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 第九章 清代的绘画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了解中国美术发生的种类、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2.了解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进程,掌握美术史的发展趋势。
3.掌握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画家及作品、美术现象与重要流派,培养、提高分析和鉴赏能力。
4.能运用所学的中国美术史知识,总结美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具有美术创作、美术评论及美术理论研究能力。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知识面。
5.运用所学的中国美术史知识,关注美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6.能运用所学的中国美术史基本理论与知识,胜任中小学美术教育、社会美术工作。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1.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版
2.主要参考书
1.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全8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房龙.《人类的艺术》,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版
4.贺西林.《中国美术史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
5.蒲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6.赵力,贺西林.《中国美术史》,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
清代的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及真题详解

a.碗,早期有敞口碗、直口碗;中期多折腰碗;晚期创造了有盖碗,是专供 饮茶用的。 b.盘,多为大型制作。 c.瓶,式样甚多。有棒捶瓶、花觚、梅瓶、天球瓶、蒜头瓶、桶子瓶、葫芦 瓶、胆瓶、荸荠瓶、扁瓶、柳叶瓶等。 d.尊,有太白尊、观音尊、⻢蹄尊、凤尾尊、萝卜尊等。 e.壶,有茄式壶,有福字、禄字、寿字壶。 f .罐,有将军罐,罐盖似古代武将的军盔而得名。有粥罐,体形矮而圆,是 提取稀粥用的。 ③陶瓷装饰纹样 a.雉鸡牡丹。因牡丹花心出两个犄⻆,故称双犄牡丹。 b.冰纹梅花。 c.⻰凤。 d.四季景,十二月花。 e.人物。康熙时期多表现人物题材,雍正时则多采用花⻦题材的纹饰。 f .刀⻢人。即挂刀骑⻢的人物,表现两军作战,人⻢奔腾的战斗场面。 g.锦地开光。这是康熙时期用作边饰的一种最普遍的形式。锦地丰富多彩, 有万字流水、⻳纹、钱文、锁子、人字、⻥鳞、盘绦等。 h.戏曲故事。多以古典小说《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隋唐演 义》、《水浒》、《⻄游记》等故事题材。 i.全篇诗文。康熙时期用⻓篇的诗文作为装饰,常⻅的有《兰亭序》、《赤壁 赋》、《出师表》、《醉翁亭记》、《滕王阁序》等,多装饰在笔筒上,流行 于康熙中期。 j.耕织图。 k.渔家乐。表现渔⺠的欢快情景。 l.祈福祝寿。如“洪福⻬天”、“福禄寿三星”、“八仙庆寿”、“双螭捧寿”等,此 与康熙晚年寿辰有关。
(2)康熙时期 ①陶瓷工艺 a.红釉红釉又称宝石红,从釉色上说是最突出的,康熙红釉颜色鲜艳,特点 是挂不住口。器皿的口缘部分,红釉下淌,呈现淡⻘色。 b.古彩古彩又称硬彩,是康熙时期的重要品种。它是继承明代五彩的传统技 法而发展的彩绘。笔力健劲,多用单线平涂,色彩浓艳。与明代五彩相比,则 有深浅层次之分。 c.⻘花⻘花在康熙时期有所发展,出现了康⻘五色、素三彩:第一,康⻘五 色,是指渲染的次数加多,更富层次感。第二,素三彩是用⻩、绿、紫等色施 以彩绘,而无红色,也是这时的创造。 ②陶瓷造型 康熙时期陶瓷造型,有的沿用旧式,有的加以改造发展为新品种,有的富有独 创性。如:
中国美术史:8.明清-近代美术

明清时期的美术
明代绘画
一、宫廷花鸟画派 二、宫廷山水画派(浙派) 三、吴派(山水画派)
一、宫廷花鸟画派
画风: 艳丽典雅、笔法工整而富有生意。
主要宫廷画家:
边文进(福建沙县人) 吕纪(浙江宁波人) 林良(广东佛山人)
林良 花鸟画
吕纪 花鸟画Page 4
边文进 花鸟画作品
Page 5
二、宫廷山水画派——浙 派(院派) (157)
1.陈淳(今江苏苏州人) 2.徐渭(今浙江绍兴人) 3.周之冕(今江苏吴江人)
陈 淳 花鸟画作品
徐渭
花鸟画 作品
位于浙江绍兴的徐渭墓
周之冕 花鸟画作品
159
明末画家 董其昌
★ 上海人。明政府
官员(礼部尚书), 上海一带的大地主。 他具有很高的文化修 养,是明朝末年中国 书画界的领袖,最著 名的山水画家、书法 家,无论对当时,还 是对后代,他都有十
郑燮 《竹石图》
金农作品
黄慎的人物画
第四节 明清书法
第二节 明 清 书 法 家 (348)
一、明代书法家
祝允明(草书)、文征明、 唐寅、董其昌、王铎(草 书)
祝允明 草书
祝允明 书法作品
文征明 书法作品
唐伯虎 书法作品
王铎 书法
二、清代书法家 郑燮、金农、吴昌硕、 何绍基、康有为
峰 画作品
陈树人
(1883-1948)
原
名哲,后改名韶,字树
人,以字行,号葭外渔
子。籍隶广东番禺(今
广州)。年十七学画于
居古泉(廉),与高剑
父为同门。留学日本,
先后毕业于西京美术学
校绘画科、东京立教大
学文科。
陈树人作品
14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四)清代书法、建筑、雕塑及工艺美术

明清美术(二)—清代建筑
一、宏伟壮丽的宫苑建筑 二、人神感应的坛庙建筑
三、玉宇梵宫的宗教建筑
四、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
一、宏伟壮丽的宫苑建筑
(一)故宫 今存北京故宫的规模是清朝时确定下来 的,要比明朝的规模要小得多。清朝宫殿数 目不及明的十分之三,墙垣木料也改用普通 的砖和松木。但其整体布局没有变化。
清 王 铎 《 自 作 五 律 诗 》
清 王 铎 《 杜 甫 五 律 诗 卷 》
明清美术(二)—清代书法
(三)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 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 桥,江苏兴化人。早年家贫,以书画维持生活。 他的书法早年师法苏东坡,黄庭坚。 他的字 能熔 正、草、隶、篆于一炉,可以说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一怪。 板桥的怪是“恕不同人”的怪,不愿流于凡俗的怪,而 不是不要传统的怪。他自己说过:“横涂竖抹,要自笔 笔在法中。”又说:“必极工而后能写意。”他在书法 上非常强调自己的新意,他在《跋临兰亭序》中说: “板桥道人以中郎之体,运太傅之笔,为右军之书,而 出己意。并无所谓蔡、钟、王者,岂复有兰亭画貌乎?”
清 郑 板 桥 《 自 书 诗 轴 》
清 郑 燮 《 行 书 七 律 诗 轴 》
明清美术(二)—清代书法
(四)金农 金农(1687~1764), 原名司农,字寿门,号东心, 浙江杭州人。诗文书画金石皆精。 他的书法以《天发神碑》为基础。他的隶书早年是 “墨守汉人绳墨”的。既负盛名之后,有意“骇俗”, 老芝以为“笔笔从汉隶而来”,“世人以不怪为怪”。 今天我们看到的金农书法,大体有三种风范。其一是隶 书字多圆滑古朴,其间仿佛可见其”小变汉法”之求索 轨迹;其二是漆书,横粗竖细,方整浓黑,世称“冬心 体”他的漆书,是其自辟蹊径的标志;三是以碑法与自 家的漆书法写成的行草书。其尺牍,提画多用此体。
中国工艺美术史清代工艺美术

中国工艺美术史清代工艺美术背景介绍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1644年至1912年,被外族侵略后中国社会经济民风陷于停滞,文化上更是丧失独特性。
然而,优秀的清代工艺美术却在这种情况下依旧绚丽绽放。
清代的工艺美术表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和精湛的工艺技术,展现了当时中国工匠们的智慧和才华。
清代工艺美术的特点清代工艺美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精湛的工艺技术:清代工艺美术大多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包括雕刻、绘画、织绣、刺绣等,工匠们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实践,技艺日臻完善,精湛绝伦。
2.丰富多彩的题材:清代工艺美术作品的题材广泛,涵盖了宗教、神话、历史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各异。
3.细腻精美的工艺品:清代工艺美术作品在细节处理上非常注重,工匠们善于运用线条、色彩和材料,使作品看起来既细腻又精美。
清代工艺美术的主要作品清代工艺美术涵盖了很多不同的领域,包括陶瓷、玉器、漆器、丝绸、铜器等。
以下是几种代表性的清代工艺美术作品:1. 清代青花瓷青花瓷是清代最具代表性的陶瓷之一,其釉下彩绘和青花绘花工艺技法达到了巅峰。
清代青花瓷制作精美,品种繁多,风格上独具特色,成为中国瓷器史上的瑰宝。
2. 清代玉器清代玉器是中国工艺美术的珍品之一,其雕刻工艺精湛,题材多样,包括玉佩、玉璧、玉杖等,形态优美,寓意深远。
3. 清代漆器清代漆器制作精良,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主要有漆画、漆雕、漆制家具等,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清代工艺美术的影响清代工艺美术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它不仅在中国本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外国工艺美术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中国工艺美术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结语清代工艺美术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其优秀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丰盛。
清代工艺美术将传统工艺与艺术相结合,不仅展现了中国工匠们的高超技艺,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美术史完整版课件 第九章--明清时期的美术

中国美术史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1 第一节 明代前期绘画
戴进、吴伟与浙派
戴进 字文进。其山水以取法南宋马、夏为主,并能“变南宋浑厚沉郁之趣,成健 拔劲锐一体“。他的山水画比南宋人措景丰富,较元人多生活实感,大多构图剪裁 精当而景象恢弘,造型明快而富于质感,笔墨劲健而法度严谨,格调洒脱而清爽隽 秀。山水画之外,戴劲也工人物、花鸟,其人物画和花鸟画在取材与画法上都较少 新意,但是极见功力。当时宫廷内外追随者甚众,乃以戴的籍贯,称这一派为“浙 派”。 二、吴伟 字次翁。他的山水画师法马、夏,近则“源出于文进”,但“笔法更 逸”,用水更多,气魄更大,布景造型也更简括整体。吴也擅长人物,精于元人白 描、南宋简笔与唐吴道子用笔。是为“江夏派”的开山者。
第九章明清时期的美术第一节明代前期绘画1111第二节董其昌与南北宗画论2222第三节四僧与水墨山水画的发展33334444第九章明清时期的美术中国美术史第九章明清时期的美术第一节明代前期绘画1111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荆
楚
理
工
学
院
·艺
术
学
院
中国美术史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1 第一节 明代前期绘画
中国美术史 |第九章 明清时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美术
1 第一节 明代前期绘画
时代简介
清朝(1644年—1911年),是中国封 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满姓爱新 觉罗。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 努尔哈赤建立王朝称汗,国号大金, 史称后金。1636年(明崇祯九年), 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李自 成农民军攻陷北京,明崇祯帝自杀。 清军乘机入关打败农民军,多尔衮迎 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1911年,辛 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清代自入 关后,共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
唐宋元明清五朝美术形态比较

唐宋元明清五朝美术形态比较中国五朝时期是中国美术史上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时期之一。
唐宋元明清五朝是中国艺术发展的五个阶段,这五个时期各自都拥有独特的艺术形态和风格。
本文将比较这五朝的美术形态差异和变化。
唐朝美术形态唐朝是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其美术形态也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唐代的画家们在绘画中掌握了充分的造型技巧,呈现了优美和谐的画面。
唐代的绘画风格非常娴熟,强调笔墨的精髓,并且显示了古代绘画审美爱好的特点。
唐造像以石刻和铜雕为主,铜制品造型更加飘逸,线条柔美,流畅自然,更加触人心灵。
宋朝美术形态宋朝是中国美术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
宋朝美术以细致、富有几何学特点的线条、明亮的色彩结构和强烈的人文关怀为特征。
宋代著名的绘画家、书画家,如张择端、范宽、李唐、司马光、苏轼等人,均有卓越的表现力和内在情感。
宋代的青瓷是世界上最出名的瓷器之一,采用的是薄胎、少釉、淡雅的颜色和深绿色釉料,形成深刻的艺术气质。
元朝美术形态元代的美术形态在色彩和造型上都更加鲜明,表现力更富于生动性,注重把握题材,强调表现温情、淳朴的生活。
元代的造物和意象是丰富的,其中具有叙事性和感性的内容占有很大比重。
元代书法之精美技法之端,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的高峰。
元代的青花瓷器采用了大量的蓝色涂料,更加注重画面的装饰性和固定的构图艺术。
明朝美术形态明代艺术风格表现了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明代绘画宏大、空灵、秀美,以笔墨、构图优美而著称。
它的艺术风格追随了北方实用主义的风潮。
明代民间文化的兴起对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发展了不少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年画等。
明代瓷器采用了多种釉料,如青花、嘉靖五彩、绿釉等,达到新高度。
清朝美术形态清代艺术形态是继明代之后的一个时期,与宋元明相比,清代的艺术形态更加天然、朴素,表现了一种朴实、恬静、穆然、含蓄的艺术气质。
清代的绘画风格又一次变得宏大、流畅,造型更大胆而具有冲击力。
清代的陶瓷器相对其他时代而言,它的瓷器的形状朴实而不凡,釉色清雅而幽深,也具备高度的装饰性。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课后习题 第8单元 明清时期美术(上))【圣才出品】

第8单元明清时期美术(上)(公元1368年至1911年)1.简要论述明清美术发展的特点。
答:(1)明清时期的绘画①明清两代文人士大夫绘画仍占有主导地位,画家众多,画派林立,盛况超过前代,绘画在社会上有了很大普及。
②民间绘画也非常活跃,年画和版画的成就十分突出。
③宫廷绘画创作虽不及宋代,但也曾一度表现出振兴的局面。
宫廷画家多是社会上职业画家中的高手,也有一些文人作为词臣供奉为皇帝作画。
④宫廷、民间和文人绘画艺术有一定的互相渗透和交流。
(2)明清时期的宗教美术①明清两代佛教和道教仍然受到统治集团的支持,但宗教艺术却明显地趋于衰落之势。
②案头陈设的小型雕塑特别得到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相当水平的民间匠师。
(3)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①工商业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扩大刺激着工艺美术的发展。
②工艺美术品的样式丰富,品种繁多,技术上也有不少创新,其中以陶瓷、丝织、牙角雕刻、漆器、金属珐琅器尤为突出。
2.何谓浙派?有哪些代表性画家?试举出几件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成就。
答:(1)浙派绘画是明代前期中期中国画坛的重要绘画流派,浙派绘画由于其开创者戴进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因此得名。
(2)其代表画家有戴进、吴伟等人。
(3)我代表作品如戴进的《春山积翠图》《风雨归舟图》和吴伟的《林和靖诗意图》《踏雪寻梅图》《松风高士图》等作品,这些作品在笔墨风格上崇尚马、夏,山水多用大斧劈皴,构图亦善于经营。
这些作品里都是山水兼人物,这在明代文人画家中是少见的。
3.明代宫廷绘画的活动状况如何?有哪些代表性画家?他们在艺术上有何成就?答:(1)明代政府为了鼓励宫廷画家的创作,采取了优礼画家的政策。
明初,特设仁智殿以处画士。
历朝的宫廷画家分别值仁智、武英、文华三殿。
朝廷根据每人的具体条件授予不同的官职,职业画家多授锦衣卫千户、百户、镇抚等职,所以形成了明代宫廷画风格多样的盛状。
(2)代表画家有刘俊、倪端、商喜等人。
(3)他们的宫廷画借历史故事描绘了理想的君臣关系和贤君良吏形象,为之后的宫廷画创作提供了模板,宫廷画中的人物画技巧由于承继了前几代的成就而达到很高的水平,他们在解决人物故实画的立意结构和人物衣冠制度、宫室规模、城郭山川形势的历史具体性等方面,是游刃有余的,这对后来人物画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清代的绘画填空1.清代绘画领域中(文人画)占压倒优势.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多.2.正统文人画直接承受(董其昌)之余绪,以清代(四王)为代表。
3.“四王”是(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h uī)。
4.王原祁在绘画上完全摹仿(黄子久)的笔墨韵致。
5.王时敏自认为(渴笔皴擦得大痴种韵)。
6.“以元人笔墨运宋丘壑”的是四王中的(王翚)。
7.八大山人的写意花鸟(简练生动,不拘形似而神完气足)。
8.“借古以开今一出自(石涛)的(《苦瓜和尚话语录》)。
9.金农是(扬州)画派的画家,他把(诗歌、书法、绘画、篆刻)结合成美妙的整体。
10.李鳝是(扬州)画派中最擅长(花鸟画)的画家。
11.清代宗法徐崇嗣(没骨法)的画家是(恽格)。
选择1.正流画家是(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恽格、吴力)。
2.王时敏山水画特点:A仿黄子久,B受董其昌影响,C.渴笔技擦得大痴神韵。
3.石涛的山水画有《山水清音》《细雨虬qiú松》《淮阳洁秋》《黄山八胜册》《清湘书画稿卷》。
4.石涛的艺术观点有:A“搜尽奇峰打草稿”B山川景物与作者”神遇两迹化,C“我自用我法”D 借古以开。
5.石涛的山水画特点有:A所画山水构图新颖而富变化景象B郁勃新奇C意境宏深,笔情纵姿,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生命力。
6.王翚山水画特点:A融合南北两派B,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C用古人笔墨书画一些实景D变化较多、技巧熟练7.“四僧”是:八大、弘人、石涛、石溪。
8.弘人山水画特点:A受倪瓒影响B笔墨形象凝练C写黄山真景D立意构图新颖不落俗套。
9.八大山人写意画的特点:A画荷花,荷茎挺拔而立,生气勃勃,力图表达倔强而不随波逐流的品格B所画怪鸟及鱼,多白眼看天,表现他不妥协的品质C写意花鸟画形象简练生动,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气足也多是他性格及人生态度的写照D构思丰富奇特,不落窠臼,鲜明的表现其理想的追求E“掘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不拘成法,长于水墨,画风厚拙而不作矫饰.笔墨含蓄而沉郁丰富,是继承了林良、陈淳、徐渭写意花鸟而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10.石溪和尚山水画特点:A注重景物气氛的描写,山重水复、云烟掩映B受宋元影响而又得之自然C笔墨荒率浑厚含蓄而引人入胜D反对摹仿古人,常将其其艺术见解题跋于书画作品之上。
11.“搜尽奇峰打草稿“是(石涛)的见解。
12.抒州八怪的艺术特点有:A受石涛、八大影响B提倡大胆创造精神C用雄姿奔放或古拙得笔墨风格表达个性。
13.恽格花卉的特点:A没骨法B工笔写生C设色明丽D用笔轻快。
第33页14.赵之谦花卉画的特点:A篆刻书法入画B写花木之神采C强调气势D笔墨酣畅E具有鲜明的主观情趣。
15.吴其硕花卉画特点:A_不拘成法追求真意B金石书法入画,用笔奔放有力,布局疏密偏正颇具匠心,形象强烈突出C色彩丰富鲜明D|横涂竖抹,不失法度。
16.改琦以著名的文学作品的画有《红楼梦图咏》。
17.海上三任是:任熊、任薰、任伯年。
18清代被称为“常州派之首”的是(恽格)。
19.清末广东地区二居指的是:层巢、居廉。
20.清朝与“四王”齐名的是(费丹旭、改琦)并成为“清六家”简答1.四王的特点?答:从王时敏到王原祁经历了明末清初几十年间,正处于文人画末流摹古仿古风气靡漫之时,四王在当时名望高,弟子多,但他们一味仿古,以追求从董巨到黄公望的笔墨效果为标榜.他们虽也积累了一些笔墨经验,但缺乏从生活中吸收感受,因袭摹仿,结果画面上峰峦皴擦千篇一律,僵化而缺乏生气。
2.李鳝写意画的特点?答:李鳝,字宗扬,号复堂。
他是八怪申最擅长写意花鸟的画家,初学山水以黄公望为师承。
李鳝早年学工笔花卉,造型上下过坚实的工夫,中年后受林良、陈淳、徐渭、石涛画风的影响,并得高其佩指点,笔墨纵横驰骋但不失法度,用色用墨效果强烈,具有雅俗共赏的特色。
3.恽yùn格花鸟画的特点?答:恽格,字寿平,又字正叔,号南田,工花卉,用笔轻快,设色明丽,描绘细腻精确而生动,被称为“逸笔写生”。
4.金农绘画的艺术特色?答:金农,字寿门,号冬心,浙江仁和(杭州)人,为扬州八怪中年龄较长的一位,他嗜奇好学,收藏金石,以擅长诗文、鉴别著称,中年曾到南北各处游历。
金农“五十从事于画”,最初是从画竹画梅开始,后来也画佛像、鞍马、杂画。
他画的梅花常用大片水墨涂出老干,而点缀花朵,另有一种古雅朴拙的风格。
金农能诗,所作梅竹杂画,“每画毕,必有题记,一触之感”。
金农石法醇古方正得自汉隶,他把诗歌、书法、绘画、篆刻结合成美妙得整体。
5.龚贤山水画特点?答:字半千,又字野遗,号柴丈人。
龚贤晚年致力于诗画。
他虽崇尚董源、吴镇、但反对死搬硬摹,主张师法造化,吸取前人成就.用浓郁的笔法创造鲜明强烈的画面.他善用多层次的积墨,深沉、雄厚、强烈、明净,有力的塑造山水形象和气氛,加强艺术魅力,他强调丘壑的经营构思.作品多描绘南京一带山水.构图活泼、境界动人。
6.简介扬州画派?(扬州八怪的艺术特色?)答:“扬州八怪”乾隆之际在扬州买画的八位画家,他们是:汪士慎、金农、黄慎、高翔、李第34页鳝、郑燮xiè、李方膺。
罗聘(也有列入高风翰、闵贞、华嵒yán的),八怪的名字各书记载不尽相同,也并非都是扬州人,但他们都长期生活于此,都有较好的文艺修养,兼书法诗文,其中有些人曾混迹官场,由于不甘逢而失意潦倒,对社会现实有一些不满和牢骚,对正统文人画也有某些抵触之处,而要求用雄姿奔放或古拙的笔墨风格表达个性。
7.郑燮xiè及其绘画领域(绘画理论)的观点?答:郑燮,字克柔,号板桥。
扬州兴化人,出身没落士大夫家庭,他性情直率,作风狂放,反对虚伪造作,在诗画中也常流露不受羁绊或落落难合的态度。
郑燮所画兰竹,不止表现孤高超俗,更常借题画诗发泄其抱负与牢骚,郑燮绘画形象与表现方法上都有不少创造,也画竹或挺拔直上,伸出画外、或瘦竹数竿相互交错,兰花疏密有致、偃仰有情、生动而有风趣的题诗,跌宕而有变化的书法,交错于画中,笔墨放逸自由。
章法上富于美感,也继承发展了徐谓,朱耷、石涛等人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士注意生活形象的观察和对自己真实而充沛的情感的表现,郑燮认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从生活形象到艺术形象的加工、提炼、概括、提高的过程,正在在观察、酝酿、构思、惨淡经营中产生。
“意在笔先”是必须遵循的法则,写意画必须经过严格的功力锻炼,“必极工而后能写意”。
8. 华嵒yán的艺术特点?答:他擅长花鸟,兼工人物、山水、走兽,是难得的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画家。
号新罗山人。
花鸟画范围很广,尤其爱画疏枝上自由悦鸣的鸟雀,善于用简练的几笔勾出枝杈,用干笔桔墨,赋以淡彩,画鸟的羽毛,质感极强,能生动的画出倒挂、展翅、飞走等复杂活泼的动态,简练突出,非常传神,他非常崇拜恽南田的人格和艺术,但他的花鸟却在淡逸雅致的“常州派”以外创立了自己的风格。
他的人物画中常描绘高士、仕女及神仙传说形象,也画画边塞人物。
如《天山积雪》画牵驼的的行旅看天边的孤雁,在描绘离乡思绪上颇为感人。
他的山水融合于吴浙各派,小景尤佳。
华嵒yán绘画的题材笔墨形象上明显的吸收了民间艺术形式,对清以后的绘画有相当影响。
9.黄慎的绘画观点?答:黄慎,号瘿瓢,福建宁华人,早年曾向上官周学画人物,极为严谨工细,晚年改画写意人物及花卉,又能写狂草,在绘画中用笔简略而富有神采,常画民间故事中仙佛,名士生活及渔樵等.他的提炼形象的功力给后代不少启示。
10.罗聘的绘画特点?!答:是金农的学生,在“八怪”中年龄最小,字遁夫,号两峰。
祖籍安徽歙shè县。
随金农学诗,后又学画,罗聘画风有多种面貌,能工能写,人物、佛像、山水、花卉、杂画都能画.是“八怪”中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一个。
曾画过不少《鬼趣图》,以夸张的手法画鬼的种种情态.借虚幻之鬼以讽喻社会现实。
11.李方膺的绘画特点?答:擅长梅兰松竹,江苏两通人.他为人傲岸,书画不守常规,最爱梅花。
所画梅花或老干屈蟠,或挺拔怒放.形象丰富而有交化,画风竹也能表现疾风震撼中纷披摇摆但提拔有力的气质,影视他孤傲不屈品格的写照。
第35页12.八大山人(写意花卉)的艺术特色?答::八大山人是明宗室.能诗,擅书画,工篆刻,尤精绘事,他经历了明清变革,生活和理想发生了巨大变化,明亡之后,出家为僧,内心充满家国灭亡之痛。
绘画早年受董其昌影响,后来由于感情处境的变化走了与四王不同的艺术道路,他的写意花鸟发展林良、陈淳、徐谓的笔墨技法,同时注重自己的感受,形成独特的风格。
在题材上喜欢画松石莲鱼之类,所画荷花荷茎挺拔,生气勃勃。
力图表达倔强而不随波逐流的品格,画怪鸟多白眼看天,表现不屈的气质,在表现上不拘成法。
力求独创,笔墨简练概括,不拘形似而神态气足。
他的绘画对清代中叶以后的绘画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代表作品有《孔雀图》《荷花水鸟图》《鸟石图》13.吴俊清写意花卉的艺术特色?笞:吴俊清,字吕硕。
出身地主文人家庭,精书法金石。
中年以后才开始学画。
初学任伯年,后来又参用赵之谦法,更揣摩李鳝、金农、陈淳、徐谓、朱耷等人绘画。
不拘成法,追求真意。
他以金石书法的经验运用于绘画,用笔奔放有力,布局疏密偏正,颇具匠心,形象强烈突出,画面极有气势。
画花卉竹石,天真烂漫,偶作山水人物也朴实有趣。
他晚年的写意花卉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松竹梅菊斗雪耐寒的姿态,仙桃垂实葫芦缠蔓有趣的形象,春意盎然的桃花玉兰生长在蟠曲枝藤上的紫藤萝花,都饱含情感,色彩上也丰富鲜明.常用紫黄玫瑰红等多种色彩混合画藤萝,给人以娇嫩之感。
他作画虽似横涂竖抹,但严谨生动,“奔放处离不开法度,精微处照顾到气魄”正是他绘画极好的写照。
14.任颐的绘画特色?答:任颐,后字伯年,浙江山阴入。
任颐的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能工能写,人物、花鸟均有不少创新,特别是元明以后,人物画已渐衰微的情势下,显示了卓越的才华和高度的成就,任颐的人物画,为适应近代都市观众的欣赏爱好,选取了不少长期为群众所热悉的内容.如:《群仙祝寿》《八仙》及历史故事,他的肖像画突破呆板的姿态和布局,人物动态神情都极为自然。
任颐绘画学承任熊兄弟和陈洪缓华嵒等人及明清写意画家并溶入民间绘画。
他还常画速写.每外出常带手折。
见可取者即随手勾画,他也能捏塑。
多方面的兼收并蓄,使他在近代绘画艺术上创崭新风貌。
15.石涛山水画特色?答:石涛是具有革新思想的画家,是明宗室。
明亡后,出家为僧。
云游天下名山,在绘画上多才多艺,山水成就尤为突出。
由于身世和长期的流动生活,使他有广泛的阅历和丰富的感受,尤其是对黄山,有独特的体验。
在大自然的启发下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蓬勃的创作热情,画山水景色郁勃新奇,构图新颖而多变化,意境宏深,笔情纵恣,他提出“我自用我法”,他的山水画早年受董其昌影响,后来重视景物亲身感受,同时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进而创造出“于山川神遇而迹化”的境界,他的山水画和当时泥古不化的山水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使他成为山水画巨匠,代表作有《山水清音》《细雨虬松》《淮扬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