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散打运动员力量训练研究
浅谈散打运动的力量特征和训练方法

1 . 2 . 1 力量素质的概念 表 1 不 同 运 动 专 项 对 力 量素 质 的不 同要 求
的最高力值 。 爆发力指数 =最大力量 ÷用力时问。 在速度一定 的 情况下 , 最大力量是运动员发挥重拳腿 的基础 , 要使肌 肉提高适 应外部刺激 的能力 , 再加大负重 量。不断加大外部 负重 量 , 使肌 肉不断适应新 的外部刺激 , 从 而不断提高运动员 的力量 。
中图分 类号 : G 8 5
1 力量 及 其训 练 的 理 论 基 础
1 . 1 肌 肉力 量 的 一般 理 论
文 献标 识码 :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章 编 号 : 1 0 0 4 -5 6 4 3 ( 2 0 1 4 ) 1 2 —0 0 6 o _ 3
用 的基 础 。
肌 肉力量是决定运动成绩的重要体能要 素 ,任何运 动成绩
作者简介 : 1 . 李万鹏( 1 9 8 7 一 ) , 男,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 究方向: 民族传统体育学。
6 0
速力量 , 同时其他 力量 也不 可缺少 , 散打是要求力量较为全面 的
运 动 项 目, 就 是说 散 打 是 要 求 力 量 比较全 面 的运 动 。
2 散 打 项 目 力量 的生 物 学 特 征
运动训练的理论 , 促进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 高, 文章从 多学科的视野 , 运用文献资料法 、 调查法 、 观察法等研 究 方法 , 综合 得 出散 打运 动 的力 量特 点 以及 目前散 打 力量 的训 练情 况 , 并 在此 基 础 上提 出 了散 打 运动 力量 训 练 的方 法及手段 , 为散 打项 目的教 学和 训 练提 供 参考 。 关 键词 : 散打 力量特 点 训 练方 法
散打体能考核标准男

散打体能考核标准男散打是一种综合性格斗运动,要求运动员具备出色的体能素质。
下面是散打体能考核标准男700字:一、灵敏度:散打比赛中,运动员要时刻保持警觉,并能迅速作出正确反应。
灵敏度是散打运动员的基本素质之一。
在体能考核中,可以进行如下测试:1.跳绳:运动员按一定节奏进行跳绳,测试其对节奏的敏感度和跳绳的灵活性。
2.反应速度:通过测试运动员对指令的反应速度,例如在听到指令后迅速做出动作,或者在突然停下的信号时能够及时停下。
二、力量:散打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强的力量,以应对对手的攻击和进行有效的反击。
力量测试可以包括以下项目:1.引体向上:测试运动员的上肢力量,要求能进行一定数量的引体向上。
2.深蹲:测试运动员的下肢力量,要求能够完成一定数量的深蹲动作。
三、耐力:散打比赛中,运动员需要保持较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因此良好的耐力是必备的。
耐力测试可以包括以下项目:1.长跑:测试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距离的长跑。
2.低姿势保持:测试运动员的肌肉耐力,要求保持低姿势(如下蹲)一定时间。
四、灵活性:灵活性是散打运动员的基本素质之一,可以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速度。
灵活性测试可以包括以下项目:1.前屈:测试运动员的躯干和下肢的灵活性,要求能够尽量触碰脚尖或更远的位置。
2.分腿:测试运动员的髋关节灵活性,要求能够将两腿分开到一定的角度。
以上是散打体能考核标准男700字,这些测试项目综合考察了运动员的灵敏度、力量、耐力和灵活性等方面的素质。
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训练,提高自己的体能水平。
散打运动员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评价的实验研究

表 1 研 究对象一般情况统计一览表
2 . 2 研 究 方 法
2 . 2 . 1 文献 资料法
收集整理散打无氧代谢测试以及力量 、 力量耐力; 速 度、 速度耐力测试与评价方面的文献, 并进行分析研究。 2 . 2 . 2 访谈 法 咨询 运动 生 理 学 、 运 动 生 物化 学 、 运 动生 物 力学 、 体育测量学 、 运动训练学 、 散打训练有关专家关于无氧 代谢以及散打力量耐力 、 速度耐力方面的问题。 2 . 2 . 3 实验 法 2 . 2 . 3 . 1 测试 仪器 专 项攻 击能力 测 试 与评 价 系 统 : 该 产 品 由 中 国科 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制, 产品由四只力传感器 、 块刚性平板、 4 组L E D灯 、 2 组光电开关 以及相关信 号处理 电路 等组 成 。该 产 品基 于测 力平 台与平 衡分 析 技术 , 通过垂直安装测力平台, 并在指定部位安装引导 信号灯 , 测试 被测 者 的反应 能 力 和 攻击 能 力 。产 品 主 要用 于搏击 类项 目专项 攻击 能力测 试 与评价 。通过 测 量引导时刻 、 击打时刻、 击打力量等参数 , 精确测量攻 击动作 反应 时 、 完成时、 加 速度 、 作 用 时间 、 准 确性 和攻 3结果 与分 析 . 1 普通 组 与优秀组 3 0 S 连击 各指标 的对 比研究 击力度 等 指标 , 为建立 运动 员攻击 敏捷 度评判 标准 , 实 3 对散 打运 动 的供 能 方 式 已经 有 了较 为统 一 的认 时诊 断和评 价运 动员 的攻 击 能力 , 改 进 和 完 善运 动 员 识 , 散打运动 3种供能系统均参与供能 , 其 中, 以糖酵 不同阶段攻击敏捷度专项技能的训练方法 、 训练负荷 磷酸原供能 系统 占有一定 比例 , 同 和强度, 以及不同阶段运动员专项训练的肌电特征和 解供能系统为主 , 时, 有氧代 谢供 能 系统作 为基础 , 其能 力 的大 小是运 动 生理生化特点提供数据支撑。 员最大限度发挥 无氧代谢能力 的前提 和保证 。赵 2 . 2 . 3 . 2 测试 指 标及 界定 7名优 秀武 术散打运 动 员为研 究对象 , 采用 功 根据研究需要 , 使用专项攻击能力测试与评价系 光 圣 以 3 0 S 、 3 0 S 、 6 0 S 最 大 持续 运 动 统测试 散 打运动 员优 势腿 用鞭腿 尽全 力连续 击打测 力 率 自行 车分别 对其进 行 1 旨在探讨 散 打运动员 磷酸原 供 能 、 糖 靶3 0 S , 本研 究设 定 力 量 大者 为优 势 腿 。选 取指 标 包 能 力测试 与分 析 , 酵 解供 能和 混合无 氧 供 能能 力 的 特征 , 为 合 理 制定 发 括: 3 0 S 击 打次数 、 平均击打力度; 优 秀 组 与 普通 组 前 提 高 训 练 的科 1 0 S 、 中1 0 S 、 后 1 0 S 的击 打 次数 、 平 均 击 打 力 度 。单 展 专项 所需无 氧代 谢 能力 的训 练计 划 , 学性和有效性提供服务 。本研究认为可以通过 3 0 s 位选 取 : 击打 次 数 ( 次) , 击 打 力度 用 每 次 击 打 力 峰 值 连 续击 打测 力 靶 来 评 价 散 打 运 动 员 糖 酵 解 供 能 的水 除以体重 ( k g / 体重 ) , 秒( s )。 以反映散 打运 动员无 氧代 谢能力 以及力 量耐 力 、 速 般 测定磷 酸 原 代 谢 能 力 是 通 过 1 0~1 5 S 最 大 平 , 优 秀组 的平均 击 打 力度 大 能力 持续 运动 实验来 完成 J 。本研 究用 前 l O s的平均 度 耐力 。从 表 2可 以看 出 , 于普 通组 , 并 具有 显著 性差异 , 优 秀组 的击 打次数 大 于 击打力度 以及击打次数来反映散打运动员磷酸原代谢 但 不具有 显著 性差异 , 由此 我们 可 以判 断优 秀 能力 , 进 而反 映散 打运动员 的力 量 、 速 度等 。大量 研究 普通 组 , 组 的力量 、 力量 耐力 明显优 于普通 组, 但 是速度 和速度 认为 3 0 S 和6 0 S 最 大 能力 持 续 运 动 的测 试 可 以反 映 糖酵解代谢能力 , 并且能清晰地表 明运动员 的绝对力 耐力 并没有 太 大 的差 异 。 表 2 普通组与优 秀组 3 0 s 连击各指标比较一览表 【 n =1 3 ) 量、 速度耐力和耐力力量水平 。本研究用 3 0 S 连击 塑型 塑童堑 廑i 签重) 查扛 墼i 吹2 、 的平均击打力度以及击打次数来反应散打运动员力量 普 通 组 3 . 0 4± 0 . 6 8 3 0 . 6 2± 3 . 2 3 优 秀 组 3 . 6 8± 0 . 8 2 3 1 . 8 5± 3 . 6 一 耐力 和速度 耐力 的水平 。用 前 1 0 S 、 中1 0 s 、 后1 0 s 的 注: 为显著性差异, 为 高度 显 著 性 差 异 连击次数 、 平均击打力度 的变化趋势来反映散打运动
运动训练学论文2000字

运动训练学论文2000字ⅩⅩⅩ学院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课程考核题目:散打中力量的训练方法与手段研究学生姓名:ⅩⅩⅩ学号:ⅩⅩⅩ专业班级: ⅩⅩⅩ任课教师:ⅩⅩⅩ完成时间:ⅩⅩⅩ散打中力量的训练方法与手段研究摘要:力量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散打是以击中、摔倒对方得分的多少来判定胜负,击中、摔倒对方均需要力量,具体表现在上肢拳法的打击力量、下肢腿法的打击力量、摔法的力量、承受击打的抗击力量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力量;速度;负荷;训练量1前言:散打是武术搏击运动的一种比赛形式,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1989年被列为体育正式竞赛项目。
1993年被定为全运会项目和第三届世界锦标赛项目。
随着各省市对全运会的重视与投入的加大,散打运动作为中国武术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技战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金牌之争也越来越激烈,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往往在重大比赛中一分之差就可以决定一场比赛的最终结果。
近年来,在全国散打比赛中,重创技术的使用和击倒率的出现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一到国际性比赛,我国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比赛,我方运动员很难施展出重创技术,击倒对方运动员的情况更是少而又少。
例如:中国散打VS泰拳,中国散打,中国散打VS美国拳击。
本文通过对专业身体力量的训练并提出相应的训练对策,以期对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有一定的帮助和影响。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散打力量训练2.1.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散打力量训练的相关文章,获得以往散打比赛中出现的重创技术和击倒率的数据资料。
2.2 研究方法2.2.1 观察法:观看优秀运动员的训练及比赛。
2.2.2 逻辑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所统计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结合自身训练的实际经验,针对散打力量训练的方法情况进行逻辑分析。
3 结果与分析3.1 力量的训练的方法原理力量训练在散手训练中占有重要位置。
出拳、出腿既要有速度,又要有力度;攻防中反复完成技术动作和战术动作并使之不变形,则需要力量耐力。
前锯肌力量训练对提高散打运动员出拳力量的实验研究

21 0 2年 6月
福建体育科技
F j nS o sSi c n u a pt c nea dT i e
Vo 1 N . k3 o 3
Jn 02 u e2 1
前锯 肌 力量训练对提高散打运动员 出拳 力 量 的实 验 研 究
耿 建华 ,王 晓敏 ,邹文龙 ,陈 ( 陕西师 范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 西安
fre.T i epr n rv eter eec ad tl epn h gse g a ig o s hs xe met oi frnet Sn aa e u ci t nt t nn. c i p dh e o ht n r hr i
Ke wo d :S r t s a tro ;S rn h Tri i g a d y r s e r u e ir te g a n n ;S n a a n t
( P<0 5 ,adtet nn et te xe me a gopso e eys nf at ieec P <0 1 . .0 ) n a ige c o h pr n l ru hw da r i icn d r e( hr i f f e i t v g i f n .0 )
h x e t e e p rme e e l a etan n a i nf a t f c ,te mu c e srn t a nn n a c st e p c e i n r v a t tt r i ig h s sg i c nl e e t h s l te gh t i g e h t sh h i y r i n e u h s h n
摘
翔 706 ) 102
要 :目的 :研 究前锯肌的力量训 练对散打运动 员出拳力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 以 1 2名散打 运动 员为
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初探

20 0 9年 4月
军 事 体A n tu eo h s l d ct n o ra L Isi t fP yi ua i o t a c E o
V0 . 8 No 2 12 . Ap .2 0 t 09
我 国优 秀 男子 散 打运 动 员核 心 力量 训 练初 探
胡 涛 文 明华2
( .军事体 育进修 学院 ,广 东 广 州 5 0 0 ;2 1 1 5 0 .广 州体育 学院 ,广 东 广 州 5 0 7 ) 1 0 5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结合八一散打队备战十一届全运会训练实践,对部分优秀
核心力 量是竞技 运动训 练 的一 个新 问题 ,近 年 关专 家 ,得 出在 核心 区域的 界定上 主要有 以下 几种
来越 来越 引人 重视 ,这是 因为它在 竞技 运动 中具 有 观点 :①核心 ( oe)通 常 上指 我 们所 说 的躯 干 , Cr
关 键作用 。我 国优 秀竞技散 打运动 员进行 训 练 的 目
与探讨 ,运用 生理学 、训练学 、解 剖学等 相关 知识 出 ,竞技 散打运 动员核心 肌群 区是 由腰 、骨盆 、髋 分析竞技 散打运 动员核 心力量训 练 内容 ,为教 练员 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具体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 以 安排 力量训 练提供相关 的参考 资料 。 上 包括骨 盆在 内的区域 ,所包含 肌群 有背部 、腹 部 和构成骨 盆部 的所 有肌群 。
男子散打运 动员核心力量训练进行探讨和研究。运 用运 动生理学、运 动训练学、运 动解剖学等相关知识分 析竞技散打运动 员核心力量训练 ,为教练员提供相 关的参考资料 。
关键 词 竞技散打运动员;核心力量;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散打力量训练与方法

力量,是散打训练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因素,它贯穿于散打运动的始终。
从散打运动角度来讲,没有力量的打击,对对手就没有威胁,取胜的机会就不大。
所谓力量,即指肌肉在紧张状态下(长度不变)或收缩状态下(长度缩短)所表现出力效应的能力。
简单地说,力量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静力性的,一种是动力性的。
散打是对抗性、冲击性很强的运动,所需要的力量多是动力性力量。
那么,如何在本身条件下使力量尽其最大的效用呢?我想,散打运动员所发出的力量并不是全凭力气,有许多肌肉不发达的散打运动员,却能集中全身力量于发拳、踢腿之中,从而打出有力的一拳一腿。
这说明力量并不完全产生于肌肉的收缩,还取决于爆发力、手臂与腿的动作速度。
动力性力量可使身体产生明显的位移运动,并使人体产生加速度。
为此,它又可细分为重量性力量和速度性力量。
重量性力量主要以肌肉收缩克服负荷重量的大小来衡量,因此动作的速度变化很小,例如举重,举起的杠铃越重表明力量越大。
而速度性力量,主要以肌肉收缩为主,它是用肌体产生加速度的大小来衡量的,是肌肉做快速动作时用力的能力。
这种力量要求肌肉收缩速度要快、力量要大,用最大力在最后时间内发生的爆发力,就是速度力量的一种。
俗话说“一力降十会”、“一胆二力三功夫”,这说明力量在实战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有两种因素决定力量大小。
第一,肌肉本身的结构和机能。
一般来说,肌肉块越大,力量也就越大。
肌肉体积的增大,其本质主要表现在肌肉内部收缩蛋白质的增多。
肌肉收缩蛋白质是产生力量的关键结构,随着肌肉力量的增长,肌肉体积逐渐增大,收缩蛋白质也日益增多,肌肉中的其它结构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第二,神经系统调节机能。
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的改善,会更好地支配肌肉中的神经中枢发放强而集中的兴奋冲动,可动员更多的肌肉纤维参加收缩,从而增大力量。
对一般人来讲,肌肉活动时最多只有60%的肌肉纤维参与收缩,而对经受过良好训练的人来说,活动时参与收缩的肌肉纤维可达90%以上,这样不仅改善了主动肌、协同肌和对抗肌之间相互协调的关系,使肌肉在收缩时主动肌充分收缩,对抗肌充分放松,而且还提高了兴奋与抑制之间的转换能力,也就是提高了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灵活性。
论青少年散打运动员力量训练

岁) 。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力 的
能力。
3 青 少 年运 动 员 力 量 训 练 的特 点 分 析 青少 年 时 期 是 一名 运 动 员 打 好 基础 的时 期 ,各项 身体 素质
搏击・ 武术科学
21q 8 00 - 月 2
第 7卷 第 8期
【 武术散手研 究 】
论青少年散打运动员力量训练
庞 兵 武
( 河南 大学体 育学 院 ,河 南 开封 4 50 ) 70 1
摘 要 : 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在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 中均起着决定性作用, 而力量素质作 为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 , 直接影响着青少年运动 员技术的掌握 , 同时它是青少年运动 员掌握先进技术取得 优 异成绩 的基础 。 文章 采 用文献 资料 法 、 家访谈 等研 究方 法对青 少年散 打运 动 员力 量练 习的 方法进行 科 专 学分析和研 究 , 结合散 打 运动训 练 的特 点, 出不 同类型 力 量训练 的 方法 , 并 提 为青 少年散 打运 动 员力量训 练
的科 学化提供 理 论依据 。
关 键词 : 打 青 少年 运动 员 力 量练 习 散
中图分 类号 : 5 G8
1 力 量素 质 释 义 和 分 类
1 力量 素 质 的 定 义 . 1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号 :0 4 5 4 ( 0 0 O —0 4 —0 10 - 6 3 2 1 )8 0 9 2
量素质做铺垫 , 其他各种素质才能更游刃有余 的发挥 , 同时力量
素质 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其他素质水平 。由于人在生长发育过 程中存在 阶段性 、 不均衡性 , 因此 , 力量 、 速度 、 耐力等素质在不 同年龄阶段显示 出不 同的变化。 在运动训练理论中, 我们把某种 素质在某 年龄发展较快的现象称之为运动素质发展 的敏感期 。 如果在某种素质 的敏感期内进行有效 的、 适量的训练 , 就可以使 训练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力量素质也是如此 。据资料显 示: 绝对力量 的敏感期在 1— 3岁 , 01 相对力量 的敏感期在 1— 7 4 1 岁, 速度力量的敏感期在 7 1 — 3岁。 也有研 究发现 , 前屈肌力量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子散打运动员力量训练研究
作者:陈赞銮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4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男子散打项目训练中,力量是非常重要的练习基础。
为了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男子散打运动员加强力量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男子散打运动员力量训练先关知识,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帮助。
关键词:男子散打;运动员;力量训练
引言
作为一项格斗性体育项目,在世界范围内,散打已成为一种实用性技击项目。
结合项目特点,该项目对运动员有很大的体能要求。
我国散打运动项目中,不重视运动员体能要求,从而使得我国散打运动员水平难以获得预期效果。
世界格斗性体育运动项目中,相较之其它运动项目,我国散打项目水平不高,世界级比赛中,无法与拳击、泰拳等格斗性项目相比。
1散打运动项目特点与力量训练原则
1.1散打运动项目特点
散打运动训练中,快速多变是训练的灵魂,而手段则是技术对抗,速度力量则是重要的保障,击中对手获得得分是最终目的。
散打运动中,速度力量是根本,为技术提供了基础,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只有保持速度力量,才能抓住有利时机与距离,预防对手进攻并击打对手得到分数。
所以,散打运动是以击打对手为目标取得分数,实际训练中,要将运动员耐力、柔韧、速度、力量、灵敏及反应等素质与技术融合起来。
因而散打运动并非单纯的技能性运动项目,有很高的体能要求。
散打运动体能力量训练训练时,以速度力量与对抗性身体练习为主,以此面对激烈的对抗比赛中,散打运动员才能赢得最终比赛。
1.2力量训练原则
(1)循序渐进性。
散打训练中,男子运动员要要想拥有更好的竞技水平,就要针对性地提高训练负荷量与强度,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机体逐渐适应训练。
(2)不间断训练原则。
散打运动训练中,该原则是训练水平提高的的重要过程,经过持续训练,才能确保运动员身体形态与生理机能保持良好状态,获得巩固与提高。
(3)一般与专项训练有机结合的原则。
实际训练中,教练员要对一般与专项训练比例进行适当安排,确保两者协调发展,基于散打运动成绩提高的中心目标,两者有机结合。
(4)区别对代谢原则。
教练员要结合男子运动员自身条件,采取针对性地个别对待措施,发挥运动员自身优势,获得更好的成绩。
2男子散打运功员力量训练分析
2.1运动员最大力量训练
最大力量主要是利用最大随意收缩,攻克阻力时最高力值表现。
其中爆发力指数=最大力量/用力时间。
速度一定前提下,最大力量为运动员重拳腿技能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所以,只有提升最大力量才能获得更高的击打效果。
一般最大力量练习过程中,选用负重练习,将训练负荷强度控制为75%,负荷量8次,每次练习6组。
最大力量练习中,运动员负荷逐渐递增,且每一训练负荷会保持一定的时间,并非逐日增加,肌肉提高外部刺激适应能力,增加负重量。
外部负重量持续增加,肌肉更好的适应外部新刺激,运动员自身力量也会不断提升。
2.2运动员快速力量训练
快速力量中,爆发力其中一种,其主要指张力肌肉增加,快速度克服阻力的一种能力。
对于男子散打运动员而言,爆发力是成功重击对手的关键印度。
作为力量与速度的融合,男子散打运动员爆发力训练,要结合项目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比如“空击”训练,以最快速度的单个或组合散打动作实施空击训练;或利用胶带拉力器等外力,绑于手或腿上上,攻克弹性阻力发出冲拳、边腿动作,进行项目爆发力训练;还可通过手抓哑铃冲拳训练爆发力。
2.3运动员力量耐力训练
力量耐力,是肌肉长期克服阻力形成的能力,其指数计算公式为耐力指数=练习阻力*重复次数。
对男子散打运动员而言,力量耐力非常重要,尤其是散打比赛后半段,因力量耐力不足,部分运动员出拳力弱,直接影响到整个比赛结果,前几个回合中占据场面优势,后半段却被对手扭转局面。
一般,散打力量耐力训练以极限次数实现某一单个或组合动作,比如极限次数下的冲拳与踹腿,一般进行5-6组,但不能用组数取代次数,也可左右直拳连接右边腿的组合形式,或利用运动员相互抱摔进行身体各部位力量耐力训练,一般在实战练习中,延长各局比赛时间,实现力量耐力训练目的。
3男子散打运动员力量训练有效性提高建议
3.1加强爆发力训练
散打项目运动中,爆发力充分体现了男子散打运动员短期内获得的最大做功效果。
散打项目比赛中,运功员要利用快速移动,寻找击打机会躲避对手打击,所以相对爆发力对运动员是十分重要的。
项目训练中,增加肌肉体积,增大运动员绝对肌力,有效提升其爆发力。
但假若男子散打运动员有太大的肌肉体积,增加体重,不利于运动员正常训练。
其次,爆发力训练,
利用超等长练习方法,练习中,退让性工作状态中,运动员肌肉受到极度拉长,快速转向克制性工作,这种训练可有效将运动员纯力量转换为自身爆发力。
3.2加强击打反应力量训练
散打运动项目中,反应力指运动员身体快速制动,快速实现反方向动作的能力。
散打项目训练与比赛中,运功员肌肉链直接影响到动作速速,这是牵张反射产生的重要原因。
肌肉制动保持离心状态,因活动运功员肌肉被拉长,在加速向心阶段,运动员肌肉收缩速度加快。
散打项目比赛中,运功员出拳或出腿时,为了躲避对手抓抱,快速出击与回收动作,以此更好地保护自己。
所以,男子散打运动员击打反应能力的养成,拉肌力量训练对运功员发展至关重要。
实际训练中,针对性的訓练运功员自身击打反应能力,利用退让性散打训练,采用卧推或杠铃深蹲,保持110-150%的练习负荷,运功员增加助力推起,保护的同时缓慢放下。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散打项目运动训练中,男子散打运动员要结合自身个性与技术特点,全面分析自身各种力量现状,针对不同类型力量,科学选用训练方法,弥补自身训练存在的不足。
日常训练中,要下苦功夫勤加练习,积极参加实战,通过实战训练,为自身运动成绩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牟雨兰,陈小伟,于飞彪,吴强.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专项速度力量训练研究——以成都体育学院散打队备战第十三届全运会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44(04):82-
85+91.
[2]牟雨兰.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冬训力量训练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7.
[3]郑卓琳,邵艳艳.散打教学中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7,6(06):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