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笔记

合集下载

大学新闻摄影知识点总结

大学新闻摄影知识点总结

大学新闻摄影知识点总结一、摄影基础知识1. 相机原理相机是用来拍摄照片的基本设备,了解相机的工作原理是摄影师必备的基础知识。

包括快门、光圈、焦距等概念的理解,以及不同相机类型(单反、微单、傻瓜相机等)的特点和应用。

2. 曝光与测光曝光是指照片中的明暗度,而测光则是确定曝光的方法。

了解曝光和测光的原理,可以帮助摄影师准确地控制照片的明暗度,保证照片质量。

3. 构图与视角构图和视角是摄影中的重要概念,包括画面的组织和拍摄角度的选择。

学习构图和视角可以帮助摄影师拍摄出更具有艺术感的照片。

4. 色彩与光影色彩和光影是影响照片质量的重要因素,了解色彩理论和光影的应用可以帮助摄影师创作出更具有表现力的照片。

5. 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摄影师必备的技能,包括修图软件的运用和照片的调色、修饰等工作。

掌握后期处理技能可以提高照片的质量和表现力。

二、摄影艺术知识1. 经典摄影作品欣赏了解摄影历史和经典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通过欣赏经典作品,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风格和技法,为自己的创作提供灵感和借鉴。

2. 艺术表达与创意摄影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学习艺术表达和创意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摄影题材与拍摄技巧学习不同的摄影题材和拍摄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摄影风格和特长。

无论是风光、人物、静物还是纪实摄影,都需要不同的拍摄技巧和表现手法,学生需要不断尝试和学习。

4. 摄影展览与比赛参观摄影展览和参加比赛是摄影学习的机会,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和题材的作品,同时也可以通过展览和比赛得到别人的反馈和建议,提高自己的拍摄水平。

三、摄影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1. 培养审美观和艺术素养摄影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艺术素养,让他们了解不同的摄影风格和表现手法,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2. 提高视野和创造力摄影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视野和创造力,让他们通过镜头去观察和表达世界,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新闻摄影知识点总结

新闻摄影知识点总结

新闻摄影知识点总结新闻摄影的基本概念新闻摄影是一种通过图片来传递信息和故事情感的媒介。

它不仅要求照片具有新闻价值,还要求照片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关注。

新闻摄影通常出现在报纸、杂志、网站、社交媒体等媒体上。

它能够迅速、直接地传递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紧迫感,对人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闻摄影的要素1. 新闻价值:一张新闻照片的第一要素是新闻价值,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决定了照片的价值。

新闻摄影能够通过镜头捕捉社会事件、人物故事、自然灾害等,传递最真实的信息。

2. 视觉冲击力:一张好的新闻照片应该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摄影师需要通过构图、光影、色彩等手段来增加照片的艺术感和感染力。

3. 时效性:新闻摄影是针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因此具有强烈的时效性。

一张照片的发布时间对传递信息的效果至关重要,摄影师需要迅速捕捉瞬间,并及时发布。

4. 真实性:新闻摄影对真实性有着严格的要求,照片应该忠实地反映事实,不应该进行伪造和篡改。

观众对新闻照片的信任是新闻摄影师的责任和使命。

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1. 观察力:新闻摄影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

只有通过不断地观察和思考,才能找到新闻事件中独特的视角和表现形式。

2. 构图:构图是新闻摄影中至关重要的技巧之一。

摄影师需要在短时间内找到最佳的拍摄角度和构图方式,以呈现新闻事件的要点和精华。

3. 光影:光影是影响照片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适当的光线能够增加照片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摄影师需要善于利用光线来塑造画面。

4. 抓拍:新闻摄影有时需要通过抓拍的方式来捕捉瞬间。

摄影师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随时随地准备捕捉新闻事件的发生。

5. 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新闻摄影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合理的后期处理能够增强照片的表现力和真实性,但摄影师需要注意不要过度处理,以免影响真实性。

新闻摄影的影响力新闻摄影作为一种全球性的传播方式,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它能够唤起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和思考,影响社会舆论的走向,推动社会向更加公正和进步的方向发展。

新闻摄影拍摄的知识点

新闻摄影拍摄的知识点

新闻摄影拍摄的知识点在当今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新闻摄影以其直观、生动的视觉语言,成为了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张优秀的新闻照片不仅能够吸引读者的目光,更能准确、迅速地传达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

那么,要拍摄出有价值、有影响力的新闻照片,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呢?首先,我们要明确新闻摄影的定义和特点。

新闻摄影是以摄影技术为手段,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之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

其特点包括真实性、时效性、典型性和现场感。

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生命,必须如实反映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不得虚构和伪造;时效性要求摄影者能够在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抓取最有价值的瞬间;典型性则是要选择能够代表新闻事件本质和特点的画面;现场感则能让读者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新闻事件的氛围。

了解了新闻摄影的定义和特点后,我们来谈谈拍摄设备的选择。

对于新闻摄影来说,相机的性能和功能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专业的新闻摄影师会选择单反或无反相机,因为它们具有快速对焦、高速连拍、高感光度表现出色等优点。

镜头的选择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和需求来决定。

广角镜头适合拍摄大场景,如集会、游行等;中长焦镜头则可以在不干扰被拍摄对象的情况下,捕捉到特写和细节。

此外,备用电池、存储卡等配件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在拍摄过程中不会因为设备问题而错过重要瞬间。

拍摄技巧是新闻摄影的关键。

在拍摄时,要注意构图。

常见的构图方法有中心构图、对称构图、三分法构图等。

中心构图能够突出主体,使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被拍摄对象上;对称构图则给人一种平衡、稳定的感觉;三分法构图则将画面分为九宫格,将主体放在交叉点上,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同时,要注意光线的运用。

不同的光线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顺光能够清晰地展现被拍摄对象的细节,侧光可以增强立体感,逆光则可以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在新闻现场,要善于观察光线的变化,选择最合适的角度和时机进行拍摄。

除了构图和光线,拍摄角度也非常重要。

新闻摄影课堂笔记总理

新闻摄影课堂笔记总理

新闻摄影第一章新闻摄影概论§1.1:新闻摄影的定义新闻摄影以新鲜、真实、形象、感人的图像和简短的文字说明,及时报道新闻事件。

摄影与新闻的关系:摄影是手段,新闻是目的。

§1.1:新闻摄影概念新闻摄影的特征:从新闻内容方面看,它必然具备新闻性和真实性从摄影角度看,它必然具备形象性和艺术性§1.2:新闻摄影的特征与功能一、特征(一)、新闻性新闻性(从内容看):1、新闻事实的时新2、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3、事实对公众的接近程度:4、事实趣味性的高低:5、知识性增广见闻:新闻性(从时间看):新闻摄影报道必须迅速及时、讲求时效。

(二)、真实性:拍摄的新闻事实须真实(反对虚构事件)拍摄画面反映事物本质(反对以偏概全)拍摄的手法要真实自然(反对摆拍、技术作假)拍摄的态度要客观公正(避免个人意见过强)照片的后期处理应恰当(反对照片造假)说明文字应准确而真实(避免事实交待不清)(三)、形象性:新闻摄影的新闻性、真实性都是建立在新闻摄影生动感人的形象性之上的。

新闻摄影的形象特征:瞬间形象性(让摄影新闻能在电视新闻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四)、艺术性:新闻摄影也应讲究光影效果,构图方式,突出摄影的特质。

一张新闻照片只有把较高的新闻价值、深远的社会影响以及完善的形式美感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拥有广泛的读者,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二、功能:传播信息作用;舆论监督作用;历史文献作用;审美教育作用§1.3: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国外新闻摄影的发展历史)1、萌芽阶段(19世纪中期——20世纪20年代)(1)第一张新闻照片:1842年汉堡大火,史特尔茨纳与比鸥乌拍下的火灾遗迹。

(2)第一批记录战争的摄影家:罗杰·芬顿拍摄的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照片,马修.布雷迪及其雇佣的20位摄影师拍摄的美国内战(1861年一1865年)照片(3)第一批关注社会问题的摄影家:19世纪70年代,《纽约先驱报》记者雅各布·A·里斯第一个把摄影当作社会批评的工具。

新闻摄影核心笔记

新闻摄影核心笔记

一、镜头的分类及特点:(一)按镜头的焦距或视场角来分类标准镜头广角(短焦)镜头长焦(望远)镜头1、标准镜头的焦距和感光片画幅对角线长度基本相等。

标准镜头的视角与人眼平视时的视角大致相似,拍出照片的取景范围、前后景物的大小比例带来的透视感等与人眼观看的效果类同,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由于标准镜头的焦距、视角、拍摄范围、景深以及在相同拍摄距离上所获得的影像尺寸等,均比较合适,因而这种镜头应用比较广泛。

它适合拍摄人像、风光生活等各种照片。

与其他焦距的镜头相比,标准镜头既不夸张,也不压缩,变形也不明显,使人感到画面非常逼真、自然,同时它还具有以下一些优点:成像质量非常好,色彩还原好; 最大相对口径一般很大,一般在f2以上,有时候甚至超过f1,所以它的通光能力很强,在光线比较暗的条件下的工作能力要比其他镜头强,适用范围广,而且取景框明亮,便于快速、准确的调焦; 体积小,便于接待,操作灵便; 所以,能用标准镜头拍摄,就不要使用其他镜头,以求获得最佳的画面质量。

给便准镜头戴上近摄镜,就可以近距离的拍摄或者翻拍;装上增距镜还可以当作中焦镜头一样使用.2、广角镜头的特点:a 拍摄的景物空间范围广阔深远,常使画面产生非凡的艺术效果,给以出人意料的视觉感受b 景物的清晰范围很大,适合于想将远近景物都拍清楚的要求c 能产生强烈的空间透视效果,特别是远近景物的大小比例悬殊,突出了画面的深远感觉,近大远小,有夸张前景的作用d 通过广角镜头能展现宏大、壮观的气势,产生更强烈的抒情色彩鱼眼镜头鱼眼镜头属于超广角镜头中的一种特殊镜头,它的视角力求达到或超出人眼所能看到的范围。

众所周知,焦距越短,视角越大,视角越大,因光学原理产生的变形也就越强烈。

为了达到180度的超大视角,鱼眼镜头的设计者不得不作出牺牲,即允许这种变形(桶形畸变)的合理存在。

其结果是除了画面中心的景物保持不变,其他本应水平或垂直的景物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鱼眼镜头的应用1.令人感兴趣的前景可以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2.景深范围可从几厘米到无限远;3.选择尽可能少的线、面作为被摄物;构图时尽量将被摄主体置于画面中心,这样做可使畸变最小;4.相反,选择尽可能多的水平线条及易辨认的景物置于画面的边缘,可使畸变效果最大;5.取景时注意观察取景器的边缘,看是否有摄影者的手、脚、相机带或摄影者本人被摄入镜头,以免影响画面的艺术效果;6.对于多数鱼眼镜头来说,常用的滤色镜无法使用。

新闻摄影笔记

新闻摄影笔记

新闻摄影笔记1. 针孔成像原理最早记录在战国时期的科学家、哲学家墨子所著的《墨经》中。

2. 针孔成像与镜头成像有三点差别:1)摄影感光需要一量的光线,2)针孔大,3)影像变虚,4)针孔小,5)无法获得充足光线;6)镜头利用光的折射原理,7)把镜头制成一个具有凸透镜效果的能聚光的光学透镜,8)通过聚光,9)获取摄影感光所需要的光线的量;10)照相机镜头能使得景物影像汇聚于焦点平面,11)形成清晰影像。

3. 镜头的作用:让景物在焦点平面位置形成清晰的影像,也就是汇集来自外界景物的反光或都自发光体的光线,并使被摄景物在感光片上形成清晰的潜影。

4. 物距:在镜头成像中,从被摄物体到镜头中心的距离,称为物距;像距:从镜头中心到所成影像间的距离,称像距;焦距:来自无限远处的平等光线经过镜头的折射在镜头主轴上会聚成一个清晰的点,这个清晰的点,就是焦点,由焦点到镜头中心的距离就是焦距。

5. 镜头焦距长短影响成像大小:距离相等时,焦距长成像大,焦距小成像小。

6. 共轭关系:决定了定焦距镜头在不同距离拍摄时,物距大,像距小,影像也小;物距小,像距大,影像也大。

7. 镜头通光量与镜头通光口径的大小成正比:镜头感光能力=光束直径/镜头焦距。

该公式说明数值越小,孔径越大,感光能力越强。

8. 相对口径用光圈系数来表示也称f系数:f系数=焦距:相对口径。

f系数的标法为:1.22 2.84 5.681116223264这种标法的特点有3点:1)数字大小与相对口径大小成反比;2)每相邻两极光圈系数之间的通光量相关一倍;3)每相应两极光圈系数之间是[根2]倍的关系。

9. 镜头焦距与视角的关系:焦距长,视角小;焦距越短,视角越大。

10. 镜头的分类:1)标准镜头:镜头焦距与底片对角线基本相等,视角接近人眼的视角,大约在50度,135相机底片画幅为24*36毫米对角线为43毫米,焦距在42-55毫米的均属标准镜头;120相机画幅为60*60毫米时,其对角线为79.2毫米,焦距在80毫米左右为标准镜头,其它画幅另行计算。

新闻摄影笔记(完整版)

新闻摄影笔记(完整版)

新闻摄影重点内容及考试复习时需特别注意的知识主要有以下几点(填空、名词解释题可能分散于以下各部分):1.新闻摄影的概念(参见第一讲笔记)2.摄影用光知识(参见第十讲笔记)3.与景深相关的知识(参见第七讲笔记第一部分)4.摄影构图知识(参见第八、九讲笔记,此处可能出看图分析题)5.照片构成与运作(参见第十一讲笔记,此处可能出看图分析题)6.不同曝光模式特点(参见第四讲笔记第四部分)7.不同焦距镜头的成像特点(参见第六讲笔记第二部分)第一讲新闻摄影史一、新闻摄影概念·新闻摄影是以摄影技术为手段,对正在发生的,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通过现场选择抓拍的手段,摄取特定的瞬间形象,并结合必要的文字因素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

·领会要点:1.双重属性(新闻性、形象性)2.照片新闻价值的基本标准(真实、新鲜、生动)3.新闻摄影报道的基本形式二、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1.精神调节功能2.认知功能3.教育功能4.审美功能5.文献功能三、新闻摄影由来1.摄影术的诞生与世界新闻摄影的萌芽·1837.8.9 法国学术院路易斯达盖尔发明达盖尔摄影术---银版摄影术,标志着新闻摄影术的诞生。

·1942.5.5-8 德国汉堡史斯尔茨、比鸥乌《德国汉堡的一场大火》第一场新闻照片标志着新闻摄影的萌芽。

2.摄影术的传入和中国新闻摄影的兴起摄影术传入中国是在1942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新闻摄影是与革命运动一同崛起的。

3.中外早期摄影名人(1)外国的代表人物●埃里希萨洛蒙erich salomon 1886-1944德国“新闻摄影之父”堪的摄影:小相机+现场光+不干涉对象●亨利卡迪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eson1908-2006法国“摄影的代名词”“决定瞬间理论”●尤金史密斯euguen smith1918-1978美国“人道主义纪念碑”代表作《找到一个婴儿》《西班牙乡村》《水俣》《乡村医生》●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 1913-1954匈牙利“战争摄影绝唱”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

自考新闻摄影知识点整理

自考新闻摄影知识点整理

考新闻摄影知识点整理1、大众传媒活动都可以分为三种形式——视觉传播活动、听觉传播活动和结合的大众传播活动。

报纸、杂志、书籍等都是视觉传播媒介。

2、1822年,法国石版印刷技术工匠尼赛弗尔•尼埃普斯(1765—1833年)为了改进印刷方法,开始了对沥青感光版的研究,并于1826年拍了第一张永久性照片《鸽子窝》,这张照片曝光共计8小时。

3、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科学院院士阿剌戈等的支持,赞助下,银版摄影术为法国政府购买并公布于世,这个日子就是今天人们公认的摄影术诞生的日子。

4、1856年,伦敦大学就开出了一门新的课程——摄影技术。

5、1842年5月5日,德国汉堡发生了一场大火,大火连续烧了4天。

6、一是1884年乔治•伊斯曼(GeorgeEastman)发明了胶卷,胶片的感光度也有了提高。

7、三是1924年由德国技现奥斯卡・巴纳克研制的小型135莱卡(Leica)相机面世。

8、1936年,美国报业大王、时代公司的创立者亨利•卢斯(HenryLuce)创办了《生活》画报,灾是美国美一家全用照片的画报。

《生活》画报首创了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形式,当时称为摄影文章。

9、1942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开始设立最佳新闻照片奖,1987年又增设了新闻特写照片奖。

10、中国最早成立的新闻摄影机构是“中央写真通讯社”,大约成立于五四运动之后,这家通讯社是由北京大学学生发起和建立的照片多以反映学界情况为主,质量颇高。

11、李少穆是我国报纸上有姓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

12、1923年,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正规新闻教育机构——北京平民大学新闻系成立,该系设置的课程中有“照相制版术”,每周授课一学时。

13、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7年1月20日汉口《民国日报》刊登了一幅照片,署名为“本报摄影部摄”,这被看成是我国无产阶级报刊史上的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诞生的标志。

14、1956年12月,中国摄影学会在北京成立,《中国摄影1957年4月创刊》和《大众摄影》(1958年7月创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针孔成像原理最早记录在战国时期的科学家、哲学家墨子所著的《墨经》中。

针孔成像与镜头成像有三点差别:1 摄影感光需要一量的光线,2 针孔大,3 影像变虚,4 针孔小,5无法获得充足光线;6 镜头利用光的折射原理,7 把镜头制成一个具有凸透镜效果的能聚光的光学透镜,8 通过聚光,9 获取摄影感光所需要的光线的量;10 照相机镜头能使得景物影像汇聚于焦点平面,11 形成清晰影像。

镜头的作用:让景物在焦点平面位置形成清晰的影像,也就是汇集来自外界景物的反光或都自发光体的光线,并使被摄景物在感光片上形成清晰的潜影。

物距:在镜头成像中,从被摄物体到镜头中心的距离,称为物距;像距:从镜头中心到所成影像间的距离,称像距;焦距:来自无限远处的平等光线经过镜头的折射在镜头主轴上会聚成一个清晰的点,这个清晰的点,就是焦点,由焦点到镜头中心的距离就是焦距。

镜头焦距长短影响成像大小。

距离相等时,焦距长成像大,焦距小成像小。

共轭关系决定了定焦距镜头在不同距离拍摄时,物距大,像距小,影像也小;物距小,像距大,影像也大。

镜头通光量与镜头通光口径的大小成正比。

镜头感光能力=光束直径/镜头焦距。

该公式说明数值越小,孔径越大,感光能力越强。

相对口径用光圈系数来表示,也称f系数:f系数=焦距:相对口径。

f系数的标法为:1.2 2 2.84 5.681116223264这种标法的特点有3点:1)数字大小与相对口径大小成反比;2)每相邻两极光圈系数之间的通光量相关一倍;3)每相应两极光圈系数之间是[根2]倍的关系。

镜头焦距与视角的关系:焦距长,视角小;焦距越短,视角越大。

镜头的分类:1标准镜头:镜头焦距与底片对角线基本相等,3 视角接近人眼的视角,4 大约在50度,5 135相机底片画幅为24*36毫米,6 对角线为43毫米,7 焦距在42-55毫米的均属标8 准镜头;120相机画幅为60*60毫米时,9 其对角线为79.2毫米,10 焦距在80毫米左右为标11准镜头,12 其它画幅另行计算。

13)短焦距镜头(广角镜头):镜头焦距小于底片对角线的镜头,14其视角大于人眼视角。

15长焦距镜头(望远镜头):镜头焦距大于底片对角线的镜头,16其视角小于人眼视角。

快门的作用是控制光线在感光片上停留时间的长短。

对于动体摄影而言,可用抓取动态、使动体在胶片上开成清晰的影像。

快门的标法为:1248153060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实际速度为所标数字的倒数。

相信两级快门速度的日光量相关一倍。

“B”门或“T”门为慢门;“A”门为光圈优先;“S”门为速度优先;“P”门为程序快门。

1)镜间快门(叶片式快门)位于镜头的中间,2)光圈之前,3)一般由3片至5片薄钢片组成,4)可同5)时开合,6)通过开合的快慢来控制曝光的时间。

优点是:在使用任何一级快门速度时都能使整个胶片画面同7)时曝光,8)在使用闪光灯拍摄时,9)不10)受闪光同11)步的限制,12)不13)会产生变形现象。

缺点是:当使用大光圈、高速度的组合时,14)其实际通光量减少。

15)焦平快门(帘幕式快门)位于焦点平面的位置,16)紧挨在感光片的前面。

由不17)透光的帘布或金属帘片组成,18)通过帘片间裂口的大小变化来控制曝光的时间。

优点是:一是可以达到较高的快门速度,19)二是因其快门速度高,20)可以用来抓拍极高速的动体的运动。

缺点是:在使用高速快门时,21)动体的影像会变形,而22)且动体运动速度越快,23)影像变形的程度越重。

测距方式有4种:1)连动式测距(重影式、截影式);2)反光式(微棱镜式);3)磨沙玻璃式;4)自动测距式(电子视测、超声波、红外线、眼控自动式)。

取景器的三个作用:1)观察被摄景物;2)界定拍摄景物的范围;3)决定对景物的取舍和安排画面的布局。

旁轴取景相机的视差问题P44现代相机取景器的种类有4种:1)单镜头反光俯视取景器;2)单镜头反光平视取景器;3)框式平视取景器;4)光学直透式取景器。

135相机的优点:1体积较小,2分量较轻,3 便于携带;4 所有胶卷为画幅36mm*24mm的135底片,5 常见的有24张、36张,6适合新闻摄影无暇换胶卷的特点;7有多种可转换镜头,8符合新闻摄影的特点;9有效口径大,10感光力强,11对不同12光线适应能力强;13多采用焦平快门,14最高快门速度可达数千分之一秒,15能满足新闻摄影拍摄高速动体的特殊需要。

缺点:一是焦平快门所带来的闪光同步速度的限制,在使用闪光灯时,不能达到很高的快门速度;二是在拍摄高速动体时,如所用的快门速度过高,会出现影像变形现象。

120相机的优点:1 单镜头,2 即用作取景、测距,3又用作拍摄,4所以没有视差现象;5 也有各种不同6焦距的镜头,7 以适应各种不同8的拍摄需要;9 有可置换后背的特点;缺点:机身和镜头体积都比较大,分量也重,携带不方便,此外,快门震动大。

数码摄影与传统摄影的不同:1 存储影像的介质不同2;传统(化学方法)数码(数字方式)3 图像的呈现方式不同4;传统(冲洗、印放)数码(输入计算机)5图像质量上的差异;传统高于数码6传递方式不同7数码方便快捷、保真度高。

影响数码相机和数码影像质量的因素:CCD辨析率、影像辨析率、色彩还原性、镜头质量、像质调节。

APS摄影系统(先进摄影系统):ASP胶片是一种比135还要小巧、表面涂有可以记录拍摄资料的磁性物质的感光片,磁性物质可以用来记录打拍摄时的有关数据。

现由日本富士、佳能、美能达、尼康和美国柯达五家大公司联合研制而成。

最大优越性在于操作简便,具有安全性,冲印方便、便于携带。

广角镜头的视角在70度至90度;超广角镜头的视角在100度至135度;视角超过135度的称鱼眼镜头。

135相机标准镜头焦距为50mm左右;广角镜头焦距有35mm、28mm、24mm、20mm;超广角镜头焦距有17mm、14mm;鱼眼镜头焦距有9mm、7.5mm、(视角约为180度)。

广角镜头优点:视角大、拍摄范围方,可以在较近距离内拍摄大场面,还能夸张究竟纵深感。

缺点是拍摄时,景物的近大远小现象会有所夸张,变形也严重。

135相机中焦距镜头有焦距为75mm、90mm、100mm、135mmR;长焦距镜头有焦距为200mm、300mm的,望远(超长焦距)镜头有焦距为500mm、1000mm的。

上述镜头的视角从30度至8度不等。

中焦的作用:拍摄人像,看上去比例最符合人体的比例,常被用来拍摄人像,故又称人像镜头长焦的作用:一是用于远距离拍摄,另外在新闻摄影“偷拍”或抓拍时,和被拍摄对象可以保持较远距离,以免惊动被拍摄者,能抓取自然、生动的形象。

望远镜头的作用:变焦距镜头:镜头的焦距可根据拍摄需要,在一范围内变动。

原理是在镜头中间装有一组能活动的镜片,用变焦环来控制。

一般就先调焦后变焦。

微距镜头:就近距离拍摄小物体的需要面设计的,可以拍出与原物大小或比原物还大些的影像。

用于翻拍小物体或小影像,或拍局部细节。

TS镜头:可沿着与镜头轴线垂直的左右或上下移动,还可作360度的旋转,作用主要在于消除水平线和垂直线条的畸变。

EF镜头:电子对焦镜头,内置自动对焦和电磁光圈马达,操作时声音轻微、对焦效能准确。

照相机的基本使用常识:1 在使用前,2 应详细阅读厂家提供的说明书;3 就遵循人平视的视觉特点;4拍摄时应保持相机的稳定;5需要精确对焦;6镜头成像有近界线,7拍摄距离不8)宜过近;9要关于利用各种附件为拍摄服务;11)有些相机取器与拍摄镜头是分开的,12)拍摄时应注意取下镜头盖。

照相机的维护:1 相机是一种精密仪器,结构复杂,不易强烈的震动及挤、压、摔、碰;7 注意相机上严禁用手接触的部位;8 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高温高湿度;9 应防水;10避免在直射阳光下打开后盖或镜头,也不能把镜头对着强光;13停止使用时,不要上快门弦;16在相机不用时,应将焦距调在∞;19自动相机应常检查电力是否充足,长期不用时应取下电池。

第二章黑白感光片主要由:片基(是涂布乳和其他各层篺的支持体。

无色透明、有韧性、耐撕裂、易展平、耐水;)、结合层、乳剂层(主要成分是卤化银和明胶)、保护层、防光晕层组成,共有5层。

彩色负片主要有9层组成:底层、防光晕层、感红乳剂层、隔层、感绿乳剂层、隔层、黄色滤色层、感蓝乳剂层、保护层。

(利用“加色”原理)从感色性能上黑白感光片可分为:色盲片(只能感受可见光中的蓝、紫短波片,感光度低,宽容度小,优点是颗粒细,解像力高,反差大,主要用于翻拍)、分色片(能感受蓝、紫、黄、绿光,但不感受红光,用于特殊用途,现几乎没有生产)、全色片(能感受全部七种可见光,可正确记录全部可见光谱,使被摄对你得到全面呈现)三种。

彩色片有彩色负片(经感光及冲洗处理后,得到的是彩色底片,再经印相、放大或扩印在彩色相纸上,才能成为彩色照片,呈现出被摄景物的正常色彩)和彩色反转片(经拍摄、反转冲洗后得到的是和景物色彩相同的彩色正片,可直接用来观赏、放映幻灯或用于印刷制版)两种,有日光型(适合在阳光下拍摄,能使日光下的景物色彩得到正确记录,≈5500K色温,如在灯光下使用,片子会偏红橙色)和灯光型(适合在火光、烛光及普通灯光下拍摄,能正确记录灯光下景物的色彩,≈3200K色温,如在日光下使用,片子会偏蓝)之分。

黑白感光材料的照相性能包括感光度、反差、宽容度、颗粒性和分析力、灰雾度、感光特性曲线。

感光度是指感光片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感光度标定的及换算P90、选用原则(不能简单地认为感光度超高的胶片越好或感光度越低的胶片越好,主要应根据拍摄条件和目的来决定选用哪种速度的感光片。

感光度高的胶片,能在光线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拍摄,但拍出的底片颗粒较粗;感光度低的胶片,需要良好的照明和理想的光线,拍出的底片则细腻且层次丰富。

反差性是指画面中不同影像部分的明暗差别的程度。

明亮部分与阴暗部分的亮度差别程度大,就叫反差大;反之,就是反差小。

底片影像的反差,是因密度不同而形成的。

影响密度大小的因素有三个:景物本身的反差;胶片本身的反差性能;显影控制的影响,包括配方的选择、显影时间、温度、搅动的方式等。

宽容度表示感光片正确纪录景物反差的能力。

分析力是指胶片对景物细微部的分辨能力,也称分辨率,越大越好。

感光片的选用应注意三点:1)片速的选择;2)反差的选择;3)颗粒性的选择。

第三章曝光控制曝光量与通过镜头的光线的多少和光线在底片上停留的时间(即快门控制)的乘积成正比。

曝光不足不能正确纪录景物暗的部位的影纹;曝光过渡不能正确纪录景物明亮部位的影纹。

曝光公式:E(曝光量)=I(光照度)*t(停留时间)[I值可以用光圈f来代替运算]可以看出光照度和时间的量值可以互换,只要曝光量相同,感觉片上得到的曝光是一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