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NCCN恶性胆管癌的诊治

合集下载

肝内胆管癌治疗方案

肝内胆管癌治疗方案

肝内胆管癌治疗方案第1篇肝内胆管癌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一种起源于肝脏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由于ICC早期症状不典型,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难度较大。

本方案旨在为肝内胆管癌患者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二、治疗原则1. 综合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肝功能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阶段治疗:根据肿瘤的分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分为术前、术中、术后及姑息治疗等阶段。

3. 多学科协作:充分发挥外科、内科、放疗科、介入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优势,为患者提供全面、精准的治疗。

4.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具体治疗方案1. 术前治疗(1)诊断:完善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明确诊断及肿瘤分期。

(2)保肝治疗:针对肝功能不全的患者,给予保肝药物,改善肝功能。

(3)新辅助治疗: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可考虑新辅助化疗或放疗,以提高手术切除率。

2. 术中治疗(1)手术切除:根据肿瘤位置、大小、数量及患者肝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肿瘤切除、半肝切除、扩大半肝切除等。

(2)术中射频消融:对于无法切除的肿瘤,可在术中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3)术中胆道引流:对于肿瘤侵犯胆道或术后可能发生胆道梗阻的患者,术中放置胆道引流管。

3. 术后治疗(1)术后化疗:根据患者病情及术后恢复情况,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

(2)术后放疗:对于术后有残留肿瘤或复发风险的患者,可进行术后放疗。

(3)免疫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及免疫状态,可考虑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免疫治疗。

4. 姑息治疗针对晚期或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采取以下姑息治疗措施:(1)胆道引流:对于胆道梗阻的患者,可行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或内镜下胆道引流。

(2)射频消融:对于局部肿瘤,可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版)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版)
选,并依据原因不同给予对应治疗; ➢ 同时可针对内脏神经支配区域或肿瘤侵犯的部位采用微创介入治疗。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年版)
5 其他临床常见难治性癌痛的治疗原则和推荐意见 ➢ 其他常见的脑脊髓膜转移痛、盆底会阴痛、治疗后臂丛神
经受损上肢静脉淋巴回流受阻痛、幼儿疼痛等,应采用个 体化的治疗原则,早期应用微创介入治疗或其他有效手段。 ➢ 对于各种手段都无效的终末期患者,可采用临终难治性癌 痛的镇静。 ➢ 心因性疼痛可转至精神科。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年版)
2 骨转移性癌痛的治疗原则和推荐意见 ➢ 骨转移性癌痛应遵循全身药物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
合的模式。局部治疗包括姑息性放疗和微创介入治 疗。全身药物治疗推荐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药物、 双膦酸盐/地诺单抗、放射性核素等联合应用。 ➢ 对于自发性与诱发性骨痛的发生,应尽量减少诱因, 同时处方救援镇痛药物。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年版)
难治性癌痛的定义 难治性癌痛指由肿瘤本身或肿瘤治疗相关因素导致的中、重度疼痛,
经过规范化药物治疗1~2周患者疼痛缓解仍不满意和(或)不良反应不 可耐受。 难治性癌痛的诊断标准 难治性癌痛的诊断需同时满足以下两条标准: 1)持续性疼痛数字化评分≥4分和(或)爆发痛次数≥3次/天; 2)遵循相关癌痛治疗指南 ,单独使用阿片类药物和(或)联合辅助镇 痛药治疗1~2周患者疼痛缓解仍不满意和(或)出现不可耐受不良反应。
的再评估。 ➢ 内容主要包括 疼痛发生原因、机制、解剖特征、功能评
价、药物治疗史、心理因素及是否存在肿瘤急症,并且要 在治疗的全程进行动态评估。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年版)
2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评估 ➢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于2008年提出的神

2017NCCN直肠癌指南各分期治疗建议

2017NCCN直肠癌指南各分期治疗建议

2017NCCN直肠癌指南各分期治疗建议各分期直肠癌最佳策略是什么?作者丨doctor_cancer来源丨医学界肿瘤频道一、T1-T2直肠癌的治疗建议1. 淋巴结阴性T1直肠癌,可经腹切除,如适合也可经肛门切除。

如果局部切除术后的病理检查发现肿瘤组织学分化差、切缘阳性、肿瘤浸润至黏膜下肌层外1/3(sm3级)或淋巴管血管浸润(LVI)或肿瘤重新分期为T2,此种情况应该补行开腹切除术(表1)。

2. 淋巴结阴性的T2肿瘤应行经腹切除术,因为单纯局部切除后可观察到高达11%~45%的局部复发率。

3. 经腹切除术后病理证实的pT1-2,N0,M0者无需进一步治疗。

如果病理检测为pT3,N0,M0或淋巴结阳性,专家组推荐术后应接受“三明治式”的辅助治疗方案。

见如表2。

“三明治式”辅助治疗方案① FOLFOX、CAPEOX(首选)或5-FU/LV或Capecitabine(卡培他滨)② 同期Capecitabine/放疗(首选)或5-FU/放疗(持续灌注[首选]或推注+LV)③ FOLFOX、CAPEOX(首选)或5-FU/LV或Capecitabine(卡培他滨)④ 专家组推荐围手术期总疗程为大约6个月。

上段直肠癌,病理证实为T3,N0,M0,切缘阴性,无预后不良的组织学特征者,术后放疗的额外临床获益很小,术后可以考虑单纯辅助化疗,当然,大部分患者并不属于这类直肠癌。

表1:经肛门切除cT1-2,N0化疗+放疗:同期Capecitabine/放疗(首选)或5-FU/放疗(持续灌注[首选]或推注+LV)化疗:FOLFOX、CAPEOX(首选)或5-FU/LV或Capecitabine*高危因素包括:切缘阳性,淋巴管/血管侵犯,组织学低分化或肿瘤浸润至黏膜下肌层外1/3(sm3级)表2:经腹切除cT1-2,N0化疗+放疗:同期Capecitabine/放疗(首选)或5-FU/放疗(持续灌注[首选]或推注+LV)化疗:FOLFOX、CAPEOX(首选)或5-FU/LV或Capecitabine二、T3-4直肠癌,淋巴结阳性,局部不可切除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建议1. 化疗+长程放疗→手术→辅助化疗2. 短程放疗(T4期不推荐)→手术→辅助化疗3. 化疗→放化疗→手术① 5-FU持续灌注/放疗或卡培他滨/放疗(两者均为1级证据)不论在何种治疗模式,均是首选的放化疗方案。

NCCN肺癌指南(2017.V3)肺癌精准治疗相关内容翻译

NCCN肺癌指南(2017.V3)肺癌精准治疗相关内容翻译
肿瘤对治疗有 响应或疾病稳 定
疾病进展可采用 上述替代疗法
肿瘤对治疗有响 应或疾病稳定
治疗4-6 周期
再次进行肿 瘤响应评效
密切观察
PS3-4
最佳支持治疗(姑 息治疗)
Menu
11
肺鳞状细胞癌的一线治疗
采用替代疗法:全身免疫检查点抑制 剂(最佳)包括纳武单抗(1类)或帕 姆单抗(1类)或阿特珠单抗或其他系 统疗法:多西他赛或吉西他滨或雷莫 芦单抗 +多西他赛
全身症状 多个病灶
T790M阴性
多病灶的替代疗法:一线治疗: 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鳞状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或PD-L1表 达≥50%参考PD-L1阳性非小细胞 肺癌的治疗。
Menu
6
ALK重排阳性NSCLC的治疗
一线治疗
在一线化疗前 检测出ALK重排
克唑替尼(1类)
ALK重排阳 性 完成已计划的化 疗:包括维持治 疗和间断治疗, 随后使用克唑替 尼
疾病进展
PS0-2
疾病进展
功能状 态评分 PS
PS0-2 全身治 疗 肿瘤响应 评效
PS3-4
最佳支持治疗 (姑息治疗)
采用替代疗法:全身免疫检查 点抑制剂(最佳)包括纳武单 抗(1类)或帕姆单抗(1类) 或阿特珠单抗或其他系统疗法: 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或吉西他 滨或雷莫芦单抗 +多西他赛
疾病进展 继续维持治疗:贝伐单抗 (1类),培美曲塞(1类), 贝伐单抗+培美曲塞,吉西 他滨(2B类)或间断维持治 疗(2B类):培美曲塞或
疾病进展
完成已计划的化疗: 包括维持治疗和间断 治疗,随后使用厄洛 替尼或阿法替尼或吉 非替尼
后续治疗
Menu
5

2017版NCCN结直肠癌指南解读

2017版NCCN结直肠癌指南解读
2017版NCCN结直肠癌指南 解读
肿瘤科
2018年6月24日
2016年11月23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在 线发布了2017版结肠癌和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与2016年 V2版对比,出现了很多可能改变临床实践的更新,尤其是 关于“左右半”的问题。由于这是第一次以指南推荐的形 式将原发瘤部位纳入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一线治疗中 靶向药物的选择参考依据,因此必将成为里程碑式的更新, 相信也会是引起轩然大波的更新。 以下是对2017版NCCN结直肠癌指南中可能改变临床实 践的主要更新进行解读。
RAS野生型mCRC的一线靶向治疗:EGFR单抗 仅限于左侧结肠癌患者
2017版NCCN指南更新了RAS野生型mCRC一线靶向治疗的推荐, 将抗EGFR靶向治疗(Cet和帕尼单抗)在一线治疗中的使用“仅限 于原发瘤位于左侧结肠者”,并在指南最后的“讨论”部分专门增 加了“原发肿瘤部位的价值”章节来阐述此事(详见本部分文末)。 这是今年来一个很重大的更新。
可切除肝/肺转移瘤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中删 除靶向药物
mCRC的肝/肺转移若为初始可切除,则可以有两种治疗策略: 新辅助治疗+手术切除+术后辅助化疗,或直接手术切除+术后辅 助化疗。 关于术前新辅助治疗方案,NCCN指南一直以来都推荐“化疗+ 靶向治疗”。2005年NCCN指南便开始推荐FOLFOX/FOLFIRI+Bev用 于初始可切除mCRC的新辅助治疗;2009年NCCN指南也推荐西妥昔 单抗用于该领域KAS野生型患者的治疗。 至2016年,NCCN指南对于初始可切除mCRC的术前新辅助治疗 推荐均维持在同样的状态——两药化疗±Bev,FOLFOX/FOLFIRI±Cet (KRAS/RAS野生型)。
首次推荐PD-1单抗免疫治疗用于dMMR/MSIH的mCRC之末线治疗

胆管癌治疗方案

胆管癌治疗方案

胆管癌治疗方案第1篇胆管癌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胆管癌的治疗方法日趋多样化。

为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临床实践,制定本治疗方案。

本方案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过程合法合规。

二、治疗目标1. 完全清除肿瘤组织,降低复发风险。

2. 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生存期。

3.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痛苦。

4. 合理使用医疗资源,降低治疗成本。

三、治疗方案1. 术前评估(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肝功能、胆道感染史等。

(2)进行全面体检,评估患者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

(3)进行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等,明确肿瘤部位、大小、浸润范围及有无远处转移。

(4)检测肿瘤标志物,如CA19-9、CEA等,辅助评估病情。

2. 手术治疗(1)根治性手术:适用于肿瘤局限、无远处转移的患者。

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胆管切除、肝叶切除等。

(2)姑息性手术:适用于肿瘤无法完全切除或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

手术目的在于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3. 术后辅助治疗(1)化疗:根据患者病情及术后恢复情况,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

常用药物有吉西他滨、顺铂、奥沙利铂等。

(2)放疗:对于术后局部残留或复发的患者,可考虑放疗。

(3)免疫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及免疫状态,选择合适的免疫治疗药物。

4. 随访与监测(1)术后定期复查,了解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2)监测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指标,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

(3)针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给予相应治疗。

四、治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1. 关注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

2.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需求,尊重患者意愿。

3. 提供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4. 加强家庭支持,鼓励家属参与患者治疗过程。

五、方案执行与监督1. 严格按照本方案进行治疗,确保治疗过程的合法合规。

2. 建立患者档案,详细记录治疗过程及疗效。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修订版)精选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修订版)精选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及HCC-ICC混合型三种不同病理类型,三者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及therapy、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

肝细胞癌占到85-90%,本规范中的肝癌指肝细胞癌。

1 筛查1.1 辅检①超声检查:略;②CT:常规使用CT平扫+增强,检出及诊断小肝癌能力总体略逊于MRI。

更多用于肝癌局部治疗的疗效评价,特别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碘油沉积观察有优势。

③MRI:常规采用平扫+增强扫描,系临床肝癌检出、诊断、疗效评价的常用影像技术。

(“快进快出”是肝癌CT/MRI扫描的诊断特点。

)④DSA:侵入性创伤性操作,多用于肝癌局部治疗或急性肝癌破裂出血治疗等。

⑤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优势在于:1、对肿瘤分期,可全面评价淋巴结转移及远处器官的转移;2、再分期:可准确显示解剖结构发生变化后或解剖结构复杂部位的复发转移灶;3、疗效评价:更敏感、准确;4、指导放疗生物靶区的勾画、穿刺活检部位;5、评价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⑥肝穿刺活检:1、具有典型肝癌影像学特征的占位性病变、符合肝癌临床诊断标准的病人,通常不需要以诊断为目的的肝穿刺活检。

2、缺乏典型肝癌影像学特征的占位性病变,肝穿刺活检可获得病理诊断,意义重要。

1.2 肝癌的血清学分子标记物AFP是当前诊断肝癌常用而重要的方法。

诊断标准:AFP≥400ug/L,排除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睾丸或卵巢胚胎源性肿瘤及怀孕等。

约30%肝癌病人AFP水平正常,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其他:α-L-岩皂苷酶、异常凝血酶原等。

1.3 肝癌的病理学诊断免疫组化检查:常用的肝细胞性标志物有:Hep Par-1、GPC-3、CD10、Arg-1及GS等;常用的胆管细胞标志物有:CK7、CK19、MUC-1等。

2017NCCN指南:胃癌的系统治疗

2017NCCN指南:胃癌的系统治疗

2017NCCN指南:胃癌的系统治疗系统治疗原则1. 系统治疗的方案推荐,晚期食管腺癌、食管胃交接部(EGJ)腺癌、食管鳞状细胞癌及胃腺癌可相互适用(除非特别指出)。

2. 治疗方案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体能状态(PS)、有无共患病及毒性反应来制定。

3. HER2过表达转移性腺癌的化疗基础上,应添加曲妥珠单抗。

4. 晚期患者更倾向于应用两药细胞毒药物方案,因为毒性较低。

三药细胞毒药物方案可用于PS评分较好的患者,同时需进行频繁的毒性评估。

5. 当有证据支持某些方案的毒性较低且不会影响疗效时,也许改良的1类方案或者2A或2B类方案更应该优选。

6. 非1类证据的方案,其剂量和安排均为建议(suggestion),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改良。

7. 允许根据药物可及性、医师用药经验以及禁忌症等替换细胞毒药物联合方案及计划。

8. 围手术期化疗,或者术后化疗联合化放疗是局部胃癌的更优选择。

9. 术后化疗推荐用于原发D2淋巴结清扫术后。

10. 在辅助治疗中,化疗或者化放疗完成时,需要对患者的远期的治疗相关并发症进行监测。

系统治疗方案1. 围手术期化疗(术前3周期和术后3周期)氟尿嘧啶顺铂(1类)氟尿嘧啶奥沙利铂*ECF方案(表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2B类)改良ECF方案(2B类)-表阿霉素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表阿霉素顺铂卡培他滨-表阿霉素奥沙利铂卡培他滨2. 术前化放疗(静脉输注5-FU可由卡培他滨替代)优选方案:-紫杉醇卡铂(1类)-氟尿嘧啶顺铂(1类)-氟尿嘧啶** 奥沙利铂(1类)其他方案:-紫杉醇氟嘧啶类(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2B类)3. 术后化放疗在氟嘧啶类为基础的化放疗之前和之后用氟嘧啶类(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4. 术后化疗(进行了原发D2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卡培他滨奥沙利铂***(1类)备注:*这一方案和剂量是基于已发表的文献及临床实践外推而来。

**亚叶酸钙可在某些氟尿嘧啶为基础的方案中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考虑病理活检 考虑AFP检测
转移病例
术后治疗及随访
R0切除
观察;临 床实验; 吉西他滨 或氟尿嘧 啶为基础 的化疗 临床实验;氟 尿嘧啶联合放 疗;吉西他滨 或氟尿嘧啶为 基础的化疗 行腹部、盆腔增 强CT或MRI 肺平扫或增强CT 检查 每6个月复查至2 年 如果有临床指征 继续每年1次至5 年 临床实验;吉西他滨 或氟尿嘧啶为基础的 化疗;局部治疗为2B 类推荐;最佳支持治 疗
恶性胆管癌的诊治
苏贺
概况
胆管癌发病率比较低,发病年龄一般 在60岁以上。 预后欠佳,很少能在早期确诊,完整 的手术切除、肝移植是最佳治疗手段。 胆管细胞癌来源于胆管上皮,90%为 腺癌。
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分为3类:肿块型; 管周浸润型;管内浸润型。 根据肿瘤位置分为:肝内胆管癌;肝外 胆管癌,它包括肝门区胆管癌和远端胆 管癌。
肿瘤发病率,肝外比肝内常见,肝门区 比远端常见。
危险因素
明确的危险因素:原发硬化性胆管炎,慢性 胆管结石,胆总管囊肿,肝吸虫感染。
潜在危险因素:炎症肠病。
肝内胆管癌相关危险因素:HCV、HBV感染, 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吸烟, 酗酒,肥胖。
临床表现
肝内胆管癌: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的特征, 临床上常表现为非特异的症状,如发热, 体重减轻,腹痛。胆管梗阻比较少见,常 于影像学检查时肝内出现肿块而发现。 肝外胆管癌的表现:可因胆管梗阻出现黄 疸,影像学检查时可发现胆管畸形。
诊断
CA19-9、CEA是非特异的标志物。值得 注意的是CA19-9的升高可能是因为黄疸。
AFP可以用来鉴别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 患者有慢性肝病病史建议检测,部分患者 患肝细胞和肝内胆管混合癌,AFP因此升 高。
增强CT、MRI是推荐的检查手段。 根据具体病情,可选的检查手段有超声内镜, 内窥镜,MRCP,ERCP及PET-CT。
治疗
手术是唯一可以治愈胆管癌的手段。 手术后,目前还没有最佳推荐的术后辅助 治疗手段。如果肿瘤比较大,如肝内胆管 癌大于5厘米,或浸润脉管、神经、淋巴 结,推荐辅助化疗。
如果不是R0切除,术后可应用化疗,化疗联 合放疗。 如不能行手术治疗,治疗手段包括化疗,放 疗,化放联合治疗,介入治疗等等。
肝内胆管癌
R1、R2 切除或术 后淋巴结 阳性
继续每年1次至5年
肝内胆管癌分期
原发肿瘤(T):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 T0: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原位癌 T1:肝内单发肿瘤,无血管侵 犯。 T2a:单发肿瘤,侵犯血管。 T2b:多发肿瘤,侵犯或未侵犯 血管。 T3:肿瘤穿透脏腹膜,或直接 侵犯肝外器官。 T4:肿瘤沿着肝内胆管周围广 泛浸润。 分期: 区域淋巴结(N): Nx:淋巴结无法评价。 0 期: TisN0M0 N0: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Ⅰ期: T1N0M0 N1: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Ⅱ期: T2N0M0 Ⅲ期: T3N0M0 远处转移(M): ⅣA 期: T4N0M0 M0:无远处转移。 或任何T, M1:有远处转移。 N1M0 ⅣB期: 任何T、 N,M1
常 表 现 为 孤 立 的 不 同 于 肝 细 胞 癌 的 肝 内 占 位 可切除病例
全面体格检查
腹部、盆腔的增强 CT或和MRI
肺平扫或增强CT 考虑血CEA、 CA19-9 肝功能 外科会诊 胃镜、纤维结肠镜
考虑进行腹腔镜 检查;手术切除, 为了准确分期建 议进行腹腔淋巴 结清扫
术后治疗 随访
不可切除病例
可切除病例
转移病例
术后治疗及随访
R0切除, 淋巴结阴 性或术后 切缘为原 位癌
观察;氟 尿嘧啶联 合放疗; 吉西他滨 或氟尿嘧 、盆腔增强 CT或MRI
肺平扫或增强CT检 查
考虑先行氟尿 嘧啶联合放疗, 后行吉西他滨 或氟尿嘧啶为 基础的化疗; 淋巴结阳性, 行吉西他滨或 氟尿嘧啶为基 础的化疗;临 床实验 每6个月复查至2年 如果有临床指征
有临床指征,行胆管引流; 考虑进行器官移植,如确定 进行移植,建议进行病理学 检查 吉西他滨、顺铂联合化疗为 1类推荐;临床实验;吉西 他滨或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其 它化疗方案;氟尿嘧啶联合 放疗;最佳支持治疗 外科探查;考虑腹腔镜进 行分期;考虑术前进行胆 管引流;如确能切除,手 术切除;不能切除,同前 述治疗方法 有临床指征,行胆管引流; 病理学检查 吉西他滨、顺铂联合化疗 为1类推荐;临床实验;吉 西他滨或氟尿嘧啶为基础 的其它化疗方案;最佳支 持治疗 术后治疗 随访
远端胆管癌分期标准
原发肿瘤(T):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 T0: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局限于胆管内。 T2:肿瘤侵出胆管壁。 T3:肿瘤侵犯邻近器官, 包括胆囊、胰腺、十二指 肠,但未累及腹主动脉和 肠系膜上动脉。 T4:肿瘤侵犯到腹主动脉 或肠系膜上动脉。 区域淋巴结(N): N0:无局部淋巴结转 移。 N1:有局部淋巴结转 移。 远处转移(M):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分期: 0期: TisN0M0。 ⅠA期:T1N0M0。 ⅠB期:T2N0M0。 ⅡA 期:T3N0M0。 ⅡB 期:T1-3N1M0。 Ⅲ期: T4任何NM0。 Ⅳ期: 任何T、N M1。
切 除 后 的 状 态
R1切除 或术后淋 巴结阳性
R2切除
疼 痛 、 黄 疸 、 异 常 肝 功 、 胆 管 梗 阻 和 畸 形 的 影 像 学 表 现
肝外胆管癌
体格检查 腹部、盆腔 增强CT或 和MRI(注 意评价血管 浸润) 肺平扫或 增强CT 胆管造影术 考虑血CEA、 CA19-9 肝功能 外科会诊 考虑内镜超 声检查 考虑血清 IgG4检查, 用来排除自 身免疫性胆 管炎 不可切除病例
吉西他滨、顺铂联合化疗为 1类推荐 临床实验 吉西他滨或氟尿嘧啶为基础 的其它化疗方案 氟尿嘧啶联合放疗 局部治疗为2B类推荐,包括 体外放疗 动脉定向治疗 最佳支持治疗 吉西他滨、顺铂联合化疗 为1类推荐 临床实验 吉西他滨或氟尿嘧啶为基 础的其它化疗方案 局部治疗为2B类推荐 最佳支持治疗
考虑肝炎病毒检测
肝门区胆管癌分期
原发肿瘤(T):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 T0: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局限于胆管内,未侵 及肌层或纤维层。 T2a:肿瘤穿破胆管壁到达周围 脂肪组织。 T2b:肿瘤侵犯邻近肝实质。 T3:肿瘤侵犯门静脉或肝动脉 的一侧分支。 T4:肿瘤直接侵犯门静脉主干 或门静脉的双侧分支;或侵犯 肝动脉;或双侧二级胆管;或 肿瘤侵及单侧二级胆管和对侧 门静脉或肝动脉。 分期: 区域淋巴结(N): N0: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0期: TisN0M0。 N1: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Ⅰ期:T1N0M0。 (包括沿胆管、肝管、肝 Ⅱ期:T2a-T2bN0M0。 动脉和门静脉周围的淋 ⅢA期:T3N0M0。 ⅢB 期:T1-3N1M0。 巴结)。 N2:转移到主动脉、下 ⅣA 期:T4N0-1M0。 腔静脉、肠系膜上动脉 ⅣB期:任何TN2M0 和(或)腹主动脉周围的 或任何T任何NM1。 淋巴结。 远处转移(M):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