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中考题

合集下载

广东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公输》省考题型练习题

广东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公输》省考题型练习题

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而欲..(),邻有敝舆窃之;舍其锦绣..(),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邻有短褐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枬、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三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九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九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一、公输【中考试题】(一)阅读《公输》《曹刿论战》,完成1~5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日:“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乙]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日:“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日:“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固之器。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日:“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选自《公输》)1.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含义。

①遂逐齐师()②公问其故()③望其旗靡()④公输盘诎()2.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粗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①例句:既克,公问其故()A克己奉公B克敌制胜②例句:以牒为械()A为民请命B下不为例3.对下面句子的体味,语气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傲慢横蛮不讲理)B.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公输盘有推卸责任,转移矛盾的心理)C.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楚王的骄横自负)D.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公输盘恼羞成怒,暗藏杀机)4.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大国,难测也。

答:(2)虽杀臣,不能绝也。

答:答:二、孟子二章【中考预测】(二)阅读甲、乙文,完成第6~10题[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孟子曰:“桀、纣①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中考试题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公输》(含答案)

中考试题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公输》(含答案)

2013年中考试题·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公输》【福建省福州市】二(一)阅读《公输》选段,完成7—11题。

(16分)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敞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檄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7.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标4处,2分)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⑴邻有敝.舆而欲窃之()⑵荆之地方..五千里()⑶公输盘诎.()⑷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9.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此为何若人?⑵虽杀臣,不能绝也。

10.在劝说楚王过程中,墨子巧妙设喻,将“文轩”“锦绣”“粱肉”比喻楚国,将“敝舆”“短褐”“糠糟”比喻宋国,通过对比,使楚王醒悟到攻打宋国是不明智的行为。

(2分)11.选段在记述墨子与公输盘演练的攻守战中,“”“”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战斗的激烈;“”一句可以看出公输盘已经技穷;“”一句表明楚王决定放弃攻打宋国。

(4分)【福建省宁德市质检】三(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17分)【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公输中考真题一网打尽(含013年)

公输中考真题一网打尽(含013年)
意停顿。(每句只要标一处)(2分) (1) 公 输 盘 为 楚 造 亍 梯 乊 械 (2) 宊 无 罪 而 攻 乊 2.解释加黑癿词语。(4分) (1)起二齐( ) (2)请说乊( ) (3)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 (4)丌可谓知类( ) 3.墨子“起二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二郢,见公输盘”癿目癿 是 ,体现了墨子癿 主张。(4分) 4.“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乊。”墨子真癿要请公输盘替他做这件亊 吗?请简答。(4分 1.(1)公输盘/为楚造亍梯乊械 (2)宊无罪/而攻乊 2.(1)出収(动身) (2)解释 (3)制造 (4)明白亊理 3.阻止楚国攻打宊国 非攻(反对侵略戓争、反对丌义戓争) 4.当然丌是。其实墨子是先用激将法,诱使对方说出“吾义固丌杀人”, 然后指出对方行为不观点相远背,从而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中而无法争辩。 (戒墨子是采用以子乊矛攻子乊盾癿方法使公输盘理屈词穷)
21请概括公输盘癿怅格特点。(至尌两个方面) 。(4 分) 22请就公输盘癿辩论技巧任找一点,说说对我们有何启示。(4分)
21.(4分)随机应发、足智多谋、临危丌惧、爱好呾平、能言善 辩、智勇双全等。 22.(4分)其技巧有:分清对象;逻辑怅强;语言富有表现力; 善设圈套。(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有阐述给2分)
(四)09山东省枣庄市 公输盘为楚造亍梯乊械,成,将以攻宊。子墨子闻乊,起二鲁,行十日 十夜而至二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乊。” 公输盘丌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釐。” 公输盘曰:“吾义固丌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乊。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宊。宊何罪 乊有?荆国有余二地而丌足二民。杀所丌足而争所有余,丌可谓智。宊 无罪而攻乊,丌可谓仁。知而丌争,丌可谓忠。争而丌得,丌可谓强。 义丌杀尌而杀伒,丌可谓知类。” 公输盘朋。

《公输》知识点及中考题

《公输》知识点及中考题

《公输》知识点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将要拿去攻打宋国。

2、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先生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就从鲁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去见公输盘。

3、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指教呢?”4、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借子杀之。

”先生墨子说:“北方有人欺侮我,我希望依靠您去杀了他。

”5、公输盘不悦。

公输盘不高兴了。

6、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墨子说:“请让我奉送给您十金。

”7、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公输盘说:“我按准则本来不杀人。

”8、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墨子站起来,拜了两拜,说:“请允许我向您进言。

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拿去攻打宋国。

9、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10、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楚国多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1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如今去杀害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

12、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宋国并没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爱。

13、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据理力争,不能说是忠诚。

14、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据理力争而没有结果,不能说是尽力。

15、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自己说)遵守道义,不杀少量人,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16、公输盘服。

公输盘被说服了。

17、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墨子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18、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公输盘说:“不能,因为我已经对楚王说过了。

”19、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先生墨子说:“(您)为什么不引见我去见楚王呢?”公输盘说:“好吧。

”20、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墨子拜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个人,抛掉自己华丽的车子,看到邻人有破车子便想去偷;21、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抛掉自己的锦绣衣裳,看见邻人有粗布衣服就想去偷;22、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九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九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初中语文是中考的主要科目之一。

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一、公输【中考试题】(一)阅读《公输》《曹刿论战》,完成1~5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日:“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日:“夫战,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乙]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日:“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日:“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固之器。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日:“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选自《公输》)1.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含义。

①遂逐齐师( ) ②公问其故 ( )③望其旗靡( ) ④公输盘诎 ( )2.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粗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①例句:既克,公问其故 ( ) A 克己奉公 B 克敌制胜②例句:以牒为械 ( ) A 为民请命 B 下不为例3.对下面句子的体味,语气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傲慢横蛮不讲理)B.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公输盘有推卸责任,转移矛盾的心理)C. 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楚王的骄横自负)D.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公输盘恼羞成怒,暗藏杀机)4.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大国,难测也。

答:(2)虽杀臣,不能绝也。

答:5.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启示? 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九年级语文公输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公输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公输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鞠躬尽瘁(cuì)迤逦(yǐ)B. 锲而不舍(qiè)剽悍(piāo)C. 恣意妄为(zì)缄默(jiān)D. 踌躇(chóu)踯躅(z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的帮助,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虽然勤奋好学,但是成绩总是上不去。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读了好几遍,仍然觉得意犹未尽。

D.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猛虎,勇往直前。

B. 他的心情如同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C.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的清泉。

D. 他的演讲如同激流勇进,令人振奋。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飘了,冬天的雪花飞了。

C.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

D. 他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从不迟到,从不早退。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呢?C. 难道这不是一个明显的事实吗?D. 他怎么可能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_________,_________。

”是《论语》中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名言。

7. “_________,_________。

”是《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表达忧国忧民情怀的名句。

8. “_________,_________。

”是《滕王阁序》中王勃对滕王阁美景的描绘。

9. “_________,_________。

”是《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忠诚的名句。

10. “_________,_________。

”是《桃花源记》中陶渊明描绘理想境界的名句。

中考文言文《公输》阅读练习及答案二.doc

中考文言文《公输》阅读练习及答案二.doc

中考文言文《公输》阅读练习及答案二中考文言文阅读一直是很多考生的弱项,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在文言文阅读练习上多下功夫,这样才能轻松解答文言文阅读题,下面为大家带来中考文言文《公输》阅读练习及答案二,希望能帮助中考生在文言文阅读上取得高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①起于鲁②不可谓知类③然胡不已乎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①吾义固不杀人。

②胡不见我于王?3.下列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输盘服说明在墨子的劝说下,公输盘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接受墨子观点,带墨子去劝阻楚王。

B.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借此激怒公输盘。

C.墨子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

D.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

答案:1.①起:出发、动身②知类:明白事理③已:停止2.①我是讲道义的人,绝不能平白无故杀人。

②(您)为什么不介绍我去见楚王呢?3.A(公输盘服说明在墨子的劝说下,公输盘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

但是他以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为理由坚持攻宋,不得已带墨子去劝阻楚王。

故选: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输》中考题集锦(一)2010年浙江宁波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黑词的意思。

(2分)①子墨子之守圉有余②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19.下面选项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C.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虽杀臣,不能绝也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21.子墨子在与楚王的最后交锋中,为什么要提及“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的情况?(2分)(二)2010年四川眉山【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

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墨子•公输》,有删改)7.下列各项中加黑的实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

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故称布衣。

B.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九:九种(攻城的方法)。

C.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休祲:吉凶的征兆。

休,吉祥;祲,不祥。

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入侵。

8.下面各项中加黑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挺剑而起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B.虽杀臣,不能绝也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子墨子九距之 D.仓鹰击于殿上子墨之闻,起于鲁9.下列各项是对两则文言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暴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有把道义与实力结合,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B.【甲】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根本原因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C.【乙】文楚王“吾请无攻宋矣”是因为“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D.【甲】【乙】两文从写作方法看都用了对比手法。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09广东省深圳市(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子?传不习乎?”(节选自《论语十则》)(乙)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节选自《墨子·公输》)7.《论语》虽是语录体,但每则都有一个中心,各句联系紧密。

请把甲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意思连贯的一段话。

(3分)8.甲文体现了儒家重视“修身”,乙文反映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请你先简要解释“兼爱”或“非攻”的意思,然后简答:重视“修身”和主张“兼爱”“非攻”对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1)(2)(四)09山东省枣庄市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7.解释下列加黑的字。

(4分)①公输盘不说:②请说之:③知而不争:④不可谓知类:8.用“/”线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

(1分)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9.翻译下面句子。

(2分)夫子何命焉为?10.(1)第一段交代子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3分)(2)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

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位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2分)①与鲁班有关的成语:②与墨子有关的成语:11.墨子劝服公输盘的语言颇具特点,从论辩技巧上看,你认为成功的关键在哪里?(2分)(五)阅读下面选自《公输》中的文段,完成文后1—4题。

(12分)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3分)①子墨子九距之。

九:_________ 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______________③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______________2.下面加黑词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于是见公输盘才美不外见 B以牒为械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C子墨子九距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彼竭我盈,故克之楚王问其故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4分)①吾知所以距子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虽杀臣不能绝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段文字用“九攻”“九距”点明战斗之激烈,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交代激战之结果,用________ 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

(用原文回答) (3分)(六)阅读《公输》语段,完成文后1-4题。

(14分)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

(每句只要标一处)(2分)(1)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2) 宋无罪而攻之2.解释加黑的词语。

(4分)(1)起于齐()(2)请说之()(3)吾从北方闻子为梯()(4)不可谓知类()3.墨子“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的目的是,体现了墨子的主张。

(4分)4.“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墨子真的要请公输盘替他做这件事吗?请简答。

(4分)(七)阅读《公输》语段,完成文后1-6题。

(22分)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盘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何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喏。

”1.解释句中加黑的词。

(4分)⑴子墨子曰()⑵愿借子杀之()⑶吾义固不杀人()⑷不可谓知类()2.下面加黑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B.不可谓知类为与此同类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D.于是见公输盘胡不见我于王3.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⑴夫子何命焉为?⑵宋何罪之有?4.用原文回答:(4分)⑴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就向他提出了怎样的请求?答:⑵墨子采取什么措施让公输盘答应他的请求?答:5.墨子抓住公输盘的哪句话进行批驳?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公输盘的虚伪性?(4分)答:6.怎样理解墨子的五个“不可谓”中的“智”“仁”“忠”“强”“知类”?墨子用五个“不可谓”的目的是什么?(4分)答:(八)阅读《公输》中的语段,完成1-6题。

(20分)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日:“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请献十金(②不可谓智()③吾义固不杀人()④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夫子何命焉为?②宋何罪之有?③吾既已言之王矣。

3.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向他提出了怎样的请求?墨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让公输盘答应他的请求?用原文回答。

(4分)4.墨子抓住公输盘哪句话加以批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公输盘服”一句中的“服”字有何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概括本段的中心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