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汇总

九年级(上)复习资料1 沁园春雪(易考)①基础知识:本课作者毛泽东,字润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著名诗人、书法家。
本文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②重难字词: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妖娆(娇艳美好)红妆素裹一代天骄③重点句段: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创造了宏大的境界,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运用互文的修辞,给人以纵深广袤之感;“封”写地面,“飘”写天空,动静结合,威猛雄奇。
2.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看”与“望”字照应,写出诗人欣赏祖国河山的无限赞叹之情。
“红妆素裹”运用比喻修辞,把江山美景比作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
“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这三句想象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写的是虚景。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句在上片的写景与下片的议论之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使全文浑然一体。
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本句是对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赞美,由评论历史人物到赞美当代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使全词的境界达到高峰,点明了主旨,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④中心思想:这首词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抒发了作者的远大抱负。
全词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⑤理解性默写: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化静态为动态,描写了我国北方壮丽的雪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 雨说①基础知识:本文作者郑愁予,台湾人,被称为“浪子诗人”。
本文选自《郑愁予诗的自选Ⅰ》②重难字词:田圃喧嚷洗礼襁褓禁锢喑哑(嘶哑) 蓑衣温声细语润如油膏③重点句段:1.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这句话写出了春雨知时而降、春雨的珍贵以及春雨的爱心形象——这雨俨然是一位春天的使者,爱的使者。
2022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2022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给女儿的信》等教育专著。
主要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9故乡【字音词语】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黛色(dài)寓所(yù)脚踝(huái)獾猪(huān)愕然(è)惘然(wǎng)阴晦(huì)瑟索(sè)恣(zì)睢(suī)嗤笑(chī)寒噤(jīn)颧骨(quán)祭祀(sì)秕谷(bǐ)瓦lèng(楞)niē(捏)着chá(猹)kuà(跨)下装jiàng(弶)zhān(毡)帽竹biǎn(匾)bógū(鹁)(鸪)潮xùn(汛)ménglóng(朦)(胧)chánchán(潺潺)流水脑suí(髓)quán(蜷)缩bǐ(鄙)夷xiāo(萧)索2.根据意思写词语①阴晦:阴沉昏暗。
②愕然:吃惊的样子。
③瑟索:即瑟缩,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
④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同。
⑤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⑥恣睢:放纵,凶暴。
10.孤独之旅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嬉(xí)闹觅(mí)食驱(qū)除雍(yōng)撅(juē)戳(chuō)破liáo(撩)逗āo(凹)地chān(掺)杂胆qiè(怯)旧chá(茬)儿jǐyǔ(给予)2.根据意思写词语①厚实:丰富、富裕。
②嬉闹:嬉笑打闹。
③撩逗:挑逗、招惹。
④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⑤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⑥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全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全集
一、阅读理解
1. 阅读理解题的基本要求是理解文意,抓住关键信息,并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2. 阅读理解题的解答方法包括主旨概括、细节理解、推理判断等。
二、诗歌鉴赏
1. 诗歌鉴赏的基本要求是理解诗歌的主题、意境和情感,并分析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与艺术特点。
2. 诗歌鉴赏题的解答方法包括注重把握诗歌的整体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表达,注意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等。
三、古代文学史
1. 古代文学史的重点内容包括文学流派、作品及作者的背景等。
2. 古代文学史题的解答方法包括记忆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了
解作者生平背景等。
四、现代文学史
1. 现代文学史的重点内容包括文学流派、作品及作者的背景等。
2. 现代文学史题的解答方法包括记忆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了
解作者生平背景等。
五、修辞与表达
1. 修辞与表达题主要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语言表达的技巧。
2. 修辞与表达题的解答方法包括理解修辞手法,注意语言表达
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等。
六、作文技巧
1. 作文技巧包括主题确定、材料选择、结构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内容。
2. 作文技巧的运用能够提高文章的质量,增强写作的效果。
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统计字数:150字。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基础知识归纳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基础知识归纳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喑(yīn)哑襁(qiǎng)褓(bǎo)颤(chàn)动旁骛(wù)亵(xiè)渎强聒(guō)不舍污蔑(miè)深邃(suì)睿(ruì)智恪(kè)尽职守舐(shì)犊(dú)重蹈覆辙(zhé)灰烬(jìn)涕泗(sì)横流廓(kuò)然无累气吞斗(dǒu)牛忐(tǎn)忑(tè)繁衍(yǎn)无与伦(lún)比怒不可遏(è)寒噤(jìn)鄙(bǐ)夷嗤(chī)笑恣(zì)睢(suī)戳(chuō)穿栈(zhàn)桥拮(jié)据(jū)煞(shà)白褴(lán)褛(lǚ)阔绰(chuò)撇(piě)嘴发窘(jiǒng)抽噎(yē)恍(huǎng)惚(hū) 棱(léng)角斩钉截(jié)铁根深蒂(dì)固孜孜(zī)不倦汲(jí)取锲(qìè)而不舍不言而喻(yù)持之以恒(héng)彷(páng)徨(huáng) 诘(jié)难味同嚼(jiáo)蜡吹毛求疵(cī)狡黠(xiá)狂妄(wàng)自大咬文嚼(jiáo)字豁(huò)然贯通开卷(juàn)有益省(xǐng)悟祈(qí)祷(dǎo)尴(gān)尬(gà)面面厮觑(qù)恃(shì)才放旷缀(chuò)耕鸿鹄(hú)陈胜王(wàng)间(jiàn)令忿恚(huì)被(pī)坚社稷(jì)怫(fú)然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造诣(yì)存恤(xù)归咎(jiù)1、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知识点梳理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知识点梳理1. 沁园春雪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素裹(guo) 折腰(yao ) 谦逊(xun )风骚( sao ) 红 zhuang 素裹( 装 ) 顿失 tao tao( 滔滔 ) 江山多jiao( 娇 ) 一代天jiao( 骄 )2.根据意思写词语①莽莽:无边无际。
②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描写黄河水结冰的景象。
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
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蜡象,白色的象。
④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
⑤分外妖娆:格外婀娜多姿。
3.文学常识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代表作有《论持久战》《反对党八股》《论人民民主专政》《反对自由主义》《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内容跟“沁园春”没有关系2 雨说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禁锢(gu) 留滞( zhi) 喑哑(yin) 喧嚷( xuan )温声细语(wen)洗礼(xili)田pu( 圃 ) suo衣(蓑 )qiang bao(襁褓 ) 街qu( 衢)润如油gao(膏)2.根据意思写词语①田圃:田地和园圃. ②喧嚷:喧哗,大声吵闹. ③洗礼:基督教接受入教者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 ④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⑤温声细语:用温和的声音轻轻地说话. ⑥润如油膏:形容土地肥沃;细腻光滑得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般。
3.文学常识郑愁予,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原名郑文韬,原籍河北,中国台湾当代诗人。
其成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有诗集《梦土上》、《衣钵》、《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九上语文知识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九上语文知识提纲第一单元: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 说明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列举并解释修辞手法的常见种类- 分析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和效果- 探讨修辞手法对表达技巧的影响第二单元:秦始皇与两汉文化- 追溯秦朝的历史背景和秦始皇的生平事迹- 解读《焚书坑儒》对两汉文化的影响- 探究两汉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分析两汉文化对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第三单元:唐宋诗词与散文- 介绍唐宋时期的文学繁荣和诗词散文的兴盛- 分析唐宋诗词和散文的特点和风格- 探讨唐宋文学对后世文化的影响和传承- 分析唐宋文学对人们情感和审美的启迪第四单元:明清小说与戏曲- 解读明清时期小说的兴盛和戏曲的发展- 分析明清小说和戏曲的特点和题材- 探讨明清文学对社会生活的表现和批判- 分析明清文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和启示第五单元:现代文学与传媒- 介绍现代文学与传媒的关系和互动- 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探讨传媒对现代文学的传播和推动作用- 分析现代文学与传媒对社会的影响和评价第六单元:语言与交际- 说明语言与交际的关系和重要性- 分析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和功能- 探讨语言在社交场景中的表达技巧和应用- 分析语言交际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影响第七单元:修辞与鉴赏- 介绍修辞与鉴赏的定义和关系- 分析修辞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和效果- 探讨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分析修辞与鉴赏对文学欣赏的提升和影响第八单元:古代文化与现代社会- 追溯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分析古代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传统- 探讨古代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分析古代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创新第九单元:文学鉴赏与人生感悟- 解读文学鉴赏的概念和重要性- 分析文学作品对人生的启示和感悟- 探讨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和欣赏方法- 分析文学鉴赏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第十单元:写作技巧与实践- 介绍写作技巧的分类和应用- 分析写作技巧对优秀作品的影响和作用- 探讨实践对写作技巧的提升和发展- 分析写作技巧在不同文体和领域的差异和应用第十一单元:古典诗词与韵律之美- 介绍古典诗词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分析古典诗词的韵律和美学特点- 探究古典诗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分析古典诗词的审美价值和意义第十二单元:公众演讲与表达技巧- 说明公众演讲的定义和重要性- 分析公众演讲的要素和技巧- 探讨语言和声音在公众演讲中的作用- 分析公众演讲对个人能力和社会影响的价值以上为《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九上语文知识提纲》的大致内容和框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一、文学常识1.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代表作有《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
“沁园春”是词牌名。
2.郑愁予: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原名郑文韬,中国台湾当代诗人。
其成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3.江河:原名于友泽,北京人,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代表作有《星星变奏曲》等。
4.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蝈蝈与蛐蛐》等。
5.叶赛宁:俄罗斯诗人,代表作《夜》等。
6.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7.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其《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是九年级上册的课文。
8.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代表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
《致女儿的信》选自其《关于爱的思考》。
二、字词注音与解释1. 重点字词注音•沁园春雪:素裹(guo)、折腰(yāo)、谦逊(xùn)、风骚(sāo)、红装素裹、顿失滔滔(tāo tāo)等。
•雨说:禁锢(gù)、留滞(zhì)、喑哑(yīn yǎ)、喧嚷(xuān rǎng)、洗礼(xǐ lǐ)等。
•星星变奏曲:朦胧(méng lóng)、覆盖、冻僵(jiāng)等。
•外国诗两首:栖息(qī)、喧响、沉寂等。
•敬业与乐业:旁骛(wù)、解剖(pōu)、亵渎(xiè dú)、强聒(guō)不舍等。
2. 重点词语解释•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睿智:聪颖明智。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九年级语文上册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其中包括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其中几个重要的知识点进行介绍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丰富表达,增加文采。
有些修辞手法是我们常见的,比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它们可以用来形容人物、描写景物等等。
此外,还有一些高级的修辞手法,比如排比、对称等,它们可以用来加强语言的烘托效果。
二、文学常识九年级语文上册中会涉及到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例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我们要了解这些作品的大致情节,同时学习一些相关的文学常识,如作者、时代背景等。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并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三、阅读理解九年级语文上册中的阅读理解内容比较丰富,包括了故事阅读、诗歌阅读、报告阅读等多种形式。
我们在阅读理解时要注重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掌握提取信息的技巧,同时要学会分析和总结文章中的观点和结论。
四、写作技巧九年级语文上册中也会涉及到一些写作技巧的学习,例如议论文的写作、记叙文的写作等。
写作时要注意言之有物,逻辑清晰,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地道性和准确性。
我们可以通过模仿优秀的作品,不断进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五、古诗文欣赏九年级语文上册还包括了一些古诗文的欣赏,我们要学习欣赏古诗文的方法和技巧。
在欣赏古诗文时,要注重理解其中的意境、修辞手法和写作风格,从而更好地领略其中的意境和美感。
六、常见考点九年级语文上册还有一些常见的考点,比如词语解释、语法填空等。
我们要掌握这些考点的规律,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总之,九年级语文上册的知识点繁多而丰富,我们要认真学习每一个知识点,掌握其中的要点和技巧。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提高语文水平,更好地应对学习中的各种任务和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公与之乘”中的“之”指谁?“乘”的意 思是什么 2.表现鲁庄公“鄙”的句子是什么? 3.曹刿“下视”看见什么?“登轼”望到什么? 4.“公将鼓之。”刿曰:“未可。”为什么? 5.为什么在“齐人三鼓”时,刿曰:“可 矣。”? 6.“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为何又说“未 可”?后又为何说“可矣”? 7.证明曹刿指挥正确的是哪几句? 8.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什么?有利于追击的时 机又是什么?
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 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 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 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 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 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 还终业。(9分)
第六单元 1.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小信未孚(fū) 肉食者鄙(bí ) 牺牲玉帛(bó) 又何间焉(jiàn) B.昳丽(yǐ) 朝服衣冠(zhāo) 期年(jī) 旗靡 mǐ C.万仞(rèn) 魁父(kuí ) 箕畚(běn) 荷担者hè D.孀妻(shuāng) 陇断(lóng) 冀南(jì ) 寤寐wù mèi
2、下列句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D ) A、何以战?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是(D) A、可以一战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何苦而不平 D、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 敢虚报,一定以实情相报。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她认为我自私。 C、以君之力,增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凭你的气力,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挖平,能 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D、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译文: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A
12.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关联词,恰 当的一项是( A ) 伟大的发现,杰出的成就____值得欣赏, ______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巧思,一个小小 的创见,_____一件漂亮的衣服,几句机 胸襟,我们_____一定会发现,周围 竟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欣赏。 A.固然 即使 以及 只要 就 B.固然 即使 甚至 只要 就 C.不仅 而且 以至 只要 就 D.固然 即使 甚至 只要 才
【注释】①遗:丢失。 ②志士不饮盗泉之 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相传孔子 过盗泉,因憎恶它的名字,渴了也不喝盗 泉的水)。 ③廉者:方正的人。 ④引刀 趋机:拿起刀,快步走到织机前。 ⑤稽: 迟延 ⑥懿(yì ):美好。
1.根据句意和文意,给词语中加粗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羊子尝行路( B) A.尝试 B.曾经C.经历 (2)乃捐金于野( C ) A.改变 B.找不着 C.丢弃 D.失掉 (3)无它异也( C ) A.不同 B.奇异 C.意外 D.奇怪 (4)累寸不已(B ) A.已经 B.停止 C.后来 (5)日知其所亡( C) A.逃跑 B.死 C.通假字,通“无”
第三单元
阴晦huì 心绪xù 寓yù所 猹chá 獾huān 五行xí ng缺土 弶jiàng 脚踝huái 祭祀sì 鹁bó鸪 潮汛xùn 髀bì 骨 寒噤jì n 愕è然 鄙bǐ夷 嗤chī笑 瑟sè索 深黛dài 惘wǎng然 隔膜mó 恣zì 睢suī 獾huān猪 嬉xī闹 觅mì 食 狗吠fèi 掺chān杂 撅juē断 逃窜cuàn
戳chuō穿 抠kōu出 肥硕shuò 茬chá 嚼jiáo着 栈zhàn桥 牡mǔ蛎lì 蚝háo 拮jié据jū 煞shà白 别shù 撬qiào开 褴lán褛lǜ 阔绰chuò 窸xī窣sū 蜷quán伏 簪zān子 撇piē嘴 抽泣qì 发窘jiǒng 抽噎yē 嘟囔nang 咳嗽sòu 匣xiá子 噗pū 恍huǎng惚hū 棱léng角 斩钉截jié铁
10.翻译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夫战,勇气也。 (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11.判断下面作品、作者、朝代正确的 A.《曹刿论战》 左丘明 战国 B.《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 春秋 C.《愚公移山》 列子 宋朝 D.《诗经》 两首 屈原 西周
B、①他们的 ②指代“克”,即“取胜的” 10、C
11、在下面括号内填上省略的字。 一鼓作气,再( )而( )衰,三( )而( )竭。 12、请分别指出下列句中“之”字所指代的对象。 A、公与之乘 指代: B、登轼而望之 指代: C、故克之 指代: D、故逐之 指代:
11、鼓,气;鼓,气 12、A、指代曹刿 B、指代齐师 C、指代齐师 D、指代齐师
3.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 是 A彼竭我盈,故克之。 B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D 4.下列句子与课文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C.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D.以君之力,增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17、选文略写战争的过程,而详写曹刿和鲁庄 公的谈话,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18、从写作方法上分析,对鲁庄公的描写(公 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在文中起什么 作用?
17、突出文章的主旨:表现曹刿的“远谋”, 即远见卓识和军事才能。 18、衬托曹刿的“远谋”。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当日本友人来到北京游览时,受到了 北京的热烈欢迎。 B.人们在广场聆听着激昂的义勇军进行 曲,观看着冉冉升起的国旗。 C.能否提高运动水平,关键在于刻苦努 力地锻炼。 D.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阵地。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一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 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 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 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 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8.曹刿“请见”的主要的原因是( ) C A.齐师伐我 B.公将战 C.肉食者鄙 D.战则请从 9.曹刿认为作战取胜首先要靠“取信于民”,文 中“取信于民”指的是下面的哪件事( ) D A.齐师伐我。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D.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从哪里可以看出“肉食者鄙”?(用自己的话 简要回答) 答: 鲁庄公把小恩小惠和求神灵保佑当作了战争取胜的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公将驰之。刿曰‘未可’。”原因是 ( ) A、齐国是大国,兵力雄厚。 B、按照“穷寇勿追”的军事原则。 C、等待追击的有利时机。 D、鲁国军队的勇气已经衰竭。 14、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 A、说明追击齐师的时机 13、C 14、B B、记叙长勺之战概况 C、描写齐师败绩的情况 D、记叙曹刿的军事才能
1.注音 刿(guì ) 帛(bó ) 间( jiàn) 2.语段中有通假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 3.语段中跟“何苦而不平”的语法现象相同 的是____________ 4.词语解释 间—— 专—— 狱—— 虽——
2.小惠未徧 3.何以战
5.选出译文正确的一项(C ) A.弗敢加也(译:不敢随便增加祭品) B.可以一战(译:可以打一仗) C.民弗从也(译:百姓不会听从您的) D.何以战(译:为什么去打仗) 宾语前置 6.“何以战”从语法上看,它是 _________ 句式。 C 7.选择“必以信”加粗词的正确释义 A.信件 B.信用 C.信实,对神说实话
15、第一段通过写曹刿的言行,表现他( D ) A、忠于国君的思想。 B、深谋远虑并协助国君指挥作战。 C、冲锋陷阵的勇敢精神。 D、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战机。 16、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A、文中叙述鲁庄公急躁进军的句子是: B、叙述曹刿实地观察从而发现追击时机的句子 是: C、表现曹刿善于抓住有利战机克敌制胜的句子 是: 16、A、公将鼓之。 B、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1.曹刿 乘战车 2.“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 3.“下视”看见“其辙乱”,“登轼”望到“其 旗靡”。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5.“彼竭我盈” 6.“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 乱”“望其旗靡” 7.“齐师败绩”“遂逐齐师”“既克” 8.“彼竭我盈”之时;“辙乱”“旗靡”之时。
8.在括号内补出省略的词语 (1)( )乃入见。( )问:“何以 战?” (2)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 ( )分人。 (3)一鼓作气,再( )而( )衰,三 ( )而( )竭。 (4)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曰: “可矣。” 8.(1)(曹)刿、(曹)刿
(2)吾(鲁庄公) 之(衣食) (3)鼓 士 气 鼓 士气 (4)曹刿
7.加粗的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遂逐齐师 遂:于是,就;逐:追赶 既克 既:既然;克:战胜 B.彼竭我盈 盈:充满这里是指士气正旺盛 必以信 信:信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C.夫大国,难测也 测:推测,估计 惧有伏焉 伏:埋伏 D.望其旗靡 靡:倒下 吾视其辙乱 辙: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
(一)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 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 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 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 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 靡,故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