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和使用注意事项课件

合集下载

抗菌药不良反应及防治幻灯片

抗菌药不良反应及防治幻灯片
抗菌药不良反应及防治幻灯 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内容提要
• 根本概念及发生机制 • 抗菌药物不良反响防治原那么
国内抗菌药的不良反响概况
• 我国抗菌药的使用情况十分广泛,个别方面已 有滥用的地步

WTO调查:中国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
0.9%,4g/d,发生率10.3%)
患者病理及生理状况:
已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肾功能损害 者较多见
老年人宜减量,婴幼儿或12岁以下 儿童慎用
氨基糖苷类 肾毒性: 主要损害近曲小管,临床上往往出 现蛋白尿,管型尿和红细胞〔早期尿中可见 ß2微球蛋白,管型及溶酶体水解酶等〕 毒性:新霉素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 星≥奈替米星 >链霉素 发生率:庆大霉素 2%-10%
正常的用法用量: 说明书、 药典、 教科书。 ◇定义限定为质量合格药品;排除了错误用药、超剂量用药
药品不良反响的发生率: 十分常见:≥1/10 常见:≥1/100~<1/10 偶见:≥1/1000~<1/100 罕见:≥1/10000~<1/1000 十分罕见:<1/10000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头孢拉定静脉滴注引起血尿报道 血尿多发生于静滴后或连续用药的第2、3天
报告者 糜丽珍 黎锵 5 万金意
194 谭志萍等 李翠昌 柳文兰
例数 文献 16 医学理论与实践1996.9(8):375 广州医药 1996.270000093):16 6 药物不良反响杂志 2001.03〔3〕:
18 药物不良反响杂志 2002.4(6):371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8.18(2):90
新大环内酯类胃肠道反响:卡拉霉素 10.6% 罗红霉素 3.1%, 阿奇霉素 9.6%;16元环大 环内酯类抗生素胃肠道反响也比红霉素轻

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PPT课件

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PPT课件

2020/7/20
.
8
▪ ④大多数系口服制剂(诺氟沙星),亦有 注射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半衰期 较长,用药次数少,使用方便;⑤为全化 学合成药,价格比疗效相当的抗生素低廉, 性能稳定,不良反应较少。
2020/7/20
.
9

症状;②神经系统:颅内压增高,惊厥、 抽搐和癫痫,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 周围神经炎;③骨关节反应;④肝肾损害 和对血细胞的影响;⑤肾损害;⑥血液系 统;⑦局部的刺激症状;⑧肌腱炎、肌腱 断裂及横纹肌溶解症;⑨心脏毒性;⑩其
2020/7/20
.
6
▪ 避免大环内酯类心脏毒性注意事项:①原 有QT间期延长的患者避免使用;②电解质 紊乱患者慎用;③正在服用可能延长QT间 期药物者慎用;④应用时应注意剂量和输 注速度,必要时做心电图检查;⑤心、肝、 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2020/7/20
.
7
▪ 氟喹诺酮类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以下特点: ①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尤其对G -杆 菌的抗菌活性高,包括对许多耐药菌株如 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具有良好抗菌 作用;②耐药发生率低,无质粒介导的耐 药性发生;③体内分布广,组织浓度高, 可达有效抑菌或杀菌浓度;
2020/7/20
.
14
谢谢!
2020/7/20
.
15
No Image
/10/29
.
16
2020/7/20
.
13
▪ ⑦应用对脏器功能有损害的药物时,须按 规定检查器官功能,如应用利福平、异烟 肼时检查肝功能,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时检查听力、肾功能,应用氯霉素时检查 血象。⑧注意不良反应的早期症状,以便 及时停药和处理,防止进一步发展。⑨应 注意药物的迟发反应,这种反应常发生于 用药数月或数年后,如药物的致癌、致畸 作用。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课件.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课件.
两类:导致内毒素释放 菌群失调
(二)氨基糖苷类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1.耳毒性 氨基糖苷类都有相似的对第八对脑神经的损害,
表现为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部饱满感,是限制其 临床使用的最大原因。 耳毒性的发生与内耳淋巴液中的药物浓度较高和 半衰期较长有关,内耳药物 T1/2较 血中T1/2长10~15倍。在常用的氨基糖苷类中,异 帕米星、奈替米星的耳毒性发生率较低。
合理用药,提高药物不良反 应防范意识,降低医疗风险
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 第二部分:从用药纠纷谈合理用药
药学部 陈金月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
药物不良反应定义: 使用合格药品,正常用法用量,出现的与 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一、抗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分类比较
抗菌药物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碳青霉烯类 氨基糖苷类 氯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 唑类抗真菌类药 两性霉素B
利福平 喹诺酮类
B型不良反应 变态反应 ★++++ +
+ + + +
+ + +
肝毒性
+ + ★ ++ +
A型不良反应 肾毒性 血溶毒性
+ ++ ++
★+++
神经毒性 + + ++
★++++
++++ ++
注:++++ :ADR发生率较高; +:ADR发生率较少或偶见; ★:表示严重程度,有时可引起死亡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课件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课件
– 过敏,与剂量大小无关,但剂量大者较易发生; – 药物对代谢酶的影响。
• 表现:
– 轻重不一,恶心、纳差、黄疸、肝肿大、肝功能异常(有或无 症状)
• 药物:
– 四环素类、红霉素酯化物、酮康唑、磺胺药、抗结核药(INH、 RIF、PAS、PZA等)、氯霉素、两性霉素B、氟喹诺酮类(曲伐 沙星)等
2019/3/2 19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 解救:
2019/3/2
– 钙剂及新斯的明可改善症状,但多粘菌素类引起的呼吸抑制, 防治措施以人工呼吸为主。17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周围神经炎
• 表现:
– 口唇及手足麻木,头昏、面及头部麻木→四肢肌力减退。
• 药物:
– 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异烟肼、 乙胺丁醇、硝基呋喃类、氟 喹诺酮类等。
2019//2 3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概念
• 药物治疗错误 (medication error, ME)
– 违背或偏离了当前的治疗规范或医疗管理标 准,在药物治疗的处方、处方信息传递、处 方调配、医嘱执行、用药效果监测等过程中 发生的或有可能发生的降低患者用药的获益 /损害比的行为或不作为 – 引起伤害的ME也属ADE的范畴,属于可防 范的ADE
• 机制:
– 直接刺激、GABA受体竞争性抑制。
• 危险因素:
– 常出现于用药剂量大、肾功能不全、合并CNS基础疾病 者、鞘内注射或脑室内注射。
• 药物:
– 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亚胺培南、异烟肼、氯霉素。
2019/3/2 13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精神症状
• 表现:
– 幻视、幻听、定向力丧失、失眠、抑郁,甚至有自杀倾向。 精神失常。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及其预防31页PPT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及其预防31页PPT

药物不良反应类别
• (五)特异质反应:用药后发生与药物作 用完全无关的反应,是一种特异质反应
• 与个体生化机制有关,往往是由遗传性酶 缺乏所致:肝内缺乏乙酰化酶(慢代谢 型),使异烟肼在体内灭活延迟,易发生 毒性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类别
• (六)其他少见反应: • 致畸作用:反应停可引起先天性畸形,利
高)、再出现肾功能的损害。除间质性肾炎外, 均与剂量和疗程有关。一般于用药后3~6 日出现, 停药后5 日内逐渐恢复或消失。
肾毒性发生机制
• 氨基糖苷类 与刷边缘结合,局部浓度高,损伤肾 小管,肾小管急性坏死。
• 头孢类中一代头孢头孢噻吩和头孢唑酮具肾毒性, 与具有肾毒性药物合用时注意。
• 青霉素类中甲氧西林间质性肾病,氨苄西林和阿 莫西林偶为之。
• 预防与观察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肾毒性
• 损害部位—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 临床表现—蛋白尿、管型、红细胞,尿量多不减
少。BUN Bcr 增高。尿毒症。尿液变化常发生在 用药后4-6天,多为可逆的。妥布霉素肾毒性较低。 肝病时肾毒性增加,RAA系统增加。 • 局部用药可形成肾毒性。 • 原有肾功能减退不是加重肾损害的重要因素。预 防与观察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
• 机制—内耳浓度高,影响能量代谢与钠- 钾转运, 损害毛细胞。早可逆,晚不可逆。
• 损害部位(% )与亚临床型损害
前庭
卡4.7 链3.6 西2.9 庆1.2 妥0.4耳蜗 卡1.6
阿1.5 西1.4 庆0.5 妥0. 万古霉素合用、大剂量、长疗程、老年人,肾功 能损害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肾毒性

增加肾毒性
减少肾毒性
• 病人 老龄 以往肾损害
年轻 正常肾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使用共76页PPT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使用共76页PPT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使用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最全】抗菌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及防治.优质PPT

【最全】抗菌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及防治.优质PPT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制定原则
4.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 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 病。
5. 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 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如两性霉素B 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 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从而减少其毒性反 应。
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
• 1.联合用药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理化性质、药效 学,药动学之间的配伍禁忌与相互作用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制定原则
• (一)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 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 (二)给药剂量: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 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如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
可适当减少,从而减少其毒性反应。
剂量范围给药。 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2003年统计结果
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 (一) 肝脏损害:通常抗菌药物吸收后经 肝脏代谢,其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有二 类:一是肝细胞损害,常见药物有大环内 脂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大剂量β内酰 胺类。二是胆汁淤滞,主要有氯霉素类和 林可霉素类(克林霉素)。
• 3.门诊不得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疗区 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必须按照流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
• A:有病原学检测支持; • B:有临床经验的感科专家及临床药师会
诊意见; • C:经过科室主任审批、主管院长审批; • D: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的主管院
长或科主任授权后使用(填写越级使用审 批单);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制定原则
• (四)给药次数: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 大地发挥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菌,应根 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 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 一日多次给药。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 死亡 • 威胁生命 • 致残 • 导致患者入院或住院期间延长 • 致畸 • 致癌(也有学者将此条列为严重不良反应)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判断药物不良反应时应考虑的因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抗菌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 药物因素:
– 如药物对细菌/人体细胞的选择性不强 – 抗菌药物对某些器官的特异性作用
• 医源性因素
– 如给药途径有误,投药剂量过大等
• 患者因素
– 过敏体质 – 器官功能障碍、基础疾病
• 药物相互作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禁忌
• 凡对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有过敏史的 患者禁用
• 有过敏性疾患或正处于高敏状态的患者 原则上不用
• 普鲁卡因青霉素禁止静脉给药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常用青霉素类抗生素
• 口服青霉素类品种
— 青霉素V — 苯唑西林 — 氯唑西林 — 阿莫西林 — 阿莫西林/棒酸
(力百汀)
• 静脉给药剂型
— 青霉素G — 氨苄西林 — 氨苄西林/舒巴坦(优立 新) — 替卡西林 — 替卡西林/棒酸 — 哌拉西林 •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
• 主要不良反应
– 过敏反应:休克、皮疹、血清病、接触性皮炎等 – 惊厥:大剂量(2000万-2500万u/日)滴注时可能发生 – 血液学异常反应:大剂量可引起溶血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 – 肝功能异常, 大剂量青霉素可能引起肝酶升高,半合成青霉
素比天然青霉素多见 – 肾脏损害:大剂量时偶有引起肾衰、间质性肾炎 – 赫氏反应:治疗梅毒时可于给药后2-8小时发生,表现为发冷、
• 大部分的药物不良反应是为一过性,停药后数日自动 消失,可更换其他类药物继续治疗原发病
• 如果不良反应较轻而又必须使用该类药物时,适当减 量或减量并联合应用具有类似作用的药物。对所发生 的不良反应,必要时可加用对症治疗的药物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不良反应
处理原则
消化道反应 肝毒性,神经毒性 白细胞减少
伪膜性肠炎
二重感染
口服青霉素类可能发生,饭后服用可减轻
大剂量青霉素及半合成青霉素均可能发生,应 停药改用其他抗生素
口服或注射制剂均可能发生,轻者停药即可恢 复
广谱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均有 可能发生,应停药并给予对症处理
长疗程使用广谱青霉素类均可发生金葡菌、绿 脓杆菌,真菌及其他对青霉素不敏感致病菌的二 重感染,应停药改为其他有效抗菌药
发热、头痛、心动过速、局部病变加重 – 口服半合成青霉素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
• 药物相互作用
– 与丙磺舒合用使青霉素的半衰期延长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青霉素类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和预防
• 青霉素类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原则和方法
– 分秒必争、就地抢救 – 皮下或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0.5ml – 迅速准备静脉输液,可重复给肾上腺素 – 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50-100mg或地塞米松 – 其他对症治疗,如保温、血压下降用升压药、呼吸
确认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应采取的措施
• 如出现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就地抢救,开放静脉,注 射肾上腺素和地塞米松,必要时须采取其他措施保护 呼吸功能
• 如为药物过量应立即停药,可静滴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葡萄糖液 并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中推荐的方法采取解毒措施
• 如果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除立即停药外,应采取 相应措施如抗过敏,保护器官功能等
• 是否确实在服药期间发生 • 服药与不良反应发生是否有时间相关性 • 服同类药物时是否发生过类似症状 • 是否为药物使用说明书中记载的反应 • 停药后不良反应是否消失 • 有无合并用药 • 患者的身体素质与病态(过敏、肾衰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头孢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
• 过敏反应:皮疹、荨麻疹 • 消化道反应:腹部不适,长期应用时可见伪膜性肠炎
或二重感染 • 肝功异常:血清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升
高 • 血液学反应:可出现嗜伊红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减
少、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Coomb‘s试验阳性等, 有的品种如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可能出现凝血酶原时 间,出血时间延长 • 有的品种如头孢唑啉、头孢美唑、头孢噻肟、头孢克 肟、头孢吡肟单独或与氨基糖苷类合用,有肾脏毒性, 如肌酐升高,尿量减少,偶见蛋白尿、血尿 • 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疼痛、静脉炎等
衰竭用刺激呼吸中枢药,如因喉头水肿呼吸困难, 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预防
– 询问病史、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 一定要做皮试 – 应在有抢救条件下注射青霉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及处理
青霉素类除过敏以外的其他不良反应
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注意事项
• 青霉素类抗生素包括口服品种使用前应 进行皮试
• 门诊注射青霉素类的患者应就地休息, 观察30分钟
• 对携带口服青霉素品种回家的患者,应 明确嘱咐不能给家属或亲友服用
• 棒酸单次剂量不超过0.2g, 每日剂量一般 不超过0.4g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床常用头孢类抗生素
• 一代头孢菌素:头孢氨苄、头孢拉定(泛捷复) 头孢唑林、头孢羟氨苄
• 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头孢美唑 头孢克洛、头孢丙烯
• 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定、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头孢哌酮、 头孢哌酮/舒巴坦
• 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马斯平)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