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胆囊癌的科普小课堂!

胆囊癌的科普小课堂!胆囊癌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恶性肿瘤,但是在胆道系统恶性肿瘤中是最常见的类型。
60岁以上老人发作较多,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胆囊是人体中储存、浓缩胆汁的器官,而胆汁是一种肝脏分泌的消化液,可经胆囊管、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
因此,切除胆囊后,胆汁也可直接进入肠道消化食物。
1易患胆囊癌的风险因素1.1胆囊疾病胆结石是胆囊癌的高危因素,单结石直径超过3厘米就能导致胆囊癌变,超过9成胆囊癌患者也患有胆结石。
此外,胆囊息肉、瓷化胆囊患者也容易患上胆囊癌。
1.2年龄、性别、地域70岁以上发病风险明显更高,女性患者接近男患者2倍,我国河南、陕西两省发病率较高。
1.3饮食习惯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吸烟、肥胖都会增加胆囊癌发病风险。
1.4家族病史有胆囊癌家族史的人更易患胆囊癌。
2胆囊癌的症状2.1典型症状胆囊癌的典型症状有黄疸、腹痛、呕吐,体检时会发现胆囊肿大。
此外,患者会发热,大便呈柏油样,腹部莫名隆起,不爱吃饭,皮肤极痒,体重下降。
发现这些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胆囊癌早期症状很不明显,我们应当定期体检。
2.2晚期患者症状与许多晚期癌症患者一样,胆囊癌晚期患者也会疼痛、消瘦,出现腹部积水。
此外,胆囊癌患者还会产生与胆囊有关的症状,比如,胆道梗阻导致的顽固性呕吐、黄疸,等等。
此时,为了解除或者缓解症状,医生会给患者采取植入支架、姑息性手术、胆道引流、介入化疗、姑息性放疗等治疗方法,可是并不会取得太大效果。
3诊断胆囊癌一旦发现可疑的症状,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去医院检查,发现CEA(癌胚抗原)、CA19-9(肿瘤标志物)指标升高,就意味着体内可能有肿瘤或者癌症。
对于胆囊癌来说,半数患者的CEA(癌胚抗原)、CA19-9(肿瘤标志物)指标会升高。
此时,就要做一些影像学检查了。
诊断胆囊癌,需要先做B超,寻找可疑团块。
如有发现,要进一步做磁共振、CT检查。
这两项检查高度怀疑胆囊癌的患者,就要疾病分期。
医生会取出患者的一点胆囊组织,让病理医生制作成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发现癌细胞,就能确诊胆囊癌了。
胆囊癌外科治疗理念变迁

胆囊癌外科治疗理念变迁作者:李茂岚赵铭宁刘颖斌来源:《上海医药》2018年第19期摘要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升高。
由于胆囊癌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致使诊出时其患者多已属中晚期。
外科手术仍是唯一可能治愈胆囊癌的治疗手段,但根治性切除率低,患者预后差。
随着胆道系统解剖结构的阐明、医学影像学技术的持续进步、精准胆道外科理念的实施、胆道外科技术的创新与改进,现代胆道外科已得到快速发展。
本文结合本单位胆囊癌外科治疗的经验,介绍胆囊癌外科治疗发展的概况。
关键词胆囊癌外科治疗根治术中图分类号:R735.8; R730.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8)19-0009-03 Changes in the concept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gallbladder cancer*LI Maolan, ZHAO Mingning**, LIU Yingbin**(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Xinhua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ABSTRACT Gallbladder cancer (GBC) is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 in the biliary tract system and its incidence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in China. Because of no specific clinical manifestation, most of the patients are undiagnosed until intermediate or advanced stage. Surgical operation is still the only possible therapy to cure GBC. However, most patients lose the chance of radical resection of GBC and have a poor prognosis. With the elucidation of systematic anatomy of the biliary tract, the progress of modern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biliary surgery technology, modern biliary surgery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ed. In this article, we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by reviewing the related literature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BC and the clinical data of GBC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KEy WORDS gallbladder cancer; surgical therapy; radical operation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其发病率在所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位列第6位[1]。
胆囊癌护理常规

胆囊癌护理常规一、定义胆囊癌是指发生于胆囊底、体、颈部及胆囊管的恶性肿瘤,发生率约占胆道肿瘤的 2/3,胆道手术的 1.53%,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 5- 6 位,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二、症状、体征早期表现为胆囊结石或胆囊炎的症状,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当肿瘤侵犯浆膜层或胆囊床时,出现右上腹痛,可放射至肩背部,胆囊管梗阻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
晚期可在右上腹触及肿块,并出现腹胀,体重减轻或消瘦、贫血、黄疸、腹水及全身衰竭等。
少数肿瘤可穿透浆膜,导致胆囊急性穿孔、急性腹膜炎、胆道出血等。
三.护理问题(一)焦虑与担心肿瘤预后及病后家庭、社会地位改变有关。
(二)急性疼痛与肿瘤浸润、局部压迫及手术创伤有关。
(三)营养失调与肿瘤所致的高代谢状态、摄入减少及吸收障碍有关。
(四)体温过高与胆囊炎症、腹腔感染有关。
(五)有出血的危险与手术创伤有关。
(六)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创伤有关。
四.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若出现寒战、高热、腹痛加剧,应考虑病情加重,要及时报告医师,积极进行处理。
2.缓解疼痛(1)针对病人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诱因、缓解和加重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缓解疼痛。
先用非药物方法止痛,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并评估其效果。
(2)指导病人卧床休息,采取舒适卧位。
(3)改善和维持营养状态。
(4)心理护理。
(5)术前禁饮食,皮肤准备。
(二)术后护理1.术后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若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枕枕头。
2.遵医嘱给予吸氧及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
3.病情观察:观察刀口敷料渗血情况;腹部有引流管的患者告知家属留置引流管的意义,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妥善固定,避免滑脱。
4.饮食指导:术后早期禁食,禁食期间遵医嘱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肠蠕动恢复后,遵医嘱进食。
5.活动:参照肝胆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6.并发症的护理(1)出血:术后观察刀口敷料渗出情况,如渗血较多,应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胆囊癌到了晚期真的没得治了吗

胆囊癌为胆道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胆囊恶性肿瘤中胆囊癌占首位,其它尚有肉瘤、类癌、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巨细胞腺癌等。
晚期预后较差,致死率也较高,很多患者认为到了晚期就意味着死亡,无药可救了,那胆囊癌到了晚期真的没得治了吗?目前胆囊癌已不是绝症、不治之症,但每年仍有很多患者被剥夺了生命,且有不少患者都是死于疾病晚期,因此有的患者认为胆囊癌到了晚期就意味着离死不远了,没有治疗的必要了。
胆囊癌到了晚期患者想要治好的可能性很小,但并非没得治了,如果能结合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积极配合治疗,还是有助于控制病情,延长生命的,但如果患者轻易放弃,病情发展速度很快,容易出现其他脏器组织的扩散转移,进而并发各种症状,不仅使患者承受极大的痛苦,而且很快会走向死亡,因此即使病情到了晚期也不要轻易放弃。
当胆囊癌到了晚期时,肿瘤进展迅速,患者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也会随之下降,体质普遍较弱,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
胆囊癌晚期手术切除的机会很小,可以选择放化疗和中医治疗等。
放化疗短期效果显著,但在杀灭肿瘤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临床上有不少因无法耐受而中断治疗,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期。
因此选择放化疗的患者一定要重视副作用的防治工作,合理使用中医治疗,有助于增效减毒,使治疗顺利完成。
对于无法或者不愿放化疗的患者,可以采用中医保守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还能调节患者机体,补充元气,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中医治疗全部使用中草药,副作用小,对患者的伤害小,适用于各个阶段的患者,应及时配合治疗,作为一家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郑州希福中医肿瘤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恶性肿瘤的研究和治疗,以院长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指导用药,部分患者能够在短期内看到一定的疗效,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一些患者能够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胆囊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胆囊癌的临床病理分析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通常起源于胆囊黏膜上皮细胞,具有隐匿性强、发现晚、进展迅速的特点。
本文将对胆囊癌的临床病理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其致病机制及相关治疗方法。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胆囊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与多种因素相关。
首先,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对长期患有慢性胆囊炎的患者进行病理学观察可以发现,炎症引起的黏膜萎缩和再生增生,易形成癌前病变。
其次,胆囊结石也被认为是胆囊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结石搏动胆囊黏膜,引发反复炎症刺激,增加了胆囊癌的风险。
此外,慢性肝胆道疾病、寄生虫感染以及某些基因突变也与胆囊癌的发生相关。
二、病理特点1. 形态学胆囊癌的形态学特点较为多样,包括腺癌、鳞癌和未分化癌等。
其中,腺癌最为常见,占据胆囊癌的大多数。
腺癌呈现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包括管状、囊腺、黏液腺瘤等,结构复杂且异质性明显。
2. 分级分期胆囊癌的分级分期对于确定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根据TNM分期系统,分为Ⅰ~Ⅳ期,Ⅰ期仅局限于胆囊黏膜或肌层,而Ⅳ期则直接侵犯周围组织或转移至远处器官。
3. 免疫组化检测免疫组化检测在胆囊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免疫标记物包括CK7、CK20、CEA、CA19-9等。
阳性表达CK7、CK20和CEA的同时,阴性表达CA19-9有助于确诊胆囊癌。
4. 分子生物学胆囊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多个基因与其发生和发展相关。
例如,KRAS基因突变是胆囊癌中最常见的突变事件,与肿瘤的浸润和预后相关。
三、治疗策略对于早期诊断的胆囊癌,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根据病变程度不同,可采取胆囊切除、胆囊管切除或淋巴结清扫等不同的手术方式。
对于晚期胆囊癌患者,手术联合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策略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胆囊癌的治疗中也显示出了潜力。
抗PD-1/PD-L1抑制剂等免疫治疗药物的应用,使得晚期胆囊癌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显著改善。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癌长期生存一例

浙江临床医学201 8年5,q第20卷第5期
中西 医结合治疗胆 囊癌 长期生存一例
王梅 舒 琦瑾 ★
胆囊癌是 最常见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 ,占消化系统肿瘤 的第 五位 ,我 国胆 囊癌发病 率约 3.64/10万 ,其 中男性 患者 占 2.39/10万 ,总死亡率达 2.76/10万 …。胆囊癌起病 多隐匿 , 早期诊 断 困难 ,且恶性 程度高 ,极易发 生淋 巴转移 及远处转 移 ,预后 极差 ,大部 分患者就诊 时已经丧失 手术机会 ,其 5 年存 活率 <l5% .2I。虽然 伴随手术 、放化疗技术 的进步 ,使 胆囊 癌患者生存率 有所提高 [一 j,但 晚期胆囊癌 治疗效果较 差 。本文报道 1例 中西 医结合 治疗胆囊 癌患者 。
1 临床 资料
患 者 ,男 ,2008年 1月行腹部 CT提示胆囊癌 可能 ,后 全身麻醉下行胆囊 癌切除术 ,术后病理检查示 :胆 囊中 一低 分化 腺癌 ,侵 及胆 囊壁深 肌层 。术后于 分别于 2008年 2月 25 13 、3月 17 日 、4月 10 13、5月 1日行 GEMOX方 案 (吉 西 他 滨 1.6gdl,8+奥 沙利 铂 150mgdl 疗 4周 期 ,过 程顺 利 , 后 一 直 门 诊 口 服 中 药 治 疗 。 2012年 12月 11日 行 上 腹 部 MRI平 扫 +增 强 示 :肝 右 叶下 段类 圆形 异 常信号 影 ,结合 病史 ,提示转 移可能 。考虑疾病 进展 ,分别于 2012年 12月 27 日 、2013年 1月 19 日 、2月 21 13 、3月 19日行 GP方 案 化疗 (吉西他滨 1.6g d1,8+顺铂 30mg dl一3)化疗 ,过 程顺 利。 患者 口服复方红 豆杉胶 囊抗肿瘤 、迈普新皮 下注射增强免疫 力等 ,复查 上腹部 MR平扫 +增强 ,1次 /6个月 ,肝脏肿块 尚稳定 。2014年 7月 24 1 3 MR提示 :肝 右叶片状 异常信号影 , 考虑转移瘤 ,大小约 1.7cm×2.6cm。7月 28日行 肝脏造影示 : 有肝 占位 ,肝癌可 能。于 2014年 8月行 肝脏转 移灶 聚焦超 声刀 治疗 ,术后患 者出现伤 口感 染 ,当地 医院抗感染 治疗 1 个月 效果 欠佳 。9月入 院时 可见右肋 5cm×3cm伤 口,内有 6cm×7cm腔 隙 ,愈合 欠佳 ,伴渗液 。予康莱 特抗 肿瘤 ,并 定期换 药 。中药 予托里 消毒散 内服。2015年 1月 22日上腹 部 MR平扫 +增强示 :肝右叶下段 占位性 病变 ,考虑转移瘤 可 能 ,大 小约 3.5cm×2.5cm。于 2015年 4月 28日行 CT引 导下碘 125密封 源组织 问植入术 ,复查上腹部 MR平扫 +增 强 示 :有 肝 见 结 节 状 异 常 信 号 ,大 小 约 3.1cm ×3.8cm。7月 28日 CT检 查示 :第 8肋 骨局 部骨 质缺 损 ,第 7、8肋 周边 积气 ,局 部软组织 缺损 。于 8月 20日全 身麻醉下行 右第 7、 8前 肋部分切 除 +清创缝 合术 ,术 中发现右前胸壁 创 口长约 6cm,可见右侧第 7、8前肋裸露 ,部分骨质坏死 ,创 口局部 肉芽组织 生长。于 9月 2日伤 口拆线 ,拔 m引流管 ,并 定期
胆囊癌ct诊断标准

胆囊癌ct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胆囊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其发生率逐渐增加。
由于胆囊癌通常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很难及时发现。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手段,通过对胆囊及周围组织的影像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胆囊癌。
下面将介绍一下胆囊癌的CT诊断标准。
一、影像学表现1.胆囊壁增厚:胆囊壁增厚是胆囊癌的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之一。
通常情况下,胆囊壁的厚度应该在3mm以下,如果超过5mm,并且伴有不规则的增厚,极有可能是胆囊癌。
2.胆囊内结节:胆囊内出现结节状病灶也是胆囊癌的常见表现之一。
这些结节通常呈现为不规则的形态,表面粗糙,边界不清。
3.胆囊壁局部浸润:当胆囊壁局部发生浸润时,说明癌细胞已经进入胆囊壁组织,这是胆囊癌晚期的一个重要表现。
4.胆囊壁增强不均匀:胆囊癌部分区域可能出现增强不均匀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肿瘤内部有坏死、囊变等情况导致的。
5.周围组织浸润:胆囊癌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肿瘤可能会向周围组织浸润,CT影像上可以看到邻近器官的受累情况。
二、特殊情况的CT诊断1. 胆囊癌合并梗阻黄疸:梗阻性黄疸是胆囊癌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此时CT影像上可以看到胆总管扩张、胆总管结石等特征,进一步提高了胆囊癌的诊断准确性。
2. 胆囊癌合并门静脉癌栓:随着胆囊癌的发展,肿瘤可能会侵犯门静脉,形成门静脉癌栓。
CT影像上可以看到门静脉内的充盈缺损、扩张等情况,提示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
3. 胆囊癌合并淋巴结转移:胆囊癌晚期可能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情况,CT影像上可以观察到受累淋巴结的形态、大小、密度等,对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CT检查可以提供很多关于胆囊癌的重要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当临床怀疑患者可能患有胆囊癌时,及时进行CT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胆囊癌CT诊断标准,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临床肝胆病杂志第39卷第11期2023年11月J Clin Hepatol, Vol.39 No.11, Nov.2023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乐羿,杨豪,刘虎,崔昭扬,赵向宁,安亮,李海珠,张绍庚上海孟超肿瘤医院肿瘤外科,上海 201805通信作者:张绍庚,**********************(ORCID: 0000-0003-0680-2322)摘要: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特异性差,恶性程度极高,进展迅速,难以早期诊断。
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被认为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超声检查是其首选检查,CT、MRI、PET等也各具优势。
胆囊癌缺乏根治性治疗手段,外科手术仍是胆囊癌首选的治疗方式,但其进展迅速,很多患者确诊时已难以行手术治疗,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联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预后,但其远期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因此,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早发现、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胆囊肿瘤;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学基金项目: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健康委科研立项项目(2022-KY-19)Adva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LE Yi, YANG Hao, LIU Hu, CUI Zhaoyang, ZHAO Xiangning, AN Liang, LI Haizhu, ZHANG Shaogeng.(Department of Tumor Surgery, Shanghai Mengchao Cancer Hospital, Shanghai 201805,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Shaogeng,**********************(ORCID: 0000-0003-0680-2322)Abstract:Gallbladder carcinoma is a common malignant tumor of the biliary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poor specificity of early symptoms,a high degree of malignancy,and rapid progression,and it is difficult to make an early diagnosis. Gallstones and gallbladder polyps are considered the most common risk factors for gallbladder carcinoma. Ultrasound is the preferred examination,while CT,MRI,and PET also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There is a lack of radical treatment methods for gallbladder carcinoma,and surgical operation remains the preferred treatment method for gallbladder carcinoma; however, due to the rapid progression of this disease, most patients have lost the opportunity for surgery at the time of diagnosis. A combination of various treatment modalities,such as radiochemotherapy,targeted therapy,and immunotherapy, has improved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to a certain extent, but with an unsatisfactory long-term therapeutic effect. Therefore,it is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to give priority to prevention rather than treatment and emphasize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Key words:Gallbladder Neoplasms; Risk Factors; Diagnosis; TherapeuticsResearch funding: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approved by Health Commission of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22-KY-19)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胆道恶性肿瘤的80%~95%,在消化道肿瘤中死亡率排名第6位[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囊癌的手术方式可分为: ( 1)单纯胆囊切除术;(2) 胆 囊癌标准根治性切除术,包括全胆囊切除+胆囊床附近2 cm以上的肝脏组织切除+区域淋巴结、神经及结缔组织清扫(即肝十二指肠韧带血管“骨骼化”,十二指肠降段后、胰头后、肝总动脉旁淋巴结) ;(3)胆囊癌扩大根治切除术,即在胆囊癌根治术的基础上加行肝外 胆管切除 在 建、扩 大的 肝右叶切除、胰头十二指肠切除及右半结肠切除术等,但肝脏切除的多少及是否行胰十二指肠切除仍存在争议; ( 4)姑息性手术包括姑 息性胆囊切 除术、胆肠吻合术 、内镜下支架植 入术 、经 皮 肝穿 刺胆管置管引流术等。
3.2进展期胆囊癌进展期胆囊癌为肿瘤侵犯胆囊肌层以 外或已发生远处转移,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对于T2、T3期胆囊癌一般均建议行胆囊癌根治性切除,但因T3期胆囊癌的淋巴转移率较高,故根治性切除的范围应包括胆囊、肝右叶及区域淋巴,如果邻近脏器受累如胃、十二指肠、胰腺等,也可一并切除。但当出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时,可被认为是远处转移,不宜行根治性手术,故具体手术方式应根据其占据部位 、肝脏直 接 浸润、肝十二 指肠 韧 带浸 润、淋巴结转移等进 展情况采取相应不同的手术方法。由于胆囊癌就诊时大多病情 较晚,因此根治的彻底性成为获得长期生存的先决条件。目前,国内外学者多主张对局部浸润的进展期胆囊癌行根治性切除或扩大根治性术[16-17]。Wakai等[18]学者对进展期胆囊癌病患行部分肝段切除加胰十二指肠切除和扩大的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均有提高,表明扩大根治手术能够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但仍需询证医学进一步论证。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 作者:
———————————————————————————————— 日期: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五位,恶性程度高,早期不易发现,一旦发现多属中晚期或进展期,预后差,5年总存活率<15%[1]。近年来,随着对胆囊癌转移方式及生物学行为的研究,现代外科手术技术的进展及放、化疗方案的改进,使得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时间明显提高[2-5]。现就国内外在胆囊癌综合治疗方面的相关进展予以综述。
1995年国际抗癌联盟公布了胆囊癌TNM分期标准:Tis原位癌; T1a肿瘤侵犯黏膜固有层;T1b肿瘤侵犯肌肉层;T2肿瘤侵犯肌层外周结缔组织,但未超出浆膜层或侵入肝实质; T3肿瘤穿透浆膜(脏层腹膜)和/或直接侵犯肝脏和/或一个邻近肝外器官或组织结构;T4肿瘤侵犯主要门静脉或肝动脉,或侵犯≥2邻近肝外器官或组织结构。美国癌症联盟对胆囊癌的TMN分期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改进,目前该方法已成为国 际上统一 认 定的 分 期标 准[1 2 -13]。3手术方式
3.1早期胆囊癌早期胆囊癌是指TNM分期为T1或Nevin分期 中I、II期的患者,手术效 果好。 目前,单 纯胆囊切除术适应于绝大部分T1a期内的患者,但当T1a期的胆囊癌位于胆囊颈 或胆囊管时,由 于邻近 胆囊三角,可较 早发生转移,应同时行肝十二指肠韧带清扫。对于T1b期的胆囊癌需扩大手术范围,T1b期行单纯性胆囊切除的术后复发率可达30%~60%,而根治术胆囊切除术可使得复发率降至10%以下[15]。
按照淋巴回流途径,对胆囊癌的淋巴结分站,曾有不同的方法。其中国际抗癌联盟提出:胆囊颈淋巴结及胆总管周围淋巴结为第一站(N1) ,其余淋巴结为第二站(N2)[6]。而日本 胆道外科协会提出了自己的分站方法: 胆囊颈淋巴结及胆总管周围淋巴结为第一站( n1);胰十二指肠上后淋巴结、肝总动 脉旁淋巴结和门静脉后方淋巴结为第二站(n2)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肠系膜上动脉淋巴结核腹腔干淋巴结为第三站(n3) ;其余为第四站(n4)[7]。日本胆道外科协会的淋巴结分站更有利于判断预后,较国际抗癌联盟的分站方法更为合理和细化。目前,多数专家认为n1和n2站淋巴结转移可获得根治性手
2临床分期胆囊癌的临床分期与预后密切相关,对治疗有重要指导
意义。目前尚无统一的临床分期标准,现临床常用的胆囊癌分期标准以Nevin为主。其中Nevin临床病理分期为:II期肿瘤侵犯粘膜层、肌层和浆膜下层;IV期肿瘤侵犯浆膜层及有胆囊淋巴结转移;V期肿瘤直接侵犯肝脏或有肝脏转移或远处转移[ 11]。 该分 期简单 明了,对临床有一 定的 指导作 用 ,但对全面衡量病情、确定治疗策略及评估预后等方面仍有所欠缺。
术,n3和n4站淋巴结转移一般不建议行胆囊癌扩大根治术[6]。故建议术中应对可疑的淋巴结行快速病理活检,以避 免不 必要 的手术切除[7 -8]。
近年在对胆囊癌转移途径的方面,沿神经周围浸润转移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有学者认为,在胆道肿瘤的转移途径中,沿神经周围浸润转移可能某些时候更早于淋巴结转移,因此强调在手术清扫过程中注意沿神经的清扫[9-10]。胆囊癌浸 润肝十二指肠韧带结缔组织后,常侵及神经周围,因此在胆囊 癌手术过程中建议将肝动脉神经丛连同淋巴结、纤维组织一 并切除。
1转移途径
胆囊癌除血行转 移、直接浸润、种植转移外,淋巴转移是 其最常见的转移方式,而淋巴结的转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胆囊癌的手术方式及预后。关于胆囊癌的淋巴转移途径文献上的观点并不一致。基于解剖学的观察,胆囊的淋巴回流有三条途径:(1)胆囊-胰十二指肠胰后途径:从肝十二指肠韧带右侧降至胰头后方; ( 2)胆囊-腹腔动脉途径: 经肝十二指 肠韧带走向左侧至肝总动脉周围而到腹腔干周围;(3)胆囊-肠系膜上动脉途径:从肝十二指肠韧带的内在淋巴引流至胰腺后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结。因此,在中晚期胆囊癌患者 中行广泛的淋巴结清扫,达到治愈性切除的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