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4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第1——第4章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1——第4章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1——第4章测试题附答案九年级化学第1-4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0分)1.下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蜡烛燃烧。

2.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饮料中的二氧化碳。

3.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4.国家饮用水标准规定,饮用水的硬度是:含钙镁化合物的量低于450mg/L。

我市饮用水的硬度经测定为270 mg/L。

你认为下列说法没有道理的是含有一定硬度的水可以补充钙元素,对人体是有益的。

5.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4gC和5gO2生成9gCO2.6.下图是收集干燥R气体并对它进行吸收处理的正确装置。

由图中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正确的一组是密度(与空气比较)小于小于大于大于,在水中的溶解性难溶难溶极易溶极易溶。

7.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16:9.8.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___设计了如右下图的实验进行探究,以下关于此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不变。

9.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向右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对一些生活物质进行鉴别。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采用的方法或所加物质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用石蕊试剂鉴别铵盐和硝酸盐。

二、填空题(共34分)1.化学变化。

2.电解水。

3.氧气。

4.0.1mol/L。

5.4.8g。

6.4.7.4g。

8.3.2g。

9.碳酸钙。

10.氯气。

11.酸性。

12.2.13.一氧化碳。

14.氢气。

15.氧化还原反应。

16.电解质。

17.电子。

18.非金属元素。

19.氢氧化钠。

20.电流密度。

年奥运会,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之一是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4单元 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4单元 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4单元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14分)1.除去氧化铜中少量木炭粉,可采用的方法是( )A.直接加热混合物B.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C.向混合物中加水后过滤D.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2.下列碳单质的各种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做钻头B.做电极C.冶炼金属D.做冰箱除味剂3.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年提升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C.积极倡导“低碳”行动的目的是消除大气温室效应D.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能保持相对稳定4.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装置图连接好仪器②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③向锥形瓶内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反应生成的气体。

以上操作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②④③⑤D.①④③②⑤5.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常常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能使生成氧气的总量增加B.不加二氧化锰,氯酸钾不能产生氧气C.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二氧化锰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6.某化合物4.6g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该化合物中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7.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8.将混有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剩余物不可能有()A.3种B.4种C.5种D.6种9.美国铱星公司(已破产)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铱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与其要发射卫星的数目相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4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4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4单元检测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a 40 Zn 6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烂B、煤气燃烧C、美酒飘香D、铁锅生锈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氮气B、二氧化碳C、食用醋D、氯酸钾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热量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 氧B. 硅C. 铝D. 铁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A. 硫B.红磷C. 蜡烛D. 木炭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闻气味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D、滴加试液7、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8、下列方法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A. 吸附B. 煮沸C. 沉降D. 消毒9、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10、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A.H2O ——1个水分子B.Na+1——1个钠离子C.3Fe3+——3个铁原子 D.2H ——2个氢元素11、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H B. H+ C.H2 D.2H12、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解决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13、蚊虫叮咬后。

涂些含有NH3的药水,可减轻痛痒。

NH3中的N元素的化合价为()A.-3B.0C. +3D.+514、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与O2反应,生成N2和H2O,由此得出的关于该物质元素组成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一定含有氮元素B. 一定含有氢元素C. 一定含有氧元素D. 可能含有氧元素15、关于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比原子大B.原子中的原子核一定含有质子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跟该原子对应的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D. 中子和质子是最小的粒子二、填空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四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四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四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60分钟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2022·柳州中考)医生建议缺铁性贫血患者多吃肝脏、瘦肉、蛋、鱼、豆类等食物来补铁。

这里的“铁”指的是( )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4.王安石在《梅花》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闻到“暗香”说明了(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由原子构成5.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环保部门加大了对奥运场馆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监测力度。

下列物质没有被列入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是( )A.二氧化硫B.臭氧C.细颗粒物D.稀有气体6.(2023·龙岩长汀期中)如图为大自然中的氧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循环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B.物质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生物呼吸发生的是缓慢氧化反应D.植物光合作用的生成物之一是氧气7.(2023·龙岩长汀质检)如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

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能表示单质的是( )8.(2023·厦门湖里区质检)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乙硫醇(C2H6S),一旦煤气泄漏,容易引起人们警觉。

下列关于乙硫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2 gB.乙硫醇中含有硫单质C.乙硫醇由9个原子构成D.乙硫醇中硫元素质量分数最大9.某老师在批改化学实验报告时,发现有如下实验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4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4单元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化学科期中考试卷
(内容:绪言至第四单元)
说明:1.全卷共7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
K—39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向量筒中倾倒溶液
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取用粉末状药品2.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A.食用醋
B.冰水混合物
C.冰红茶
D.加碘盐
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易溶于水的氧气而生存。

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第1~4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第1~4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第1~4单元测试题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Fe-56 S-32 Na-23Cl-35.5 -39 Cu-64 Ag-108 I-12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 B.干净的果汁 C.冰水混合物 D.矿泉水2.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

下列叙述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制作石器 B.烧制陶瓷 C.粮食酿酒 D.使用火药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 B.点燃酒精灯 C.溶解固体 D.过滤4.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动污染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下列物质中属于大气主要污染物,必须减少排放的是()A.二氧化硫(SO2) B.二氧化碳(CO2) C.氮气(N2) D.氧气(O2)5.海水是重要的资源,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 g、镁1.28 g、钙0.40 g等。

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6.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物呼吸 B.酿造米酒 C.食物腐败 D.红磷燃烧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8.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C.蔗糖溶于水是由于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D.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9.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145B .核外电子数为94C .质子数为94D .核电荷数为2391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木炭:产生绿色火焰B .铁丝:发出耀眼的白光C .镁带:火焰呈淡蓝色D .硫粉: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11.右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4单元.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4单元.docx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科期中考试卷(内容:绪言至第四单元)题次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说明:1.全卷共7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 1 C — 12 O — 16 N — 14K — 39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

1至8题每小题2分,9至14题每小题3分,共3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号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号答案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向量筒中倾倒溶液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C.熄灭酒精灯D.取用粉末状药品2.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A.食用醋 B.冰水混合物 C.冰红茶 D.加碘盐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C .水中的生物能依靠易溶于水的氧气而生存D .氧气可以变成液态或固态雪花状物质5.潜水艇里都需要配备氧气的发生装置,以保证长时间潜航。

下列反应都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在潜水艇里供给氧气的反应是A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B .水 氢气 + 氧气C .过氧化钠 + 二氧化碳 碳酸钠 + 氧气D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6.下列对催化剂的认识错误的是A .催化剂只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B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C .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D .催化剂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711 Na 钠 12 Mg 镁13 Al 铝 14 Si 硅 15 P磷 16 S硫 17 Cl 氯 18 Ar 氩 19 K 钾 20 Ca钙……A .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C .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D .表中左边是金属元素,右边是非金属元素 8.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A .1个一氧化碳分子:CoB .2个碳酸根离子:2CO 32━C .3个亚铁离子:3Fe 3╋D .4个氢原子:2H 29.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一至四单元试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一至四单元试题.docx

九年级化学一至四单元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C-12 H-1 K-39一. 我会选 (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6分)1.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其主要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D )A.台风B.雪灾C.山体滑坡.D.森林火灾2.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B )A.2O—2个氧元素 B.P2O5 —五氧化二磷+2C.H2—2个氢原子 D.Ca—钙离子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4.“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在化学反应过程或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使用或彻底消除有害物质。

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C )A. 生产和使用剧毒农药B. 造纸厂用二氧化硫进行纸浆漂白C. 利用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制五氧化二磷D. 化工厂产生的废气向高空排放5.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D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②①D.①②③④6.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黑烟产生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瓶壁有水雾产生D.白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烟产生7.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下列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 A.铜 B.氧气 C.氯化钠 D.二氧化碳8.某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A.肯定是纯净物B. 肯定是某一种单质C. 可能是混合物D.一定是一种稀有气体9.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A.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是氢原子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D.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分子10.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11. 人民币防伪技术之一是光学变色油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第1~4单元测试题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Fe-56 S-32 Na-23 Cl-35、5 K-39 Cu-64 Ag-108 I-12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属于纯净物的就是( )A、洁净的空气B、干净的果汁C、冰水混合物D、矿泉水2、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与创造。

下列叙述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就是( )A、制作石器B、烧制陶瓷C、粮食酿酒D、使用火药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就是( )A、取用固体B、点燃酒精灯C、溶解固体D、过滤4、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就是“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动污染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下列物质中属于大气主要污染物,必须减少排放的就是( )A、二氧化硫(SO2)B、二氧化碳(CO2)C、氮气(N2)D、氧气(O2)5、海水就是重要的资源,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 g、镁1、28 g、钙0、40 g等。

这里的“钠、镁、钙”指的就是(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6、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就是( )A、动物呼吸B、酿造米酒C、食物腐败D、红磷燃烧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就是( )8、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A、原子就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蔗糖溶于水就是由于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D、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9、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就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与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就是( )A、中子数为145B、核外电子数为94C、质子数为94D、核电荷数为2391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就是( )A、木炭:产生绿色火焰B、铁丝:发出耀眼的白光C、镁带:火焰呈淡蓝色D、硫粉: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12、“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就是节能。

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就是( )A、电解水:2H2O电解2H2↑+O2↑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高温H2+CO2H2↑+O2↑C、太阳光分解水:2H2O TiO2太阳光D、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CH4+H2O CO+3H213、关于SO2、CO2、MnO2三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就是( )A、都含有氧元素B、都就是化合物C、都就是氧化物D、都含有氧分子14、氧气就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就是氧化反应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就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就是化合反应15、下列各图中“○”与“●”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就是(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题就为0分)16、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不.合理..的就是( )A、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太多,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B、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外界空气进入瓶内D、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17、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就是( )A、“新物质”就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18、在10-9~10-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

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A、纳米铜属于单质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C、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D、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三、填空题(共20分)19、(3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请从“氧气、水、二氧化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1)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就是;(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提供的气体;(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就是。

20、(3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1) 2个铁原子________ (2) 4个氢分子________(3) 5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21、(5分)右图就是空气成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您在.右.图中..完成有关填空:(2)根据空气成分填空: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②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③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四、简答题(共21分)族周期Ⅰ01 1 H1、008ⅡⅢⅣⅤⅥⅦ 2 He4、003 2 3 Li6、9424 Be9、0125 B10、816 C12、027 N14、018 O16、009 F19、0010 Ne20、15 3 11 Na22、9912 Mg24、3113 14 Si28、0915 P30、9716 S32、0617 Cl35、518 Ar39、95(1)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

(2)硫元素在第周期,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氟元素与表中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表中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就是元素。

25)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1)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填“化合”或“分解”);(2)上述物质中,D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3)以甲图为例分析,您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就是:。

26、(6分)A~H都就是初三化学前三个单元中的常见物质,A、B均为黑色粉末,C、D在常温时均呈液态,B与C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H,H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加热E与B 的混合物也有H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且B在反应①与③中前后质量与化学性质均不变,试回答下列问题:甲图乙图+ + 光A B C D ED C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D、G、F、⑵写出H与A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7、(7分)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她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

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下述四项指标:A、不得呈现异色B、不得有异味C、应澄清透明D、不得含有细菌与病毒。

其中“C指标”可以通过操作达到。

(2)生活中可以采用区分硬水与软水,可以通过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就是(填序号);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B、漏斗下端管口未靠在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4)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就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就是(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C、使用含磷洗衣粉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5)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填序号)。

A、水分子不断运动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C、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与氧原子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6)请您说出生活中的一条节水措施....。

四、实验探究题(共23分)28、(11分)实验室可选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⑴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②。

⑵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她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与(填字母)进行组装。

您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

在实验时,小强应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就是。

小强制取氧气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就是:。

(2分)(3) 要检验如右图二的装置的气密性,操作就是:先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④中图二_ ,将瓶③ 浸泡在盛有水与冰块的烧杯中,若④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该装置不漏气。

(4) 若用右图三的装置进行“排空气法” 收集制取的H 2,请把图中的“导气管” 补画完整。

(1分)29、(5分)以下就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过氧化氢 溶液浓度/%过氧化氢 溶液体积/mL温度 /℃ 二氧化锰 的用量/g 收集氧气 的体积/ mL反应所需 的时间/s ① 5 1 20 0、1 4 16、75 ② 15 1 20 0、1 4 6、04 ③ 30 5 35 2 49、21 ④30555210、76(1) 通过实验①与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从实验③与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就是 ;(2) 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则产生氧气的总重量将 (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 写出实验②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2分) 30、(7分)小亮发现: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60%(空气占4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浓度的最低值就是多少呢?小亮对此展开探究: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

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与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与现象见下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集气瓶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收集的O 2 占容积的 体积分数(%) l0203040503l3335373934带火星木条 的状况微亮亮很亮复燃复燃很亮很亮复燃复燃复燃很亮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⑴ 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