述一个“设帐”的余杭满生爱上青楼女子细侯,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回应,为了替细侯赎身,他去求助于“令湖南”的朋友,不料事情发展却出乎意料。
后半段情节曲折,直录如下:生即弃馆南游,至则令已免官,以罢误居民舍,宦囊空虚,不能为礼。
生落魄难返,就邑中授徒焉。
三年,莫能归。
偶笞弟子,弟子自溺死,东翁痛子而讼其师,因被逮囹圄。
幸有他门人,怜师无过,时致馈遗,以是得无苦。
细侯自别生,杜门不交一客。
母诘之故不可夺,亦姑听之。
有富贾某,慕细侯名托媒于媪,务在必得,不靳值。
细侯不可,贾以负贩诣湖南,敬侦生耗。
时狱已将解,贾以金赂当事吏,使久锢之。
归告媪云:“生已庾死。
”细侯疑其信不确,媪曰:“无论满生已死,纵或不死,与其从穷措大,以椎布终也,何如衣锦而厌粱肉乎?”细侯曰:“满生虽贫,其骨清也。
守龌龊商,诚非所愿。
且道路之言,何足凭信!”贾又转嘱他商,假做满生绝命书寄细侯,以绝其望。
细侯得书,惟朝夕哀哭。
媪曰:“我自幼于汝,抚育良劬。
汝成人二三年,所得报者,日亦无多。
既不愿隶籍,即又不嫁,何以谋生活?”细侯不得已,遂嫁贾。
贾衣食簪珥,供给丰侈。
年余,生一子。
无何,生得门人力,昭雪而出,始知贡之铜己也;然念素无隙,反复不得其由。
门人义助资斧以归。
既闻细侯已嫁,心甚激楚,因以所苦,托市媪卖浆者达细侯。
细侯大悲,方悟前此多端,悉贾之诡谋。
乘贾他出,杀抱中儿,携所有亡归满;凡贾家服饰,一无所取。
贾归,怒质于官。
官原其情,臵不问。
1从“生”的身份和团圆式的结局看来,这类似于普通的才子佳人小说。
《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的审美意义探析

、
女性形 象是 展现人 性 美的一扇 “ 窗 口”
( 一) 外表 美
小翠憨 直 聪慧 , 同 痴儿 一 起 生 活 , 在 别 的少 女 肯 定
《 聊斋志异》 中大 多数女子都有娇美 的外貌 ,
例如 婴 宁“ 容 华 绝代 , 笑容可掬” , 公孙九娘 “ 笑 弯 秋月, 羞 晕朝 霞 ”, 聂小倩“ 肌肤 流 霞 、 绰 约 可 爱 ”,
第3 1卷第 5期 2 0 1 3年 1 0月
凯里学 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Ka i l i Un i v e r s i t y
V0 1 . 3 1 No . 5
0e t . 2 01 3
・
文学 ・
《 聊 斋 志 异》 中女 性 形 象 的 审美 意 义探 析
耍 把球 踢到 了王 公脸 上 , 用 脂 粉 涂抹 丈夫 , 把 王 元
丰 打扮成 楚霸 王 或 匈奴 王 的样 子 以戏 谑 。并 运 用 机智 救 了丈夫 一 家 。小 翠憨 然戏 谑 的性 格 中表 现
仪 容娴婉 , 实神 仙 也 ”, 白秋 练 “ 病态含娇 , 秋波 自 流” , 花姑 子 “ 秋波斜盼, 芳 容 韶齿 , 殆类 天 仙 ” , 辛 十 四娘 “ 振袖倾 鬟 , 亭亭 拈带 ” J l 。都 是极 具美 态 而又各 有其 神 采 。再 如 写 狐 女娇 娜 时 “ 娇波流慧 ,
睛 的特 写 , “ 细柳 生姿 ” 是 写娇 娜 的腰 肢 体 态 之美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9— 0 4
作者 简介: 唐 弘树 ( 1 9 8 7 一) , 女, 贵州黄平 人,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 文学 。
浅析《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形象

浅析《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形象摘要: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其中包括一系列的悍妇形象。
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些悍妇残忍凶猛,骄悍无礼的人物形象,以及她们不同的悲惨结局。
本文还从自身、社会、作者这三方面分析了这些悍妇们悲惨结局的原因。
关键词:《聊斋志异》;悍妇;悲剧结局;原因蒲松龄用了大半生的时间,创作了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聊斋志异》。
在《聊斋志异》里,作者用清逸而幽深的笔致书写了很多人与人,人与鬼怪,人与花妖狐媚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里,作者塑造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一大批女性人物的形象。
作者塑造了像青梅、珊瑚那样的贤妻,像《田七郎》中的七郎之母、细柳这样的良母。
这些女性都是在家孝顺父母,出嫁服侍公婆,辛勤持家,甚至还给主动给自己的丈夫纳妾。
这些符合社会伦常的女性都受到了蒲松龄的大力赞扬。
当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也塑造了一些不讨男人欢喜的悍妇形象。
作者极力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了这些悍妇的丑态,对这些女性持不赞同的态度。
本文着重分析《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形象以及她们的形成原因。
一、悍妇形象分析《聊斋志异》总共收录了四百九十多个短篇小说,其中有二十多篇小说有对悍妇的描写。
如《吕无病》中的王氏,《马介甫》中的尹氏,《锦瑟》中的兰氏,《珊瑚》中的臧姑,《阎王》中的李家嫂子等等。
以下主要是对《聊斋志异》中的典型悍妇进行分析:在《聊斋志异》的《江城》这篇小说中,主人公江城就是一个十足的悍妇。
江城的丈夫姓高名蕃,是个秀才。
小时候,江城家里很穷,她家曾租赁过高秀才家的房子。
江城与高秀才就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在江城和家人离去几年后,高秀才又与江城重逢了,最终,高秀才把江城娶回了家。
江城的悍妇之旅从此开始。
江城本是个“善怒,反眼若不相识;词舌嘲啁,常聒于耳”的人,还对自己的丈夫非常的严厉,稍有不如意,就把高秀才赶出房门,让他再屋檐下过夜。
甚至把高秀才当做自己的敌人,连跪地求饶都不原谅自己的丈夫。
媚后之痴——《聊斋志异》男性研究之一

《聊斋》人物研究媚后之痴 ——《聊斋志异》男性研究之一罗书华 《聊斋志异》无疑是“鬼话连篇”,随意翻开一篇,少不了有鲜丽欲绝的花妖狐魅翩翩于字里行间,向你展示她的丰姿、她的鬼态,真个是荡人心志,乐人情怀,故此,历代论者无不推它为谈狐说鬼之大典。
诚然,叫人又怕又想的鬼怪故事确能激发人们“姑妄言之姑听之”的兴趣;《聊斋》文字的漂亮,精而丰,简而富,既骨劲又腴美有弹性,也叫读者不忍释手;而小说中得到充分寄托的作者的“孤愤”也是《聊斋》价值的所在。
然而,《聊斋》魅力还来源于作者一种解不开的情结:痴。
一、媚后藏痴说《聊斋志异》是一部奇谈怪论的小百科全书确实不为过分,全书四百九十余篇长文短文,蒲松龄的笔触几乎扫遍了地下、人间和天上的各个角落,各色人等、物等汇聚于此,浓缩于此,展示着各自的奇异与卓绝。
就是那些纯然描写自然物事的篇章如《地震》、《元宝》、《龙肉》、《蚰蜒》等都无不精致玲珑,耐人寻味。
当然,一般以为最能代表《聊斋》风格的还是怪鬼狐妖,人们印象最深刻的也正是他们。
娇娜、青凤、聂小倩、鸦头、连城、莲香、胡四姐、伍秋月、阿绣、小梅……这一连串人物组成了一个独特的形象系列。
她们虽然或刚或柔、或热情或羞涩,或单纯或老到,各有各的特点,但却都具备了这样一个共同点,这便是她们都吸集了几千年女性发展的精华,个个面貌若仙,风华绝伦。
莲香是“享单袖垂髫,风流秀曼,行步之间,若还若往”;娇娜是“娇波流慧,细柳生姿”;巧娘也“妩丽无比,莲步蹇缓”……似乎,蒲松龄总是不惜调动他脑库中最美妙的词汇来把他心所其许的女性装扮成“媚丽欲绝”的人间仙女,她们频繁地往来于《聊斋》的字里行间,一颦一笑,一步半跬都是如此奇异迷人,这就难怪一部《聊斋》读下来,过不多久,读者头脑中仍然保留的印象,几乎就只是这些媚女的光彩了。
基于此,不少论者都以为《聊斋》的成功主要得力于这类形象塑造的成功,《聊斋》的意义也多来源于这些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并不为错。
《聊斋志异》之《细柳》篇折射出的教育观

字都 不 会 写 , 细 柳 见 其 读 书成 材 的希 望 不 大 , 便 也 令 与士 、 农、 工 一 视 同仁 , 这与“ 万 般 皆下 品 , 唯 有 读 书
范敬 如/ 山 东 大 学 历 史 文 化 学 院 6 3 _
一
教 育 广 角
2 0 1 3 年第 1 4 期
f ℃ 教 育科学
关键词 : 蒲松龄 ; 细柳 ; 教 育观 ; 人 才观
一
一
、
位成 功母 亲 的家教 故 事
其“ 弃 卷而 农 ” , “ 农 工既毕 , 母出 资使 学负贩 ” 。 除农 事
《 细柳 》 篇 讲 述 了 一位 现 实 生 活 中 真 实 的成 功 母 之外 , 长 怙 比 当年 兄长 多了 一项 学 习任 务 . 便 是 学做 亲培 养孩 子成 才 的故 事 。 女主 人公 细柳 对 继子 长福呵 生意 。细柳 如 此聪慧 之人 , 令 长怙 学 做 生意 必定 是 有 护 备至 , 与 丈夫 生 有 一 子 长怙 , 夫 妻恩 爱 生活 十 分 美 意 为之 。 长怙 虽不 善文 , 但 未必 经商 没有 前途 。 果 如细 满。 然 而好 景 不长 , 高 生意 外 亡故 , 细柳 一 人挑起 了维 柳 所想 , 长怙 经 商之 后 “ 半 载 而息倍 ” , 最终“ 货 殖 累百 持 生 计 和 养 育 孩子 的重 担 。虽 然失 去 了丈 夫 , 但“ 眉 万 ” ,与兄长 一 同光 宗耀 祖 。在长 子 顺利 走 上仕途 之
书, 但因“ 父既 殁 , 娇 惰 不肯 读 ” 。 没 有父 亲严 厉管 束 的 贵 , 表 表于 世” 。 长 福 时常 逃学 “ 从牧 童 邀 ” , 不 思进 取 。细 柳 多次 劝说 细柳 是 一位 非常成 功 的母 亲 . 两个 儿子 都成 了大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美之表现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的美之表现摘要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塑造了一系列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她们往往样貌出众,才情各异,个性鲜明,且大多具有美好的道德情操和过人的才能。
其中既有现实女性的影子,又是理想女性的化身,集中了世俗女性的诸多优点。
蒲松龄热情赞美这些女性,表现出独特的审美理想。
关键词:《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美之表现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清代作家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数百年来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作品中所塑造的一系列独具魅力的女性形象更是让人们难以忘怀。
蒲松龄笔下的女性可谓花妖狐魅异彩纷呈,作者常常在赋予她们姣好的容貌之时,又赋予她们纯美的心灵和过人的才智,并赋予她们浓郁的人性光环和奇幻色彩,使其具有感人的魅力。
蒲松龄对她们极力歌颂和赞美,寄托着自己炽烈的爱憎情感和美学理想。
一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女性美梳理1 相貌美诚如近人王国维所言:“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
”蒲松龄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往往会先赋予她们以美好的外型,寄托了包括他在内的时代文人追求女性美丽形体的审美愿望。
在蒲松龄笔下,众多女性确实美得让人充满无限遐想。
这些女子,有的“娇波流慧,细柳生姿”,有的“嫣然展笑”;或是“秀曼都丽,世罕匹见”,或是“秋水澄澄,意态媚绝”。
就连有些悍妇、狼女,也是“明眸秀齿”、“艳美脱俗”。
即使是女鬼,也被蒲松龄高度审美化了——身上的鬼气被弱化、淡化了,最大限度地表现了她们的善与美。
如,公孙娘是“笑弯秋月,羞晕朝霞”,聂小倩是“娇艳尤绝”。
蒲松龄把她们描绘得清新脱俗,美不胜收,从而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
2 个性美罗丹说:“美,就是性格的表现。
”蒲松龄笔下的女性,除了美丽动人之外,还具有千差万别的独特个性。
首先,蒲松龄在塑造同一类型的女性时,常着力表现她们的不同之处。
比如,同样是狐女,青凤感情缠绵,拘于叔父的严训而行动谨慎;婴宁天真烂漫,肆意言笑,不受任何礼教约束。
同为鬼女,小谢天真顽皮,在男性面前无拘无束;而《连锁》中的连锁温文尔雅,俨然是一位“大家闺秀”。
2020届中考语文 专题十一 文言文阅读真题再现(含解析)

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一、(2018·淄博中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细柳(节选)细柳娘,中都之士人女也。
或以其飘枭可爱,戏呼之“细柳”云。
柳少慧,解文字。
而生平简默,未尝言人臧否..。
但有问名①者,必求一亲窥其人。
阅人甚多,俱言未可,而年十九矣。
父母怒之曰:“天下迄无良匹,汝将以丫角老②耶?”女曰:“我实欲以人胜天,顾久而不就,亦吾命也。
今而后,请惟父母之命是听。
”时有高生者,世家名士,闻细柳之名,委禽③焉。
既醮④,夫妇甚得。
生前室遗孤,小字长福,时五岁,女抚养周至。
福年十岁,始学为文。
父既殁,娇惰不肯读,辄亡.去从牧儿遨。
谯诃⑤不改,而顽冥如故。
母无奈之,因呼而谕之曰:“既不愿读,亦复何能相强?但贫家无冗人,便更若衣,使与僮仆共操作。
不然,鞭挞勿悔!”于是衣以败絮使牧豕归则自掇陶器与诸仆啖饭粥。
数日,苦.之,泣跪庭下,愿仍读。
母返身面壁,置不闻。
不得已,执鞭啜泣而出。
残秋向尽,体无衣,足无履,冷雨沾濡,缩头如丐。
里人见而怜之,纳继室者,皆引细娘为戒,啧有烦言。
女亦稍稍闻之,而漠不为意。
福不堪其苦,弃豕逃去;女亦任之,殊不追问。
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不敢遽入,哀求邻媪往白.母。
女曰:“若能受百杖,可来见;不然,早复去。
”福闻之,骤入,痛哭愿受杖。
母问:“今知改悔乎?”曰:“悔矣。
”曰:“既知悔,无须挞楚,可安分牧豖,再犯不宥⑥!”福大哭曰:“愿受百杖,请复读。
”女不听。
邻妪怂恿之,始纳焉。
濯发授衣,令与弟同师。
勤身锐虑,大异往昔,三年游泮⑦。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问名:古代婚姻礼仪之一,指男方去女方家提亲。
②以丫角老:终身做姑娘。
③委禽:送聘礼,表示定婚。
④醮(jiào):嫁。
⑤谯诃:责备呵斥。
⑥宥(yòu):宽恕。
⑦游泮:进县学,成为秀才。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标3处)于是衣以败絮使牧豕归则自掇陶器与诸仆啖饭粥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仆同 衣 食 共操作 使其牧 泵 读
,
,
,
。
后 畏 苦 求复
,
,
知 天命的 人
24
.
但有 求 婚者 她 必 求 一 亲 窥其
,
“
置不闻
”
;
至 体无 衣 足 无 履
,
缩头 如丐
,
安徽 教育学院 学报
,
r
n
”
f
n
时 h
n
t t
t
f
。
, , 4
年第
4
期 (总 第
55
期)
,
且 里人多所指 责 亦 漠不 为意 苦 逃去
, , , . ,
、
: “
自
,
丈夫 去 世 后 长 福 不 肯 读 书 憔 诃 挞 楚 顽 冥 如故
,
安 心 忍 受 尚有
。
作 为 继 母 如 何 对待 丈 夫 前 妻 之
。
满 时 若 再 触 焉 是 坎 己 填而 复 掘 之 也
,
”
《 妾
,
子 却 是 个 难题
, ,
世 俗 中一 般 有 两 种 态 度 一
“
, , , , . ,
、
置 勿顾
。 ,
”
,
自主 家政 悉 心 经 营 量 入 为 出 留
, ,
,
,
,
,
有 余地
。
她 是在 有意 识 地 锻 练 自 已 的 理 家能
、 , 。
、
力 一 旦 丈 夫 去世 能 够 自立 不 致 被 命 运 击 垮 她 预为 丈夫 置棺 木 衣袅 也是 用 心 于 此 真 可谓 是 巧 者 善度 知 者善 豫
佩 服其 思 密 虑 远 的 才智
, 。 , 。
。
《 召 体 女 》中聪 明 贤 惠 的邵女 明 知火坑 而 故 蹈
“
,
”
.
① 里 中人 皆
, ,
之
”
,
甘 心 嫁 人作 妾 无 辜 受 悍 妒 大妻 鞭 打 火
, ,
;
、
烙 针 刺 种 种 凌 虐 竟 毫无 怨 言 反 而 说 顾薄 命 聊 以 护 造 化之 怒 耳 曳
在 丈夫未 死 之 时 她 便预 作 准 备 她 知道
, 。
争 细 柳娘 的形象 之 所 以 独特 是 因 为 她 与 之 抗争 的不 是社 会 恶 势力 而 是 人 们认为 不 可 违
”
、 ,
.
,
“
“
不 可 逃 的天 命 ; 她 令 人 钦 佩的 不 是 武
”
, .
丈 夫 阳 寿 不 永 隐 忍 不言 不 去在 女 红 方 面 花
; 功 夫 而 是 留 心 地 亩 赋 税 又 让 丈 夫 对 家事
“
,
,
,
勇 而 是 超 人 的才智 和 胸 襟 令 人 感 而 泣 下 的
,
是 她 外冷 如 铁 内热 似 火 深 沉而 博大 的 母 爱 相信 天命 是 当 时社会极为 普 遍 的 现 象 但 对 待天 命 的 态 度 却 不尽相 同 多数 人 信命 认 命 听天 由命 任从 命 运 摆布 逆来 而顺 受
, , ,
可 以 看 出 此 女 并 非 是 受封 建礼 教 浸 润 很 深
.
的 人 她 之 所 以 循 分 自安
.
“
”
,
也 是 安 于 命运 为
, ,
出 一 视 同 仁 均 欲 教 其 成 人 但 面 对谁 河 挞楚 而 不 改如 长 福 者 恐 怕 最 终 也会 走到 撤 手 不
。 ,
她 安 排 的 地 位 细 柳 娘 也 是 相信 命运 约 人 但
, , ,
“
;
至不堪 其
, , ,
以相 人 之 术 择 一 福 寿 之 人 为 婿 而 久 不遇 时
“
亦任 之
;
”
;
至 乞食 无 所 复 归 痛悔
, , 。
,
曾说
室
,
:
“
顾久 而 不 就 亦吾命 也
, ,
,
。
”
后嫁人 作继
。
仍 令 其牧 采 至 大 哭
是她 却 欲以人 胜 天
“
“
”
,
在命 运 的 残 酷 打 击 下
, .
管 的 地 步 细 柳 娘 心 中 自有 丘 壑 长 福 固 不 愿 读 亦 不 再 相 强 其 喜 从牧 儿游 便 令 其与 憧
, , ,
始终 不 放 弃 自 己 的 努 力 终有 所 为
细柳 娘 喜 读 相 人书
”
,
深谙 相 人 术 是 个
安 徽 教育学 院学报
Jo u
rn a
l
o
f A刀 h
u
l In s U t u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
o
r Ed
u
e a
t i
o。
19
94
年第
4
期 (总 第
55
期)
细 柳 娘
:
《 聊斋 志 异 》 中 的 一 个 独 特 形 象
许 劲 松
人
”
,
阅人 甚 多 迄 无 良 匹 她 清 醒地 知道 她的
。
,
.
聊 斋 志异 》 在多姿多彩的《 艺术 之 园 中
“ ”
,
作 品 驰 想 天 外 幻 迹 人 区 尽叙 神 仙 狐 鬼
,
,
估 淫 赌 游荡
,
精 魅 等 故 事 而 是 描 写 现 实 的真 真 切 切 的人 生 也 不在 所
, ,
不 务正 业 的
。
。
一 个年 轻 孤 弱 寡妇 带这 么 两个不
. , ,
;
三 大 主题 一 一 谓 《聊 斋 》
, , ,
则曰
: “
。
之 吠 以恶 草具 堪
”
, ,
”
,
使 樵 采 且 挞 楚 垢诅 不 可
。 , , ,
,
“
,
“
”
必 欲 去 之 而 后 快 一 是 放 纵 以 博慈 爱 之
。 , 、
是 我 分 耳 他 何 敢言
,
,
。
”
从 作 品 中我 们
名 而 避 残 忍 之 谤 名 爱 之 实 害 之 其 结 局或 比 酷 虐 更糟 即 使 贤惠 且 明 达 者 对 己 出 异
, ,
:
击贼》 中某 富 室 妾受 大 妻凌 折 鞭 挞 横 施 而 妾 奉 事之 惟 谨
,
是酷 虐 如 《 张诚》 中 的牛 氏对 亲 生子 食甘 衣
; 鲜 使 读书 期 之 成 龙 对丈 夫 前 妻 子
“
“
”
,
“
未 尝有怨言
,
”
.
此 女 非平庸
, ,
奴畜
之 流 不 但 聪 明 美 丽 且 身怀 绝 技 数十 盗 贼 被 其打 得 抱 头 鼠 窜 人 问 奈 何愧首受 挞 楚
揭 露社
上进 的儿 子 其 结局 会 如何 这 是不难想 象
但 是 细 柳 浪 并 不 屈 服 于 命运 的打击 不
. . .
会 黑 暗 抨 击 科 举 弊 端 批 判封 建 礼 教 的 范
围 而 是 自具 机 抒 别 开 生 面 写 人 与命 运 抗
甘 心 走 向命 运 为她 安 排 的 前 途 而 是 竭 尽 全 力 与 命 运 抗争
《 细 柳》 一 篇不
, , .
,
命运不 济
:
命运 到 底 为她 安 排 了 什 么 样 的前
,
甚为 人 注 目 但它 确 确 实 实独
, , 、 、
途 呢 ? 书 中没有 明 说
,
从 故 事的 发 展 我 们可 以
,
具 特色 堪 称 一 枝 幽 谷 奇葩 它 不像其 他许多
看 出是 丈 夫 早 丧 留 下 一 前 妻 生 子 长福 一 亲 生子长估 ; 福 娇惰不 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