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1-5课)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学校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题命题人:本试卷共两大部分,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所选选项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方框内。

2. 材料题按题号书写答案,超出答题区域者为无效答案。

3. 题卷分离,学生只交答题纸。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答案栏内,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2、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3、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A.农民起义夺权B.少数民族入侵中原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D.外戚夺取政权4、下列朝代类似于隋朝统治的是( )A.秦B.东汉C. 西晋D. 东晋5、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6、假如你能够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朝,不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A.到赵州桥上散步 B.阅读《金刚经》C.看阎立本作画全品中考网 D.到东京城内的“勾栏”看演出7、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 朝鲜B. 印度C. 日本D. 印度尼西亚8、在唐朝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的城市是()A. 洛阳B. 长安C. 扬州D. 成都9、下列对我国石窟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石窟是封建统治阶级宣传佛教的产物②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和绘画艺术的宝库③莫高窟是世界艺术宝库之一④石窟艺术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艺术上的巨大成就A. ①②B.①②③④C. ①②④D. ③④10、自称是唐朝皇帝外甥的少数民族首领是下列哪个民族的()A. 吐蕃B. 回鹘C. 突厥D. 南诏11、唐朝时期造型美观、釉色绚丽,被誉为世界工艺珍品的著名陶器是()A. 唐三彩B. 青花瓷C. 青瓷D. 白瓷12、唐都长安的“坊”实际上是()A. 商业区B. 居民区C. 宗教活动场所D. 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13、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据应当是()A.《大唐西域记》 B.《封神榜》 C.《石头记》 D.《三隧平妖传》14、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雕版、活版之分。

2023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23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23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历史事件中,属于近代的是()
A. 秦始皇统一六国
B. 五
C. 一二九运动
D. 红军长征
答案:C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是()
A. 三民主义思想
B. 马克思主义
C. 社会主义思想
D. 学术革命
答案:A
3. 世界上最早文字是()
A. 汉字
B. 英文字母
C. 日文假名
D. 古埃及象形文字
答案:D
二、判断题
1. 汉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
答案:正确
2.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革命运动。

()答案:正确
三、简答题
请简要描述以下历史事件:
1. 辛亥革命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运动,发生在1911年,推翻了中国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

2. 五四运动
答案:五四运动是发生在1919年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起点,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重要影响。

四、填空题
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1. 辛亥革命
2. 五四运动
3. 一二九运动
答案:辛亥革命 - 一二九运动 - 五四运动
五、解答题
请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

答案: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包括儒家思想的影响、礼法制度的推行、科举制度的实施、优秀文化传统的塑造等。

中国古代文化注重孝道、尊老敬贤、重视教育、注重礼仪等价值观念。

以上为2023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的内容和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测试卷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测试卷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设计人杨学慧)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1-----5 ADCCB 6-------10 BABDB 11----15 ABCBA 16-------20 DDDCB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 钱塘江22. 唐玄宗23. 唐太宗24. 庞玄龄25. 政启开元26. 诗赋27. 姚崇28. 国学29. 国际性30. 和同为一家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1-----35√√××× 36 ----40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8分)1. 贞观之治答:贞观年间农民赋役减轻(1分),政治比较开明(1分),经济发展较快(1分),国力逐步加强(1分),史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2. 开元盛世答:唐玄宗统治时期(1分),政治清明(1分),经济空前繁荣(1分),仓库充实,人口倍增,唐朝进入全盛时期(1分),史称“开元盛世”。

五.连线题(每连对一组2分,共12分)将下列帝位、人物和功绩用直线连接起来唐玄宗李世民贞观之治唐高祖李隆基反隋建唐唐太宗李渊开元盛世大周皇帝杨广上承“贞观”,下启“开元”隋炀帝武则天残暴统治隋文帝杨坚南北重归统一六.材料解析题(12分)1)大运河(2分) 2)隋炀帝时或从605年起(2分) 3)涿郡余杭(2分)4)永济渠、通济渠、沟、江南河四段组成(4分) 5)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2分)七.问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1.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几课所学的知识,说说你对唐太宗的评价和认识。

答:紧扣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任用贤才,虚心纳谏要点进行评价(3分),认识到唐太宗的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1分)。

2. 科举制度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答: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1分);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2分);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1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9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9课)

初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的皇帝是()A .隋文帝B .唐太宗C .隋炀帝D .唐玄宗2.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的精华绝品。

“水弄堂”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勾画出江南“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让无数中外游客如痴如醉。

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在谁统治时期开凿的()A .隋文帝B .隋炀帝C .唐太宗D .唐玄宗3.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请说出这条运河的中心是()A .长安B .涿郡C .余杭D .洛阳4.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A .隋朝B .唐朝C .明朝D .清朝5.科举制度在历史上的作用不包括()A .改善了用人制度B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C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D .扩大了地方官员的选官权6.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A .权臣当道B .隋炀帝的暴C .土地兼并严重D .隋末农民起义7.《旧唐书•魏征传》载:太宗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这表明唐太宗()A .重视发展生产 B .虚心纳谏C 注意任用贤才D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8.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的是()A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C .大力发展科举制度D .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9.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集聚的地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25题,共75分)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 .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B .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 .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D .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2.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 )①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实现全国统一 ②短暂统一,二世而亡 ③修建过大规模工程 ④创立过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隋朝一位商人通过大运河运送货物,他从余杭出发,坐船去洛阳,那么他依次经历哪几段运河?( )A.永济渠、邗沟、江南河B.江南河、邗沟、通济渠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D.邗沟、江南河、永济渠 4.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①听魏征的故事 ②读李白的诗 ③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④读《资治通鉴》 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A .①②③④B .①②⑤C .②③⑤D .①②③ 5.《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

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6.隋唐时期的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下列创新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①三省六部制 ②科举制 ③曲辕犁 ④筒车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③④D . ①②④ 7.有人曾作诗称赞唐太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诗中的“长策”是指( )A.完善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B.处理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使其首领乐为己用C.医治战争创伤,实行休养生息D.善用小恩小惠,骗取百姓服务到白头 8.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考试范围:1-5课)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1.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曹丕B.杨坚C.杨广D.孝文帝2.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你认为隋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隋炀帝被杀B.隋炀帝的暴政C.隋文帝励精图治D.隋末农民起义3.与“每年征发大批劳动力”“多次巡游”“三次辽东”“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A.隋朝的统一B.开通大运河C.隋朝的灭亡D.唐朝的建立4.“通济渠西通河(黄河)洛(洛水),南达江(长江)淮(淮水)……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由此可知,大运河的开凿()A.加强民族融合B.加重人民负担C.加速隋朝灭亡D.促进南北交流5.识图析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著名的工程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上的有效信息判断,该工程为()A.隋朝大运河B.秦朝的灵渠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D.元朝运河6.“魏征敢于直言,言辞激烈,多次伤了唐太宗的面子,但还是受到唐太宗的器重。

”这主要说明唐太宗()A.注重减省刑罚B.重视发展生产C.善于虚心纳谏D.重视地方整治7.《百家讲坛》的“隋唐历史”系列节目,假如由你来主讲,下列题目中最适合的是()A.B.C.D.8.上题选项中出现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这两个盛世局面,它们的共同特征有()①社会比较安定②农牧文化融合③经济得到发展④科举制度完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在历代帝王中,以其“‘雄才大略而从谏如流,位及人主兼听纳下’的开明作风而闻名于世”的帝王,最合适的应推荐下列哪个连环画?()A.B.C.D.10.在古代,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各族的“天可汗”的人物是()A.唐太宗B.唐玄宗C.唐高宗D.唐高祖11.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A.平等竞争B.注重实践C.择优录取D.以德取才12.2018年2月27日,《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步辇图》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件展品。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次月考题1-6课(试题+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次月考题1-6课(试题+答案)

2012—2013第一学期初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I)水平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十一黄金周是外出旅游的好日子。

假如你已经去过出土我国最早人类的遗址,那么你能告诉我,它位于哪个省吗?A.广东B.湖南C.云南D.陕西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3.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A.是否会说话 B.是否会用火C.是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D.是否会直立行走4.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住住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6.传说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获得成功。

”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是A.黄帝B.尧C.舜D.禹7.按时间顺序,下列原始人类排列正确的是①山顶洞人②半坡原始居民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炎黄时代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②③D.①③②④8.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其中的“轩辕”指的是A.黄帝B.尧C.舜D.禹9.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内,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A.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 B.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C.人们之间互相谦让 D.没有战争,和睦相处10.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盘庚迁都 D.平王东迁11.下列制度中,属于西周的是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分封制④等级制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2.夏商两朝的灭亡给后世君主的启示是A.任用贤臣,勤政爱民 B.重视教育,奖励学术C.加强国防,充实军队 D.发展经济,增强国力13.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A.原始社会B.夏朝C.商朝D.西周14.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的成都平原发现了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震惊世界,被称为A.“殷墟”文化B.青铜文化C.“三星堆”文化D.“钟鼓之乐”15.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是指A.青铜制造业的繁荣B.农业的繁荣C.手工业的繁荣D.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16.下列对夏、商、西周的农业描述不正确的是A.“五谷”指的是稻黍粟麦豆 B.懂得选种、施肥和治虫害C.大量使用青铜农具 D.夏、商、西周时期属于农耕文化17.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属“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A.吴国 B.晋国 C.齐国 D.宋国18.下列战役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①桂陵之战②马陵之战③城濮之战④长平之战A. 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9.为秦国灭六国进而统一全国打下坚实基础的一次战争是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20.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B.围魏救赵──马陵之战C.纸上谈兵──桂陵之战D.卧薪尝胆──长平之战(II)能力测试二、材料分析题。

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2014— 2015学年下学期月考初一历史试卷题号(考试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 40分)题号12345678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答案1.隋朝的开创者是()A .隋文帝杨坚B.隋炀帝杨广C.李渊D.杨继业910 19202.隋朝结束了南北分裂,从头一致了中国,但历经二世而亡,特别近似于以下哪个朝代:()A.唐代B.东汉C.东晋D.秦朝3.“国家取士,远法千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这句话反应的选官制度开始于()A.汉朝B.隋朝C.唐代D.明朝4、科举制于 1905 年取销,历经 1300 多年。

科举制渐渐完善于哪个朝代()A.隋朝B.唐代C.汉朝D.明朝5、他统治时期民族关系友善,被少许民族领袖拥戴为“天可汗”,他是()A、汉武帝B、隋文帝C、唐太宗 D 唐玄宗6、藏族的祖先是()A、回纥B、吐蕃C、靺鞨 D 六诏7、“外甥是先皇帝旧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合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这句话表现了中国古代哪两个民族之间的友善关系?()A .汉族和吐蕃B.汉族和靺鞨C.汉族和回纥D.汉族和南诏8、对于鉴真的事迹,能够总结为()A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C.东渡日本,弘扬佛法B.西游天竺,求取佛经D.主动请缨,和亲塞外9、隋唐时,我国一致的多民族国家获取空前的发展。

以下不属于反应唐代民族关系友善的诗句是()A .回鹘衣装回鹘马C.唐风洋溢奈良成B.车书本一家D.和同为一家10、在我国出土了好多外国钱币———大食金币、波斯银币、东罗马金币,这说明了()A .唐代没有一的B.中国古代金、流通范广C.唐和日本、新交往亲密D.唐代中外易十分旺盛11、唐代期达,以下符合唐代史的有:()①出了曲犁② 制了新式的灌工具筒③ ④出了翻⑤秧A.①④B.③④C.①②D.④⑤12、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俱丰”反应了唐代的什么象()A、繁华B、政治清明C、外开放 D 文化鼎盛13、以下那个不符合“唐代的外交往” 个主()A .真渡宣中国文化B.玄奘西游天竺取C.日本多次派遗唐使来D.文成公主出嫁吐蕃14、史唐太宗,有大臣奏修复城,太宗付之一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
A.大将发动政变
B.农民起义
C.外戚夺权
D.少数民族进入中原
2.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3.下列选项中隋文帝功绩的描述错误的是
A.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B.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
C.人口大幅度增长,社会经济繁荣
D.开凿了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隋朝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①江南经济的发展②北方民族大融合的促进③南北大运河的开通④科举制度的创立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②③
5.毛泽东在其词作《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这里“唐宗”的统治时期,史称
A.“文景之治”
B.“开元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6.“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这两句赞美的是唐朝越窑出产的
A.青瓷
B.白瓷
C.冰裂纹瓷
D.唐三彩
7.“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
8.唐朝时期,设立的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是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C.安西都督府
D.西藏都护府
9.唐朝政局可用右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A.唐太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10.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是在
A.汉朝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
11.唐朝时长安城里的“坊”是指
A.手工业区
B.居民住宅区
C.商业区
D.娱乐场所
12.唐朝时,其首领没有接受过唐太宗册封的少数民族是
A.突厥
B.回纥
C.粟末靺鞨
D.南诏
13.《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

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14.唐朝时,有外国商人在拜见一位唐朝官员时,能透过官员身上的五件丝绸衣服看见他身上的痣,这说明
A.这位官员很冷
B.唐朝的丝织技术粗糙
C.这位官员很富有
D.唐朝的丝织技术高超
15.下列工具中,哪些是唐朝农民制造的
①②③④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6.“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二、阅读探究题
17. 阅读材料:
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
狮子进了大森林,
孔雀落在大平原,
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
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藏族歌谣请回答:(16分)
⑴歌谣中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2分)
⑵藏族在当时叫什么?其首领是谁?它们的都城在今天什么地方,当时叫什么?(4分)
⑶“文成公主来西藏”有何历史意义?(6分)
⑷8世纪初,又有一位公主嫁到西藏,她是谁?(2分)当时西藏和这个朝代形成了怎样的关系?(2分)
1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唐太宗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见右图(大雁塔)唐朝时,新科进士常在此塔下题名留恋。

⑴以上材料都是围绕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而言的?(2分)
⑵该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个皇帝在位时?这一制度科被废除是在?(4分)
⑶该制度经过不断完善,形成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阶段。

其中殿试开始于哪个皇帝?(2分)
⑷此外,唐代对该制度的完善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哪两位皇帝?其中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6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贞观之风,一时复振。

——《旧唐书、玄宗下》材料二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曰:“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以后,稍似懈倦,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对曰:“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逇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

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

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


——《旧唐书、宪宗下》⑴材料一反映的是唐玄宗统治的哪一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什么?(4分)
⑵唐玄宗的哪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贞观之风”的复振?(6分)
⑶请写出材料二中与材料一有因果关系的语句。

(2分)
⑷假如你是唐宪宗,你听了崔群的一番话分析后,你应该怎么做?(2分)
20.请你仔细观察右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8分)
⑴右图描述的是_________(水利工程的名称)?(1分)
⑵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1分)
B.余杭指今(1分)
⑶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
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3分)
⑷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
1-5CADBC6-10ADBCD11-15BABDC16A
17. ⑴唐朝。

⑵吐蕃。

松赞干布。

西藏拉萨。

逻些
⑶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⑷金城公主。

和同为一家
18. ⑴科举制
⑵隋炀帝。

清朝(末年)
⑶武则天
⑷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
19.(1)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之治
(2)任用贤臣(姚崇);重视地方吏治;提倡节俭;重视农业生产。

(3)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

(4)开放试题,意思对即可。

20.(1)隋;大运河
(2)北京;杭州
(3)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4)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