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法求概率

合集下载

用列举法求概率

用列举法求概率
出的数字能够整除第一次取出的数字的概率是多少?
解:由题意得两次抽取共有36种等可能出现的结果,
第二次取出的数字能够整除第一次取出的数字的结果
有14种,即有(1,1), (2,1), (2,2), (3,1), (3,3), (4,1), (4,2),
(4,4),(5,1),(5,5),(6,1),(6,2),(6,3),(6,6) ,
学时经过的每个路口都是绿灯,此事件发生的概率是
多少?
这个问题能用直接列表法和列表法解
决吗?有什么简单的解决办法吗?
解:根据题意画树状图如下:


第1路口
第2路口


绿 红

绿
绿


绿
第3路口 红 黄 绿 红 黄 绿红 黄 绿红 黄 绿红 黄 绿红 黄 绿 红 黄 绿红 黄 绿红 黄 绿
红 红 红红 红 红红 红 红黄 黄 黄黄 黄 黄黄 黄 黄 绿 绿 绿绿 绿 绿绿 绿 绿
3
.
关键是不重不漏地
解:由2, 3, 4这三个数字组成的无重复数字的所有三位数为234,
列举出由2,3,4组成
的无重复数字的所
243, 324, 342, 432, 423,共6种情况, 而“V”数有324和423,共2
有的三位数.
种情况,
故从2, 3, 4这三个数字组成的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中任意抽取一
①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个;
②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3)所求概率是一个准确数,一般用分数表示.
新知探究 跟踪训练
例1 若我们把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和百位上数字都小的三位数称
为“V数”, 如756, 326 , 那么从2, 3, 4这三个数字组成的无重复数

计算概率常用的方法

计算概率常用的方法

计算概率的常用方法掌握概率的求法是这一章节的重点,那么求概率有哪些方法呢?下面以中考题为例说明求概率的常用方法。

1、列举法(2009年广州)有红、白、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各一个,它们除颜色外没有任何其他区别。

现将3个小球放入编号为①、②、③的三个盒子里,规定每个盒子里放一个且只能放一个小球。

(1)请用树状图或其他适当的形式列举出3个小球放入盒子的所有可能的情况。

(2)求红球恰好被放入②号盒子的概率。

解析:(1)3个小球分别放入编号为①、②、③的三个盒子的所有可能情况有:红白蓝、红蓝白、白红蓝、白蓝红、蓝红白、蓝白红,共6种。

(3)由(1)可知,红球恰好放入②号盒子的情况有白红蓝、蓝红白,共2种,所以红球恰好放入②号盒子的概率P=2/6=1/3。

评注:在一次实验中,如果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是有限个,且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我们可以通过列举实验结果的方法,分析出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2、列表法(2009年成都)有一个均匀的正四面体,四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小红随机地抛掷一次,把着地一面的数字记为x;另有3张背面完全相同,正面上分别写有数字-2、-1、1的卡片,小亮将其混合后,正面朝下放置在桌面上,并从中随机地抽取一张,把卡片正面上的数字记为y;然后他们计算出S=x+y的值。

(1)用树状图或表格表示出的所有可能的情况。

(2)分别求出当S=0和S<2的概率。

解析:(1)列表法分析如下:(2)由表格可知,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共有12种,其中S=0的有2种,S<2的有5种。

P(S=0)=2/12=1/6;P(S<2)=5/12。

评注:当一次实验涉及两个因素(例如投掷两个骰子),并且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分析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3、树状图法(2009年安徽芜湖)“六一”儿童节,小明与小亮受邀到科技馆担任义务讲解员,他们俩各自独立地从A区(时代辉煌)、B区(科学启迪)、C区(智慧之光)、D区(儿童世界)这四个主题展区中随机选择一个为参观者服务。

列举法求概率

列举法求概率



“掷两枚硬币”所有结果如下:








正正
正反
反正
反反
解: (1)两枚硬币两面一样包括两面都是正面,两面都是反面,共两种情形;所以学 生赢的概率是
2 1; 42
(2)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一枚硬币反面朝上,共有反正,正反两种情形;所以老师 赢的概率是
2 1. 42
∵P(学生赢)=P(老师赢).
(5,1)
(6,1)
注意有序数
对要统一顺
2
(1,2)
(2,2)
(3,2)
(4,2)
(5,2)
(6,2)

3
(1,3)
(2,3)
(3,3)
(4,3)
(5,3)
(6,3)
4
(1,4)
(2,4)
(3,4)
(4,4)
(5,4)
(6,4)
5
(1,5)
(2,5)
(3,5)
(4,5)
(5,5)
(6,5)
6
(1,6)
问题2 怎样列表格?
列表法中表格构造特点: 一个因素所包含的可能情况
另一个因素所 包含的可能情 况
两个因素所组合的所有可能情况,即n
列表法
说明:如果第一个因素包含2 种情况;第二个因素包含3种 情况;那么所有情况 n=2×3=6.
典例精析
例1 同时掷两个质地均匀的骰子,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
(2,6)
(3,6)
(4,6)
(5,6)
(6,6)
解:由列表得,同时掷两枚骰子,可能出现的结果有36个,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用列举法求概率讲解

用列举法求概率讲解

第第二一个个
A
B
C DE C DE
H IH IH I H IH IH I
A AA AA A B B B B B B C CD DE E C C D D E E H I H I H I HI H I HI
当一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时,且可能
出现的结果较多时,为不重复不遗漏地
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用列表法
当一次试验涉及3个因素或3个以上 的因素时,列表法就不方便了,为不
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通常用树形图
巩固练习:在一个盒子中有质地均匀的3个小球,其中两个 小球都涂着红色,另一个小球涂着黑色,则计算以下事件的 概率选用哪种方法更方便?
1、从盒子中取出一个小球,小球是红球
直接列举
2、从盒子中每次取出一个小球,取出后再放回,取出两球
用列举法求概率
经过某十字路口的汽车,它可能继续直行,也可能左转或右转,如果这三种可能性大 小相同,同向而行的三辆汽车都经过这个十字路口时,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三辆车全部继续直行(2)两辆车右转,一辆车左转(3)至少有两辆车左转












左 直 右左 直 右左 直 右 左 直 右左 直 右左 直 右 左 直 右左 直 右左 直 右
的颜色相同
列表法或树形图
3、从盒子中每次取出一个小球,取出后再放回,连取了三
次,三个小球的颜色都相同
树形图
用列举法求概率
复习
求概率的方法有哪些种?
应怎样进行选择? 1、当一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时,且可能出
现的结果较多时,为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 可能的结果,通常用列表法

用列举法求概率

用列举法求概率

用列举法求概率在概率论中,列举法是一种常用的求解事件概率的方法。

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列举事件的可能出现情况并计算这些情况的频率,来推断事件出现的概率。

下面将通过一个例子详细说明如何使用列举法来计算概率。

例子假设一家公司有5个员工,其中3个是男性,2个是女性。

现在从这5个员工中随机选择1个人,求该人是男性的概率。

首先,我们列举可能的情况,即从5个人中选择1个人,共有5种可能:1.选择第1个员工,是男性2.选择第2个员工,是男性3.选择第3个员工,是男性4.选择第4个员工,是女性5.选择第5个员工,是女性接下来,我们计算每种情况的概率。

1.选择第1个员工,是男性的概率为3/52.选择第2个员工,是男性的概率为3/53.选择第3个员工,是男性的概率为3/54.选择第4个员工,是女性的概率为2/55.选择第5个员工,是女性的概率为2/5最后,根据概率的定义,该人是男性的概率为选择男性的情况数除以所有情况数,即3/5,约为0.6。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列举法是一种非常简单有效的求解事件概率的方法。

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列举可能的情况并计算概率来快速得出答案。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是否考虑了所有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的概率是否正确等。

只有在全面准确考虑了所有问题,我们才能得出可靠的概率结果。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更加复杂的情况下,列举法可能不能很好地处理问题,此时我们可以尝试其他方法,比如概率公式法、贝叶斯法等。

掌握各种求解概率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加准确、高效地解决问题。

用列举法求概率

用列举法求概率
若第一次摸出一球后,不放回,结果又会怎样? “放回”与“不放回”的区别: (1)“放回”可以看作两次相同的试验; (2)“不放回”则看作两次不同的试验.
4. 用如图所示的两个转盘进行“配紫色”(红与蓝) 游戏。请你计算配得紫色的概率.
白红 蓝 甲
黄绿 蓝红

n
求概率的步骤:
(1)列举出一次试验中的所有结果(n个); (2)找出其中事件A发生的结果(m个); (3)运用公式求事件A的概率: P( A) m
n
甲袋 20红,8黑
乙袋 20红,15黑,10白
球除了颜色以外没有任何区别。两袋中的球都搅匀。 蒙上眼睛从口袋中取一只球,如果你想取出1只黑 球,你选哪个口袋成功的机会大呢?
1. 在6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6的整数,随机地抽取一 张后放回,再随机地抽取一张,那么第二次取出的数 字能够整除第一次取出的数字的概率是多少?
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一二 1 2 3 4 5 6 1 (1,1) (1,2) (1,3) (1,4) (1,5) (1,6) 2 (2,1) (2,2) (2,3) (2,4) (2,5) (2,6) 3 (3,1) (3,2) (3,3) (3,4) (3,5) (3,6) 4 (4,1) (4,2) (4,3) (4,4) (4,5) (4,6) 5 (5,1) (5,2) (5,3) (5,4) (5,5) (5,6) 6 (6,1) (6,2) (6,3) (6,4) (6,5) (6,6)
例2、同时掷两个质地同的骰子,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2)两个骰子的点数和是9; (3)至少有个骰子的点数是2.
一二 1
2
3
4
5
6
1 (1,1) (2,1) (3,1) (4,1) (5,1) (6,1)

列举法求概率

列举法求概率

列举法求概率概率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列举法是求解概率的一种常用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列举法求概率的步骤和应用。

一、列举法求解概率的基本步骤1. 定义事件首先需要明确所要研究的事件,例如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或反面、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出一张红桃牌等。

2. 构建样本空间样本空间是指所有可能结果组成的集合。

对于掷硬币这个例子,样本空间为{正面,反面};对于抽扑克牌这个例子,样本空间为{红桃A、红桃2、……、红桃K、方块A、方块2、……、方块K、黑桃A、黑桃2、……、黑桃K、草花A、草花2、……、草花K}。

3. 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构建好样本空间后,需要确定所关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掷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概率相等,则P(正面)=P(反面)=1/2;抽到一张红桃牌的概率为P(红桃)=13/52=1/4。

4. 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最后,根据所得到的可能性,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例如掷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为P(正面)=1/2;抽到一张红桃牌的概率为P(红桃)=1/4。

二、列举法求解概率的应用1. 掷骰子掷骰子是一个常见的游戏,我们可以使用列举法求解掷出某个点数的概率。

样本空间为{1,2,3,4,5,6},而掷出某个点数的事件可以表示为{1}、{2}、{3}、{4}、{5}或{6}。

因此,每个点数出现的概率均为1/6。

2. 抽扑克牌抽扑克牌也是一个常见的游戏,我们可以使用列举法求解抽到某种牌型(如顺子或同花顺)的概率。

样本空间为52张牌组成的集合,而顺子和同花顺分别有10种可能性(以A2345、23456、34567……10JQKJQKA等序列为例),因此它们出现的概率均为10/2598960。

3. 抛硬币抛硬币是一个简单的实验,我们可以使用列举法求解正反面出现的概率。

样本空间为{正面,反面},而正反面出现的概率均为1/2。

4. 抽彩票抽彩票也是一个常见的活动,我们可以使用列举法求解中奖的概率。

用列举法求概率

用列举法求概率

(3)至少有一个骰子的点数为2 解: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记为事件A) ∴P(A)=6/36=1/6
解: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记为事件A) ∴P(A)=6/36=1/6 丙口袋中装有2个相同的小球,它们分别写有字母H和I。
想一想,什么时候用“列表法”方便,什么时候用“树形图”方便?
从3个口袋中各随机地取出1个小球。
例2、甲口袋中装有2个相同的小球,它们分别写有字母A和B;
分析:这里涉及到两个因素,所以先用列表法把 (1)取出的3个小球上恰好有1个、2个和3个元音字母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个小球上全是辅音字母的概率是多少?
(2)取出的3
所有可能的结果列举出来,然后再分析每个事件 (2)取出的3个小球上全是辅音字母的概率是多少?
(1)取出的3个小球上恰好有1个、2个和3个 元音字母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2)取出的3个小球上全是辅音字母的概率是 多少?
本题中元音字母: A E I 辅音字母: B C D H
用列举法求概率
解:甲两个口骰袋子中的点装数有相2同个(记相为事同件的A)小∴P球(A,)=6它/36们=1分/6 别写有字母A和B; 乙口袋中装有3个相同的小球,它们
(1)三辆车全部继续直行的结果有1个,则 P(三辆车全部继续直行)= 甲口袋中装有2个相同的小球,它们分别写有字母A和B;
算下列事件的概率: (1)取出的3个小球上恰好有1个、2个和3个元音字母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个小球上全是辅音字母的概率是多少? 复习:什么时候用“列表法”方便?
(2)取出的3
(1)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 P(两辆车右转,一辆车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第 二一个个
1 2 3 4 5 6
1
(1,1) (1,2) (1,3) (1,4) (1,5)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2课时)第1课时 用列举法和列表法求概率1.会用列举法和列表法求简单事件的概率.2.能利用概率知识解决计算涉及两个因素的一个事件概率的简单实际问题.重点正确理解和区分一次试验中涉及两个因素与所包含的两步试验.难点当可能出现的结果很多时,会用列表法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活动1 创设情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做一些游戏,游戏规则制定是否公平,对游戏者来说非常重要,其实这就是一个游戏双方获胜概率大小的问题.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规则如下:老师向空中抛掷两枚同样的一元硬币,如果落地后一正一反,老师赢;如果落地后两面一样,你们赢.请问: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学生思考计算后回答问题:把其所能产生的结果全部列出来,应该是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共有四种可能,并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1)记满足两枚硬币一正一反的事件为A ,则P(A)=24=12; (2)记满足两枚硬币两面一样的事件为B ,则P(B)=24=12. 由此可知,双方获胜的概率一样,所以游戏是公平的.当一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比较少时,我们看到结果很容易被全部列出来;若出现结果的数目较多时,要想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这个问题.活动2 探索交流例1 为活跃联欢晚会的气氛,组织者设计了以下转盘游戏:A ,B 两个带指针的转盘分别被分成三个面积相等的扇形,转盘A 上的数字分别是1,6,8,转盘B 上的数字分别是4,5,7(两个转盘除表面数字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每次选择2名同学分别拨动A ,B 两个转盘上的指针,使之产生旋转,指针停止后所指数字较大的一方为获胜者,负者则表演一个节目(若箭头恰好停留在分界线上,则重转一次).作为游戏者,你会选择哪个装置呢?并请说明理由.在这个环节里,首先可以让学生自己用列举法列出所有的情况,很多学生会发现列出所有的情况会有困难,会漏掉一些情况.这个时候可以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交流,然后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停止转动后,哪个转盘指针所指数字较大的可能性更大呢?”由于事件的随机性,我们必须考虑事件发生概率的大小.此时,首先引导学生观看转盘动画,同学们会发现这个游戏涉及A ,B 两个转盘,即涉及两个因素,与上节课所讲授单转盘概率问题相比,可能产生的结果数目增多了,变复杂了,列举时很容易造成重复或遗漏.怎样避免这个问题呢?实际上,可以将这个游戏分两步进行,教师指导学生构造下列表格:分析:首先考虑转动三个数字中的任意一个,可能出现的结果就会有3个;接着考虑转动B 盘:当A 盘指针指向1时,B 盘指针可能指向4,5,7三个数字中的任意一个.当A 盘指针指向6或8时,B 盘指针同样可能指向4,5,7三个数字中的任意一个,这样一共会产生9种不同的结果.学生独立填写表格,通过观察与计算,得出结论(即列表法).A 盘数字的结果共有4种.∴P(A 数较大)=59,P(B 数较大)=49,∴P(A 数较大)>P(B 数较大),∴选择A 装置的获胜可能性较大.在学生填写表格过程中,注意向学生强调数对的有序性.由于游戏是分两步进行的,我们也可用其他的方法来列举.即先转动B 盘,可能出现4,5,7三种结果;第二步考虑转动A 盘,可能出现1,6,8三种情况.活动3 例题精讲通过上面例1的分析,学生对用列表法求概率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这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教材第136页例2.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题后小结:当一个事件要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通常采用列表法.运用列表法求概率的步骤如下:(1)列表;(2)通过表格计数,确定公式P(A )=m n中的m 和n 的值; (3)利用公式P(A )=m n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活动4 过关练习教材第138页 练习第1~2题.活动5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课堂小结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三方面来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要求每个学生在组内交流,派小组代表发言.作业布置教材第139页~140页习题第1~3题和第5题.第2课时用树状图求概率1.理解并掌握用树状图求概率的方法,并利用它们解决问题.2.正确认识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列表法,在什么条件下使用树状图法.重点理解树状图的应用方法及条件,用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概率.难点用树状图列举各种可能的结果,求实际问题中的概率.一、复习引入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1)总共有几种可能,即求出n;(2)每个事件中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即求出m,从而求出概率.什么时候用列表法?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的方法有哪些?二、探索新知画树状图求概率例1甲口袋中装有2个相同的球,它们分别写有字母A和B;乙口袋中3个相同的球,它们分别写有字母C,D和E;丙口袋中2个相同的球,它们分别写有字母H和I.从三个口袋中各随机地取出1个球.(1)取出的三个球上恰好有1个、2个和3个元音字母的概率分别为多少?(2)取出的三个球上全是辅音字母的概率是多少?例1与上节课的例题比较,有所不同:要从三个袋子里摸球,即涉及到三个因素.此时同学们会发现用列表法就不太方便,可以尝试树状图法.本游戏可分三步进行.分步画图和分类排列相关的结论是解题的关键.从图形上可以看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12个,即:A A A A A AB B B B B BC CD DE E C C D D E EH I H I H I H I H I H I(幻灯片上用颜色区分)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1)只有一个元音字母的结果(黄色)有5个,即ACH,ADH,BCI,BDI,BEH,所以P(1个元音)=512; 有两个元音的结果(白色)有4个,即ACI ,ADI ,AEH ,BEI ,所以P (2个元音)=412=13; 全部为元音字母的结果(绿色)只有1个,即AEI ,所以P (3个元音)=112. (2)全是辅音字母的结果(红色)共有2个,即BCH ,BDH ,所以P (3个辅音)=212=16. 通过例1的解答,很容易得出题后小结:当一次试验要涉及3个或更多的因素时,通常采用“画树形图”.运用树状图法求概率的步骤如下:(幻灯片)①画树状图;②列出结果,确定公式P (A )=m n中m 和n 的值; ③利用公式P (A )=m n计算.三、巩固练习教材第139页 练习四、课堂小结本节课应掌握:1.利用树状图法求概率.2.什么时候用列表法,什么时候用树状图法,各自的应用特点:有两个元素且情况较多时用列表法,当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元素时用树状图法.五、作业布置列举法求概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用列表法、画树形图法计算概率,并通过比较概率大小作出合理的决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实验、列表、统计、运算、设计等活动,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事件,计算其发生的概率。

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交流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习运用列表法或树形图法计算事件的概率。

教学难点:能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列举,解决较复杂事件概率的计算问题。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发现新知教材是通过P151—P152的例5、例6来介绍列表法和树形图法的。

例5(教材P151):同时掷两个质地均匀的骰子,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1) 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2) 两个骰子的点数的和是9;(3) 至少有一个骰子的点数为2。

这个例题难度较大,事件可能出现的结果有36种。

若首先就拿这个例题给学生讲解,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

所以在这里,我将新课的引入方式改为了一个有实际背景的转盘游戏(前一课已有例2作基础)。

(1)创设情景引例:为活跃联欢晚会的气氛,组织者设计了以下转盘游戏:A、B两个带指针的转盘分别被分成三个面积相等的扇形,转盘A上的数字分别是1,6,8,转盘B上的数字分别是4,5,7(两个转盘除表面数字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

每次选择2名同学分别拨动A、B两个转盘上的指针,使之产生旋转,指针停止后所指数字较大的一方为获胜者,负者则表演一个节目(若箭头恰好停留在分界线上,则重转一次)。

作为游戏者,你会选择哪个装置呢?并请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选用这个引例,是基于以下考虑: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联欢晚会为背景,创设转盘游戏引入,能在最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高度的注意力,进入情境。

(2)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交流在这个环节里,首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交流。

然后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停止转动后,哪个转盘指针所指数字较大的可能性更大呢?”由于事件的随机性,我们必须考虑事件发生概率的大小。

此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观看转盘动画,同学们会发现这个游戏涉及A、B两转盘,即涉及2个因素,与前一课所讲授单转盘概率问题(教材P148例2)相比,可能产生的结果数目增多了,列举时很容易造成重复或遗漏。

怎样避免这个问题呢?实际上,可以将这个游戏分两步进行。

于是,指导学生构造表格(3)指导学生构造表格A B 4 5 7168首先考虑转动A盘:指针可能指向1,6,8三个数字中的任意一个,可能出现的结果就会有3个。

接着考虑转动B盘:当A盘指针指向1时,B盘指针可能指向4、5、7三个数字中的任意一个,这是列举法的简单情况。

当A盘指针指向6或8时,B盘指针同样可能指向4、5、7三个数字中的任意一个。

一共会产生9种不同的结果。

【设计意图】这样既分散了难点,又激发了学生兴趣,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4)学生独立填写表格,通过观察与计算,得出结论(即列表法)A B 4 5 71 (1,4)(1,5)(1,7)6 (6,4)(6,5)(6,7)8 (8,4)(8,5)(8,7)从表中可以发现:A盘数字大于B盘数字的结果共有5种。

∴P(A数较大)= , P(B数较大)= .∴P(A数较大)>P(B数较大)∴选择A装置的获胜可能性较大。

在学生填写表格过程中,注意向学生强调数对的有序性。

由于游戏是分两步进行的,我们也可用其他的方法来列举。

即先转动A盘,可能出现1,6,8三种结果;第二步考虑转动B盘,可能出现4,5,7三种结果。

(5)解法二:由图知:可能的结果为:(1,4),(1,5),(1,7),(6,4),(6,5),(6,7),(8,4),(8,5),(8,7)。

共计9种。

∴P(A数较大)= , P(B数较大)= .∴P(A数较大)>P(B数较大)∴选择A装置的获胜可能性较大。

然后,引导学生对所画图形进行观察:若将图形倒置,你会联想到什么?这个图形很像一棵树,所以称为树形图(在幻灯片上放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