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哲学生活》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练习题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检测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或许是某个夏夜,我们抬头仰望,思索广阔无垠的星空。
这时候,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神秘感,一系列问题叩击头脑:“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我们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这些思索表明()①万物因人的思考而显现其意义和价值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④哲学就是人们的惊讶、惊异和思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立足当代、立足国情,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自觉、积极、主动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
上述要求符合的道理是()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世界的思考④人们研究哲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3.哲学是对普遍而基本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思想”等有关。
哲学用批判的方式、系统化的方法、理性的论证为人们呈现一种信仰、概念和态度。
这说明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况和总结4.乔布斯说:“我愿意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一个下午的相处,因为他把哲学从高高在上的学科变得与人休戚相关。
”乔布斯意在说明()①哲学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哲学是“科学之母”,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③能为自然科学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④离开哲学的指导,科学研究不能取得进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长期指导思想,进一步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这主要是因为()A.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C.世界观对方法论具有促进作用D.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测试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测试姓名:班级:得分:一、单项选择题:(20题×5分=100分)1.“哲学是智慧的源泉”是说()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③真正的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一切智慧都源于对哲学的学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这一论断旨在强调 ( )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3.“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恩格斯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哲学的智慧()A.产生于人类的思考 B.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在于指导人的认识活动 D.在于指导人的实践活动4. 2010年11月29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湖南长沙举行。
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交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发五年多来的经验,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一步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发展。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A.人们的活动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支配 B.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相互决定的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优秀文化能培养人的健全人格5.从2009年9月到2010年2月,全国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乡镇、街道、社区,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医院和新经济组织等单位展开。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①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②可以使我们正确对待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③可以使我们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④可以使我们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立足当代、立足国情,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自觉、积极、主动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同步练习含解析美好生活的向导一、选择题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
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
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据此回答1—2题。
1.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
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A.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B.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D.参加实践活动必定获得哲学智慧2.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这启示我们( )A.一切智慧都源于哲学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C.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3.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这句话主要强调了( )A.马克思是研究哲学的哲学家B.哲学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C.不懂哲学的人就不能进步D.哲学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4.“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
”(每个人皆有他自己的尊贵之处,只是不去思考罢了)只要养成思考的习惯,生活的质量自然会随之提高,生命的内涵也将更为丰富。
哲学是我们品味人生的开始。
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要( )A.正确认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B.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关系D.发挥哲学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作用5.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根本观点有的相同,有的完全相反,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 )①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③科学的科学④正确的学说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推动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就会一定程度如同你自己预言的一样,呈现在你的眼前。
第一课____美好生活的向导练习题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选择题1.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B.哲学是十分高深的,与生活无关C.哲学决定生活 D.哲学是生活之外的思想大厦2.马克思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句话主要说明()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3.“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辨证地思考了。
”这主要说明()A.辩证法是本来就存在的 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 D.哲学就是辩证法 4.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
”这说明()A.惊讶,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B.惊讶才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C.哲学开端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惊讶和困惑也是一种哲学5.哲学与世界观主要的区别是()A.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 B.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不一定是科学C.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D.世界观是零散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6.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事。
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只是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
以上材料说明()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C.哲学不等于自发的世界观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7.《中国青年报》曾撰文指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哲学史上的革命。
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并为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
”上述论断说明()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②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神创论的荒谬性逐渐暴露出来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科学前提④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条件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8.《人民日报》曾撰文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重视哲学的重要作用,采取切实措施,努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
[高二寒假政治]作业1: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高二寒假政治]作业1: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https://img.taocdn.com/s3/m/ecf6ee56647d27284b7351fe.png)
第4部分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选择题[题组一基础小题]1.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等。
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 A.源自于古典文献的流传B.源自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意识C.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D.源自人们的主观想法2.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3.“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
”这说明()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②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④哲学是“科学之母”4.拥有哲学思维的人看问题、想问题能站在宏观角度上,脱离具体问题的形式困扰,化繁为简,直达问题的本质。
所有具体科学的发展最终都可以归结到哲学的王国中。
这是因为()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哲学能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总结C.哲学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的功能5.哲学能为我们的心灵建造一个坚固的“哲学小屋”,并帮助心灵搬家,走出困境。
由此可见,哲学()A.是启迪人类智慧的综合科学B.其任务就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C.致力于探索人的精神世界D.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6.幸福是一杯香茶,当你喝下去的时候,溢出的是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幸福是一杯美酒,用心细品,总能品出那缕浓浓的甘醇。
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基于哲学思维()①能够提升人们体验幸福的能力②可以令人们获得物质的满足和精神的愉悦③是决定人们生活幸福的主观因素④可以帮助人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以阳光的心态寻找幸福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题组二高考小题]7.(2018·江苏高考)有研究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的96%。
美好生活的向导的参考答案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美好生活的向导的参考答案美妙生活的向导的参考答案第一框生活到处有哲学【学习自评】(一)单项选择题1.d 2.c 3.c 4.a 5.b6.b7.d(二)非选择题1.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哲学源于生活说明哲学并不神奇,哲学高于生活是说哲学要对生活中的阅历进行追问、反思和批判,没有这种态度是无法进入哲学思索的。
生活中的阅历往往是我们所熟知的,但失去了对生活阅历的追问、反思和批判,我们就往往不能得到真知。
“熟知并非真知”告知我们学习哲学需要追问、反思和批判。
2.一个人自以为自己很有知,其实他知道的往往是一些生活阅历,而不是哲学。
当他用哲学的观点对生活阅历进行追问和反思时,他就会发觉自己很无知。
熟悉到自己“无知”,才会使人进入哲学的思索。
假如一个人总是以为自己很有知,就简单局限于生活常识之中,也就难于进行哲学思索。
所以说,“自知自己无知”是进入哲学思索的开端。
【力量拓展】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数学家与哲学家解决问题的'差别体现出学问与才智的差异。
有学问并不等于有才智,才智往往表现为可以奇妙地、制造性地解决问题。
哲学就是才智之学,是对才智的追求。
在哲学的指导下,我们往往可以突破窠臼,制造性地解决问题。
2.提示:本题可以自由发挥,目的是引起同学学习哲学的爱好,并熟悉到生活离不开哲学。
其次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一)单项选择题1.b2.a3.c4.c5.b6.c7.d8.a(二)非选择题1.哲学是对详细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详细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详细科学的进展推动哲学的进展。
哲学为详细科学供应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并非全部的世界观都是哲学。
只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不能算是哲学。
【力量拓展】1.可以结合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来理解第一个比方。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练习 美好生活的向导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练习美好生活的向导①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的产生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③哲学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④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2.“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A.哲学对生活与实践具有促进作用B.哲学源于实践活动C.哲学是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3.“哲学就如同阳光,有了哲学,明明亮亮,能视通万里看得远;掌握哲学,穿云破雾,能思接千载想得深。
”上述材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哲学都能给人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学习好哲学就可以解决具体科学的所有问题4.我们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是哲学家的事,是因为( )A.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B.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哲学不是世界观的简单相加C.哲学是具体生活的体现 D.只有哲学家才能有科学的方法论5.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促进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
这种观点体现了()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6.德国物理学家朗克说:“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着他的工作方向。
”这表明()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7.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练习题

哲学第一、二课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选出)1.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白马非马”、“田忌赛马”、“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揠苗助长”等。
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的智慧A.产生于寓言故事B.产生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C.源于古典文献的流传D.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现代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使物质生活的富足成为现实.然而,资源的枯竭、环境的破坏、人口的膨胀使人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自然资源是否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为什么如此恶劣?”“人类在自身的发展的过程中应怎样处理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人们在经过了这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据此回答2—3题2.人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而进行的思考不可回避地触及到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这说明A。
哲学的智慧是人努力想象出来的 B.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C.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产生的D.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3。
人们在经过了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主要体现了A.人们改造世界的水平取决于主观认识B.思维方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起决定作用C。
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没有哲学智慧,就没有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4.“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这一论断说明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B。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C。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D。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5.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哲学生活》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练习题(含答案)36.下列属于世界观的是()A.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37.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B.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38.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曾在全国地方社科院院长座谈会上表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和繁荣程度是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这是因为()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②哲学社会科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学说③哲学社会科学为社会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④掌握必备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十分重要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39.朱熹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
”朱熹问:“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而废寝忘食。
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大思想家,应该说跟他们从小善于思考有很大关系。
这些故事说明()①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②反思性是哲学的重要特征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④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40.英国哲学家罗素5岁的时候,家人带他去海边玩。
他发现自己无法把礁石上的海螺弄下来,非常生气。
于是他问姑姑:“海螺会思考吗?”姑姑回答:“我不知道。
”“那你就应该学习。
”罗素说。
这说明()A.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B.儿童的哲学停留在经验和无意识的层次C.惊讶和困惑是一切哲学活动的引线或动因D.人们创造哲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4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根本原因在于()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B.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其全部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C.批判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D.以改造世界为目的,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42.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②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④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43.人类的活动给地球带来越来越大的危害,要想防止漫画中现象的出现,必须()①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②处理好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③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④正确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迎接人类黎明即人类解放的“高卢雄鸡”。
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A.反思性B.革命性C.发展性D.科学性45.据悉,2013年高考,大学招生第一志愿报哲学专业的学生极少,一些同学是被“调剂”到哲学专业的……不少人感到困惑,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学哲学专业有什么用呢?上述困惑的存在说明,这些人没有认识到()①哲学是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手段②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③哲学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46.2014年6月14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立足当代、立足国情,以深人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自觉、积极、主动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
上述要求符合的道理是()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③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④人们研究哲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47.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
美诺讲了男人的美德是什么,女人的美德是什么,老人和青年人的美德是什么。
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回答。
由此可见,哲学的特点是()A.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B.哲学是现成的知识,可以随意接受和套用C.揭示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D.哲学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特定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揭示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48.在某校高二(1)班的一堂哲学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哲学与经济学的关系》这一课题争论不休,各抒己见,互不相让。
在你看来,哲学和经济学的关系应是()①哲学和经济学同时产生,密不可分②哲学以经济学为基础③哲学可以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④经济学以哲学为基础,随哲学发展而发展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49.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致美诺寇的信中写道:“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它的研究产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
”这说明哲学()A.研究人的精神世界,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幸福B.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们对实践的追问50.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学者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为己任,在西方哲学史研究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改革开放为我国西方哲学史研究事业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上述材料表明A.哲学就在我们身边B.哲学的发展繁荣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51.2014年9月18日,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及其团队宣布了借助阿尔法磁谱仪寻找暗物质(反物质)的最新成果。
在业已完成的观测中,暗物质的6个特征已有5个得到确认,这一研究结果将人类对暗物质的探索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上述暗物质与哲学上的物质的关系是()A.前者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后者不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B.前者依赖于人的意识,后者不依赖于人的意识1C.后者是对前者的概括和总结,两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前者是后者的具体形态,两者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52.有人认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也有人认为,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这两者()A.是矛盾的,因为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头B.是矛盾的,因为对实践的追问未必都是哲学C.不矛盾,前者是从源头来说的,后者是从获取方式来说的D.不矛盾,说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是因为认识在不断发展53.哲学家库恩说:“特别在公认的危机时期,科学家必须转向哲学分析,作为揭开他们领域中的迷的工具。
”此观点表明()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C.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D.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54.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的不断出现,唯物主义也必然改变自己的形式。
”恩格斯的话说明了()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B.哲学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的C.唯物主义以具体科学为指导D.具体科学比哲学更重要55.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有些根本观点相同,有些根本观点完全相反,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①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③科学的科学④正确的学说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③④56.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
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告诉我们()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57.“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这是歌曲《童年》中的两个问题。
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我们每个人都会这样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哲学()A.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B.可以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C.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D.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58.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这说明()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B.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59.各企业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创新发展思路,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说明()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D.世界观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60.面对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把握了改革深水区矛盾问题的特点,才能确定深化改革哪些需要大刀阔斧、哪些需要循序渐进;看清了我国发展阶段的实际,民生改善才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深刻认知了基本国情,才能更好实现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的统一。
材料表明()A.对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问题的回答决定我们的行为选择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C.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D.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实践中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
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
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
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据此回答下题。
61.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
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A.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B.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D.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62.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这启示我们()A.哲学是启智之学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C.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63.“只有正确认识幸福,才能创造真正的幸福生活”。
上述观点可以折射出()①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就会用什么方法追求幸福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转化④方法论决定世界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4.“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
它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
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哲学是人人都有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科学概括和总结C.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D.真正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正统一65.每年11月第3个星期四是“世界哲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