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化学选修四测试题
选修四化学试题及答案

选修四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 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B. 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C. 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答案:C2. 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这是因为()A. 分子间有间隙B. 分子大小可以忽略不计C. 分子间距离可以忽略不计D. 分子间距离远大于分子大小答案:D3. 以下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酒精B. 蔗糖C. 醋酸D. 氨气答案:C4. 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2Na + 2H2O → 2Na+ + 2OH- + H2↑B. Na + H2O → Na+ + OH- + H2↑C. 2Na + 2H2O → 2NaOH + H2↑D. Na + H2O → NaOH + H2↑答案:A5. 实验室中,鉴别NaOH溶液和NaCl溶液的方法是()A. 加入酚酞试液B. 加入硝酸银溶液C. 加入稀盐酸D. 加入硫酸铜溶液答案:A6.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硫酸B. 蔗糖C. 醋酸D. 氯化钠答案:B7.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下列操作中,不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 增大反应物浓度B. 减小生成物浓度C. 升高温度D. 增大压强答案:C8.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NaOHC. HClD. MgO答案:C9. 实验室中,鉴别乙醇和乙酸的方法是()A. 加入碳酸钠B. 加入氢氧化钠C. 加入溴水D. 加入水答案:A10.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反应中,生成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A. CO + CuO →B. CO2 + Ca(OH)2 →C. Na2CO3 + HCl →D. Na2SO4 + BaCl2 →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__B. 铁与稀盐酸反应:______答案:A. 2H2 + O2 → 2H2OB. Fe + 2HCl → FeCl2 + H2↑2.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氧化铁:______B. 硫酸铜:______答案:A. Fe2O3B. CuSO43. 根据原子守恒定律,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______B. 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______答案:A.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B.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4.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A. 氢气:______B. 氯气:______答案:A. H:HB. Cl:Cl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实验室中,将10g碳酸钠(Na2CO3)溶解在100g水中,求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高中化学选修四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2OC. MgOD. Fe2. 根据题目分析,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B. H2O。
3. 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一般比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大,这是因为:A. 金属元素的原子质量大B. 金属元素的电子层数多C. 金属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少D. 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少4. 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一般比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大,这是因为B. 金属元素的电子层数多。
5. 以下哪种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NaOH + HCl → NaCl + H2OB. 2H2 + O2 → 2H2OC. CaO + H2O → Ca(OH)2D. 2Na + Cl2 → 2NaCl6.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B. 2H2 + O2 → 2H2O。
7. 根据题目分析,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CO2B. NaClC. SO3D. N28.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B. NaCl。
9.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电解质?A. NaClB. H2OC. HClD. CO210. 不属于电解质的是D. CO2。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根据题目分析,酸的定义是能够释放_______的化合物。
答案:氢离子(H+)12. 碱的定义是能够释放_______的化合物。
答案:氢氧根离子(OH-)13. 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_。
答案:还原剂14. 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_。
答案:氧化剂15. 根据题目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比排在后面的金属更容易失去电子,说明金属的_______性更强。
答案:还原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请简述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例如,HCl + NaOH → NaCl + H2O。
高中化学选修4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4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电解质?A. 氯化钠B. 硫酸C. 二氧化碳D. 纯水2. 根据题目分析,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导电,但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二氧化碳自身电离的,所以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
因此,答案是C。
3. 以下化合物中,哪种是共价化合物?A. NaClB. CaOC. HClD. Fe4. 根据题目分析,氯化钠、氧化钙和铁都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它们之间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而氯化氢是由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它们之间的化学键是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
因此,答案是C。
5.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A. 氢B. 钠C. 氧D. 氯6. 根据题目分析,氢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而钠、氧和氯都属于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因此,钠的原子半径最大。
答案是B。
二、填空题7.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铁与稀硫酸反应:Fe + H₂SO₄ → FeSO₄ + H₂↑- 碳酸钙受热分解:CaCO₃ → CaO + CO₂↑8.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有机溶剂:- 乙醇- 丙酮- 甲苯三、简答题9.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请举一例说明。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在这种反应中,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4Fe + 3O₂ → 2Fe₂O₃在这个反应中,铁原子失去了电子,被氧化;氧气获得了电子,被还原。
四、计算题10. 已知某溶液中HCl的浓度为0.1 mol/L,求当加入0.05 mol/L的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值。
首先,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 + NaOH → NaCl + H₂O设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V升,那么HCl溶液中剩余的H⁺浓度为:(0.1 - 0.05V) mol/L当HCl完全中和时,pH = 7。
(完整版)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本卷可能所需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 Fe 56 Ag 108Ⅰ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已知:H 2(g)+F 2(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F(g) △H =-270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B .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 .2mo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 的氢气和1mol 的氟气放出270kJ 热量3.可逆反应2SO 2+O 22SO 3,如果SO 2的起始浓度为2mol ·L -1,2min 后SO 2的浓度为1.8 mol ·L -1,则用O 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A .0.1mol ·L -1·min -1B .0.9mol ·L -1·min -1C .0.2 mol ·L -1·min -1D .0.05mol ·L -1·min -15.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 2()2()N O g C O g+22()2()N g C O g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B .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C .反应达到平衡后,N0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D .单位时间内消耗CO 和CO 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6.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
(完整)化学选修4综合测试题

(完整)化学选修4综合测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化学选修4综合测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化学选修4综合测试题的全部内容。
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Si:28S:32 Cl:35.5 Na:23 Al:27 Cu:64 Ag:108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当电源供给0.2mol电子时,停止通电。
若此溶液体积为2L,则所得电解液的pH是()A.1 B.8 C.13 D.142.为探索月球上是否有生命痕迹,科学家用氘盐酸(DCl)和重水(D2O)溶液处理月球上某岩石样品,若电解这种氘盐酸,在阳极上放出1.12L气体(标准状况,下同),同时在另一极放出气体的量为()A.560mL B.1120mL C.0.1g D.0。
2g3.将等体积的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0。
10mol/L的盐酸混合,所得溶液的pH为12.0,则氢氧化钡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
03 mol/L B.0.3mol/L C.0。
06mol/L D.0。
12mol/L4.25℃时,下列各溶液中[H+]最小的是( )A.C(H+)=1×10-5mol/LB.pH=8的溶液C.稀释1mL,1mol/L NaOH溶液到1L后所得溶液。
D.0.11 mol/LNaOH溶液跟等体积0。
05mol/L H2SO4溶液的混合液5.把80mL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120mL盐酸中,所得溶液的pH为2.如果混合前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它们的浓度是 ( )A.0.5mol/L B.0.1mol/L C.0.05mol/L D.1mol/L6.因发生电极反应,直接破坏了该电极附近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 ) A.电解氯化铜溶液时的阴极B.铜铁原电池的负极(硫酸溶液为电解质)C.电解食盐水时的阴极D.铁片上镀锌时的阴极7.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除水分子外,不存在其他分子的是 ( ) A.KHS B.HNO3 C.NaF D.H2PO48.下列溶液中,含离子数目最多的是()A.30mL 0。
高二化学选修四练习题及其参考答案(完整版)

《原电池》练习题选择题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在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充分振荡Ag+ + I- = AgI↓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 + 2H2O+ 4e- == 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 CuD.钢铁发生电化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 -2e-== Fe2+2.常温时,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其中溶液pH一定或可能等于7的情况共有①pH=2盐酸和pH=12 NaOH溶液②pH=2醋酸和pH=12 NaOH溶液③pH=2盐酸和pH=12氨水④pH=2某酸和pH=12 NaOH溶液⑤pH=2盐酸和pH=12某碱溶液⑥pH=2硫酸和pH=12 NaOH溶液⑦pH=2盐酸和pH=12 Ba(OH)2溶液⑧pH=2硫酸和pH=12 Ba(OH)2溶液A.5种B.6种 C.7种 D.8种3.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C.在c(H+)=10—13mol/L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D.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NaZ溶液,其pH依次为7、8、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HX、HY、HZ三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Z>HY>HXB.HX是强酸,HY、HZ是弱酸,且HY的酸性强于HZC.X-、Y-、Z-三种酸根均能水解,且水解程度Z->Y->X-D.三种盐溶液中X-、Y-、Z-的浓度大小顺序为c(Z-)>c(Y-)>c(X-)5.一定温度下,将a mol PCl 5通入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5(g) PCl3(g)+Cl2(g),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为p1,此时向容器中再通入a mol PCl5,在相同温度下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压强为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2p 1>p 2B .PCl 5的分解率增大C .p 1>p 2D .Cl 2的体积分数增大6.对于可逆反应:2A(g)+B(g) 2C(g) △H <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B.已知1mol/L 的乙酸溶液的pH 约为2, 说明乙酸是弱电解质C.强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D.氯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气属于电解质8、25℃时,把2 mL 0.1 mol/L H 2SO 4溶液加水稀释成4 L 溶液,在此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 +,其浓度接近于( )。
高中化学选修4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4试题及答案电化学是高中化学选修四的重点学习内容,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多少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化学选修四试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化学选修四试题高中化学选修四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解析:该装置的左边是燃料电池,右边是电解池。
a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u极与电池正极连接,故为阳极;当铜片溶解了12.8 g 时,失去了电子12.8 g÷64 g/mol×2=0.4 mol,于是a极上O2得到电子也是0.4 mol,则消耗O2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答案:D2.解析:铁锅表面的油污用水刷洗掉后,铁直接与空气接触,而且铁锅刷洗后,表面有水,极易生锈;铁刀用凡士林涂抹后,使Fe与空气隔绝,可以减缓其生锈;铁器接触水,或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
答案:B3.解析:图中左边装置是以Zn、Cu为电极的原电池装置,该电池中,Zn极为负极,Cu极为正极,而右边为电解池,根据连接情况可以推知,X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Y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两极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X:4OH--4e-===2H2O+O2↑,Y:2H++2e-===H2↑,从而可得出答案应为A。
答案:A4.解析:A项,当银的化合物又变成单质银时可以变光亮。
B项,锌比铁活泼,所以镀层破损后仍与铁构成原电池做负极,铁被保护。
C 项,不锈钢不生锈是因为内部结构原因而具有强的耐腐蚀能力。
D项,要使地下输油钢管不生锈,应该与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
答案:A5.解析:由电池总反应可知,Li失电子,做电池的负极,石墨做电池的正极,故B选项不正确;Li为碱金属,易与水发生反应:2Li+2H2O===2LiOH+H2↑,故A选项不正确;电池工作过程中,SOCl2被还原为S,故C选项不正确;由电池总反应式知,8 mol Li参与反应,可提供8 mol e-,同时在正极析出2 mol S,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化学选修四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四测试题(月考题)高二级化学科试题本试卷共5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K-39 I-127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反应4NH3+5O24NO+6H2O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后NO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了3mol/L,则下列反应速率正确的是A. v(NO)=0.1mol·(L·s)-1B. v(O2)=0.02mol·(L·s)-1C. v(NH3)=0.01mol·(L·s)-1D. v(H2O)=0.2mol·(L·s)-12.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3C(g),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C.单位时间消耗amolA,同时消耗3amolC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3.对于给定的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A.K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不变B.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K也一定增大C.温度一定时,其正、逆反应的K相等D.若正反应△H<0,升高温度,该反应的K增大4.25℃时,把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促进水的电离的是A.NaClB.HClC.NH4ClD.KHSO4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Fe3+、I-、SCN-B.H+、NH4+、NO3-、CH3COO-C.K+、Ba2+、Cl-、Br-D.Ag+、NO3-、CO32-、Al3+6.下列事实不能证明HNO2是弱酸的是A.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7B.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C.0.1mol·L-1的HNO2溶液的pH=2D.pH=3的HNO2溶液稀释至100倍后,3<pH<5 7.下列过程或现象与水解无关的是A.纯碱溶液去油污B.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加入少量的盐酸C.加热稀醋酸溶液其pH稍有减小D.NaHCO3与Al2(SO4)3混合作泡沫灭火剂8.下列溶液蒸干,能得到溶质的是A. NaHCO3B. NH4ClC. Al2(SO4)3D. FeCl39.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HCO3-的电离方程式:HCO3-+ H2O H3O+ + CO32-B. H2SO3的电离方程式:H2SO 3 2H+ + SO32-C. CO32-的水解方程式: CO32-+ 2H2O H2CO3+ 2OH-D. NH4Cl的水解方程式:NH4+ + H3O = NH3·H2O + H+10.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装标准液滴定B.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C.读取标准液读数时,滴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D.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二、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化学选修四测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化学选修四测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化学选修四测试题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
5 mol·L-1·s-1 B.v(B)=0.3 mol·L-1·s-1C.v(C)=0。
8 mol·L-1·s-1 D.v(D)=1 mol·L-1·s-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3.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气)+B(气) 2C气+D(气)。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
12 mol·L-1·s-1,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
2 mol 4.下列变化过程中,ΔS<0的是A.氯化钠溶于水中 B.NH3(g)和HCl(g)反应生成NH4ClC.干冰的升华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5.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 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6.α1和α2分别为A、B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α1、α2均减小B.α1、α2均增大C.α1减小,α2增大 D.α1增大,α2减小7.对可逆反应4NH3(g)+ 5O2(g)4NO(g)+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 5υ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8.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9.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上实验:甲乙(N2O42NO2 △H> 0)(a(b)在活塞上都加2 kg的砝码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a)甲〉乙(b)甲>乙 B.(a)甲>乙(b)甲=乙C.(a)甲〈乙(b)甲>乙 D.(a)甲〉乙(b)甲〈乙10.在A(g)+ pB(g)qC(g)的反应中,经t秒后C的浓度增加m mol/L,则用B 浓度的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是A.pq/mt mol·L-1s-1 B.mt / pq mol·L—1s-1 C.pm/qt mol·L—1s—1 D.pt/mq mol·L—1s-111.下列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工业合成氨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B.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D.H2、I2、HI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深.1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
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mol/L B.Y2为0。
4mol/L C.X2为0。
2mol/L D.Z为0.4mol/L13.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14.在锌与某浓度的盐酸起反应的实验中,一个学生得到如下结果:序号锌的质量/g锌的形状温度/℃完全溶解于酸的时间/sA2薄片5400 B2薄片15200 C2薄片25100 D2薄片30t1 E2薄片3550F2颗粒15t2G2粉末15t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t1=75s ②t2>200〉t3③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锌的质量m G〉m F〉m BA.① B.①② C.只有② D.全部正确15.反应PCl5(气) PCl 3(气)+Cl2(气) ①2HI(气) H2(气)+I2(气)②2NO2(气) N2O4(气)③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a%。
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A.均不变 B.均增大C.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少 D.①减少,②不变,③增大1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
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0.6molA、0.3molB、1.4mol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也为W%,则x值为A.1 B.2 C.3 D.412345678题号答案题910111213141516号答案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7.某化学反应2A 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见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 mol/L。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 V1(填>、=、<=,且C3 1。
0mol/L(填>、=、<=(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18.(1)对于下列反应:2SO2 + O22SO3,如果2min内SO2的浓度由6 mol/L下降为2 mol/L,那么,用S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用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如果开始时SO2浓度为4mol/L,2min后反应达平衡,若这段时间内v(O2)为0。
5mol/(L· min),那么2min时SO2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
(2)下图左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 2+O22SO3+Q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 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bc 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处.第(2)小题第(3)小题(3)酶是蛋白质,具有蛋白质的特性,酶能催化很多化学反应,上图右表示酶参加的反应中,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解释曲线变化原因。
19.反应m A+n B p 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①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C为气体,且m + n = 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方向移动。
③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_____态. 20.将1 mol I2(g)和2 mol H2置于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I 2(g) + H2(g) 2HI(g);△H〈0,并达平衡。
HI的体积分数w(HI)随时间变化如图曲线(Ⅱ)所示:(1)达平衡时,I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条件下w(HI)的变化如曲线(Ⅰ)所示,在乙条件下w(HI)的变化如曲线(Ⅲ)所示。
则甲条件可能是,则乙条件可能是 (填入下列条件的序号)①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②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③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④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⑤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3)若保持温度不变,在另一个相同的2L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I2(g)、b mol H2(g)和c mol HI(a、b、c均大于0),发生反应,达平衡时,HI的体积分数仍为0.6,则a、b、c的关系是。
2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 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应为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c.v正(H2)=v逆(H2O) d.c(CO2)=c(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17.(6分)(1)0.013 (2)1。
0 (3)>,>(4)吸热,温度升高平衡向右移动18。
(1)(3分)2mol/(L· min); 1mol/(L· min); 2mol/L(2)(2分)升温;减小 SO3浓度;(3)(2分)酶具有催化作用,故温度低时,随温度的升高,速率加快。
但在较高温度时,酶蛋白因受热变性而失去催化作用,故速率反而降低。
19.(3分)m+n > P ; 逆; 气。
20.(6分)(1)0。
05 mol ·L -1(2分);(2)③⑤(1分),④(1分);(3)4a+c=2b(2分).21.(8分)(1)]][[]][[222O H CO O H CO ;(2)吸热;(3)b 、c ;(4)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