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北师大版讲解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6.1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6.1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案北师大版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

2、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以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两类种子结构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形成善于通过分析,归纳而得出结论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功能相统一的生物观。

四、重点:
1、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2、解剖、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五、难点:
1、胚的结构。

2、玉米种子的子叶、种皮和果皮的观察手段
六、教学方法:
交流讨论、合作探究
本课采取同步教学法,让学生观察实物材料,并亲手对材料进行处理(如剥离、挑取、染色、使用放大镜观察等)。

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观察边听讲解。

七、教具准备:
观察种子结构的全套器材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教案(新版)北师大版第一节种子的结构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观察种子结构并描述(1)、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

(2)、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观察、分析能力; 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形成善于通过分析,归纳而得出结论的习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观察种子结构并描述:1、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2、解剖、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从实验中观察、找到相应的结构:1、胚的结构;2、玉米种子的子叶、种皮和果皮的观察。

四、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预习本课内容。

(2)准备放大镜、小刀等用具。

2、教师准备(1)准备浸软的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

(2)准备大豆种子及玉米种子结构图(相关课件展示)。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种子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

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是由种子萌发发育来的。

那么,种子有些什么结构呢?这些都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探究过程(一)种子的结构分发给每个学生浸软的种子(一粒大豆、一粒玉米)。

(1)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

(2)解剖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结合课件比较大豆和玉米种子的各部分结构。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即先观察外部形态,再观察内部结构;指导学生解剖种子。

对于大豆应剥去种皮后,从种脐相对的一侧轻轻分开两个豆瓣,再进行观察,对于玉米种子应在种子中央纵剖,仔细观察内部的结构。

组织讨论,通过问题提示,激励学生动脑思考,踊跃回答。

问题:1、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包括哪些结构?2、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结构上有何区别?3、哪些结构和种子的萌发有关?4、种子的重要部分是什么?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种子的结构四、作业:请同学们课后再找些其它植物的种子并观察其结构六、板书设计:6.1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一、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二、种子的结构(学生活动探究)1、双子叶植物种子(大豆为例)的结构:由种皮(其上有种脐和种孔)、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组成。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第6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第1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第6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第1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第6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第1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第6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第1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课型新授课教学目的1、认识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2、了解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教学难点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教学方法双边式和兴趣式教学教学过程思考:花生,我想大家都非常熟悉,那花生的一生要经历哪些过程呢?——种子-幼苗-植株-开花-结果-种子小结:以上的过程就是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从种子到种子)。

第6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讲述: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源是什么呢?——种子,所以,要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首先必须认识种子。

第1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一、种子的结构学生:阅读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思考该实验的讨论题。

1、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种皮保护作用种孔胚芽茎和叶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新的植物体胚根根子叶两片,储存营养物质种皮果皮保护作用胚乳储存营养物质胚芽茎和叶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新的植物体胚根根子叶3、绿色开花植物的分类:双子叶植物:子叶两片(如大豆、花生)绿色开花植物单子叶植物:子叶一片(如玉米、小麦、水稻)思考:种子的萌发需要种子的什么结构?——胚讨论:种子有了胚就一定能长成新的植物体吗?小结:种子的萌发既要有自身的条件,也要有外界的条件。

二、种子萌发的条件1、自身条件:胚成熟而完整,营养充足,有生活力,未处于休眠状态。

2、外界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小结:本节课介绍了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以及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布置作业:比较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6.1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6.1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
2、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以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两类种子结构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形成善于通过分析,归纳而得出结论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功能相统一的生物观.
四、重点:
1、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2、解剖、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五、难点:
1、胚的结构.
2、玉米种子的子叶、种皮和果皮的观察手段
六、教学方法:
交流讨论、合作探究
本课采取同步教学法,让学生观察实物材料,并亲手对材料进行处理(如剥离、挑取、染色、使用放大镜观察等).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观察边听讲解.
七、教具准备:
观察种子结构的全套器材课件
八、教学过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6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6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课件

3.通过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是种 子萌发所必须的。 4.如果实验装置中只放一粒种子对实验结果有什 么影响? 提示:偶然性大,实验误差大。
结论: 种子萌发时要求有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 充足的空气,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种外界条件种 子都不能萌发.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种皮 胚
胚芽 胚轴 胚根
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将来发育成茎和根的连接部分 将来发育成根
子叶 果皮和种皮
(2片)
储存营养
胚芽 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胚 胚乳
胚轴 将来发育成茎和根的连接部分
胚根 将来发育成根
子叶 (1片) 储存营养物质
转运营养
自身条件
种子萌发的 条件
成熟的、结构完整的胚 有活力的胚 充足的营养物质 适量的水分
第六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观察种子萌发和形成幼苗的过程,我们看到种 子的形态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那么,这些变化 是在种子怎样的结构基础上发生的呢?
资料: 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在播种前往往要在 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一场小雨, 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 霉烂。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
说一说: 把你的实验方案跟大家分享一下 看一看: 能不能从别人的设计中获得启发
空气 1
空气 水
2 20-25℃
空气
空气


3
4
4-8 ℃
议一议: 问题会越辩越明
1.该实验有没有对照组?如果有是哪一组?为什么? 提示:有;第3组;第3组能萌发。 2.实验中设置了几组对照?分别是哪几组? 提示:三组对照。1与3;2与3;4与3。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绿树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绿树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六章绿树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第1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描述大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并指出双子叶与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主要区别2、过程与方法:能用适当的方法解剖、观察和记录观察所见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 指出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及其营养储藏物的主要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合理的方法来证明种子中含有水分、无机盐、淀粉、脂肪和蛋白质。

二、教学重点:1、认识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2、了解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难点:1、认识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2、使学生对种子的萌发过程建立起具体、生动的形象认识三、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四、教学用具:种子等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生活史:是指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是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即从一粒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到幼苗的根、茎叶的发生和生长,再到成熟植株的开花、传粉和授精,最后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讲授新课:一粒种子是怎样长成幼苗的?什么样的种子萌发能够形成幼苗?种子萌发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认识种子是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

活动:观察种子的结构目的要求:1、解剖和观察大豆、玉米等种子,勷识别种子的基本结构;2、学会处理和解剖种子的方法,掌握观察种子的程序主。

材料器具:浸泡过1D的大豆和玉米等种子、放大镜、解剖刀、镊子、白瓷盘等方法步骤:1、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⑴观察种子的外形。

⑵剥离种皮⑶观察胚根、胚轴和胚芽⑷绘出大豆种子结构的示意图。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⑴观察玉米种子的外形⑵剖开种子观察种子的纵剖面。

⑶滴加碘液,观察胚及胚乳。

⑷绘出玉米种子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和胚双子叶植物:胚有两片子叶,子叶中贮存着养料。

单子叶植物;胚只有一片子叶,有胚乳,胚乳中有丰富的养料。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学会了双子叶与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主要区别第2课时导入:实践证明,播种到土壤里的种子,并非都能够萌发。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6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第3节生殖器官的生长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6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第3节生殖器官的生长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雄蕊
花蕊

雌蕊

花药 花丝 柱头 花柱 子房
与产生后 代有关

花 冠 保护花作瓣用,组吸引成昆虫

花萼
开花萼前片保护组花成冠
花托 花柄
支持整朵花
桃花 两性花
单性花
单性花
向日葵的舌形花 无性花
当雄蕊和雌蕊成熟之后……
二一定的方式落
到雌蕊的柱头上。
自花传粉
异花传粉
花粉粒萌发
花粉管
花粉粒萌发
双受精作用:
花粉管
受精作用: 胚珠中的卵细胞
胚与一珠个中精的卵子细结胞合,
与形一成个 受精 精子 卵结 ;合 极,
形核成与受 另精 一卵 个的 精过 子
受精极核 程结合。,形成受精
受精卵 极核。
这是绿色开花植物特 有的受精方式
果实形成
3、有关被子植物受精场所的最准确的说法 是( )
A、子房内 B、花粉管
C、胚珠内 D、花药内
4.一朵被虫子咬过的桃花结不出果实,这朵花
被咬去的结构是( D )
A花被 B花冠 C雄蕊 D雌蕊
第6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3节 生殖器官的生长
感受生命的律动……
生殖器官
生殖器官的生长
花、果实、种子
观察花的结构
观察顺序:从下而上 从外而内 由整体到部分
一、花的结构
花的纵剖面
花瓣 (花冠)
雄蕊 雌蕊
萼片 (花萼)
花托 花柄
雄蕊 花药
柱头
花 柱
雌蕊
花丝
子 房
胚珠
极核 卵细胞
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end
关于花的知识,同 学们还知道些什么?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6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6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6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生活史是指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繁殖的全过程。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是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即从一粒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到幼苗的根、茎、叶的发生和生长,再到成熟植株的开花、传粉和受精,最后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3.6.1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一、种子结构二、种子萌发的条件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储存丰富的营养物质;度过休眠期。

种子萌发的条件外界条件:足够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缺一不可。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1)吸水膨胀,胚萌发时种皮破裂脱落;(2)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为幼苗的根;(3)胚轴伸长(下部伸长时,子叶出土,上部伸长时子叶留土)(4)胚芽出土,发育为幼苗的茎叶;(5)子叶(无胚乳时)萎缩,或胚乳萎缩。

§3.6.2 营养器官的生长一、根的发生和生长1、根系直根系:主根侧根组成(双子叶植物)须根系:由不定根组成(单子叶植物)成熟区(根毛区):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根尖的结构伸长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分生区(生长区):细胞分裂能力强,产生新细胞根冠:保护作用一、叶和茎的发生和生长§3.6.3 生殖器官的生长开花和结实标志着植物体进入一生的成熟阶段。

一、花的结构1、花的结构:花柄:支撑着花朵,使花朵展放在空间花托:花的各部分着生的地方花萼:由萼片组成合称花被,花冠:由花瓣组成保护花蕊花雄花丝:支撑花药蕊花药:内生花粉,花粉内含精子统称为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柱头:分泌黏液,刺激花粉萌发花的重要结构雌花柱:连接柱头和子房蕊子房:内生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2、花的类型:(1)两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如郁金香和月季花;(2)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如黄瓜的雄花和雌花;(3)无性花:一朵花中既没有雄蕊也没有雌蕊,如向日葵花盘边缘的舌形花。

二、传粉和受精1、传粉:花药里散出的花粉以一定的方式传送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一过程叫做传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一节种子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观察种子结构并描述
(1)、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

(2)、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观察、分析能力; 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形成
善于通过分析,归纳而得出结论的习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
一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
观察种子结构并描述:1、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2、解剖、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从实验中观察、找到相应的结构:1、胚的结构;2、玉米种子的子叶、种皮和果皮的观察。

四、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预习本课内容。

(2)准备放大镜、小刀等用具。

2、教师准备
(1)准备浸软的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

(2)准备大豆种子及玉米种子结构图(相关课件展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种子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

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是由种子萌发发育来的。

那么,种子有些什么结构呢?这些都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探究过程
(一)种子的结构
分发给每个学生浸软的种子(一粒大豆、一粒玉米)。

(1)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

(2)解剖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结合课件比较大豆和玉米种子的各部分结构。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即先观察外部形态,再观察内部结构;指导学生解剖种子。

对于大豆应剥去种皮后,从种脐相对的一侧轻轻分开两个豆瓣,再进行观察,对于玉米种子应在种子中央纵剖,仔细观察内部的结构。

组织讨论,通过问题提示,激励学生动脑思考,踊跃回答。

问题:1、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包括哪些结构?
2、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结构上有何区别?
3、哪些结构和种子的萌发有关?
4、种子的重要部分是什么?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种子的结构
四、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再找些其它植物的种子并观察其结构
六、板书设计:
6.1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一、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二、种子的结构(学生活动探究)
1、双子叶植物种子(大豆为例)的结构:由种皮(其上有种脐和种孔)、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组成。

2、单子叶植物种子(玉米为例)的结构:由种皮(与果皮紧密相连)、胚乳、胚芽、胚根、胚轴、子叶(1片)组成
3、双子叶植物种子(大豆为例)的结构与单子叶植物种子(玉米为例)的结构比较
教学反思:
本教案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