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2、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3、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4、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7、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8、(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9、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

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0、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

1、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2、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

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4、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6、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

7、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

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8、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及试题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及试题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及试题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人的一生1、生物体基本上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最早发觉的。

3、草履虫是由一具细胞构成的,是单细胞原生动物。

4、洋葱表皮细胞是由一具个小格子组成的。

(会画出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了解显微镜结构)5、细胞的种类有:血细胞、肌肉细胞、叶子的薄壁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水蕴草细胞鸭跖草的下表皮细胞。

6、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别断生长、生殖、衰老、死亡7、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基本上从一具细胞开始的。

8、人大约在7岁时就开始换牙。

9、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是人必定记忆的过程。

10、青春期:青青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那个时期称为青春期。

11、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普通少女比男孩早两年。

12、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阶段,是人身心进展的关键时期。

13、怎么健康地渡过青春期?(1)、加强锻炼(2)、合理饮食(3)、保证睡眠(4)、心理问14、人的一生能够分为那几个时期?发育期(0—20岁)、成熟期(20—40岁)、渐衰期(40—60岁)、衰老期(60岁以上)15、遗传: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16、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

17、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世界上没有彻底一样的人。

18、“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基本上生物界中的遗传现象。

19、“一母生九子,九子各别同”说的是生物界中的变异现象。

第二单元无处别在的能量知识点20、生命离别开能量,能量是维系生命的核心因素。

我们需要的能量要紧来源于食物。

21、人体消耗能量的途径是:维持基础代谢,劳动消耗,生长需要。

22、人体消耗能量的要紧去向算是变成热能散发。

23、让躯体热起来最常用的办法是:运动、烤火、吃火锅、多穿衣服等。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

1、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观察同一物体,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观察物体的(图像)变大,获得的(物体信息)更多,同时(视野)变小,球形放大镜放的最大,特别是(玻璃球)。

2、镜的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例如(装满水的玻璃球、烧瓶)。

3、显微镜至少要(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

4、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5、晶体的方法是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

我们在课堂上利用(蒸发)来减少水分。

6、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7、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

后来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8、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

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由组成的。

9、(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是(克隆羊)。

11、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包括空气、电、火、声音。

12、(物质)总是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13、蜡烛变成蜡烛油是(物理变化),油燃烧了变成气体是(化学变化)。

14、白糖熔化是由(物理变化),在熔化后变黄、变黑,有焦味是(化学变化)。

15、建筑用的水泥,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16、含淀粉的食物有(米饭、土豆、面粉、红薯、玉米、豆类、包子、馒头、饼类)。

17、铁生锈与(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有关。

18、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

19、淀粉遇到碘酒变成蓝色、铁生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蜡烛燃烧、白糖加热、煤和石油的燃烧、美丽的烟花、制作柠檬汽水是化学变化。

20、铁丝变弯\水结冰和水变成水蒸气、折纸、易拉罐压扁、混合沙和豆子、盐或糖在水里溶解是物理变化。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4.78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复习及笔记习题讲解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4.78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复习及笔记习题讲解
3、减少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的方法有: (1)用纸袋和布袋 (2)提菜篮子上菜市 (3)减少塑料包装 (4)用可降解塑料袋。
4、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 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人类(滥捕乱猎)和 (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7、下列有关家乡自然水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从自身做起,不向自然水域中投放污染物 B.向身边的人宣传保护我们的自然水域,提高环保意识 C.自然水域中有小鱼、田螺等水生生物就不必保护
8、大气污染的危害有( B ) A.土地沙漠化 B.易使呼吸系统发生病变 C.导致水资源无法饮用
9、为减少大气污染,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C ) A.制定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B.少开车,尽量乘坐公交车 C.防止树叶乱飞,可聚集后焚烧
《环境和我们》第4课时笔记
1、 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 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 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
2、常见的大气污染源有:(工业废气、废物排放、汽车尾气排放、农田焚 烧麦秸、稻秸、化工厂排放有害气体)等。(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 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为 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13、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秸秆,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C ) A.做饲料 B.制沼气 C.就地焚烧
(判断对错) 14、塑料包装方便、轻巧,又便于存放,所以要大力推广。( × )
(判断对错) 15、采集自然水域的样品时,可以自己一个人去。( × )
(判断对错) 16、大气中的浮尘会造成人体呼吸系统的病变。( √ )
17、家乡的环境对于我们的生存非常重要,你看到家乡的环境哪些方面 受到污染了(至少3方面)?你认为怎样才能让家乡的人们自觉来保护环 境?(至少写3条)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推荐ppt课件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推荐ppt课件

)(
)和(
)和(
)、 )。此
)等
• 15、( 资源濒临枯竭。
• 16、( ( )、(
)和(
),更使得许多生物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
)、(
)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 17、填埋和焚烧的优缺点: 填埋的方法:优点

)缺点(
• 焚烧的方法:优点(


); )缺点
)。
),但不
• 3、( 的办法。
)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
• 4、(
)会造成(
)且产生大量
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的(
)。
• 5、(
)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
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 6、垃圾可分 为:
。生活
垃圾一般可以分


• 7、厨余垃圾包括:
•( ( (
)。
等;可回收垃圾包括:
• 11、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
)、(
)和(
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
造成的。
), )
• 12、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 )( )和( )。
自来水是主要的( ),(
)不能洗澡。
• 13、污水的处理比较复杂,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即(
( )、(
)获得净化。
• 14、我们面临的污染有( 外,还有“白色污染”( 环境问题。
4.分类和回收利用
可回收垃圾 垃圾
不可回收垃圾
有害垃圾 厨余垃圾 其他垃圾
填表
分类和回收利用
垃圾的种类 所包括的垃圾
厨余垃圾 可回收垃圾 有毒有害垃圾
其他垃圾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准备单元《投实心球的诀窍》知识点:1.一份完整的探究报告一般包含研究背景(问题与假设)、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结论等几个部分。

2.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水平投出去,实心球会很快落地,投出的距离就很近;如果竖直向上投,实心球会落在原地地,所以角度太小或者太大都投不远。

投实心球时,抛出点与落地点有一定的高度差,一般以以40°~42°的角度投球投得最远。

第一单元《生物的家园》知识点:1.动物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符合动物的生活习性,为它们提供了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充足的食物、阳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动物的栖息地。

2.丹顶鹤常栖息于沼泽、湖泊、海滩等环境,那里的鱼、虾、水生昆虫和水生植物繁多,为丹顶鹤提供了必要的食物。

而大熊猫爱吃箭竹,所以喜欢栖息在茂密的竹林里。

3.金丝猴的栖息地以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原始森林最为合适。

这些地方气候温润,远离人群,丛林茂盛,野果、嫩芽、苔藓植物繁多,不仅能满足金丝猴的生存条件,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白天鹅过冬提供了食物、水、适宜的温度等必要的生存条件。

5.气候变暖可能影响动物的取食行为,并对动物的体形产生影响。

,被污染的水注入湖泊,,水藻疯长,使得鱼类等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数量减少甚至全部死亡。

7. 当环境条件如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会相应改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当动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时,将会死亡甚至灭绝。

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植物。

栖息地为植物提供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基本生存条件。

不同的植物通常喜欢生长在温度不同的环境里。

一般来说,阔叶植物喜阳,针叶植物喜阴。

海拔高度每升高1千米,气温会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一般会比山下低。

植物的生长,,所以才有了让诗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奇妙现象。

11.地球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共同的家园,动植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复习资料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复习资料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复习资料1.⼀天的垃圾⼀、.垃圾的分类:1.按材料分:⾦属、⽊头、纸、玻璃、橡胶2.按是否有毒分;有毒垃圾和⽆毒垃圾3.按是否容易腐烂分;易腐烂垃圾(易腐烂的⾷物有⾯类和剩余的⾁类等)和不易腐烂垃圾4.按⽤途分:⾷物、包装、⽤品、⼀次性⽤品(如⼀次性筷⼦和餐⼱纸等)⾐物、家具、电器等。

5.按危害状况分:有害垃圾和⼀般垃圾6.按垃圾的来源(城市⽣活垃圾、⼯业垃圾、农业垃圾)7、处理⽅法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垃圾的丢弃对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或危害)?⾸先是影响环境的美观;同时⼜污染⼟壤、污染⼤⽓、污染⽔体,对⼈们的⽣产⽣活造成危害。

还会招引蚊蝇,传播疾病等。

有毒垃圾还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对动物、植物都产⽣极⼤的危害。

三、我们平时的垃圾都到哪⾥去了?⼀部分回收、⼀部分垃圾填埋场。

2、垃圾的处理1.处了⽇常⽣活不可避免地产⽣⼀些家庭垃圾外,⼯⼚、学校、医院、建筑⼯地等每天也在⽣产⼤量的垃圾。

2.露天堆放垃圾会造成什么问题?破坏景观、污染空⽓、⼟壤和⽔、还会引起疾病、发⽣⽕灾等。

3.⽬前处理垃圾的⽅法有:挖坑填埋、焚烧、堆肥和回收。

(⽤挖坑填埋和焚烧的⽅法处理垃圾还是会影响环境)4.在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中,所需的材料有:⼴⼝瓶、细⽯⼦(淘洗⼲净的)、清⽔、镊⼦、⼏团浸过墨⽔的纸⼱、喷⽔壶等。

5.这个实验模拟的是什么?这个实验模拟的是:垃圾填埋场在⾬⽔的浸泡下发⽣的变化——污染地下⽔。

6.实验的各部分分别代表什么?实验中的细⽯⼦和其中的清⽔模拟⼟层和地下⽔;浸过墨⽔的纸⼱模拟被填埋的垃圾;慢慢往上喷⽔模拟下⾬。

⼴⼝瓶代表垃圾填埋场。

7.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在模拟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埋在细⽯⼦中的墨⽔纸⼱经过喷⽔后把原来瓶底的清⽔弄成墨⽔⾊了,这说明垃圾被埋在地下,其中有害的东西仍会浸滤出来污染地下⽔。

说明了地上挖坑填埋垃圾仍然会污染地下⽔。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一、一天的垃圾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2、垃圾对环境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污染大气;(2)污染水体;(3)污染土壤;(4)破坏卫生,传播疾病。

二、垃圾的处理1、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和(堆肥)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填埋)是现阶段我国采用的主要方法。

2、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⑶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3、(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填埋场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5、垃圾填埋场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衬垫:把垃圾屋与周围土层隔开;过滤液收集池和处理池:能把从地面渗入垃圾屋并被垃圾污染了的水收集起来进行处理;气体排放管:把发酵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和有毒气体排走。

监测井:随时监测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状况。

三、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1、(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2、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⑵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3、(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的(环境污染)。

4、(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5、(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6、减少垃圾的方法有:(1)减少丢弃;(2)重新使用;(3)回收利用。

四、分类和回收利用1、垃圾可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厨余垃圾包括:果皮、剩余饭菜等;可回收垃圾包括:纸制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橡胶等;有毒有害垃圾包括:过期药品、注射器、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一、填空:
1、垃圾填埋场在填埋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是不能用来(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2、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
3、焚烧是处理垃圾的另一种方法,就是把垃圾在焚烧炉里烧掉。

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
4、(减少垃圾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5、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经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6、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我们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它们并重新利用。

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能节约大量的(自然资源。

7、要有效地回收,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坏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 ,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8、医疗垃圾要(集中处理。

否则会传染疾病,危及我们的健康。

9、(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0、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面积上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三种:(汞、铅、镉。

如果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
埋,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浸入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通过食物链间接威胁到
人类的健康。

11、( 淡水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

但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地球上的多数地区(缺水。

12、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世界人均供水量自1970年以
来开始减少,而且持续下降。

13、目前( 60% 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严重国家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有(40 多个。

预计在未来的20年,全球人均供水量还将减少(1/3 。

14、在淡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威胁。

15、绝大多数水污染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污水应该经过(处理,再排放到自然水域。

16、水污染包括(生活污染、工业污染、石油污染等。

17、我们可以用沉淀、过滤等方法把污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

18、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19、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
20、(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21、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

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22、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2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24、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25、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26、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

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27、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

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塑料袋、菜叶杂草等;生物方法是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

28、废水处理第一步:初步处理:主要使用沉淀法(物理方法;第二步:再处理:主要使用过滤法(物理方法和铺细菌群(生物方法;第三步:追加处理:主要使用天然净化和加入氯(化学方法;
29、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30、(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31、人们在享受塑料制品带来的方便的同时,却被“白色污染”问题深深地烦扰。

白色污染泛指未经收集处理的所有塑料废弃物。

白色污染的特点:数月乃至上百年不腐烂、不降解、重量轻、体积大、数量多。

32、减少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的方法有:(1用纸袋和布袋(2提菜篮子上菜市(3减少塑料包装(4用可降解塑料袋。

二、判断题:
1、污染物会溶解在水中,并通过水体流向远方。


2、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源取自水库、湖泊和河流。

(√
3、水污染了没有关系,还可以送到自来水厂净化。


4、我们可以直接把污水排到自然水域中。


5、只要经过处理的水,都能饮用。


6、通过优化选择生产原料和制作工艺制成降解塑料。

(√
7、现在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

(√
8、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
9、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人类活动不能改善环境。


10、把垃圾倒到海洋里是最好的垃圾处理方法。


11、在海边建造填埋场可以不危害环境,可以让垃圾的污水直接排到海洋里。


12、在垃圾堆上种蔬菜,可以减少肥力,增加垃圾废物。


13、填埋场在填埋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建筑房屋。


14、垃圾填埋场有可能回影响十几年以后的土壤和地下水。

(√
15、过期的药品可以随便扔在垃圾里,和垃圾一起扔掉。


16、购买物品我们应尽量选择一些包装豪华的物品。


17、日光灯管是有害有毒的垃圾。

(√
18、饮料瓶可以回收,医院里的一次性针筒也可以回收,再制作成其他塑料制品。


19、废电池是没有毒的垃圾,我们可以随便扔在垃圾堆里。


20、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
21、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
22、细胞学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
23、填埋场在填埋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种植庄稼。


24、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制取玻璃便宜。

(√
25、所有垃圾都可以回收利用。


26、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
三、选择题
1、我们厨房里产生的垃圾属于( A 。

A、生活垃圾
B、工业垃圾
C、医疗垃圾
2、( B 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方法。

A、采用新材料
B、减少垃圾数量
C、重复使用
3、下列材料不可以回收利用的是( B 。

A、塑料B白菜叶C、玻璃
4、( B 要及时处理,否则回传染疾病,危及我们的健康。

A、废电池
B、医疗垃圾
C、废玻璃
5、下面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C 。

A、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B、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C、把废纸送到回收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