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稳定性训练下的跳水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思路

合集下载

青少年跳水运动员核心力量、稳定性评价与训练的研究

青少年跳水运动员核心力量、稳定性评价与训练的研究
都没 有结 合青 少 年 运 动员 的生 理 特 征 , 为 了进 一 步地 提 升优 秀青年 跳 水 运 动 员 的核 心 力 量 训 练 水平 , 促 进
b i l i t y a n d c o r e s t r e n th g ’ S t r a i n i n g me t h o d s a n d c o n t e n t o f
有 效 的核心 力量 训练 应该 是建 立在 准确 的核心 力 量 与稳 定性 测评 的基 础上 , 但 目前 国际上 , 关 于 核心 稳 定性评 价 的方 法 学研 究 上 仍 然 存 在很 大 的争 议 , 而 且 我 国很 多青少 年运 动员 达到 了世界 顶 尖水平 , 例如 , 陈 若琳 在 l 6岁 就 已经 获 得 北 京 奥 运 会 的 1 0米 跳 台单 人、 双人项 目的冠 军 , 但 目前 的核 心力量 的训 练 理论 大
心 肌群 能够 确保 肢体在 动作 过程 中保 持深 层 小肌 肉群 的稳定 功能起 到 关 键 的保 护作 用 , 同 时还 可 以有 效 地 降低急 性损 伤 发 生 率 。因此 , 核 心力 量 以及 稳 定 性 的
训练 , 在跳水 项 目训 练 中显 得愈 来 的重要 。
a t i o n a n d Tr a i n i n g i n Ou t s t a n d i n g J u v e n i l e Di v e r / /
t e e n a g e s r s h o u l d b e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f e a t u r e s o f t h e di v i n g
p r o j e c t a n d t h e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i n d i v i d u a l

幼儿跳水运动员基础训练方法分析

幼儿跳水运动员基础训练方法分析

幼儿跳水运动员基础训练方法分析幼儿跳水是一项需要高度敏捷性、柔韧性和协调性的运动,对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了培养幼儿跳水运动员的基本技能和能力,需要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法。

下面将分析幼儿跳水运动员基础训练的方法。

一、体能训练1.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是跳水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素质,对幼儿的柔软度要求较高。

柔韧性训练可以通过伸展运动、拉伸训练等方式进行。

幼儿可以进行摆臂、摆腿等动作,通过增加运动范围和持续时间,逐渐提高柔韧性。

2. 平衡训练平衡能力是跳水动作的基础,对幼儿的身体控制能力要求较高。

平衡训练可以通过单脚站立、平衡板训练等方式进行。

幼儿可以通过一只脚站立,并尝试维持平衡的时间,逐渐提高平衡能力。

3. 力量训练幼儿跳水需要较强的肌肉力量支撑和推动能力,所以力量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力量训练可以通过练习拍板、仰卧起坐、蹲跳等方式进行。

幼儿可以进行拍板练习,逐渐增加拍板的重量和次数,提高力量。

二、技术训练平水姿势是幼儿跳水的基本技术,需要通过大量的重复训练来达到稳定的状态。

训练时可以使用浅水池进行,让幼儿尝试各种姿势,并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纠正,逐步形成正确的平水姿势。

跳水动作是幼儿跳水的核心技术,在平水姿势的基础上进行训练。

幼儿可以在教练的指导下逐步学习各个跳水动作,如跳水、翻跟头、翻腾等。

训练时要注意控制动作的速度和力度,逐渐提高难度和要求。

三、心理训练1. 自信心培养跳水运动对幼儿的自信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培养幼儿对自己能力的相信和自我肯定。

教练可以通过赞美、鼓励等方式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跳水运动需要经常参加比赛,对幼儿的应对压力能力有一定要求。

教练可以通过模拟比赛和训练,让幼儿逐渐适应比赛的环境和压力,提高应对能力。

跳水运动需要幼儿保持较长时间的专注和动力,教练可以通过设置小目标、进行竞赛活动等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动力,使他们在训练中保持积极性和主动性。

跳水队训练计划

跳水队训练计划

跳水队训练计划目标本训练计划旨在帮助跳水队员提高技术水平、增强体能,以达到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目标。

训练内容1. 技术训练:通过反复练跳水动作的各个环节,包括起跳、转体、进入水中等,以提高队员的动作准确性和协调性。

2. 强化训练:通过力量和耐力训练,增强队员的爆发力和体能水平,提高跳水动作的高度和稳定性。

3. 水中训练:进行各类水中训练,如跳水动作的实战模拟、水下耐力训练等,以适应比赛的水下环境。

4. 身体素质训练:进行综合性的身体素质训练,包括柔韧性训练、平衡性训练等,以提高队员的身体控制能力。

训练周期本训练计划将持续12周,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 准备期(4周):主要进行基础技术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为后续的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2. 提高期(4周):在技术和身体素质上进一步提高,增加强化训练的强度和频率。

3. 竞赛期(4周):根据比赛的时间表,进行技术巩固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进行赛前模拟训练和精神状态的调整。

训练安排1. 每周训练5天,每天2到3小时。

2. 每周安排1到2天的休息时间,以让队员有充分的恢复和休息。

3. 每天的训练内容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保持变化和刺激性。

训练评估1. 定期进行技术和体能评估,以了解队员的进展和问题所在,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2. 跟踪记录队员的训练成绩和比赛成绩,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经验。

3. 根据评估和分析结果,不断完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

总结本训练计划注重基础技术的训练和身体素质的提高,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安排,帮助跳水队员逐步提高水平,达到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目标。

跳水 体能训练

跳水 体能训练

跳水体能训练跳水是一项高难度的水上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具备出色的体能素质。

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跳水运动员需要进行系统的体能训练。

本文将介绍跳水体能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1. 体能要求跳水是一项要求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力量和耐力的运动。

因此,跳水运动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体能素质:•灵活性:良好的柔韧性可以使运动员更加敏捷地完成各种技巧动作。

•力量:强大的肌肉力量可以帮助运动员完成高难度的跳水动作,并保持稳定。

•耐力:持久的耐力可以使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状态,并减少疲劳带来的影响。

2. 体能训练内容为了提高跳水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a.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是跳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过柔韧性训练,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常见的柔韧性训练方法包括:•拉伸训练:进行各种拉伸动作,包括站立拉伸、坐姿拉伸和卧姿拉伸等。

•瑜伽训练:进行各种瑜伽动作,如半月式、蝙蝠式和蛇式等。

b. 力量训练力量是完成高难度跳水动作的基础。

通过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爆发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力量训练方法包括:•举重训练:进行杠铃、哑铃等器械的举重训练,重点锻炼下肢和核心肌群。

•跳跃训练:进行各种跳跃动作,如深蹲跳、单腿弹跳和箱子跳等。

c. 耐力训练耐力是保持良好状态并减少疲劳的关键。

通过耐力训练,可以增加心肺功能,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持久能力。

常见的耐力训练方法包括:•游泳训练:进行长时间的游泳训练,如长距离自由泳和蛙泳等。

•有氧运动: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和划船等。

3. 训练方法为了有效地进行跳水体能训练,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训练方法:a. 分阶段训练将整个体能训练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注重不同的体能素质。

例如,先进行柔韧性训练,然后进行力量训练,最后进行耐力训练。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每个阶段的特点,并避免过度疲劳。

b. 循序渐进训练在每个阶段中,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难度。

如何进行有效的跳水训练

如何进行有效的跳水训练

如何进行有效的跳水训练跳水是一项需要高度技巧和体能的运动项目,它融合了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

在进行跳水训练时,有效的训练方法和合理的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跳水训练,帮助你提高跳水技巧和表现。

一、目标设定在开始跳水训练之前,首先需要为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求确定目标,例如提高技术表现、增加动作难度、提高比赛成绩等。

目标的设定有助于指导训练,使训练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基础训练跳水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功才能进行更高难度的动作训练。

因此,基础训练是跳水训练的重要环节。

基础训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力量训练:通过举重、引体向上等力量训练,增强核心肌群和四肢力量,提高爆发力和稳定性。

2.柔韧性训练:进行伸展运动、瑜伽等柔韧性训练,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可控性。

3.敏捷性训练:进行灵活性和反应速度的训练,如跳绳、速度跑等,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敏捷性。

三、技术训练技术训练是跳水训练中最关键的环节。

在进行技术训练时,需注重以下几点:1.正确的姿势:跳水动作的出发姿势、空中姿势和入水姿势都非常重要。

需要在教练的指导下,注意身体的位置、手臂和腿部的动作配合、身体的稳定性等。

2.分解训练:针对每个动作,可以进行分解训练。

通过分解训练,将复杂的动作拆分为简单的部分,逐步完善动作细节,提高动作的流畅性和精确度。

3.反复操练:跳水技术的掌握需要大量的反复操练。

通过反复操练,逐渐形成肌肉记忆,提高动作的稳定性和自信心。

四、心理训练跳水是一项技术密集、心理要求较高的项目。

心理训练对于跳水运动员的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1.目标设定:设置短期和长期的目标,明确自己的追求和方向,有助于提高动力和专注力。

2.积极心态:保持积极、自信的心态,学会应对压力和困难,克服挫折,提高自身的心理适应能力。

3.心理预期:通过心理预期训练,提前设想比赛的情景,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增加比赛的成功几率。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体育教案:跳水运动员的训练方法与技巧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体育教案:跳水运动员的训练方法与技巧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体育教案:跳水运动员的训练方法与技巧跳水运动员的训练方法与技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意识的提高,体育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

在幼儿教育中,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和身体协调能力。

其中跳水运动是一项很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运动,可以全面锻炼幼儿的各项能力。

本次体育教案旨在向幼儿中班提供跳水运动员的训练方法与技巧,以帮助孩子们在跳水过程中,正确、规范和科学地练习跳水技巧,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自信心。

一、进入状态进行跳水前,我们需要先让孩子们有一个放松的心态,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跳水运动当中。

在进入状态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热身运动,例如较为简单稳健的瑜伽体式以及舒展肢骨的伸展运动。

在此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音乐等元素,轻松愉悦的氛围将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进入跳水状态。

二、体姿训练进行体姿训练是跳水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要学会正确的技巧动作。

在进行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眼睛注视着需要跳进去的方向,同时手臂与后背紧贴。

2、身体前后倾斜,以及小腿和后背彼此贴合。

3、手臂上推的时候,需要有一定弹性,达到比较好的跳跃起点。

在进行跳水动作时,需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节奏感,并且必须结合吸气与呼气的动作,才能实现更好的跳水效果。

三、平衡训练在跳水的过程中,重心的控制必须得到较好的掌握。

同时,需要掌握好平衡能力,以保证跳水中的水平稳定。

在幼儿中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平衡训练:1、利用栏杆或是墙壁当作支撑点,提高稳定性,通过一脚跳练习来锤炼平衡能力。

2、在水中训练平衡,孩子们可以通过站立、坐下以及手舞脚蹈等形式完成,提高身体的平衡性。

虽然平衡训练看起来毫无技巧性,但是这项训练对孩子们在开展跳水运动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动作训练进行动作训练可以让孩子们掌握更加规范化、更具技巧性的跳水动作。

跳水动作的训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实践单项动作,重复训练单项的动作,例如翻滚或是跳跃时的动作。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跳水运动员》体育教案:提高孩子的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跳水运动员》体育教案:提高孩子的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孩子的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的培养。

从小培养孩子的体育爱好和能力对其将来的身体健康和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的体育教学内容——《跳水运动员》的课程设计,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跳水技巧,提高孩子的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

一、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跳水运动员的基本知识及技能。

2、让孩子们学会基本的跳水姿势及突破心理障碍的方法。

3、提高幼儿的协调性和反应速度,培养其在水中的自信心和勇气。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课前准备在跳水课程之前,首先要为孩子们提前准备好专业的教学用具,应确保场地的安全性。

比如,为孩子们准备好不同高度的跳板和泳装等。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保证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2、活动内容(1)认识跳水运动员首先要为孩子们绍跳水运动员的基本知识,包括跳水项目的种类、跳水运动员的训练过程、比赛中的注意事项等。

通过教师的简单讲解,让孩子们了解跳水运动员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跳水运动中去。

(2)动作训练在训练之前,教师应该向孩子们演示基本的跳水姿势,例如“臂部展开”、“身体向前倾斜”和“腿部像箭矢一样伸展”。

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逐步实践这些基本动作。

为了使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些动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a)音乐配合在迈步前进和准备跳水的时候,可以循序渐进加快音乐的节拍,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体力。

(b)跳板高度适应预备年龄小的幼儿不应过高的跳板练习,应该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年龄要求,设计适当的跳板高度。

(c)游戏互动在课堂中,教师应该让孩子们充分地进行游戏和互动。

例如,通过排队等待比赛和为队友加油等形式增加跳水活动的可玩性和乐趣。

(3)突破心理障碍由于跳水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大胆尝试各种动作,这对孩子的勇气和自信心非常具有考验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帮助孩子们克服跳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例如恐惧心理等。

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反应,适时提醒孩子们放松心态,不要过多担心出糗和失败等。

幼儿跳水运动员基础训练方法分析

幼儿跳水运动员基础训练方法分析

幼儿跳水运动员基础训练方法分析作为幼儿跳水运动员的基础训练,是其今后参与更高水平跳水训练及比赛的铺垫和准备。

本文将从幼儿跳水运动员的基本要求、基础技术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幼儿跳水运动员的基础训练提供一些参考。

一、幼儿跳水运动员的基本要求1. 正常的身体发育和身体素质。

幼儿跳水运动员在进行跳水训练时需要良好的协调性、灵敏性和柔韧性,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稳定的运动水平。

2. 良好的心理素质。

幼儿跳水运动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对困难、挫折的耐受能力,自信心和勇敢面对失败的勇气,以及对训练和比赛的积极态度和敬业精神。

3. 适应水环境的能力。

幼儿跳水运动员需要通过适应水环境的训练,培养自己的水下呼吸能力和对水的适应能力,为后续的技术训练做好准备。

二、基础技术训练1. 入水姿势训练。

幼儿跳水运动员需要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进入水中的姿势,包括身体的平衡、手臂的伸展和脚尖的指向等。

可以通过反复模拟入水动作,并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纠正和修改。

2. 跳台技术训练。

幼儿跳水运动员需要从平台上下水时保持身体的平衡姿势,同时掌握起跳的力量和技巧,通过跳台上仰、屈、扩等基本动作的训练,逐渐熟悉跳台的感觉和掌握不同高度的起跳方式。

三、身体素质训练1. 协调性训练。

幼儿跳水运动员需要通过协调性训练,提高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包括手眼协调、身体平衡和空间定位等。

2. 灵活性训练。

幼儿跳水运动员需要进行适当的灵活性训练,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可塑性,包括进行各种伸展、扩展、屈曲等动作的训练。

3. 强身健体训练。

幼儿跳水运动员需要进行一定强身健体的训练,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等,以提高身体素质和适应跳水训练的需求。

幼儿跳水运动员的基础训练需要注重技术训练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并注重培养幼儿的心理素质和适应水环境的能力。

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指导,可以为幼儿跳水运动员的今后的跳水训练和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稳定性训练下的跳水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思路作者:徐磊来源:《体育时空》2011年第08期摘要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够稳定运动员的骨盆、脊柱,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控制力,提高运动时由身体核心部位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预防运动中的损伤以及伤后恢复,从而有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根据核心力量训练的理念,结合跳水运动的特点,提出了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运动训练学跳水核心稳定性训练力量训练在竞技体育中,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是通过四肢末端将力量施加于外部物体(如铅球、地面和水等),使人体或器械产生运动。

因此,长期以来,在竞技运动训练领域,人们一直将力量训练的重点放在四肢上,忽视甚至放弃躯干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

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

对于核心力量训练的认识,我国大多数教练员们还只停留在初步的概念和零散的手段上,还不能真正领会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和要点,未能为专项力量的提高和专项技术水平的改善起到应有的作用。

本文从核心稳定性训练的视角来讨论跳水运动训练的意义、作用和方法。

一、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跳水运动员的意义和作用(一)跳水运动的特点提出了对运动员核心稳定性的高要求跳水技术特点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要求是综合的,全方位的,要求优秀运动员在形态、机能、素质、技术、心理和智力上有全面的发展。

今天,在不同层次水平的比赛中,动作难度不断加大、动作翻腾转体组合不断创新,这种竞技水平的提高要求运动员具有优美的形体,时空判断准确,对身体姿态的控制能力强。

跳水运动员要有很好的协调性、很强的空间感知觉和动作节奏感。

运动员在运动中枢不断下传的指令下,肌肉迅速而又准确且有节奏地收缩和伸展,动作要求精细准确,神经肌肉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转换非常迅速、准确和协调,同时还对运动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与灵活性、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本体感觉及前庭功能都有很高的要求。

比赛中还受到观众呼叫等外界干扰的影响,要求运动员的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要有很强的抗外界干扰能力。

跳水项目的典型特征就是动作主要都在空中完成,要求运动员在做动作时身体的各部位要密切配合,各肢体不能给人以分割的感觉,因此,对身体的其它部分如上肢、腰、腹、背等部位的力量都有很高的要求运动员要获得稳定的和足够的腾空高度,必须具有良好的腿部弹跳力、腰部和躯干固定力量。

提高动作转换速度的腰、腹、背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和力量,以提高完成动作形态的转换速度、空翻和转体速度及无支撑状态下的展体能力。

综上所述,运动员要想增强专项素质,提高技术水平,核心稳定性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跳水运动员的作用1.稳定脊柱、骨盆,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核心通常指我们所说的躯干,包括脊柱和骨盆及其周围的肌群。

核心力量是提高身体力量的关键,所有体育动作都是以核心肌群为起始的运动链,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

跳水运动亦是如此,跳水的整个过程都是人体各环节相互配合、神经肌肉系统协调工作完成的,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有些运动员在起跳时双腿起跳的平衡性没有问题,但是在身体腾起向上的过程中身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倾斜,也就是说运动员的空中姿态不是处于稳定平衡状态,进而会影响运动员的转体动作,若要使运动员在转体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就要尽可能地使人体转动轴始终通过人体总重心,那么只有通过加强核心控制力的训练,竖脊肌稳固躯干,才能确保运动员肢体绕纵轴旋转能力的增强,从而保证了高质量技术动作的完成。

2.构建运动链,为肢体运动创造支点人体的大多数运动都是多关节和多肌群参与的全身运动,在这个整体运动中如何将不同关节肌群的收缩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符合专项力学规律的肌肉“运动链”,为四肢末端发力创造理想条件,核心力量重任在身。

尽管骨盆、髋关节和躯干部位的肌肉并不像四肢肌肉那样,直接完成人体的运动,但是它们稳定性的收缩可以为四肢肌肉的收缩创建支点,提高四肢肌肉的收缩力量。

在跳水项目中髋、膝、踝在缓冲末较小的关节角度可以增加身体重心下降的高度,有利于压板。

但是影响关节缓冲末角度的因素并不是其柔韧性,而是各伸关节肌群的肌肉力量。

传统的力量训练多采用单关节训练,这种训练主要是集中于一个关节周围肌群的训练。

那些下肢和核心力量不够强壮或稳定性差的运动员往往在技术方面出现问题,其根源在于它们不能在恰当的时刻有效地利用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动态的力量传到序列。

通过加强核心力量,可以提高运动员从腿部到去躯干的力量传递效果。

3.提高肢体协调工作效率正是有了强大的核心力量作保证,躯干才能够得到稳固的支持,四肢的应力也能够随之减少,由此肢体才能够游刃有余的进行更加协调的技术动作。

强有力的核心力量能够保证身体在空中的姿态,肢体可在腾空中协调运动,并能在入水时良好的控制双腿,强大的核心肌群是身体姿势变化的原动肌,而深层的小肌群扮演了稳定肌的角色,两者共同参与、协调配合,使得运动员的四肢完成了精准到位、衔接流畅的技术动作。

4.预防动作中的损伤跳水运动员在进行快速发力动作时,强有力的核心肌群能够确保肢体在动作过程中保持在正常的位置,深层小肌肉群的稳定功能起到关键的保护作用,这预防了急性损伤的发生,否则,如果发力不正确,潜在的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会大大提高,比如像腹部扭伤、骨盆倾斜等等,这些损伤会直接影响到训练的效果。

二、跳水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跳水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以核心稳定性训练为特征,以发展完成比赛技术动作的功能性力量为目的,为了达到比赛的要求,完成高水平的专项技术动作,从核心稳定性训练开始即专门设计符合运动项目特点和运动员个体需求的带有稳定、平衡、协调和本体感觉的练习动作,直至达到通过功能性力量训练与专项力量训练的对接,使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得到最大化的挖掘(开发)与使用,为完成专项技术动作提供强大的能量支持。

目前国内外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主要有不平衡器械训练,悬吊训练,弹力带训练,绳索滑轮训练,滑板训练等。

这与传统的力量训练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且训练难度分级都是从稳定的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到非稳定的抗阻练习,再过渡到功能性的力量训练,最终目的提高专项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

(一)稳态下的徒手练习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静力性练习,此类练习主要以采用闭锁式动力链的训练为主,这种练习形式目的在于使运动员深刻体会核心肌群的用力和有效的控制身体,主要涉及到核心局部稳定性肌群。

目前该类型的练习已经得到大多数专家的认可和肯定,普遍认为归属为核心力量练习的初始阶段。

如刚开始训练为20秒*3,通过2-3周的训练课维持在40或50秒*3时,那么,动作难度即可升为双手单脚支撑,再能达到既定的支撑时间目标,可再进一步加大动作难度。

此类练习如仰卧挺髋、仰桥、单臂俯撑控腹、腿臂交叉两头起等。

(二)非稳态下的徒手练习运用单一器械:如瑞士球、平衡球、平衡板、弹力绳、特殊力量练习器等创造不稳定的状态而进行的核心稳定性力量练习。

在这种练习方式中,运动最多的是平衡盘、瑞士球和悬吊绳等这类不固定的器械(见训练实践课)。

使用这一类型的器械进行力量练习,可以有效的动员躯干部深层肌肉参与运动,并在动作过程中控制躯体始终保持正确的运动姿态,从而摒弃了传统腰腹力量练习中借助外力来支撑躯体的弊端。

举例说明:将双腿置于平衡球上的支撑练习,动作方法:将两腿并拢置于平衡球上,两手撑地,手臂与身体成 90°夹角;脊柱保持正常位置,与地面平行;控制身体不改变任何夹角;保持均匀的呼吸,不要憋气。

如果要进一步加强动作难度,可以采用单手支撑等手段。

(三)非稳态下的器械进行的练习在不稳定的条件下使用无固定轨迹的运动器械进行的练习,诸如让运动员单、双足站立于平衡球上做各种持轻器械举、推、拉、下蹲、躯干旋转等多种形式的练习;仰俯卧或坐于瑞士球上做各种形式的练习等。

这类练习增加了练习的难度,一般适用于核心肌群能力在中级以上水平的运动员,他们都经过了初期的徒手或单一器械的训练,能较好的控制身体,在动作过程中保持躯干处于正确的身体姿势。

该类练习也是向核心功能性练习过渡与转换的关键阶段,在不稳定情况下进行多关节的整体力量练习,要求运动员的核心力量极高。

举例说明:单腿跪姿弓步后上拉,动作方法:左脚站于平衡球上成弓步,后腿屈膝,重心在两腿中间;做左臂后上拉,或坐姿侧上拉后拉等。

动作要求同正常身体姿态下的要求;呼气向后拉,吸气向前;动作过程中控制身体,不能有旋转或者晃动。

(四)各种Pilates练习形式这是一项融合肢体和心灵(body and mind)的运动,训练以意志力去控制身体动作。

Pi-lates训练的理念是均匀地强化各部位的肌群及中心轴(coredynamic)的动力,在正确身体排列结构的要求下,用心体会每一块肌肉的延展、收缩与控制,目的是加强人体核心肌群的力量,以提高身体稳定性及全身姿势的正确性。

(五)睁眼睛和闭眼睛状态下的各种站立练习这种方式的练习主要是锻炼运动员的肌肉本体感受控制能力。

人体在无参照物的情况下要想保持身体的平衡,主要依赖于肌肉的控制。

例如,睁眼或闭眼的屈膝单腿站立或者蹲起动作练习,就能很好的锻炼核心肌群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

若要增加难度,可以采用让练习者跪立或站立于平衡球上做同样的动作等等方式。

(六)协助练习的形式这种练习形式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动态条件下的核心控制能力。

例如,镜子模仿动作,动作方法:训练者(双)单腿站立,膝屈曲,髋屈曲,背部平直,保持躯干稳定不左右摇摆;训练者模仿做同伴动作的镜面动作。

随着躯体控制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加训练难度,比如站立在平衡球上进行练习,动作加上上体的转动等三、结论(一)核心稳定性是跳水运动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核心力量训练是提高核心稳定性的途径,是跳水运动员体能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提高跳水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的重要前提。

(二)对于跳水运动员来讲,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够稳定运动员的骨盆、脊柱,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控制力、提高运动时由身体核心部位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预防动作中的损伤以及伤后恢复,从而有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三)训练中教练员要根据不同运动员个体特点,结合专项技术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去具体实践,要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1] Panjabi M. The stabilizing system of the spine. Part1. Function,dysfunction,adaption,and enhancement[J].J Spinal Discord. 1992():383-389.[2] 刘邦忠.躯干肌在腰椎稳定性中的作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1):47-48.[3] 王卫星.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19-1131.[4] 于红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思路——核心稳定性训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2):128-130.[5] Chilliwack J, Uluru K, McGill S M. In-tar-abdominal pressure mechanism for stabilizing the lumbar spine[J]. J Biotech. 1999.32:13-17.[6] 黎涌明.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28(4):19-29.[7] 刘爱杰,李少丹.竞技休育的核心训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7.45(4):4-6.[8] 刘卫国,李强,刘学贞.优秀男子跳水运动员跳板起跳积极蹬伸时机的运动学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P98-100.[9] 刘卉,曲峰,刘学贞.我国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走板起跳技术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7(4):121-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