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专升本考试大纲说明
2012年山东专升本招考学校及大纲+准考证格式

2012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招生学校招生专业和计划师范类:高职高专类:附件2:2012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各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师范类:高职高专类:附件3:2012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电子照片准考证存根考号:姓名:性别:毕业(所在)学校:报考专业:身份证号:主考学校:毕业(所学)专业:(生源学校红色印章)----------------------------生源学校红色印章------------------------2012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电子照片准考证考号:姓名:性别:毕业(所在)学校:报考专业:身份证号:主考学校:毕业(所学)专业:(生源学校红色印章)考试时间:2012年4月7日8:30—10:30 科目:计算机(高等数学)2012年4月7日14:00—16:00 科目:外语(大学语文)2012年4月8日8:30—11:30 科目:专业综合一2012年4月8日14:00—17:00 科目:专业综合二2012年4月9日:师范类音乐学、美术学、体育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测试附件4:2012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主考学校和专业师范类高职高专类附件5:2012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计算机(公共课)考试要求一、指导思想本考试大纲依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鲁教高字…1995‟9号)中所要求的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目标,根据当前山东省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制订。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育,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最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使用技能,学会使用典型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最终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
二、总体要求要求考生达到新时期计算机文化的基础层次:①具备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②具有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常识;③熟练地掌握具有代表性的、使用较为广泛的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 XP 及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03)、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 2003)的使用方法;④对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要有一定的了解,掌握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的使用。
2012湖北理工学院英语专升本综合英语专业考试大纲

湖北理工学院英语专升本综合英语专业考试大纲一、总体要求本考试是选拔性考试。
为了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试考生的英语词汇、阅读、表达、运用能力,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必须确保英语专业“专升本”考试的可信度与有效性,有利于选拔优秀专科生入学,促进外语专业教育的发展。
本考试同时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基础阶段所规定的各项要求,既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知识面,也测试学生的单项技能。
二、考试内容综合英语考试内容共包括五个部分:词汇与语法结构、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翻译及英语写作。
第一部分: 词汇与语法结构(Part I Grammar and Vocabulary,共20分)旨在测试考生对所学词汇和词组或水平相当的词汇和词组的运用能力。
着重测试考生对所学词汇和词组的多种词性及词义搭配, 易混词的区别及难词的认知能力及语法的掌握程度。
要求能灵活正确运用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基础阶段所要求掌握的语法结构全部内容,认知教学大纲词汇表对基础阶段所规定的5500-6000个认识词汇,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其中的3000-4000个及其最基本的搭配。
题目中约50%为词汇、词组和短语的用法,约50%为语法结构,共40道题,计分20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Part II Reading Comprehension,共40分)旨在测试考生在语篇水平上的综合理解能力, 获取信息的能力, 概括与推理判断的能力, 英文文字表述能力, 阅读速度以及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阅读材料的选择原则是:1.题材广泛, 可以包括考生了解的社会, 文化, 科普, 史地, 日常生活, 人物传记等内容;2.体裁多样, 可以包括叙事, 议论, 描述, 说明文等。
测试形式是:四篇文章,每篇文章下面设若干问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和问题要求,选择恰当选项。
共20题,计分40分。
第三部分: 完形填空( Part III Cloze Test,共10分)主要测试考生在语篇水平上的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2012山东专升本公共课考试大纲

2012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计算机(公共课)考试要求一、指导思想本考试大纲依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鲁教高字…1995‟9号)中所要求的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目标,根据当前山东省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制订。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育,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最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使用技能,学会使用典型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最终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
二、总体要求要求考生达到新时期计算机文化的基础层次:①具备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②具有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常识;③熟练地掌握具有代表性的、使用较为广泛的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 XP及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03)、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 2003)的使用方法;④对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要有一定的了解,掌握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的使用。
对于网页制作及网络安全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三、内容范围⒈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与数据的有关概念,计算机文化的概念,计算机起源与发展,计算机特点及分类,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存储程序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的五个基本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各自特点;程序设计语言及语言处理程序的基本概念;字、字节、位的概念;不同进制数的表示,不同进制整数间的相互转换;ASCII码,汉字编码的基本知识;多媒体的有关概念。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微机的硬件组成;CPU、内存、RAM、ROM、CACHE、适配器、总线的含义;磁盘驱动器与磁盘;常见输入、输出设备;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应用。
⒉操作系统的初步知识与应用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常用微机操作系统及各自的特点。
武汉工程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

武汉工程大学2012年专升本《基础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专升本考试是我校招收高职高专学校毕业生升入我校本科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基础化学考试大纲是根据我校对普通高职高专化类专业学生对基础化学知识的要求,参照高职高专《无机化学》教材内容及《无机化学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以选拔人才为宗旨,制定的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要求本考试要求将无机化学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化学计算等知识分为识记、理解、分析计算、综合应用四个层次。
识记:指对无机化学中的有关术语、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能直接应用。
理解:指对无机化学中的概念、公式、方法、基本定律和元素的基本性质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知识与简单的实际问题相联系。
分析计算:指在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及无机化学基本定律和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化学计算。
综合应用:指能综合运用无机化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考试内容:物质的聚集状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和气体分压定律的有关计算,化学反应热效应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考试要求:识记:物质的聚集状态的特点。
理解:化学反应热效应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分析计算: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和气体分压定律的有关计算。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考试内容: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平衡,速率常数、平衡常数,影响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考试要求:识记: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平衡。
理解:速率常数、平衡常数。
分析计算: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综合应用:影响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考试内容:酸碱的基本概念,酸碱质子理论,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酸碱电离平衡及盐类水解等相关计算,难溶电解质溶度积规则及有关计算。
考试要求:识记:酸碱的基本概念。
理解:酸碱质子理论,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电离平衡。
分析计算:电离平衡及盐类水解等相关计算,难溶电解质溶度积规则及有关计算。
2012河北专接本数二考试大纲

2012河北专接本数二考试大纲2012-05-17 16:08:00| 分类:专接本辅导班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2012年河北省普通专科接本科教育数学(二)考试大纲I考试说明一、内容概述与总要求数学考试是为招收理工类、财经类、管理类及农学类各专业专科接本学生而实施的入学考试.为了体现上述不同类别各专业对专科接本科学生入学应具备的数学知识和能力的不同要求,数学考试分为数学(一)(理工类)考试、数学(二)(财经、管理类)考试和数学(三)(农学类)考试,每一类考试单独编制试卷.参加数学(二)考试的考生应理解或了解《高等数学》中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多元函数微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以及《线性代数》中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或学会上述各部分的基本方法;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结构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应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准确、简捷地进行计算,正确地推理证明;注重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考试从两个层次上对考生进行测试,较高层次的要求为“理解”和“掌握”,较低层级的要求为“了解”和“会”.这里“理解”和“了解”是对概念与理论提出的要求.“掌握”和“会”是对方法、运算能力及应用能力提出的要求.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应用题.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计算题、应用题均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选择题和填空题分值合计为50分.计算题和应用分值合计为50分.数学(二)中《高等数学》与《线性代数》的分值比例约为83:17.II考试内容和要求一、函数、极限与连续(一)函数1.知识范围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分段函数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有界性和周期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简单应用问题函数关系的建立2.考核要求(1)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函数的定义域、表达式及函数值.(2)了解函数的简单性质,会判断函数的有界性、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3)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4)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掌握将一个复合函数分解为基本初等函数或者简单函数的复合的方法.(5)会建立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并利用函数关系分析和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极限1.知识范围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右极限极限的四则运算无穷小无穷大无穷小的比较两个重要极限:;2.考核要求(1)理解极限的概念(对极限定义中“ε—N”、“ε—δ”、“ε—M”等形式的描述不作要求),理解函数左、右极限的概念以及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了解自变量趋向于无穷大时函数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2)了解极限的性质,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3)理解无穷小、无穷大以及无穷小的比较(高阶、低阶、同阶和等阶)的概念,会应用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关系、有界变量与无穷小的乘积、等价无穷小代换求极限.(4)掌握应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三)函数的连续性1.知识范围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的间断点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最大值与最小值定理、零点存在定理)及其简单应用.2.考核要求(1)理解函数连续性概念,会判断分段函数在分段点的连续性.(2)会求函数的间断点.(3)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最大值与最小值定理、零点存在定理),会用零点存在定理推正一些简单的命题.(4)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和极限存在的关系,会应用函数的连续性求极限.(5)会利用连续函数的最大、最小值定理及零点存在定理分析和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二、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导数与微分1.知识范围导数与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经济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导数与微分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的概念某些简单函数的阶导数微分运算法则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边际函数收益函数弹性函数需求函数供给函数2.考核要求(1)理解导数与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经济意义,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会求分段函数在分段点处的导数.(2)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与法线方程.(3)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及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4)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会使用对数求导法.(5)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某些简单函数的阶导数.(6)掌握微分运算法则及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了解可微与可导的关系,会求函数的微分.(7)理解边际函数、收益函数、弹性函数、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的意义,会解一些较简单的应用问题.(二)微分中值定理和导数的应用1.知识范围罗尔(Rolle)中值定理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洛必达(L ' 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定函数极值及其求法函数最大值、最小值的求法及简单应用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与拐点及其求法2.考核要求(1)理解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及其几何意义,会用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证明某些简单的不等式和证明某些方程根存在性.(2)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型未定式极限的方法.(3)掌握利用导数判定函数单调性及求函数的单调区间的方法.(4)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求函数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最大值、最小值的求法及其简单应用,会利用导数解决经济学及管理学中一些简单应用题.(5)会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三、一元函数积分学(一)不定积分1. 知识范围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第一换元法(即凑微分法)第二换元法分部积分法简单有理函数、简单无理函数及三角函数有理式的积分2.考核要求(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2)理解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3)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4)掌握不定积分的第一换元法、第二换元法(限于三角代换与简单的根式代换)和分部积分法.(5)会求简单有理函数的不定积分(分解定理不做要求),会求简单无理函数及三角函数有理式的积分.(二)定积分1.知识范围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变上限定积分及其导数牛顿—莱布尼茨(Newton—Leibniz)公式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定积分的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无穷区间的广义积分的概念与计算2.考核要求(1)理解定积分的概念,理解定积分的基本性质.(2)理解变上限定积分是其上限的函数及其求导定理,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3)掌握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会证明一些简单的积分恒等式.(4)掌握用定积分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和简单的封闭平面图形绕坐标轴旋转所成旋转体体积.(5)了解无穷区间的广义积分的概念,会计算无穷区间的广义积分.四、多元函数微分学1.知识范围多元函数的概念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偏导数、全微分的概念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二阶偏导数复合函数、隐函数的求导法多元函数的极值、条件极值的概念多元函数极值的必要条件二元函数极值的充分条件极值的求法2.考核要求(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和定义域.了解二元函数极限与连续概念(对计算不做要求).(2)理解偏导数的概念,了解全微分的概念和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3)掌握二元初等函数的一、二阶偏导数的计算方法,会求全微分.(4)掌握复合函数的一、二阶偏导数的计算方法(含抽象函数).(5)掌握由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的一阶偏导数的求法.(6)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求二元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并会解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五、无穷级数(一)常数项级数1.知识范围常数项级数收敛、发散的概念收敛级数的和级数收敛的基本性质和必要条件正项级数收敛性的比较判别法、比值判别法交错级数的莱布尼茨(Leibniz)判别法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2.考核要求(1)理解常数项级数收敛、发散以及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理解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性质.(2)掌握几何级数的敛散性.(3)掌握调和级数与级数的敛散性.(4)掌握正项级数的比值判别法,会用正项级数的比较判别法.(5)会用莱布尼茨判别法判定交错级数收敛.(6)了解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会判定任意项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二)幂级数1.知识范围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和收敛域幂级数在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函数,,的马克劳林(Maclaurin)展开式2.考核要求(1)了解幂级数的概念.(2)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逐项求和,逐项求导与逐项积分).(3)掌握求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域的方法(包括端点处的收敛性).(4)会运用,,的马克劳林展开式,将一些简单的初等函数展开为或的幂级数.六、常微分方程(一)微分方程基本概念1.知识范围常微分方程的概念微分方程的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2.考核要求(1)了解微分方程的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的概念.(2)会验证常微分方程的解、通解和特解.(3)会建立一些微分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二)一阶微分方程1.知识范围一阶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2.考核要求(1)掌握一阶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的解法.(2)会用公式法解一阶线性微分方程.七、线性代数(一)行列式1.知识范围行列式的概念余子式和代数余子式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按一行(列)展开定理克莱姆(Cramer)法则及推论2.考核要求(1)了解行列式的定义,理解行列式的性质.(2)理解行列式按一行(列)展开定理.(3)掌握计算行列式的基本方法.(4)会用克莱姆法则及推论解线性方程组.(二)矩阵1.知识范围矩阵的概念矩阵的线性运算矩阵的乘法矩阵的转置单位矩阵对角矩阵三角形矩阵方阵的行列式方阵乘积的行列式逆矩阵的概念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伴随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矩阵的秩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和逆矩阵2.考核要求(1)了解矩阵的概念,了解单位矩阵、对角矩阵和三角矩阵.(2)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和矩阵的转置.(3)会用伴随矩阵法求二、三阶方阵的逆矩阵.(4)理解矩阵秩的概念,会用初等变换法求矩阵的秩和逆矩阵,会解简单的矩阵方程.(三)线性方程组1.知识范围向量的概念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的秩的关系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用行初等变换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2.考核要求(1)理解维向量的概念,理解向量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的定义,了解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和向量组的秩的概念.(2)了解判别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的方法.(3)会求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会求齐次线性方程组和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一般解和通解.(4)会建立线性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2012年兰州理工大学普通专升本《建筑力学》考试大纲

2012年兰州理工大学普通专升本《建筑力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土木工程专业考生)根据甘招委《关于印发<2012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实施办法>的通知》(甘招委发[2011]41号)文件精神,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计划招收专科起点升本科学生60名[查看该校招生计划],现将2012年兰州理工大学普通专升本《建筑力学》考试大纲公布如下:一、基本要求1. 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及构件受力的分析方法。
2. 掌握平面力系的简化及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3. 掌握在平面荷载作用下杆件内力的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
4. 掌握杆件在基本变形时强度和刚度的计算。
5. 掌握压杆失稳的概念及临界压力计算。
6. 掌握几何不变体系的简单组成规则及其应用。
7. 掌握力法原理并应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
8. 掌握位移法原理并能应用位移法计算连续梁和刚架。
9. 掌握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二、基本内容(一)静力学部分1.力的基本性质及受力分析刚体、力的概念、力系、约束和约束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
2.平面特殊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和平衡的几何条件、力在轴上的投影、合力投影定理、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和平衡的解析条件、力对点之矩、力偶和力偶矩的概念及平面内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
3.平面一般力系刚体上力的平衡定理和合力矩定理、平面一般力系向其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简化及其结果、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平面桁架的概念及计算的基本假设、简单桁架杆件内力计算的节点法和截面法。
4.空间力系力沿空间直角坐标轴得分解、空间汇交力系得平衡、力对轴之矩、物体重心的计算公式。
(二)材料力学部分1.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概念及其基本假设;变形的描述;荷载的分类和计算;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截面法计算内力;应力的概念;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2.轴向拉伸和压缩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轴力和轴力图;拉压杆的应力;拉压杆的强度条件;拉压杆的变形和虎克定律;材料的力学性质;容许应力的确定;局部应力的概念及圣维南原理,拉压超静定问题。
2012年浙江省专升本高等数学考试大纲

2012年浙江省专升本高等数学考试大纲《高等数学》考试大纲考试要求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掌握“高等数学”中函数、极限和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考生应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结构及知识的联系;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推理、证明和计算;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考试内容一、函数、极限和连续(一)函数1.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函数的定义域、表达式及函数值,会作出一些简单的分段函数图像。
2.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和周期性。
3.理解函数y=ƒ(x)与其反函数y =ƒ-1(x)之间的关系(定义域、值域、图像),会求单调函数的反函数。
4.掌握函数的四则运算与复合运算; 掌握复合函数的复合过程。
5.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像。
6.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7.会建立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式。
(二)极限1.理解极限的概念(只要求极限的描述性定义),能根据极限概念描述函数的变化趋势。
理解函数在一点处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会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左极限与右极限。
2.理解极限的唯一性、有界性和保号性,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3.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性质,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
会比较无穷小量的阶(高阶、低阶、同阶和等价)。
会运用等价无穷小量替换求极限。
4.理解极限存在的两个收敛准则(夹逼准则与单调有界准则),掌握两个重要极限:并能用这两个重要极限求函数的极限。
(三)连续1.理解函数在一点处连续的概念,函数在一点处连续与函数在该点处极限存在的关系。
会判断分段函数在分段点的连续性。
2.理解函数在一点处间断的概念,会求函数的间断点,并会判断间断点的类型。
3.理解“一切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上都是连续的”,并会利用初等函数的连续性求函数的极限。
2012年大连海洋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土木工程》

2012年大连海洋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土木工程》【指定参考教材】1.张曙红主编《理论力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董卫华主编《理论力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3.李世清主编《材料力学》重庆大学出版社4.张流芳主编《材料力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5.阳日主编《结构力学》重庆大学出版社6.胡兴国主编《结构力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综述:本综合课考试总分200分。
考试内容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部分。
其中理论力学部分50分;材料力学部分70分;结构力学部分80分。
考试方式为闭卷。
书面笔答。
第一部分《理论力学》课程考试大纲(50分)一、基本要求1.掌握理论力学基本知识;2.运用理论力学基本原理分析工程实例;3.应用相关定理、公式进行实例计算。
二、考试内容范围1.静力学1)掌握静力学公理和常见约束性质,熟练画出物体的受力图;2)了解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及平衡的几何条件;3)掌握力、力矩和力偶等基本概念及其性质;4)掌握平面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能熟练地计算主矢和主矩;5)应用各种类型的平衡条件和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和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对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问题,能熟练地选取分离体并应用各种形式的平衡方程求解。
2.运动学1)掌握刚体平动和定轴转动的特征,能熟练地求解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的问题;2)了解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掌握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及其应用;3)了解刚体平面运动特征,掌握速度合成法、速度投影法、速度瞬心法的概念及其应用。
3.动力学1)掌握动力学基本定律;2)掌握动量矩定理及其应用;3)掌握质点系动能定理及其应用;4)掌握动静法。
三、基本题型及分值第二部分《材料力学》课程考试大纲(70分)一、基本要求1.掌握材料力学基本知识;2.对杆件能正确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分析;3.熟练掌握杆件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方法。
二、考试内容范围1.绪论与基本概念掌握材料力学的任务、可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截面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考试大纲说明
I. 考试范围
在校生专升本大学英语考试时根据教育部对高职高专层次的教学要求,以及我省各高校高职高专大学生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覆盖的主要内容为依据命题。
重点考察语言应用能力。
II. 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词汇和语法结构
1、领会式掌握词汇4200单词(其中复合式掌握的单词为2500个),以及500个常用短语和词组,并具有按照构词法(如派生、转化、合成等)识别生词的能力。
要求考生在一定条件下辨析近义词、词的搭配及词性的转化等。
2、掌握各种主从复合句、时态、倒装、虚拟语气等语法结构。
二、阅读理解
1、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4篇文章,总词数在1000个到1100个左右,速度在70wpm以上。
理解准确率在70%以上。
2、要求考生能掌握所读文章或大意,了解支持主题和大意的主题和细节;能根据上下文判断和猜测给定生词的意思;能根据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作者隐含的意思或做出的推论。
3、选择的阅读文章题材和题材的广泛多样,题材包括新闻报道、科普常识、人物传记、文化、教育等内容,生词不超过3%,题材包括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三、完形填空
完型填空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每一个填空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空的词项包括虚词和实词。
四、翻译
翻译部分主要测试学生基础上的双语互译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要求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翻译阅读理解文章中指定的句子、理解正确、译文达意通顺,翻译速度每小时300英语词。
要求英语专业的学生能将内容熟悉的汉语译成英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通顺。
五、写作
短文写作主要测试学生运用英语书面表达思想的能力。
要求非英语专业英语考生在30分钟内写出一篇120-150词的短文和书信。
英语专业考生在30分钟内写出一篇150-180词的短文或书信。
语言表达要连贯,内容贴题,无重大语言错误。
III.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 考试采用闭卷笔答。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试卷采用分卷形式,分卷包括试题和答题纸两部分,考生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3.大学英语试题共有五大部分;
一、词汇和语法结构
该部分共40个小题,满分为40分,词汇和语法各约占50%,要求考生从每个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二、阅读理解
该部分包括4篇短文。
每篇文章后有5各小题,共20各小题,满分为50分。
三、完形填空
该部分为一篇200-300词的短文,其中有20个空,共20个小题,满分为20分。
四、翻译
将英语句子译成汉语(非英语专业学生做)。
该部分5个英语句子选自阅读理解的4篇文章,考生在翻译时可参阅上下文,满分为20分。
将一篇汉语短文译成英语(英语专业学生做),满分为20分。
五、作文
规定作文题目,提示可以英语或中文。
要求非英语专业学生写出一篇120-150词的作文;英语专业学生写出一篇150-180词的作文。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说明
1、识记指识别和记忆
2、理解指认知领会并做出正确解释
3、分析综合指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对文章能够分析和归纳整理。
4、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能够做出正确评价
5、表达应用指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考试内容
一、语言知识
识记文言文作品的常见实词,主要识别古今意义有所区别的词语,应特别注意在现代汉语中仍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和成语。
识记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辨识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和作用。
重点掌握“之、其、者、所、以、于、而、则、焉、乃”等文言虚词。
对文言句式,主要认知常见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做状语、名词做动词用、宾语前置、判断句和被动句。
理解古今作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比拟、夸张、对偶、用典、借代、反语等。
二、文学知识
识记作家作品,包括作者姓名、笔名、所处时代、思想倾向、文学主张、创作风格、所属文学流派及团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作品集名称。
认知领会古代诗文常见问题分离。
散文如语录体、纪传体、书信体、史论体、游记体、寓言体;古诗如楚辞、乐府、歌行、律诗、绝句、词、曲、赋等。
认知理解四种问题知识的具体内容:
1、论说文
论说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论证方式: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对比法和类比法)
驳论方法:反驳观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
2、记叙文
记叙文的概念及范畴
叙述概念、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插叙、分叙)
叙述概念、叙述方法(如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以及描写必须具备的三个方面。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说理等方式抒情)以及抒情的三条基本原则。
3、诗词曲赋
诗歌的共同特点。
中国古代诗歌的具体分类、主要特征,词在形式上不同于古代律格诗的主要特点,。
散曲不同于词的主要特点。
掌握铺叙、白描、比兴、用典、动静结合、叠词等表现手法。
4、小说
小说是一种散文体的叙事文学形式。
构成小说世界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小说文体的三大基本特点。
三、课文阅读分析
识记教材规定背诵的篇目以及名言和名句。
识记每篇课文作者及其所属时代或国别;识记每篇课文所属文体类型及其主要文体特征。
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旨,识记其思想意义。
如论说文的中心论点、记叙文的中心思想、诗词的基本思想感情、小说的主要思想等。
分析课文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划分课文的段落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理解并评价课文的主要创作特点,对各种文体常见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如对比、烘托、铺垫、暗示、比兴、象征、白描、夹叙夹议、托物言志等,联系课文做简要分析。
识别和理解课文中常见的修辞格,如比喻、比拟(拟人或拟物)、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语、设问、借代、反复、层递等,并联系课文语境说明其修辞作用。
熟记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富于表现力的精彩词句,分析其含义和在课文中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四、作文
考核篇目
论说文:
《赵威后问齐使》、孟轲《寡人之于国也》、庄周《秋水》、李斯《谏逐客书》、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鲁迅《灯下漫笔》、蔡元培《北京大学周刊发刊词》、朱光潜《咬文嚼字》、余秋雨《废墟》、培根《论学问》
记叙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郑伯客段于鄢》、钱钟书《说笑》、韩愈《祭十二郎文》、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侯方域《马伶传》、郁达夫《故都的秋》、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史铁生《我与地坛》、张洁《拣麦穗》
诗词曲赋
《氓》、屈原《国殇》、《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曹操《短歌行》、陶渊明《饮酒》、高适《燕歌行》、王维《山居秋瞑》、李白《行路难》、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杜甫《兵车行》、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白居易《长恨歌》、李商隐《锦瑟》、陆游《关山月》郭沫若《炉中煤》、戴望舒《雨巷》、舒婷《神女峰》普希金《致大海》、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马致远《夜行船秋思》、王实普《长亭送别》、苏轼《前赤壁赋》
小说
刘义庆《石崇与王恺争豪》、曹雪芹《宝玉挨打》、鲁迅《风波》、老舍《断魂枪》、茹志鹃《百合花》、莫泊桑《米龙老爹》、契诃夫《苦恼》、沈从文《萧萧》、蒲松龄《婴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