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胆固醇认知误区
胆固醇过高的健康教育

胆固醇过高的健康教育胆固醇是一种脂质,是构成细胞膜及合成重要生物分子的必需物质,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然而,当胆固醇水平过高时,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的风险。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胆固醇健康,以下是一些有关胆固醇过高的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胆固醇的基本知识胆固醇是由肝脏合成,并通过食物摄取。
它分为两种类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HDL-C被称为“好胆固醇”,它能够将多余的胆固醇从血液中带走;LDL-C被称为“坏胆固醇”,过高的浓度可能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
二、胆固醇过高的危害过高的胆固醇水平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包括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等。
当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时,胆固醇会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血管斑块,从而导致血管狭窄,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三、预防高胆固醇的生活方式1.健康饮食:控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Omega-3脂肪酸的摄入。
建议多食用鱼类、谷类、水果和蔬菜,减少烹饪时使用的油脂量。
2.体育锻炼: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此外,还应该进行适度的力量训练以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
3.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增加胆固醇水平,加重健康问题的风险。
应尽量避免吸烟,并限制饮酒量。
4.保持适当体重: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保持适合自己身高的体重范围,对降低胆固醇水平和维持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四、胆固醇管理的重要措施1.检测胆固醇水平:定期进行胆固醇检测,了解自身胆固醇水平是否正常。
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全面的血液检查,包括总胆固醇、HDL-C和LDL-C等指标。
2.药物治疗:对于一些高危人群或无法通过生活方式改变来管理胆固醇的人,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胆固醇降低药物来控制胆固醇水平。
根据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药物,并定期进行复查和调整治疗方案。
3.定期随访:胆固醇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重要的是定期与医生进行随访。
食用油大讲堂

第一篇走出误区,科学选择食用油大豆油、玉米油、橄榄油······面对琳琅满目的食用油,市民该如何选择?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用油?市民消费食用油有哪些误区?如何正确挑选食用油?我国油料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导黄凤洪给出的答案是六个字:“少吃油,吃好油。
”误区一:油吃得多对身体好黄凤洪介绍,每人每天油的摄入量在25克至30克之间,是比较合理和健康的。
但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人们的食用油摄入量普遍增大,农村每人每天为40克,城市每人每天为47克。
食用油用量太多,超出国家规定的健康缮食用量的30%至50%。
黄凤洪分析,现在患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病的人数,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3-4倍,患病的原因除环境污染等因素外,食用油不当也是原因之一,人体吸收过多饱和脂肪酸,易使胆固醇升高,导致相关病症发生。
误区二:越透亮越纯净的油越好黄凤洪说,目前市场上的食用油分两种,一种是单一品种的油,另一种是几种油混合在一起的调和油。
他强调,好油一定有自己的色泽和香味,并不是越透亮越纯净的油就越好。
误区三:进口橄榄油比国产油好有部分白领和高收入家庭,认为进口油比国产油好,因此,只买进口的橄榄油吃。
黄凤洪指出:这也是个误区。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国,湖北省油菜面积和总产量,各约占中国的六分之一、占世界的十八分之一。
湖北产的有些菜籽油,品质大大超过了国外橄榄油。
”黄凤洪建议,不妨以湖北产的菜籽油为家庭主要食用油,再选几种比如茶油、芝麻油等单品油,轮换着吃,既调了口味,又营养全面。
第二篇选择食用油健康为首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食以油为先,食用油是人们生活必需的消费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作为人们饮食保障的必需品,食用油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脂肪酸以及多种营养物质,有效改善了菜肴的色香味形,增进食欲。
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花生油、大豆油、芝麻油、橄榄油、玉米油、菜籽油等一系列油类产品不断涌现在百姓的餐桌上。
2023年-2024年注册测绘师之测绘综合能力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3年-2024年注册测绘师之测绘综合能力练习题(一)及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利用钢卷尺进行施工放样化成平距不需要加的是()。
A.拉力改正B.尺长改正C.温度改正D.高差改正【答案】 D2、巷道掘进时,给定掘进的坡度通常叫作()A.方向线B.中线C.腰线D.坡度线【答案】 C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环顾四周,对外语能力的强调已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地步,外语考试五花八门,而语法的正确与否几乎变成了技术性苛求。
B.尽管对事物的错误认知源于感情的亲疏,但公正的灵魂会时刻提醒你,让你警惕感情陷阱的误区。
C.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决定适时调整国债资金投向,加快禽流感防治设施建设,增强医疗机构的收治能力,有效遏制疫情向农村蔓延。
D.国际社会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能更好地帮助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困境和未来发展的重要道路。
【答案】 C4、地籍测量过程中,为某地区控制点设置保护点,保护点最少应设置()个。
A.9B.6C.3D.1【答案】 C5、传统航摄仪的构像属于()投影。
A.方位B.圆柱C.中心D.正射【答案】 C6、规范将像片调绘面积界线统一规定为右、下为直线,左、上为曲线,其主要目的是()。
A.保持适当调绘重叠B.不产生调绘漏洞C.不分割重要地物D.保持调绘片美观【答案】 B7、观测某竖直角,盘左读数为93°17′24",盘右读数为266°42′42″,则指标差为()A.-3″B.3″C.-6″D.6″【答案】 B8、与数字城市相比,最具智慧城市特色的新一代技术是()。
A.数据库B.三维可视化C.互联网D.物联网【答案】 D9、下列选项不属于移动GIS体系结构内容的是()。
A.客户端B.服务器C.数据源D.互联网服务【答案】 D10、(2013 年)海洋潮汐观测中,岸边水位站水位观测允许偏差为()cm。
A.±1B.±2C.±3D.±4【答案】 B11、检查线的方向应尽量与主测深线垂直,分布均匀,并要求布设在较平坦处,能普遍检查主测深线。
老年痴呆症的认识误区

老年痴呆症的认识误区作者:冯周琴来源:《家庭医学》2010年第02期从极早期的轻微认知功能障碍到老年痴呆症,是一个缓慢的进行性过程。
但由于人们在认识方面的误区,影响了对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诊断,使许多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延误甚至丧失了治疗时机。
认识和纠正这些误区,将会使老年痴呆症的防治效果大大提高。
误区一老年智力衰退是正常现象,不必介意人们普遍认为,老年人记忆力下降是正常的老化现象,不必介意。
许多中老年朋友50岁后就觉得记忆不行了,以前看一眼、听一次就能记住的东西,现在特别爱忘。
常常是一句“老了,脑子不行了”之后,便不会太在意。
这样有时会耽误大事,使本可以早发现、早治疗的老年痴呆症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机。
老年人生理性智力衰退和老年痴呆症有着质的差别。
前者是生理现象,并不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许多老年人直到非常高龄,仍能保持良好的智能活动。
老年痴呆症则是一种疾病,患者在较早期就已经丧失了智力活动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老年痴呆症早期,尽管有明显的智力衰退,但仍有不少病人能继续工作。
这是由于在做很熟悉的事情时,只是机械的重复而已;一旦向他提出新的要求,其工作无能才被发现。
因此,遇到老年人智力衰退时要认真对待,不可粗心大意,听之任之。
误区二老年痴呆症不能早期发现不仅患者和家属容易忽视认知障碍的早期表现,一些医生甚至神经内科专科医生也常犯这种错误认识。
他们更关注患者有无运动和感觉障碍,而对于智能障碍则较少检查。
即使患者有相应的主诉,也仅是简单的问诊,很少进行认知功能量表筛查。
老年痴呆症早期有许多蛛丝马迹,可以帮助我们早期发现。
如果遇到老年人随做随忘,丢三落四;词不达意,唠里唠叨;忘记熟人的名字;多疑猜忌,情感冷漠;计算力下降;等,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认知功能量表筛查。
误区三老年痴呆症是不能治疗的疾病许多患者和家属认为,老年痴呆症不能治疗,因而悲观失望,消极对待。
这种观念影响了相当部分“可逆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治疗。
诚然,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是医学上的难题,特别是阿尔茨海默病,难以通过药物延缓或逆转疾病进展。
我们生活中的食品安全

“自杀”西瓜
‚自杀‛西瓜:使用‚膨大增 甜剂‛ 膨大剂,化学名称叫细胞集动 素,属于激素类化学物质,对 植物可产生助长、速长作用, 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神经系统 的危险,能造成儿童脑炎,发 育不良,痴呆等。此外,使用 膨大剂后的果蔬味道变淡,吃 起来口感不好。
怎样辨别打针西瓜?
手法辨别。拍:拍打时声音‚哑‛、不脆亮。有可能是打过针的西瓜。 西瓜的籽辨别。如果是白色,体积小,可能是打过针的,因为正常成 熟的西瓜的籽是黑色,很饱满。 口感辨别。咬开西瓜,会发现挺甜的,再要几口别的部位,甜度是一 样的就应该没打过,如果甜度不一样,不均匀,靠近瓜蒂部位甜度较 浓,远离瓜蒂部位甜度差得多,这种多数是打过针的 外形辨别。一般正常的西瓜外面是均匀,弧线优美的,打针过的,由 于会因为吸收不均匀,出现歪瓜畸果,如两头不对称、中间凹陷,畸 形较多。 触感辨别。如果西瓜有软硬不均匀,或者有凹痕的,这个就有点问题 了 瓜瓤辨别。发现西瓜的内部出现异常的痕迹,发白的条形,可能是针 筒打入时留下的伤。 施用了膨大剂的西瓜体积大,重量也重,可达6~10公斤。正常的西 瓜一般在4公斤左右。
有害天然品
垃圾食品
认知误区
对食物辨别或食用方法存在习 惯性的认知缺陷
绝育黄瓜
被涂避孕药 吃了会 绝育 市场上卖的头顶鲜 花的黄瓜都是用避孕 药、雌激素涂抹的瓜, 人吃了就会出现不孕 不育甚至绝育等可怕 的后果
如何挑选自然生长的黄瓜
自然生长的黄瓜虽然顶上也有花,但是在 瓜农摘下后,顶上的花便会变得很脆弱,在 运输过程中经过碰撞,大部分的花早已脱落。 而打了激素的黄瓜顶上的花通常都非常结实, 因为瓜体含有激素成分,顶上的花不但不会 自然脱落,甚至还会继续生长。含有激素的 黄瓜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花骨朵和花苞 的连接处,有一个小疙瘩,像一个‚瘤‛。 自然生长的黄瓜就没有‚瘤‛,长得不粗壮, 长相也不耐看。
走出血脂异常认知的4个误区

走出血脂异常认知的4个误区中国医药报记者于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公众生活方式的改变,血脂异常发病率也明显升高。
日前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发布的《2013年度体检统计资料报告》显示,血脂异常已连续几年成为北京市民的首要健康问题。
但由于血脂异常具有隐蔽性,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其危害性,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陈琦玲教授提醒广大患者,以下血脂异常认知误区应予以避免。
误区一:血脂异常要多多忌口有的患者一经查出血脂异常,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无所谓,想吃什么吃什么;二是什么东西都不敢吃了,恨不得把所有看似“危险”的食物都忌口了。
由于过分限制饮食,有的患者甚至出现了营养不良。
陈琦玲指出,胆固醇是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
人体需要一定量胆固醇维持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
胆固醇在人体神经系统中,与糖脂、磷脂组成的神经髓鞘,包围在神经纤维外面,对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起保证作用。
此外,胆固醇还是人体合成许多重要物质的原料,可以合成胆汁酸盐、7-脱氢胆固醇、类固醇激素,它们对人体新陈代谢都极为重要。
控制饮食,主要是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血脂异常患者要注重饮食均衡,还是需要摄入必要的胆固醇,决不能因噎废食,什么都不敢吃。
误区二:过分担心药物不良反应有的患者因担心对肝脏有损伤,而对调脂药物敬而远之,不愿意接受调脂治疗。
事实上,药物代谢有不同的通道,选择合适的药物,可避免因相同代谢通道药物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药物蓄积。
如果患者本身有肝脏疾病导致肝功能受损,或者自身有多系统疾病,正在服用很多药,可告知医生,请医生帮助选择药物。
另外,要做好定期监测,在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医生会和患者一起权衡利弊,选择对患者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误区三:忽视定期监测有的患者对定期监测的重视程度不够。
陈琦玲提醒说,即使没有不良反应,在开始服用调脂药物1个月后也要复查。
一是检验疗效,二是检验是否有不良反应如常见的肝脏功能受损。
营养素误区

少, 睡眠时消耗的热量一样 。 不过 , 晚间还是应 “ 晚 食 物 颜 色 也 是 人 们 判 断 它们 是 否 有 益健 该避 免进 食 , 特 别是 白天 吃得 少 的人 , 间很 康 的标准 之 一 。 有人 认 为 白肉 比红 肉脂肪 含 量 容 易坐在 电视前 不停 吃零 食 。 ” 道登 说 。 此外 ,澳 大利 亚 的米 歇 尔 ・ 帕尔 默 博士 发 低, 也有 人 认 为浅色 蔬 菜营 养成 分 含量 不 如 深
低, 富含 维 生素 D 维生 素 B 1 、 - 2等 。
品 中糖 分所含 的热量 相 当于 一份 正 常食 品 。 ”
“ 咖啡 虽然 能提 神 , 因有 利尿 作用 而 一 直 道 登 说 , 更 好 的做 法 是食 用 一 小份 正 常 脂 肪 但 担 着“ 易使 人 体脱 水 ” 罪名 ” 的“ 。事实 上 , 量 含 量 的食 品 , 肪含 量 可 以多 一 些 , 糖 分 要 适 脂 但 饮 用 咖 啡 并 不会 使 人 体 脱 水 , 人 体会 适 应 咖 低 。 ’ “ 啡 中的利 尿物 质 , 而且 咖 啡也 能 为人 体提 供 水
还 可 能使人 更 困倦 、 忆 力下 降 。 记
色 蔬菜 高 。 究 人员 发现 食物颜 色 与营养 成 分 现少 食 多餐和 正 常饮 食 的人减 肥 效 果相 同, 研 但
之 间不 存 在 必 然 联 系 。 10克 鸡 肉含 9克 脂 少食 多餐 可能 使体 重更快 反 弹 。 0 道登 说 :少食 “ 但 摄 肪 , 1 0克瘦 牛排 只含 5克脂 肪 。浅色 蔬菜 多餐 可 以抑 制 饥饿 感 , 吃 得 越 多 , 入 热 量 而 0 如 菜 花 、 心 菜 等 富 含 维 生 素 A 维 生 素 B 维 也越 多 。 ” 卷 、 、 生 素 C 维 生素 K以及 铁元 素和 纤维 。“ 、 浅色 蔬 ( 飞) 林
【优秀文档】胆固醇偏高怎么办,吃这些食物能降低胆固醇

胆固醇偏高怎么办,吃这些食物能降低胆固醇
生活习惯不好,饮食习惯不注意,很容易导致自己的胆固醇偏高。
我们都知道胆固醇高的危害很多,严重的还会影响生命。
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多注意,多吃些降低胆固醇的食物,那么吃什么降低胆固醇的效果好呢?
在我们生活中,能够降低胆固醇的水果和食物有很多,有杏仁、薏米、黄豆、麦片、香蕉、木耳大蒜、秋葵等等。
那么你还知道有哪些可以降低胆固醇的水果和食物吗?有一句俗话说的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我们都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我们的饮食。
体内的胆固醇偏高,跟我们生活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苹果
降低胆固醇的水果,苹果就是其中之一,因为苹果中含有丰富的果胶、维生素C和纤维索,有非常好的降脂效果。
如果每天坚持吃两个苹果,持续一个月,大多数人血液中含有对心血管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明显降低,而且对我们血液中心血管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会明显的升高。
根据科学实验证明,大约80%的高脂血患者体内的胆固醇水平会降低的。
韭菜和洋葱
降低胆固醇的食品还有韭菜和洋葱。
韭菜除了含有丰富的钙、铁、磷、糖和蛋白、维生素A、维生素C以外,还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和纤维等,能够有效的增强我们的胃肠蠕动,还有很好的通便作用哦,能够适当的排除肠道内过多的脂肪。
洋葱含有前列腺素A,这种成分有助于舒张我们人体的血管、降低血压的功能。
除了能够降血脂外,还可有效的预防动脉硬化。
小编建议40以上的人群可以多吃一点哦。
葡萄和玉米
通过实验也证明,葡萄它能够使体内的胆固醇降低,还能抑制体内血小板的聚集,因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出胆固醇认知误区
2007-12-18 09:11:22
目前大众对“血脂”、“胆固醇”的认识仍存在误区,只有尽早澄清才能更好地帮助大众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远离心梗和中风。
误区一:“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是多吃少动导致的
不少人把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看作是多吃少动带来的“富贵病”。
周玉杰教授指出,胆固醇异常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活方式病。
它虽然与饮食运动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只要忌口、多运动就能解决的。
在导致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素中,年龄、性别、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不可改变。
在可以改变的因素中,引起严重危害的主要是胆固醇异常,尤其是LDL-C(低密度脂蛋白)过高。
此外,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有吸烟习惯也是导致胆固醇沉积、诱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
很多体重较轻的瘦人与严格素食者以为自己绝不会发生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问题,其实,只要他有上述危险因素,都可能因此出现冠心病。
误区二:高血脂就是甘油三酯高,就是血黏度高、血流缓慢
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引起严重危害主要是胆固醇异常,尤其是LDL-C(低密度脂蛋白)过高。
为期10年、刚刚于近期完成的《无向心性肥胖的中国中年代谢综合征患者10年心血管病危险》研究显示,甘油三酯的增加未能显示与冠心病、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相对风险增加相关。
而如果血液中有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就会形成粥样斑块。
有斑块的血管狭窄或破裂就直接导致急性心梗、中风甚至猝死。
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目前最重要的血脂检测指标,并非甘油三酯。
误区三:体检化验单没有“箭头”就是正常
如今很多人都格外关注体检结果中的胆固醇指标,但鲜有人发现自己有胆固醇异常问题,因为化验单上并未发现有“箭头”。
为什么流行病学专家的统计数据却如此之高呢?
编写的《中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明确指出,一般人群和已有冠心病或糖尿病等疾病,或者已经发生过心梗、中风的患者,血脂治疗值和目标值与化验单上显示的正常值是不同的。
他们的血脂目标值要求更严格,要低于血脂化验单上的参考值,即“坏”胆固醇LDL-C需低于80mg/dL或者2.1mmol/L。
重点人群,即40岁以上男性、绝经女性、肥胖、有黄色瘤,有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的胆固醇指标也不能仅仅参考化验单上“不高于3mmol/L”这一
指标。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此类人群应每年检测一次血脂。
误区四:胆固醇异常是慢性问题,即使不达标也不会有大碍
胆固醇异常在很多人眼中是一种慢性问题,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一时半会儿不会导致健康出大问题。
实际上,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往往与动脉粥样硬化密不可分,它的特征是:慢性进展、急性突变、全程炎症。
“坏”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内壁慢慢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变窄、被阻塞住。
并且,这些斑块就像一个个“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导致急性心梗、中风。
如果不尽早控制,年纪轻轻的患者也同样会遭遇斑块破裂带来的恶果。
近年来影视明星中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者中就不乏中青年人。
、
误区五:保健品或中药可以软化血管、降低血黏度,服用无副作用
现在民间采用的一些保健品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不明确,中药作为治疗高脂血症辅助用药的确也具有一定疗效,但目前仍然缺乏明确的临床研究依据。
因此,保健品或中药是无法取代药物治疗的。
目前医学界公认“他汀”类药物是降胆固醇治疗的主导药物,而且全球患者二十年左右的用药经验验证了“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岳麓山摘自《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