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夏商周美术)
中外美术史(夏商周)

4、青铜器的发展
(1)夏代的青铜器
较有代表性的是两件青铜牌饰,上面用200余块小绿松 石镶嵌出兽面纹图案,工艺精美。古史传说中夏禹按照 九州的山川物产图样所铸造的“九鼎”那样大型器物还 没有发现。
夏 商 周 美 术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夏 商 周 美 术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②红铜镶嵌。 红铜即纯铜。同样预先铸出浅凹的纹饰沟 槽,将铜片锤打成薄片或长条形,压入沟槽中 加以锤打,再经错石打磨即成。相类的还有绿 松石镶嵌,是将绿松石用树胶之类粘在预先铸 出的沟槽中。
夏 商 周 美 术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泥模法: 先用陶泥制成一个与最后成品的青铜器物大小、造型完全一 样的“模”,或叫“母范”,烧成陶质。再用澄滤过以后的 细泥敷在模型外面,成为外范。外范要分割成块,同时还要 用同样前泥土做一个与青铜容器的内腔部分一样的内范(或 称芯)。 然后将模除去,外范与内范重新套合,内外范之间的空隙就 是所要铸造的青铜器的器壁厚度。最后把熔化的铜液注入空 隙之内,铜液冷凝之后,去掉内外范即铸造成功。
第二章
夏商周美术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夏 商 周 美 术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第二章
夏商周美术
(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
公元前2l世纪,夏的建立是中国有明确王朝统治记载 的开始。商、周社会逐步完善了社会等级制度——礼乐制 度,这一时期以青铜器为主的艺术品制造也主要为这一制 度服务。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攻破西周的都城镐京。 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 前470年)、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春秋战国是中国 历史上的大变动时代,东周王室衰落后,出现了诸侯割据, 礼崩乐坏的局面。
中国美术史—夏商周春秋战国美术

《周礼·考工记》记载了6种不同含锡量的青铜器物的合金 配方,称为“六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青铜合金成分 的文字记录。
· 青铜器的品种与用途
商周时代青铜器的种类繁多,依照其用途可分为礼器、乐器、兵器、 工具和车马器几类。
青铜器中的精品,也就是说可以作为美术史考察对象的青铜器几乎都 是礼器。用途主要在于祭祀和维护统治秩序两个方面。即一方面在祭 祀中用做人神“沟通”的工具,另一方面在各种礼仪中象征奴隶主的 权势和地位。
三 壁画、帛画和漆画
• 对先秦壁画的研究是以相关文献和遗存为依据进行的谨 慎推论,论证的范围也主要涉及壁画的内容,但是两幅 著名的战国帛画《人物驭龙图》和《人物龙凤图》却能 使我们获得关于当时绘画的更多信息。
• 已知先秦时期的漆画作品全是漆器上的装饰图像,有的 绘制在丧葬用具如漆棺上,有的绘制在各种日用器物上。 湖北荆门包山大冢出土的一件战国漆奁上绘制的《车马 人物出行图》,是迄今发现的最早风俗画作品。
·玉石雕刻 玉器在中国原始文化中曾作为原始部落的图腾标志,
具有神秘的巫术色彩和浓厚的原始宗教意味。到奴 隶社会时期,青铜工具的出现使得玉石器的象征性 功能进一步增强。具有美丽色泽和晶莹温润的质感, 产量稀少而又难于加工的玉石成为象征性器物的最 佳选材。玉器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有含义也正是在这 时开始确立。
•
人 虎 相 抱 卣 湖 南 安 化 出 土 商
•
象 尊 湖 南 醴 陵 出 土 商
• 四羊方尊 湖南宁乡出土 商
• 盠驹尊 陕西郿县出土 西周
• 编钟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战国
• 青铜面具 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
•
鹿 角 立 鹤 湖 北 随 县 曾 侯 乙 墓 出 土 战 国
中国美术史-(夏商周美术)

青铜器艺术:
青铜器的品种与用途:
种类:
礼器:
炊煮器:鼎、鬲
食 器:簋、豆
四耳夔纹鉴
酒 器:盂、觚、爵、斝、尊、卣、壶、彝
水 器:盘、鉴
乐器:铃、铙、鼓、钟、钹
其他:兵器、工具、车马器
大型水器,用来盛水,亦用来盛冰。
第二十五页,共46页。
青铜器艺术:
青铜器的品种与用途:
水 器:盘、鉴
乐器:铃、铙、鼓、钟、钹
其他:兵器、工具、车马器
层次十分清晰,达到了极好的 艺术效果,其精美而又带有神 秘色彩的文饰,浑厚庄重的器
身以及铭文,通过雕铸将他们
彝是一种青铜酒器的专名,盠方彝的装饰采用浮雕技法,雕铸出粗 犷豪放的文饰,装饰主次关系明确,
有机的融合到一起,再现了西 周青铜器铸造业的辉煌。
第十页,共46页。
青铜器艺术:
青铜器的品种与用途:
种类:
礼器:
炊煮器:鼎、鬲
食 器:簋、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酒 器:盂、觚、爵、斝、尊、卣、壶、彝
水 器:盘、鉴
乐器:铃、铙、鼓、钟、钹
其他:兵器、工具、车马器
盛饭器。现在的大碗。商簋多无 盖,周则多加盖。椭圆形,有两
耳,高圈足。
第十一页,共46页。
青铜器艺术:
青铜器的品种与用途:
种类:
礼器:
炊煮器:鼎、鬲
食 器:簋、豆、盂
酒 器:觚、爵、斝、尊、卣、壶、彝
水 器:盘、鉴
乐器:铃、铙、鼓、钟、钹
其他:兵器、工具、车马器
第二十页,共46页。
虎食人卣
青铜器艺术:
青铜器的品种与用途:
种类:
中国美术史教程(蒲松年)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美术

中国美术史教程(增订本)薄松年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美术(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概况:1.约公元前21世纪开始,中国建立了夏王朝,进入奴隶制社会;2.只有奴隶社会才是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3.夏代已从石器时代进入铜器时代,到商代手工也有很大规模,青铜冶炼,制陶、玉石工艺、古雅雕刻和染织等门类都有了细致而明确的分工;4.春秋战国时期,各门类独立发展,一片繁荣,揭开中国美术史的新篇章。
第一章青铜工艺第一节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一.青铜器的造型1.青铜器在当时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和享用,主要用于祭祀和宴饮,其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
2.依照用途,大致可以分为:炊煮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器等。
炊煮器:鼎、鬲(li)、甗(yan)鼎--用于煮肉,方圆两种。
圆鼎:双耳三足;方鼎:双耳四足。
成组的鼎叫列鼎。
(等级象征)鬲---形状似圆鼎,三足中空,便于大面积受热甗---蒸食用具,可分上下两部分,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两者之间有镂空的箅,用来放置食物。
盛食器:簋(gui)、豆、簠(fu)簋---盛放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
(等级象征,成套的簋多以双数出现,与奇数的列鼎相配);豆---盛肉酱用的高足盘;簠---盛食物用,长方形,口外侈,四足短,有盖。
酒器:爵、觚(gu)、斝(jia)、兕觥(si gong)、尊、卣(you)、彝、壶、盉(he)、罍(lei)等。
爵---饮酒器物,相当于现在的酒杯。
形体较小,圆腹,前流后尾,旁有把手,下有三尖高足。
觚---饮酒器物,上圆口张开,好似喇叭状态,相当于现在的高脚杯。
斝---温酒器物,像爵,但无流尾,形体比爵大。
兕觥--盛酒或饮酒器物,旁有把手,上部带有两角兽头形盖子。
尊-----盛酒器,有方尊、元尊两种。
卣-----盛酒器,有盖子和提梁,腹部或圆或方。
彝-----盛酒器,方形,带有如屋顶四面坡形方盖。
中国美术史--夏商周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

——
窃曲纹
环带纹
4、青铜器的装饰 饕餮纹
蘷纹
商
青铜器的发展演变
夏代青铜器 此时是青铜器的“滥觞“时期。这个时期青铜 器的造型还很幼稚古朴、率简凝重,还没有脱 离原始意味。甚至有的青铜器没有任何装饰, 通体素面。一般以单层凸起的饕餮纹和弦纹为 装饰纹样,没有底纹。此时,青铜器上饕餮纹 形象的处理比较松散,不象后来商代那样神秘、 威严与恐怖。1972年在河南二里头出土的青铜 爵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容器,属夏代。
黻
第五节 染织、服饰工艺
日、月、星辰,取其照鉴;
山川,取其稳重;
龙,取其应变; 华虫(一种雉鸟),取其纹丽; 宗彝(一种祭祖礼器后来在其中绘一虎一譐),取其忠孝; 藻(水草),取其洁净; 火,取其光明; 粉米(白米),取其滋养; 黼(斧形),取其决断;
黻(两兽相背形),取其明辩。
第五节 染织、服饰工艺
商代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造型以庄威、典雅、厚重、古朴为主 要特征。常用的纹饰有饕餮纹、夔纹等动物纹样 及几何纹样。早期的纹饰铸造比较浅,无底纹图 案,后期逐渐趋向繁缛华丽,基本上是浅浮雕, 并有繁华的底纹。后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基本上体现了“礼器”的性质, 蕴藏着深刻的宗教与政治意义。 鼎是商代青铜器中最重要的器物之一,象征着某 种权威。鼎的形制随着不同时期纹饰的变化而发 生变化。饕餮乳钉纹方鼎,司母戊方鼎等皆是这 一时期的代表。要标志,人们称夏商周时期为 青铜时代。
商代青铜器制作过程
A 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B 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 C 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 器。
中国美术史夏商周 PPT

周 方 彝
周 (西 周) 偃侯
盂
周 ( 西 周 ) 召 伯 虎 簋
周 (西 周早 期) 外叔 鼎
周(西周早期)散氏盘
周 (西 周早 期) 鸟纹
爵
周 (西 周晚 期) 毛公
鼎
周(西周晚期)毛公鼎铭文
春秋中期兽形盛水器
春 秋 立 鹤 方 壶
春秋秦公簋
春 秋 兽 纽 缚
春 秋 桑 蚕 纹 尊
中国美术史夏商周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鼎:相当于现在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大 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簋(gui,音轨):铜器铭文作“毁”,相当于现 在的大碗,盛饭用。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 有二耳。
鬲(li,音历):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空足。
甗(yan,音演):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全器分上、 下两部分,上部为甑(zeng,音赠),置食物; 下部为鬲,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 箄。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青铜器的名称、种类与造型
角:饮酒器。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有的有 盖。
斝(jia,音甲):温酒器。形状像爵,有三足,两柱,一 鋬。
春 秋 大 孟 姬 盥 缶
春 秋 错 金 乐 书 缶
春秋 (战 国?) 嵌赤铜 鸟兽纹 壶
战国早期镶嵌狩猎纹壶
战 国 子 禾 子 釜
战 国 人 形 灯
战 国 中 山 国 墓 银 首 男 俑 灯
战国 中山 国墓 十五 枝连 盏灯
战 国 云 纹 豆
战 国 嵌 赤 铜 兽 纹 铜 豆
觚(gu,音姑):饮酒器。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 叭状。
觯(zhi,音志):饮酒器。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 瓶,大多数有盖。
中国美术史

第1章原始社会时期美术1.《周礼》“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
”第2章、三章夏商周的美术1.商代青铜器要例:人面铜方鼎:大禾鼎(内壁有“大禾”二字)司母戊大方鼎:最大毛公鼎:铭文最多2.甲骨文:现存最早的成系统汉字甲骨文是中国书法艺术最早的代表;商代甲骨文多集中在河南安阳殷墟;3.漆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
4.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是目前可见的中国最早的独幅画第四章秦汉时期美术1.秦汉时期大型纪念性雕刻的杰出代表:始皇陵兵马俑、西汉霍去病墓前石刻群2.秦始皇陵兵马俑:佣是一种殉葬品;(材质:木、铜、泥)特点:秦始皇陵在陕西临潼,兵马俑差不多与真人真马等大,阵容强大佣头和身躯分开制作,然后套和雕塑手法:模制+手塑塑成后入窑烧制,最后进行彩绘写实风格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始皇陵兵马俑3.汉代纪念性雕刻,以霍去病墓前石刻群为代表。
其中主题最为鲜明的《马踏匈奴》象征性地歌颂霍去病的战功及其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风格写意4.东汉甘肃武威出土的青铜佣中,最杰出的代表作是“铜奔马”,即“马踏飞燕”它表现一匹飞奔的马,后蹄踩住了一只展翼的飞鸟,一起翱翔在半空马的体形完美匀称,整个重心都落在踩飞鸟的那只足上。
无论是造型的高度完美,还是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堪称杰作现成中国旅游标志5.铜灯——汉代灯具把实用和欣赏巧妙结合起来。
最具代表性的是西汉河北满城“长信宫灯”“长信宫灯”通体鎏金,作一宫女跪坐之势,神情端庄,体态优美,不失为人物雕塑的精品。
宫女左臂下垂执灯座,右臂举起,衣袖与灯盖相通,点燃后烟尘通过衣袖而集中于人体之内;灯座可盛水,能将吸入体内的烟炱溶于水中,这就保持了室内空气的清洁,另外在其灯座上还有活动的环壁形灯罩,根据需要可以调整照射方向,控制灯光的强弱。
灯座、灯罩、头部还可以拆卸,便于擦拭清除烟尘,真可谓巧夺天工。
6.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T型帛画,内容分天上、人间、阴间三部分。
第二章 夏商周美术(中国美术史)

高93.1厘米,重201.5 公斤。口沿饰兽面纹, 腹部饰流畅的波曲纹。 腹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 字,字体工整,笔势圆 润,铭文前段14行有阳 线格栏,后段格栏制范 时除去。现藏于上海博 物馆青铜器展馆
虢季子白盘
西周 高39.5厘米 口长137.2厘米 中国历史博物馆
盘为古代盥器。流行于西周至战国时期。盘的作用与现代的脸盆相近,匜则象 一只瓢。贵族行礼仪时,往往用匜浇水洗手,用盘承之。铜盘最早见于商代。 虢季子白盘铸于周宣王时期,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西周三大青铜器。四壁各 有两只衔环兽首耳,口沿饰一圈窃曲纹,下为波带纹。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 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 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
• 青铜纹饰向两个极端发展,一是带有威 严神秘气氛的兽面纹为简练的几何纹; 一是描绘现实生活的情景。装饰手法上, 纹饰刻镂更浅细,前期之粗花变为工整 的细花。新工艺(失蜡法、镶嵌、刻纹) 的提高和推广。青铜工艺走向华巧工致 的新时期。总的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 青铜器,审美功能被强调突出,实用功 能消弱了,神秘礼制气氛几乎没有了。
龙虎纹尊(商)
高50.5cm;口径45cm 安徽阜南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
虎纹铜尊(简称龙虎尊),因 其主题纹饰有龙虎而著名(见 图)。它体形高大,口沿广阔, 鼓腹,高圈足,重约20公斤。 铸工极精,整体形成三层花纹。 肩部以圆雕和浮雕相结合,塑 造3条生动的蟠龙形象,龙身 蜿蜒,龙首探出,额有双角, 阔吻巨口,两眼大睁。腹部以 三道扉棱为界,分隔3组相同 纹饰,皆双虎食人之状。虎头 居中,为高浮雕,左右两侧是 虎身,为浅浮雕。裸体人头已 被老虎含噬口中。圈足平雕饕 餮纹饰,饕餮纹也称兽面纹。 在古代青铜艺术杰作中,此件 龙虎尊当为佼佼者,被文物考 古界视为珍宝,当之无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块范铸造 、二次铸造、分铸法、 印模制范、失 蜡法
2021/3/14
4
雕刻
青铜雕刻:
商周雕刻还没有完全从工艺中独立出来,仍依附于工艺美术。
其社会作用主要是为体现某种伦理观念。独立的圆雕,附属于
中国美术史
奴隶制时代的美术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2021/3/14
1
概述
奴隶制的建立,为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发展奠定了基础,也 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夏商西周是青铜时代。 此间汉字已经形成,礼仪制度已经完备,为礼仪制度服务的 青铜礼器、玉器日臻完美。铸器、刻字、雕花工艺严肃 认真,视同神圣,倾注了当代人的最高智慧,可谓时代精神的 集体中体现。唯其如此,商周青铜工艺成为后世难以企及 的典范。
种类:
礼器:
炊煮器:鼎、鬲
食 器:簋、豆、
酒 器:盂、觚、爵、斝、尊、卣、壶、彝
水 器:盘、鉴
乐器:铃、铙、鼓、钟、钹
豆,肉食器,主要用于盛肉酱之类 的食物。
其他:兵器、工具、车马器
2021/3/14
13
青铜器艺术:
青铜器的品种与用途:
种类:
礼器:
炊煮器:鼎、鬲 食 器:簋、豆、 酒 器:盂、觚、爵、斝、尊、卣、壶、彝 水 器:盘、鉴
司母戊大方鼎,商朝,高:
青铜器的品种与用途:
礼器:
炊煮器:鼎、鬲 食 器:簋、豆、 酒 器:盂、觚、爵、斝、尊、
卣、壶、彝 水 器:盘、鉴
乐器:铃、铙、鼓、钟、钹 其他:兵器、工具、车马器
三羊纹鬲 商代后期 高22.8厘米
2款021足/3/14似鼎,煮食器,似今日之蒸锅。款足即足中空,便于加热。
附属于青铜器身的人物雕刻
刖刑的佐证 从西周开始,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关于
犯罪和刑罚的文书。这辆挽车是中国刑史上 一件重要的物证。 刖刑,即断足,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刑罚,把受 刖刑的奴隶随葬在奴隶主的墓中。 构思奇特的刑车
这件挽车为厢式六轮车,无辕,顶部有厢盖, 前有车门,可开启,门旁立一个断左足的裸人 (受刖刑者),拄杖扶门拴。车厢盖钮为一蹲 猴,四角各立一只足可以转动的鸟。车厢四周 及每面正中立一只伏兽,下缘两只伏虎各抓住 两个小车轮。全车可以转动的部位共十五处。 挽车构思奇特,制作工艺精巧,
局严谨,主次分明,基本上具备了宫殿建筑的特点和规律
商
早期都城郑州商城遗址,约1700米见方、晚期的殷墟遗址、估计范围
24平方公里以上。河南偃师县城关尸乡沟商代早期城址、商代方国
都城遗址、湖北黄陵盘龙城遗址等。
周
西周建筑总体看来,与商代相比,规模更大,布局更严谨,地下考古发
掘遗迹也更丰富。1976年发掘的大型的西周建筑基址。略呈正方形,
青铜器身上的圆雕或浮雕,拟形器
商周青铜器
上的纹饰母体,
以兽面牛首为
主体。左右对
称展开。其形
象狞厉可怕,
是用来“辨神
奸”的图腾符
号。到春秋时
就基本消失。
鼎为方形,双耳对立,四圆柱足,腹四面 各饰一浮雕人面,耳上部饰云纹,下部为 爪纹,耳外铸单线夔龙纹。四足上饰饕 餮纹2。021人/3/1面4 ,五官刻画简练概括而传神, 表情威严。
乐器:铃、铙、鼓、钟、钹
其他:兵器、工具、车马器
燕侯盂 西周早期 高24,口径33.9厘米, 重6.45千克
2021/3/14
9.1 , 13.7 , 11.3
通刖
高人
守
厘囿
米铜
长
挽 车
(
厘西 米周 宽)
厘 米
7
玉石雕刻
妇好墓玉器
集雕刻、工艺、绘画于
一身。手法与青铜一脉 相承,反映出中国早期艺 术的统一性。
2021/3/14
8
玉石雕刻
妇好墓玉器
2021/3/14
9
青铜工艺:
青铜器的品种与用途:
11
青铜器艺术:
青铜器的品种与用途:
种类:
礼器:
炊煮器:鼎、鬲
食 器:簋、豆、
酒 器:盂、觚、爵、斝、尊、卣、壶、彝
水 器:盘、鉴
乐器:铃、铙、鼓、钟、钹
盛饭器。现在的大碗。商簋多
其他:兵器、工具、车马器
无盖,周则多加盖。椭圆形,有
两耳,高圈足。
2021/3/14
12
青铜器艺术:
青铜器的品种与用途:
礼器: 炊煮器:鼎、鬲
食 器:簋、豆、
酒 器:觚、爵、斝、尊、 卣、 盂、壶、彝
水 器:盘、鉴 乐器:铃、铙、鼓、钟、钹 其他:兵器、工具、车马器
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 摇的气势。鼎的四个立面中心都是空白素面, 周围饰以饕餮纹,鼎耳的侧面雕刻有两只相对 的猛虎,虎口大张,共衔着一个人头。这种恐怖 的吃202人1/3/形14 象,渲染出一种精神上的压迫感,以显 示统治阶级的无上权威。
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虽说都比较幼稚,但为后世提供了一
2021/3/1些4 经验,所以同样值得重视。
2
建筑、雕刻、工艺
建筑
夏 随着奴隶主权利的增大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宫殿的规模和规格也逐渐
改善、提高。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使禹作宫”。一号遗址东
西约36米,南北约25米 ,并由堂、庑、门、庭等单体建筑所组成,布
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高0.8米。整个建筑坐北朝南,以门道、
前堂、过廊、后室为中轴,东西配置厢房,形成一个前后两进、东西
2021/3/14
对称的封闭性院落。
3
青铜雕刻艺术:
青铜器的起源:
仰韶文化遗址
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
“二里头爵”
青铜“冶炼”与“铸造”
《周礼﹒考工记》“六齐”(即六剂)——钟鼎之齐,铜
三代青铜器的制造与使用,延续了一千多年,其工艺精湛空 前绝后青铜器以他那华美的外表,丰富的内涵,复杂多变的 艺术形式,高超的技艺,显示出一种特殊的美感。她对中华 民族审美习惯的形成和各种造型艺术的形态的变化,都起 了一个奠基作用。
研究三代美术,除重点研究青铜工艺外,对广泛流行于上层
社会的玉石工艺及书法艺术也应给以足够的重视。三代
四川广汉三星堆商代青铜人面 商中期5
雕刻
青铜雕刻:拟形器
象鼻高扬,鼻头作成凤首形,凤 冠上卧一虎,凤口恰是倒酒的出 口,与腹部相通。象背圆洞以注 酒,制作巧妙。象身以云雷纹为 地,饰饕餮、虎、夔龙和凤鸟图 案,显得华丽而神秘。其它还有 犀尊、驹尊、牛尊、枭尊等。
2021/3/14
象尊 商代后期 高22.8,长26.5,宽14.4厘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