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问题

合集下载

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防治进展

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防治进展

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防治进展作者:卢庆弘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18期髋关节置换术是严重髋关节疾患的有效治疗手段,它能有效地恢复肢体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但术后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 如脱位与半脱位、假体松动下沉、感染、骨折、深静脉血栓、异位骨化、肢体不等长、假体术后损坏、血管神经损伤等,现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1 脱位与半脱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和精神上都带来了痛苦。

主要原因有[1]:①人工股骨头直径过小应力过于集中,脱位发生率增高。

使用小股骨头(22 mm)可使脱位发生率明显增高,使用限制性衬垫则降低。

目前一般使用股骨头直径为28 mm,髋臼直径≤54 mm。

②有效股骨颈长度过短。

如果髋臼假体植入位置太高或太偏内侧或选择股骨颈假体太短,股骨柄假体置入在内翻位,股骨近端骨组织去除过多,会引起股骨颈长度过短,从而导致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减低,关节容易脱位。

③股骨假体颈部与髋臼缘的撞击。

髋臼假体置入后,必须彻底清除髋关节周围骨赘或溢出的骨水泥,否则这些硬物在髋关节活动时会起到杠杆作用,极易造成关节脱位。

④关节周围软组织松弛或松解过度。

髋关节不能维持正常的张力,可能是导致关节脱位的重要原因。

⑤术后护理不当或康复失控[2]。

过屈、过度外旋、内收等极易脱位。

为避免术后脱位,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3,4]: ①术中保持正确的前倾角,前倾角过大或过小均易发生脱位。

插入假体时,可在假体柄孔内插一斯氏针控制正确角度,防止击入时假体转动。

②适当扩大髓腔,不宜过大,同时假体座外侧紧贴大粗隆,增加抗扭转力矩,避免假体松动旋转而改变前倾角。

③髋臼帽置入角度要正确,站立时正常髋臼开口缘与地平面呈45°角,向前倾与矢状面成40°角。

人工髋臼帽的安装角度应力求在生理状态, 保证人工关节活动度大,且稳定。

髋臼帽前倾角度过大易发生前脱位,过小或后倾易发生后脱位。

髋关节置换后不能行走的原因

髋关节置换后不能行走的原因

髋关节置换后不能行走的原因
髋关节置换后不能行走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术后恢复期:髋关节置换手术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手术,术后需要一
定的恢复期。

在恢复期间,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来加强
相关肌肉的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以便能够重新行走。

如果患者没有
按照医嘱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或违反了临床医生的建议,可能会导致
行走能力受限。

2. 出现并发症:髋关节置换手术本身也有一定的风险,可能会发生并
发症。

比如,手术切口感染、人工关节脱位、血栓形成等问题,这些
并发症可能会影响手术后的行走能力。

3. 骨骼问题:有些患者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前可能存在其他骨骼问题,如骨质疏松、骨折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术后的行走能力。

4. 肌肉力量不足: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周围的肌肉强度和功能可能会
受到影响。

如果患者的肌肉力量不足,特别是臀部和大腿肌肉的力量
不足,可能会导致行走能力受限。

5. 个体差异: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术后康复效果也有差异。

有些人
可能康复得较慢,恢复期较长,因此可能不能立即行走。

总之,髋关节置换术后不能行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术后患者需要遵
循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复诊,并及时与医生沟通和寻求专业建议。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 原 因分 析 髋 关节 的手 术 脱位 首 先 是来 自 自身 的原 因 ,因 为 患者 长 时
些髋 关 节 指 环手 术后 的患 者 ,在 手 术 成功 后 都 会进 行一
些康 复性 的护 理 和训练 ,这 些护 理和 训练 虽然 是一 协助 患者 康复
的 目的 ,但是 方法 不 当会 直 接导 致关 节 的脱位 ,在恢 复 训练 中注
免 的 ,在 这种 情况 下术 后患 者 同样会 出现关 节 的脱位 ,这 种关 节
方 面 的护理 ,髋 关节 这类疾 病 是一个 困扰 老 年人 群体 的疾病 ,给
老 年人 患者带 来 巨大 的心 理压 力 ,严 重影 响 老年 人的 牛活 质 , 让 这类 人群对 生 活失 去信 心 ,每天处 于 紧张 的生 活状 态 中 ,所 以 对 这类 疾病 要及 时 的进行 开导 ,采 用正 确 的医疗 措施 进行 医学 护 理 ,开 导患 者 ,让患 者 以一个 积极 乐观 的心 态面 对这 类疾 病 , 良 一 好 的心 态更有 利 患者 的恢 复 。 接受 正确 的护理 训练 ,患 者肢体 应 该保持 的T 确姿 势 ,体位 F
量 ,在手术过程中,假体的安放、多于组织在体内的残留,关节
的清理 不 当 ,多于骨 水泥 等都 会造 成全髋 关节 手 术后关 节脱 位 , 还 会方 案假 体 的复原 。在 手术 的诸 多 因素 中既可 能是 医疗 中的 , 也 可能 是 患者 的个人 因素 ,有 些 因素可 以避 免 ,例如 在 医疗手 术 过 程 ,可 以通过 合理 的手 术方 式 的选择 来避 免髋 关节 的错 位 ,通 过人路方式 的控制和选 择较少对 肌 肉的损 伤和 出血量 的控制 。 另 外 ,手 术 后 的护 理 不 当 同样 会 导致 髋 关 节 的脱 位 , 手术 后 ,在对 患者 进行转 移 或者处 理 时 ,很 可能 就会 出现 一些 搬运 不 当 ,搬运 不 当一般 多发 生在髋 关节 手 术的早 期 ,在术 后 1 3 月 ~个 内是 这 种情 况 的多 发 时期 ,术 后 3 月发 生 髋关 节错 位 的 现象 非 个

如何做好一台完美的初次髋关节置换,技巧全在这!

如何做好一台完美的初次髋关节置换,技巧全在这!

如何做好一台完美的初次髋关节置换,技巧全在这!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精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败的决定因素每台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之前至少需要回答以下问题:•该患者具备手术适应证并且排除了禁忌症。

(经得起同行评议)•该患者术前身体状况是否已调整到耐受麻醉和手术风险的状态。

•该患者的手术难以程度(常规与非常规),以现在的医院设备、技术团队、器械商准备假体种类和配合能力是否有九成以上的把握完成手术,并保证至少八成以上优良率,如果不能,请不要尝试冒险。

•非常规手术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预后有个预判,如果不能获得患者对术后并发症的信任理解,不要尝试挑战高难度。

如何制定手术方案?1.怎么样才是一个接近完美的初次全髋置换?•合适的外展角、前倾角、联合前倾角(防止脱位和延长假体使用寿命);•正确的旋转中心(将髋臼放入真臼、双下肢基本恢复等长);•合适的偏心距、保持臀中肌张力(良好步态和远期假体生存率);•尽可能多保留骨量情况下获得可靠的初始稳定性(促进骨长入及为下次翻修保留骨量);•在骨性结构改造与软组织松解间取得某种平衡(不能为了恢复长度牺牲过多软组织)。

2.如何设计一个完美的髋关节置换?入路选择,后外?前侧?前外?•术前模板测量,假体安放设计:(可借助模板或CT测量)•髋臼侧:需要多大的臼,是涂层还是金属骨小梁,是否需要加强杯;准备把髋臼放在什么位置?(旋转中心)多大角度?(前倾,外展),有没有足够的骨量(是否需植骨);•股骨侧:是否存在明显畸形,需要准备何种假体,是否需要股骨近端截骨、骨重建?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四步曲髋关节术前计划髋臼侧操作股骨侧操作术后影响学评估1.术前评估:如何从一张普通骨盆片中获取足够信息中心边缘角(CE角):髋臼外上缘到股骨头中心连线与垂线所成之角,正常20°~30°,DDH患者此角变小,反应股骨头旋转中心移位程度,小于20°提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

Sharp角:在骨盆正位片上,双侧泪滴下缘连线与泪滴下缘至髋臼上缘连线的夹角,正常值为33°~38°,此角大于40°提示髋臼发育不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常见并发症及防范对策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常见并发症及防范对策

身、 早期 功能锻炼 , 移床 严禁牵 拉 患侧 肢
体 , 有 专 人 保 护 髋 关 节 。术 后 应 穿 防 旋 应
鞋保 护中立体 , 卧时注意保持屈髋 和屈 侧
小 型 钢 板 治疗 掌 指 骨 骨 折 2 5例 体 会
何燕飞 黄 海 东
di 1. 9 9 j i n 10 —64 . 0 0 o:0 3 6/ .s . 07 s 1x 2 1 .
采 用 最 多也 是 最 有 效 的 方 法 是 人 工 髋 关
栓栓塞性疾病 的两个不 同阶段 , 临床实 际
工 作 中 , 年 患 者 可 因患 有 基 础 疾 病 致 血 老
血栓史者 , 术前 高度 重视 原发 疾病 , 其 尤 具有高危 因素 的人群 要进行评估风险 , 及 时指导患肢 活动 , 高患 肢 , 抬 及时 观察 患
子 肝 素 抗 凝 治 疗 , 量 减 少 术 中输 入 新 鲜 尽 m 也 可 以 预 防 下 肢 深 静 脉 血栓 形 成 。
塞等 。大面积的肺栓塞是致死性 的, 导致 手
加 强护理措 施 , 防止 褥疮 形 成 , 对术 后患者 每 2小 时 翻 身一 次 , 摩 突 出部 按 位, 不宜翻身患者则要两个 人分别在两侧 将臀部抬起 , 缓解压力 , 改善局部循 环 , 透 气, 最好 宜卧 气垫 床。及 时更 换床 单 , 保 持局部皮肤 清洁 , 防褥疮 发生 。 预
人 工 髋关 节 置 换 术 常见 并 发 症 及 防 范对 策
治疗 。手术本身是有创手术 , 使患者免疫力
焦延军 王 永霞 曹 亚 军 膝 , 膝之 间可垫 软枕 扩散 , 影响手术 部 位的愈合 。术前备皮 和手术 时的无 菌操作 不严格也可导致局部发生感染。术后切 口 换药不严格 , 无菌操作不规范也是直接感染 的机会。假体如骨水泥单体的释放 , 影响细 胞 的吞噬 作 用 , 生 异 物 排 斥 反 应 , 能 造 发 可

髋关节置换护理问题及措施

髋关节置换护理问题及措施

髋关节置换护理问题及措施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不少人都在经历的事情——髋关节置换手术。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可怕,但其实这就像给你的腿装上一个新的“引擎”,让它能跑得更快、更轻松。

当然,手术之后,护理可不能马虎了事。

否则,那可就像把新车开上了烂路,一不小心就得修理了。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髋关节置换后的护理问题,以及一些实用的小技巧,让你的恢复之路平顺无比!2. 常见护理问题2.1 疼痛管理说到髋关节置换,大家最关心的无非是疼痛的问题。

谁都不想在手术后像被熊爪子抓了一样,每走一步都疼得要命!所以,疼痛管理是个大问题。

医生会给你开一些止痛药,记得按时吃哦,别想着忍耐。

就像古话说的:“药到病除”,这是真的!2.2 恢复锻炼接下来呢,就是恢复锻炼。

有人可能会问,手术后能不能动?当然能!不过,得有个轻重缓急,开始的时候别心急,慢慢来。

医生会给你一些简单的锻炼动作,比如抬腿、屈膝啥的,这可比去健身房轻松多了。

记得,运动就像泡茶,得有耐心,慢慢渗透,才能喝到好茶!3. 护理措施3.1 定期复查大家一定要定期去医院复查。

就像小猫小狗得定期打疫苗,咱们的人体也得“保养”。

医生会检查你的恢复情况,看看骨头结合得好不好。

别觉得麻烦,毕竟这可是关乎你日后能不能随意走动的大事!3.2 合理饮食说到饮食,这可是个大课题!你得好好考虑一下自己吃什么。

多吃点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牛奶、豆腐、鸡肉。

这些可是帮你骨头长得快、恢复得好的好帮手!别忘了,多喝水哦,保持身体的水分就像给花浇水,才能开得更艳丽。

4. 心理疏导4.1 积极心态大家在恢复期间,心态可得放松。

手术后的日子难免有些无聊,很多人容易产生焦虑。

但记住,积极的心态是最佳的良药!可以多看看喜剧片,或者跟朋友聊聊天,别让负面情绪拉低了你的恢复效率哦。

4.2 支持系统再说说支持系统。

术后,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可是一剂强心针。

多和他们沟通,把你的感受分享出来,让他们给你加油打气,恢复的路上可不能孤单行走。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问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问题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一些常见问题集锦,可以作为临床手册,供参考~~人工髋关节置换(THA)术后,腰腿活动能恢复正常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通过康复训练,患者基本上都可以恢复到正常人的活动水平,即生活中各种活动都可以做。

但取得这样的效果需要有一定的前提:第一,导致患者置换髋关节的疾病不是一些特殊的病。

如果患者是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而需要换髋关节,那么,该患者即便在换完关节后,也可能因为这些疾病术前即存在或继续发展而出现多处关节畸形,部分患者甚至会伴有脊柱畸形,如脊柱前弓、后凸、侧弯等。

而这些脊柱和关节畸形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人工髋关节的使用,进而让患者不能恢复到正常人的活动水平;第二,如果是因为普通的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疾病导致的髋关节病变,这些患者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要保证六周内不发生髋关节脱位。

一旦发生髋关节脱位,需要进行及时复位、限制活动,如果反复脱位还需考虑二次翻修等问题,即便之后经过康复训练,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才能达到正常人的活动水平。

对于以上两个前提条件,第一点因为疾病的性质,患者术后无法改变,所以无能为力。

但对于第二点,患者是有能力做到的。

为预防人工髋关节脱位,患者在术后六周之内,虽然坐、站等动作都可以做,但尽量不要坐矮凳子或较矮的沙发,六周之后才可以坐。

此外,6周之内不要做跷二郎腿或者盘腿的动作,每次翻身如果患侧在上面时,两腿之间需要夹枕头。

对于下蹲这个动作,一般建议在术后三个月或半年以后再做,术后六周内尤其不能做。

除此之外,患者术后行走的时间也有一定的要求:术后六周之内,患者可以每天早、中、晚三次扶习步器散步慢走,但每次只需走15~20分钟左右就需要坐下休息;等到术后六周之后,这个时间可延长至每次半小时左右。

如果患者每次散步的时间过长,短时间内会增加人工髋关节的压力。

同时容易出现患肢水肿的情况,也会因为活动时间长导致肌肉酸痛,影响术后的恢复的过程。

人工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康复训练:六周是分界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不要急于进行康复训练。

髋关节发育不良, 置换治疗应注意的问题

髋关节发育不良, 置换治疗应注意的问题

髋关节发育不良,置换治疗应注意的问题作者:王燚来源:《幸福家庭》2020年第06期本文重点介绍了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定义、髋关节置换术的风险、术后恢复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效果,希望可以帮助患者了解此类疾病以及髋关节置换术相关知识。

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一种多因素髋关节疾病,由于患者髋臼或股骨近端发育缺陷而引起生物力学异常,变异的髋臼无法完全覆盖股骨头,或股骨近端前倾角过大,使髋关节机械磨损率和磨损程度加快。

患者早期症状为髋关节易疲劳、酸胀以及隐痛,长此以往,容易出现患髋疼痛、活动受限、关节半脱位、完全脱位和步态异常等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脊柱和膝关节,还会并发严重的髋关节骨关节炎,影响其生活质量。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可以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有效帮助无法保髋的DDH患者重建良好的生物力学功能。

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软组织损伤小。

人工关节使用寿命普遍较长,有较好的长期疗效。

多年的临床统计和院外跟踪调查发现,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其假体稳定性在术后普遍较好,中远期疗效佳。

髋关节置换术可以较好地恢复患者的生物力学功能,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术前,患者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测量肢体的绝对长度、外观长度以评估软组织挛缩的程度。

影像学检查应包括骨盆(包含双侧髋关节)正位X线片、患侧股骨近侧半的正侧位x线片及CT检查,方便医生了解以下情况:①股骨头前倾角是否较大,否则传统的髋关节假体置换会导致脱位;②股骨髓腔是否狭窄,避免临时找不到合适的股骨假体或出现术中骨髓腔劈裂;③明确髋臼假体的旋转中心处于解剖位置还是处于高髋关节中心,有助于确定股骨假体的轴向位置及假体类型,以便恢复肢体长度和偏心距。

目前,主流的髋关节假体材料构成主要有金属髋臼杯、金属股骨柄和不同材质的摩擦界面。

按摩擦界面构成不同分为金属聚乙烯、金属-金属、陶瓷-陶瓷、陶瓷聚乙烯以及陶瓷金属等,其中前三者是主流。

金属聚乙烯界面应用最广泛,一度成为衡量其他关节置换手术的金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髋置换手术,查了些资料,提些问题
1. 关节选择何种手术入路?
2. 关节手术前X片拍摄的要求是什么?
3. 髋关节二次手术的入路与以前手术入路的关系如何,如何选择二次手术的入路?
4. 髋臼拉勾的安放位置?
5. 术中怎样使髋关节脱位?
6. 股骨截骨时如何确定截骨线?
7. 髋臼显露困难主要原因有那些?
8. 在锉髋臼之前如何清理髋臼?
9. 髋臼显露时是否需要切除关节盂唇?是否需要切除关节盂唇上的骨赘?
10. 是否需要切除髋臼的横韧带?
11. 使用髋臼锉时,一般从多大型号开始?
12. 使用髋臼锉的时候,是要求保持什么样的角度?
13. 臼杯螺钉是否能打到对侧皮质?
14. 上臼杯螺钉时,为什么有的螺钉旋入时比较紧而有的螺钉旋入比较松?
15. 外杯与外植入器杆连接以后,有时远端螺纹杆会长出外杯口扣,这时怎么办?
16. 装髋臼假体时候,资料上说要比髋臼锉大一号,但这时发现打入假体的时候非常困难,何原因?
17. 打髋臼螺钉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8. 内外杯都打进去后,这时发现不满意,我们能不能内杯不取,直接调整角度?
19. 内杯植入后是否还能取出?
20. 暴露不好时,如何放置内杯?
21. 臼杯放后,如果前倾角度偏大,是否可以通过改变股骨柄假体的前倾角来补救?
22. 如何充分显露股骨截骨面?
23. 如何保护坐骨神经?防止坐骨神经的牵拉?
24. 切断外旋肌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5. 是不是一定要用开口器?
26. 髓腔锉打入困难,或者是髓腔锉打入顺利,但是假体植入困难,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27. 大转子螺钉一定要用吗?
28. 术中发生股骨近端劈裂骨折如何处理?
29. 术中发生股骨近端较复杂骨折如何处理?
30. 术中髋关节假体试模安装完毕后,如何判断关节松紧,如何判断假体安放后位置良好?
31. 如果术中关节紧张,关节无法复位,是否可以切断髂腰肌?
32. 术后脱位如何处理?
33. 术后非骨水泥假体患者何时下地活动?
34. 术后臀部疼痛原因何在?
35. 术前X线片评估对术者有哪些帮助?
36.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常见原因?
37. 如何预防术后关节脱位?
------------------------------------------------------------------------------------------------------
答案发上来供大家参考
1关节选择何种手术入路? 前外侧入路:切口起自髂棘中段,沿髂棘向前至髂前上棘,然后转向髌骨外缘方向延伸10—12CM,切口的下端略向外侧后方弯曲3-5CM。

后外侧入路:切口起自髂后上棘外下方约6CM处,沿臀大肌纤维方向至股骨大转子后缘,继转向股骨干方向,向下延伸约5CM。

外侧入路:切口起自股骨大转子下方8CM,沿股骨外侧缘向上经大转子顶端转向后上
方10CM止。

2.关节手术前X片拍摄的要求是什么? 需要两侧髋关节前后位片患侧侧位片髋关节的股骨外展内旋位片
3.髋关节二次手术的入路与以前手术入路的关系如何,如何选择二次手术的入路? 任可采用原切口或标准的髋关节后外侧切口。

4.髋臼拉勾的安放位置?
第一只插在髋臼前上方,牵开缝匠肌股内侧肌第二只插在髋臼后上方,牵开臀肌第三只插在髋臼前下方。

5.术中怎样使髋关节脱位?股骨截骨时如何确定截骨线? 将下肢屈曲内收内旋使关节脱位,避免暴力,如脱位困难要查找原因,必要时可先切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

一般来讲,于小粗隆上方保留股骨距1-1.5CM垂直股骨颈截骨,还应参照截骨导向板或髓腔锉比对.
6.髋臼显露困难主要原因有那些?
切口的问题,体位的原因,显露不充分,病人肥胖,出血,都可以造成显露困难. 髂腰肌的问题如髂腰肌挛缩. 股方肌的问题如肌肉力量较强大时,肌肉不切断会造成不能内旋,也会影响髋臼的显露.
7.在锉髋臼之前如何清理髋臼? 将下肢伸直内旋,配合使用髋臼拉钩充分显露髋臼区域,清除髋臼周围的骨赘和关节囊以及髋臼内的软组织,注意保护髋臼横韧带.
8.髋臼显露时是否需要切除关节盂唇?是否需要切除关节盂唇上的骨赘? 先切除关节盂唇安装外杯,再切除骨赘.盂唇在上外杯之前不切除会影响外杯植入的角度,上外杯之前切骨赘会破坏骨性髋臼的形状,影响内杯的固定.
9.是否需要切除髋臼的横韧带? 不应切除.原因有二.一髋臼横韧带可以保持髋臼对外杯的紧张度可以使它对植入的臼杯达到一个更好的压配作用.二横韧带下方有闭孔动脉髋臼支,一旦切除横韧带,很容易损伤该血管,损伤后该血管回缩造成手术中止血困难.
10.使用髋臼锉时,一般从多大型号开始?
可以从小号髋臼锉开始,然后逐渐加大,也可以开始就用比股骨头小两号的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