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体能训练

合集下载

散打培训安排计划表

散打培训安排计划表

散打培训安排计划表第一阶段:基础训练1.1 基础体能训练时间:1个月内容:跑步、游泳、爬山等有氧运动;引体向上、深蹲、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目的:增强学员的身体素质,为后续的散打训练做好准备。

1.2 技术基础训练时间:2个月内容:散打基本动作的学习与练习,包括拳腿技术、踢腿技术、防守技术等。

目的:帮助学员逐步掌握散打的基本技术,为之后的实战训练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实战训练2.1 空手实战训练时间:3个月内容:学员通过模拟实战的方式进行对抗训练,提升实战能力和反应速度。

目的:让学员通过实战对抗,逐步磨砺自己的技术和战斗意志。

2.2 器械实战训练时间:2个月内容:学员学习使用散打器械(如哑铃、沙袋、搏击靶等)进行实战训练。

目的:提升学员的武器技术和实战能力,增强战斗力。

第三阶段:赛事准备3.1 战术战术训练时间:1个月内容:学员学习针对不同对手的战术应对策略,提升赛场表现的能力。

目的:帮助学员在比赛中灵活应对对手,取得更好的成绩。

3.2 心理素质训练时间:1个月内容:学员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包括心理调适、集中注意力训练、压力调控等。

目的:提升学员的心理素质,增强比赛中的心理抗压能力。

第四阶段:比赛和总结4.1 参加散打比赛时间:1个月内容:学员参加散打比赛,以检验之前训练成果。

目的:让学员在实战中检验自己的能力,找出不足之处并做总结。

4.2 训练总结和反思时间:1个月内容:学员及教练团队对之前训练进行总结和反思,查找存在问题和改进方案。

目的:为下一轮散打培训提供经验和教训,让训练更加高效。

本散打培训安排计划表总时长为12个月,分为基础训练、实战训练、赛事准备和比赛总结四个阶段,旨在帮助学员逐步提升散打技能、战斗力和心理素质。

散打培训的内容涵盖了基础体能训练、技术基础训练、空手实战训练、器械实战训练、战术战术训练、心理素质训练、参加散打比赛和总结反思等多个方面,同时充分考虑了学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为学员的综合提升提供了全方位的培训安排。

散打培训训练计划

散打培训训练计划

散打培训训练计划第一部分:基础训练1. 身体素质训练身体素质是打造出色散打运动员的基础,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等方面。

因此在散打培训训练计划中,首先要进行身体素质训练。

力量训练:力量是散打运动员的基本素质之一,可以通过举重、俯卧撑、引体向上、深蹲等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

在训练中要注意逐渐增加负荷,保证训练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速度训练:速度是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取胜的关键之一,可以通过短跑、跳跃训练,还可以进行快速反应训练,提高敏捷度和反应能力。

耐力训练:耐力是散打运动员必备的素质之一,在比赛中需要保持较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

可以进行跑步、跳绳、游泳等有氧运动来提高心肺功能和增强耐力。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是散打运动员灵活应对对手攻击和保护自己的重要素质,可以通过瑜伽、拉伸训练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

2. 基本功训练基本功是散打运动员的基础,包括站立、下蹲、步伐、平移、旋转、闪躲、出拳、出腿、防御等动作。

在基础训练阶段,需要重点训练这些基本功,保证动作的规范和技术的纯熟。

站立: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保持良好的站姿,可以通过站姿训练来调整身体的平衡和重心,保持稳定的站立态势。

下蹲:下蹲是散打运动员用来发力的基本姿势,可以通过深蹲训练来增强下身的力量和稳定性。

步伐:步伐是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移动的基本方式,可以通过踩踏训练来提高步伐的灵活性和速度。

平移和旋转:平移和旋转是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躲避对手攻击和寻找出击时的重要动作,需要通过侧移训练和旋转训练来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闪躲:闪躲是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避开对手攻击的重要技术,可以通过躲闪训练来提高身体的反应速度和敏捷度。

出拳和出腿:出拳和出腿是散打运动员进行攻击的基本技术,需要通过拳击袋训练和踢击袋训练来提高技术的精准度和力量。

防御:防御是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护自己的基本技术,可以通过对打训练和对练训练来提高身体的防御能力。

3. 技术训练在基础训练完成后,散打运动员需要进行技术训练,包括技术细节的打磨和实战训练。

散打体能考核方案

散打体能考核方案

散打体能考核方案散打是一项需要高强度体能的搏击运动,对于运动员的体能要求非常高。

因此,在散打比赛前,要对参赛选手的体能进行考核,以确保选手们能够达到比赛的要求。

以下是散打体能考核方案。

一、基本准备在进行体能考核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1.在体能考核前的一周,要逐渐减少训练强度,为了让身体得到休息和恢复。

2.考试当天,要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身体状况充分准备。

3.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合理搭配,避免因运动而引发的胃肠不适。

二、具体考核内容1. 有氧耐力有氧耐力是指身体进行长时间、低到中等强度的运动时,能够吸氧、制造 ATP,以供能量消耗,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的能力。

散打比赛的重量一般在56公斤以上,比赛时限5分钟X3回合,中间休息1分钟。

因此,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有长时间的耐力表现。

测试项目:•测试时间:12分钟跑•测试目标:考察运动员长时间耐力,并累积更多的能量•考试用时:12分钟•考试难度:较高•测试方法:在12分钟内跑越远越好。

最高分是跑步12分钟能跑2.4千米(男性)和2.0千米(女性)。

2. 肌肉力量像散打这类搏击运动需要承受来自对手的攻击力,因此运动员的肌肉力量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测试项目:•测试时间:引体向上•测试目标:考察运动员上肢肌肉力量和耐力•考试用时:1分钟•考试难度:中等•测试方法:将双手臂伸直,向上拉动直到下巴的高度,然后缓慢控制身体下降,一分钟内完成反复动作的次数。

3. 爆发力爆发力指的是在短时间内用最大力量运动的能力,与速度有关。

散打比赛中,爆发力非常重要,因为选手需要快速地进行攻击和防守。

测试项目:•测试时间:立定跳远•测试目标:考察运动员下肢肌肉的威力•考试用时:1分钟•考试难度:中等•测试方法:跳跃在立定点上,从原地起跳到前方尽量远的地方,记录最远距离。

三、参考标准根据不同年龄段、性别和体重范围,散打体能考核的成绩标准也会略有不同。

以下是个人分数考核标准:•有氧耐力测试:距离越远,得分越高,可以参照下表。

散打基本功训练方法

散打基本功训练方法

散打基本功训练方法
散打是一种全面的武术格斗技巧,基本功训练是散打技能的基石。

以下是散打基本功训练的一些方法:
1. 基本体能训练:散打需要身体的爆发力、灵活性和耐力。

训练时可以包括跑步、跳绳、仰卧起坐、俯卧撑和深蹲等基础运动,以增强耐力和爆发力。

2. 手部和腿部训练:散打中常用的攻击方式是拳击和踢击。

可以通过击打沙袋、挂靶和拳击目标等方式,练习拳击的力量、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可以进行踢击靶、跳高踢等训练,提升腿部的爆发力和灵活性。

3. 指法和腿法练习:散打中有很多特殊的指法和腿法,例如:指刺、颠摔、踩脚等。

可以使用特殊的器械如木桩、腿木等进行训练,提升指法和腿法的功力和技巧。

4. 翻滚和摔跤技巧:散打经常有接触跌倒的情况,因此翻滚和摔跤技巧是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

可以通过在垫子上进行前滚、后滚、侧滚等动作的训练,以及学习摔跤技巧,提高抗摔能力和应对跌倒的技巧。

5. 拔桩和站桩练习:拔桩和站桩都是散打中常见的静态训练,可以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核心力量。

通过站立姿势或采取特定的动作,保持一段时间的时间,以锻炼肌肉的耐力和力量。

6. 理论学习和实战训练:除了基本功技能的训练,还需要学习散打的理论知识,包括击打部位、技巧流程和战术策略等。

同时,在实战训练中,需要对不同的技巧进行组合和应用,提高技战术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总之,散打基本功的训练需要综合各个方面的技巧和能力,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磨砺,提升技术水平和战斗力。

初中体校散打训练教案

初中体校散打训练教案

初中体校散打训练教案一、训练目的1.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其体质。

2. 培养学生的散打技能,提高其自卫能力。

3. 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二、训练时间每学期每周训练2次,每次训练时间为2小时。

三、训练内容1. 基本姿势训练:学习并掌握散打的基本姿势,如站立姿势、防守姿势、攻击姿势等。

2. 基本步伐训练:学习并掌握散打的基本步伐,如滑步、跳步、侧步等。

3. 基本拳法训练:学习并掌握散打的基本拳法,如直拳、摆拳、勾拳等。

4. 基本腿法训练:学习并掌握散打的基本腿法,如正踢腿、侧踢腿、扫踢腿等。

5. 组合技能训练:学习并掌握散打的基本组合技能,如拳法组合、腿法组合、拳腿组合等。

6. 实战训练:进行模拟实战,提高学生的散打技能和自卫能力。

四、训练方法1. 讲解法:教练对每个动作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动作要领。

2. 示范法:教练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跟随模仿。

3. 纠正法:教练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确保学生掌握正确姿势。

4. 反馈法:教练对学生训练情况进行反馈,指导学生调整训练方法。

5.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提高其竞技水平和实战能力。

五、训练要求1. 学生需穿着专业的散打服装和护具,确保训练安全。

2. 学生需遵守训练纪律,听从教练指挥。

3. 学生需保持良好的训练态度,积极参与训练。

4. 学生需在训练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避免受伤。

六、训练评价1.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通过定期进行体能测试,评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情况。

2. 学生散打技能的提高:通过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表现,评估其散打技能的提高情况。

3. 学生实战能力的提升:通过组织模拟实战比赛,评估学生实战能力的提升情况。

4. 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通过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态度和表现,评估其意志品质的培养情况。

通过以上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散打技能,培养其自卫能力和实战能力,同时锻炼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为我国散打运动培养优秀人才。

散打体能考核方案

散打体能考核方案

散打体能考核方案1. 前言散打是一项全面的格斗运动,既需要技巧高超的拳法腿法,同时也需要良好的体能素质来支撑战斗。

因此,合格的散打运动员必须具备出色的体能素质。

本文将介绍散打体能考核方案,帮助散打爱好者提高自身的体能素质。

2. 散打体能素质要求散打运动员的体能素质要求较高,包括耐力、爆发力、速度、平衡力和柔韧性等。

2.1 耐力耐力是指在长时间内持续运动的能力。

在散打比赛中,运动员需要保持一定的心肺功能,不断在场上穿梭,并不断出拳出腿。

因此,散打运动员需要有较强的耐力才能应对比赛。

2.2 爆发力爆发力是指在短时间内爆发出最大的力量。

在散打比赛中,爆发力是非常重要的。

运动员需要在瞬间完成出拳和出腿,抓住对手的漏洞进行攻击,因此需要具备强大的爆发力。

2.3 速度速度是指运动员在移动过程中的快捷性,决定了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位置和反应速度。

散打运动员需要具备较快的速度,以便在比赛中准确的抓住对手的位置,并进行快速进攻。

2.4 平衡力平衡力是指运动员在一定姿势下,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

散打运动员需要在复杂的场上环境中保持平衡,不被对手轻易击倒。

2.5 柔韧性柔韧性是指运动员身体各部位的关节灵活性。

身体柔韧性好的运动员可以更加流畅的完成各种动作,更快的反应对手的攻击。

3. 散打体能考核方案下面将针对散打运动员需要的体能素质,提出基本的考核方案,帮助散打爱好者进行体能训练。

3.1 耐力训练考核项目:体能训练10公里内,连续完成1000个地铁跑(俯卧撑)、1000个仰卧起坐、300个深蹲。

3.2 爆发力训练考核项目:在1分钟内完成100个立定跳远、100个深蹲跳。

3.3 速度训练考核项目:在10秒内完成20次快速波打拳。

3.4 平衡力训练考核项目:单脚连续跳20下,同时保持平衡。

3.5 柔韧性训练考核项目:身体前屈,手臂尽量向前伸直,保持20秒。

4. 总结散打是一个全面的格斗运动,具备出色的体能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提出的散打体能考核方案可以帮助散打爱好者提高自身的体能素质,更好的进行训练和比赛。

散打运动前的体能训练方法

散打运动前的体能训练方法

散打运动前的体能训练方法
1、耐力训练。

长跑:要求为400米跑道,男子每次20圈,平均速度为每圈不得低于2分20秒。

2、力量训练。

大腿力量训练:大腿与地面平行,做“鸭步”状行走,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小腿力量训练:踮脚跳,大腿不用力,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上肢力量训练:俯卧撑8个一组,做5组;引体向上6个一组,做5组。

腰腹力量训练:仰卧起坐带转体,15或20次一组,做3组。

3、平衡训练。

单脚平衡:单脚站立完成前仰后俯动作多次。

动态平衡:选择一离地窄坎,像走平衡木样行走;或单脚跳格子。

第 1 页共1 页。

散打体能训练方法

散打体能训练方法

散打体能训练方法现代散打运动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能作为运动员发挥技、战术水平的基础素质,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系统地训练,才能使之持续提高,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散打体能训练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散打体能训练方法(一)结合技术训练提高体能散打运动属于体能主导类的对抗性项群,是比较典型的对体能要求高的运动项目,体能训练占主导地位,它不仅要求运动员体能好,而且技术要全面。

因此,在技术训练时可结合相应的体能训练,设计出将体能―技能相结合的训练模式,这样不仅能提高运动员的体能,而且能提高技能水平及必要的心理素质,对临场比赛有很大的益处。

(二)在关键性技术训练中融入体能训练关键性技术是发挥散打运动员个体优势的基础。

体能水平对完成这类动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在运动员自身擅长的拳法、腿法、摔法的训练中安排多次数重复完成这些关键性技术的方法,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大胆发挥特长,掌握比赛的主动权,夺取比赛的胜利。

(三)在实战性训练中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实战训练是提高运动员成绩的最好方法,还是检验运动员技、战术运用能力及体能素质水平的有效手段。

在训练中可以根据实际比赛的时间与回合进行实战训练,也可以按照一人对一人或一人对多人等训练方式加强运动员的负荷训练,使之到筋疲力尽为止。

在训练中运动员会产生肌肉胀痛、颤抖等现象。

但运动员经过这样的磨炼,不仅技术水平得以提高,而且体能素质会随之迅速提高,胆量、意志等心理素质也会得到提高。

(四)在一般体能训练中提高专项体能一般体能训练可以全面发展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等素质。

专项体能是一般体能素质的升华与提高,散打专项体能素质更有利于散打技、战术的综合运用和发挥,因此在一般体能体训练中,要充分考虑散打运动比赛时供能系统的类型特点,并以此作为训练的依据实施训练。

散打运动对三大供能系统都有依赖性,但注重磷酸原供能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能力。

所以在训练中,提高动作速度的同时,要重点加强对磷酸原供能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能力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打体能,从广义上讲,是指散打运动员在练习中为提高散打运动技、战术水平和在比赛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所必备的身体各种运动能力的综合体现。

这些运动能力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健康和运动素质四个因素构成。

散打体能,从广义上讲,是指散打运动员在练习中为提高散打运动技、战术水平和在比赛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所必备的身体各种运动能力的综合体现。

这些运动能力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健康和运动素质四个因素构成。

从狭义上讲,散打体能是指散打运动员在练习和比赛负荷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动员有机体机能能力时持续对抗机体疲劳的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理解,这种能力就是散打运动的专项耐力。

为了适应武术散打运动发展的需要,促进散打运动员体能的提高,使武术散打比赛更加出色激烈。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治理中心于2000年4月29-30日在北京体育大学举行了首次全国武术散打运动员的体能测试。

体能测试项目为:9分钟跑和8米×40次抱沙人折返跑。

武术治理中心颁布的9分钟跑与8米×40次抱沙人折返跑两项赛前体能测试项目和标准的实施,无疑是散打运动项目的一次革命。

但这两项测试项目是否可以作为散打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测试标准还有待商榷。

武术治理中心颁布的体能测试项目9分钟跑和8米×40次抱沙人折返跑的达标线:9分钟跑的达标线是75KG级及以下级别为2400米;80KG级及以上级别为2200米。

9分钟跑达到2600米者,可免测
折返跑。

折返跑的达标线为2分20秒。

据报道,来自全国34个代表队的378名运动员报名,实测人数328人。

其中9分钟跑达到或超过2600米的运动员有34人,占总人数的10.4%。

有38人未达标,占总人数的11.6%。

折返跑20人未达标,占总人数的6.1%。

但依田麦久教授竞技运动项目主要分类体系的理论来看,散打运动是属于技能类对抗格斗项目,在双方激烈的格斗中,运动员必须以对手的身体为攻击目标,进攻取胜,同时还要注重保持自己重心的动态平衡,而迫使对方失去身体平衡。

其动作结构的特点是变异组合多元动作结构,其攻防的目的是有效击中对手或摔倒对手,让自己得分和防止对手得分为评分标准。

运动员所使用的拳法、腿法或摔法等基本动作,主要以实用有效为主,但受场上对手的制约,技术动作和战术策略在运用时的变化却比较多,只有全面把握散打各种技术,才能提高场上的应变能力。

所以散打运动属技能主导类项目,而非体能主导类项目。

依《运动生理学》基本理论,9分钟跑是依据9分钟跑的最大距离来检测最大摄氧量的,它是测定人体长时间的耐力标准,主要判定心血管、呼吸系统及奔跑的耐力水平。

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的供能特点。

所以9分钟跑不应作为散打体能测试标准。

武术散打运动的技术发展方向是:强化体能,技法全面,突出个性,快狠巧准。

“快狠巧准”中的“快”即速度素质在散打运动中是连接各种能力的主体,是灵魂。

唯快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功夫之王”----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也是以快速猛烈、刚毅和旋风般的快攻著称于世。

所以散打
运动比赛中以快制慢、以快制变是取胜的要害。

由于散打运动在8米×8米的赛台上,以踢打摔为技术特点。

在每局3分钟内进行激烈的运动,局间休息1分钟的间歇运动项目,所以持续跑步的能力对散打运动员来说并不非凡需要。

对9分钟跑的体能测试和练习若过分强调,有可能造成一些优秀运动员不得不花费很多的时间练习9分钟跑。

随着散打运动竞赛机制和竞赛规则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越来越向高技术型的方向发展。

如取消了3分分值,对原来得3分动作(转身后摆腿、腾空腿法等)的分值提高到4分和鼓励创新动作等等,就是最好的证实。

中国武术中有“四两拨千斤”的谚语,证实了中国散打运动必须以巧妙、快速而准确为特点来取得胜利。

所以中国散打运动员不应忽视其他主要身体素质(速度、力量、专项耐力及灵敏等素质)的提高和技战术、心理素质的提高。

所以9分钟跑的体能测试并不能衡量散打运动员体能水平高低的唯一项目。

而只能作为散打运动练习中一般耐力练习项目来练习。

从散打供能特点上分析,一场比赛是3局2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属于间歇性运动项目,运动员所需的能量来源于3种不同的能量输出。

依《运动生理学》理论,大多数运动项目,有氧供能与无氧供能都有一定的比例。

如福克斯(fox)曾制作的“各种跑的供能比例”表中,2D3分钟时间的运动项目1000米跑,ATP-CP 供能比例为30,无氧酵解供能比例为65,有氧供能比例为5。

所以散打每局净打2分钟的比赛ATP-CP系统和乳酸供能系统最为要害,而有氧供能系统的供能方式只占少部分。

所以9分钟跑作为散打运动
员的体能标准,在运动生理学上找不到科学依据。

不仅如此,长时间的持续跑对散打运动的肌肉耐力从距离指标上来看明显太长,而散打运动员主要以快速的ATP-CP供能和乳酸系统供能和在局间1分钟的休息内快速恢复能力,以充分发挥出快速度、强爆发力的能力,完全不同于田径场上的持续耐力跑。

有关专家认为:经常采取这种长距离的持续跑,对散打运动员在肌肉收缩的募集方式,肌肉纤维的类型,参与代谢供能酶系,供能底物的选用,技术动作的节奏等一系列形态机能和生理生化特征向耐力型进行适应性转化,而这对完成散打比赛中各种快速爆发力的拳打脚踢靠身摔的要害技术动作极为不利。

在散打比赛中,没有技术的保障,就谈不上良好的素质表现。

因此,体能练习应更多地结合技术、战术的练习进行,体能练习不应与技战术分家,若不然,对中国散打运动的建设与发展将产生负面效应。

技战术与体能,只可相对地说,不能截然分割开来。

技战术若用得好,不仅能节省自己的体能,而且还消耗对方的体能,以备要害时刻之用。

如我以假动作诱敌或采取游击战法,与对手周旋,让对方出拳发腿频频落空,逐渐消耗对方体力,等对方体能消耗殆尽,我则乘机击打,效果就显著得多。

所以也可以这么说,技战术可以转化为体能,体能也可以转化为技战术。

拼搏取得胜利,必须有很好的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

耐力素质主要受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机能水平的影响。

耐力素质测试中包括一般性耐力测试和专门性耐力测试。

一般性耐力测试能保证测量的可靠性和精度,缺点是不能反映专项运动技术运用时的影响因素,专门性耐力测试在心理上对运动员有
较强的吸引力,但所产生的测量误差概率较大,在选材测量时要考虑这些因素。

散打运动员的耐力水平,可采用2分钟或3分钟内发拳与出腿的次数,或者测固定次数与组数的发拳与出腿所花费的总时间等方法进行判别。

综上所述,体能练习必须以技、战术和实战比赛联系起来,从自己和对手的实际情况出发,系统地、辨证地发展和运用聪明和能力,争取可能争取的优势和成功,这就是体能练习的原则。

以散打体能“内练”为准进行苦练,中国散打运动员的体能,必然会迅速提高。

散打专项耐力练习主要采取负荷时间短、练习密度大和间歇时间短的方法进行,然而更多的则采用同散打专项技战术结合起来,并且按散打比赛规定的时间变化模式来进行练习,效果更佳显著对战中体能是制胜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